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史融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探索
科学史融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探索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为重新审视学科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提供了契机。科学史在教育教学中具有特有的教育功能,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使科学教学更具有人文精神;使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丰富、更完整的认识,并使学生对科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理解。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策略是多样的,适合初中科学教学的主要有多元化教学模式和HPS教学模式。
【关健词】科学史 科学学科 意义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140-02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有一项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其内容均渗透到科学基础知识中,这一目标的落实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上,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有怎样的价值和教育功能呢?在科学教学中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科学史应有的价值和教育功能?本文将结合《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和本人的教学体会探讨这两方面的内容。
一 科学史在科学课中的作用和意义
科学史的学科创始人乔治•萨顿曾说:“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的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通过科学史可以了解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学本身的认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使科学教学更具有人文精神因素;使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丰富、更完整的认识,并使学生对科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
1.促进学生全面把握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某一特定时期,由于世界观、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局限,科学知识具有正确性和绝对意义,但将其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进行考察,它则是发展的。教师在基础知识的内容里适当穿插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科学史知识,运用历史的方法从发展的观点去追踪一个科学概念或理论的演化过程,便于学生全面领会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
创新活动始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则起源于问题和怀疑。中学生好奇心强,但往往表现为只是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对事物仅停留在了解水平上,而忽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探索性。以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作为探究的问题情境,这样通过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质疑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索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初中科学课程所关注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有价值的要求。课堂中融入科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精神以及合作的精神等。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充分利用,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和熏陶。
4.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乃是科学家用于解决问题、探索新知,以增进人类知识的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发现真理的桥梁和手段。“了解一位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甚至比发现本身更具价值”。特别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文盲的涵义已不再是目不识丁,而是指没有掌握科学方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联系曲折发展的科学史实,介绍化学家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以新教材《科学(7~9年级)》为例,教材中引入有关科学史方面的材料有很多。科学史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实际的科学课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中科学史的材料,以充分发挥科学史应有的价值和教育功能呢?
1.多元化教学模式
所谓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各学校、各科教学都在克服一元化的教学活动,以多元化教学活动代之。科学史融入理化教材之中,所强调的是针对某一个科学理论或科学概念,利用讨论、辩论、教师示范实验或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方式。而当时科学家们所产生过的争论、质疑、错误也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避免学生犯以前科学家所犯的错误。
2.HPS教学模式
在以往科学课程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科学史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将科学史与科学教学内容分离的教学过程是低效的。HPS教学模式(孟克和奥斯本)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6个环节:(1)演示现象,这一自然现象必须是以往科学家在历史上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现象;(2)引出概念,老师启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3)学习历史;(4)设计实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5)显示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介绍教科书上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进行实验检验;(6)总结和评价。例如,在讲授“空气”一课时教师先拿出一个空的玻璃杯做演示实验,问学生“杯子里有什么东西?”然后将一小截蜡烛点燃,把空杯子倒扣在蜡烛上,燃着的蜡烛熄灭,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熄灭后杯子里面还有什么?从而引出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欲望。待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出几种观点,再讲述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的实验以及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科学家的观点。HPS教学是以问题情境为基础让学生进行探究,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
科学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事实说明,课内外给学生讲一点科学史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不断地去“探访”这块宝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它,从中汲取力量,使它真正成为科学教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时清.科学(7~9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兵.科学史的功能与生存策略.驻守边缘.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
[3]袁维新.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原则、方式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
[4]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
〔责任编辑:高照〕
第二篇: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精选)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上夹河中学 马莹 2007-10-24
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对此数学教学是有许多工作可做的。下面仅以讲授初三几何第七章“圆”为例,就如何将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见缝插针”,使科学史自然融入课堂教学。
“圆”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和它密切相关。有关圆的知识在战国时期的《墨经》、《考工记》等书中都有记载,授课中将有关史料穿插进去,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例如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时,我向学生介绍,约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我国已有了圆的概念,考古说明我国夏代奴隶社会以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就有圆形的建筑。至于圆的定义和性质在《墨经》中已有记载,其中,“圆,一中同长也”,即圆周上各点到中心的长度均相等;此外,还进一步说明“圆,规写交也”,即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终点与始点相交的线。这与欧几里得的定义相似,而《墨经》成书于公元前4~3世纪,是在欧几里德诞生时间问世的。再比如圆心角、弓形、圆环形、圆内接正六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圆锥等一系列概念与性质,在《墨经》、《考工记》、《九章算术》等书中都有记载,在讲到这些内容时,我便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这样,随着这一章教材的不断展开,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概貌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白我国古代就对这些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论证几何学的萌芽,几乎与古希腊的几何学同时产生。
二、根据教材特点,适当选择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作出过卓越贡献。该章的“读一读:关于圆周率π”对此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到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用古率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时,所得到的值均小于实际值,于是不断利用经验数据修正π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分别得到π=3.1605和π.125。后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利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来求圆周率的近似值,得到当时关于π的最好估值约为:3.1409〈π〈3.1429;此后古希腊的托勒玫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又进一步求出π=3.141666。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微(约公元3~4世纪)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弧矢割圆术”计算π值。当边数为192时,得到3.141024〈π〈3.142704。后来把边数增加到3072边时,进一步得到π=3.14159,这比托勒玫的结果又有了进步。待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更上一层楼,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求出了准确到七位小数的π值。我国以这一精度,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记录直到公元1429年左右才被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他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十六位。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国不仅以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内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创造过多项“世界记录”,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一项。接着我再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才逐渐落伍。如今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同学们的肩上。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为了使同学们认识科学的艰辛以及人类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还进一步介绍:同学们都知道π是无理数,可是在18世纪以前,“π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一直是许多数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直到1767年兰伯脱才证明了π是无理数,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人类对于π值的进一步计算并没有终止,例如1610年德国人路多夫根据古典方法,用262边形,计算π到小数点后第35位。他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项工作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数刻在他的墓碑上,至今圆周率被德国人称为“路多夫数”。1873年英国的向克斯计算π到707位小数。194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弗格森分析了向克斯计算的结果后,产生了怀疑并决定重算一次。他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来做此项工作,结果发现向克斯的707位小数只有前面527位是正确的。后来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人已经算到第十亿位。同学们要问计算如此高精度的π值究竟有什么意义?专家们认为,至少可以由此来研究π的小数出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对π认识的新突破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几千年来,没有哪一个数比圆周率π更吸引人了。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也使学生受到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吃透教材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把科学史融入日常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的知识内容,还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并采取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初三几何教材第七章的7.3节的例题四,是通过计算赵州桥桥拱的半径,使学生掌据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好材料。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上课前我请美术教师画好赵州桥的彩色图画,当它在课堂上展示时,同学们被这造形奇特、气势雄伟的赵州桥画面吸引住了,等待教师的讲解。我指着画面向同学们介绍道:“这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整个桥身是圆弧的一段,长50多米,宽9米多。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这样巨型的跨度,在当时是首屈一指。而更显示其先进技术的,是大拱圈上的两肩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还增加了洪水季节桥下的过水面积,四个小孔可以辅助渲泄洪水,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种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创造了敞肩拱的新式桥型,使拱桥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比欧州19世纪建造的同类拱桥早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经历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界的袭击和一千多年使用的考验,依然巍然挺立,雄姿焕发,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综合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多种科学知识的典范。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桥拱的半径„„”这样引导,同学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第三篇: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
【摘 要】科学是一项不断完善和修正、不断发展,积累知识的过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史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初中的科学是学生们接受新的知识更好的阶段,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地整体形象,通过科学史资源有利于解决课堂问题,从而全面的解读科学史在科研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科学史在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对科学史资源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史;课堂教学;分析;作用
一、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所起的重要性
科学史是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资源,它以独特的资源视角为科学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它的教育价值开始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教学中,对于科学史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然而许多的教学老师仅仅把科学教学理解为浅显的科学教学理念普及,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偏差,而且在具?w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对科学史的教育仅简单地理解为对科学史事实的记诵教育,而没有将科学史所蕴涵的理性精神、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渗透其中;没有通过科学史的再现让学生逐渐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内含的人性、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精神等。而这些方法与精神和科学知识一样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史,应打破历史事实的硬壳,充分展现科学史内在的价值。
二、利用科学史,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
在科学教程中,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往往从学生角度来看都是正确而又可行的,如果能够利用科学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论观念,.使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丰富、更完整的认识,并能使学生对科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理解则会使教学看起来更加的丰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学课程,不仅无损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科学观。只用通过教科书了解到学生,以科学的理论看待历史。从科学史的发展上来看,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过程,而科学的理论则像是深埋在黑洞中的理论,需要你通过不断的摸索去探究发现,它的真理才会不断地浮出水面。我们看到的是,科学像其他人类文化一样,实际上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是由特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统的人推动的,并依赖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最早能够利用科学史进行教学融入的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在这个教学中,不是介绍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是一种常识。而是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体现人们在科学探究中的历程以及所体现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方法。
三、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原则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科学教材中,虽然也包含有科学史方面的内容,但是仔细分析以后就会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在教材编写中,当涉及科学史方面的内容时,篇幅过短,有时甚至一句话带过,或者把科学史放在阅读材料里面,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些也是导致科学史内容在教师和学生中得不到关注的重要原因。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加认识到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教材编写方面得到体现,逐步把科学史的内容合理地融入到科学教科书中。只有把科学史融入到科学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一个附加的额外任务,才能真正发挥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否则,科学史教育就不会有生命力,也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把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笔者通过分析科学课程标准和现行的综合或分科科学教科书,发现多数科学教科书基于对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的分析和把握,在教材编写中采用了以下三条科学史融入教材的原则。
(一)少而精原则
教材的选编应通过有限的篇幅和精选项的科学史事例,通过学生的参与,折射出科学的全景。以初中生物教材为例,在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科学史实时,教材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呈现这一发现的科学背景和大致历程,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科学哲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实验技术等角度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出标准答案,而是使学生能够从一个科学史实出发,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营养,用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二)循序渐进原则
科学史内容的选编,应采用循序渐进原则,从初中到高中,应有不同的要求,做到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初中科学教材可能更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史实,诸如科学家的故事,旨在激发学习兴趣;而高中科学教材,则应引导学生对科学史理性判断和决策。如在初中科学教材中,讲述爱德华?琴纳发现女工与患的奶牛接触不会感染天花,最终实现了人接种并开辟了免疫学的故事,这能够激起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宣扬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和方法。
(三)价值优先原则
科学史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价值优先原则,选取那些具有较高教育价值,能给学生多方面启迪的内容,避免为写历史而写历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中有一个案例可供借鉴,巴斯德通过鹅颈烧瓶的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生产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教材以鹅颈烧瓶的史实展示了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采用经典的巴斯德生生论的史料,则能使学生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等多方面获得启迪。
四、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基本内容、目标与方式
(一)用故事形式引入科学史,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科学故事的形式介绍科学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过程,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是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最常用的形式。例如,引出植物分类方法;用巴甫洛夫做的关于狗的食物性反射的经典实验,引出条件反射;用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的故事,引出细胞内容的教学。
(二)用探究课题形式引入科学史,以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把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设计成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探究型的课题,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用专栏或科学史专题形式引入科学史,以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
科学史引入科学课程的另一种形式是,在新课教学中和新课教学后,以科学史作为素材编写例题与习题,或用科学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现实来源和应用。这些内容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之后,又顺便向学生介绍了《梦溪笔谈》中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记载。学生听了之后,一方面了解我国古代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性质。另外,插入科学史专栏,可作为拓展性阅读材料。科学史使学生了解科学发现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性故事,从而建立完整的科学形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五、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所强调的是针对某一个科学理论或科学概念,利用讨论、辩论、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动手做实验等多种方式,模拟当年该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并说明当时的文化背景。通过呈现科学史中科学家们所产生过的争论、质疑、错误概念,除了可以避免学生犯这种错误之外,也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其错误概念。因为融入的科学史材料完整地呈现了以前的争论及质疑,这有利于充分说服学生放弃错误概念,进而自主建构科学概念。以大气压力概念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记住大气压力等于1.013x105pa并不难,问题是单纯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可以采用融入科学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首先,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空气有没有重量?”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或辩论。有的学生可能?J为空气是没有重量的,因为石头拿在手上放开会往下掉,而气球拿在手上放开则会往上飞,其实这个错误概念历史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经坚持过。结论的时候,教师再一次强调空气是具有重量的,因为当学生有了这个观念以后,才能逐渐体会到大气压力的存在六、结束语
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科学史是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是人类思想宝库中一笔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重视科学史教育,把科学的思想观念、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综观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科学史正在从科学教育的边缘进入科学教育的中心。因此,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已成为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教学策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郭青瑛.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高效实施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4(8):192-193
[2]詹翔.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J].中学教学参考,2016(29):106-107
[3]郑多增,李杰志.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和教学应用[J].考试周刊,2010(15):228-230
[4]论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424
第四篇:初中科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探索
初中科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知识已呈几何级数增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应该灌输并培养自主学习的思想与能力,才能保证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师更要在课堂上积极导入自主学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关键词】初中;科学;自主学习
在初中教学课堂上积极推行自主学习模式,是体现新课程标准思想,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与小学生相比,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更强调了对适合自身学习方法的摸索与掌握过程,这决定了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的必要性。1.激发自主学习内在动机
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上的动机能够直接对其内在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有推动作用,尽管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受到动机的内在支配,因此利用好内在动机的这一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早在1978年,凯勒就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型,将动机的推动归纳为四种因素,包括注意、关联、自信、满足。初中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将知识点与生活形成紧密的联系,以形成学生的学习注意和知识关联,在动机的挖掘与推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信与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大多都取决于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与积累,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吸收课本内容。利用学生的经验,借助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才能紧抓学生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如学习《演化的自然》一章,针对“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中的地震成因内容讲解时,很多没有经历过地震的学生会觉得非常深奥,那么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行感受与领悟,学生可以抬起手臂向上弯曲,这时观察自己的衣服有褶皱隆起,且外观上与地层的褶皱相似,经验迁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觉联想到科学知识。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地壳岩层最初也是比较平坦的,当其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产生的作用时出现褶皱,伴随着压力的增大褶皱的程度也就越大。如果有学生提出褶皱会不会无限增压,这说明学生联想到了如木棍弯曲到一定程度发生断裂的问题,正如地震一样的巨大声响,用手掰断木棍在断裂的瞬间手也会感到震动,与地震相似,于是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自主学习内在动机,并实现了难点的突破。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展开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兴趣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学生从科学中领悟的自我认知。美国的研究者针对自主学习提出了几种学生的自我兴趣解剖,包括自我监控、优选方法、自我评价、自我奖励等等,这与其他的学习兴趣培养不同,主要指标在于学生的自我认[1]识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学生准备与设计课题的过程中要以学生自我认知规律与学习能力为基础,根据科学教材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做准备,如改编课本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当前使用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实验难度相对较大,而学生自主验证的成功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从旁指导与适时点拨,并努力改编教材,使其适应学生实际能力发展。比如在学习《电路探秘》时,教师可以将其中“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改为验证性实验,针对实验的要求设置目标编订计划,保证改编后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更容易上手,改编后串联电路实验更能激起兴趣,挖掘学生的实验潜力,并在自我操作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动手实践能力。3.切入式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与深入,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已在当前初中各个课程教学课堂上应用,且在实践中也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要求的提出正是建立在知识同化与迁移基础上,因而也就更符合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教师以切入式的教学模式带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有助于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构建主义的同化迁移过程能够建立科学科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适时切入要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反复思考,进而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取得更巨大的成就与效果。比如在学习《观察生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展开“呼吸系统——人体肺泡结构”的教学,切入案例,如在课前准备一段树枝带入教室,提问学生树叶分布的特点,这时学生或许会感到莫名其妙,教师再将树叶重叠,再次提问树叶在展开时的面积更大还是重叠面积大?在学生解答展开树叶面积大时,教师切入“树叶之间之所以互不遮挡的秘密”,于是“吸收更多阳光”的主题则成功切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随后再切入有关“气管分支到肺泡”以及“树枝分支到树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并顺应教师的切入点自觉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最终顺藤摸瓜地学习知识重点。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顺应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学形势发展,教师必须注意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动力,适时引导与讲解,全面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考文献】
[1]汪靖霞.初中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12(11):12-13.[2]周呀呀.初中科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教学与管
[2]理,2016,6(16):273-274.
第五篇: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索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索
姓名:劳忠娣 性别: 女 学历:本科
工作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311106 职称:中教一级 研究方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联系电话:0571-*** 电子信箱: laozhongdi@126.com
摘要:主体教学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初中科学主体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合作、体验、拓展学习和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初中科学 主体 策略 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是学生心理和知识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的过程。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创新的全过程中得到发展。
一、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结构与实施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精心准备后实施激励、引导下的以学生自学、互动为主要学习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八个字:激励、引导、自学、互动。激励、引导是教的特征,是激励式、情景化、问题化、结构化的教;自学、互动是学的特征,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两者是同一过程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笔者根据主体教育思想与理论,结合初中科学教学的特点,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五个环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初步参与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一开始教师就要注意情感引导,要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心理无压力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设置情境时,不能只有一种模式,要根据具体课型和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悦的气氛并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可采用一段小故事,一句名言,一段诗画般的描述,一段生动的录像片,一个小实验,或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学习。
2、引导自学——独立参与
在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有利的教学因素,展开下一步教学活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这一教学环节是一堂课的重点,为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那种放任自流的“放羊式”自学形式,教师要进行合理的组织,给予必要的导读提示。首先,教师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编制引导学生学习的联系生产、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实际的读书提纲和开放型练习题,学生结合提纲和练习进行自学、自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和疑问,并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情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比较,和提出问题,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再发现和再创造,使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交往——合作参与
小组交往前学生已经过自我深思内蓄的过程,教师组织、指导、调控小组交往,学生以合作方式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发表、交流,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出现不同程度的参与冲动,兴奋再一次外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而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参与,要及时加以引导,作出明确的要求;发现因思维受阻设计方案有困难、操作错误或不规范,要及时点拨、指导,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顺利进行;发现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以及对验证假设设计的探索性实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引导学生交流与讨论一些较深层次的、有交流价值的问题,不要让讨论流于形式;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成果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4、精讲巩固——拓展参与
教师针对小组学习反馈作评价式、解疑式或引伸式精讲,不需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讲解即可。最好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操作演练,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迁移。有时候还可设计一些题目,使学习走向深入,使学生在拓展参与中巩固、运用和完善知识。
5、自主评价——反馈参与
传统教学中总结是一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基本都是由教师来做。其实这种总结不应只是简单地复述一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性实验的优越,运用初中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科学是一种愉快的活动,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二、主体参与模式教学的策略与要求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交往
学习氛围主要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愉快地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应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确立“尊生爱生”的师生关系,绝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提问时教师要把自己放到学生一边,带着欣赏的眼光期待学生发表学生的见解,关键时将“提问”改为“提示”,诱导学生有创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怪异回答,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生硬地否定,提示他“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后进生,不能有偏见和贬低,要尊重和理解他们,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应提倡加强师生交往,这种交往应是多样式的、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生生交往中进行,教师只是交往中的一个成员。这种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主动探索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扬“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老师置疑提问,敢于对课本,对参考书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列举课本实验原理、过程、仪器的缺点,积极探索设计新的方案。对于有质量的提问,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回答,而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侧面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开拓思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研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释疑。有些问题如在课堂不能解决可延至课后,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或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渗透在生活之中,而且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升华。
【例】二氧化碳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插入一支塑料管,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向塑料管中缓慢地气,让学生们观察。
生1:我看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有许多气泡冒出。
生2:我看到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而且带有一点乳白色。生3:哎,老师,怎样石灰水又变清了呢?
当生3说完,全班同学全愣住了。“是啊,怎么会这样呢?书上写的不是这样的,就只有澄清石来水变浑浊,没有浑浊变澄清”;“老师,你的实验是不是做错了,怎么与书上的不一样?”学生们纷纷地议论。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来浑浊又变澄清,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4:原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后来由浑浊变澄清就不明白了。
生5:后来浑浊又变成澄清,可能碳酸钙又变成氢氧化钙了。师:我们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生6:不对,可能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又生成新的物质了,但具体是生成了什么物质,我也不清楚。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对,猜想非常正确。由于那位同学在吹气时,吹入二氧化碳过量了,二氧化碳与生成的碳酸钙、水继续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碳酸氢钙,所以又变澄清了。另外,这个实验也说明了科学中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质也不同,反映了哲学中一个思想,量变会引起质变。以后我们在做科学实验时要注意物质的量。全班学生听了微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
学生在“观察—猜想—评价”的学习进程中,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崭新舞台。
三、发展性评价, 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催化剂
激励性的发展性评价是主体参与学习的助推剂。要让全体学生乐意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让学生体验成功,从成功中感觉到“自己能行”,感觉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 感觉到参与的乐趣。这时教师激励和他人的评价就似火箭起飞的助推剂,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1、评价要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
实施发展性评价,不奢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要敢于承认差异,把目标定位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让学生进行纵向自我比较,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对困难生尽量少用横向地比,以避免产生“畏难”和“反正我不行”的心理。
2、评价要关怀学生的成长
要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制定等级,扩大差距,强化选优功能。评价要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营造人人无所顾虑的表达氛围。一般来说困难生胆小,大家不信任,甚至讨厌,觉得拖了他们的后腿,使困难生在班中抬不起头来,被自卑所困扰。要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实现参与,教师要善于消除这两类学生的消极心理,使他们明白:一个优秀的学生是一个会关心帮助任何人的人。使困难生明白: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是坐在教室里的人,都是有希望的学生,相信所有人都能行。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和谐、互助、向上的情感,使他们在“他尊”的良好氛围中无所顾虑地表达。
3、评价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的动力。作为教师要不悭吝自己热情洋溢的言词,多运用激励性的评语,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词中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信任,自己的进步。例如,“你真很棒,虽然只说了一句话,但你今天勇敢地站起来了!”“你能跨出成功的第一步,真了不起!”等等。
4、延缓评价,创设多向思维的空间。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有多种可能性。习惯的做法是一个学生表述意见后,教师马上做出判断,使其他的可能性自然消退,这样不利于蕴含着创造意识的多向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减少了积极表达的机会。面对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问题,不妨采用“延缓评价”策略,给学生创设一个多向思维训练的空间,即教学中通过暂缓做出判断和评价,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供许多解答,鼓励各种想法,欢迎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要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何奇.展性教学策略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5,(2).[3]王升.论学生主体性参与[J].教育研究,2001,(2).[4]王磊.蒋丽.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 [5]郭英.刘宪俊.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教育导刊,8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