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 《以墨代色》教案
第9课
以墨代色
课 型:造型.表现(水墨画练习)教学目标:
1.了解墨的运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尝试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培养学生对墨的表现能力。3.尝试大胆用墨,创作一件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4.了解祖国绘画艺术,能够对中国画有一定的兴趣。教学重点:
1.了解墨的运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尝试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培养学生对墨的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墨色的丰富变化,创作一件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欣赏、练习
教 具:水墨画工具,水墨画欣赏作品,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水墨画工具(笔、墨、纸、调色盘、毡子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画的以墨代色。(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欣赏P20页《浮香绕曲岸》,讲述看后的感受:
(1)对比国画作品中的荷和照片中的荷,说说你的不同感受。(2)我们都观赏过碧荷粉莲的美,作者为什么不用缤纷的色彩来表现荷的美,而是要用单一的墨色来表现?
(3)作者用墨色表现的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画中你能看出作者心中的荷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4)画中墨的深浅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变化?(5)作者是怎样利用墨色深浅变化来表现事物的?
三、初步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知识: 1.认识国画的笔法。
(1)毛笔种类:分为狼毫、羊毫、兼毫等等,分法也多种多样,根据不同作画内容先用不同的笔。
(2)教师示范用笔方法:执笔方法和笔法(中锋、侧锋、逆锋)。2.认识国画中的墨色。
(1)墨:一般来讲,中国画“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2)蘸墨及用笔方法:用毛笔蘸清水,再用笔尖蘸少许浓墨,用侧锋在纸上画画,看墨色有何不同?体会:笔上含水多与少,含墨多与少在宣纸上的效果。
三、师示范画竹子。边示范边讲解墨色的变化和笔上水分的把握。
四、欣赏:欣赏古今中国画作品,感受其中的艺术美。
五、学生练习:
1.试着调配墨色,感受不同浓淡的墨、干湿不同的用笔、速度不同的用笔及中锋侧锋的用笔在宣纸上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墨色的深浅变化试着做一幅画,内容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任何题材。
六、辅导学生练习: 1.注意学习工具的合理使用与保护,注意别把墨洒了影响到课堂学习及班里同学。
2.细心体会笔上水份的多少在画面中产生的变化效果,试着控制笔上水份的多少。
3.练习调出深浅不同的墨色。体会蘸墨方法及绘画效果。4.试着进行中锋侧锋用笔,感受笔墨情趣。
5.运用练习的结果试着画一幅画,内容自定,大胆用墨,大胆表现,感受中国画丰富的墨色变化。
七、课堂小结:
1.作品讲评:师生共同欣赏学生的作品,先让学生自评看谁画的好,领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品评:墨色、干湿、浓淡、趣味三方面。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优良的及时表彰,不幻想的给予激励,并提示学生以后要战胜所存在的毛病。要激励扬长避短,敢于尝试,才会成功。2.简述本课作画效果及收获。
3.提示下节课学习用具,提示收拾好本节绘画用具。
第二篇:冀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巧置换》教案
第1课 巧置换
课 型:设计.应用(图形创意练习)教学目标:
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教 具: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 “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解题:
《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进行对换,或者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巧妙地运用置换,会使我们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我们更富有创造力。2.作品赏析:
(1)欣赏《精神食粮》。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把汉堡中的肉片置换成几本书?(作品在保留原物象特征的基础上,把里面的食品换成了书本,进行巧妙的置换,给人以视觉上的新奇感,利用巧妙的构思深化了要传达的主题。)
(2)欣赏《自然之风》。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置换呢?(3)欣赏《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画像》。(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举世闻名,小作者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以新的视角,让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画像,使人忍俊不禁。)
(4)欣赏《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讨论:这张招贴画中,你们看见了什么?从中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感受是否和主题一致?(这幅招贴画的主体是一片代表生命的绿叶,作者把叶子的边缘部分置换成烟囱林立的工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突出了环保的主题。)3.思维拓展:
《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是一个环保的主题,绿叶代表着生命,工厂代表着污染,想一想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置换?
(树叶还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等等,工厂可以替换成枯竭的树根、一个动物的骨骼等等,总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物象的置换,不必拘泥。)
三、创作表现:发挥你的想象和创造力,完成一幅置换作品。要求:
1.要有一定的主题。
2.表现形式可以多样、自由发挥,手绘、实物照片或图片进行拼贴、电脑辅助都行。3.可以参考书上的范例。
四、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1.辅导构思,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能完成的主题。2.勾画草图。3.深入刻划。
五、展示评价: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六、知识拓展: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第三篇:冀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
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
教学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 片。
二、分组制作
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 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2课 彩云衣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教学重点: 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寻色彩规律的途径,认识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则、内容、方式、时间。剪纸游戏
二、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三、作业评析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四、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五、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六、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学生作业
七、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第3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 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二.学生试做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3.课件展示课题。
三、玩一玩,做一做
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四.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五.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
件布艺小品。
六.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七.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第4课 搭架子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重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二、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
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臵展示台(博览会展厅)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第5 课周末日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中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人物的动态及人物动态的组合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课前布臵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 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二、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四、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思考1:人体的结构
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
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演示
五、粉笔演示
六、交流感受、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八、交流评价
九、课后拓展 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
第6课 勤俭小管家 教学目标:
1.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并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2.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立体图形特征,提高空间想像力。
3.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学生储蓄、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
教学难点: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
(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
(1)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
(2)想一想,议一议:
a.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b.课件直观演示,进行修改总结。1.课件出示研究题目。
2.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发给每个小组。
3、上台操作。
三、制作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
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像,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3.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李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个这样的储钱罐。
四、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五、拓展
1.观看故事片段,课后自己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7课 闹花灯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民间节日文化习俗,感受花灯的美丽,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学会扎制和装饰花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设计的花灯能有自己的特色。教学重点:了解民间文化,感悟花灯制作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不同形状花灯支架的扎制方法。有创意地选择、使用合适的材料装饰花灯。
教具:课件、花灯实物、示范做花灯的工具材料。学具:剪刀、胶棒、水彩笔、自选装饰用的材料 每组发放纸藤一卷、白色薄纸、透明荧光纸各一份。
场地安排:四人一组,教室里有观灯区、猜谜区、展示区。教学过程:
(学习小组课前收集、准备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一、游戏体验
1、学生课前进教室,自由进入观灯区、猜谜区活动。教师随机参与。
2、花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俗语说,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人们都要点起花灯万盏,出门赏灯,共吃元宵,合家欢聚。
图片:汤圆(元宵)汤圆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热闹漂亮的元宵灯会,老师给大家出个题目,只要你们闯过花灯乐园的四关,就可以拿到这份甜甜的汤圆哦!让我们一起来击掌加油!
二、欣赏感悟
1、第一关。欢迎大家来到第一关。先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吧。我国民间元宵节挂花灯的传统在很早很早就有了,大家对这个传统习俗了解多少呢?
各组发言交流。表扬认真收集资料的组,并奖励一份可以用来装饰花灯的材料(各组不同,如纸花、剪纸、彩带)。
2、第二关
刚才大家顺利过了第一关,所以老师要给大家一点奖励,一起去观花灯。(1)欣赏一段花灯录象。(2)游戏:“找自己”。
现在来试试第二关的题目吧。准备好了吗?比比哪一组表现的最优秀!
CAI画面出现不同花灯的款式图,并依次出现各式花灯图片,由学生拖动鼠标选择花灯所对应的款式图。
3、各位聪明的花灯设计师,大胆想想看,你还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款式吗?
三、三、第三关
1、材料体验。同学们,你们觉得下面哪些材料适合做花灯呢?
2、出示学生作品图片:这些花灯真漂亮!它们用了一些什么材料?
3、老师出示纸藤:认识它吗?它能做花灯的哪一部分?其它材料又有什么用?
4、有没有同学带了跟别人不一样的材料来做花灯?
四、实践制作(第四关)1、演示做四角形花灯的过程.2、圆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
3、不规则形花灯的制作过程
4、示范用纸藤做一个花灯的支架。着重讲解捆扎的方法。
5、大家发现了花灯制作的步骤了吗?你还有问题要跟大家交流吗?
6、现在,寻找合适的材料,运用你的知识和智慧,大家合作做一个美丽的花灯吧!不过,在动手之前,先请你和你这一组的伙伴们商量一下,你们应该怎么分工配合,才能抢在别组前面又快又好地完成花灯呢?
7、学生合作进行制作。
五、表演交流
1、花灯作好了,大家提着自己组制作的花灯上来给大家唱首歌,秀一秀。或者串串门吧。
2、把花灯悬挂或放在本组展示区的地方。
3、学生都进入展示区欣赏,给自己喜欢的花灯贴上代表奖励的小贴花。
4、恭喜你!这份甜甜的汤圆就送给你啦!
5、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美的作品,也创造了美的环境。
六、课题拓延
1、你们还能想出用别的材料制作花灯吗?
欣赏用纸盒、矿泉水瓶子、纸筒等材料做的花灯。
2、你们还知道中国其他的民间习俗吗?回家请长辈们给你们讲讲。
第8课石头说话 教学目的:
通过石头的独立成型或组合造型、彩绘,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训练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石头间的平面拼摆或立体组合进行想象组合造型。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石头彩绘范作、各种特殊形状的卵石; 学具:水粉笔、水粉颜料、鹅卵石、乳白胶; 教学过程:
师:大自然里有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路旁、河边、山上随处可见。但是,如果你留心过,你会发现,这样东西里藏着很多秘密。师(课件出示录像):《黄山奇石》。
学生边看录像边提问:你觉得录像里的石头像什么? 生A:山顶上有一个像大桃子一样的石头; 生B:这块石头像一只大公鸡;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想要发表吗?
师:石头的存在全靠大自然的造化。风之蚀、水之磨、浪之琢,创造了这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师(出示一块石头):看看老师手上的这块石头,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看,觉得它像什么?
生A:像一只大萝卜;
生B:这块石头的顶部黑黑的,我觉得像一只辣椒; 师(将石头换个方向摆放):如果我将这块石头换个方向,你还能看出它像什么呢?
生C:像一只啄木鸟的尖嘴巴;
师:看来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力。同学们的面前也有一些石头,看一看它的花纹,摸一摸它的形状,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它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鱼、汽车、帽子…… 师小结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利用乳白胶把几块石头拼摆或堆积组合,也可以利用水粉颜料进行适当添画。师:你拼好一样东西了吗?你准备怎样给石头添画?可以请小组内其他同学提提意见。
学生间讨论制作什么与如何制作。
师布臵要求:安全使用材料,选材巧妙,造型独特。
学生开始合作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师示范画出,并贴在兔子的后面。
师:同学们的巧手还制作出了活灵活现的小鸭子,迎风疾弛的小汽车,憨态可掬的大海龟。也请同学们为它们营造一个家园吧。
第9课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二、引导分 析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三、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五、布臵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 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第10课演戏 教学目标:
1、了解舞台的构成要素,设计、美化舞台。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造型能力,感受集体合 作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舞台的组成要素,掌握用纸盒制作舞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出配合故事情节的舞台布景,并完成人物表演。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 入
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 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4.出示课题。
二、交流尝试
1.出示三个问题: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 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
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2.教师示范:
(1)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
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
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
三、分组制 作
1.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2.提出制作要求。3.分工合作。4.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分组来进行演戏。2.提问:
(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展示平台上进行演示。
第11课联通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交流学习,初步感知
1.交流有关电话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2)师生自由交流。
2.通过交流感受电话机丰富的造型,了解电话机不断更新的实用功能。
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1.视频仪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电话机的图片。
2.师生欣赏,认识电话机的外形结构特征:由基本形组成。
3.多媒体演示,欣赏各种造型的电话机:普通电话机、仿古电话机、异形电话机等。
三、初步表现,指导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观察教材或搜集的图片中的电话机,用流畅准确的线条描绘其外形结构。2.学生开始画。3.作业反馈。
(1)描画时注意用线流畅。
(2)注意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表现电话机的立体感。(3)注意构图。
四、仔细观 察,深入表现
1.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表现电话机的功能键、装饰花纹等细节。3.学生接着画。
五、欣 赏评价,教学 延伸 1.自由展示作业,交流感受。
第12课飞机工厂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4、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5、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教学难点:飞机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蔬菜、纸张等。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
1.欣赏直升飞机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有谁了解有关直升飞机的知识?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以组为单位推举同学发言。认识直升飞机的垂直起飞和飞行,小结直升飞机的简单飞行原理和直升飞机的分类。
3.欣赏直升飞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直升飞机工厂。
二、展现设想
1.欣赏直升飞机范作。
引导思考: 制作这些直升飞机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2.提问:
用得巧,做得妙,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展示本课的重点(巧用材料,妙在出新)与制作直升飞机的穿插、粘合等方法和过程。
3.小结:
根据材料的外形、质感特点,结合恰当的工具进行穿插、粘合,就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直升飞机造型。
4.漫谈制作设想并小组发表。
小组组合
1.角色分工。
要求:每一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制作小组的设计制作、分工与协调。并负责安排组内成员承担直升飞机各个部件的制作任务。2.制作活动:根据材料特点,模拟制作一个直升飞机模型。制作要求:
(1)时间:15分钟。
(2)纪律:讨论声低,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3)正确操作工具,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3.学生作业时,循环播放各种直升飞机图片,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时间指示钟显示制作时间。
四、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总工程师轮流上台展示各制作小组的成果。要求:说说各直升飞机的巧妙之处,并开展简单的推介宣传。2.教师或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采访与参观。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 “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
(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第2课:自画漫画像、问题提出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的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2、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漫画肖像作品,建立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二、探究体验:
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
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分析图片:
1、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有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
教师小结: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4、抓自己的突出特征。
5、结合欣赏教材爱因斯坦漫画像“漫画”过程图示,引导学生了解既要夸张人物外形特征,又要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夸张。
6、教师自画漫画像,解决夸张变形问题。
教师便讲解边在黑板上进行夸张变现,使学生创作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学生实践:
教师指导,引导帮助学生抓自己最主要的特征。
四、成果展示:
对于优秀作品及时展示。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教学难点: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总结反思
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了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学习效果不错。
第3课:漫画与生活 问题提出
漫画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的
1、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欣赏图片
二、探究体验:
1、结合漫画作品与课本解释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
2、漫画的功能有哪些?课本的图片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本图片,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漫画知识。(1)、立意:
如何立意:正确、明确、深刻。(2)、漫画的功能有讽刺、歌颂、传播、娱乐等功能。表现手法:
教师提示学生一幅画往往是由几种表现手法构成。(3)、文字作用:使画面主题更明确、深刻。教师小结:
对于“无题”漫画进行分析:换面一斤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多样。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级画展形式展示,评价重点落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板书设计:
3、漫画与生活
表现形式:单幅 表现手法:讽刺、歌颂、娱乐、组成部分:漫画
多幅 宣传、夸张、巧合 文字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总结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了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通过漫画创作,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素质。第4课:身边的风景 问题提出
这些画面中用线条表现了什么? 教学目的
1、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正确的写生习惯;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发现美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
二、引入课题:
1、请学生看书p8——9页后回答教师问题:(1)、这些画面中用线条表现了什么?(2)、你能说说画家是如何用线条表现事物特征的吗?
2、学生回答。
三、新授:
(一)、讲解线条的造型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讲台上摆放一把方凳后,提出游戏规则: 那位学生能不画椅子,最后还要把小老鼠画出来?
2、请几位学生同时在黑板上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画出来。
3、探索问题 :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分析那位同学的思路符合游戏要求。
4、教师演示: 播放课件。
5、多媒体展示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四、学生自由创作:
到生活中去观察、体味,选取美好而富有生活趣味的场景画下来。
五、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六、小结:
线条的造型作用。
七、课后拓展:
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表现同一风景的早晨和傍晚。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线条记录对景物的主观感受,线条的造型功能。教学难点:学习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线条表达情感的作用。总结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写生习惯。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了发现美的能力。
第5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 问题提出
你能说出这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椅子吗?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2、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师生看(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2.看雪景,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
二、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图片(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
三、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四、欣赏评述:
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拓展:
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总结反思
在活动中,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学生能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从而增强了学生表现的能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第6课:操场上 问题提出
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 教学目的
1、进行不同的人物动态训练,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
2、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
3、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充分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激情导入:谈话,操场上同学们都在做哪些游戏和运动?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
三、欣赏:欣赏图片上的人物动态,了解如何组织画面构图。
四、自由探究:
1、分析人物的大小、分布有什么规律?
2、在画面色彩上,突出表现主题物。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构图的,以及色彩的运用等。
2、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六、课后拓展:用拼贴等立体的方法表现一幅操场上的画面。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表现不同动态的人。
教学难点: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总结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人物动态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并能尝试着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进行构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
并促进了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充分享受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
第7课:盘泥条问题提出 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过程设计
一、作品赏析:
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一盘泥条。
二、探究:
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自己尝 试搓泥条、盘泥条。
三、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 第一步、搓泥条:
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
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第二步,盘泥条:
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
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四、掌握技法,盘条成型: 第一步,搓泥条; 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五、欣赏评析,交流感受:
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六、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
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束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制作陶艺作品。总结反思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了制作要领,体会到了玩陶的乐趣,并获得了身心的愉悦感及自我创造的成功感。第8课:瓶子巧装饰
问题提出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瓶子?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和创意,把瓶子装饰成新的形象。
2.、能够通过独特的观察和想象,做出有特色的作品。
3、愿意发现身边废弃物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并能够通过想象和制作使之实现。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有一个可爱的伙伴想和同学们交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师拿出礼盒,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2、师不急于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宝贝呢?我请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师:你摸到了什么?大声地告诉大家!
3、师拿出瓶子:漂亮吗?今天米老鼠送给我们的礼物是
6、师引导观察瓶子外形,并了解瓶子各部分的名称。
二、剪出装饰材料。
1、去米老鼠家欣赏各种各样的瓶子。(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瓶子,师引导观察形状)
2、喜欢米老鼠家的瓶子吗?我也喜欢。
3、师按对折剪法演示步骤(1)画(2)剪
4、学生试着用对称法剪出一个自己设计喜欢的瓶子形状,师提醒注意大小适中,不要浪费材料。
(学生剪,师巡视指导)
三、美化瓶子:
1、和米老鼠比瓶子(课件演示不同瓶子)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些点、线条、图案、人物等装饰瓶子,(出示几幅学生作品)别班小朋友用画的方法做了漂亮的瓶子,你们想做吗?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瓶子?
3、学生小组合作美化瓶子,教师巡视指导。
4、先做好的展示在黑板上。
四、游戏评价:
1、互相赠送瓶子作品。
2、师当记者随机采访几个同学,夸一夸自己得到的礼物。并提出建议。
五、拓展创新:
我们还可以用许多更奇妙的材料和方法做漂课瓶子,课后试着制作一个更漂亮的瓶子。也可以把家里的瓶子装饰一下,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针对一个瓶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想象,联想出不同的形象。教学难点:发现身边废弃物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通过想象和创意,把瓶子装饰成新的形象。
9、以墨代色 问题提出
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画的以墨代色。教学目的
1.运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尝试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培养学生对墨的表现能力。3.尝试大胆用墨,创作一件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4.了解祖国绘画艺术,能够对中国画有一定的兴趣。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画的以墨代色。(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出示课件,国画图案,直观感受国画艺术特点(边欣赏边讲解)。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水墨世界,去感受一下国画的魅力。国画又称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国画以其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表现其特殊意境,挥发着作者的主观情趣和感情。2.同学们对此国画作品中的荷和照片中的荷,说说你的不同感受,画中墨的深浅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引导学生从欣赏中体会墨色的不同,导出墨分五色。
自古以来就有墨分五色之说,焦、浓、重、淡、清五色(出示图片)。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中的墨色。
讲解墨的五色: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玩墨。感受一下墨分五色之说。学生在墨中一次一次加水调配出丰富的墨色,一次次自己涂抹体验。2.认识国画的笔法。
教师示范,执笔方法和笔法(中锋、侧锋、逆锋)。
四、尝试运用简单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老师及时鼓励学生应大胆用墨,敢于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
五、师生共同点评。
以鼓励为主,与学生共享用墨色挥洒的乐趣。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墨色的表现能力和大胆用墨创作作品。总结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上,我介绍中国画的技法——涂、抹、点、染的墨痕在宣纸上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添上几笔就有了生动的形象时在宣纸上运用了学生学过的甩色、点色、涂抹等用笔用色技法作画。画面顿时产生了丰富的色彩变化,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再用墨线随意画几笔线条,一幅色彩明丽、画面生动的中国画跃然纸上。学生觉得既神奇又好看。在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的趋使下学生急切地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
10、看大戏 问题提出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中国的戏曲吗?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感受祖国传统的戏曲艺术。
2、在西区欣赏中感受戏曲的艺术美,提高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3、能够以水墨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感受。
4、欣赏脸谱艺术,并能够大胆的进行艺术创作。过程设计(一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中国的戏曲吗? 放课件京剧《三岔口》片段。
二、了解戏曲形式:
“你们收集到了哪些有关戏曲的资料,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
1、在我国都有哪些戏曲形式呢?
2、介绍中国的戏曲艺术有京剧、越剧、昆剧、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300余种。
3、戏曲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的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解释厨人物的年龄、性格、气质等综合特征。脸谱有事一种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三、欣赏:
1、放课件,欣赏水墨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谈感受,在围绕怎样用水墨的形式去表现戏曲人物等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观察线条和墨色的变化。欣赏学生的水墨作品。
2、交流和选择自己想表现得内容,让学生讲讲戏曲人物故事,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确定要表现得内容。
四、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二课时)
一、展示自己收集的脸谱工艺品,大家一起欣赏。
三、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脸谱谱式和色彩的运用。
四、分组讨论。
五、学生创作。
六、作品展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感受祖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教学难点:能够以水墨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感受。
11、搭座塔 问题提出
看图片,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教学目的
1、通过画制作塔,掌握塔建筑的特征,感受塔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
2、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新课:(1)、拼摆游戏: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图片,请用2分钟的时间摆一摆,看一看哪组能拼摆出塔。(2)、说一说拼成了什么样的塔。(3)、教师板书:塔
(二)、新授:
1、学生说说见过什么塔,出示带来的关于塔建筑的图片。看图片,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学生用图片拼摆:看看圆形、梯形、长方形、半圆形分别可以做塔的什么部分。
2、现在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打看书第26、27页。(1)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2)分组讨论。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如塔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非常丰富,像应县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结构的纯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这些塔由于建造的时间、地点、材料及结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
4、请学生分析塔的基本形设计及绘画的表现方法。(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3)、怎样让塔更美观?用什么方法?
5、布置作业。
作业: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要求:画面饱满,设计新疑,可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2、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总结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线性材料的特点,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性材料搭座塔。效果不错。
12、喂,你好
问题提出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电话的重要性呢? 教学目的
1.用设计图的形式设计一部电话。2.了解电话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3.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4.感受美术设计活动的乐趣。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最近我们进行了一场消防知识的演习,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
教师:在这次演习中,同学们都能够沉着冷静,安全地逃离火场。不过,为了避免火灾的迅速蔓延,我们还要(做打电话的动作)。
二、电话与发明:
教师: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感谢电话,而且还要感谢一个人!大家议论纷纷„„
教师:其实,在电话没有出现之前有很多人都在为之努力,他们也在不断的试验。贝尔吸取了前者的经验做了很多的改进,最终发明了电话机。所以说我们不仅要感谢贝尔,同时也要感谢那些为电话的发明做出贡献的人们!
教师:187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了。瞧!(出示图片)。这部电话机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木质电话听筒构成,里而有两块磁铁,一个电线圈和一片薄铁片,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三、交流资料,加深感受。
这部电话机很有趣,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电话是怎么用的。(展示一张双方通话的漫画图片)。它的听筒和话筒是分开的,通话的时候要把听筒取下来放在耳朵上,再对着话筒说话。教师小结。
四,欣赏图片,交流引导。
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的性能也越来越好,功能也越来越多,在造型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话有哪些有趣的外形? 教师:你们见过哪些有趣或者有个性的设计呢?
五、启发思考,激发灵感。
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部电话,你可以为特殊人群设计一部有特殊功能的电话,也可以设计一款有个性的电话。
在设计的时候你要考虑到电话的造型、功能以及色彩等万面,希望能看到你们有个性的电话设计图!(展示一张学生作品),针对你的设计可以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六、学生开始创作,教师指导。指导要点:
1.设计繁琐,提示学生要考虑到电话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设计:提示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与众不同的功能。可以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3.外形设计:提示学生外形设计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4.说明文字:文字内容要简洁明了。
七、展示创作,介绍创意。
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一节课我们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一部电话机,看看谁设计的电话最有创意。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话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13、电子贺卡 问题提出
大家在节假日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教学目的
1、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
2、学会插入艺术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学会修饰文本框的格式。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展示贺卡)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师:那大家在节假日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师:老师发现,如果要给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送贺卡,得花不少钱呢,对不对?生:(略)师: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既节约又环保的方法,(展示课题)制作电子贺卡。
二、新授:
1、页面设置:
师:看老师手里的这两张贺卡,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师:对了,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要确定它的大小,制作电子贺卡也一样,我们通过页面设置的方法来设定纸张的大小。
教师演示操作:
1)、单击“文件”菜单。
2)、选择“页面设置”命令。
3)、选择“纸张大小”选项卡,设置合适的大小。
4)、设置合适的页边距。
2、贺卡内容:
任务
一、首先插入图片(剪贴画与来自文件均可),美化图片。然后自己探究如何插入艺术字与修饰艺术字。
1)、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
2)、利用菜单“格式”命令修饰图片。
3)、利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片。
4)、插入艺术字(祝福语)。
5)、利用“格式”—艺术字命令修饰艺术字。
6)、利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
7)、适当调整图片与艺术字的位置。
8)、删除多余的图片与艺术字。
该部分的操作比较的琐碎,教师无需面面俱到,可以边做边讲,适当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来给其他同学演示操作。
任务
二、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与插入图片,并修饰文本框,美化版面。
1)、插入水平文本框和垂直文本框。
2)、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
3)、调整文本框的位置。
4)、修饰文本框。
5)、插入图片,调整大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作个别辅导,鼓励先进生帮助后进生
3、美化贺卡:
师:我们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而且要布局合理,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协调一致,才能充分表达主题。
师生讨论哪些地方还需要调整?
自选图形的颜色、文本框的格式等。
(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在颜色的设置方面,操作相似)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如何来设置自选图形的线条颜色和填充颜色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并演示操作过程。
师:好,下面请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不了的操作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操作。
三、小结:
师:今天,大家都做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讨论评价。
师:那么,大家今天做的贺卡想送给谁呢?
学生回答。
师:好,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电子贺卡。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掌握图片与艺术字格式的设置方法。总结反思
学生均以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以及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同时,还学会了插入艺术字,并掌握了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以及修饰文本框的格式。学习效果不错。
14、木版年画 问题提出
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教学目的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
2、欣赏木版年画:(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3)、课件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
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4、学习漏版技术。
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
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
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
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
7、课外延伸: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制版技术。教学难点:学会拓印方法。总结反思
本课的前半部分是民间木版年画赏析,介绍民间版画的色彩搭配原理,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由于版画的操作形式符合小学生游戏心理的需要,故学生比较喜欢。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色彩搭配的特点,以提问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木版年画的制作实践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漏版制作法和纸版制作法,学生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第五篇:冀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3课《漫画与生活》教案
第3课
漫画与生活
课 型:造型.表现(漫画练习)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不同的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教学难点: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教 具:漫画作品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及作业的准备情况
二、欣赏引入:
欣赏学生自画漫画像的优秀作品
三、讲授新课:
1.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漫画作品朴实、生动而富有智慧,能使大家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2.漫画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作品讲解)
漫画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引人发笑,而产生趣味性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漫画中使用了夸张、比喻、象征、相似、对比、巧合、颠倒、移植等多种表现手法。
“夸张”是漫画最常用的手法。夸张的范围很广。放大、缩小、加以变形等都是夸张。形象可以夸张:如大头小身子;内容可以夸张:如为了表示钓鱼时间长,渔竿与河岸之间竟结了蜘蛛网。夸张的目的是要突出作者的主要意图和事物的基本特征,使画面更加鲜明强烈。
“比喻”也是漫画中常用的手法,可以把姑娘比做鲜花,把贪污犯比做老虎,小偷比做耗子。比喻的要点是要抓住本体与喻体二者间的相似点,在喻体的选择上要确切、合适,如把贪污犯比做小猫就不太确切了,而把大吃大喝的人比做蝗虫就很确切而且引人重视。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不是利用相似,往往是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或本质的相关,例如火炬象征真理,白鸽象征和平,用骷髅、十字架象征死亡。
“相似”是漫画中经常出现的可笑情景。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所以一旦发现类似同样的事物就会感到奇特有趣。比如一个学生沉思时举起的铅笔和两个圆圆的大眼镜和100分恰巧相似,而一个人抽烟吐出的烟圈和绞索有相似之处,则更加深化了主题。
“对比”与相似正好相反,对比是抓住事物相对的性质,如大与小,正与反,黑与白等对比。如农民拿着油灯,为装电灯的工人照亮,题目叫《迎新》,巧用了新旧对比,意味深长。
“巧合”无巧不成书,生活中常有碰巧、凑巧的事情,如能将巧事组织好,也能造成幽默。例如,一根毛的牙刷碰上了只剩一颗牙的主人。
3.漫画的选材
漫画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选材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选材,表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从周围的人与事中寻找创作素材。并不是每天见到的各种生活现象都可以入画,这要求漫画者具备敏锐的目光去摄取所需,摘取生活各个领域中你觉得有意义、有启迪性和有趣味性的素材。例如自己决定写一部书,写了好多决心书,最后把一年的“决心书”装订成书。使学生体会漫画创作来源于生活,一句俏皮话,一个有趣的镜头,一件有争议的小事,或是自己的一个联想等都可以作为漫画素材,只有平时认真的观察与留心周围的事物才会觉得有可创作的内容。4.漫画的立意:
如何立意:立意的“意”是指我们对于要表现的素材分析之后,在头脑中形成的主题思想,也就是确定这幅漫画的主题,到底要表达什么,是想讽刺还是赞扬,是给人以某种思索,还是给人一种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主题鲜明。立意一要正确,二要明确,三要深刻。有的漫画让人看了半天看不懂,主要问题就是立意不清楚,作者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弄明白到底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怎么能让别人明白呢?这点在创作一幅画之前,自己一定要明确。把“意”立明,下面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造型、构图、色彩等都是为了要表现这个“意”。
在漫画中,文字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从画面上看,它可以在人与物身上注字,可由人嘴里冒出语言,此外画面上可以外加注释、对话等等。而漫画的标题更有点睛的作用,是作品整个构思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滥用或白用。当然,也有不少漫画不设标题,只写“无题”,如果画面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倒含蓄幽默,给读者留有思索余地。
5.模仿尝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
(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6.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某君到此一游》: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 《错位》: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
四、学生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1)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自由创作或改编创作。2.作业要求:
(1)贴近生活、主题鲜明、构思巧妙;(2)合理选择表现形式,恰当运用表现手法;(3)具有绘画的形式美感。
五、辅导学生
1.选取自己熟悉的主题进行构思。
2.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不限,独幅、多幅均可;铅笔、钢笔、水彩笔、国画用具等均可。
3.画面尽可能简洁明快。
六、作业展示。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拓展:找一些漫画作品欣赏。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漫画与生活》这一课中,同学们画了许多有趣的作品。大部分的同学的作品是独幅的。那什么是独幅漫画呢?
二、讲解构思。
1.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只有一幅放映生活的漫画。2.那么,我们还可以用多幅漫画来放映同一个生活现象。这又叫什么呢?(小结:系列漫画、多幅漫画、连环画)
3.你能用多幅漫画来放映现实生活,并组成一个系列吗? 试试。(同一主题;事物起因、后果;设想等)
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三、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踢雪球》: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 3.自由创作或改编创作。
五、作业展示。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3课
漫画与生活
从篇幅上分:独幅、连环漫画、长篇连环漫画
表现手法:幽默、夸张、寓意、讽刺„„
组成部分:漫画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