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高考作文解读及案例剖析
2015年高考作文解读及案例剖析
【编者按】
每年的高考第一天,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作文这一最大分值项目,也随之有了巨大变化。考生该如何面对,家长该如何准备?今年,小荷总部启发中心特邀请数位全国知名小荷教师,来谈谈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藏在高考作文中的小荷秘密》
◆作者:山东博兴瑞丁语言学校爆米花老师
(中国小荷作文培训师,甪直河马学院一期学员)
又是一年高考日,炙炎映得寒窗暖。
作为小荷人,今天这个日子,最关心的也就是语文的作文题目了。其实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让小荷人欣欣窃喜,难掩自豪,总想着与大家分享些许小荷的秘密。
【湖南卷】《有一棵大树》
有一个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是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想办法。走兽说,你没有退,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相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了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
◆秘密一:读着上面的故事,小荷们都熟悉极了,《大幻想作文课》中,我们大家写过好多好多这样的故事。可能大家会说,作文的要求是根据材料写作文,是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连这样的故事都没有写过,如何能读得懂故事里面要告诉我们的秘密呢? 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更深刻的思考。每一次的表达,都是因为思想开了花,故事只是我们结的果。写故事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深刻的灵魂。
所以,小荷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故事,更多的故事背后的思考。
【新课标二卷】《谁最有风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秘密二:看到这组材料就仿佛看到了小荷的《非常人物课》,五彩斑斓的世界展示在我们孩子的面前的时候,可能很少孩子会用心去体会每个人的“风采”。小荷教孩子把握每个人的特点,欣赏每个人的风采。只有教会孩子用心去体会人,而不是简单的外貌描写,细节描写就学会了去体会一个人,真正写人的文章,是全方位的用心去体会每一个人存在的独特性,小荷,让人更加深刻的去体会。
【上海卷】《如何对待内心的坚硬与柔软》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他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秘密三:小荷《生命体验课》让我们学会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去体验生命中不同的状态。也许,小荷不仅仅是一个作文课,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如何从和谐自我生命的角度去体验。小荷,给予大家更多的是感动,小荷,让我们认识了生命。
也许,小荷有许许多多的还不为人知的秘密,高考作文,无疑是小荷的华丽展示。小荷,没有偶然。
小荷的出现,绝非偶然。
小荷是每个孩子写作生涯的必然存在。因为,小荷就是趋势。
-------------------------
《高考作文,“荷”味不轻》
◆作者:江苏南京维特熊月亮老师
(中国小荷作文培训师,甪直河马学院一期学员)
中午刚下课,各大网络就炸开了锅,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备受关注,早已成为讨论热点。做为一名教师以及文字工作者,我常常感慨,如果当年我们的作文学习再活一些,像小荷作文一样活,也许我们就能在高考战场上大方光彩了。我们来以几个作文题目为例。
全国卷(新课标I):给违反交规父亲的一封信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小荷点评:长期以来,中国的作文教育,大多偏重视修辞、文采,篇章,结构等这些写作技巧训练和文学性表达的训练。很多中学教师常常用这种格式化、模式化的训练来对待学生写作,而这种训练,严重缺少创造性,常常导致思维受限,写作假大空。本次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同时对社会事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对我们的作文教育是一个很明显的导向,就是作文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养出有独特思想的,有人文情怀的,鲜活的人。
《小荷国民研究课》,这一课重点是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生活,并能够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给出个性化的评价。简而言之,学生不能说几句大话、空话就作罢,必须是真真实实地了解了、调查了、思考了才能完成这一课题。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这样的“国民素养”和思考写作习惯,那么高考作文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北京卷: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二选一)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小荷点评:本次北京高考作文以“二选一”的形式出现,显得比较人性化,让广大考生有选择的余地。这根小荷的理念不谋而合,即作文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更多学生有话可写。小荷的习作练习常常以“习作三选一”的形式出现,出题注意梯度,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孩子都能找到有话可写的题目;
再说这两个题目,第一篇属想象类的作文,很多网友都在感叹此题非常难,实在不知从何下手,并预测只有才子才会选择这一题。网友们如此评论反应了当下作文教育,尤其是中学作文教育的一大漏洞---重说理,轻想象和独特个性。但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是,读过小荷的孩子一定能很出色的完成这一篇,小荷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从傻大姐想象题到平日的课堂练习,想象作文始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对这类想象作文太熟悉了。“假如明天世界只剩我一个人”,“假如我是校长”等等类似的题目早已把孩子们的想象力锻炼的炉火纯青。我在课堂上直接把这个题目拿出来让四年级的孩子思考,结果孩子们当堂就给出了许多十分出彩的描述,这让我对小荷的教学理念更加坚定了。
“深入灵魂的热爱”,看似是个大主题,其实可以从很细小的角度入手,通过细节描写就足以把“热爱”突出出来了。而这种热爱,并不一定是感动世界,感动中国的事迹,也可以是身边的事迹。小荷十分注重引导孩子从细小的事物,从身边的食物入手,不仅不会跑题,还会更有真情实感。
江苏卷:智慧 ◆小荷点评:什么是智慧呢?这是在考察考生对生活及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本文形式可以多样,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均可。很多考生看到本题很容易剑走偏锋,发挥“说理神功”,结果满纸道理,却难以打动人。如果学过小荷的考生,或者接受过跟小荷理念类似的作文教育的考生一定会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从小角度,从细节处突出主题,吸引读者。而这种思路训练,小荷学员早在三至五年级时就在《对比交换写》和《反义交换写》中学习和实践过了。
通览今年的高考作文,不难发现,高考作文越来越开放,要求学员关注生命,关心生活,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拒绝假大空,学会通过独特视角表现真情实感。而这些正是小荷教学的重要关注点。
小荷教学,始终围绕“教活的作文,培养生动的人”来进行,即要孩子具备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又要对生活具备极强的观察能力。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同时,也注重背景知识拓展。挖掘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历程,结合语文课标要求的年级作文训练点,教会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心得。
看了今年的高考题目,还是忍不住再次感叹:神哪,为何当年没有遇见小荷?
-------------------------
《标准答案与正确答案》
◆作者:山东泰安新方向外语山葱老师
(中国小荷作文培训师,甪直河马学院一期学员)
很高兴看到今年山东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一场关于“思维方式”的大会战,这不正是小荷课堂活动的大放映吗?
在课堂上,我会给孩子们不断地反复的地说一句话:“在小荷的课堂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正确答案!”
在任教小荷这几年的时间里,有太多类似的情景出现过。在针对于一个问题的讨论时,孩子们往往会偏向一个方面。一提到一棵树的死亡,孩子们就一边倒的偏向“环保”,不是说“环保”的题材不好,而在于答案的“无思维”。好在孩子们在引导之后,会有很多原创的答案出现,有“童话版”的,有“无厘头版”的,有“恐怖版”的,有“爱心版”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回答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思维方式在慢慢地转变,从以前的“一边倒”到现在的“颠覆狂”,每一节课都在颠覆着我的思维方式。在小荷的课堂上孩子那小小的脑袋瓜里再也不是那个僵硬、固执、随大流的“思维方式”了。
在小荷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经被“训练”得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未受过“小荷”“训练”的孩子和家长会怎样呢?就拿我家为例子吧。有一次,我们一起看一部纪实片,讲得是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猎杀角马的事。儿子问道:“狮子是坏的吗?”爸爸说:“是!”我说:“不一定,看怎么理解。”就这个问题,我与孩子爸爸之间进行了一番辩论,当然我胜出。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前提与环境之中都会生出上千上万种结论,怎能一个“是”与“不”就盖棺定论呢? 孩子的成熟年龄在不断的提前,知识量也在不断的扩大,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与认知已经比父辈的我们全面甚至超前。如果一味得再告之他们所谓的标准答案恐怕就太武断了。
可能考生不知道“肉豆”是什么,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思维”不要被限制,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在小荷的课堂上,还会经常提到这样的一句话:“当你思考一篇文章时,想到第一个题材不要写,第二个不要写,第三个可以想一想,第四个可以写了。”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们,思考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选材独特,立意独特,格式独特,你就是赢家。
语文的“语”,意为“自己或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是为自己和他人的言论与文字。既然是自己的言论,当然要抒发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言论中如何找到“我”?在语文的课堂上又怎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呢?
小荷强调“教活的作文,培养生动的人”,即要孩子具备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又要对文学,对生活,都要有自己的思考、认识、思辨。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创新”二字,但不管如何创新,人是关键。所以,生动的人有了,创新的思维便有了,创新的思维有了,还怕什么呢?
换个角度吧,语文的课堂上只有正确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
《透过高考看小荷》
◆作者:陕西西安新方向布丁老师、奶茶老师
(两位皆为中国小荷作文培训师,甪直河马学院一期学员)
新课标I卷作文题:写一封信(材料作文)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高考作文题: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亲情与制度摆在面前,应该如何抉择?这个题目选择的角度很有讲究,给谁写信,以谁的身份?谁是谁非?都需要考生做到心中有数。
◆小荷春季的课程《国民研究课》让孩子通过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春季小荷二级的课程《国民研究课》让孩子对闯红灯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对每个人的回答进行思考,做出一份研究报告。这样的课程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辩证看待问题,并学会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相信经过这样专门训练的小荷学员,遇到这样的高考题目,一定不是问题。
广东卷:感知自然(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篇写景作文,要求用心感知大自然,写出有灵性的美文。如何感知?怎样的角度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小荷秋季三级的312曾上过《描写四大怪——深夜描写怪》课,选择“深夜”作为切入点,培养学员“描写为王”的意识。《我观察的一个深夜》就是写景文章,对场景的把握,调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自然,环境描写与想象相结合,增添诗意,让画面灵动起来,小荷完全可以做到!
湖南卷:有一棵大树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
◆等等,这个题目是不是特别熟悉?小荷曾有这样的想象题,在一片大森林中,一棵树离开了森林,它可能去干什么?是的,在想象的世界中,树可以旅行,可以去过森林之外的生活,它怎么离开?离开后干了什么?都在孩子的想象世界中。小荷的想象题,为孩子美好的想法插上一对翅膀,每一个想法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该如何引导,看老师的功力!打开孩子的思维,尽在小荷傻大姐想象题中!
-------------------------《降低难度和要求更高》
◆作者:小荷总部坦克车老师
(小荷总部训导师,小荷总部启发中心主任)
纵观本次高考的命题,与去年相比,个人感觉是难度降低不少,但对考生的要求变更高了。首先,绝大多数的试题都采用了“材料作文”,这是这几年的一个趋势。
比如“新课标全国一卷:女儿举报老爸”: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这个命题是来自两年前的一条微博,在当时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也不知高考命题组的老师们是怎么刷到这篇微博的。命题者出这道题,自然是想要考生将中心思想向“道德”、“伦理”这样的词语上靠,其实官话套话经过那么多年校园作文的熏陶,大家都会讲,比的就是谁能找到新角度切入。如果你写信给那位父亲,那就比较大众化了,如果选择写信给警察,表达观点并提出预防建议等,就比较能抓住阅卷者的眼球。这道题我们需避免的就是思路的大众化,要有意识地“另辟蹊径”。同时大家不要忘记,命题只要求写信,没有明确规定你的“角色”是谁,所以,你甚至可以在信的开头写:警官,我也是一名警察„„
(小荷作文在各年级的春季班教材,都有《国民研究课》,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调研和讨论,并在《魔幻应用写》课程中,进行书信体写作格式。)
当然,想要写好材料作文,要多增加平时的阅读积累,多看思辨类的文章。亲近杂文散文,远离心灵鸡汤。
其次,今年的高考作文,更多地强调了“自选角度”这四个字,这个其实看似降低了写作难度,实则让考生更容易“踌躇不前”,因为没有要求就是最高要求,你以为可以“跑马溜溜”,一不小心就“跑题偏题”了。比如安徽卷“蝴蝶翅膀颜色”这道题目,讲了一个简单的科学常识,即“电子显微镜下蝴蝶翅膀无颜色”。考生需要从这里下手,找到可阐发的观点,如“角度不同,形象不同”,引申一下就类似“在坏人眼里,好人是这样不可思议”。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你真的以为可以自由选择写作角度,那就完了,你写一篇《物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研究》这样的文章,只能等着高考零分试卷公布后,哪家理科大学破格录取了。
(作文想要不跑题?《荷练本》来帮助你!)
总而言之,高考作文的难度在逐年增加,考生想要在这块分值最大的蛋糕上少丢分,以往的“口号式写作”或“辞藻式写作”已经完全跟不上形势。
比拼创意,比拼思维成熟度,比拼逻辑能力,正迎合现今流行的强调考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基本上,高考作文已经无法辅导,随便生活中找一个细节,让考生诠释它,除去跑题这件事,实际就是在考测学生的“普世价值观”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是懂这个道理但说不出来,那就是语言能力的问题。“普世价值观”除非你反社会人格,不然大家其实都差不多,那么靠什么来拉开分数?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你如何将一个简单的道理,用800字来揉碎了掰烂了换各种角度各种方式去诠释它,高考作文考的就是这个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小学实际上就已经基本发育完成了,这就是所谓的“儿童语言发育高峰期”,一般是发生在四岁、九岁、十一岁。对于书写语言的发育,最重要的就是在三四年级和初一这两个时间段,一旦在这两个时间段上进行了错误的、死板僵化的教学,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生的“书写语言发育不良”。
所以,小学阶段,要么不要补习写作,想要补习,一定不要进行“模式化”作文辅导,孩子一旦养成了“模式化”写作的习惯,今后想改,就很难了。
父母们:期末分数很重要,但是始终要高考,高考大棒一挥动,小学校园也变调,思维僵化要不得,教育还要加新料。
附:
《西安小升初考试与小荷作文》 ◆陕西西安新方向布丁老师
曾经,有的家长感觉,小荷注重想象、教孩子编写童话故事、写诗等内容好像和课本没有什么关联,和同步作文的连接并不大。但殊不知,这样的锻炼,对孩子的影响和好处确实潜移默化的,说得近一点,孩子面临的小升初考试,远一点,中考、甚至高考。为什么这样说呢?小学的学习就是给初中打基础的,小升初语文考试,考察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少的,它更注重孩子平时知识的积累,注重理解分析能力,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的能力等等。远远不是掌握了课本上的字词、课文,会写《一见难忘的事》《敬佩的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而小荷的课程,在这一点做得是非常好的。举几个例子。
一、2015年83中学(行知中学)的押题卷就考过这样一篇作文,根据下面词语,编一个故事,不少于300字。考场、小白兔、山坡、指南针、狐狸。
而在去年秋季,三级小荷教本上册,第四课《小荷“物”写事》一课中就有这样连接词语编写故事的训练。
二、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卷中,一篇说明文阅读《未来我们穿什么》中考察“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一款未来的服装,说说它的神奇功能”。
小荷的课程,每节课开课的前十分钟,都有想象题的训练,曾有一节课,就问过孩子同样的问题。
谈看法,谈感受,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
而小荷课堂的辩论环节、虚拟情境讨论环节、想象题环节等都对孩子是很好的锻炼。
比如2015爱知中学押卷中考过,2014年国庆节,清洁工人在天安门广场扫出近8吨垃圾。假如你是在场的一位小游客,发现身边一位叔叔正准备把香蕉皮扔到地上,你应该怎么对他说?
比如2015铁一中押题卷中,考过选择一个闯红灯的行人,对他进行规劝,而小荷在二级时就学过《国民研究课》,写过一篇作文《闯红灯的人,请回答我三个问题》。
所以,小荷课能解决孩子的作文问题,又不仅仅能解决孩子的作文问题,有些在您看来目前起不到太大作用的课程和环节,恰巧能对孩子更长远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小荷能真正做到“教活的作文,培养生动的人”!
第二篇:2018高考作文解读及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名师解析】吴炳忠(博客“海城”)1.题型:2018年全国1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2.材料特点: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呼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巧妙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试题以学生为本,材料内容学生熟悉,比较接地气,材料理解上没有难度,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可叙说、可思辨。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代、国家一起成长。展现综合素养。3.试题特点:
写作任务、交际语境都非常明确。给事实材料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句话的意义。或说是这句话的图解,引发对这句话的理解。事实材料与导语互补,一事一理,相互映衬。
运用所给的材料,也可补充材料,叙说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落实到“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成长”、“追梦、圆梦”上。强调个人与时代、国家的关系。4.材料分析:(1)材料内容:
①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呈现“世纪宝宝”所经历的的重大事件。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个时间点是代表中国梦的内容。③引导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它规定了作文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④要求考生结合“世纪宝宝”的成长,就新世纪中国,中国新时代的追梦、圆梦展开联想与思考,在“时光瓶”中留存,留待2035年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材料含意:
材料的含意在引导语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一一我们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是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是什么,2035年18岁那一代,一定会有他们的际遇、机缘、使命、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一一新时代的中国梦是什么,我们青年人“世纪宝宝”们的梦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追梦、圆梦。2035年18岁那一代,该怎么样去追自己的梦,圆自己的梦。(3)材料关键词: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追梦、圆梦。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5.写作任务:
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一一以上材料:写作范围;你:作者;联想和思考:思维表达。
②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一一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联想、思考作文。
③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一一读者:那时18岁的一代人。目的: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6.参考立意:(1)走进新时代:肩负使命,敢于挑战。(2)和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3)际遇难得,使命追梦。(4)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5)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7.写作重点。
重点写我们这一代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写我们这一代的追梦、圆梦,写个人与时代、国家息息相连的关系。也要照顾到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奋斗经历、伟大的时代精神,并提出殷切的希望。
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2035年的青年:
你们好!
我们是庚辰龙年出生的跨世纪一代,你们是沐浴在新时代春风中成长的一代。我们与新世纪的祖国一路成长,你们与中国的新时代一起圆梦。我对我的时代怀有热烈的自信与骄傲,也对你们的时代、我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的时代,是把握机遇的筑梦时代。
2008年,奥运的火炬在北京鸟巢熊熊燃起,照亮了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脸庞,点燃了泱泱中华的体育精神;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授课,知识在星际间传递,五星红旗在无垠宇宙中闪亮;2016年水乡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会议,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彰显互联网时代的中华风采。驼铃悠悠,万里丝绸之路横亘亚欧;铁路长长,千里高铁支援异邦弟兄。量子信息、青蒿素……中国科技将经验与实验相结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走向世界。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普惠全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我们这一代沐浴改革春风,看祖国把握机遇,筑起一个又一个瑰丽雄奇的中国梦。
我们的时代,是直面挑战的克难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无情地夺去几万中华儿女的生命,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的力量战胜了灾难;2013年,落后偏远的乡村通了公路,扶贫向精准深入推动,全面小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诚然,当今时代我们忧心“瘦肉精”损害了胃,我们耻于“中国山寨”,我们不甘处在全球化制造业的低端,但可贵的是,我们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拥有攻坚克难的毅力,我们必当勇往直前。
你们的时代,是勇于创造的新时代。
2035年,全面小康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幻想。你们这一代,拥有无数的际遇和机缘,也面临艰巨的使命与挑战。不知你们在追求物质文明时有没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不知你们在日月匆忙时还记不记得“棋琴书画诗酒茶”的诗和远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书写你们这一代的芳华,这,是你们的新时代。
万水千山,祖国与我们同在。我们与你们,时代不同,挑战各异,但不变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是对中国梦的向往与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如朝阳,如春风,尽力奔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筑梦圆梦,我们与你们,永远在路上。世纪一代
零一八年六月七日
【点评】该考生从“我们、你们、祖国、时代”四个关键词切入,将 “个人成长与国家、时代的发展”关联起来展开思考,巧妙地将“我们的时代”与“你们的时代”两个时代无缝衔接,寄予下一代“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创造”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代际沟通的写作任务。行文中,作者能以“世纪宝宝”的身份,从材料中的北京奥运事件思考机遇与筑梦,从材料中的汶川地震事件思考挑战与克难,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与国家一路成长的感悟;从材料中的“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重大规划的落实情况展开思考,表达了对“你们下一代”青年要勇于创造的期望。作者能紧扣材料,运用材料自然灵活,没有生硬拘泥之感。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层次清晰。全文语言流畅,能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全文论述严谨,情感丰富,确为考场难得之佳作。
青春梦扬 圆梦中华
致十八岁的你:
2035年,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从唇齿之间吐出,已是一片如水般的温柔。如今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时间在信纸之上流逝,时代在字里行间变迁,我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交融于新世纪的中国之追梦与成长;我的梦,温柔地包容于伟大的中国梦之内,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
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2008年那中国流下泪水的一天,发生了死伤无数的汶川大地震。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是无数个小家的破碎,悲哀,哭泣……但是,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
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我想,当你拾起这个尘封的时光瓶时,我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航空队伍中自豪的一员,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奋斗相交融,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
正在展信的你,是中国梦的下一位接班人,新的一代的使命由青年的你去完成。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一位十八岁的学生
2018年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体议论文。
文章的读者对象和写作者的身份都是明确的,是“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文章没有全面引用材料,主要集中写了两个标志性事件,即汶川大地震和天宫一号上的太空授课,并就这两个事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
文章采用“小大结合”的写作手法,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一起来写。作者写到,汶川大地震之初,自己不知梦想为何物、“不知人间疾苦”,大地震之后,“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心中才有一个梦”。作者看过太空授课之后,把梦想具体化为“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事业”。体现出作者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想到2035年,作者对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充满自信。
文章对标志性事件做了具体生动的描述,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如第二段写汶川大地震,既写大地震带来的破坏,也写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前的不屈奋斗。“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文章中心明确,表达了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与中国相交融、个人的梦想是中国梦一部分的见解。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大多是流畅、优美、富于表现力的。虽有个别语句不通顺、个别用词不恰当,但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追梦之光,代代相传
致18岁的你:
展信佳!祝贺你来到美丽的18岁。2018年,是我的十八岁,不禁感概万千——我看见追梦之光在代代传承,中国亦一路前行,一路发展——谨以此信,抒发己怀;同时愿追梦之光,因你们的传承,祖国更精彩更动人!
十八年前,千禧之年,我们诞生在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被称为“世纪宝宝”,身体里流动着华夏民族“龙”的血液。八年后,也就是难忘的二零零八年。那一年,我们在上小学二年级,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突然,如同雷声撕破天际,汶川大地震——家园瞬间被震碎,毁万千生灵于一旦,举国悲恸。然而,我亦在此时看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解放军不畏余震,只争朝夕,高举救灾的大旗;幸存者克服悲伤与恐惧,眼里盛满笃定与坚强;孩子们怀抱感恩之心,眼里依旧闪耀着希望……十年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一切,而仅仅十年后,这里又神奇地诞生了一座新汶川!——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灾难可以毁灭一切,但却永远无法动摇我中华民族追求完满、追求幸福的中国梦想。愿今日的你,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能怀追梦之光,不断前进!
顺着时间的轨道,让我们一起走近2013年。那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国家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且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那时“公路村村通”基本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到了2017年,我来到高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因为那时的扶贫政策,今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入了全球0.2%—0.3%的富足区间——中国更好了,百姓更幸福了!——正是一代代人怀揣的追梦之光,才得以照耀今日之中国,逐步圆梦。你看看我的时代,是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那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的青年工匠之梦,是以宋玺为首的90后赴亚丁湾青年的维和之梦……正是这些青年的追梦之光,照耀九州,促祖国发展。愿你怀揣追梦之心,以青年的热血与奋进之力,不断前行!
今日,我们长大,手持前辈交付的历史的接力棒;明日,手上的接力棒将交付给你们。今日,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但困难与挑战依旧存在,国家发展仍需我辈青年砥砺前行;明日,你们的2035年,国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挑战与竞争会更激烈,期待你们这一代青年,继续传承追梦之光,护祖国一路前行!
追梦之光,今日将来到你们手中,愿新时代的你们代代传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愿我们青年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正如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先生所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
18岁的我
2018年6月7日
【点评】
一是考场“任务”完成好。文章采用书信体,作者的角色与阅读对象把握准确;在行文中,能紧密结合原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与思考”。能够切实按照高考作文的“情景驱动”来结构全文。
二是能集中表达自己的“联想思考”。文章以“追梦之光,代代传承”为中心,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层能针对“我辈”“抒发己怀”,第二层能针对“你辈”“表达祝愿”;这两层相互交融,且都立足于“追梦之光,代代传承”这一着眼点,中心突出,文字驾驭力好。
三是“语言表达”有文采。文章中的第二段写地震之后人们的表现、第三段中“我的时代年轻人追梦”的举例、第四段写“今日”与“明日”的情形,或排比,或整句,或对照,或比较,行文有气势且富有文采;另外,文中像”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等语句,也颇有底蕴与张力。
四是“情感表达”真挚。文章紧紧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自身的成长时期与同期的国家发展相结合,在谈自身“际遇与机缘”的同时,也在谈与国家“共同发展“。这种运思,既切合命题要求,又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我辈”对“下辈”的真挚感情,关于这一点,也可从全文众多的“感叹符号”可见一斑。
综观整篇文章,切合考场作文的任务要求,且在“中心、语言与情感”等方面富有个性特色,是一篇值得推荐的优秀文!
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
广东考生
2000年至2018年,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2018年至2035年,同样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两个十八年,成长的是两代中国的未来;一个三十五年,成就的却是一个伟大、走向复兴的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差万别。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由输入变为技术、中国标准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既不泛磕磕碰碰,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
那么你呢?十八年的成长,你又和我们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我想着你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大约如此;早上起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你端上早饭,打点细节,电视上播报的新闻中告诉你又多了好几位拿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文学家;上学校你坐的是早已广泛普及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走进便利店,里面空无一人,你不用掏出钱包,用语音指令挑好商品,在走出去的那一刻刷脸完成支付……我想你一定会对我说:没错,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了现实,中国是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
可是,在中国走向繁荣之际,我也想你请你不要忘记,祖国走向强大的路上,不能没有你。中国的美好之歌应该是由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同谱写的。过去,祖**亲养育了你和我,伴我们一路成长,那么未来的多少个十八年,我们也应该携起她的手,走向未来。
十八年,我们与中国一同成长;在未来,我们还会一路相伴。我们已然长大,鹏鸟展翅,当助祖国终铸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有以下特点:
首先,紧扣材料,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全文围绕“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这一中心展开,紧扣作文题中的材料“千禧之年”“北京奥运”“互联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并适当联想到“杨利伟飞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中国高铁”等,内容充实、丰富,并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构思巧妙,对话感强,立意深刻。全文以2000年到2018年、2018年到2035年的两个18年及中国发展的两个阶段为主线构思,结构清晰,说理缜密。文章展现了“寄信者的我”和“启信者的你”两代人之间的时空对话,对话意识强;又恰当地把时间、个体与国家等元素巧妙地关联在一起,立意深刻。
再次,想像合理,描写生动,语言简洁流畅。文中第四段描写2035年情景——机器人端早餐、坐新能源汽车、语音选购商品等,语言简洁、流畅,想像十分符合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有超前意识,且有较强的画面感。
当然,文中的倒数第二段与上文衔接不够理想,文中的个别语句表达也不够准确,还有一个错别字,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第三篇: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
济宁一中2013级语文组
【题目】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性质】今年山东卷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整合过去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特点:空间大,角度多,开放式。没有预测的主题定位,比过去材料作文更为多元,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给学生更多思维空间和发挥自己的机会,语料贴近青少年心理,使得考生有话可说。【来源】作文题的语料来源于林清玄散文《无风絮自飞》,材料与原文的关系,有关联更是有区别的。最近舆论评价比较多,主要针对乡谚,议论比较大的点在“肉豆”这种植物,针对网评,作一介绍,藤蔓植物,扁豆同类,是一种南方植物,可入药。(出示图片)
此材料重心并不在此名称,而是借现象说人生,散文中引用此乡谚是说一个大家族大家兄弟分家,又何必要分清呢?其意在人间、社会、亲友,很多事不必分清。我们立意有自己独立性,截取修改后的材料有自己的内容,角度更多,带着一定丰富信息,乡谚,父亲,孩子,所以不能用原文限制作文立意。【关于题意定位】9种角度符合立意
偏向孩子:3种。①关于探求事物,探求真理,追求创新。材料中“扯断”意味着失败,经历失败,怎么面对失败呢?
②质疑权威,挑战经验。对乡谚对父亲(前辈经验的表现)的态度
③追求新鲜事物和创新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或者至少并重。怎样的过程加了定语是由根据材料来说的。反对功利化(瓜豆),主张理想化。孩子的探索是一种快乐,快乐的追求是重要的。
功利化(父亲)
理想化(孩子)
偏重父亲:①抓住本质(本末研究,瓜豆为本,枝叶为末),分清主次(抓大放小),明确目标(目标应为事业性目标,人格理想,精神的实现,不忘本心。本心是理想人格)。
②顺从自然规律,反对人为破坏。顺从是让它自由生长,自然规律是指社会、自然、历史规律,人为是指孩子的行为。
③结果更重要,比行为、手段、方式更重要。白猫、黑猫(方式)逮耗子(结果)。从材料整体立意:既不偏向父亲也不偏向孩子。3种 ①寻求孩子父亲都能满足的做法,折中
②关于教育。长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成长,父亲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应该如何做? ③就乡谚本身立意:
分辨,值不值分辨,如何来分辨,哪些事应该分辨,哪些不用分辨;有用,无用,分它有价值吗?分它无意义吗?求同存异。
关于相伴生长的现象,藤蔓如人生的芥蒂,相互牵连。【关于评分标准】
分五等,一类60-53,二类52-46,三类45-36,四类35-26,五类25以下。切入分:43分。等级划分标准的依据: 一类卷
总括: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包括9个角度立意的作文都可以进入一类卷。具体:①选孩子选父亲的同时兼顾另一方,对另一方要有所分析,更具辩证性,使文章更贴近材料。
②论说文要不只在一个层面论述,至少要多深入一个层面,体现出思想深刻性,在57分以上。
③例证不但新鲜而且饱满,展开过程中饱满。
文体规范:议论文,记叙文,散文,书信。文体不要相混,议论不要插讲故事。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卷:52-46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包括9角度,今年作文立意特点:角度多元,同一角度,同一立场,文章深浅不同,立意相同,深浅不一。
论述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有理或不当,兼顾性不够,辩证性略差。表达:文体规范,结构上有不同程度的松散,语言通顺,较有文采。三类卷:45-36 内容基本符合题意,立意有含混不明确处,观点有一定的错误或自相矛盾,比如:过程和结果,求同和存异,实践和理论,对此界定不清。例证陈旧或不充实,或不恰当。
表达方面:基本符合文体,结构松散,某些段落不衔接,语言一般,字体有些不清。四类卷:35-26 内容偏离,宿构文章(观点跟材料无关的其它作文)。自己写好的文章改造可以。观点错误:没有对错可言,不需论对错,你的行为本身要有观点。或写的作文与材料相距甚远,例证与观点相对或无例证,提及材料也只是抄写。
表达:文体混乱,结构散乱。五类卷:
内容与材料完全脱离,东拉西扯,字数不足,错别字又多。
扣分:缺题-2,错别字-1,重复不计,一般最多到-3。不足字数50字-1分,只写题目+2,大缺字数:600-400字,25分左右,;400-200字,15分;200字以下,10分以下。
【满分作文】
以赤子之心辨世间黑白
《麦田守望者》里有言: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我也始终相信,每个深谙世故的大人都曾有一颗分辨是非的赤子之心,只是俗世的荒流将它们易了辙。
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与父亲,小孩执意分辨瓜豆之不同,父亲,却一笑了之,是太多的生活经验,让他放弃了对事实的探索与对是非的辨别吗?
诗人辛波斯卡发出这样的哀叹:我们的鹰隼贴地行走,我们的孔雀宣布放弃羽毛,我们的毒蛇在笼前打着呵欠,一颗赤子之心尽被暮气肢解,辨别是非之能力无处可寻,难道不是如此“生活经验”的世故之错?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的锥心之问,当下更不该让一颗颗追求事实的心,辨别是非的信念被蒙上世俗的藩篱。
《小王子》中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让我深思不已,也就像路遥提到过的“曾经的热忱被一点点消磨”。能否在俗世间生活而不妥协于生活,关键在于能否有一颗去伪向善,明辨是非的赤子之心。
且不谈魏晋名士,竹林贤士可酣高楼的纯结挚风度,近代大学士金岳霖养公鸡,斗蛐蛐之憨态亦让人喜从心来,同样,在学术上他仍保留一颗赤子之心,“让山是山,让水是水,”其治学风尚广为流传。或是真理之光躯顾准甘愿拆下自己的肋骨燃作火把,只为照亮一途通往光明与真理。学术研究上葆一颗赤子之心,让他们分辨精神世界错综复杂的条框与限囿,让他们精神之不朽光芒熠熠生辉。
主持人白岩松曾道:“世间有一种永不落时的时尚,那就是明辨黑白。犹记得前几日的“路怒”事件,面对前方车辆的违规停泊,行人无一前去规劝提醒,反是一名中学生的勇敢果断解决一场纠纷,路旁的众多成年人果真就失了即颗明辨是非的良心吗?又如蒋方舟在文章中提过一个场景,那些功成名就,大腹便便的中年成功人士微笑着向你走来,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你还太年轻”。我想说的是,倘若整个社会中都是如此老练也俗风气,每一颗年轻激越的赤子之心都被刻意老化,我们何时重现东方红日从地平线上蓬勃跃起之姿?
就如《人民日报》写到的“或许善意的环境还需涵养,善意的刻度还需托举,我们首先要燃起心中那团熊熊的火。”是的,我们首先要坚守我们那颗赤子之心!
无论是学术钻究之精益求精,亦或改革发展之步步为营;无论是个人素养之明善深涵,亦或社会风气之融洽和谐,一颗赤子之心,一份明辨是非的概念,怎可缺失!
抛却牵绊,接受最后的收获
泰戈尔说:“你只管走过去,一路上鲜花自会开放。”在前行的道路纵使有太多的纷扰牵绊,也要怀有平和的心态,认清本质,实现最后的收获。
丝瓜与肉豆的须藤纠缠在一起,看似纠结错综,烦扰牵绊,但种植这两种植物的目的是为了收获最后的果实,又何必因其生长过程中必然却无关紧要的牵绊烦恼?人生也正如此,无论在过程上是如何繁琐,只要认清自己真心需要的是什么,收获的结果才会令历久弥香。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毕业投身于建筑事业,用娇弱的身躯撑起中国建筑的桥梁。在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上,她以一颗满腔热血的心,怀无畏的坚定信念,在吴晗主持拆毁北京城区古建筑时,毅然挺身而出竭力痛斥谴责,守住了她内心对美好传统的坚持信仰。她的生命中被世俗牵绊了太多,但她毫无惧色,笃定地认准了自己的方向,以梦为马,无论在建筑方面还是文学领域都实现了自身价值。收获盈香满怀。
林徽因如一缕温暖,柔和的四月天的春风,生动地诠释了怎样坦然面对牵绊,收获最后的结果。
曼德拉说过,他要让这个世界记住他的温柔。在种族歧视色彩浓厚的南非,他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投身于实现南非人民平等自由的实践中,一生致力于实现南非的和谐,即使他的努力没有很快实现,收获最后的希望,他自己也羁绊于牢狱之中长达27年,但他没有被眼前的暂时纷扰所束缚,而是选择对待,他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曼德拉的努力最终使南非成为一个洋溢着民主、和谐平等的彩虹国。也许在他前行的道路上确实有太多的牵绊,但他没有因走了太远而忘记自己最初是为何出发,最后他选择抛却一切在前行道路上的牵绊纷扰,一路向前,直至收获人生的一片美好。
多少人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认清最终的目标,抛弃一切不必要的牵绊,一路以梦为马,直到最后,接受最后的收获,满怀芬芳。
向儿童致敬
因为一句人们所共知的一句谚语,就萌生出好奇之心试着验证,在这世上,大概也只有孩子们这样做了。我不禁要笑了,瞧这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又多么可贵啊!
在西方童话中,孩子们都是仙鹤送来的,都是神的恩赐。我深深地赞同这一点,儿童的身上有许多成人所不具备的高贵品质。王开岭在书上写道:“向儿童学习。”那么,我也要向儿童致敬,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
孩子的心灵总是一尘不染的。他们真实而无所畏惧。当皇帝身披并不存在的新装游行并接受众人赞美的时候,一语道出真相,敢于说出真相的不正是一个孩子?那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不曾被权威震慑,不曾被世俗玷污,他的心中是非分明,求真的天性也不曾被人群的潮涌吞没,当他如一颗闪亮的星辰照亮盲目的黑暗时,怎不值得向它致敬!
然而,现实离我们对儿童的高歌尚有发展的距离,当孩子试图分辨纠缠的茎蔓时,这高贵的求真却被其父视为可笑的一件事,仿佛在父亲眼中,所谓的定理取代了真理,眼中只有瓜豆的食用价值,仿佛在物质面前,孩子的求真黯淡无光。我们该为谁哭泣呢?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幼年的瓦特因跳动的壶盖疑惑,我们便从他的未来看到了儿童的“可笑”中的闪光点。
我们怎么能教那些美好的闪光点泯灭呢?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被称为“给成人读的通话”,作者借小王子之口诉说:“大人们的世界可真奇怪。”是不是很值得思考?当大人们满不在乎地笑话儿童的可笑行为时,殊不知在儿童眼中成人的世界是多么荒唐,大人们为名为利无数次背叛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奇怪啊!忘记了从他们口中传授的求真之理,又是多么令人悲哀„„
更令人悲哀的是,失去了光环的大人却权威一般将孩子的闪光点抹去。“走吧,人间的孩子,和一个精灵手拉着手,走过荒野和河流,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叶芝如是哀叹时,我们也该扪心自问,是否该以成人的意志统治儿童的精神,使他们迅速老化,所谓成熟?
当一个孩子无平息的从瓜豆的茎蔓前走过,我们也失去了无瑕的天性,求真的执著,与不拘于时的自由灵魂,时代的精神短板被再度削短„„
请住手吧,请向儿童致敬,请唤醒那自由的光辉!
我今年十八岁,步入了成人的行列可我知道,心灵中的求真与单纯无畏不死,我依然,也愿意是个孩子。
瓜豆为食,何须细辨?
好奇的孩子扯断纠结错综的茎叶只为分清瓜蔓与豆须,其实瓜豆本都是食物,何必为了分辨而破坏,反而不顾其食用之作用呢?诚然,人生有许多事难以细辨,那么何必细辨?物尽其用,人尽其美便是极好的。
古语有言:“变则通,通则久。”便是告诉我们莫要钻了牛角尖,谚语重在告知我们规律而非真理与实践圭臬,当金科玉律变为束缚人心的箠楚,何不回到最简单的根本上来?又何必惶惶纠结?
事事不去细辨是一种“难得糊涂”的智慧,留一点极简气,行千里快哉风。正如克里希那穆提,在纸醉金迷的国都没有深陷其中,也没有对未知的人生长叹何去何从,而是回归了最单纯的人性,如一个佛陀行走四方。“你必须去亲近自然,亲近橘子树上的橘子和破土而出的小草,亲近笼罩在山脉上的云。”人生本无太多是非计较需要细辨,克里希那穆提将自己的人生行至极简,无杂念,无妄为,依然在心灵宁静的彼岸孕育出《大自然的日历》这样不朽的文化结晶。
生命本是复杂的多面体,荆棘丛生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确困难,可荆棘亦是玫瑰。何不在荆刺上开出玫瑰?不由得想到张岱从“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的高台之上到“鸡鸣枕上,碎几破床”的落魄之下的动荡人生,也许换作别人,要么就消极避世一心寻死,要么就幽愁忧思却深陷多虑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可张岱没有,西子湖畔折鼎焚琴,一张琴,一壶酒,一点湖心亭足以让他震撼千年。一个人,只消活得精彩,又何必纠结人生呢?张岱极尽其美,将生命的原味品尝得如痴如醉。
然而莫去细辨人生确实不易,那么如何人尽其美呢?首先要有平静淡然的心境,不纠结,不固执,如苏轼在人生逆境中煮一壶闲茶,品过了“且将新火试新茶”,再品,“人间有味是清欢”。其次要学会甄别“有价值的放弃细辨”与怠惰逃避,也就是说,不必纠结并非无所作为,正如梭罗淡漠名利仍追逐本心,写就涤荡人心的《瓦尔登湖》。弘一法师有言:“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何必纠结分辨,回归简单的根本,依旧可以收获“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人生。
莫分辨,等收获
雾里看花,花非花,雾非雾,然花皆美,雾皆轻,这启示我们:莫分辨,莫细究,照顾好它,任其发展,自有收获之日。
小孩想分辨丝瓜和肉豆的不同,结果却将纠结错综的茎叶全都扯断了,瓜和豆都没得吃了。其实,有些事物,正如丝瓜和肉豆,虽然纠缠在一起很难分辨,但它们却并不是用来分辨的,只要照顾好它们,自然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人生如酒,或香甜,或醇美,莫分辨,不细究,人生的美酒将散发清香。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千百年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她到底为何而笑?有人说,她嫁给公爵,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因此那是发自内心的笑;有人说,她刚痛失爱子,因此那是一种凄美的笑,然而,无论是幸福还是凄凉,蒙娜丽莎都是最美的,美在她那朦胧的微笑,既然作者有意留给我们这种朦胧的美,我们又为何要去深究她为何而笑呢?换上一双朦胧的双眼,莫分辨,不细究,你会发现,蒙娜丽莎优美之极。
人生如海,或平静,或激昂,莫分辨,不细究,人生的海洋将激烈涌动。当文章与古董混在一起,当写作与考古互相掺杂,沈从文不去辨别,他埋头写作的同时,亦致力于对瓶瓶罐罐的研究,他对古董的独到见解,曾让郭沫若叹服,他的《边城》,亦让无数人为之倾倒。他很好的诠释了“不折不服,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十六个字,不去分辨写作与考古的不同,沈先生成为人生海洋中最激烈雄壮的力量。
狄更斯曾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那么切中肯綮。一方面,我们队有些事物视而不见,一笔带过;另一方面,我们抓住一些事物不放,非要深究到底,恰如孔乙己,连个“回”字的写法,都要做那么细致的分辨。于是有人开始回放过去,叹息过往一去不再;有人开始展望未来,希冀未来能胜于现在,然而,无论是对过去的留恋还是对未来百般无奈的希冀,一旦与现实相碰撞,擦出的火花最终灼伤的,还是我们那颗想要分辨不同而疲惫不堪的心。
泰戈尔曾说:“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哪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莫分辨,不细究,诗意地生活,方能“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高考作文花絮】 关注名人实例或警句:
汤一介(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
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丁辅之(近代篆刻家、书画家)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
梅贻琦(钱学森多次提出的世纪人才疑问,他的老师、清华大学故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八十年前就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佩雷尔曼“他毕生的追求便是打败自己”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俄罗斯数学家,2010年6月17日-即便是在“怪人”云集的数学家群体中,佩雷尔曼也是一个特殊的怪人,千禧数学奖颁奖时他却不在场。此前他还拒绝了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韦尔素
解密生命密码
王尔德/赫尔岑/斯托夫人/雷马克/梭罗 /祁奚 / 薛逸凡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沙拉斯特)杨绛:我们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但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纳丁·戈迪默(南非,诺奖得主):重视过程的正与否,不如重视成果的真与假 扎加耶夫斯基
过去作家和诗人承担了社会批判的作用,现在有了媒体,诗歌更多的是要表现内心世界的思考,更广义的关切。——波兰诗人
扎加耶夫斯基
《断舍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追根究底的慧眼,只是很容易被现实所遮蔽,被习惯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林清玄:我们常被外物所牵动,犹如对着空中洒网,空手而出,空手而归。
培根
“天性就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能长成毒果,所以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父亲能够得出如何正确对待瓜与豆的结论,难道此非抓住了事物的关键之故?
《抓住关键
成就人生》
寒山禅师在开悟时讲过一句偈:“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他将人心如那明月,无论阴晴圆缺都不为外物所扰。
《吾心似秋月》
好题一半文: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生于荒谬
结以伟大》《放弃功利之心
珍惜“无用”之行》《无用之用 方为大用》《那份可爱的执著》《莫让无知成为伤害》《明确目标 排除杂念》
《敬四时
循天意》《别尘封你的探索之心》《舍分辨纠结之心
得简单舒畅人生》 好的开端:
《求知才能打破无知》
杜威:人必须珍藏某种信念,必须有彩虹,必须有歌可唱,必须有高贵的事物可以投身。
《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为的是我们丧失已久的天真,我是人间惆怅客,为的是我们再无法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我是人间惆怅客,为的是我们已被现实迷蒙了双眼。
追根究底 成功的跫音
《断舍离》中有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追根究底的慧眼,只是很容易被现实所遮蔽,被习惯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的确如此,即便谚语与父亲皆不认可丝瓜肉豆分离,我自追根究底,探求人生奥妙。
我曾邀请梅花在春天绽放,争奇斗艳,她笑语:“我只想探究冬雪压枝后的我,会有怎样的芳香。”我曾邀请宝剑在绸缎中珍藏,他笑言:“我只想探索烈火锻造的我,会有怎样锋利的光芒。”万物与人皆是如此,即使长路漫漫,荆棘密布,我依旧追根究底,永不停息。您读过这些书吗? 《百年孤独》“只要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华才能照亮最初的梦想”生活就应该简单,辨一些无用的事物,反而会影响最初的判断。《染花集》中谈道:“浮世喧嚣,闭目浊尘,人若不能持清定之心,克己行事,势必早晚都会成为盲心人,形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知足,知爱,才知生命的质朴来源。原句:“浮世喧嚷,浊尘蔽目。人若不能克己行事,持清定之心,势必早晚都会成为盲心人。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知足,知爱,才能知生命的朴质本源。人心都满是破洞。洞外是暖腻的浮光,洞内是隐忍的真相。”
《染花集》是继金牌畅销书《世间最美的情郎》之后,王臣最新力作。首部经典情诗传记文学作品。
《青春咖啡馆》诺奖得主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汉族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受吕祖学派影响很大。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童年时光》是世界著名作家书写童年时光的短篇小说集,纳丁·戈迪默、玛格利特·阿特伍德等26位当代文坛名家在书中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叙事手法,或尖锐、或深情、或幽默,刻画出一个个不逊于小王子的可爱形象,讲述了一段段意味深长的童年记忆,将世界各地的童年情景和动人故事汇集一册,引发诸多共鸣。译文清新流畅,描写儿童心理以及童言稚语的部分尤其准确生动。此书既是成年人的读物,很多篇目也适合儿童听读以及青少年阅读。
余光中
散文《催魂铃》 格非
《隐身衣》
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Hrabal,1914~1997),这位法学博士为自己设计的一生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服兵役,做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废纸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四十九岁时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国内、国际奖项有三十多个。他的作品多数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与小说《严密监视的列车》同名的电影于1966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根据另一部小说《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的电影《失翼灵雀》获1990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奖。1997年2月3日,这位原本即将病愈出院的作家从医院五楼窗口坠落身亡。
精简议论段:
一支笔,一只鹤,一扇朝北开的轩窗。东坡之上,几载耕耘,梦里诗外,愁肠百转,苏东坡将对人生的感悟,化作那竹里的春雨,“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对苦难纠缠的回答。
第四篇:高考作文关键词剖析
高考作文关键词剖析:思想 真我 朴实 规范
只有内容充实、富有创意的作文,才可能获得高分,只重语言的华美而不重内容充实的文章则肯定不能获得高分。昨天,华东师大“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与高中作文教学研修班”负责人、中文系教授周宏在研修班授课时称,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思想的作文,今年将依然不能获高分。
推荐: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关注持续性热点事件
关键词一:思想
周宏建议,写作文主要是为了展现自己对某一问题或者现象的思考,并且引发阅卷人的思考。如果文章缺少了独立思考后提炼出的思想,则难以获得青睐。而许多考生作文的软肋,恰恰是思想肤浅,于是只能通过堆砌例子来凑够字数,或者通过华丽的语言来掩饰思想的不足。这和考生平时学习中浅想辄止、人云亦云有关。
他建议,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学会“三思而后写”,多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角度,或者自己最初提炼的观点是否有什么不足。三思后引发的观点,往往能够与众不同,只要围绕着题目的范围去写,审题偏差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以“高山流水”为例,钟子期因为听懂了俞伯牙的琴音而成为他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破琴扯断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钟子期死后,“世无足为鼓琴者”。
这则故事最先让人得出的观点往往是“知音可贵”,但是考生如在此时问一下自己,“这样对吗?我有补充吗?”就能得出新的观点:“破琴绝弦不足取”、“莫愁前路无知己”,再深一步想:“提升自我素质,让人才不再孤独”;甚至还能得出“为事业而活,不为知己而活”的独特观点。能够达到这种思想深度,就不会有审题失误之虑。但创新并不是新到偏激:1.起评分要高。要三思后写,马上想到的观点抛掉,还有其他的吗?若有,得到第二个,并且能写的充实的立意,可以甩掉其他80%考生,若写不充实那就保守一点,仍写第一个观点。2.有创新观点的文章,题目中的中心词在文章中不变,写文章时要注意到点题的重要性。这是创新的前提。高山流水,把住知音,这样审题不会偏。多思后在同样时间想出不同的。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偏激。
▲思想:不偏激,避开社会主旋律的“禁区”。
必须跨过这道槛。07年上海作文。
(1)跨越民族脆弱的心态这道槛,观点很有道理。这样的文章称为真实而有思想。
(2)有思想但偏激又不行。如对中国教育制度、腐败等的批评。有能力把握。但事实是,高考中出现的批评的文章都有点偏激。无能力把握这样的重点的题材。高考中暂时不要写。
例子:07年的记叙文。写腐败,四个人,纪委来了,如何跨过这道槛,结尾灯光越来越暗,脸上的油光越来越亮。上海对记叙文评价把握不太好,缺少对记叙文客观公正地判断。
关键词二:真我高考作文要抒写真情实感,已经说了好多年。然而虚情假意、故意拔高仍然屡禁不止。确实,如何把握好真情实感的“度”是一个难题。周宏称,作文中的真我,要能够赢得读者的青睐,只有不断从生活、书本中学习,才能提高“我”的认识水平,才能展现“真我风采”,收获真我的果实。没有真切感受的“积极向上”不可能打动读者,反而会显得虚情假意。真实要有品位,有思辨,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成为有血有肉、血肉相连的鲜活之作。
真实:首先,真实有文学的真实,文化人的真实,文明人的真实。不一定写日常生活的...
鸡毛蒜皮就叫做真实,而从司马迁、苏轼等人身上学习坚韧的人格精神就不真实,只要对生.......活和阅读的积累有自己的真情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就是真实的,生活中有什么写什么,这是.................
肤浅的真实,叫做没品位。真实不一定是生活的照搬照抄。高考作文学生为什么不能虚构? 1
关键在于考生是否有发现生活的能力。需要思考、选择、发现,作文在于心中。不能凭借生活经验评价作文的真假。只要文章内容符合生活的可能性,那么就是真实的。
其次,真实的更高要求在于看问题比较全面,有辩证思维。不偏激,有思想,这是真实......的另一面。
▲辩证:有人认为辩证是圆滑,不见得,辩证能使我们看到问题的全面。
歌颂日本鬼子,不好;但一味批评日本就是好吗?
07年,必须跨过这个槛。有同学写必须跨过中日仇恨这道槛,不是忘记过去,而是有更远大的目标,仇恨是民族主义,不是大国风范。65分。
上海高考保护两类人:一类是有才华而内容充实,有情感温度的文章,一类是按照老师的规矩遵守规矩较好的学生。
关键词三:朴实
周宏解释说,自2004年以来,上海高考作文评价年年强调反对华而不实,就是因为这种文风曾经大行其道,甚至不少老师都会指导考生在无法以内容和思想取胜的情况下,索性以语言取胜。作文中缺乏思考,名人事例、“大掉书袋”成了”常规武器”,排比比喻随处可见。而今年开始,高考作文评价的重点将是反对华而不实,倡导朴实文风。
不过,他也认为,所谓朴实,不是语言的平淡无味,至少应该琅琅上口、简洁明了、耐人咀嚼,正所谓“寄至味于平淡”。而“平淡”的支撑,就是内容的充实和思想的深刻。但是,高考评价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鼓励个性化表现,鼓励扬己所长的各种语言风格和文体运用,鼓励在审题正确前提下的个性发挥,应当也从来是高考作文评价的长期原则。只是无论何种文风,都必须以内容、思想的充实为前提。
▲模仿借鉴的问题:
背诵作文、套题。话题容易套,对于套题,上海这样看,题目本身容易让学生套上去,不能把棍子打在学生身上,问题在于能否切题,转换是否自然。转换不好,从60到45。转换错误,不及格。高考作文不能把借鉴作文作为一种口号。
提倡原创,反对作文抄袭风。鼓励各种文风,但内容一定要充实:
1.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鼓励朴素。
08年作文评分细则:有些文章属于华而不实,降等处理。
反对华而不实,不是反对华丽。问题在于华丽的背后有没有思想。
如果例子符合的话,有高分,关键是要内容充实。
2.华而实的文风也要鼓励。
强调华而实的文章得到好的评价。语言华丽才能彰显学生才学,说理透彻,思想才能深刻。语言朴实属于书面语的朴实,朴实不是寒酸,上口。如:我想握住说真话的人的手。写文章时,让老师总是点头,像读直排文章;而不是读横排文章,直摇头。
思想、深度与众不同;言而有据,事例充足,说理充分,才能说服读你文章的人。真实并不要求一定是自己经历过的。源自生活的必然有说服力吗?缺乏分析的例子。一样给人有不真实感。
关键词四:规范
周宏分析,多年来,高考作文不限文体,但绝不等于不要文体。考生可以任选自己所长的文体行文。但在选定文体之后,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范要求。考生要避免把高考作文写成各种文体都不符合的“四不像”。
他还提醒说,规范还包括运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网络符号、外语单词不能夹杂在作.........
文之中。因为高考作文是规范学习语言的主流“阵地”。还有就是要用语规范,写字规范,反对错别字和简化字。今年高考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扣满三分为止。
【思辩好文】
也谈兽首与民族尊严
背景链接
2009年2月25日傍晚,在法国巴黎大王宫里,一场被称为世纪之拍的佳士得拍卖活动进行到了第三天了。中国圆明园两个铜兽首在拍卖会的最后的时刻被决定了命运。每一个兽首都被不露姓名的人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买走了,而这个人就是蔡铭超……
东方早报3月10日报道 关于圆明园兽首的拍卖可谓一波三折,继上周蔡铭超在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明自己是两个兽首的最终买家,并宣称打算将兽首送还给中国。
在佳士得藏品拍卖会的第三天,鼠首和兔首分别以900万和1000万欧元起拍,在不超过6次竞价后,均以1400万欧元成交,据称,共有三位竞拍者参与了争夺。
本周的《经济学人》说,“艺术史家的一致共识是,兽首并没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们对兽首并没有那么痴狂。”相反,此前的中国的舆论攻势已把两个兽首热炒成了烫手的山芋。“而它们的价值更多是象征性的和政治性的。正因为如此,很可能这两位失意的竞拍者原本都打算将拍得的兽首送还给中国。”
前些日子,国人围绕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其祖先盗得的圆明园文物猪首、马首等赃物高价得手后,非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以致把鼠首、兔首抬高到天价,把沾满中国人民血泪的赃物当作摇钱树,因而进一步触痛了国人民族耻辱的伤疤,引起同胞们普遍的不满甚至愤怒。
定法兰西民族,这显然是不够冷静,有失偏颇的。尊严总是互相的,它存在于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懂得尊重对方的尊严,才能更好维护自己的尊严。“文革”初期,北京曾发生过一起“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造成很大的国际负面反响,主要肇事者受到惩处。这些青年“爱国者”说是要向当年欺负过我们的英国佬雪耻,通过火烧行动一解旧恨。殊不知,这一不顾国际基本准则的鲁莽行为,反而损害了祖国的尊严。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做过几件傻事、错事、不体面的事甚至触犯法律的事,那是很难得的。国家或民族也是这样。我们竖看历史,人类从不文明到比较文明,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有过多少次冲撞和磨擦!有几个民族的身上没有留下被咬的伤痕,又有多少个民族没有给别的民族身上留下牙痕?一个国家是由无数国民作为细胞构成的,而这些细胞是良莠不齐的。在一部分“细胞”不安分以至出轨的时候,总有另一部分“细胞”保持清醒,发出正义的声音予以制止。1914年,德国国会几乎一致通过战争决策的时候,只有德国共产党的先驱者李卜克内西一个人站出来发表演说,大声反对!希特勒上台后有人忧虑德意志文化这下要毁灭了。流亡在外的诺奖获得者托马斯·曼听到后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只要我托马斯·曼在哪里,德意志文化就在哪里!历史不会因为这只是空谷足音而加以忽略,相反,它们将被作为民族正气歌而载入史册。就在法国当年在中国犯罪后得意“凯旋”,全国一片欢腾的时候,法兰西的伟大儿子雨果发出庄严的声音,谴责他的祖国是“强盗”!这是发自法兰西民族良心的声音,代表人类良知的声音。一个能从自身发出这样的声音的民族,是拥有正义之魂的,这决定了它不可能在错误道路上走得太远。在法国,雨果所体现的民族自审精神至今也没有泯灭。近年来一部引起很大反响的、详细调查并揭露法国人在圆明园劫掠事实的著作《1860:圆明园大劫难》,恰恰是法国人自己写的,而且受到前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赞赏,作者的名字叫贝尔纳·布里泽。我们之所以对无偿索回圆明园文物的努力并不悲观,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法兰西民族魂魄里阳光的一面。
这样的民族正义之魂当然是不可能偶然出现的,它是这个民族及其所在的国家在科学、教育与文化上长期积累而获得雄厚的“软实力”的结果。这种“软实力”具有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不必追溯太远,只需回望一下17、18世纪。当时法国封建专制王朝不可一世:坐在它的宝座上的路易十四居然以“太阳王”自命。然而,恰恰在这时,最早表明人类自我觉醒的启蒙思潮开始在这宝座下涌动了,代表这股思潮的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的思想迅速传播。这一“批判的武器”最终导致了“武器的批判”,而且还成为后来雨果、戴高乐、萨特等这些民族之魂接力棒的思想源泉。
法国的“软实力”也是艺术革新的“推进器”。还是17、18世纪,当时统治欧洲的“样板”文艺主要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古典主义”。由于路易十四的专制意志和“洋八股”思维使它走向僵化,终于激起了以颠覆它为使命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这时,又是法兰西自己的儿子——美术中的德拉克罗瓦、音乐中的柏辽兹特别是文学中的雨果一起领军向古典主义开火,而雨果的那句名言:“再美的东西重复一千遍也会使人厌倦”成为轰毁古典主义统治的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法国人这股艺术革新的蓬勃朝气后来在现实主义运动中,在印象主义运动中,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中,无论在创作和理论上,在欧洲都堪称首屈一指。我们相信这样一个民族,一定是充满自审精神的。我们等待着。
第五篇:2018高考作文解读
2018高考作文解读
全国卷Ⅰ(来源《广州日报》官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生于新千年和新时代开启之年的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全国卷Ⅱ作文题(来源于《重庆商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地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材料明白晓畅、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确,又有开放性,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深化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本题强化了对考生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导向显著,也拓展了命题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引领教学与备考。
全国卷Ⅲ(来源于《人民日报》官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精选三条标语口号创编为一则材料,既借重标语口号言简意赅、反映时代的特点,为四十年改革开放书写了高潮迭起的发展三部曲,又发挥标语口号自身的思想力量和彼此间的思维张力,启发并鼓励考生从所知所闻、所感所想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理性思辨、感性叙说、畅所欲言,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北京卷(来源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合理。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微写作(来自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即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3.读过《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上海卷(来源于上海教育官微)写作(70分)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来源于央视新闻官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苏卷(来源于《人民日报》官微)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浙江卷(来源于《浙江日报》官微)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下面我们听一下专家的解读:
全国卷Ⅰ
我和2035有个约TFBOYS-2018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全国Ⅰ卷作文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但是又有所创新,比如在材料之后要求之前加入了“引导语”,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并引导考生在“引导语”范围内作文,有效避免了考生在审题环节的天马行空。此作文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贴时代:在试题中暗含热点时事。
试题材料“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2.紧贴高考根本任务。
教育和高考的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都要引导高中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国家命运的人,做一个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发展、历史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人,做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幸福的人!3.紧贴00后时代特征。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关注时代,而且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将时代和自己联系起来。可以说,和去年的作文题相比,这是一种突破。
尤其00后的高中生自我意识更强,更善于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写出的作文才具有个性,从而丰富多彩。正因为这一点,要为今年的这道作文题格外点赞!那么,这道作文题如何审题,又该写些什么呢? 审题——抓住时间节点很重要!
在审题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出“个体与国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不能单一角度冒进;二是要注意题目中的明确指令任务“留待2035年给那时18岁的年青人阅读”,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当然,这两点对于今年的考生而言,应该都不是大问题,过去一年的备考,老师们一定进行了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思路——畅想未来要合理
这道作文题目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有效限制”的同时,又给予了考生更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比如,我们可以给2035年的自己、2035年的国家、3035年的时代等写一封信,只要能体现出“个体与国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就能准确完成写作任务。
我们可以写在未来的17年怎样大展才华、怎样实现人生梦想,可以写我们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可以写我们如何报效祖国,可以写36岁的那一年,自己是怎样的梦圆、国家的辉煌,等等。
总之,可写的东西特别多。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口要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具体、写生动,做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至于其他的,从自身优势出发,各显其能即可。
启示——高考作文对思辨能力要求原来越高
从2016年的奖惩观、2017年的中国观、到今年的“未来观”,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国卷一的命题始终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这一哲学思想渗透于题目之中,我想这也是一个“大国意识”的体现: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更自信;只有关注个体成长,国家才能更有力量;只有个体与时代融为一体,我们才有基础憧憬未来。
很多同学对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感到头疼,主要是缺乏分析思考具体事件的能力和经验。而今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的思辨能力考查越来越明显。如果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分析思考,不知道如何发掘论点、发现论据、进行论证,就无法写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好文章。这也是很多考生尤其是女生,对叙事抒情散文手到擒来,遇到高考必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却束手无策的原因所在。
全国卷Ⅱ
2018年全国Ⅱ卷语文卷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考生要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作文题目,明白命题人希望通过怎样的素材和要求来传递怎样的命题意图。
从素材看意图。今年作文材料的文字并不算多,但要准确理解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容易,这也再次体现了高考作文“读写结合”的考查要求。某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能返航,说明这些部位并非飞机关键,防护不需更强;某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返航,背后隐藏的是这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没能返航,所以,这些部位才是飞机最需要加强防护的地方。明确材料内容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命题者的考查重点是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阅读材料需要的,也是写作立意需要的。
从要求看意图。“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等要求是常规的,这也符合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平时训练所熟悉的,不必特别留意。这体现了命题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性要求。
而“明确文体”虽看似常规,却是考生需要关注的,“明确”意味着所写文章要明显符合相应文体的基本规范,不能“四不像”,这可以看出对文体的要求是明确而严格的。当然,没有“诗歌除外”的补充,也更体现了对个性化考生和能力的宽容与期待。
考生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思考。首先是审题立意,其次是亮点筛选——之所以说是“筛选”,是因为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数个可能成为亮点的点。
寻找问题原因,提供解决方案,始终是写作目的所在。这也是考生迅速完成审题立意的窍门和捷径。如何确定立意呢?
1、根据从弹痕现象分析防护重点,可以考虑从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2、根据“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可以考虑从惯性思维角度分析;
3、根据沃德“力排众议”“是正确的”,可以从打破常规思维及其效果角度分析;
4、根据看得见的返航飞机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返航飞机数据,可以从现象与本质角度分析;
5、根据“军方调查”“决定”与“沃德力排众议”“事实证明”“正确”,可以从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角度分析。
如何设置亮点呢?
1、可以感情真挚,真诚表达对科学精神的敬意。
2、可以立意深刻,揭示弹痕多少与飞机返航的表面与实质的关系。
3、可以材料丰富,最好能储备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材料,比如网络热点事件与事实真相的反转,比如中国科学家立足国情科学解决问题的品质和精神;考生切忌一味埋头冲进历史故纸堆,或者空泛无物。
当然,不同考生也可以考虑从见解新颖、语言有文采等角度设置属于自己的亮点。
2018年的全国Ⅱ卷语文作文题,看似较简单,实则有难度。每位考生都能够有话可说,不易出现明显的偏差,但真正要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写出有新意、有创见的文章,并不容易,考生内在的语文素养对于作文的成败和好坏,起着关键性作用。
全国卷Ⅲ
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从形式上,是对2017年全国Ⅰ卷和Ⅱ卷的继承与创新,选取了体现时代发展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幅标语为作文材料,并要求围绕这三幅标语作文;标语的形式使材料既有时代感,又很接地气。
从内容上看,与2017年的全国Ⅲ卷作文试题一样,体现了关注时代发展,反映时代主题,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聚焦个人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材料中提供的这三则材料,言浅理明,贯穿其中是思想主线却十分清晰,都关涉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总体指向,立意落脚点要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自己怎样与时代一起成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指向态度、信念、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指向理想、目标。这应是作文立意的起点和前提,要以此来统率前两幅标语,要思考自己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作为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作文。可以围绕这三幅标语,建构起三者之间的关系,多角度探讨发展问题。
比如从探讨我们这一代长征路的内涵入手,我们这一代面对的却是激烈的科技、人才竞争,新一代的长征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全球化社会化社会,谈到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效率和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论及发展切不可只看经济利益,要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青山绿水才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财富,这才是负责任的人类情怀。
也可以选取其中任两幅标语,建构起相互的联系,确定自己的立意。如选1和3,可以立意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视时间和效率为生命;选2和3,可以立意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有“青山绿水共为邻”的发展理念,需要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得到金山银山的决心;需要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人都是践行者。
还可以任选其中一则材料立意,如选取第三则,角度为我们应该怎样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可以从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弄潮儿向潮头立”的勇气和精神,需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志向,还需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等。
总之,这个题目在审题立意、写作空间和层次梯度上,都有很好的导向,引导学生既关注社会发展,又关注个人成长,把自我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是一道具有时代感的好题目。
北京卷
第一道题目的材料从今年的高考出发,让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回顾过去18年来祖国的发展,这可以确保任何一位考生都有话说。同时,为了避免题目“大而空”,避免考生在写作时流于空谈,题目又要求把祖国的发展与青年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写,这能让考生的写作“更接地气”。由此,需要强调的是,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兼顾“祖国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要写出祖国的发展对个人的成长所起到的帮助,否则就有“走题”之嫌。
第二题关注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属于通常所说的“环保”话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题目要求展开想象,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不能仅仅描写景物,还要凸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写作时,既可以实写,写这些年生态环境变好了,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也可以虚写,展望更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回顾过去,把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写作时应注意小切口,大开掘,可以就一副画面来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用“镜头组合”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描写“绿水青山图”。
天津卷
2018年的天津卷高考作文试题继续保持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题目贴近考生实际,由考生非常熟悉的“器”入手,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丰富内涵并结合自己的体 6 验与思考展开写作,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材料中的“器”既可以让考生联想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玉不琢,不成器”“庙堂之器”“大器晚成”“器度”“器量”等先哲古语与古词,也可以结合当下中国科技迅猛发展而连绵不绝、横空出世的“国之利器”;既可以理解为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利器,还可以上升为精神、品质与文化。
可见,命题人是在倡导学生写自己对“器”的亲身体验、感想、感悟,多角度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即可,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贴近现实又与现实若即若离,学生容易发挥。
试题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工具、对形式与内容、对精神、对品质、对文化的理解,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也重视对学生价值态度的考查,将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体现了作文的育人功能。从命题角度来看,为了给考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命题人提供了启发考生思维的写作角度: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这样,考生可以在此引导语的启发下,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并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角度来写。要说明的是,天津卷作文题把“文体特征鲜明”明确写入要求当中,这可以说是击中了当前中学生写作的“软肋”。
可供选择的文体很多:平时善于积累材料,擅长理性思维的考生可选择议论文,将丰富的事例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会使文章显得思路开阔,洋洋洒洒;擅长形象思维、生活经历丰富、人生感悟深刻的考生可选择记叙文,只要情真意切,也会受到青睐……
但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文体,必须是写什么像什么,不可以写成“四不像”。这对于平时在写作训练中不愿意受文体约束,自以为是,信笔挥洒的考生,不能不说是敲响了警钟。
总之,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比较恰当地体现了修订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既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注重能力与价值的有机结合。
上海卷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平实而大气,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生活的同时,也注重了对问题的思辨和理解。
题目的审题门槛并不高,仔细审读每一句话,可以从中获得清晰的思考路径:
材料的关键词,是“被需要”的心态,考生要谈论的核心话题,是对“被需要”心态的认识。那么,什么是“被需要”的心态?材料的开头两句话,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两个关注点:
其一,是“关注自身需要”,这个“需要”,包括维持个人生存的物质条件,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关注这个“需要”,是生存必须,也是让自己获得幸福,活出个性的必须。其二,是“渴望被他人需要”,这个“需要”的意义,在于“体现自己的价值”。相对于自身,这一点更为重要,也应该是行文分析的重点。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作为社会动物,因为能被他人需要,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为他人所用,能够满足其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是作为社会人,更高层次的满足。相信命题者,希望引导考生关注的,也恰是这一点。
自我需要、被他人需要,这两者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虽然需要兼顾而论,但论述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后者。在思辨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偏重。
联系现实而言,今年参加高考的零零后,一直处在自我中心的生活状态,自我意识很强,这一命题的“被他人需要”,估计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与200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他们”,意图有相似之处。
总之,这一作文题目,简单平实,大气思辨,相信考生看到题目,不会有畏难情绪,能够有一批佳作诞生!
江苏卷
审题难度不大,作文命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实际,立足考生的视界,使其有话说,倡导“我手写我心”,是一道既有人文意蕴,又有现实意义,更显思维辩证和灵活变化的好题。而角度的多元又给考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审题立意:
试题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从自然界的花鸟的角度谈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分类的角度把语言分成两大类:有声的、无声的。第三句从语言的作用的角度说语言 对关键词的理解: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语言”,对“无声”语言的理解是难点。
材料内容丰富,立意角度较多。考生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行文都在题意范围。比如: 立意一:可以抓材料第一句,“花解语,鸟自鸣”,可以是写实。
比如非洲菊它象征有毅力、不怕艰难,喜欢追求丰富的人生。单瓣品种代表温馨,重瓣品种代表热情可嘉。上海地区喜欢在结婚庆典时用扶郎花扎成花束布置新房。用其谐意,取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妻子支持丈夫成就事业之意。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茉莉花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研究这些千奇百怪的语言对人类有特殊的意义。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立意二:也可以抓第二句“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写甲骨、缣帛、金、石、玉、砖、瓦、陶、玺印、封泥、钱币等。它们无声的语言也都附着了大量文字信息,因而成为华夏民族找到的最适合的书写材料。它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立意三:抓第三句,谈语言丰富生活,或演绎生命或传承文化。文体上偏向叙事散文,重感悟与人生体验。
浙江卷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延续过去的形式,属于“根据材料写作文”。但内容上一改过去的诗意和讲究人文性,而转向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直面时代。因为涉及的话题是考生接触比较少、平时不太思考的“浙江精神”,缺乏类似的生活素材和思想素材,所以本题虽然具有浙江地域特色,但学生很难写好;但对平时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考生来说,则容易写得比较顺手。
考生要写好此题,不妨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读懂”命题材料的内容,抓住材料主要内容来立意。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三段文字,第一段阐述传统的浙江精神,第二段阐述浙江精神造就浙江传奇,这两段主要意思是讲浙江精神具有现实意义;第三段启发学生对浙江精神进行思考,这也是考生写作关键所在。
作为一个浙江人、浙江考生,天天生活在浙江,可能很少思考浙江精神,所以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广度和思想深度,考生进入话题易,深入话题难。要写好文章,“读清”材料内容就比较要紧了。
二是“读清”命题材料,善于利用材料资源来构思。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不重视“写之前”(审题立意),而注重“写之中”(如何把思想表达出来)。表达的思想有深浅之分,若仅仅满足于得分,考生只要扣住命题材料的内容一段一段写来,主体部分先写传统浙江精神,再写浙江精神创造浙江传奇,再写出一两点“体验和思考”如“我要为浙江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样的文章,只要有具体内容,可以拿到常规分。
但若要写出好文章,必须抓住第三段,以第三段为纽带联系前面两段分析和思考。分析第三段,“浙江学子”是指身份即浙江的青年人,“人生新起点”指高考之后走向社会的关节点,所以这是一个有畅想式的题目,可以写自己的未来,不过一定要扣住“浙江青年、我的未来、浙江精神”关键词,也就是必须写自己的未来与浙江精神的联系点,即“作为浙江青年,我要把自己的未来和建设美丽浙江联系起来”。这样写就比刚才的思考深入多了。不过结合命题材料,我们可以做如下思考:(结合第一段)我们如何认识传统的浙江精神?
9(结合第二段)浙江传奇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在造就浙江传奇中可以起什么作用?(结合第三段)我们将如何投身于浙江建设中?
这样围绕“浙江精神”来思考拓展,条分缕析,就考虑得比较深入全面。考生还可以联系今年以来的一些时文来帮助思考,比如今年“五四青年节”人民网有评论文“青年向上,时代向前”,可借用为“青年向上,浙江向前”。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空泛议论,对考生是一个挑战。
最后,相比注重立意的“如何写对”的写作观,今年浙江高考更注重思辨表达的“如何写实(表达具体)”“如何写清(思路清晰)”注重写作观,相信这一点在高考阅卷中会具体体现和实施。
2018年高考作文题凸显时代主题(总结)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增强“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今年的作文试题命制充分调动文化积淀,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是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高考作文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全国III卷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合而观之,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可以引导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 10 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浙江卷作文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回望历史,紧贴时代主题,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北京卷作文“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贴近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再次是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度,需要考生通过想象和思辨,达到叙述或论证的深度与高度。上海卷作文“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江苏卷作文“语言”内涵深刻,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可以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施展写作才华。最后是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是作文试题命制的不懈追求。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2018年是他们步入成年、接力“追梦”的开始,高考则是他们开启这段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全国I卷作文“世纪宝宝中国梦”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北京卷作文“新时代新青年”也努力体现了这一追求。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取材于生活实际,能引导考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现象提炼事例,使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江苏卷作文“语言”关注日常生活,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发考生写作兴趣。
总体而言,2018高考作文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凸显时代主题,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贴近考生实际,激发写作兴趣,也更有利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高三(八)班 张若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