第一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整合课程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建议。[关键字] 教育信息化
创新能力
课程整合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纲》在第十九章提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从此教育信息化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国正在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赋予教育的一项更为崇高且艰巨的使命。笔者从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归纳出几个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教学以达到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一、从基础建设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信息化蓝皮书》编委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仅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非常先进,甚至比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也不遑多让,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水平正处于从“推广普及”向“应用提高”发展的过渡阶段。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再到以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教育云”和“电子书包”,这都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广到精的趋势,我国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发展的美好愿景已经触手可及。
二、从实际应用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原始层面上
如果说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那也是从硬件建设的维度上来衡量的,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对人才培养,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贡献却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是把黑板上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平台呈现出来,这对提高授课效率、减轻教师负担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本质的改变。信息技术不应该只是一种减轻教师上课负担、辅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维度上,也只有这样教育信息化才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更深入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的落后
教育观念的落后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进步,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尽管现在有许多学校已经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之上,但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仍然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授课模式,只不过黑板变成了电脑投影仪,粉笔变成了键盘与鼠标,这种多媒体教学大都是看重对学生视觉或听觉的强化,或解决一招一式的教学难点,既没有引发教学模式的改变,又未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并没有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的作用。纵观近几年,我国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很快,很多中职中专都要求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历,然而这样的提升却未能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技能上的进步。此外,学校的管理体制也未能与时俱进,很多学校高档教学设备长期闲置,一线教师消极怠工,都是因为领导的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不够积极主动。这种观念上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情况在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今天,最终只会导致教育的发展与时代发展极不合拍。
(二)应用能力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应用能力的不足并非指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上的不足,而是应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足。前者在过去的所谓教育信息化评估中经常被采用,并转化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能力”、“ 搜索internet信息的能力”、“ CAI课件开发能力”等教学评价问题。教育信息化可以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而创设个人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并且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毋庸置疑,现行单一的教学与评价模式与上述要求相差甚远。许多老师还未从班级授课制、应试教育的教学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教学方式也依然是填鸭式教学,上课的任务就是把CAI课件简单讲解一遍就完事,学生忙于手抄笔记,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这种低水平、操作化倾向的应用模式,是不符合教育信息化要求的。这说明即使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未对在职教师展开全方位教育信息化培训,彻底打破现行教育范式的束缚之前,当前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教师是否有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为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而创造性地采用革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功地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和创新能力,依然是当前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三)数字鸿沟依然明显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无论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还是在普及程度上,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我们以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的计算机数量为53.8台,同比增长6.6台,增长14%,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为3.7台,同比增长1台,增长34.8%,城市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居民的14.6倍;网民数量方面,城市网民占城镇居民的27.4%,而农村网民只占农村居民的7.2%,城市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网民普及率的3.8倍。2007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同比增长5.5个百分点。在31个省份中,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最高,达到46.6%;贵州最低,仅为6%。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是贵州的7.8倍。上海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率最高,每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103.9台;西藏城市家庭电脑拥有率全国最低,每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18.4台,最高地区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最低地区的5.7倍。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信息化发展依然是很不均衡的,在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公共教育财政政策以及统筹兼顾的区域扶持措施做支撑,这道数字鸿沟将很难跨越。考虑到信息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在今天这个日益剧烈的竞争性社会中,是否能让每个人都有获取信息资源、使用信息资源的机会,已经不仅仅是民主权利的问题,而是生存权、发展权的问题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构建创新能力教育
事实上,任何先进的技术引入教学当中,都要面临如何在学科教学上发挥作用的问题。信息技术如何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这就涉及到一个与课程相整合的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来营造一种新的教学环境,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而不是像传统CAI或者CAL那样,只是生硬的把计算机媒体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革学科教学模式,将信息化环境作为学习、教学、管理、沟通等工作的有效途径,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是中国乃至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同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
所谓“教无定法”,各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谁也无法提出一种“通用”的整合方法。笔者在此归纳出几种将信息技术利用到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希望能给各学科老师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1.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环境
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不仅在于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网络技术平台、网络学习资源与工具),还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氛围、学习策略等非物质条件。在网络平台下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设计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和学习工具等要素,它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等决定的学习任务这一核心。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个个目标的完成,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并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很强的自学能力。这一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主要由创设情境、协商任务、分解任务、实践与实现任务、反馈评价等几个环节组成。2.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这里所说的协作学习并非简单的让几个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的策略,而是强调在充分利用各种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学习模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指引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互助合作的所有相关行为,就叫协作学习。它能充分表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同工作能力,增强个人责任感,提高社交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作式学习可在互联网上通过BBS、教育信息平台、视频会议等实现不同地域甚至是国际间、不同文化间的合作,学生在这种交流中进行学习,实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协作式学习潜在的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目前流行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协作性,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它是建立在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译为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机制上的一种学习方式,拥有交互性、协作性等众多优点,所以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目前已经有不少网络教学平台支持协作学习,如:Virtual-U、WebCL等。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象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对学习目标作深入研究后,学生经过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等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与收获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发现学习。它追求的不但只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经历,即使是失败或挫折。和接受学习相比较,它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参与性的特征。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现研究性学习是不太现实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为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是通过在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交互技术、显示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基础上虚拟现实的、甚至是一般人无法探索的世界,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获取知识,激发思维,也极大的缩短了从书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距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进入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原子粒子的内部进行观察;可在几分钟内观察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观察到的变化过程等等,这些都是电视录像媒体和实物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这些特点,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目前应用较多的虚拟现实设计软件有:X3D,Viewpoint,Cult3D,Virtools等。4.游戏化教学
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游戏成为近年来服务于教学过程的一个新趋势。荷兰学者胡伊青加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游戏以其带有学习、竞争、娱乐的特征,能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带来趣味性,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每一个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无论什么游戏都需要有学习因素的介入,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学习状态,这对培养认知与实践能力大有裨益。但目前人们对游戏的看法却是消极的成分居多,尤其是当学生沉迷于其中时,游戏几乎遭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批判,将游戏成瘾、暴力倾向等都归罪于游戏带来的后果。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游戏只是一中性词,并无褒贬之分。只要加以引导,游戏便能为学习过程起到明显的增益效果。目前比较流行的学习类游戏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游戏,如奥卓尔游戏化学习世界,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学科;还有基于网页Flash形式的小游戏,例如4399游戏网的教育游戏集合,上面汇集了几百个教育类的小游戏,可供幼儿或者小学学生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N].中国计算机报,2001 [2]张新红.中国数字鸿沟报告[R].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08 [3]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N].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 [5]游泽清.现代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N].中国信息界,2006.2 [6]George Thomas Scharffenberger,2004,转引自Eduardo,Are There Limits to Innovation in Education[R],微软全球创新教师论坛,2005 [7]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四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第二篇: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背景下,对于以知识为代表的企业无形资产的创新管理模式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这种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将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依托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企业知识管理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企业战略知识联盟、企业知识流程和改善供应链管理三个方面,形成整合企业内外知识资源的核心结构,从而实现企业高效率、高回报、高适应性、高反应性和持续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知识管理模式,战略知识联盟,知识流程,供应链管理 1 引言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1]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信息化的出现,不仅代表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而且意味着一种全新意义的管理模式创新与变革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
代中,企业传统的资源概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保持对物质资源关注的同时,企业开始了对于数据、信息,特别是以知识为代表的企业无形资产的关注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⑴强调变革;⑵提倡企
业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⑶增加企业的持续
发展能力;⑷以顾客为中心;⑸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⑹注重企业知识资产的系统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为企业管
理模式提供了强大工具和技术支持,同时这
种基于知识资产的创新管理模式也极大地
影响和提升了信息技术的效用和潜能。
针对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变革产生的影响,当前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变革传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根据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出的要求和日益变化的环境,重新构建新的管理流程,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传统资源和新资源的关系,使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正常、和谐运转,以达到系统整体效能的最优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基于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如图l所示。在这个模式中,企业的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是基础,企业知识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核心,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新形势、新环境和新战略下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和知识流程的管理是两条主线,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最终效果。
2构建企业知识管理技术平台
企业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企业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建设。其中企业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建设是前提,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则是整个技术平台的核心部分。
2.1 企业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建设的实施
首先,企业应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企业信息化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进行良性对接,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其次,在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建设过程中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将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企业真实需求相结合,与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创新机制相结合,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另外,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必须与企业业务重组和企业创新工作相结合,以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重新整合企业组织的各种资源,打破旧体制和传统管理规范,根据信息化要求和知识管理的需要重构新的管理模式,以达到系统整体效能的优化。
2.2 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KMS)以如何增加信息价值,加强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目标,是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有机地结合体。知识管理系统通常以一些熟悉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结构为基础,如内部网(Intranet)、群件(Groupware)、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推送技术(Push)和智能搜索(Intelligent Search)等。
在知识管理系统中具有一些典型的部件,其中包括:(1)知识加工和存储系统。用以本地或远程知识的收集、加工和处理。(2)全球网络。由网络控制设备、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是一个面广、高速、数据丰富的电子通信网络。(3)知识库。由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知识源库和专家库组
成,使用数据仓库技术、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4)软件工具。包括用于生成知识的分析工具、用于协同工作的群件技术、用于服务的智能代理技术、用于网上搜寻的Web浏览器和检索引擎等。(5)多媒体表示和多样人才汇聚。
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可以
实现以下几种功能:(1)知
识的表示与管理。(2)知识的积累与传递。(3)知识的挖掘与再生。(4)知识的利用与评价。3企业知识资源的优化整合企业的资源除包括资金、物料、设备、厂房等硬件资源外,还包括更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品牌、声誉、知识资产、融资能力等无形资产构成的软件资源。在企业运行发展中,后者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中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新环境下企业对知识资源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新思想、新方法,在这种经营思想的指
导下,我们将其分成企业知识管理的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理解,即高层的战略思想、内部的业务流程重组与知识流程的构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3.1 立足长远规划,构建战略知识联盟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在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所制定的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企业自我变革和外部全球化市场与竞争的态势,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技术优势差距越来越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单凭自身的能力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很难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为此在不断改善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与合作伙伴特别是与客户之间构建基于知识共享的战略联盟。
所谓战略知识联盟是指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出于对市场的预期和当前企业发展目标、以及可能遭遇的经营风险的考虑,为实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特别是商业竞争信息、情报和产品技术知识,以及增强合作双方的竞争优势等目的,通过签订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知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这种联盟同传统的兼并和收购相比较具有灵活、快捷等特点,它只是以合作为前提,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以项目为基础的。
“客户——企业知识联盟”是企业战略知识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在实现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经销商、供应商以及最终用户之间,通过供应链或售后服务体系而结成的使企业和客户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知识联盟。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客户关系提供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2)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3)强化企业对于外部知识资产的有效管理;(4)实现客户与企业的利益“双赢”。[3]
3.2 重组业务流程,构建企业知识流程
业务流程重组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重构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于信息时代的企业而言,它除了具有传统的业务流程之外,它还具有一个知识和信息流动的流程,而这两个流程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传统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只关注了单一的业务流程,而忽视了知识流程的存在和价值。业务流程重组的目的就在于在企业业务流程中将知识流程显现出来,用知识流程指导业务流程的运行。为了保证企业知识流程的构建,在企业信息化的条件下,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从企业知识资源管理发展战略出发,以知识创新流程为核心,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界限,提倡组织沟通、员工授权、顾客导向,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依托合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知识流程,以达到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企业对于剧烈变动的竞争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目标。
3.3 整合内外资源,完善供应链管理
在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中,为了更好地利用企业内外的知识资源,我们不仅要修炼内功,提高企业知识流程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应该做好企业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工作。而要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资源,就需要一种新的整合方式——供应链管理。
企业在面对多变的市场和复杂的竞争环境时,需要借助企业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将资源的范围超越企业的边界,延伸到企业以外的其他地方,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诸如信息、知识、技术和竞争情报等等,达到对市场需求提供快速响应的目的,形成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直至最终用户的贯穿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环节的“链”,链上相邻企业表现的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合作关系,而不是所属关系,这就是供应链。它是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知识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
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4]供应链的理念体现在知识管理模式当中,就是对企业知识流程中的知识价值链的延伸和拓展,它使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而且包括了企业的战略伙伴和最终用户等。4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知识模式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管理,不断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信息化条件下,衡量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企业的经营绩效,如市场份额、销售额、销售收入、利润率、企业生产总值等,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考察企业运用来自于内外部的知识资源,对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快速应对、适应和敏捷制造能力,这些指标反映了新的环境下企业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价值能力。
企业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拥有和使用的先进的技术,而且在于如何正确地运用先进技术的方式或途径;企业的成功也不只是摄取和占有这些凝聚知识的最新技术,而是在于如何运用凝聚在这些新技术中的知识创造价值,实现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是作为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一种思想、理念和方法被提出来,目的是使企业能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借助信息时代的技术手段,整合自身拥有和能够把握的知识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能力,实现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宋泽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途径[J].管理科学文摘,2003(2):60-62
[2]林健等.知识管理的支撑技术及实现框架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3): 62-64.[3] Wang Jiabin, Suo Baimin, Ci Yuzhou, Creating a New Method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 In Jian Chen(ed.), Service System and Service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ICSSSM`04[C], Beij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4.7
[4] 杨家珍.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5):243-245,257.
第三篇: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社会就业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转型发展;人才培养
一、前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探索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根据国家文件精神,湖南文理学院制定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的总体目标。
二、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育
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渠道,在各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促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1、改革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项目管理职业价值观,形成创新性、整体性的思维风格,愿意克服障碍,愿意冒险,逐步培养学生创业的内在动机,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上提升学生在项目管理领域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2、整合教学内容。以职业应用型为导向,教学内容紧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讲解案例习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各种资格证书。同时引入高校创新创业的成功项目作为案例素材,让学生对真实案例进行探索分析,潜移默化的介绍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3、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行研究型、案例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教师把学术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4、更新教学工具。当与时俱进,引进与企业接轨的各种实战软件,教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5、改革实践指导。教师主要围绕实践主题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合作性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自行成立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通过岗位实践、企业实训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社会需求,增强创业应用技能。
6、变更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考核时,应注重考查学习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促进考核方式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
(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适量申办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交叉专业及社会急需的布点空白专业。通过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同时,鼓励各专业开展市场、行业调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及中外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改造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三)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骨干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学习,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培养学校教师的同时,多渠道聘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人员。
(四)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大学生提供知识、能力、实践“三位一体”的真实环境,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支持平台。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和优质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承担主持研创项目,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对在竞赛、立项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列为教学计划的课程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时鼓励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为专职、兼职教师队伍提供经费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正确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能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有效实施。文章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对能力概念的理解,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等四个角度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进行了阐述。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三是教师的能力条件;四是教师的身心素质…。因此,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人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基于这种背景,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为使教师普遍达到标准提出的要求,大力开展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
但从长远来看,开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随着这个标准的实施,让受培训者正确理解和接受“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是该标准实施成功的关键。
1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技术”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设备”、“物质手段”,即有形的物化形态方面;二是“方法”、“过程”、“智能手段”、“信息手段”,即无形的智能形态方面。有形的物化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呈现显性;无形的智能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有形的物质性方面的技术,有形的物化形态也要靠无形的智能形态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技术”一词的涵义指的是有形的物化技术与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
既然技术包含物化形态与智能形态两大类,那么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物化形态的技术与智能形态的技术的总和。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就不仅仅指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层面,而更多地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更新的能力。
2从能力概念的理解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2.1对能力概念的理解
相比“知识”、“技能”、“智力”、“智慧”等词,“能力”更为普通大众和众多领域所熟悉并被经常使用。例如:心理学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
各学科领域在能力概念理解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菲利普·纳尔及其同事通过选择经常使用能力概念的学科中典型作者的观点,建构起不同学科领域使用能力概念的分析表。分析表有6个分析维度,针对不同的分析维度具有不同的考察点。这6个分析维度为:认识论方法(能够确定建立作者教学法的认识论的合理性)、能力的核心(能确定引导思考的中心因素)、能力的广度(能够确定能力的应用范围)、能力的动态(认为能力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能力的多层面(能确定要调动的资源类型)、能力的目标(能确认能力是干什么的)。分析结果表明,能力并不能简单地被描绘为一个被等待的行动或行为,有能力也并不仅仅是在一个情景中应用所有的知识,同时还要组织其活动以适应该情景的特点。能力于是就变成了“活动的动态组织结构,可以让人凭借经验、活动和实践来适应一类情景”。
通过上述分析,菲利普·纳尔认为,能力是情景中的能力,情景是能力的源泉和标准。不仅能力养成活动与情景有重要的关系,知识获得与发展的活动也离不开情景。根据情景认知理论的有关原理,能使知识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是不能脱离学习与认知的,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因此,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协作。由此可见,本文所谈教师对象的“能力”需要在情景中体现和发展。
2.2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解
如果从能力内涵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能力?笔者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技术能力”实际上是能力的一个集合,包含若干子能力,它们分别是: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些子能力是教师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一定的活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
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情景和活动。只研究教育技术能力而不考虑具体情景和活动,教育技术能力则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对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具体内容与结构,笔者发现:《标准》实际上清晰地界定了教育技术的5种子能力,并规定了教师在所有可能教育教学情景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需要具备的意识与态度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图1反映了本文所阐述的教育技术能力集与《标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教育主体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情景存在差异,其教育技术能力之间也存在差异。学科教师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学的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媒体利用能力和评价能力就成为其最重要的4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侧重在设计(规划)、利用、管理和评价4个方面;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则在5个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3从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在最初的教育技术定义中,“能力”似乎总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963年,历史上第一个教育技术定义就把“能力”放在了显著位置。它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由于当时的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是视听传播技术,因而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专业实践能力。
1970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育技术下的第二个定义虽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其基本内涵仍是传统视听传播技术。“从较熟悉的意义上来说,教学技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中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同教师、教科书和黑板一起,用于教学目的……教学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以及其他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显然,此时的教育技术主要指的还是“媒体”和运用“媒体”的能力,而不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本体性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我们甚至可以从第二个定义中归纳出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含义,即在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1977年,AECT所下的定义有了较大地发展,它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这个定义中,媒体运用成分似乎有所减少,而理性分析的成分则明显加重。显而易见,此时的定义希望人们把教育技术当作一个系统的理论(theory)和学科(sub—ject)来研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技术(mediatechnology)应用。
1994年,AECT为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定义,这就是著名的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这时候教育技术的内涵已经深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在3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是思想上的革新,还是方法上的革新。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今天,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让教学最优化。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AECT教育技术O5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该定义在新的环境下指出教育技术还要与态度、职业道德规范相关。这与2004年12月1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4个层次的划分: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相一致。
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与态度。即能从教学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一种将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的意识与态度,另外一方面要能够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技术与方法、促进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即理解掌握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须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③应用与创新。即能够开展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科研活动等,以及能应用技术与同事、家长、学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的合作与交流;④社会责任。即能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
虽然,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但从众多研究文献中,仍能看到理解上的共同点: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决不应把这里的“合适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是以各种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培养的是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以及现代伦理道德的人才,宗旨是实现教学最优化。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是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地规划;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这就表明,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因此,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尤其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要以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为框架,发挥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优势,从学校、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范生的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合理地教学设计,促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使职前教师在毕业后迅速地适应到信息化的教学中来。总之,进一步正确理解“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一方面能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五篇:信息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建设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初探
信息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建设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初
探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践性。本文分别对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作了分析,以期通过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为辅助,以塑造学生全面素质为要点,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五平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信息化 西藏高校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一、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实践性。
国外高校中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中,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哈佛大学注重经验教育。美国创业体系分为两种模式:聚焦模式,该模式是指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及专业化的特征;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该模式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及创业课程,以不同知识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模式有:以商学院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国内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在20世纪90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革。为了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了创业教育的试点,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相应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而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相继采用了创新学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模式主要有:(1)提倡“双课堂”相结合。双课堂是指将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开展创业教育,该模式更加注重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模式。该模式将创业视为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及个人能力的良好途径。
西藏区内大致如下:(1)从知网上搜索获知,关于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的文章很少,相关文章仅有2篇;(2)西藏区内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非常重视,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二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对推动我区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是势在必行。
二、研究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和兴趣,优化课程体系,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营造宽松环境,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创业教育网站、QQ群、APP等新媒体手段做好宣传引导,隔年举办“放飞梦想,创响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促进创业成果、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加快技术企业的孵化与培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创新创业建设成果,介绍创业成功团队事迹和经验;定期开展创业之星评选,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事迹。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应该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教育;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等必须通过特定课程的学习而获得。
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引进网络课程资源。将翻转课题、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群创新教学中,探索基于微课的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2.建立创新创业五轮驱动平台
五轮驱动是指开放实验室、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建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搭建藏大微青年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五轮驱动,处处创新。学校制订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大部分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导师的指导在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意活动。
3.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在高校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往往具有很好的创意,但在具体创意的打磨、具体化、与现实接轨等环节不能很好的衔接,而指导教师在这些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聘请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以高校实战实训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还可以派遣一些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或鼓励教师到创新创业一线。
4.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高等学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通过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学校的实习实践教学,针对国家级、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有意识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工程实用性,在为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选拔优秀队员、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造就一支学生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带动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性质的社团,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思路,知道创业的基本过程。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8-309.[2]卜德龙.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4(21):118.[3]李世鹏,陈昊,邱菊.信息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