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凸显乡村校园文化-创建农村特色学校
凸显乡村校园文化 创建农村特色学校
宜宾县王场镇小学校 陈自富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当学校校园拥有了特色的氛围和文化,教师拥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质,学生拥有了特色的快乐和成长,则特色学校也就形成。创建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特色学校,必定会使学校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之路。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凸显乡村校园文化,创建农村特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一、依据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历史上也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优美怡人、健康舒适的工作、学习场所,不仅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必然要求。
1、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坚实基础。
2、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学校既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有效措施。
3、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精神面貌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只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和谐发展的师生,才能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4、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
5、丰富而生动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着“学生身心健康是第一追求,增长知识是第一任务,提高能力是第一需要,学会做人是第一目标”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以“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素质教育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实“承禹王之魂,做博学之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为抓手,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创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构建“文明健康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
三、目标和任务
通过三——五年时间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师生佳作营造艺术美、主题活动营造心灵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充分体现“高雅、特色、和谐”,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一定的文化品味。实现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努力打造洁净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花园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
1、近期目标(1-2年):洁净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
2、中期目标(2-3年):文明校园、健康校园、花园校园
3、远期目标(3-5年):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
四、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建设主要是校园环境建设,非物质建设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规章制度和主题活动。
(一)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无死角,处处皆育人”。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在现有的校园布局上,重点做好校园活动场所的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体现学校特点,突出文化内涵,强调自然和谐,实现“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
1、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等教育场所,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还要保持墙壁、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努力营造“洁净校园”。
2、绿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在校园绿化方面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使地面绿化与空中绿化相结合,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体现田园风格,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3、美化。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要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等,挖掘校园内外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4、校园的语言文化。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校园语言。校园内使用文字要规范,如校风、校训、标语、警句等。保护操场、爱护绿化等各种提示牌,要使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提醒师生的同时,陶冶师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准”一类的生硬词句。
5、校园环境文化。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做好“楼道文化、墙壁文化”,每一个楼层、每一面墙壁,设一个主题,形式内容既要和谐统一,又要各具特色,图文并茂,形成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校园“活”起来。主题可以选择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爱国爱民、清正廉明、清节自守、勤劳勇敢、质朴俭约、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等。通过板报、橱窗、花草树木旁挂的精致小牌、教室里学生自办的学习园地等方式,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的同时,学到丰富的知识。
6、教室文化。学校整体规划,年级集中设计,班级个性展示。教室前黑板上方,正中张挂国旗,两侧为班训。前门右侧墙壁设张贴栏,统一张贴课表、作息时间表、学生一日常规、校歌,墙壁两柱上分别悬挂《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示并教育学生时时处处言行文明,举止规范。左侧墙壁由各班级讨论、征集各类名言警句、诗文佳作或师生自创读书等方面的话语,以画配文,既美化教室,身处其中,又时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室后方为黑板,各年级版式统一,班级根据各自特点由师生动手布置内容,是富有班级个性的一个展示区。在教室左前方电视机下的班级书柜,要成为教室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书柜依墙壁而造型,班级书柜就是班级的小型图书室,其图书由本班学生自愿带来,写上姓名后,在班级内交流、传看,学期结束后领回,学生也可经本人申请,将所带书籍捐做班级藏书。各班设图书管理员一至二人,对班级图书进行分类整理,汇入、捐入、使用登记,并随时做好清洁卫生和防蛀防潮管理。
7、办公室及功能(活动)室文化。办公室的文化建设以教风为基调,教师办公室张挂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王场小学办学理念》,行政人员办公室张挂各自职责(或制度,或加挂办学理念),各办公室还张贴管理理念或读书名言等,时刻提醒教师职工 以德立教,牢记职责,把学生成长与自身发展、学校发展紧密相连。各功能(活动)室文化建设强调功能特点,基本设备设施齐全,除悬挂相关的制度职责外,还分别设计布置有各类标语、提示语、图片等,彰显本室理念,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活泼生动,寓教于乐。
8、校园网及校园广播(电视)站(台)文化。校园网是学校宣传和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窗口,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特点,做到内容丰富,网页精美,管理完善,由信息技术组专人管理,各部门、教研组参与协助。学校管理要公开透明,校园信息要及时发布,重要活动要专题报道,教学资源要丰富全面,部分教学常规资料采用校园网络进行收集和管理。校园电视台、广播站要定期播出,及时传递信息,丰富教育手段,活跃学生文化生活。逐步对校园电视台、广播站部分系统进行添加和升级,保证系统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形成学校特色。
9、建立师生艺术活动室,用“艺术”陶冶师生情操。集中规划艺术活动室,形成艺术楼特色,包括绘画创作室、书法创作室、刺绣创作室、音乐演唱室、舞蹈表演室,学校逐步完善这几室的设备设施。绘画创作室——成立校级绘画创作培训班,让所有爱好绘画的师生在课余走进创作室,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和理想的蓝图,及时记录和挥洒自己的灵感与才华。
书法创作室——成立校级书画创作培训班,让所有书法爱好者在课余走进创作室,尽情释怀,让我们的精彩生活尽洒笔尖。刺绣创作室——成立校级刺绣(十字绣)创作培训班,让爱好刺绣的师生们在课余走进创作室,尽情展示她们心中美丽画卷,让她们的灵感、艺术灵魂、美的追求尽显针尖。
音乐演唱室——成立校级合唱团,让爱好歌唱的师生们在课余走进创作室,一展歌喉。
舞蹈表演室——成立校级舞蹈团,让爱好舞蹈的师生们在课余走进创作室,挥舞她们优美的舞姿,谱写和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二)非物质文化建设
1、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主要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方面。(1)“勤学守纪尊师、团结协作文明”的校风建设。通过创作校旗、校徽、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将校风表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同时,还要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敬业、爱生、博识、善导”的教风营造。“教师无小节,人人是楷模”,教师的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每一个教师都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普遍尊敬。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把教师列入学习者的行列,使教师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定期编发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3)“全面、主动、乐学、创新”的学风培养。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4)团结合作、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构建。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此,我们要设置校长信箱、心理话信箱,举办工会活动、专家讲座等,让老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 诉说自己的苦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老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努力创造出团结合作、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
2、制度文化。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师生行为的准绳,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良好校风形成的根本保证。继续完善《王场中心小学管理章程》,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校园活动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创新途径和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再现和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1)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好一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六月)、体育节(四月)、读书节(十月)、科普节(十二月)等各种融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活动技能,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2)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用“经典”净化师生心灵。分年级段编写校本通诵读教材,学校将建立“1000首(篇、段)古今中外经典诗歌(词)库”。每周诵读一篇(首)经典文学作品中,每天在课间操结束时分年级集体诵读展示;经过小学六年,学生能熟背《弟子规》、《三字经》,诵读《大学》、《论语》、《老子》、《庄子》、《唐诗三百首》、《中庸》等传统和现代经典作品中的名篇、名段、名句。
(3)坚持开展“红歌传唱”活动,用“红歌”激励师生斗志。学校将建立“100首红歌库”。每天课间操前或集会时,师生共同唱 一首红歌。(全体师生每月学会一首红歌,并坚持每天集中唱一遍)
(4)坚持开展故事演讲活动,用“故事”倾诉师生情怀。学校将建立“100个德育故事库”。收集、整理、改编、创作古今中外健康、积极向上、爱国励志的故事。学校开展定期校园电视故事讲演展播。
(5)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在绘画、书法、文学、体育、诵读、演唱、舞蹈、手工等方面成立校级兴趣小组,定期举办文艺表演、校园演唱会、小制作比赛、运动会和才艺大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充分运用师生成果,用“成果”提升师生信心。一是做好静态成果运用,由绘画、书法、刺绣等创作生成的成果除了用于参加各类展出、展示外,还要用于的学校教室文化、走廊文化、楼道文化、院墙文化、橱窗文化等的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同时,师生的艺术作品也可进行义卖,所得资金建立王场小学“爱心基金”,用于对贫困师生的资助。二是做好动态成果运用,师生集体“红歌”演唱、全体师生“经典”诵读、学校合唱团演唱、学校舞蹈队舞蹈、故事讲演等在“全校家长会”、“读书节”、“艺术周”、“六一庆祝活动”、“国庆节庆祝活动”、“新春庆祝活动”、“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期间进行展示,并根据需要随时进入社区、集镇等进行展演。通过学校搭建的各种展示平台,让师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师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全面培养过程中,学校将侧重于艺术教育中学生书法、绘画、十字绣三方面兴趣和特长的培养。并逐步形成我校艺术教育方面的特色。
(6)精心组织各种学生集会,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学生集会包括校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以及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要根据不同集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精心、规范地组织。要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使每一次集会都能够使学生激动不已,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7)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和“三风”教 育活动。围绕《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王场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认真落实《王场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序列内容》,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培养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情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行为习惯基础。
(8)把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集中主题教育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实际出发,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突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9)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和班级读书角,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办好学校图书馆(室),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放阅览室,尽量开出阅览课,将图书下放到班级,固定时间班级轮换,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使用率。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利用讲座、演讲、征文、校园读书周(月)等形式,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10)多渠道开展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等媒体作用,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的建设,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活动的全方位开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4、教科研文化。以“乡村校园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
五、实施步骤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整个创建工作主要分二个阶段三步来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2009年4月—5月)。紧紧围绕“凸显乡村校园文化,创建农村特色学校”这一主题,召开会议,进行动员,组织师生广泛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广大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创建特色学校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创建特色 学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广泛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修订符合学校实际、凸显学校特色、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13年6月)。该阶段分为三步:
第一步(2009年5月-2010年6月)。从净化、绿化、硬化、美化入手彻底整治校容校貌,设置人文景观、格言警句,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会“说话”。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受到感染和熏陶,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通过完善教学设施、绿化美化校园、建设人文景观等途径,初步创建洁净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
第二步(2010年7月-2011年6月)。从规范化管理入手,完善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定基石。逐步完成校训、校歌、校旗的标志设计和校风建设;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学科渗透,深入推进德育课程建设;通过提升教师的学识能力、规范教师的言行、加强教师的品德修养等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亲和力,不断深化师表建设;按照“科学、全面、规范、严格”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自律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能力,完成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建健康校园、花园校园、书香校园。
第三步(2012年7月-2013年6月)。按照深层次、多角度的要求,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从中提炼出能够激发学生志趣、完善学生人格的精神精髓。在学校整体工作全面、和谐发展基础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艺术教育方面重点抓好、抓实、抓出特色,使之成为王场中心小学的特色,使这些特色项目成为学校亮点,最终成为学校的品牌,成为学校的文化,让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努力建成和谐校园、人文校园。
六、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凸显乡村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农村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肖体友 副组长:吴礼权、陈自富
成 员:莫建刚、罗旭、王平、邹小英、陈希、余叶、各班班主任
(二)人员保障
学校将实行竞聘制的方式,确保每一个方面的管理人员的落实,竞聘上的管理人员和辅导员享受增加工作量、增加考核积分等方式进行工作量化和奖励,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同等条件下,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绩效、人事调动等方面优先。
(三)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计划5—8万元经费,用于特色学校创建的硬件改善、设备设施的添制、师生的评估奖励等。
(四)时间保障
1、每周星期五下午为固定的校园文化部分项目的训练和展示时间;
2、试行大课间时间,每天的课间操及集会时间改为30分钟,充分保证活动“诵、唱及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
3、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校级兴趣小组训练时间。
宜宾县王场乡小学校
2009年4月5日
第二篇:如何创建农村特色学校
如何创建特色学校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实“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为抓手,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构建“文明健康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学校特色本身具有一种感召力,它能够凝聚起师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有利于围绕办学目标,优化学校内部办学资源的配置,形成强大的办学活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综合“校力”;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而独特的公众形象,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只有赢得社会支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学校校园拥有了特色的氛围和文化,教师拥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质,学生拥有了特色的快乐和成长,则特色学校也就形成。创建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特色学校,必定会使学校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之路。
农村小学处于经济底子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师资水平、办学条件,还是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城市学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特色学校的建设也相对困难些。那么,农村小学该如何建设特色学校、走特色教育之路呢?
一、现状分析
新庄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自2002年学校合并迁建以来,学校发展已逐渐步入正轨,学校的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校园环境日益美化。学校正逐步形成为有一定文化品味的、环境优美的农村学生就学场所。目前,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已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学校的各项管理机制以及软件建设正向着正规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对外联系、对内反思日益加强,因此,学校的未来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机会和其它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构想在未来几年内努力打造我校农村学校品牌,1
凸现本校特色。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内容
农村学校特色建设,是建立在对特定的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学校发展的远景以及学校价值观的理解之上的。具体而言,要将我校建设成为一个“阳光快乐、健康和谐、文化园地”。这一品牌目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乡土特色和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人文教育理念,即强调教育教学中的以乡土教育相结合的人文、和谐、多元和高效教育。同时,强调发展师生个性:即教师能“依附乡土、活力创新、追求卓越、无限关怀”,学生能“依附乡土、健康愉快、多元学习、合作发展”。使得学校品牌建设形成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核心,并能在原有学校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得以保持和弘扬,并为社会所认可。
三、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过程设计
首先,要重视和提炼具有乡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1、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更新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念,使之能顺应学校发展,顺应学校文化的特质。逐步消除某些方面的文化不协调,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学校发展远景为思想核心,也就是具有乡土特色的现代化的农村小学。在理念上更新广大师生的观念,坚持以农村特色教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坚持合作与学习,坚持以农村为依托的综合实践活动。
2、建立一套适合我校特色、服务于我校品牌建设的行为准则。在教学管理上,坚持“切合实际、科学有效”,在师生学习上,坚持“自主合作、创新实践”。具体而言: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努力做到“天天坚持,样样落实”;同时,各项工作做到民主、开放,即关怀人人、人人参与,并鼓励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比如教学开放日、家长学校会、家长学校一日,即家长在校一日,了解学生等,也使农村家长感受到农村学校的现代教育气息。);学校内的一切活动,做到规范化和常规制度化。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到日常的行为之中。
3、完善学校品牌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化建设是我校近年的管理工作重点之一。但是,制度化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必须服从于学校的发展理念,要真正地从学校发展的远景和目标出发。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每年一度的艺术节(师生才艺展示:说、唱、写、做以及其它才艺表演等)、文艺
会演、节日庆典活动、教工文化活动,以及与本地区其他学校协作举办的其它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和以班级为单位的具有农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各项活动要确定主题,并体现每次活动特色。
其次,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步伐,充分发扬我校课程开发的特色和特长,并努力创建学校品牌课程。
1、加强国家课程的学科研究工作,加强校本教研,使得广大教师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轻负高质”,提升教学质量。
2、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要提供给学生和教师多种选择,使师生能选课教、选课上,并且形式多样:讲授、讲座、活动体验等同时开展;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科研工作,使课程的开发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开发,并加强同社区的课程开发联合力度。另外,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要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即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我校农村小学的文化特质。(比如:校内开展的特色绳操、滚铁环、剪纸等活动,野外活动开展的植物的认识、农作物的认识以及各类作物的生长和生产过程的认识等校本教育活动。)
3、加强教学常规工作,使常规工作制度化,习惯化。优化作业,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提高知识获得的效率。同时,制订一系列措施,切合实际地对各类测评进行分析、诊断,提高每次测评的实际效能,测评中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
第三,关于师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培养一支专业化,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是我们今后的主要培训目标,并努力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包括如下几点:
(1)师德培训:师德培训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有效渗透,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教师树立其在教育教学中独特的风格和精神风貌,并渗透在具体的工作中。培养他们最基本的工作准则:即敬业、爱校、爱岗。
(2)以行动研究为校本培训的主要模式,以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作为培训的主要形式,通过特定的培训主题,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发展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着力加强培训素材和培训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工作,使校本培训努力向校本学习的方向发展,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学习将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4)开发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设,为教师学习提供资源和展示
2、学生的培养模式:
(1)全体学生将通过在校学习,不仅习得科学文化知识,也将培养他们强烈的自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2)通过特定的环境教育、在校学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3)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树立文化意识。第四,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务实、高效的教学秩序。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是我们进行学校特色和品牌建设的保证,是学校品牌得以认可的基础。
1、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一套严密的教学常规和质量检测制度,特别要强调在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通过竞赛、展示、研讨、反思学习等,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考评工作,提高考评作风,使学校的考评工作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和教师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调研,了解师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和需求,并加以研究解决。
第五,加强学校科研、对外合作和师生评价研究,保证学校特色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科研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立足点,我们要创造性地将科研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要在教学科研上做到:
1、降低科研重心,强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得科研能以具体形式出现在教学实践之中,而不是成为空洞的理论。
2、努力使学校的科研既有实践运用,又有理论的思考和探索;既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又能形成学校自身办学的思想和理念。逐步将科研上升到最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来。
3、结合农村特点,加强校本研究,通过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我校教师解决自身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4、根据我校农村小学的特点,在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上加强合作,开展合作性的、经常性的实践和交流活动。如继续深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加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和研究,加大学习资源共享力度等。另外,要加强同本地区其它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的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学校特色和品牌
四、学校特色和品牌建设的推进策略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品牌建设的实施
2、建立相关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学校品牌建设,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3、学校建立健全可靠的保障体系,不断更新适合本校的教育设施。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从而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4,加强对外宣传,开展专题传播活动。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加强同社区、家长、同类学校以及上级科研单位、新闻界的联系,在学校特色与品牌建设中提高他们的参与量和对外宣传功效,将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各种渠道向外推广。
总之,我们将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特色,继续保持和发扬严谨务实、乐观向上的育人传统,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文化活力、具有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特色农村小学,同时加强同其他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从而推出我校品牌,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农村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为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形成以特色立校的学校发展态势。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以课程实施为主线,推动学校课程创建;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新庄小学始建于1936年;学校占地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7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88名学生,12名教师,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办学理念,踏踏实实工作,按照上级规定规范办学。
(二)学校背景分析:
1、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我们学校认真抓好课程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课程设臵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并就“新课改、新概念、新教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制订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等制度,初步形成了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并严格教务管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三风一训:校风:好习惯是一生的财富。教风:培养习惯。学风:养成习惯。校训:培养、养成习惯。
三、总体目标。围绕“精细化”学校建设的精神,我校计划用三年时间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学校发展为本,实现学校办学的制度化、多样化、个性化;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建立岗位育人机制。通过教育引导和机制拉动,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师职责要求出发,实现育人制度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以课程实施为主线,推动学校课程创建;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年3月)
(1)宣传发动。2012年3月1日—15日,组织宣传发动,成立特色项目创建领导组。
(2)科学论证。2012年3月15日至月底,对学校确定的“个性化特色项目”进行论证、细化,拟定特色创建方案、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二)推进阶段(2012年4月—2013年7月)
1、实施。被确认的项目,学校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2、自查评估。项目实施三年,遵循“积极稳妥,保证质量”的原则进行,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进行自查评估。
(三)提高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2月)
1、拓展。特色项目评估自查后,积极拓展创建项目内涵,发展学校特色。学校制订争创特色学校规划。
2、提升。学校根据规划,将特色创建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并逐步孕育独特的办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3、总结。三年左右,依据《特色学校评估考核标准》组织自查评估。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了强化对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成立新庄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教导主任,语、数、英教研组长
成员: 各班主任
1、强化宣传。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行动方案,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和参与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办特色的良好局面。
2、科学规划。从规范办学、学校管理为切入点继续加强学校规范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制订好切实可行的特色学校建设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景发展规划。
3、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是学校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构与积淀。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不同层面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着力打造学校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全方位、高品位地重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4、深化课堂改革。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特色育人的主渠道,是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主战场。聚焦课堂,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过程、内容、原则、方法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主张,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形成一系列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要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测试的研究,形成有效教学研究体系,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作为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学校特色的主要任务。
第四篇:创建农村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创建农村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强化“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理念,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植和发扬学校特色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推进教育与管理改革,提升学校品位,形成以特色立校的学校发展态势,结合我校实际,挖掘现有资源优势,通过教育引导和机制拉动,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师职责要求出发,实现育人制度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以教育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为抓手,在常规管理诸方面建立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和风格;探索试验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以课程实施为主线,推动学校课程创建;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专多能,形成一批特色教师群;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二、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内部情况分析
崮寺店小学始建于1934年,建校历史悠久。是崮寺店近两万人口文化知识的圣地。学校占地106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83.07平方米。现有10个教学班,432名学生,28名在职教师,计32名教职工,大专学历占74.3%。学校坚持“依法办学,创建和谐”的办学理念,踏踏实实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规范办学。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力争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我们学校认真抓好课程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课程设置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并就“新课改、新概念、新教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坚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制订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等校内文件,初步形成了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学管理运行网络和机制。并严格教务管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上级主管部门正在为学校进行楼房建设,建筑面积达1900平方,加大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环境建设,深受广大群众和师生的赞同。
5、学校三风一训:校风:好习惯是一生的财富。教风:培养习惯。学风:养成习惯。校训:培养、养成习惯。
三、总体目标
围绕“精致化”学校建设的精神,我校计划用3年时间持续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学校发展为本,实现学校办学的制度化、多样化、个性化;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建立岗位育人机制。通过教育引导和机制拉动,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师职责要求出发,实现育人制度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以教育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为抓手,在常规管理诸方面建立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和风格;探索试验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以课程实施为主线,推动学校课程创建;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专多能,形成一批特色教师群;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4月)
(1)宣传发动。2011年4月1日—15日,组织宣传发动,成立特色项目创建领导组。
(2)科学论证。2011年9月底前,对学校确定的“个性化特色项目”进行论证、细化,拟定特色创建方案、实施细则,填报创建申请表,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3)申报认证。拟定特色项目,向上级申报认证学校的“特色项目”。
(4)分级公示。实行特色项目公示制度。对特色项目实施被上级认证后,在校内予以公示。
(二)推进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1、实施。被确认的项目,学校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2、自查评估。项目实施三年,遵循“积极稳妥,保证质量”的原则进行,依据《特色项目评估考核标准》,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进行自查评估。
(三)提高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
1、拓展。特色项目评估自查后,积极拓展创建项目内涵,发展学校特色。学校制订争创特色学校规划,向上级申报立项。
2、提升。学校根据规划,将特色创建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并逐步孕育独特的办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3、总结。3年左右,依据《特色学校评估考核标准》组织自查评估。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成立组织。为了强化对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成立崮寺店完小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炳顺
副组长:于运达、罗明光、邹勤家、张华
成员: 各班主任
1、加强宣传发动。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行动方案,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和参与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办特色的良好局面。
2、科学规划创建。找准外部的需求与自身条件的结合点,从规范办学、学校管理为切入点继续加强学校规范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制订好切实可行的特色学校建设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景发展规划。
3、加强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个性、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构与积淀。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不同层面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着力打造学校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全方位、高品位地重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4、深化课堂改革。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特色育人的主渠道,是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主战场。聚焦课堂,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过程、内容、原则、方法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主张,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形成一系列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要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测试的研究,形成有效教学研究体系,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服务。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作为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学校特色的主要任务。
大辛店镇崮寺店完小
2011年4月
第五篇:创建篮球特色学校提升校园文化精神
创建篮球特色学校提升校园文化精神 ——马鞍山市山南小学创建市篮球特色学校之探索
马鞍山市山南小学王永红李诗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一直以来,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和谐发展育人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中求发展,探索中创特色,以 “健康-智慧”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结合学校实际,以篮球运动为切入口,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目标、以“快乐运动,健体益心; 增强体质,提升品质”为理念,积极创建篮球特色学校,使校园呈现出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更新观念,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色学校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是只表现为一系列外在的呈现形式,更应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并影响人的一生。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因此,我们从学校特色的调研选项定位、特色内涵的阐释、到特色创建方案的制订与不断完善,都是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参与、集思广益、自下而上多次研讨酝酿磨合后形成的。这个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激发热情、明确方向、明晰思路、寻求策略的过程。以创建篮球特色为切入口,铸造学校“健康 智慧”文化,促进学校“培育健康素养奠基幸福人生”的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领导班子是创建管理的核心力量。学校成立了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和体育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同时还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邀请市、区体育教研员及对口衔接学校体育组长担任技术顾问,校体育组长担任组长、全体体育教师和有特长的非体育教师担任组员。坚持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组织学习特色学校的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研究部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使大家认识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创建特色学校的 过程,就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创建小组明确分工,制订了创建工作总体规划方案和分阶段计划,并请市有关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所有人员根据分工,履行职责,团结协作,使创建工作规范化有力向前推进。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发动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山南小学岗位职责汇编》《山南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山南小学各类规章制度汇编》等,其中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体育保管员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奖励标准、学校篮球训练活动规章制度、篮球特长生招生制度,山南小学学生业余篮球训练队管理规
章制度等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充实完善,还将一些活动的开展制度化。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
我们山小培养的孩子既要聪明,更要健康,因为健康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我们按省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我们结合篮球特色,创新体育课堂,落实课外体育活动,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每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轰轰烈烈地举办学校运动会和篮球竞赛。我们希望以多形式、多渠道的篮球活动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锻炼热情,带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生健体质、展特长、亮才艺搭建舞台,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提升健康素养,在乐趣无穷的活动中彰显阳光个性,在合作拼搏中培育团队精神。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篮球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把课外活动安排列入课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教师“四落实”。有检查,有记录,活动面达100%。
我们在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学生体质达标运动会中加入孩子们喜爱的篮球比赛项目;
我们定每年的11月为学校“动感篮球阳光运动”篮球活动月,宣传篮球知识,举办篮球比赛、“我最喜爱的篮球明星”演讲比赛,评选校园篮球小明星;
我们精心策划校篮球趣味运动会,融篮球技艺比拼、赛场精彩瞬间摄影比赛为一体,教师、学生、家长,师专学生齐参与;
体育课上,篮球特色教学拓展了学科的内涵,优化了课堂的结构,篮球游戏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炼身体、长技能,潜移默化地强意志、增情感;
大课间活动中,篮球成为许多孩子亲密的伙伴、追逐的宠儿,成为阳光下校园里最快乐的元素,孩子们伴随着篮球一同欢跃舒展、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姿是运动场上最迷人的画面;
课外活动课时,班级之间的篮球挑战赛使操场一片沸腾,小球员紧张投入各展雄姿,班主任赛场指导煞有介事,拉拉队呐喊助威此起彼伏;
课间十分钟,篮球活动成为孩子们放松神经、休息大脑、活动筋骨最喜欢的方式,以往追打瞎跑的少了,会玩的多了;
下午放学后,不定期的教师篮球赛总是吸引了大批的同学驻足观战,越看心越痒,越看手越痒,于是,师生同场切磋球技成为小球迷最开心的事;
同时,我们常常走出去,请进来,与兄弟学校篮球队打友谊赛,在交流中提高水平,在拼搏中学会合作;
我们把亲子篮球赛作为班级家长会的一项内容,带动家长加入到我们的特色校园健身活动中来;
此外,同学们还常常自发临时组建小小篮球队进行比赛,他们每天早上早早到校晨练,下午放学后流连球场,拼得激烈,打得酣畅。有些家长下午放学时也
到校饶有兴致地陪着孩子进行篮球练习,他们说:“学校氛围好,孩子喜欢,我跟他一起锻炼,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
如今,校园的操场中,社区的空地上,处处活跃着山小篮球爱好者欢腾的身影;如今,“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已成为山小运动场上最响亮的口号;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科学理念在山小深入人心。
形式多样、新鲜有趣的篮球活动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鼓励着学生,同时,也帮助我们培养和发现了一批小篮球苗子。
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使山小的孩子们沐浴着阳光,感受到运动的趣味、体育的魅力;使山小朝气蓬勃,呈现出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加强培训,拓展渠道,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重队伍建设,确保投入支持,使我们的特色创建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1、造就一支高素质、有特长、有魅力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特色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教师自身的素质、专长、个性、魅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特色的创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需要孜孜不倦的积淀。一方面,我们邀请了市、区体育教研员和红星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篮球训练骨干教师陈刚担任学校创建工作的技术顾问,对特色项目进行专业技术层面上的培训与指导,并热情支持教师外出学习研修;另一方面,我们在师资培训上坚持走校本发展之路,依靠本校体育骨干教师对本校其他教师传授篮球基本技能,组建教师篮球队,利用每天下午课后休息时间组织教师练习篮球基本功,进行小型球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带动了全校群众性篮球活动的开展。目前,我校共有五位专职体育教师,他们各个基本功过硬,且乐钻研、肯吃苦,善合作,各有所长。其中,体育组长邹福祚老师具有较丰富的带队训练的经验和热情,所指导的学生篮球队曾连续多次在市赛中获得冠、亚军;区级骨干教师李诗华曾获省体育优质录象课评比二等奖;万代红老师的体育论文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朱炜老师曾获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年轻的丁承燕老师曾经在省田径运动会上夺得数枚金牌。
2、训练一支学有兴趣、训有毅力、练有所长的运动员队伍。特色的形成,不仅靠教师的满腔热情,更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我们学校购买了近两百只大小篮球,分发给班级,由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正副班主任利用课外活动课、队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技巧,激发训练兴趣;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发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和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动员家长为子女购买了篮球,使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篮球运动中,使特色活动由校园延伸到家庭。学生快乐地抱着篮球来上学以成为山南小学校门前的一道特色风景。体育课上、大课间活动时、课间十分钟„„操场上滚动着篮球、空中飞旋着篮球,篮球为山小孩子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篮球为山小孩子的童年记忆增添了鲜活绚丽的色彩,篮球为山小孩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在广泛动员、人人参与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各班级篮球兴趣队(由
班主任负责,本班体育任课教师指导,篮球兴趣浓厚、技能较强的同学组成)、校级篮球竞赛队(学校体育骨干教师担任教练,利用日常课余时间、假期训练),校外篮球训练队(学校提供场地设施、生源,由有少儿篮球训练经验的省体校篮球专业毕业生担任教练,双休日进行训练),采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精选出好的苗子组队训练参赛。多年来,凭借刻苦的训练和科学的指导,学校篮球队不断进步,年年在市赛中榜上有名,一批好的体育苗子被市重点优质中学特招录取。
3、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多方支持,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定物质基础。近年来,我校为保证特色学校活动开展,一方面自行加大投入,体育专项投入逐年递增,平均每年(除硬件设施投入外,奖励费、课时费、训练费、服装费、活动费、外出培训费等)在2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与教育局沟通特色办学思路,在获得相应优质师资配备的同时,还获得了场地和设施建设的倾情扶植,配置了六副篮球架,建成了两个篮球场,马鞍山师专也主动赠送给学校一批球类活动器材,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特色工作的顺利开展。
规范有序的管理,扎实有效的培训,软、硬件经费的保证,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注重渗透,提升精神,丰富特色学校创建的文化内涵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说过:“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办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铸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因此,以特色促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我们创建工作的深入与提升。
1、篮球特色与校园文化结合。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篮球文化系列活动,如师生合作绘制了校园运动文化墙、制作了“动感篮球阳光体育”主题操场背景墙,设计了校园运动标识“成长”,组织了篮球知识竞赛、“我最喜爱的篮球明星”演讲比赛、篮球小报制作、篮球宣传橱窗板报展评、篮球摄影比赛、篮球小专题研究以及分级别、分层次、多形式的篮球擂台赛等,今年,我们还把篮球特色搬上了唯美的诗歌舞台,在全市的中小学生诗词吟诵比赛中,我们的大型原创诗歌朗诵节目《山之南花之园》获得全市第一名。比赛中,孩子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情感饱满的表达和富含篮球运动健美元素的舞台人体造型生动而诗意地诠释了山小“健康-智慧”之育人目标和校园文化发展理念,抒发了体育运动中获得的欢愉美好之情。新颖多姿的篮球活动使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师生们感受到的是参与的乐趣,是拼搏的激情、是合作带来的成功,是成功带来的自信与自豪,是舒展、灵动、蓬勃的生命体验。而通过技术层面的篮球训练更培养了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培养了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培养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篮球是一种文化,它在锻炼学生的过程中,也造就了教师,强健体魄的过程,也是文明精神的过程。当拼搏向上、团结协作、不甘落后的精神融入到师生心灵深处,特色文化就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而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并正在努力打造的。
2、篮球特色与校本课程结合。学校把篮球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充分挖
掘教育资源。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及认知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编写了以顾拜旦的《体育颂》为开篇、以篮球为主打内容的校本教材《球类运动与游戏》,把篮球的起源、发展、规则、基本技能及配套训练创意小游戏等内容纳入校本课程,通过读一读、练一练,玩一玩,赛一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篮球兴趣,感受篮球文化。特色创建对口衔接学校红星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动感篮球健康地带》已成为我们有效开展篮球特色课堂教学的设计参考。而体育组2009年11月获准立项并成功开题、扎实推进的市级教科研课题《小学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策略研究》则体现出老师们对特色创建的深入思考与探究。
3、篮球特色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2007年初获得省级立项,实验中。我们把特色创建也有效地纳入其中,开展了以篮球运动为主题的网络信息查询、英语活动,创编篮球游戏,编写篮球知识手抄小报,设计家庭篮球运动健身计划,自主策划组织家庭小篮球赛等活动,以篮球运动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生活、对健康的关注、体验与理解,实践中加强了锻炼,提高了综合能力。
四、科学评价,有效激励,使创建活动成绩斐然。
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源于激励。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佳绩的保障。为此,我们围绕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制定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激励制度。我们把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活动的情况纳入文明班级考核,把篮球比赛的结果纳入学校运动会各班级团体总分;对学校篮球队队员,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橱窗、校园之星和校园篮球小明星评选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训练时的刻苦精神和比赛中顽强拼搏、为校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并给予表彰奖励,且优先评选“三好学生”;对于带队取得佳绩的教练员,学校更是在给予奖励的同时,在评先评优上给予倾斜;学校还对参加市赛的运动员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颁发“支持奖”„„在这些评价制度的激励下,在师生的共同奋斗下,我校篮球队在市级比赛中佳绩不断,在市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学校男女两队年年取得双双前六的佳绩,2010年夺得女冠男亚。近两年来,学校相继承办了安徽省体育大课间现场会、省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市小学生篮球比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现场会等大型体育活动,其间,我校学生的篮球运动都成为活动中最亮丽的风景。
篮球特色项目的开发,极大地推动了我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提升。全体教师高度重视体育,积极支持体育,热情参与体育。学校在不断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创新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我们坚持组织全体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需求,精心设计、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引领师生每天沐浴着阳光,享受体育健身的快乐,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在山小深入人心;我们坚持带领全体教师认真策划、组织,轰轰烈烈地举办好每年的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使之成为学生喜爱、师生及家长同乐的盛大节日;我们热诚鼓励体育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强特长,增自信;我们倡导班主任老师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小手拉大手,传递运动健康的教育
理念;为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支持体育工作的积极性,我们设立体育大课间活动考核奖,对取得成绩的体育教师加大奖励力度并在评先评优中优先,在校运动会上设班级团体奖对班主任进行奖励,等等。多年来,我校运动队在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连创佳绩,年年获得团体前六,2010年获得团体第二名。
如今,山之南,朝气蓬勃;花之园,生机盎然。我们的篮球特色,开启的不仅仅是对运动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终身锻炼意识的树立,是对健康人生的热切向往与追求,是对生命成长的的尊重和引领。“健康第一,体育与德育、智育血融于水!”——这是我们山小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教育观念。实践让我们自豪地坚信:
以球健体,壮哉!我山南学子!
以球育德,美哉!我山南少年!
以球兴校,盛哉!我山南校园!
“今朝花胜去年好,料得来年花更红。”特色学校创建,任重而道远,我们山南小学全体师生将满怀激情,开拓思路,提升理念,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