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时间:2019-05-15 04:0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6、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如,第四组,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教材提供了两个角度,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 1 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本册明确安排的“小练笔”在第五组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本册还多次在课文之后安排学生动笔的练习,如,《匆匆》课后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再如,《北京的春节》课后第四题,布置学生简单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第四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练笔安排,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学生进行练笔,但切忌拔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好办法。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过程与方法: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过程与方法:(1)指导选材。

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2)明确要求。

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3)指导构思。

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口语交际·习作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口语交际·习作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过程与方法:

1.请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准备得充分,是开展本次活动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和身边的现实生活,积累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件,对自我保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组织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3.交流过程中,尽量用事实说话,指导学生完整讲述已知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8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 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 听来/ 最美/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

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

做过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

(1)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可以由同学们共同推荐佳作亮相。

2.小组互评。

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

3.全班评议。

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自评修改。

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六年级《爱祖国、爱家乡》中队主题队会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了解家乡。唤起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努力学习。

2、引导学生树立 “班荣我荣”的思想,争创“先进”班级。并能够为之付出刻苦的努力。

3、通过学生自己组织主题班会,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参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活动准备】

(1)收集整理祖国、家乡的历史及文化材料,收集整理班级学雷锋、做好事、关心集体的事例,编排成文艺节目。(2)选出主持人、熟悉活动程序。(3)根据需要布置好会场。【活动程序】

播放歌曲<红旗飘飘>

在歌声中班主任宣布“爱祖国、爱家乡、爱班级”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一、歌唱祖国

导入: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都热爱自己的母亲,可你了解我们的母亲吗?

1、同学们介绍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2、唱红歌赞祖国 诗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4、歌曲《国家》

二、赞美家乡

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大好河山;世界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家乡永恒的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家乡农安也在蓬勃发展。同学们,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家乡,要了解家乡。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

1、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1)美丽的浏阳河(2)风景秀丽的大围山(3)秀美的道吾山

(4)名扬中外的浏阳花炮(5)浏阳的特产

(6)越来越美丽的浏阳城

3、我们把视角对准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昨天、今天、明天,我们的理念是“热爱祖国从热爱家乡做起,关爱人类从关注家乡人民生活做起”。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家乡的美是家乡人建设的,我们农安的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人民。他们创造了美丽的今天,他们还在建设着更加壮丽的明天。欣赏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三、畅想浏阳的美好未来

1、美文朗读

2、几个同学把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说一说

四、班主任总结讲话:

如果我们是生长的小树,那么,浏阳就是滋养的土地,如果我们是自由自在的小鱼。那么,浏阳就是宽阔的大海。在这个温暖的班级中,你的生命之树将会常青,在这个欢乐的集体中,你的忧伤,能为你抚平。生活在浏阳这个美丽的山水城市中,你会像一滴水溶进大海,像一棵树生长在深山,你会感到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人人都把欢乐、温暖送给同学们吧!让找们的集体充满阳光。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变成自觉的行动。

我们应该 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热爱班级做起为家乡、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力量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六年级作文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教学重点: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难点: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0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向发言的同学提问。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课时

一、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现童年的美好,启发思考思路,要突出‚趣‛。

1、谈话:针对要求你准备写什么?

2、如果写景,你准备写什么?从什么地方着手?

3、如果写活动,你准备写什么?

4、如果写活动,你准备写什么?

5、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分小组说,认真倾听,相互补充。

2、全班交流:是否抓住了重点;

顺序是否合理;

选材是否得当;

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抓住重点,谈出感受或体会。

三、列提纲

1、列提纲

2、打草稿

3、学生互相修改

四、誊写

第三课时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第四课时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 5

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 7

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 8

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一、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起个醒目的题目。

第四课时

一、结合老师的批改,自我修改。1.看评价。

2.看作文中指出的问题。3.看总评。

4.对症下药,进行修改。5.相互交流。

二、再读,再品。1.比较修改前后的异同。2.谈体会。

三、小结。四.日积月累

1.积累好词佳句。2.积累风俗优美的语段。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4课时。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其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 11

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12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起草草稿。1.自我修改。2.相互修改。五.誊写

第三课时

一、回顾习作辅导过程。1.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我们重点辅导了什么? 3.归纳小结。

二、总体上评议本次习作。1.本次习作的优点:

(1)格式正确,语言规范,能表达自己的观点。(2)作文写得较为详实。

(3)作文中能采用多种表达方法来描述自己的理想。(4)表达方式自由灵活。2.习作缺点(1)模仿痕迹太重。(2)书写凌乱。

(3)错别字,语病较多。

三、例文赏析。1.出示优秀习作赏析:(1)习作是怎样联系实际的?(2)哪些句子写得优美?(3)什么地方体现了真情实感? 2.自读,自评

四、总结

第四课时

一、结合老师的批改,自我修改。1.看评价。

2.看作文中指出的问题。3.看总评。

4.对症下药,进行修改。5.相互交流。

二、再读,再品。1.比较修改前后的异同。2.谈体会。

三、小结。

四.日积月累 1.积累好词佳句。2.积累理想的优美的语段。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二、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 18

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三、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 19

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20

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 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 听来/ 最美/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 22

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教学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景、感兴趣的……)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

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 25

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⑴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

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小组交流,教师巡视。)2.全班交流。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可以由同学们共同推荐佳作亮相。

2.小组互评。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 30 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3.全班评议。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自评修改。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学们合作,取长补短,同学们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第四课时

一、结合老师的批改,自我修改。

1.看评价。

2.看作文中指出的问题。3.看总评。

4.对症下药,进行修改。5.相互交流。

二、再读,再品。

1.比较修改前后的异同。2.谈体会。

三、小结。

四.日积月累

1.积累好词佳句。

2.积累理想的优美的语段。

口语交际〃习作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难点:

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

三、教学准备:优秀演讲稿的范文

四、教学时间: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

2.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出现这种状况时进行调控。2.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表演。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也可择优上台。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宣布汇报会开始

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二、写作指导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正文:结合具体 34

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动……)(3)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4)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

(观点:歌颂祖国发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一、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 35

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3)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

学生自由谈。(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观点选材,不要偏离。)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2重温习作要求。

三、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四、作文交流、评改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2.自己修改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第四课时

一、结合老师的批改,自我修改。1.看评价。

2.看作文中指出的问题。3.看总评。

4.对症下药,进行修改。5.相互交流。

二、再读,再品。1.比较修改前后的异同。2.谈体会。

三、小结。四.日积月累 1.积累好词佳句。2.积累理想的优美的语段。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作文指导教案

习作一

学习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2、指导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课前准备

1、留心观察周围的普通事物,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看看能否从它们的身上得到启示或有所感悟。

2、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两幅漫画,想想画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习作 指 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⑴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⑵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⑶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板书设计习作一

内容:“难忘的‘第一次’”

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

描写一幅漫画

重点:

1、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

2、真实的写出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习作 指 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确定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4.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板书设计

习作二

编写提纲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习作 指 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⑴ 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 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板书设计:

习作三

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教学过程

习作 指 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板书设计:

习作四

习作要求: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满意的习作,为整理个人习作集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成长是我们生命的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汇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轨迹,带给了我们快乐、醉人、难忘、忧伤等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令我们的童年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今天让我们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流于笔端,共同分享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读书,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调动储备,精心选材

1.读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请选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2.你与同桌交流的同时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赶紧拿起笔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吧。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修改习作,评价赏析

1.学生自改

请将你的习作朗读两至三遍,对照习作要求自己进行修改。

2.小组内同学互评互改

①画出值得欣赏的地方,并说说好在哪里。

②对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还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

3.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润色作文。

4.精彩赏析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说说好在哪里(着重注意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打动别人)。

五、誊抄作文

1.赏析后再次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六、展示作品,互相学习

同学们的习作犹如一朵朵浪花,记录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充满着朴素稚拙的纯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起来品味„„

板书设计:

习作五

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6、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如,第四组,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教材提供了两个角度,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本册明确安排的“小练笔”在第五组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本册还多次在课文之后安排学生动笔的练习,如,《匆匆》课后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再如,《北京的春节》课后第四题,布置学生简单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第四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练笔安排,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学生进行练笔,但切忌拔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好办法。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过程与方法: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过程与方法:(1)指导选材。

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2)明确要求。

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3)指导构思。

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过程与方法:

1.请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准备得充分,是开展本次活动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和身边的现实生活,积累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件,对自我保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组织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3.交流过程中,尽量用事实说话,指导学生完整讲述已知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 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 听来/ 最美/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

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

做过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

(1)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可以由同学们共同推荐佳作亮相。

2.小组互评。

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

3.全班评议。

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自评修改。

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

第五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模版)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教学重点: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难点: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0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向发言的同学提问。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习作)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六、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五、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评选最佳发言人: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5、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后记

一、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起个醒目的题目。

四、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其积淀文化底蕴。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三、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习作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⑴老师修改了什么?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a 交换作文: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a 指名朗读作文。b 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六、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臵等。(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0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后记

一、评改作文。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 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 听来/ 最美/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臵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小玲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教学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景、感兴趣的……)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

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⑴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4.教师总结: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5、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小组交流,教师巡视。)2.全班交流。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五、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可以由同学们共同推荐佳作亮相。

2.小组互评。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3.全班评议。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自评修改。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学们合作,取长补短,同学们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

五、教学后记

下载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大全5篇]

    习作一 编写科幻故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思想,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较好地写出科幻故事。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写具体,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的启示或感悟。......

    六年级下册作文5的教案

    作文5的教案 执教:沙河镇中心小学王萍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我的理想》教案 教学目标: 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习作一我的老师习作题目: 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习作要求: 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 1、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表,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典......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我的理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 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

    六年级下册作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难忘的第一次 人总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得表扬、第一次受批评,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常常是一种挑战。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煮方便面。 那......

    六年级下册作文

    游桂林 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利用暑假时间,我们约了几个人,特地到桂林游玩。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于8月8日上午8时左右到达桂林。一安排好住宿,我们就迫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