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作文解读

时间:2019-05-13 06:0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考作文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考作文解读》。

第一篇:2012高考作文解读

2012高考作文解读

新课标卷

船主与油漆工

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解读:有两个角度去理解材料

(1)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涂船是他自己的工作,无可置疑,写作者要抓住的是后者,他为什么堵那个洞?如果他不堵那个洞会怎么样?对他来说他认为自己做工作时要认真踏实,要有一种发现的眼光去解决问题,不拘泥与某些指导。堵船洞要成本吗?要当然要,他却没有要钱,这是奉献,让出自己的利益。还有就是双赢,一个老话题,他为顾客做那么一点小事赢回来的不只是小利益,而是自己的信誉。

(2)船主:写作角度相对较死,既然他知道船漏了为什么不堵,在修船时不提出堵那个洞呢,那么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驾船是别人呢,这里可以写表面他自己对自己不负责,没有责任心,也可个深层次的写某些商家在对社会没有责任感。

参考:责任 创新 奉献 双赢

北京卷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读: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工作,却能始终如一,这是一种精神让火车驾驶员见他敬礼都会为他鸣笛,他的种种表现说明他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

参考:责任 奉献 认可

江西卷

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解读:两个对立的论题第一个是一种舒适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不执著与追求,只在乎现在的享受,写作者要找准要害,不能有消极的成分存在。第二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合适的论据,防止一些不现实的理想造成的负面影响。广东卷

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此案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联系两则材料出现三个人物,有三种观点,一个是生在过去,一个是生在现在,一个是生在未来,联系实际比就是昨天今天明天吗,那么我们就要学习研究过去汲取精华,就是参照过去,活好现在,而且不寄希望于未来,而是用现在为以后创造更好的生活只有这样每个时期才会有意义有趣。福建卷

福建今年高考语文作文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冯骥才一段话写成一篇作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解读:第一句是对赛跑这种运动的理解,第二句是对人生的理解,写作者要抓主后者写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主要在人生的积极进取,良好健康的追求,公平的竞争,也可以立足在两者的限制条件时间上,对其的认识和感想。

参考:竞争 时间 追求 成就

安徽卷

2012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是根据材料自主命题,题中提供一组材料。材料为:有一处施工单位有一个不用的施工梯放在路上,上面挂着警示语“施工梯请注意安全!”一天有一个人将警示牌更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收起!”……要求考生针对以上材料发表自己的感想,自主命题写作文。

解读:安全不是提醒,施工者为了自己在以后的施工中方便出于责任书写牌子,但方在路上毕竟还是影响了其他人,不用时收起来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提醒他们多想一想如果看不见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更改的人他的社会责任和机智也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换位思考 多为他人着想 社会责任

山东卷

根据孙中山的一段话,自行命题写作文。

“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自行命题,题材不限。

解读:写作者切记不可将题目定为于社会改革发展上,题目太大反而不好收笔。集中在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是比较好的,可以从这些方面写困难失败不放弃,发扬文明社会风气,抵制不良风气等。

参考:失败 困难 发扬文明社会风气

重庆卷

根据要求,考生须阅读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材料内容为: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解读:与以前考过的题材类似,注重周围每一个人,他之所以能获救是因为他有良好的习惯,对人有礼貌,这是一个机本的礼仪,就是这个小细节救了他。

参考:细节决定成败 善待身边的人和事 留心关注 上海卷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解读:不要对自己的想法轻易放弃,天才之所以成才就是因为他注重每一个微小的灵光,这些也许不起眼但是只要你抓住就能有成就。四川卷

根据诗歌《手握一滴水》,以“水”为话题,进行800字作文。

手握一滴水

聂沛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解读:不要过分被材料迷惑,题目给出以水为话题,记住围绕着水展开。其内容可以有好几个方面可以写,雪的几种存在状态,联想到变化姿势以获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和发展战机会,展现自我。也可以是水是生命之本,写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某些对水资源的浪费的看法,深化成类似机会机遇,这是要充分的展开趔趄,什么样的趔趄会怎么样,如何避免。

湖南卷

湖南高考作文题目为一幅图片加四句话。图片的内容为一只伸出的手,四句话分别是: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开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希望。

解读:同是手可是这四句话表达的是对手的理解,在立意上比较有难度写作者可依据一句话展开,避免了思路混乱。

第二篇:2018高考作文解读

2018高考作文解读

全国卷Ⅰ(来源《广州日报》官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生于新千年和新时代开启之年的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全国卷Ⅱ作文题(来源于《重庆商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地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材料明白晓畅、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确,又有开放性,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深化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本题强化了对考生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导向显著,也拓展了命题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引领教学与备考。

全国卷Ⅲ(来源于《人民日报》官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精选三条标语口号创编为一则材料,既借重标语口号言简意赅、反映时代的特点,为四十年改革开放书写了高潮迭起的发展三部曲,又发挥标语口号自身的思想力量和彼此间的思维张力,启发并鼓励考生从所知所闻、所感所想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理性思辨、感性叙说、畅所欲言,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北京卷(来源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合理。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微写作(来自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即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3.读过《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上海卷(来源于上海教育官微)写作(70分)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来源于央视新闻官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苏卷(来源于《人民日报》官微)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浙江卷(来源于《浙江日报》官微)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下面我们听一下专家的解读:

全国卷Ⅰ

我和2035有个约TFBOYS-2018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全国Ⅰ卷作文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但是又有所创新,比如在材料之后要求之前加入了“引导语”,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并引导考生在“引导语”范围内作文,有效避免了考生在审题环节的天马行空。此作文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贴时代:在试题中暗含热点时事。

试题材料“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2.紧贴高考根本任务。

教育和高考的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都要引导高中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国家命运的人,做一个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发展、历史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人,做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幸福的人!3.紧贴00后时代特征。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关注时代,而且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将时代和自己联系起来。可以说,和去年的作文题相比,这是一种突破。

尤其00后的高中生自我意识更强,更善于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写出的作文才具有个性,从而丰富多彩。正因为这一点,要为今年的这道作文题格外点赞!那么,这道作文题如何审题,又该写些什么呢? 审题——抓住时间节点很重要!

在审题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出“个体与国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不能单一角度冒进;二是要注意题目中的明确指令任务“留待2035年给那时18岁的年青人阅读”,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当然,这两点对于今年的考生而言,应该都不是大问题,过去一年的备考,老师们一定进行了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思路——畅想未来要合理

这道作文题目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有效限制”的同时,又给予了考生更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比如,我们可以给2035年的自己、2035年的国家、3035年的时代等写一封信,只要能体现出“个体与国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就能准确完成写作任务。

我们可以写在未来的17年怎样大展才华、怎样实现人生梦想,可以写我们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可以写我们如何报效祖国,可以写36岁的那一年,自己是怎样的梦圆、国家的辉煌,等等。

总之,可写的东西特别多。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口要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具体、写生动,做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至于其他的,从自身优势出发,各显其能即可。

启示——高考作文对思辨能力要求原来越高

从2016年的奖惩观、2017年的中国观、到今年的“未来观”,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国卷一的命题始终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这一哲学思想渗透于题目之中,我想这也是一个“大国意识”的体现: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更自信;只有关注个体成长,国家才能更有力量;只有个体与时代融为一体,我们才有基础憧憬未来。

很多同学对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感到头疼,主要是缺乏分析思考具体事件的能力和经验。而今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的思辨能力考查越来越明显。如果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分析思考,不知道如何发掘论点、发现论据、进行论证,就无法写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好文章。这也是很多考生尤其是女生,对叙事抒情散文手到擒来,遇到高考必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却束手无策的原因所在。

全国卷Ⅱ

2018年全国Ⅱ卷语文卷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考生要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作文题目,明白命题人希望通过怎样的素材和要求来传递怎样的命题意图。

从素材看意图。今年作文材料的文字并不算多,但要准确理解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容易,这也再次体现了高考作文“读写结合”的考查要求。某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能返航,说明这些部位并非飞机关键,防护不需更强;某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返航,背后隐藏的是这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没能返航,所以,这些部位才是飞机最需要加强防护的地方。明确材料内容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命题者的考查重点是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阅读材料需要的,也是写作立意需要的。

从要求看意图。“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等要求是常规的,这也符合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平时训练所熟悉的,不必特别留意。这体现了命题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性要求。

而“明确文体”虽看似常规,却是考生需要关注的,“明确”意味着所写文章要明显符合相应文体的基本规范,不能“四不像”,这可以看出对文体的要求是明确而严格的。当然,没有“诗歌除外”的补充,也更体现了对个性化考生和能力的宽容与期待。

考生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思考。首先是审题立意,其次是亮点筛选——之所以说是“筛选”,是因为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数个可能成为亮点的点。

寻找问题原因,提供解决方案,始终是写作目的所在。这也是考生迅速完成审题立意的窍门和捷径。如何确定立意呢?

1、根据从弹痕现象分析防护重点,可以考虑从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2、根据“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可以考虑从惯性思维角度分析;

3、根据沃德“力排众议”“是正确的”,可以从打破常规思维及其效果角度分析;

4、根据看得见的返航飞机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返航飞机数据,可以从现象与本质角度分析;

5、根据“军方调查”“决定”与“沃德力排众议”“事实证明”“正确”,可以从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角度分析。

如何设置亮点呢?

1、可以感情真挚,真诚表达对科学精神的敬意。

2、可以立意深刻,揭示弹痕多少与飞机返航的表面与实质的关系。

3、可以材料丰富,最好能储备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材料,比如网络热点事件与事实真相的反转,比如中国科学家立足国情科学解决问题的品质和精神;考生切忌一味埋头冲进历史故纸堆,或者空泛无物。

当然,不同考生也可以考虑从见解新颖、语言有文采等角度设置属于自己的亮点。

2018年的全国Ⅱ卷语文作文题,看似较简单,实则有难度。每位考生都能够有话可说,不易出现明显的偏差,但真正要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写出有新意、有创见的文章,并不容易,考生内在的语文素养对于作文的成败和好坏,起着关键性作用。

全国卷Ⅲ

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从形式上,是对2017年全国Ⅰ卷和Ⅱ卷的继承与创新,选取了体现时代发展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幅标语为作文材料,并要求围绕这三幅标语作文;标语的形式使材料既有时代感,又很接地气。

从内容上看,与2017年的全国Ⅲ卷作文试题一样,体现了关注时代发展,反映时代主题,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聚焦个人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材料中提供的这三则材料,言浅理明,贯穿其中是思想主线却十分清晰,都关涉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总体指向,立意落脚点要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自己怎样与时代一起成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指向态度、信念、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指向理想、目标。这应是作文立意的起点和前提,要以此来统率前两幅标语,要思考自己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作为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作文。可以围绕这三幅标语,建构起三者之间的关系,多角度探讨发展问题。

比如从探讨我们这一代长征路的内涵入手,我们这一代面对的却是激烈的科技、人才竞争,新一代的长征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全球化社会化社会,谈到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效率和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论及发展切不可只看经济利益,要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青山绿水才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财富,这才是负责任的人类情怀。

也可以选取其中任两幅标语,建构起相互的联系,确定自己的立意。如选1和3,可以立意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视时间和效率为生命;选2和3,可以立意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有“青山绿水共为邻”的发展理念,需要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得到金山银山的决心;需要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人都是践行者。

还可以任选其中一则材料立意,如选取第三则,角度为我们应该怎样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可以从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弄潮儿向潮头立”的勇气和精神,需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志向,还需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等。

总之,这个题目在审题立意、写作空间和层次梯度上,都有很好的导向,引导学生既关注社会发展,又关注个人成长,把自我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是一道具有时代感的好题目。

北京卷

第一道题目的材料从今年的高考出发,让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回顾过去18年来祖国的发展,这可以确保任何一位考生都有话说。同时,为了避免题目“大而空”,避免考生在写作时流于空谈,题目又要求把祖国的发展与青年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写,这能让考生的写作“更接地气”。由此,需要强调的是,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兼顾“祖国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要写出祖国的发展对个人的成长所起到的帮助,否则就有“走题”之嫌。

第二题关注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属于通常所说的“环保”话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题目要求展开想象,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不能仅仅描写景物,还要凸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写作时,既可以实写,写这些年生态环境变好了,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也可以虚写,展望更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回顾过去,把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写作时应注意小切口,大开掘,可以就一副画面来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用“镜头组合”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描写“绿水青山图”。

天津卷

2018年的天津卷高考作文试题继续保持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题目贴近考生实际,由考生非常熟悉的“器”入手,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丰富内涵并结合自己的体 6 验与思考展开写作,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材料中的“器”既可以让考生联想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玉不琢,不成器”“庙堂之器”“大器晚成”“器度”“器量”等先哲古语与古词,也可以结合当下中国科技迅猛发展而连绵不绝、横空出世的“国之利器”;既可以理解为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利器,还可以上升为精神、品质与文化。

可见,命题人是在倡导学生写自己对“器”的亲身体验、感想、感悟,多角度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即可,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贴近现实又与现实若即若离,学生容易发挥。

试题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工具、对形式与内容、对精神、对品质、对文化的理解,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也重视对学生价值态度的考查,将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体现了作文的育人功能。从命题角度来看,为了给考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命题人提供了启发考生思维的写作角度: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这样,考生可以在此引导语的启发下,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并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角度来写。要说明的是,天津卷作文题把“文体特征鲜明”明确写入要求当中,这可以说是击中了当前中学生写作的“软肋”。

可供选择的文体很多:平时善于积累材料,擅长理性思维的考生可选择议论文,将丰富的事例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会使文章显得思路开阔,洋洋洒洒;擅长形象思维、生活经历丰富、人生感悟深刻的考生可选择记叙文,只要情真意切,也会受到青睐……

但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文体,必须是写什么像什么,不可以写成“四不像”。这对于平时在写作训练中不愿意受文体约束,自以为是,信笔挥洒的考生,不能不说是敲响了警钟。

总之,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比较恰当地体现了修订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既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注重能力与价值的有机结合。

上海卷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平实而大气,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生活的同时,也注重了对问题的思辨和理解。

题目的审题门槛并不高,仔细审读每一句话,可以从中获得清晰的思考路径:

材料的关键词,是“被需要”的心态,考生要谈论的核心话题,是对“被需要”心态的认识。那么,什么是“被需要”的心态?材料的开头两句话,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两个关注点:

其一,是“关注自身需要”,这个“需要”,包括维持个人生存的物质条件,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关注这个“需要”,是生存必须,也是让自己获得幸福,活出个性的必须。其二,是“渴望被他人需要”,这个“需要”的意义,在于“体现自己的价值”。相对于自身,这一点更为重要,也应该是行文分析的重点。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作为社会动物,因为能被他人需要,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为他人所用,能够满足其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是作为社会人,更高层次的满足。相信命题者,希望引导考生关注的,也恰是这一点。

自我需要、被他人需要,这两者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虽然需要兼顾而论,但论述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后者。在思辨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偏重。

联系现实而言,今年参加高考的零零后,一直处在自我中心的生活状态,自我意识很强,这一命题的“被他人需要”,估计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与200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他们”,意图有相似之处。

总之,这一作文题目,简单平实,大气思辨,相信考生看到题目,不会有畏难情绪,能够有一批佳作诞生!

江苏卷

审题难度不大,作文命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实际,立足考生的视界,使其有话说,倡导“我手写我心”,是一道既有人文意蕴,又有现实意义,更显思维辩证和灵活变化的好题。而角度的多元又给考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审题立意:

试题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从自然界的花鸟的角度谈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分类的角度把语言分成两大类:有声的、无声的。第三句从语言的作用的角度说语言 对关键词的理解: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语言”,对“无声”语言的理解是难点。

材料内容丰富,立意角度较多。考生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行文都在题意范围。比如: 立意一:可以抓材料第一句,“花解语,鸟自鸣”,可以是写实。

比如非洲菊它象征有毅力、不怕艰难,喜欢追求丰富的人生。单瓣品种代表温馨,重瓣品种代表热情可嘉。上海地区喜欢在结婚庆典时用扶郎花扎成花束布置新房。用其谐意,取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妻子支持丈夫成就事业之意。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茉莉花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研究这些千奇百怪的语言对人类有特殊的意义。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立意二:也可以抓第二句“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写甲骨、缣帛、金、石、玉、砖、瓦、陶、玺印、封泥、钱币等。它们无声的语言也都附着了大量文字信息,因而成为华夏民族找到的最适合的书写材料。它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立意三:抓第三句,谈语言丰富生活,或演绎生命或传承文化。文体上偏向叙事散文,重感悟与人生体验。

浙江卷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延续过去的形式,属于“根据材料写作文”。但内容上一改过去的诗意和讲究人文性,而转向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直面时代。因为涉及的话题是考生接触比较少、平时不太思考的“浙江精神”,缺乏类似的生活素材和思想素材,所以本题虽然具有浙江地域特色,但学生很难写好;但对平时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考生来说,则容易写得比较顺手。

考生要写好此题,不妨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读懂”命题材料的内容,抓住材料主要内容来立意。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三段文字,第一段阐述传统的浙江精神,第二段阐述浙江精神造就浙江传奇,这两段主要意思是讲浙江精神具有现实意义;第三段启发学生对浙江精神进行思考,这也是考生写作关键所在。

作为一个浙江人、浙江考生,天天生活在浙江,可能很少思考浙江精神,所以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广度和思想深度,考生进入话题易,深入话题难。要写好文章,“读清”材料内容就比较要紧了。

二是“读清”命题材料,善于利用材料资源来构思。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不重视“写之前”(审题立意),而注重“写之中”(如何把思想表达出来)。表达的思想有深浅之分,若仅仅满足于得分,考生只要扣住命题材料的内容一段一段写来,主体部分先写传统浙江精神,再写浙江精神创造浙江传奇,再写出一两点“体验和思考”如“我要为浙江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样的文章,只要有具体内容,可以拿到常规分。

但若要写出好文章,必须抓住第三段,以第三段为纽带联系前面两段分析和思考。分析第三段,“浙江学子”是指身份即浙江的青年人,“人生新起点”指高考之后走向社会的关节点,所以这是一个有畅想式的题目,可以写自己的未来,不过一定要扣住“浙江青年、我的未来、浙江精神”关键词,也就是必须写自己的未来与浙江精神的联系点,即“作为浙江青年,我要把自己的未来和建设美丽浙江联系起来”。这样写就比刚才的思考深入多了。不过结合命题材料,我们可以做如下思考:(结合第一段)我们如何认识传统的浙江精神?

9(结合第二段)浙江传奇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在造就浙江传奇中可以起什么作用?(结合第三段)我们将如何投身于浙江建设中?

这样围绕“浙江精神”来思考拓展,条分缕析,就考虑得比较深入全面。考生还可以联系今年以来的一些时文来帮助思考,比如今年“五四青年节”人民网有评论文“青年向上,时代向前”,可借用为“青年向上,浙江向前”。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空泛议论,对考生是一个挑战。

最后,相比注重立意的“如何写对”的写作观,今年浙江高考更注重思辨表达的“如何写实(表达具体)”“如何写清(思路清晰)”注重写作观,相信这一点在高考阅卷中会具体体现和实施。

2018年高考作文题凸显时代主题(总结)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增强“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今年的作文试题命制充分调动文化积淀,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是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高考作文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全国III卷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合而观之,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可以引导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 10 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浙江卷作文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回望历史,紧贴时代主题,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北京卷作文“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贴近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再次是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度,需要考生通过想象和思辨,达到叙述或论证的深度与高度。上海卷作文“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江苏卷作文“语言”内涵深刻,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可以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施展写作才华。最后是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是作文试题命制的不懈追求。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2018年是他们步入成年、接力“追梦”的开始,高考则是他们开启这段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全国I卷作文“世纪宝宝中国梦”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北京卷作文“新时代新青年”也努力体现了这一追求。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取材于生活实际,能引导考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现象提炼事例,使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江苏卷作文“语言”关注日常生活,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发考生写作兴趣。

总体而言,2018高考作文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凸显时代主题,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贴近考生实际,激发写作兴趣,也更有利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高三(八)班 张若涵 11

第三篇:2018高考作文解读及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名师解析】吴炳忠(博客“海城”)1.题型:2018年全国1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2.材料特点: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呼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巧妙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试题以学生为本,材料内容学生熟悉,比较接地气,材料理解上没有难度,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可叙说、可思辨。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代、国家一起成长。展现综合素养。3.试题特点:

写作任务、交际语境都非常明确。给事实材料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句话的意义。或说是这句话的图解,引发对这句话的理解。事实材料与导语互补,一事一理,相互映衬。

运用所给的材料,也可补充材料,叙说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落实到“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成长”、“追梦、圆梦”上。强调个人与时代、国家的关系。4.材料分析:(1)材料内容:

①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呈现“世纪宝宝”所经历的的重大事件。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个时间点是代表中国梦的内容。③引导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它规定了作文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④要求考生结合“世纪宝宝”的成长,就新世纪中国,中国新时代的追梦、圆梦展开联想与思考,在“时光瓶”中留存,留待2035年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材料含意:

材料的含意在引导语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一一我们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是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是什么,2035年18岁那一代,一定会有他们的际遇、机缘、使命、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一一新时代的中国梦是什么,我们青年人“世纪宝宝”们的梦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追梦、圆梦。2035年18岁那一代,该怎么样去追自己的梦,圆自己的梦。(3)材料关键词: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追梦、圆梦。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5.写作任务:

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一一以上材料:写作范围;你:作者;联想和思考:思维表达。

②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一一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联想、思考作文。

③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一一读者:那时18岁的一代人。目的: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6.参考立意:(1)走进新时代:肩负使命,敢于挑战。(2)和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3)际遇难得,使命追梦。(4)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5)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7.写作重点。

重点写我们这一代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写我们这一代的追梦、圆梦,写个人与时代、国家息息相连的关系。也要照顾到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奋斗经历、伟大的时代精神,并提出殷切的希望。

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2035年的青年:

你们好!

我们是庚辰龙年出生的跨世纪一代,你们是沐浴在新时代春风中成长的一代。我们与新世纪的祖国一路成长,你们与中国的新时代一起圆梦。我对我的时代怀有热烈的自信与骄傲,也对你们的时代、我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的时代,是把握机遇的筑梦时代。

2008年,奥运的火炬在北京鸟巢熊熊燃起,照亮了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脸庞,点燃了泱泱中华的体育精神;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授课,知识在星际间传递,五星红旗在无垠宇宙中闪亮;2016年水乡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会议,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彰显互联网时代的中华风采。驼铃悠悠,万里丝绸之路横亘亚欧;铁路长长,千里高铁支援异邦弟兄。量子信息、青蒿素……中国科技将经验与实验相结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走向世界。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普惠全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我们这一代沐浴改革春风,看祖国把握机遇,筑起一个又一个瑰丽雄奇的中国梦。

我们的时代,是直面挑战的克难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无情地夺去几万中华儿女的生命,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的力量战胜了灾难;2013年,落后偏远的乡村通了公路,扶贫向精准深入推动,全面小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诚然,当今时代我们忧心“瘦肉精”损害了胃,我们耻于“中国山寨”,我们不甘处在全球化制造业的低端,但可贵的是,我们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拥有攻坚克难的毅力,我们必当勇往直前。

你们的时代,是勇于创造的新时代。

2035年,全面小康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幻想。你们这一代,拥有无数的际遇和机缘,也面临艰巨的使命与挑战。不知你们在追求物质文明时有没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不知你们在日月匆忙时还记不记得“棋琴书画诗酒茶”的诗和远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书写你们这一代的芳华,这,是你们的新时代。

万水千山,祖国与我们同在。我们与你们,时代不同,挑战各异,但不变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是对中国梦的向往与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如朝阳,如春风,尽力奔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筑梦圆梦,我们与你们,永远在路上。世纪一代

零一八年六月七日

【点评】该考生从“我们、你们、祖国、时代”四个关键词切入,将 “个人成长与国家、时代的发展”关联起来展开思考,巧妙地将“我们的时代”与“你们的时代”两个时代无缝衔接,寄予下一代“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创造”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代际沟通的写作任务。行文中,作者能以“世纪宝宝”的身份,从材料中的北京奥运事件思考机遇与筑梦,从材料中的汶川地震事件思考挑战与克难,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与国家一路成长的感悟;从材料中的“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重大规划的落实情况展开思考,表达了对“你们下一代”青年要勇于创造的期望。作者能紧扣材料,运用材料自然灵活,没有生硬拘泥之感。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层次清晰。全文语言流畅,能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全文论述严谨,情感丰富,确为考场难得之佳作。

青春梦扬 圆梦中华

致十八岁的你:

2035年,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从唇齿之间吐出,已是一片如水般的温柔。如今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时间在信纸之上流逝,时代在字里行间变迁,我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交融于新世纪的中国之追梦与成长;我的梦,温柔地包容于伟大的中国梦之内,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

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2008年那中国流下泪水的一天,发生了死伤无数的汶川大地震。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是无数个小家的破碎,悲哀,哭泣……但是,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

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我想,当你拾起这个尘封的时光瓶时,我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航空队伍中自豪的一员,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奋斗相交融,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

正在展信的你,是中国梦的下一位接班人,新的一代的使命由青年的你去完成。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一位十八岁的学生

2018年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体议论文。

文章的读者对象和写作者的身份都是明确的,是“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文章没有全面引用材料,主要集中写了两个标志性事件,即汶川大地震和天宫一号上的太空授课,并就这两个事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

文章采用“小大结合”的写作手法,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一起来写。作者写到,汶川大地震之初,自己不知梦想为何物、“不知人间疾苦”,大地震之后,“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心中才有一个梦”。作者看过太空授课之后,把梦想具体化为“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事业”。体现出作者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想到2035年,作者对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充满自信。

文章对标志性事件做了具体生动的描述,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如第二段写汶川大地震,既写大地震带来的破坏,也写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前的不屈奋斗。“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文章中心明确,表达了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与中国相交融、个人的梦想是中国梦一部分的见解。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大多是流畅、优美、富于表现力的。虽有个别语句不通顺、个别用词不恰当,但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追梦之光,代代相传

致18岁的你:

展信佳!祝贺你来到美丽的18岁。2018年,是我的十八岁,不禁感概万千——我看见追梦之光在代代传承,中国亦一路前行,一路发展——谨以此信,抒发己怀;同时愿追梦之光,因你们的传承,祖国更精彩更动人!

十八年前,千禧之年,我们诞生在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被称为“世纪宝宝”,身体里流动着华夏民族“龙”的血液。八年后,也就是难忘的二零零八年。那一年,我们在上小学二年级,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突然,如同雷声撕破天际,汶川大地震——家园瞬间被震碎,毁万千生灵于一旦,举国悲恸。然而,我亦在此时看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解放军不畏余震,只争朝夕,高举救灾的大旗;幸存者克服悲伤与恐惧,眼里盛满笃定与坚强;孩子们怀抱感恩之心,眼里依旧闪耀着希望……十年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一切,而仅仅十年后,这里又神奇地诞生了一座新汶川!——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灾难可以毁灭一切,但却永远无法动摇我中华民族追求完满、追求幸福的中国梦想。愿今日的你,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能怀追梦之光,不断前进!

顺着时间的轨道,让我们一起走近2013年。那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国家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且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那时“公路村村通”基本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到了2017年,我来到高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因为那时的扶贫政策,今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入了全球0.2%—0.3%的富足区间——中国更好了,百姓更幸福了!——正是一代代人怀揣的追梦之光,才得以照耀今日之中国,逐步圆梦。你看看我的时代,是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那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的青年工匠之梦,是以宋玺为首的90后赴亚丁湾青年的维和之梦……正是这些青年的追梦之光,照耀九州,促祖国发展。愿你怀揣追梦之心,以青年的热血与奋进之力,不断前行!

今日,我们长大,手持前辈交付的历史的接力棒;明日,手上的接力棒将交付给你们。今日,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但困难与挑战依旧存在,国家发展仍需我辈青年砥砺前行;明日,你们的2035年,国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挑战与竞争会更激烈,期待你们这一代青年,继续传承追梦之光,护祖国一路前行!

追梦之光,今日将来到你们手中,愿新时代的你们代代传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愿我们青年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正如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先生所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

18岁的我

2018年6月7日

【点评】

一是考场“任务”完成好。文章采用书信体,作者的角色与阅读对象把握准确;在行文中,能紧密结合原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与思考”。能够切实按照高考作文的“情景驱动”来结构全文。

二是能集中表达自己的“联想思考”。文章以“追梦之光,代代传承”为中心,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层能针对“我辈”“抒发己怀”,第二层能针对“你辈”“表达祝愿”;这两层相互交融,且都立足于“追梦之光,代代传承”这一着眼点,中心突出,文字驾驭力好。

三是“语言表达”有文采。文章中的第二段写地震之后人们的表现、第三段中“我的时代年轻人追梦”的举例、第四段写“今日”与“明日”的情形,或排比,或整句,或对照,或比较,行文有气势且富有文采;另外,文中像”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等语句,也颇有底蕴与张力。

四是“情感表达”真挚。文章紧紧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自身的成长时期与同期的国家发展相结合,在谈自身“际遇与机缘”的同时,也在谈与国家“共同发展“。这种运思,既切合命题要求,又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我辈”对“下辈”的真挚感情,关于这一点,也可从全文众多的“感叹符号”可见一斑。

综观整篇文章,切合考场作文的任务要求,且在“中心、语言与情感”等方面富有个性特色,是一篇值得推荐的优秀文!

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

广东考生

2000年至2018年,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2018年至2035年,同样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两个十八年,成长的是两代中国的未来;一个三十五年,成就的却是一个伟大、走向复兴的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差万别。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由输入变为技术、中国标准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既不泛磕磕碰碰,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

那么你呢?十八年的成长,你又和我们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我想着你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大约如此;早上起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你端上早饭,打点细节,电视上播报的新闻中告诉你又多了好几位拿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文学家;上学校你坐的是早已广泛普及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走进便利店,里面空无一人,你不用掏出钱包,用语音指令挑好商品,在走出去的那一刻刷脸完成支付……我想你一定会对我说:没错,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了现实,中国是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

可是,在中国走向繁荣之际,我也想你请你不要忘记,祖国走向强大的路上,不能没有你。中国的美好之歌应该是由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同谱写的。过去,祖**亲养育了你和我,伴我们一路成长,那么未来的多少个十八年,我们也应该携起她的手,走向未来。

十八年,我们与中国一同成长;在未来,我们还会一路相伴。我们已然长大,鹏鸟展翅,当助祖国终铸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有以下特点:

首先,紧扣材料,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全文围绕“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这一中心展开,紧扣作文题中的材料“千禧之年”“北京奥运”“互联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并适当联想到“杨利伟飞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中国高铁”等,内容充实、丰富,并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构思巧妙,对话感强,立意深刻。全文以2000年到2018年、2018年到2035年的两个18年及中国发展的两个阶段为主线构思,结构清晰,说理缜密。文章展现了“寄信者的我”和“启信者的你”两代人之间的时空对话,对话意识强;又恰当地把时间、个体与国家等元素巧妙地关联在一起,立意深刻。

再次,想像合理,描写生动,语言简洁流畅。文中第四段描写2035年情景——机器人端早餐、坐新能源汽车、语音选购商品等,语言简洁、流畅,想像十分符合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有超前意识,且有较强的画面感。

当然,文中的倒数第二段与上文衔接不够理想,文中的个别语句表达也不够准确,还有一个错别字,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第四篇:最新高考作文素材解读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解读

宁陵“弯腰哥”挺立讲台十余年

2012年1月5日,挺立讲台十余年的“弯腰哥”张伟入住河南省郑州市某医院准备进行第一期手术治疗。

现年41岁的河南省宁陵县黄岗乡魏营小学张伟老师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已经10多年,脊椎严重变形,腰弯得将近90度,行动极为不便,由于学校缺少教师,他宁愿放弃治疗,也不放弃学生。由于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他目前的行动越来越困难。

最初,作为代课教师,他一月工资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更不用说看病吃药了。曾经有一次他想放弃教学,但是,一次事件改变了他的想法。班里的学生秘密串联,所有家长和学生集结在一起,集体向村委会和学校请愿,要求给张伟老师涨工资。村里和学校研究决定给他双倍工资,他是全乡唯一一名每月拿120元工资的代课教师。

“这件事深深感动了我,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怎么忍心放弃不教呢?承蒙村委会和学校领导,还有家长们看得起我,我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后来上级教育部门给我转正了,我内心更是感激,我愿付出我的一生,发挥光和热,作为回报。只要能掂得动粉笔,我就不会放弃!”张伟说。

张伟现在病情很严重,他说,每天一躺在床上起来就很难,颈椎又麻又痛,腰也不能用力。但就是这样,张伟每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还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形象。

他是学校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他每天7时就骑自行车出发,但每次自行车只能蹬半圈,既耗时又费力。有时放学后,他还要坚持为个别学生辅导,往往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日益严重的脊柱炎引发的胯关节坏死,使他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病痛时刻在折磨着他,连穿衣服、提鞋都比较困难,在常人眼里每天早晨最简单的穿袜子,对张伟来说都是一道难题,但他说:“只要我一走进学校踏上讲台,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好像感觉不到病痛了。可以说,孩子们是我人生快乐的精神源泉。”

深度解读:只为那次自发的请愿,他选择了留下;只为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他放弃了自己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这,就是被网友亲切心疼的称为“弯腰哥”的张伟;这,就是伟大的师魂,就是献身教育事业的顶天立地的精神。他用自己的一己之腰弯,给孩子们顶起了一片温暖的知识天地,也给了我们这个冬天最温暖的感动。

适用主题:感恩;坚持;伟大的师魂;平凡与伟大;献身教育事业

少林武术精彩亮相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

2011年12月23日,哈萨克斯坦数千名观众顶着严寒来到哈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绍拉克体育宫,观看少林弟子的精彩表演。这次河南少林寺武术学校的弟子献艺,是为庆祝哈萨克斯坦独立20周年,哈文化演出机构特地邀请而来的。

蜚声国际的少林武术表演包含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现代戏剧和杂技艺术等元素,并将传统武功、气功、搏击术融合在一起,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少林武校的学生在舞台上飞身腾挪,逐一展现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他们收放自如的娴熟技艺让哈萨克斯坦观众觉得不可思议,而铁头功撞断生铁棍、赤足踩碎玻璃、喉顶钢矛等绝技更是让人惊呼连连。此外,少林弟子表演的鹰爪功、虎拳、猴拳等形意拳也令观众大开眼界。

长期研究并练习中国武术的哈萨克斯坦男士铁木尔告诉新华社记者,少林武术绝非简单的搏击术,它同时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人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希望有机会零距离接触真正的中国武术,这次少林武术表演满足了许多人的心愿。

深度解读: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中华文化中,少林武术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朵。它的传承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各种扶持,它的辉煌来源于少林弟子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它的精美博大是因为其中精华的保持和不断加入的创新元素。如今,少林功夫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适用主题:沟通;传承;中国文化;付出与收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2012年2月3日晚8点,“感动中国·2011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获奖人物榜单正式出炉,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当选。

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1999年进驻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无知的眼神,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

在麻风村小学教了12年书的民办老师王文福打算转行了,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张平宜出面挽留:“你千万别走,我来想办法。”为了筹款,她写文章、做演讲,甚至在圣诞夜的街头卖蜡烛。2002年,破落的麻风村小学盖起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与2间学生生活用房,这是张平宜用30万元善款换来的。

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她继而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2003年,张平宜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打造大营盘村的希望工程。十余载的奔波与操劳,张平宜在大凉山当地建立了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营盘也于2005年成为正式的行政村。

麻风村走出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路,张平宜委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在那里,孩子们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张平宜最看重英语与电脑,以及完善的人格教育。

“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亭子四周要种蔷薇,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这是张平宜的浪漫情怀,她想象自己坐在那里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与友人诉说大营盘的前尘往事。

深度解读:她的热情固执让山区那个人们眼中的另类人群看到了希望,她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让爱的火光温暖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她用自己的修养给更多的孩子插上了知识的翅膀,她用自己的心灵让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得到了捍卫!

适用主题:坚守;心灵美;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平凡与伟大

李老发:感动中原的低调“送水哥”

2012年1月9日,2011黄金叶杯“感动中原”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河南电视台1500平方米演播大厅举行,收获道德余香的“送水哥”李老发入选。

“送水哥”,一个带有时尚气息的名字,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是一位朴实的中牟农民。河南省郑州市的农业路、东风路等几座立交桥下,是农民工聚集的地方,3年前,这里出现了几台饮水机,专门向农民工供水。农民工们说,天天有人开车往这儿送水,但并不知道是谁送的。

2011年7月,有人在网络上发问,这个送水人到底是谁?提问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这段视频先后被点击了2.5万多次。

然而,视频出现后,送水人依旧来去匆匆,十分低调。《郑州晚报》记者得到线索后,一直持续寻找这位神秘的送水人,而低调的“送水哥”却一不拍照,二不留名,拒绝一切采访。经过记者多方打听和电话沟通,“送水哥”终于同意“只报道送水的事,不对个人进行宣传”。神秘“送水哥”终于公开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李老发。

3年来,他免费送出近两万桶水,自掏腰包花了十几万元。他也由此得了一个亲切的外号——“送水哥”。

每天6点一起床,李老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家里的净水机,将空桶整理好开始接水。机器过滤出来的纯净水流得很慢,一直到中午,18桶水才接满。随后,李老发开车到3个送水点各卸下6桶水,开车离开。第二天再来收空桶、再送水。

3年了,每天承载几百公斤的水,李老发这辆老“捷达”的车座已经被压得严重变形,减震也被压坏了。

而李老发说,他所做的,只是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儿,不值得宣传。或许,正是由于他的低调,反而使更多的人为之感动。

深度解读:满溢人间大爱的平凡人、普通事,往往更能触动人心,感人至深,“送水哥”无疑就是一个典型。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身边的“英雄”。正是像李老发这样的凡人善举,构成了温暖我们的“爱心谱系”,彰显了道德的力量,形成了社会向善的力量源泉。

适用主题:坚持;榜样;选择;心灵美;爱心传递

郭德纲弟子再打人

2012年1月9日晚,郭德纲率德云社十余人从外地演出后返京,在首都机场与“风行工作室”摄影师发生激烈冲突。

七八名郭德纲随行的人围住记者采访车,要求对方交出摄影设备,随后场面失控,导致两名记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一名记者伤势较重,随后送入机场急救中心治疗。被打记者额头红肿,身上有多处程度不同的伤口。

冲突发生后,被打者小黄和司机前往机场医院就医,被诊断为颈部、胸部、双下肢软组织顿挫伤,司机还被揪掉了头顶的头发。当天事件发生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据知情人介绍,郭德纲等十几名德云社人士走出机场出站口看到小黄拍照,便追打小黄,抢夺相机,同时被打的还有司机。另据当事人说郭德纲当时就在旁边,但没有进行制止。

事件处理一直持续至凌晨,被打者留院观察。德云社王海率打人者6人在凌晨离开派出所,面对大批记者的提问,未作出回应。

深度解读:2010年,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可谓闹得沸沸扬扬,徒弟一拳举向记者,顿时让老郭处于风口浪尖处,人气大跌,在公众场合也“绵羊了”许久。而事情过后,郭德纲说的一番狠话——“今儿我徒弟打人了,打就打了呗。过两天给他搞一专场,智斗歹徒民族英雄专场”——又确实太过离谱,作为名人,首先就得注意自己的修养、一言一行,为公众作出应有的表率。既有之前的教训,但打人事件又一次上演,郭德纲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无疑又一次大打折扣。

适用主题:表率;名人效应;修养与心灵;方法和效果;物质与精神

少林寺称释永信谣言缠身

2011年10月,少林寺又一次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包养北大女学生”的网络传言沸沸扬扬,这是继2011年5月份网传“释永信嫖娼被抓”之后,少林寺第二次卷进绯闻漩涡。短短半年内,佛门净地为何两次传“桃色”新闻?10月14日下午,少林寺工作人员称,“这是拆迁矛盾引起的”,少林寺已经向登封市公安局报了案,目前案件进展情况还不清楚。

10月8日,有网站编发消息称,“少林寺弟子爆料:释永信在海外最少有30亿美元存款,在美国、德国都有别墅,他曾经跟某大牌明星有染,而且还包养一名北大女学生,并且跟其育有一子,现在母子住在德国!”连日来,此传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吸引了网民普遍关注。

“(对此)少林寺没什么办法,它不是执法机关,我们只有报警,让公安去查这个事。现在登封市公安局正在查这个事。”一位自称张姓的工作人员电话表示。说起这个事,他笑了

笑,很平静,也很坦然。

“这是拆迁矛盾引起的。”这位工作人员苦笑两声说,少林寺景区周边环境治理,部分人被迫离开景区,其实这是政府行为,但矛盾却被引向寺院。传言都是由拆迁矛盾引起的,是刻意造谣,至于是哪些人,(我们)都心知肚明。”张说,“名气大了,什么事都有。”

对于此次传言,少林寺官方网站已于10月13日对外发布声明,称这些完全是天方夜谭,是无中生有、恶意编造的诽谤。

深度解读:寺院,历来是一个与情色不搭界的地方,一个讲求修养的地方,半年内却两次传出绯闻,这样的反差极大地挑拨着国人的神经,孰是孰非的问题让人难以判断。但是,能肯定的是,网络谣言对释永信方丈的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对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名誉及少林僧团的形象造成了巨大损害。清者自清,愿真相早日浮出水面,给公众以交代,还寺院以清净。

适用主题:联系;修养与心灵;舆论的力量;谣言与真相;网络的利与弊

峨眉山掌门人荣膺2011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

2012年1月7日晚8点,一年一度的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成都金色歌剧院隆重举行,现场揭晓了第十一届(2011)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榜单,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峨眉山掌门人马元祝再度入榜,荣膺2011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这是他入围第八届(2008)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提名后,首次被授予该殊荣。这也是继成都会展旅游集团董事长邓鸿、中国死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荣膺该奖项后,四川旅游业的第三位获得者。

根系峨眉厚土,放眼五洲大地。他将峨眉山推上了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的高度。2011年,峨眉山景区净利润同比增长35%。“马”不停蹄,再创新高。2011年,马元祝董事长带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狠抓景区营销、服务体系和智慧峨眉山建设,坚持不懈,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全年实现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高,经济指标稳居四川省第一位,成为入川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和四川旅游“人气王”,标志着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颁奖典礼上,中央电视台名嘴撒贝宁担当活动主持。无论是获奖视频中的峨眉景色,还是马元祝的讲述,都已打动了从未去过峨眉山的主持人撒贝宁。小撒十分诚恳地表示:“您在现场就已经争取到了一名游客,我还从来没去过峨眉山。”马元祝半开玩笑地邀请:“你不来峨眉,终生遗憾。”谈及获奖的川商代表,撒贝宁对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元祝印象深刻:“一个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老人,还能以如此旺盛的精力对待工作,以如此喷薄的热情对待脚下的那片热土,这种精神,不只是简单地让人觉得感动,更会从中感受到他的力量,以及他所代表的川商这个群体的力量。”马元祝表示:“干成事,干成大事,一定要坚韧。”下一步,他将构建一个营销和服务的体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峨眉山。

深度解读:“中国旅游十大风云人物”、“中华大地之光十佳新闻人物”、“国际旅游创新风云人物中国第一人”、“世界遗产旅游推广奖中国首位获得者”……这一个个光辉的称谓指向的都是他——峨眉山掌门人马云祝。他历尽磨难却矢志不渝,用自己旺盛的精力,用自己喷薄的热情,用自己坚守的毅力为我们写下了中国旅游届的传奇。

适用主题:眼界;传奇;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成功的背后

第五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高考阅卷负责人谈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作者:周宏来源:文汇报

◆议论文里,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中规中矩思想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作文。◆记叙性文体要达到一类卷,则要求“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能够在文中形象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倘若命题形式是材料作文,应该以叙述描写或水到渠成的抒情来暗示主题,专门用一段文字交代文章和材料的关系反而会不伦不类,影响得分。

◆针对前几年高考阅卷和平时学校作文评判过于严苛,教师基本不给一类卷,严格控制

二类卷的现象,阅卷组反复强调,二类卷并非好作文,而是在各方面比较合格的过关作文。高考作文评价原则:“开放包容灵活多元”八字方针

所谓“开放”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阅卷组对立意事先不作规定,完全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只要不踩思想的“红线”,都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这里的“红线”指的是与社会道德、法律相违背的观念。比如,在以“假”为题的作文中,一位学生辩称仿造名牌和盗版的行为“给大众带来了实惠,因而也有存在的价值,不应一棍子打死”。这种观点显然丧失了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所谓“包容”指:阅卷教师不能以考生作文的观点、喜好是否与自己相悖来决定分数的高低,只要他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分数;比如2005年上海卷作文,考生对流行文化加以肯定,例举了周杰伦等流行歌手,分析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不能因为阅卷教师与之观点相悖、好恶相异而给予低分。其次,阅卷教师也不能因为考生作文中流露出一些不够积极的思想(如内心的种种苦闷迷茫等)而一概予以否定。往往,这些思想更为真实,有时甚至更为成熟。

所谓“灵活多元”指的是: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对各种文体的评价标准也要多元化,鼓励考生根据自身所长灵活运用不同文体和不同风格的语言。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对学生作文的包容还有两条重要指标。第一,除经查证全文抄袭外,不给零分。除非审题错误或尚未成文的,不轻易判为不及格。第二,不要以成熟的创作作品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考场作文。考场作文,考生一般的写作时间只有45分钟左右,对这种“急就章”的评价不能太严苛;作文只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习作,一类卷乃至满分作文都应该允许有不足甚至缺陷。我们认为,这样的标准有利于鼓励学生放手写作,放飞思想,保持并提升写作兴趣。

在实际操作中,阅卷组一般会根据当年作文题目,确定评价思路,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包括对不同文体的不同评价要求。这样做,是为了使评价标准更便于操作,使阅卷老师评阅时能将尺度把握得更加准确,同时也更好地执行“开放、灵活、多元、包容”的评价原则,尽可能让考生在限制中取得最大的自由。

高考作文评价关键词:议论性文体讲求“思想性、独特性和说服力”,记叙性文体则是“形象性、独特性和感染力”

上海高考作文这几年的评价思路可以归结为几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抒真情、写实感,二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独立思考写出有思想深度的作文。三是鼓励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四是鼓励百花齐放,各种文体、各类文风兼容,并在此前提下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

一般而言,考生使用最多的文体是议论性文体,其次为记叙性文体。这两类文体的评价标准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评分细则”分别制定了切实的标准。议论性文体评价的关键内容是“思想性、独特性和说服力”,记叙性文体则是“形象性、独特性和感染力”。

先谈议论文。总的来说,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一是思想深刻、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作文。二是在上述三点标准中某一点有所欠缺但观点或思考角度独特,或语言成熟老练特点鲜明的。思想深度,并非高不可攀。阅卷评价时并不一定要求你的思想深刻到别人难以企及,主要看你论述是否有层次,层次是否能推进,推进是否有逻辑。或者你的思想是否在当年高考作文中与众不同耐人寻味,因为独特的思考往往本身就是深刻的体现。换言之,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中规中矩思想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作文。当然,后一类作文在语言和结构方面也要比较优秀。

二类卷作文标准的确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所以,上海高考作文阅卷在中心组选样卷时一改以往惯常的先选三类卷的做法,首先选定二类卷。这样做,便于一类卷脱颖而出,也使三类卷与之有了明显的区分。针对前几年高考阅卷和平时学校作文评判过于严苛,教师基本不给一类卷,严格控制二类卷的现象,阅卷组反复强调,二类卷并非好作文,而是在各方面比较合格的过关作文,所以,上海卷对二类卷制定的评分细则为:“二类上(59-

62):有灵气、有新意,但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某一方面有不足的。二类中(55-58):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有独特的思考,但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某一方面有缺陷的。

2、新意不够,但平稳充实的。”这一细则告诉我们,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二类,一是有灵气有新意但立意、结构或语言等某一方面有明显缺陷的作文,二是思想平淡而内容充实,在语言、结构等方面有不足但无明显缺陷的作文。这样做的目的,绝非降低评价标准,相反,它更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客观现实,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于学生,不再会有“怎么努力都只能得个三类上的”苦恼,学习有了上升的目标,努力有了上升的回报。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二类卷不是好作文”的理念已经比较深入人心,“作文不是创作,教师在教学上大有可为”已经落实在教师的行动中,在保护有才华的学生写作个性的同时,让不会写作文的学生作文从“无格”到“入格”,从思路不清逻辑混乱到平淡充实,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结果是,这几年二类卷作文的比例在高考中明显上升,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了一定提高。

三类卷则是既无新意,又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或语言表达方面有明显缺陷的作文了。至于四类卷,或审题错误,或内容十分单薄,或中心不明,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简言之,就是不及格的作文。五类卷基本属于离题且文理不通的作文,在以往考场作文中十分鲜见。

再谈记叙性文体。这类作文的一类卷和议论性文体评价最为明显的不同有三点。第一,议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记叙文则要求“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显然,主题鲜明的记叙文未必能够得到高分。第二,议论文要求既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而记叙文则不同,能够在文中形象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也能成为上乘之作。第三,倘若命题形式是材料作文,则写议论文需要交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而记叙文则不明确必交代,而是应该以叙述描写或水到渠成的抒情来暗示主题即可,专门用一段文字交代文章和材料的关系反而会不伦不类,影响得分。

其余各类卷则针对记叙性文体的特点,对语言的生动形象,情节的巧妙,描写的细致鲜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作者为华东师大语文教研中心副主任,长期担任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兼作文组大组长)

阅卷负责人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何 勇 冯渊 来源:语文学习

一、优秀作文的基本特质

不同省市阅卷负责人对优秀作文基本特质的看法在语言表述上有差别,但本质上有很大的趋同性。

上海市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兼作文组大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研中心副主任周宏教授认为:

上海市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把“思想、实、朴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标准。

所谓有思想,就是写作文要展现自己对某一问题或对象的思考,通过议论性文体提出并证明观点,或通过记叙性文体形象地表达自己观点。

所谓写真我,就是高考作文要抒写真实情感,作文中的真我,不能肤浅、庸俗、偏激。这要求考生不断提升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所谓尚朴实,就是“寄至味于平淡”,朴实不是语言的平淡无味,更不是不加锤炼的罗唆之言,它至少应该朗朗上口,简洁明了,耐人咀嚼。当然,也肯定其他健康的文风,包括华而实的文风。

所谓守规范,就是高考文虽然不限文体,但绝不等于不要文体。考生可以任选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行文。但在选定文体之后,行文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要求,同时要注意使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持语言的纯洁性。

所谓求创新,是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在形式上或思想上追求与众不同,是,如果仅有新颖的观点而缺乏充分的论述,仍然不能获得高分。

江苏省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认为:

优秀作文应具有以下三大特质:

首先是能体现写作基本功,即文字不止于通顺,还要流畅;结构不止于完整,还要富于变化;书写不止于干净整洁,还要优美。

其次,选材要有个性要新颖。高考作文是给定主旨的写作,不是自由创作,在主题相对接近的情况下,如果材料让人耳目一新,就可能赢得阅卷者的青睐。“怀想天空”为例,当大部分同学停留在历史的天空下,与屈原、司马迁、项羽、韩信纠结时,有一篇作文写的是6月5日,作者和父亲在初夏的天空下割麦子的经历。一般来说,有孩子参加高考的家庭到了5月就进入临战状态,考生成为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极少有家长在考试前还让孩子到地里干活。这位考生的材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有极强的个性色彩。他在考场上“怀想”前天在天空下收麦的经历,担心父亲一人在地里劳碌,考试结束,他仍将回到曝晒的阳光下,帮助父亲继续收麦。

第三,必须有亮点。既可以指语言技巧,也可以指选立意。通篇出色当然好,一两句话的精彩也能见出作者的出众之处。就好比太阳有太阳的明丽、月亮和星星也有其独特的光辉,如果没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耀眼,至少要露出一点萤火虫的小尾巴。如前面提及的“怀想天空”的作文,考生写道:走进考场,顿觉清凉。这是因为他是从麦地走进考场,而大部分考生走进考场的情绪可能是紧张甚至烦躁,因为他们是从空调房走过来。这里的“清凉”二

字就是一个小的亮点。文章写到最后,作者说:“等我考完了,还要在烈日下再晒两个小时,怀想一下与父亲在如火骄阳下割麦的情景„„”这,就是一大“亮点”。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胡勤认为: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思想内容、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三方面完美地合。思想犹如灵魂,结构有似骨架,语言好比血肉。而不同类型的文章其基本特质是不一样的,实用类和文学类的作文评价的标准不同。现在的高考作文流行的是散文,评价优秀的散文,角度不同,标准也不一样。如果从阅卷者的感受来说,有一种好散文,能够很流畅地从开始读到结尾,文气和读者阅读时的情绪感受非常吻合,文章的起伏带动读者的内心跌宕起伏,或者开想象的空间,或者把读者带入深度思考。读完文章,作者浮现在眼前,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律动,才华横溢。这样的文章不失为考场佳作。

二、关于审题立意

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难度。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审题失误,全盘皆输。

关于审题立意,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苏盛说:

离题、偏题作,即便再深刻、再丰富,再有文采,再创新,那也是南辕北辙。切题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近年对切题有新倡导及新要求,从2009年开始,高考作文题题干中特别提出要“选准角度”。我们认为,材料选择的角度可为四个层,其中“中心角度”、“重要角度”为“符合题意”;“沾边角度”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次要角度”的判断和给分由评卷现场掌握。

何永康近几年江苏卷为例,对审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命题作照样存在审题的难度,无论新词汇还是耳熟能详的词语,都要认真思量。如“好奇心”这个词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意义不确定的词汇难以把握,审题难度就上去了。当年的大量考场作文写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了好奇心,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不是有了好奇心就能造就一切,“好奇心”是个浅层的概念,它只是一个出发点,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也可能是划亮了一根火柴,只照亮了一小片地方很快就熄灭了。有的“好奇心”甚有“看客”之嫌。因此审题时要全方位考量,准确立意,下笔时才能言之成理。再譬如“品味时尚”,何谓“时尚”,一定要有个定位。“时尚”必须具有这些要素:审美的、富有创意的、短暂的。不一定是新旧之争,因为穿布鞋有时也是一种时尚。部分教师认为这个考题对乡村考生不够公平,实际是对“时尚”的误。

对流行词汇,审题一定要慎重,不能浅尝辄止。如看到“绿色生活”这个题目,考生立即想到的是环保问题,这就可能大而无当,要对“绿色生活”的本质仔细分析,能用明确的词语替换才能保证立意的确深刻。“绿色生活”的特点应该是“顺乎自然”。

审题见出思维品质的高下,不跑题不离题是基本,写得深刻独到就能将优秀考生从普通人群中分离出来了。这是选拔性考试必须具备的功能。

周宏认为:

一线教师在评判学生作文时可能存在标准苛严的问题。有一则材料说,冬天来临了,大雁飞向南方过冬,而狗熊无法迁徙,只留在冰天雪地里度过寒冷的冬天。要求学生针对这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每个人总有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上帝将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狗熊到了冬天便会挪动它那充满厚实脂肪的身体,靠自己的身体特点抵御寒冷;大雁扑腾着有力的翅膀飞向温暖的南方。试想,如果一定要没有翅膀的狗熊飞到南方,纤瘦的大雁留在北国这该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

不同的物种,生存方式不同。根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符合自己实际,适合自己生存的模式,才是最为智的选择。

(教师在这里批阅:从这个角度立意并不好。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来思考立意。)不适当的选择会耽误甚至毁灭自身„„大雁无法理解狗熊的“懒惰”,狗熊也无法认同大雁的“长途劳顿”。但是他们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战胜了寒冷的冬天,这便是胜利。也许对于你的生活方式,他人难以理,无法认同;但只要无损于他人却有益于个人,那无疑是对于你自己的上佳选择。别人的方式也许令你羡慕,但那不一定适合你选择的时候我们要理智„„面对不同的声音,务必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才能安全快乐地度过你“人生的冬季”。这篇书写美观、语言流畅的文章,教师判分为48分。48分是三类卷中中等偏上的成绩。满分为70分的作文,一卷可以打到63-70分,二类卷52-62分,三类卷39-51分。

据推测,在模拟测试中,教师打低分的原因是爱护考生,但周宏指出,准确判分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己的真实写作水平。没有确切理由的严苛会损害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篇作文应放入二类卷上里。

推测教师对这则材料主旨的把握,可能是赞美大雁自强不息的精神,大雁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耐,战胜自然;而狗熊是一味适应自然,缺乏进取精神。——这样的立意,一般学生能想到。但像上面这位学生的立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并无失误,而且可能是生的独辟蹊径,完全是基于原材料的正确阐释,教师应予认可并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创新性人才。

胡勤认为:

一些规则对作文的立意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关系型题,思辨性强,要求辩证思考事理关系的两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抓住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却忘记了另一个,或者肯定了一个关键词而否定了另一个,导致片面绝对。比如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立意和选材范围都非常明确,必须围绕“出人意料”,还要揭示其“合乎情理”的本质。文章必须扣住话题的两个方面。

下载2012高考作文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考作文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2010福建高考作文

    不变的理性追求 ——试谈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由半命题回归到材料作文,不变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只不过2009年的“......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 济宁一中2013级语文组 【题目】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

    2013年高考作文深入解读高考作文趋势

    2014年高考作文深入解读高考作文趋势 (一)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流程 高考的命题宗旨是“稳中求变”,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因此,材料作文依然是2014年乃至此后一段时间的主打作文题型,考......

    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议论文里,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 中规中矩思想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作文。◆记叙性文体要达到一类卷,则要求“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

    解读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

    2011年福建卷高考作文解读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

    2012年5月最新高考作文素材解读

    2012年5月最新高考作文素材解读素材一:中国高中生有着最强的国家意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中日韩美高中生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比起美国、日本、韩国的高中生,中国高......

    四川2011-2013高考作文解读[合集五篇]

    作文审题素材 四川高考从2006年开始自主命题,至今已走过7年时间。2006年材料加话题形式,以“问”为话题;2007年是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2008年大地震后是话题“坚强”;2009年是......

    2018年高考作文时新素材解读

    2018年高考作文时新素材解读(1) 文 / 张志先 “一到6月7日,中国古代名人纷纷被考生请来,忙得不可开交,屈原不断跳下汨罗江,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的宝剑始终架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自杀;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