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

时间:2019-05-15 04:1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

第一篇: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

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

发布者:刘丹丹 发布时间: 2012-3-29 9:03:28

课间休息时,坐在教室闲着无聊翻看学生的教材,无意间翻到了“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大概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不禁让我联想起了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不正像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积极的一面呈现给学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要谨慎对待和处理,千万不可以把个人的一些不好的情绪带给学生。

首先,我们要公平的对待你所任课的每一个班级,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班级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教的平行班中,不同的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班学生不太聪明,因此总会让人感到有种“老牛拉车”的感觉,教师就好比是那个老牛,干拉也拉不动;有的班级学生纪律不好,上课时总会有些淘气的学生趁你不注意时说句话,或是偷偷看点大书等等;有的班级纪律好,学生也挺聪明„„由于学生特点不同,在不同的班级里上课,总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的情绪常常会受到他们的感染,如果我们将这些情绪,不假思索的表现出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班级,我想我们收到的回报也应该是不同的。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是特别敏感和单纯的,有时很任性,有时还很仗义,他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控制和掩饰自己的情绪,他们从老师的表现中感受到态度,并会用同样甚至是更加明显的态度回报老师。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大人有大量”,根据不同的班情和学情,从他们的优点入手,用爱去包容他们,比如,不聪明的学生,可能很懂事,很认真,如果我们耐心的教导,他们的成绩也一定会很优秀;淘气的学生,可能会很聪明,只要我们不歧视他们,并心平气和的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们也许会拼命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班级,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他闪光的一面,用爱心与他们够通,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心与我们沟通的。

另外,我们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千万不要“看人下菜碟儿”。

班级中,可能有些听话学生,怎么看怎么顺眼,就是和自己投缘,而有些淘气的学生,一看就不怎么喜欢,犯了同样的错误,对好学生老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舍得批评半句,对不喜欢的学生,越看越讨厌,一丁点小错误都不能原谅。老师的一屑不顾,使学生处于不平等,不公平的环境中。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甚至是逆反心理,特别是经常被老师列入“黑名单”的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师也不喜欢我”,经常会与老师对着干,拧着干,从而会影响到他对老师的教育行为的接受,影响他的成长,大大削减了教育的效果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时刻要记住“力是相互的”。

第二篇:《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从实际生活中的拍手这一物理现象出发,从大量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出发,重现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又提高教学效果。本节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前面有关章节中已学了不少,所以这节课以多提问、多讨论、多做实验,用形象生动的实验唤起学生的记忆,用恰到好处的问题去纠正他们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同时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缺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独立自主解释许多物理现象及知识。但在分析,如:“马拉车的过程中,马与车之间拉力谁大谁小?在拉力一样大时,为什么车还能向前运动”等一系列问题时,部分学生还不能分清物体间之间作用力、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区别,虽然这一部分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但是部分学生基本功太差,又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产生了混淆,在课上做题和训练时体现出来了。

第三篇:《牛顿第三定律》新课标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新课标

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弹簧秤、气球为每组(四人)学生准备两套,牛顿第三定律传感器、滑板,绳子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实验一:力气大的男生与力气小的男生拔河。结果:力气大的男生胜。追问:力气大的男生一定胜吗?

实验二:力气大的男生站在滑板上与力气小的男生拔河。结果:力气小的男生胜。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以前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设计实验。

实验一:将两个皮球对压(二者均发生形变)

实验二:用手拉弹簧称(弹簧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实验三:将左手攥拳后仅竖直向上伸出食指,用右手掌心竖直向下压迫左手食指。(左手食指受压,右手掌心被扎疼)-、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观看:两个小孩冰上互推倒退的视频 观看:甲船推乙船甲船后退的视频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实验:两个弹簧秤互拉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设计实验、讨论分析现象,找出规律:(1)、两个弹簧秤对拉,二力等大(2)、两弹簧均被拉伸,二力反向

(3)、同时为零,说明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教师活动:介绍传感器系统,用传感器进一步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见课本82页做一做)。

让多个学生自己拉动传感器,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拉法:拉力逐渐增大、拉力逐渐减小、拉力大小随意变化、手停止和手运动等等。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像。你得到了那些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并汇总:(1)、作用力与反作用等大反向。(2)、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这种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观看相互作用的实验视频 两个磁铁小车的相互作用 摩擦力的相互性

从这两个实验我们得到第二个结论: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变化).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F„„

(负号表示反作用力 F„„ 与作用力 F 的方向相反).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增同减,作用时间相同,力的性质相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同。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

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是否相同?(2)、找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虽有相似之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1)作用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只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力的性质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是同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以是性质不同的一对力.

(3)力的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另一个可以存在.(4)作用的效果不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效果可以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存在平衡问题.而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异体(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共线(作用在一直线上)、等值(大小相等)、反向(方向相反)、同性(同种性质的力)、同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增、同减”,平衡力是“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共线、等值、反向”.

例题: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D.地面对大人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比地面对小孩的最大静摩擦力大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过来的过程中,大入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总是相等的.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同.

所以,答案为A、B.

再让学生解释:力气大的男生站在滑板上与力气小的男生拔河,力气小的男生胜的原因。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两力平衡有本质的区别. 小结:学生自己总结

作业l、课后完成课本上第84页的练习:1,2,6 板书设计: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F„„

(负号表示反作用力 F„„ 与作用力 F 的方向相反).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教学体会: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探究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附录一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牛顿第三定律,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第三章中已学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不困难。应帮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本节的难点为正确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它们的区别,这样印象深刻。

附录二 牛顿第三定律――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所以对学生所学内容很可能只是机械记忆,而没有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总结、例证等等,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证明题,学生更容易眼高手低,总觉得很简单,但大部分学生证明过程不严格,语言叙述也不规范,这也是高考证明题得分不高的原因,所以教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推理能力。

第四篇: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互作用力之间满足的关系。因此,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进行定量地探究。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拉弹簧、推桌子等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并且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接着,教材又用实验探究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且,教材上的“做一做”栏目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形象准确地呈现相互作用力在大小和方向之间(包括相互作用力不断变化的情况)的关系。融现代科学技术于物理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准确地表述牛顿第三定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或)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规律正确分析说明具体实例,培养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首先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应用传感器动态地展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在介绍完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之后,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比如用力压黑板、分析座位上学生的受力等生活情景中的事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最后,通过几道趣味性的习题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准备:

滑板、一端带有磁铁的小车(两辆)、弹簧秤(20组)、苏威尔dislab力传感器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校的老师到咱们班来听课,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右手,去拍自己的左手,我们用这种鼓掌的方式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生:鼓掌??

师:同学们刚才用右手拍左手的时候,两只手有什么感觉呢?

生:左手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力的作用,同时右手也受到了左手给右手的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用到了“力”这个词,那么,力在物理中是怎么定义的呢? 生: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很好,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怎么理解“相互”二字呢?

生:“相互”就是说,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a与b,a对b有力的作用,b对a也有力的作用。

师:非常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也知道,力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一提到力,总是会想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那么,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

二、新课教学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通过实例、建立概念)

(演示1)用手拉一根弹簧,使之伸长。

师:用手拉弹簧时,弹簧受到了手的拉力,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受到了弹簧的拉力。这两个拉力都是弹力,也就是说,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2)学生a站在滑板上推桌子。

师:a同学站在滑板上,给桌子施加了一个作用力,同时他自己也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师:根据以上两个实例可以得到,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一个物体施力于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同时也会反过来对前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师:如果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如果一个物体施力于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否也会同时会对前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呢?

(演示3)用手将两辆一端带有磁铁的小车放在一起:a、固定小车1,然后释放小车2;b、固定小车2,释放小车1;c、同时释放两辆小车。观察实验现象。

师: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两辆小车分别受到了另一辆小车给它的磁场力的作用。这个实例说明磁场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在上述演示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清楚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以及各力的方向。)师:其实,大量的实例均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也就是说,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之间的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作用力(acting force)和反作用力(reacting force)。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小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那些特点呢?

(学生思考、讨论、小结,教师补充)

师:根据我们的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

②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2.1 提出问题:

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方向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2 猜想和假设:

师:你怎么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呢?在没有进行精确测量之前。我们所有的结论都只能是一种猜想而已。要不我们就猜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请大家用我们提供给各位的弹簧秤,三到四名同学一个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是否成立。

2.3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2.4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2.5 分析与论证:

(上述三步均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指导,并且请学生描述自己的实验设计、以及得到的结论。)

(实验方案1:将a、b两个弹簧

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测力

计a受到b的拉力

则受到a的拉力,测力计b。)

(实验方案2:用力传感器探

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如

图2)

(注:进行方案2时,简要

介绍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2.6 得出结论: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7 总结规律:

师:当然,我们通过一个实验不可能得到一个规律。大量的事实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

师:如果用力

公式表示为

式中的负号表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2.9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几点说明:

师: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表示作用力,用力表示反作用力,那么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用

①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总是成立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牛顿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于液体和气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当然,这个总是成立还是有条件的,至于是什么条件,我们以后会学习到)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注:结合传感器上的动态图分析说明)

3、牛顿第三定律的运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到现在,我想我们对牛顿第三定律已经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我想检测一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大家愿不愿意挑战一下自我?

生:愿意。

师:好,请听题:

(1)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

①一只虫子撞到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上,汽车给虫子的力比虫子给汽车的力大;(解析)该说法错误,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然而,这两个相等的力却使虫子和汽车产生了非常不同的反应:虫子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加速度,而汽车则得到了一个小得无法测量的加速度。这个差别的缘由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虫子与汽车相比差别极大的质量。

②人走路时,之所以能够向前,是因为地面对脚的摩擦力比脚对地面的摩擦力大;

(解析)这个说法错。两个力相等。

③马拉车而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解析)这个说法错。两个力相等。

④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

(解析)这个说法错。两个力相等。

(2)一个重2n的苹果用绳吊在天花板上,请画出作用在苹果上的两个力。并说明这两个力是否互为反作用力,如果不是,写出每个力的反作用力。

(解析)苹果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绳对苹果竖直向上的拉力f。这两个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重力g的反作用力是地球受到的苹果吸引地球的吸引力;而拉力f的反作用力是绳受到的苹果拉绳的力。

(3)传说有一匹小马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当主人要它拉车时,它拒绝了。它说,如果我向前拉这辆车,按照牛顿第三定律,将存在一个方向朝后、大小相等的力,因此,这是一对平衡力,效果相互抵消;再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这辆车就不会做加速运动了,你同意这匹小马的说法吗?

(解析)不同意。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而不能抵消。

4、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以及一对相互作用力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布置作业:

1、教材p82页“问题与练习”

2、4题;

2、练习册p77-78页,根据自身情况完成。

板书设计:

第5节 牛顿第三定律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点: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

②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二、牛顿第三定律

1、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

2、说明:

①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任何物

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总是成立的;

和帮助,谨以为谢!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课后反思: 致谢: 在备课过程中,得到了银川九中高一物理备课组全体老师的精心指导

第五篇: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大赛教案

§4.5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 分析推理法 教学用具:

遥控飞机、遥控汽车、力的传感器、薄纸板、摄像头、弹簧秤、小车、磁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视频“嫦娥三号”卫星携带月球探测器“玉兔”探月。设问:火箭为什么能升空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新课教学)学生互动小游戏:“手指顶牛”

四指并拢,拇指尖端放于食指第二关节处,用拇指尖端用力对顶 设问:什么感觉?为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学们举例说明 „„

老师演示:

1、遥控飞机飞行 现象:飞机起飞

结论:飞机对空气向下的推力,空气对飞机就有向上的推力。

2、遥控汽车

现象:汽车起动,另外,换薄纸板,启动汽车,薄纸板后退。结论:汽车给地面向后的力,那么地面给汽车向前的力。

3、磁体A、B 现象:磁体A、B相互排斥。

结论:磁体A给磁体B斥力,磁体B给磁体A斥力。

作用力: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力 反作用力: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力 猜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分组实验:弹簧秤每组两个,对拉。学生上台展示;

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教师演示: 力的传感器: ① 介绍传感器

② 传感器A:显示其受到的力,受力随时间变化 ③ 传感器B:显示其受到的力,受力随时间变化 ④ 将A、B相互作用,对拉、对压。

⑤ 通过屏幕显示出两个力的图像,请同学们观察。

结论:①两个力同一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②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实例:马拉车

设问:车启动时马拉车的力大,还是车拉马的力大? 学生猜测:马拉车的力大

一样大 验证:传感器

用物体代替马车,用传感器拉物体 结论:两个力相等

板书:

2、牛顿第三定律

①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② 特点: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⑵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⑶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应用:解释火箭升空:

火箭向下喷气,对气体有向下的作用力,则气体对火箭就有向上的反作用力,火箭升空。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同时也认清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的。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采用引导式的分层探究教学。即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最后从比较的角度进行分层探索。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得出结论和规律。

本次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

1、语言再简练些;

2、在教学中多注重学生的反应,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下载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中“牛顿第三定律”的道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中的道理

    心理学中的道理 1.“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2.【白痴定律】永......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

    课题:发现生活中的道理 课时: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教学目标: 1、写清楚自己遇到的一件事情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2、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能够发现平......

    4.5 牛顿第三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 说教材:《牛顿第三定律》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与运动”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学案

    新课标下的问题式教学学案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 编撰人:胡美慧 2011/12/19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复习导入】力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 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演示】1.平静......

    牛顿第三定律(5篇)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也是相对的 (2)、通过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一、说设计思想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冲突,没有冲突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学习的地位。基于以上两点,本......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和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