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

时间:2019-05-15 04:1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

第一篇: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

第1课 印象深刻的事(一)综合分析

丰富的暑假生活结束了,又开始—个新的学期,本课的安排就是—个极好的过渡。《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注重美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课教材 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印象深刻的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追忆难忘时光,唤起美好情感。正如本课文字部分所言:“平凡的日子,似水流年,只有印象深刻的事件,才会激起记忆的浪花。”当记忆被唤醒,情绪被调动,快让学生拿起画笔,在纸上呈现往事,呈现心灵。

《又长高了》就像是一幅大写意,把量身高时新奇的感觉、强烈的印象恣意表现了出来。这里没有比例,只有大胆地夸张和盎然的情趣。

《拔虫牙》,对儿童来说这一小小的外科手术是有生以来惊心动魄的一次印象,大张的嘴巴、虫蛀的牙齿、古怪的牙钳、奇妙的聚光灯„„还有室内的一切陈设,莫不给小作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细节生动。

《集体过生口》,这幅表现细腻的画图肯定出自一个细心的女孩之手。它妙就妙在把—连串热闹的活动巧妙地安排在了一幅画画中,人物庞杂,活动繁多,充分体现出集体过生口的热闹和幸福的主题。把记忆变成画画,记忆会更清晰、更永远、更美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完成一幅以印象深刻的事件为主题的习作。难点是做到构图饱满,画面有感染力。(二)教学目标

.回忆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并体会它带来的感受。

.运用不同绘画材料来表现经历和感受。

.完成一幅记忆画。

方案1:(课前准备)多种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水彩颜料、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反 相关用具。

.导入:教师假以《拔虫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动阱述“那次”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讲述要真切。

.欣赏:出示儿童画《拔虫牙》(放大图),画面与故事对照,欣赏画面是如何表现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的。

.讲述与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间)各讲述—·件自己曾经历的难忘事,体验当时感受:欣喜的、惊讶的,孤单的、热闹的等。

.师生合作:以某一学生所讲述难忘故事为内容,师生板演合作一幅记忆画。注意:在合作中教师要以儿童心理和稚拙笔法经营画面,着意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教师巡视指导。

.欣赏评述:同学互相赏评习作。有没有在习作中大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画面有没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达出习作者的思想情感)。第2课

水墨游戏——山水(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第3课构成一个单元:水墨游戏。水墨游戏贯穿干小学美术低中高三个阶段,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是在前两次学习基础上的安排,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最初的笔墨体验,所以本课水墨游戏相对提高笔墨要求。但是这并不等于要上成纯粹的技法课,要在水墨游戏中尝试、体验,得出一点笔墨技法。不同于以前,本课题《水墨游戏》后还缀以“山水”二字。但它不同于山水画教学,更不同于专业的I川水画创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大可信手涂来,或峰,或岭,或云,或谷,或石,或木,随意表现一颗幼稚的心对山水的新奇感知。

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山水画家石涛、傅抱石的作品各一幅,要引导学生欣赏它们都各自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山水,水墨表现大异其趣,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创新,是另一种境界的水墨游戏。教材中还选取了若干幅儿童水墨山水,画面显得舒展、自由,兼有粗疏的笔墨技法。与其说它们是水墨作业,勿宁说是水墨游戏的见证。只有心灵是自由的,美术活动才是陶情的,反之亦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水墨游戏中对山水的笔墨表现感兴趣并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难点是在水墨游戏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能完成一幅比较满意的水墨山水习作。(二)教学目标

.观察或回忆看过的山山水水,以树木、山石、水流、人家等为素材,画一幅山水画。

.注意点、线和墨块、色块的合理运用,培养对水墨画的兴趣。通过体验,发表对水墨山水作品的见解。

方案:

.(课前准备)①笔、墨、纸、调色盒、颜料、盛水盒。②山水图片。.(教学策略)从真正的水墨游戏开始(自由画b中的一座山或一片云或一棵树),引入对水墨名作的欣赏,理解水墨游戏的最高境界。广解笔墨变化规律,着重摸索水墨表现技法,不怕失败,鼓励创新。

.(注意事项)水墨游戏不等于讣学生凭空涂抹,要先提供视图资料,让学生眼中有山,心中有山,才能启发他们笔下摸索出不同笔墨的山。

.(作业过程)先尝试笔墨变化,再进行水墨习作。

.(课后拓展)留意不同场合所见到的水墨画,仔细揣摩笔墨技法:画家是通过什么笔墨变化来表现不同特点的山水的。第3课 水墨游戏——园林(一)综合分析

本课“园林”和前一课“山水”同属于水墨游戏,是前一课的继续和提高。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生成某些“游戏规则”厂。艺术提炼就是一条规则。本课题虽名为“园林”,但其落脚点却是“提炼”。这可以从两幅《皆趣园》对比图、提示文字和“学习建议”中领会。两幅《揩趣园》相对比,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那幅对景写生图的,因为它写实,画画俱到,满足了他们在画面上不断游移的日光的需要。而那幅创作图就不易引起这个年龄人的普遍兴趣了。这就需要引导:去粗取精是必要的艺术加工,通过简练的笔墨,更集中凝炼地表达作者的感受。由此体会出作品的凝炼之美,意蕴之美。除名家作品外,教材还选取了三幅儿童水墨园林。都反映出园林的一般特征:亭阁、长廊、秀石、花木等,也都不同程度运用厂提炼手法:简约、单纯、洒满童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水墨游戏中尝试对园林的表现,理解“提炼”。难点是:①村景写生时画面的组织:②水墨表现时意象的提炼。(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验水墨游戏的趣味,尝试对园林的水墨画法。

.练习把园林写生稿提炼成意象集中的水墨画。

.对水墨园林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方案:

.导入:展评铅笔写生作业一一园林(或校园一角)。

.尝试:如果大家把各自的园林写生画用水墨表现会怎样呢?学生尝试(进行水墨游戏),体现园林特点。评述笔墨,落脚于提炼。

.欣赏:由学生水墨园林想起著名画家李町染的两幅画,出示对比图〈皆趣园〉先让学生自由评述两幅《谐趣园》,再引导学生欣赏,懂得提炼。对景写生图显得细腻、真切;创作图气氛浓郁,更有水墨韵味。

.表现:运用提炼方法表现水墨园林,体验提炼乐趣。教师巡视辅导。第4课

纸花

(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第5、6、7三课构成“装饰单元”,由此在本学期第一次步入“设 计·应用”学习领域。不过本课是纸花造型,更倾向干“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单元的特例。

花是美好与幸福的象征,通过纸花造划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纸花造型,包括形状、色彩、制作方法,这三者是造形活动中应考虑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追求神韵,既取悦人的眼睛,又打动人的心灵。教材选取四幅纸花图片,除那幅皱纸作业以外,其余三幅各有神韵:有的简洁动人,有的端庄雅致,有的朴素大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游戏中完成纸花造型,体验动手乐趣。难点是如何把纸花做得漂亮有神韵。(二)教学目标

.体验纸花制作的趣味。

.在纸花制作中,注意花形的设计计,色彩的选择,加工方法的变化。

.在合作中完成“纸花”的设计和制作。

方案:

.导入:由色纸导入纸花。

尝试:请大家用色纸任意做出·朵纸花。展示评述:花形、色彩、制作方法等。

.小结:大多数纸花造型大同小异,怎样才能使纸花式样丰富呢?向大自然学习吧。.欣赏:播放花卉录像,引导欣赏不同花形、色彩和结构,给学生下一步制作带来启发。

.表现:完成有新意的花卉制作,体验制花情趣。注意花形的设计,色彩的选择,制作方法的变化,鼓励使用不同的媒材。发现创意,及时表彰。

.欣赏与表现:欣赏教材每组纸花的神韵。小组合作,设计创新,完成“组花”,努力表现花的神韵。第5课 插花

(一)综合分析

《插花》位居本单元第二课,是在《纸花》“造型·表现”之后的“设计·应用”。插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最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很容易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热爱。本课选人多幅艺术插花,作品设计打破俗套,别出心裁{学生作品除外)。有的以层次取胜,典雅清纯,如“紫花·水仙”,有的以野趣见长,质朴自然,如“椅背花束”,有的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如“鸟窝·虞美人”,还有的热烈奔放,通体灿烂,如“向日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插花情趣,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难点是怎样使插花显得新颖,自然,有神韵。(二)教学目标

.喜爱插花艺术,体验插花情趣。.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瓶插花练习。

方案

.导入:出示多种花卉,讨论怎样用它们更好地美化生活。导入插花。

.尝试:教师提供一定量的花卉和三个不同器皿,指名若干学生分成三组,尝试插花。评述:针对三组插花,师生评述,介绍插花的一般规则,如主次关系,高度比例,外轮廓线等。

.欣赏:打开教材,欣赏插花艺术,对比学生插花与专业插花的刁;同,进—步感受艺术美。鼓励学生自由评述,教师做生动、精当的点评,突出创意设计。.合作:分组合作,正式进行插花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创意设计。评述作业。

.欣赏:欣赏国外插花,开阔插花视野。

.是否体验到插花的乐趣。

.能否在插花设计中表现出创意。能否在插花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如比例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等)。

.能否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材料的准备。在课前可以准备很多纸花或采摘一些野花草来作为制作材料。本课可采用先欣赏后制作的方式。突出欣赏环节,增大欣赏容量,让学生在环境的渲染中完成插花设计 第6、7课 壁 饰(一)、(二)(一)综合分析

壁饰即墙壁上的装饰物。按制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金属壁饰、陶瓷壁饰、纤维纺织壁饰、纸浮雕壁饰等。

本课所选取的壁饰图片,直观地介绍了从构思到选材,从制作到组合等方法,简明易学,真切感人。学生通过对这些壁饰的欣赏,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感性认识,又拓展其想像思维空间,从而促进手脑并用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走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同时也为今后的手工制作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进行壁饰的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不同材料的组合制作。(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让学生初步了解壁饰的一般知识,设计制作一件新颖的壁饰。(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三至五件不同材料的壁饰作品,剪刀、双面胶带,演示材料,录音机,磁带,有条件地区可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各自条件,就地取材。如:废旧挂历、色卡纸、饮料瓶、芦苇絮、树枝、蛋壳、毛线等。另外还需备有剪刀、胶水、彩笔等。(二)设计方案

方案:

.导入:学生观看教师白编魔术表演,激发兴趣引㈩壁饰课题。

.欣赏:出示壁饰范具及有代表性的壁饰图片(可用幻灯或实物投影展示),比较制作材料的不同表现,给人外观形象的感受。讨论你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最感兴趣的壁饰所表现的内容吗?你还想到用其它的材料束表现壁饰吗?

.设计制作:学生欣赏讨论过壁饰之后,知道壁饰的用途,材料的运用及给人的感受。练习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寻问学生自己的构思,用哪些材料,表现什么内容,颜色如何搭配,并向学生交待剪、贴、编、扎、插、卷、折、揉等技巧的运用,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合,集体制作。

.要点提示:贴制时应由整体到局部,由里到外逐层叠加,粘贴时要耐心细致,牢固美观。(一)美术知识

苏州刺绣壁饰:苏州刺绣表面绘制秀丽、色彩鲜明,针法活泼、层次清晰,具有“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等绣工精美的独特地方风格,常用乱针绣表现现实题材,本课壁饰选用了抽纱丝线包边精绣,然后用线系坠连接而成,成为室内装饰的佳品。(二)小技巧

用废易拉罐做壁饰,在装饰外部特征时,可以选些不同颜色的即时贴,剪成所需的图案来装饰,*作方便快捷,颜色鲜艳夺目,灰尘易擦洗。

第8、9、10课

英俊的脚(一)、(二)、(三)(一)综合分析

脚是人类和动物身体的重要 组成部分,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 的脚,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类和动 物的关爱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 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习不 同的表现方法,创造出千姿百态 的“英俊的脚”。本单元共三课时,内容安排是从平面绘画到立体泥塑,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也为过渡到下一单元鞋的创作,提供了感性素材。具体课时分析如下,第一课时以描绘人类脚为主要内容,从选的范图来看,脚的外形特征各异。一双脚通过巧妙装饰,共外观形象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材正是安排了这些有趣的画面,来培养学/七奇思妙想的创造意识。第二课时的内容N0选了人类朋友一一动物的脚。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再现了它们雄健奇特的脚。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幅学生作品,各种动物的脚排列有序,表现手法多样,似乎让人感到·列队伍正整装待发,那脚上的鳞片、斑纹、色彩等刻画得具体而*真,给人美的享受。第三课时是培养学生立体观察,立体创作等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课从选取的范图中,既有夸张写实的现代城市雕塑,又有单纯拙巧的学生作品,在塑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脚时,作者通过对脚的外部结构特征把握,着力表现脚的力量和风采,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对“脚”赞美,进一步深化了对脚的内心感受。(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脚的观察、认识、理解、表现,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脚的情感。

.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认识不同种类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

.运用多种表现技巧,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千姿百态的脚的形象。第一课时 英俊的脚(一)(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幅脚的范图及相关资料,不同方位脚的录像片段,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课件教学。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等。(二)设计方案

方案1:

.欣赏:学生观赏脚的装饰范图,体会不同脚的外形变化而产生的异样装饰效果。

.讨论:通过欣赏范围你喜欢哪幅图片?谈谈你的感受。如果把脚装饰得更美观,你想选择什么方法7 .描述: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联想到的有趣、奇特的脚的形象。

.创作:选择感兴趣的绘画材料,从不同角度对脚进行装饰或写生。

.评价:脚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如何来关爱自己的脚呢? 方案2: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脚的图片资料,认真观察并熟悉脚的形状,画出脚的外形,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课本范图装饰脚的外形。第二课时 英俊的脚(二)(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特征明显的动物脚的图片资料,富有情趣的大自然音乐片段,录音机,演示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签字笔、墨汁等。(根据学生自由选择所喜欢的绘画工具)(二)方案设计

方案1:

.导入:闭目倾听表现动物的优美音乐,你能说出有哪些动物在乐曲中出现吗? 体验:回忆自己所熟悉的动物,模仿动物在行走时的表情和动态。

欣赏:引导学生观赏有特色的动物图片,注重对不同脚的观察和认识。

启发:哪些动物的脚最吸引你?能说说它们的外形特征吗?

讨论:选取你最喜爱的动物,与同学相互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的脚?

.创作:用所带的绘画工具,画一幅神奇而美丽的动物的脚,耍抓住脚的特征,注重独特性,新颖性。

.评价:作业观察,相互提出对完成作业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反思:在人口急剧增多,环境严重污染的今天,许多动物将面临灭绝的困境,我们将用怎样的行动来保护动物和我们的家园呢?请用语言描述或写成小短文,抒发内心的感想。

第三课时英俊的脚(三)(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脚的明显特征的雕塑作品或图片,电教媒体,演示用的陶泥,泥塑工具等。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黏土、彩泥、紫砂泥、辅助材料),泥塑工具一套。(二)设计方案

方案1:

.引导讨论:展示上两节课学生优秀作品,提问:“有准能将这些画面变成立体形呢?”小组讨论,并选一同学记录,公布讨论结果。

.欣赏:展示有代表性的脚的雕塑作品图片。提示对脚的外形特征观察,注重对捏制方法的探讨研究。.感受:带领学生取一块陶泥,在手中简单捏制练习,了解泥的性能,体验手捏制时对泥的感觉,教师也可以做演示指导。

.构思:选择感兴趣的脚,找出其特征,在心中构思捏制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等思维能力。

.讨论:分组讨论。“你准备捏制什么样的脚?打算用哪些工具来表现?”教师与同学共同参与讨论,还可以鼓励其集体设计构思创作内容。

.*作训练: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或不同动物的脚的特征,进行创作。集体创作的同学,要根据捏制内容合理分工,组合完成。

.评价:对创作完的作品,师生相互评议,可以谈谈自己在创作时的想法,感受,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以及改进的方法等。

.再创作:针对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进一步加工完善。

第11课 漂 亮 的鞋(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鞋”单元的第一课。学习本课在于为继续学习鞋的联想和设计打好基础。

鞋是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日常穿戴用品。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保护脚的作用,还有装饰、美化的功能。当其上升为工艺品时,更是体现人类智慧的结晶。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用的鞋,来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的设计智慧。通过临摹一只鞋,了解鞋的基本造型及其装饰特点,为设计鞋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基本造型。

难点是临摹鞋的造型(包括装饰特点、纹样),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能的鞋。帮助学生欣赏造型独特的鞋。(一)课前准备

教具:

教师搜集大量关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用的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实物投影或多媒体展示。

学具: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水彩、油画棒、彩色水笔等。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搜集关于鞋的各种资料。(二)设计方案

方案1:

.导入:从学生脚上穿的鞋导入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脚上的鞋的造型特点。认识鞋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保护脚的作用。

欣赏:教师出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用的鞋的图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风格迥异的鞋,认识到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保护脚的作用,还能装饰人的脚,具有美化的功能。

.讨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鞋的造型以及喜欢的原因。

.交流:出示自己搜集的鞋的图片或说出自己见过的最有趣的鞋。分析:不同鞋的共同造型特点及设计风格的不同。

.临摹表现:用自己喜欢的绘画表现方法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鞋画给大家看。

.评价:以学生展示自我为主。教师适当给予鼓励性点评。

针对学生能否通过对鞋的欣赏认识到鞋的功能及其造型特点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不同鞋的设计风格的赏识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在所欣赏的各种各样的鞋里找出一双符合自己审美风格的造型独特的鞋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观点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在自己的作品里体现鞋的基本造型及其装饰特点进行评价。

本课的前提是欣赏,重点是学习,难点是了解。从学生自身的穿鞋体验开始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鞋的基本造型及其装饰特点的讨论、交流,有利学生的观察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1.教学活动宜轻松,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在交流中学习,在欣赏中提高。2.注意不要上成教师“一言堂”的欣赏课。并注重课后的拓展,如讲收藏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搜集兴趣,鼓励学生继续搜寻各种各样的鞋,为继续学习鞋的联想和设计做准备。

第12课 鞋的联想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鞋”单元的第二课。学习本课在于为继续学习鞋的设计打好基础。

鞋是人们日常穿戴用品中造型比较奇特的一种。因为鞋的造型独特,所以人类能够由鞋的设计产生丰富的创意联想,体现人类的高度创造联想与智慧。本课通过欣赏由鞋生发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联想作品,了解联想的基本方法,并将各种鞋的造型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经验相碰撞产生联想,进行自己的创造性联想思维。通过这种训练,达到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教学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各种鞋的创造性联想设计构思的思维训练。难点是引导学生将关于鞋的丰富联想用绘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二)教学目标

欣赏由鞋生发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联想作品。

引导学生将鞋的形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碰撞产生的联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大量关于由鞋生发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联想作品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油画棒,彩色水笔等。

.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搜集关于鞋的各种联想资料。(三)设计方案

方案1:

。导入:说出自己见过的最有趣的鞋。

欣赏:教师出示几种鞋的联想画。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思考,看由鞋想到的联想画,开拓学生的联想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联想思维内容。

.启发:从一只鞋的联想训练进行。请一位同学说出看到哪一双鞋能想到什么?再启发其他同学从同样一只鞋能想到什么? 联想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鞋,变化鞋的反正、上下或者将鞋破坏一部分,或者将鞋变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见识,发挥丰富的联想,能想到什么?鼓励奇特联想。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看到自己的鞋或者同学的鞋想到什么? 将什么样的鞋进行什么样的变化可以想到什么?

.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联想构思。

.创作表现;用自己喜欢的—种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对“鞋的联想”。要表现出自身联想的独特。

作品评价:自评重在解释自己的联想。互评重在互相鼓励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13课 我设计的鞋(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鞋”单元的第三课。学习本课在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将想像变成现实,是人类创造性的最高体现。能否将想像最大限度以最合理最完美的形式制作出来是衡量人综合素质程度、动手能力的尺度。本课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在鞋的基奉型上对鞋进行创造性设计装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难点是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风格独特的鞋(包括对鞋进行创造性设计装饰)。(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表现出来。

.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一)课前准备

教具:

.教师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鞋的图片资料。

学具:

学生进行各种材料的准备:彩纸、纸盒.泥、线绳、颜料,以及其他能用上的材料,.学生准备的制作工具:剪刀、胶水、胶带、活泥水等。(二)设计方案

方案1:

.导入:鞋的作用。出示一只普通的鞋和一只工艺晶鞋。

讨论:带学生讨论鞋的作用,既可以穿在脚上做生活用品,也可以做成工艺晶作装饰美化用品。

.欣赏:教师出示各种工艺品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讨论分机可以用来做工艺品鞋的材料有那些?请学生观察思考。.针对学生是否在鞋的设计中表现出创意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在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形式美的原理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制作过程是否安全有序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能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能用语言对自己或者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进行评价。

奉课的重点在创造,难点在实践,看点在作品,亮点在奇想。引导学生在动脑设计、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学活动中要注意:1.积极稳妥地组织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活动。2.学生动手制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课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用各种材料,尝试制作其它自己创意的工艺品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具有不同民族风情的鞋。穿上民族服装进行服饰配套设计展不。

第14课

黑、白、灰(一)(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一课。学习奉课在于 引导学生欣赏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

有色世界是一种美,五色世界 同样也是‘种美。黑白灰的世界美得单纯、美得深邃、美得层次迷离,美得让人无法忘却。本课通过对生活中黑白灰的欣赏,了解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并尝试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黑白灰的简电设计创作,主要涉及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物的简单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体会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画一幅记忆巾的黑白灰画。难点是运用黑白灰进行简单设计创作。(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黑白灰的欣赏,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

.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黑白灰进行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物的简单设计创作,画一幅黑白灰画。(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黑、白、灰三色(水笔、颜料或油画棒)都可以。

.教师准备黑白灰艺术图片。

.学生力所能及地搜集关于黑白灰的图片。(二)设计方案

方案1:

.感受:分别用黑白两色画一画,说说对黑色的感觉和对百色的感觉;引导学生用两色调和,观察得到什么色? 讨论:黑白色彩按不同的比例调和,可以获得不同深浅的灰色。说说对不同深浅灰色的感受。

.欣赏:学生(以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观看一些生活中的黑白灰设计图片,如:鞋、建筑、手表、摩托车等以及自然界本身造化出的具有黑白灰色彩的景象。

.讨论:讨论黑白灰设计给人的感觉。

.体验:体验记忆中的黑白灰,进行体验交流。.赏析:给出黑白灰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分析,鼓励学 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构思讨论:用黑白灰可以设计出什么7 .作业建议: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发汁生活用品或建筑物。

.评价:以自我表现展示为主。

.在感受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评价。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行评价。

本课的重点在欣赏,难点在体会,看点在作品,亮点在引导。运用多年的审美积淀加上巧妙的引导技巧,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上好奉课的关键。

第15课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二课。学习本课在于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黑白灰独特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很多创作者都很善于利用黑白灰艺术独特的美感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本课通过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从而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黑白灰绘画作品的创作。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难 点是运用黑白灰知识创作一幅画。(二)教学目标

.欣赏黑白灰艺术作品,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产生 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引导学生用黑白灰进行绘画作品的简单创作。(一)课前教学准备

教具:

教师准备有关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学具:

学生准备一种自己较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并准备一个墨镜。

(一)设计方案

方案:

.欣赏: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力口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讨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

.启发:作为观赏者,你认为这些作品用黑白灰的画面来表现,是否表现得很好,谈谈你的感受和评价。

.交流:鼓励学+说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感受。

.体验:看彩色画面,说感受。再戴上墨镜看彩色画面,体验黑白灰的层次感觉。通过对彩色和黑白灰作品的对比,说说对黑白灰作品的感受。

.构思: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设计的黑白灰作品,互相提出不同建议。

.创作:以黑白灰为主,画一幅画。表现题材不限,表现方法自选。

.评价:以自我展示为主。教师不作结论性评价。

第16课 字的联想

(一)综合分析

在这个教学单元中教材设计三个有关平面设计的内容,《字的联想》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是版面应用设计学习的基础。它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 识专业化。启发学生联想和想像井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字义”与“形意”和谐统一的装饰文字。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激发创新的热情。教材举出“甜”、“鸟”、“笔”等—·些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的例子。这种联想内容方式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绘画 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一)课前准备

。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师生搜集的各种装饰文字图片资料。

.准备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如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等。(二)设计方案

方案1:

.赏析:观赏师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国内外装饰美术字、报头、封面、海报等图片资料。

.讨论:探讨文字演变的过程并归纳文字联想的一般设计方法。

.*作:利用多种绘画制作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

.展评:分组讨论对比,提出改进建议。

.创作表现: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再进行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作业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欣赏的初步认识,先进行尝试性地练习(画小草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作业形式。学生讨论评价后,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独立完成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课后拓展:

按照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在校园板报、节日贺卡、环境设计,演出道具等创意设计中,灵活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美术字装饰设汁。

第17课 版面设计

(二)教学目标

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学会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版面。(一)课前准备

,收集优秀的版面设计图片资 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彩纸、废旧图片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文字材料、图片,以备充实内 容。(二)设计方案

方案1:

.参观: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社区小报栏及校内墙报,感受板报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搜集的小报,探讨并研究其构成特征。导入:让学生说出内心感受和见解,从而引出课题。.欣赏:在此基础上赏析国内外优秀板报图片。

.*作:给一个主题,设计小报草图。

.讨论:分组进行研讨,作业内容选材自定。

.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在研究的氛围中学习。

创作: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按照指定主题独立完成。

.评价:可采用小组互评或自评,以及展览的形式进行。

作业过程:

.根据教师出示的主题或几篇文章,分组设计小报或独立完成。采用搜集素材、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举行小报展四个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作业内容和形式,按照拟定命题、选择文章内容、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进行*作。O课后拓展:

结合学校活动和节日活动,开展校园小报、班级黑板报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也可以课后用所学知识评论校园墙报、社区宣传

第18课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一)综合分析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是搞好黑板报、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好的“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犹如一束小花,给文章和版面带来阵阵清香。一般来说,报头、题饰是墙报、黑板报等文字块面标题和装饰图案的组合,尾花是一种简洁小型的装饰纹样,一般点缀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本课是上两节课内容的延续,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教学的连贯性,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二)教学目标

.了解和认识“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在板报中的作用。

.掌握报头、题饰和尾花的基本设计方法。

.利用所学过的设计知识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如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二)设计方案 方案1: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板报知识,引入课题。.赏析:中外优秀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讨论:尊重学生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言论和独到见解。

.表现:提供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一个“报头题饰或尾花。展示:结合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过程:

选择主题;

构思表现内容:

设计构图样稿,细致绘画完成。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板报设计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自办小报比赛或积极参加校园小报活动。

第19课 秋风瑟瑟

(一)综合分析

命题画创作,提供的资料是为引起学生的联想,使他们由此及彼,展开思路,回忆起更奉富多彩,更有趣味的内容。启发学生回忆见过的秋天景象,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求不拘形式,创作时只要画出“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内容。组织画面的构图,用不同的方法,渲染秋天气氛。也可以借用各种材料渲染秋天的“瑟瑟”景象,以此来表现内心对秋天的感受。(二)教学目标

.通过记忆画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绘画形式表现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美的敏感性。

.通过“秋风瑟瑟”记忆画的创作,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一)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秋天的录像、图片材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各种废旧材料。如:水粉颜料、油画棒、色纸等(二)教学过程设计

感受:教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特征,感受秋天美景。

.游戏:比一比、看一看谁找的秋天特征多。

.赏析:教材及中外名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课前可以阅读描写秋天的文章,尝试进行配图教学 .创作表现:紧扣主题,联想创作。

.讨论“秋风瑟瑟”四字的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进行集体画创作

第20课

(一)综合分析

雕萝卜在我国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艺术魅力独特。通过雕萝卜的教学实践活动,观察、比较、了解萝》雕刻的艺术特点。根据萝卜形状、质地、颜色进行雕刻,掌握雕刻方法。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二)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赏析了解雕刻的艺术特 征。

掌握雕萝卜的一般方法。学会根据萝卜的外形、质地,颜色进行雕刻。(一)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中国饮食文化有关雕萝卜的资料及国外不同艺术风格的雕刻作品。

.学生准备雕萝卜的工具及各种颜色、形状的萝卜。(二)设计方案

赏析:中外优秀雕刻作品,阐述个人见解。

感受:尝试各种萝卜的颜色、外形、质感,展开联想。,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萝卜雕刻艺术。

.评价: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展示成果。

.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尝试教学,如:请厨师到现场表演萝卜雕刻。

.采用游戏教学,编故事,分角色进行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1课 雕萝卜(二)(一)综合分析

生活中许多平常的自然材料,经过巧妙构思,雕刻插接,就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形象,雕萝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训练学生安全地使用材料、工具及运用材料,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二)教学目标 .造型游戏活动中,启发学生在乎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学习利用各种萝卜拼接组合,雕刻简洁的造型。

.巧妙利用各种萝卜、的形与色,进行联想,创作有趣的形象。(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萝卜刀,图片资料等。

学生准备萝卜、刀,牙签、豆粒儿、大头针等。(二)设计方案

方案:

导入:一盘各种各样的萝卜(包括剖面,横截面)实物展示。

.观察:教师取一段胡萝》切开,再插上牙签拼接组合。

.欣赏:课本上学生制作的雕萝卜作品。

.启发这些有趣的“形象”是利用萝卜的什么特点创作的? 分组讨论评述:列举课本上学生作品的例子说明如何利用萝卜的颜色和外形进行创作。

.设计造型:仔细观察分析自己带的萝卜,精心构思,然后进行雕、刻、剥、切等造型活动,再用牙签拼接组合,用豆粒儿当眼睛,装饰完成(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安全)。

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到农田、萝卜地里去亲近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到菜市场去观察各种不同的萝卜,然后有选择的购买,将观察、联想、构思的步骤放在菜场里进行,也很有趣。

第22课 非洲雕刻(一)(一)综合分析

学生了解非洲雕刻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触人类文明成就的机会。逐步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二)教学目标

.了解非洲雕刻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地位和其独特的造型晤言、艺术手法和审美趣味。

.学习从多角度欣赏非洲雕刻,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导学生理解、认可尊重多元文化,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和表现效果。(一)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大量的非洲雕刻的资料:有关非洲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的影视片、绘画、音乐及小型非洲木雕等。

.准备黏土、牙签、竹刀等工

具材料。(二)设计方案

方案:

教师用线条勾勒出一个非洲雕刻的形象,请学生欣赏,说一说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讲述他们所了解的非洲。以“我心中的非洲”为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就自己通过看电视、看书等渠道了解到的非洲进行讨论。

例如:非洲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历史;艺术(如舞蹈、音乐、雕刻等)或是非洲人的外貌特征等。

.继续欣赏非洲雕刻的图片,使学生充分感受非洲雕刻是勤劳的非洲人民的艺术结晶,它的艺术风格与非洲人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文化历史是分不开的。

请学生展开讨论:非洲的雕刻艺术有什么的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艺术风格? 请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谈谈自己对于非洲雕刻艺术的感受。选择一件非洲雕刻作品,用“黏土”仿作。展评作品:请学生用语言具体描述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观摩,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

相关知识提示:

非洲雕刻的地域性、民族文化、历史的相关知识,要涉及到自然科学、地理、非洲历史等知识。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雕刻艺术十分兴盛,其中又以中非地区最为发达。该地区特殊的高气温、高湿度的气候环境为其精美绝伦的雕刻提供了丰富的木料。封闭性的自然环境,使非洲人难以与外域艺术进行交流,因此他们始终重复着前人的雕刻模式,使其独特的风格奇迹般的保留下来。

第二篇:小学科学第09册教案(人教版)

3.凝 结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水的现象,会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这种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学习模拟实验的方法。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运用因果关系法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4.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相同玻璃杯2个、玻璃片2块、热水、酒精灯、木夹、火柴、搪瓷杯(或涂黑铁罐头筒)、冰块若干。

2.演示材料:带盖杯子3个,冷水,热水。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盛饭时,每当我们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上有什么? 学生:有水滴滴下来。

教师:锅盖上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

教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杯子,一个里面装冷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不装水,请两个同学上来观察一下,三个杯子的杯盖内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装热水的杯盖内有小水珠,装冷水和没装水的杯盖内没有小水珠。

教师:以上事实说明这些小水珠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与热水有关系。

教师:这些小水珠是怎样“跳”到杯盖上去的? 学生讨论。启发他们推想: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热水蒸发多,杯内水蒸气就多,杯盖上小水珠也就多。

教师小结: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2.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

教师: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那么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块玻璃冷、一块玻璃热。)教师:列表比较:

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教师: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板书课题:3.凝结)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指导学生在课文填空处填写上述变化。

水蒸气 水(板书)教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 学生举例: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等等。3.指导学生认识露的形成

教师:(出示挂图)庄稼和草叶上的水珠叫做露,它常发生在夏秋晴朗的早晨。那么这些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进行预想,发表意见。(这些露珠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从物体中渗出来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教师:那么露是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搪瓷杯里放进冰和水,使杯子成为一个很凉的物体,把杯子放在潮湿的布上。观察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为什么搪瓷杯外有小水珠出现?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学生: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受冷变的。

教师:为什么有露的时候一般风很小?(风大了水蒸气要吹散)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和思考可以知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上)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指导学生填空(课本第10、12页的空白处)。

(三)总结、巩固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水蒸气的凝结,并且知道了露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什么叫凝结?露是怎样形成的? 质疑:关于露的形成,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若学生提出为什么露多在夏、秋季晴天早晨、无风的条件下出现,教师可讲解:夏、秋季日照强,水蒸气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晚上散热快;早晨,草叶温度最低,有结;无风或者小风时,能使水蒸气有较长时间与冷草叶凝结,凝结的水也不会很快蒸发,从而形成露。(四)布置作业

思考:海水很咸、其中溶有较多的盐。你有没有办法使海水变成淡水? 板书设计: 3.凝结

凝结:水蒸气 水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露

无风、晴朗的天气

4.水的三态变化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2、挂图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什么叫凝结?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教师:什么叫蒸发?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

板书:水 水蒸气

教师:水的气体形态是水蒸气,水的液体形态是水。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固体形态的水? 学生回答。

教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水和水蒸气的变化,包括蒸发、沸腾、凝结。这节课我们将认识水的其他变化。(板书课题:4.水的三态变化)(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冰与水之间的变化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河水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到0℃以下时,河水会结冰。

教师:到了温暖的春天,河里的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天气温暖时,河里的冰会融化。教师:把水结成冰和冰化成水的变化及其条件,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来,填在书上的方框中。板书:水 冰

2.指导学生认识冰可以变成水蒸气

教师:在寒冷的冬天,晾在院子里的湿衣服会怎样?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 学生:湿衣服会结冰。

教师:过了一段时间,冰并没有化成水,衣服却也干了。这说明什么? 学生:这说明了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使衣服干了。

教师:这种变化是在冰吸收周围热的条件下(晒太阳)发生的。请同学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把这种变化填写在书上的方框里。板书:冰 水蒸气

3.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冰(出示霜的挂图或投影片。)教师:冬天,有时在门窗的玻璃上会看到冰花,在草木、砖瓦上会看到一层白色的冰晶,人们把它叫做霜。

你已经知道门窗玻璃上的水和草木上的露是怎样形成的,根据这些知识,你能推想出门窗玻璃上的冰花和草木上的霜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先不做评论。

教师:以上推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

谁能设计一个霜的模拟实验?想一想,露的模拟实验是怎样做的? 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霜和露的模拟实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搪瓷杯的温度需要更低。为此,在杯中的冰内不能再加水,而要加一些盐.当加入30%的食盐时,温度可降到-20C左右。选用深色杯做实验,可以使外壁上的霜看得更清楚。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上的小冰晶——霜,想一想霜是由什么变的?与露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露是0C以上形成的小水滴、冰晶。)教师:现在,我们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出这种变化,填写在课文的方框中。板书:水蒸气 冰晶 4.综合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水有几种形态?它们是怎样互相变化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一个完整的图把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关系表示出来吗? 学生提出各种图示在黑板上画出来,大家评论,肯定各种画法的优点。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最全面的图示来。学生通过作图与讨论,加深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及其条件的理解,懂得作图法也是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板书:水的三态变化图(略)练习:找2—3名学生指图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

(三)巩固总结 1.霜是怎样形成的? 2.演示实验:(从盐水中制取蒸馏水。实验前,先让一位学生尝一下;制出蒸馏水后再请学生尝尝,以解决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海水淡化的问题。)(四)布置作业

1.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少结霜,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用一只塑料滴眼瓶盛满水,记下小瓶横截面的周长;将小瓶放进冰箱冷冻室,结冰后,再量量它的横截面的周长,看看有什么变化?(周长增加)。这说明什么? 板书设计:

4.水的三态变化 水 水蒸气 水 冰 冰 水蒸气 水蒸气 冰晶 水蒸气(气体状态)

水 冰、冰晶

(液体状态)(固体状态)

5.热 空 气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向上升。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做热空气变轻上升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向上升的科学原理)。

3.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观察、实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一)演示材料 1.投影片

(1)孔明灯(最好是夜晚,孔明灯徐徐上升的抽拉片)。

(2)热气球。

2.走马灯(点燃下面的蜡烛,上面的叶轮及连在叶轮上的纸马就会转动)。3.小碟(内有酒精)、大塑料袋。

(二)分组实验材料:挂好线的纸蛇、蜡烛、火柴。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谈话:(1)在火炉上方的铁丝上挂着一块手帕,当炉火烧得很旺时,常有什么现象?(2)为什么火炉上方的手帕会摆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

l。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老师在小凳子上放了一个小碟子,在碟子里倒入一些酒精,如果把酒精点燃再把这个大塑料袋套上,这个塑料袋里面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推测空气的体积会膨胀)问:如果像你们推测的那样,套上凳子上的塑料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实验:点燃酒精,塑料袋被热空气胀得鼓了起来。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2.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会变轻,上升

师:胀大的热空气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继续观察。

实验:松开手后,塑料袋徐徐上升。师:为什么塑料袋会升起来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做个实验。(教师拿起悬挂好的“纸蛇”。)这是剪成弯弯曲曲的纸蛇,我们就用它做实验。用线把纸蛇悬挂起来,观察一下纸蛇是什么样子;把纸蛇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纸蛇有什么变化,再把纸蛇离开火焰,观察它会怎样。

学生分组实验;

①悬挂纸蛇,观察纸蛇的样子。②做纸蛇在蜡烛上方转动的实验。

②做离开火焰,观察纸蛇变化的实验。

④反复几次,对比实验现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问: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纸蛇就转了起来;离开火焰,纸蛇就不转了。这说明纸蛇的转动与什么有关?刚才我们看到的大塑料袋升起来又是和什么有关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研究结果。

问: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胀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比,密度小,重量轻。就像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会上升一样,比周围冷空气轻的热空气也会上升。当热空气上升时,就会使纸蛇转动,推动塑料袋上升。3.热空气的应用

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情? 听取学生的发言。

师:热空气是位“无名英雄”,它能悄悄地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投影:孔明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古代军事家孔明(也就是诸葛亮)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一种能上天的灯(复合投影:将孔明灯升上去)。有了它,部队在夜间行进时,就能传递信号,取得联系。由于这种灯是孔明发明的,人们就把这种灯取名为孔明灯。(投影:热气球)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师:这是二百多年前法国人制作的热气球。点火后可以带着人升上天空,是最早的飞行器。现在,还有人喜欢乘热气球遨游天空呢?(三)巩固

(出示走马灯玩具。)师:这是一个走马灯,点燃灯下的蜡烛,上面的纸马会转动起来。演示实验。问:走马灯就应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四)布置作业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自制小玩具。

6. 风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实验中空气流动的原因,推想自然界中空气流动成风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1)关于刮风时的情景的录像或投影片。(2)海滨白天、黑夜的景色画或投影片。

2.分组实验材料:空气对流实验盒、蜡烛、火柴、香。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挂图或放录像:风中的景色。问:图上(或录像中)是什么样的天气? 学生:刮风的天气。

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刮风的天气? 学生:谈刮风时的情景。

师:关于风,你有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6课:风。(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风是流动的空气

师:你们能看到旗子在风中飘动、烟柱被风吹得斜斜的、树叶在风中奔起来,自己也能感到微风的吹拂和狂风的力量。可是,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得见吗? 学生思考,回答。师:你有办法制造一些风吗? 学生利用书本扇、用口吹等办法制造风。

问:你们制造出风了吗?(学生回答)你根据什么知识制造出了风? 学生回答。

师:根据脸上有凉气、头发摆动、红领巾扬起等现象可以判断有风。为什么有风头发会摆动,红领巾会扬起?是什么推动了它们?这说明风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风是空气的流动。

2.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形成了风

师:自然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吧。做风的模拟实验:

①在空气流动箱内,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箱的侧口外放一支点燃的香。观察香冒出的烟飘向哪个方向?这说明箱附近有风吗? ②点燃箱内的蜡烛,观察香冒出的烟飘向哪个方向?这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

①在这个实验中,怎样能形成风? ⑧为什么点燃蜡烛后会形成风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没点燃蜡烛时,箱里箱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点燃蜡烛后箱内外空气的温度是否相同?哪里热?哪里比较冷? ②这说明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实验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师:那么,自然界的风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自然界里的空气有冷热差别吗?哪里的空气冷?哪里的空气热?为什么?这些空气怎样流动? 学生讨论,回答。

师:风的形成一定是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吗?如果把箱里的蜡烛熄灭,看看烟飘的方向是怎样的,还有没有风?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自然界中各地冷热不同。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压力小,温度低的地方压力大。压力大的冷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三)巩固

①出示海滨白天、黑夜景色的投影片或图片。

师:这是海滨的图画。白天,陆地比海面的温度高。这时,风向哪个方向吹?为什么? ②学生讨论,然后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用彩笔把海滨白天的风向用箭头表示出来。

师:夜晚,海面比陆地的气温高。这时,风向哪个方向吹?为什么?(再请一名同学把海滨夜晚空气流动的方向表示出来。)(四)布置作业

①思考:我国冬天经常刮什么方向的风?夏天经常刮什么方向的风?结合地理知识想想这是怎么回事? ②收听天气预报节目,注意对风怎样预报?

7.风的观测

一、教学目的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利用烟、旗等物体在风中飘扬的方向判断风向,利用风级歌给风定级,使学生初步掌握风向、风力的观测方法。

二、教学准备

1.风向标和风杯的模型。2.电风扇。

3.表示烟飘、露展方向的活动投影片(两片胶片组成,下面一片为八个方位的图,上面的胶片为活动66可任意变方向的小胶片,胶片上画有烟和旗)。4.关于风级歌的投影片(图与文不在一张胶片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你们知道风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听取学生发言)人们怎样预防风造成的灾害?(学生回答)

对,要对风进行观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风的观测。(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测定风向

问:你们在收听天气预报时,注意过气象台是怎样预报风的吗? 学生回答。

师:对,主要是对风向和风力进行预报。那么,什么是风向呢? 学生回答。师: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风从南边吹来,就是南风,风向是南;要测风向就要认识方向,你们认识方向吗?现在,请你们对照这个方位图,认一认方向。投影:方位图。

问:谁来指一指我们教室四面、四角的方向? 学生上讲台前来指,教师指导、纠正。

师:人们怎样观测风向呢?在气象站,有专门用来测风向的仪器,叫风向标。(出示风向标)现在请你们观察一下,当风从不同方向吹来的时候,风向标的箭头是怎样指示风向的。演示:教师打开电风扇,让风扇从不同方向吹向风向标,让学生观察:随着风向的改变,风向标怎样变化。提问:

①现在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是什么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哪个方向?(多次改变风向,让学生反复观察、反复回答。)②谁来总结一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 小结:风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师:没有风向标时,能不能观测风向呢?(教师把刮风时情景的投影片叠在方位图上一起投到银幕上。)这是我们校园刮风时的情景,从图中的景色,你能知道当时风往哪个方向刮吗?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提问:

①烟向东飘、旗子向东摆,这说明风是从哪个方向刮过来的?这时候风向呢?(不断改变图中烟、旗飘的方向,让学生反复判断。)②现在,请你总结一下在没有风向标的情况下怎样观测风向? 小结:通过观察烟飘、旗展等物体在风中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风向。烟、旗飘去的方向总是与风向相反,也就是说烟、旗飘向的反方向是当时的风向。2.指导学生学会测定风力大小

(投影:仍然是风中的烟和旗,改为大风时的情景)提问:图中的风向有变化吗?风的其它方面有变化吗?,你从哪里看来的? 师:看来风有大小的区别,风大时,风的力量也大;风小时,风的力量也比较小。因此,风的大小叫做风力。在气象站,也有专门观测风力大小的仪器,叫做风速计(出示风速计)。风速计上部有三个半圆形风杯.受到风吹时会转动;风速计下部有记录风速的仪表。现在,我们来观察当不同大小的风吹来的时候,它有什么变化? 演示:用电扇对着风速计吹,调整风扇的风速档,改变风力的大小,观察风杯的变化。提问:风力大小不同时,风速计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师:风力大,风杯转得快;风力小,风杯转得慢。

提问:那么,当我们看到风杯转得快时,就知道风力怎样呢?当我们看到风杯转得慢时,风力怎样呢? 学生回答。

师:风力的大小用风级表示。由0到12,分为13个级。0级为无风,1—2级为微风,3—4级为小风,5—8级为大风,8级以上是特大的风,会造成风灾。提问:如果没有风速计,有办法观测风力的大小吗? 学生回答。

师:当风大小不同时,风中物体的动态(例如旗、烟、树枝的动态)是不同的。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和人的感觉判断风力大小。投影:0级和7级风的情景。

问:在这两幅画中,哪幅画面表示的风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口答。

师:没有风速计时,可以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和人的感觉估测风力的大小。人们根据经验,把13个级的风的特点编成了风级歌。有了风级歌.就可以比较方便地估测风力的大小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风级歌。

投影:风级歌图片。学生读风级歌。

(教师投影风级歌中其中的一幅,投影片中只有图,没有风级歌内容。)师:谁能根据这幅图上的情景,判断当时的风力大小呢?学生回答。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学生回答。(三)巩固

1.判断风向:根据投影图中烟飘的方向判断风向。2.背风级歌,根据风级图,判断风力。3.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风向和风力的观测方法。要掌握这些方法,必须实际练习。现在,我们一起到校园实地测一测好吗?(到室外观测当时的风向和风力,测完后返回教室。)师:这时的风向和风力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

观察记录一周风向、风力情况:每天早晨上学时对冈的情况进行观测,将观测结果记录在课本25页表格里。

8.根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2、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常见的自然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获取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说明根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

二、教学准备:

1、投影片、挂图

2、“根吸收水分”实验装置

3、课前采集的有主根或须根的植物各1~2株

4、观察根毛的实验材料若干套

5、学生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谈话:我们日常所见的植物,大部分都有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植物的根被破坏了,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学生设想、汇报。

3.讲述:植物的根枝破坏了,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死掉。可见,植物的根,对大多数植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究竟根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谬

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1)推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①提问:

高大的树木,依靠什么稳固地生长在地上?为什么我们拔麦子时觉得很费力?(出示拔麦子的投影片或挂图)同学们在野外拔野蒿时费不费力? 根据以上事实,推想一下,根有什么作用? ②学生讨论、推想、再汇报。

③谈话:同学们推想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授为什么能具有这种作用。

(2)研究“为什么根能固定植物”。

①谈话:首先来观察根有哪些适宜固定植物的特点; 量一量野蒿的主根有多长?数一数野蒿的例根有多少? 数一致狗尾草的须根有多少?估算狗尾草的须根连起来有多长? 学生分组观察自己采集来的植物的根。

②汇报观察结果。(可选择3—5个小组汇报)③谈话:这么多、这么长的根,是怎样分布在土壤中,使植物固定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幅图(出示主根和须根在土壤中分布剖面示意图)。

④师生共同归纳:长有主根的植物,除主根外还有许多侧根。主根向土壤深处伸长,侧根向四周伸展,就像把脚深深地插在土壤里,使植物“站得稳稳的”。长有须根的植物,小根很多,它们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土壤里,就像有许多手紧紧抓住土壤,使植物固定住。2.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1)推想“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①讨论:

种向日葵要浇水、施肥。如果缺水,向日葵就会怎么样?如果缺肥,向日葵又会怎么样? 种花、种树、种庄稼都要浇水、施肥。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养分)(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和养分,可是人们并不把水和肥料直接给植物,而是把水浇在地里,把肥料也撒在地里。这是怎么回事?)(植物的根在土壤里,水和肥料也浇在土壤里,看来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由此推想,根有什么作用? ②讲述:同学们从事实出发,推想“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这个推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2)实验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①设计实验方法: 谈话:在容器中放一些水,找一株带根的植物,把根浸在水里,在容器的水面处做一个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容器中的水是不是会减少。你认为这个方法行不行?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话:同学们担心蒸发会使容器中的水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很有道理。怎样控制容器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减少?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法。

讲述:有的同学想到“滴一层植物油在容器的水面上”,还有的同学想到“用切成两半的软木塞把植物固定,塞紧试管口”。下面就请同学们按刚才设想的方法进行实验。②学生组装实验。

③演示:出示“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

讲述:这个装置就是用上述方法组装的。昨天老师把它放在向阳的窗台上了。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容器内现在的水面在哪里?容器内原来的水面在哪里? 这说明了什么?(容器中的水减少了,说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3)探究为什么根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出示观察根毛的实验材料(如萝卜种子萌发长出的幼根)。①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一条小根的尖端。②提问:

你们看见了什么?(小根尖端长有根毛)根毛是什么样子?(又细、又嫩、又多)②讲述:又细又嫩的根毛分布在土壤中,水分很容易被根毛吸收。根毛的数量又很多,所以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三)巩固练习提问:

(1)根有什么作用?(2)根主要靠哪个部分吸收水分?(3)根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己组装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将结果记录下来。

9.叶的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二、教学准备

1、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一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3.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根有吸收水分作用”实验的观察结果。(试管中的水面第一天下降多少?第二天下降多少?)3.谈话:—亡节课,我们研究了根的作用。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叶的作用。(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1)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启发学生想象树木用根吸收的水分,从树木的什么地方散发到空气中去了。)(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3)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叶面上有什么? ③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④出示“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挂图或幻灯片。

⑤讲述: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这些小孔叫做“气孔”。⑥观察:对照挂图上气孔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再观察、辨认。(5)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含义。讲解:

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1)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2)出示叶的蒸腾作用示意挂图或投影片,启发学生对照图思考。(3)学生讨论回答。(4)教师讲解。

叶蒸腾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发要吸热,就像人出汗可以凉快一些,调节体温一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

②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③可以使空气湿润。

(三)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叶的蒸腾作用示意图”,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四)布置作业

选择下面问题中的1—2个问题,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1.叶的蒸腾作用与光照时间长短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叶的蒸腾作用与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3.叶的蒸腾快慢与根吸收水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10.叶的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浓度为70%一75%)、绿叶、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叶的蒸腾有什么作用? 2.讲述:植物的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叶的光合作用。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二)学习新课 1.了解海尔蒙实验

①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讨论、汇报:

③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我们称为“海尔蒙实验”。

④阅读并思考:海尔蒙想通过实验证明什么?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桶里?为什么只浇雨水?实验结果怎样?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⑤汇报。

⑥小结:海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1)认识叶经体中含有叶绿素。

①出示投影片蔓挂图:叶的内部构造。

②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吁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③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 ④汇报。

⑤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①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②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或看教材中的插图)。

③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同时故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3.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1)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爵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①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②人与动物都要呼吸,吸进什么气?呼出什么气? ③人和动物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人呼嚎藩署要的氧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假如没有绿色植物,人和动物会怎样?(2)小结:世界上只有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督(食物),动物和人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绿色植物制造的食物生活。同时,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的含量才能保持干衡.供人和动物呼吸所用。可见,人和动物得以生存,离不开植物,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应保护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叶的光合作用。2。提问:

①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 ⑧所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②假如自然界只有动物而没有被物,动物能生存吗?为什么?(四)布置作业

调查了解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11、茎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茎有运输水分、养分的作用。

2。使学生学会“茎有运输水分作用的实验”。

3。学习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证明——提出结论”的程序进行科学研究。

二、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挂图:茎运输养料的作用。

2、课件动画:茎对养分的运输

3、实验器材:夹竹桃一盆(课前1—2小时浇足水);按实验组数各准备一套“茎运输水分”的实验装置;广口瓶、红墨水、放大镜、单面刀片、芦苇枝条。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

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

2、讲述:植物的茎与根相连,也与叶相连。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除了有支撑作用外,它还会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茎的作用”。(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l。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①讨论:

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 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将准备好的夹竹桃的枝条用刀片切断,发给学生。)②观察:茎的下切面上有什么? ③思考:为什么把水浇在植物的根部,茎的截面上会出现小水珠?茎可能有什么作用? ④讲述:茎是怎样运输水分的呢?茎内有什么样的构造呢? 根据同学们的设计,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一只广口瓶,装大半瓶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将一段芦苇的枝条插入水中。⑤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讨论一些问题,也可以先观察教师在课前浸泡的枝条)。⑥汇报观察结果:

在植物的叶面上是什么样的?(变成了红色。)为什么叶面会有红色?红水是怎样到叶面上来的? ⑦将浸泡过的芦苇的茎横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切面。提问:

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什么? 在茎的纵切面上有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⑧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的茎内有一种小管子(筛管),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由下而上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2.茎有运输养料的作用

①讲述: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部分去的呢? ②出示“茎运输养料的作用”的投影片或挂图。

③讲述: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树上选取一根比较粗的枝条,在枝条上割掉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切口上部的树皮逐渐肿胀,日子一久,形成了瘤状突起。

④讨论:你认为切口上部的树皮为什么会肿胀或瘤状? ⑤讲解:植物的茎内还有一种管子(导管),这种管子在茎的外皮内,它能将植物的叶制造的养料由上而下地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生长。

⑥提问:现在你知道植物的茎内有几种管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⑦指导填空:在茎的内部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养料。(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茎的作用”。2.提问:茎有什么作用? 3.观察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嫩枝的叶是否变为红色。(四)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的树干,有没有因树皮受到破坏形成的瘤状。

2.思考:假如树皮大面积地被破坏,树会怎样?根据这个道理,应该怎样保护树木?

12.弹 性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弹性,建立“弹性”私“弹力”的初步的概念,了解弹性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器材:钢锯条、螺旋弹簧、薄竹片、弹簧扩胸训练器(或自行车内胎剪成的橡胶窄条)。

2.分组实验器材:薄竹片、螺旋弹簧(或橡皮筋)、玻璃(或塑料)注射器。3.挂图或幻灯片——弹性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实验:像老师这样(演示)左手把钢锯条的一端按上桌上,右手把钢锯条的另一端向下压,锯条的形状有变化吗?变成什么样?当右手慢慢减小压力,锯条的形状又变成什么样? 2.讲述:铜锯条受力后会改变形状,失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是钢锯条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别的物体是否有这种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弹性(1)通过实验感知竹片的弹性:

①讲解实验的操作方法:左手把竹片的一端按上桌上,右手把竹片的另一端向下压,观察竹片的形状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右手慢慢减小压力,竹片的形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学生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小结:实验说明,竹片与钢锯条具有相同的性质。受到手的压力时会变弯曲,当压力慢慢减小时,竹片又会慢慢地恢复原来的形状。(2)通过实验感知弹簧的弹性:

①讲解实验操作方法:两手分别握住弹簧(或较粗的橡皮筋)用力向两边拉,然后再慢慢减小拉力,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学生分组实验。②汇报实验结果。

④小结:当我们握住弹簧向两边用力拉时.弹簧被拉长,当拉力渐渐减小时弹簧又会慢侵恢复原来的长度。这说明弹簧也具有与钢锯条相似的性质。(3)讨论

①下面这些物体,哪种物体具有与钢锯条一样的性质? 海绵。(√)塑料直尺。(√)橡皮泥。(×)人身上的皮肤和肌肉。(√)②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种性质?(4)研究压缩空气的弹性:

①提问:压缩空气具有什么性质?(弹性)②讲述:请你做一做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实验。

③讨论:压缩空气的性质与钢锯条、弹簧、竹片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压缩空气的性质与钢锯条、弹簧、竹片的性质有什么不同点?(压缩空气受力后是体积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体积。)(5)讲解:钢锯条、薄竹片、弹簧、压缩空气等物体具有相同的性质:受到外力时,它们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样的性质叫做弹性。2.指导学生认识弹力

(1)提问:刚才,我们做了几个物体有弹性的实验。当你们对物体施加力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有没有感到有一种阻碍物体改变形状或体积的力?(2)实验:让学生用弹簧再实验一次,进一步感受弹力的存在。(3)汇报实验中的感受。

(4)讲解:当弹簧受到外力、长度发生变化时,弹簧同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的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当弹簧被拉长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就会向内拉人的手;当弹簧被压缩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就会向外推人的手;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就越大。(5)游戏:让几位同学同时上台,先轮流用双手拉“弹簧扩胸训练器”系的一根弹簧,然后逐渐增挂弹簧根数。比一比谁能拉动几根弹簧,并要求学生说出拉不同数量弹簧时的感受。最后讨论从这个游戏可以发现关于弹性和弹力的什么规律?(用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弹簧的根致越多,拉动时需要用的拉力越大。)(三)巩固、应用

1.讲述:许多物体明显地具有弹性,人们应用物体的弹性或弹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弹性的应用(或看课本插图)。

3.提问:图中的什么物体、它的明个部分具有弹性?起什么作用? 4.总结:什么是物体的弹性?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区别弹性和弹力的不同之处。(四)布置作业

观察:找一找自己家中的哪些物体有弹性?应用弹力做什么?

13.怎样测定力的大小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2.指导学生初步地学会使用测力计。

3.培养学生进行定量实验、观察的能力和制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

(1)演示用测力计模型或挂图、幻灯片。

(2)弹簧秤、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圆盘油力计、50克钩码、螺旋弹簧、平板小车、带把的茶缸、铁架台。2.分组实验材料:

平板测力计、50克钩码、直尺、平板小车。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提问: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弹性。说一说,什么是弹性?哪些物体有弹性? 2.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测力计

(1)演示:把螺旋弹簧的一端竖钩在铁架上,在弹簧下端挂钩上依次挂上1个、2个„„5个钩码,观察记录弹簧逐一伸长的格数。

(2)提问:从这个实验中发现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讲述:当弹簧受力小时,伸长小;当弹簧受力大时,伸长大。

(4)提问:那么,当我们看至的簧被拉得比较长时,就可以知道它受力的大小情况如何?当我们看到弹簧被拉得比较短时呢?(5)讲解:人们利用弹簧的伸长长度随拉力增长而增大的关系制成了能用来穗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测力计。

(6)出示实物或挂图、幻灯片,介绍各种各样的测力计。

(7)观察:找一找这些测力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它们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的?(8)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9)讲述:测力计一般都有弹簧、指针、底板、刻度、提环和挂钩。2.指导学生认识力的单位

(1)讲解:要利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首先要知道表示力大小的单位是什么。力的单位名称叫做“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这是为了纪念在力学方面作出伟大贡献的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而定的,全世界都统一用“牛顿”作力的单位。(2)观察测力计上标有“牛”或“N”的刻度。

①浏力计的刻度上标的最小数值是什么数?(0牛顿。)⑨刻度上标的最大数值是多少? ⑨每个大格表示多少牛顿?每个大格中有多少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顿? ④找到l牛顿的刻度。

(3)分组实验:感知l牛顿拉力的大小。

(同桌两位同学一起做。一人用手握住涸力计的底板,另一人将食指钩在挂钩上慢慢拉动挂钩,待指针指在1牛顿的位置时,体会1牛顿的拉力有多大。两人轮换着做。)3.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1)讲解、演示:

用测力计可以测定力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也是力的一种形式。当把物体挂在测力计下时,就相当于有一个拉力向下拉测力计的弹簧,这样就可以测出物体的重量了。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处。

②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萍,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钩码),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指针或挂钩的上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

④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不然的话,测力计会被损坏。

(2)学生分组练习测量钩码的重量。

(3)汇报测量的结果。

(4)讲解、演示:用测力计也可以测定水平方向拉力的大小。下面我们来学习测定水平方向的力:

①让测力计的刻度面朝上。

⑦用挂钩钩住小车后尽量使测力计保持平直。

②手持测力计的底板用力,拉着小车沿直线以均匀的速度运动。

④在小车运动过程中读出指针所指示的刻度数值,这个数值就是人拉小车用的力的大小。(5)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时,可以改变小车上放的钩码的个数,分别记录用多大的力拉动小车。)(6)汇报实验结果。(二)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小物体(如带把的茶缸).测量它们的重量(重力)。2.总结:

①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什么性质制成的? ②力的单位是什么? ②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时要注意哪几方面? ④怎样使用测力计测定水平拉力的大小?(四)布置作业

1.讲解制作简易测力计的方法:(1)看课本第44页下面插图。

(2)用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3)按课本上的图组装。做好后还要在小木板上画刻度,想一想刻度应怎样确定。下节课把你们做好的测力计带来,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2.利用自制简易测力计测量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量。14.摩 擦 力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认识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2.初步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以及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做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平板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木板(正面光滑,背面粗糙)、砝码(或钩码)、玻璃板、几支圆杆铅笔等。

2.挂图或幻灯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实验:用两只手掌互相摩一摩,有什么感觉? 2.谈话:两只手掌相互接触、相互运动,叫做摩擦。你还看过哪些物体相互摩擦的现象?(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摩擦与摩擦力:

讲述: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可以看到物体相互摩擦的现象,例如: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牵擦;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行驶 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摩 擦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做摩擦力。摩擦力小时滑动省力,摩擦力大时滑动费力。2.指导学生认识摩接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①讲述:那么,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这里面又有什么秘密?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在每组的桌上有一块长木板,观察木板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辨别一下哪一面较光滑,哪一面较粗糙,以便下面的实验。)实验时,照课本上的方法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的和光滑的木板上,用测力计挂在木块前端的挂钩慢慢地拉动,看看用多大的力?记录下来。每个实验做两次。比较两个实验用力的大小; ②学生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⑤小结:把物体(木块)放在表面粗糙的板面上滑动时用力比较大,这说明摩擦力比较大;当在光滑的板面上滑动时用力比较小,这说明摩擦力比较小。可见摩擦力大小跟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系。这是关于摩擦力的一个秘密。(2)研究摩擦力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的关系。

①讲述:为了弄清摩擦力大小还与什么有关系,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照课本第二个实验插图所示的方法,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加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比一比,当放不同数量的祛码时,拉着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时用的力有什么不同?每个实验做两次。

②学生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有什么作用?(增加重量或压力)在木块上先后放不同数量的砝码,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不同。)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⑤小结:被拉动的物体重,用力大,这说明牵引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用力小,这说明摩擦力小。可见摩擦力大小跟被拉动物体的轻重还有关系。这是关于摩擦力的又一个秘密。(3)归纳总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提问:

①根据上面的研究,摩擦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在什么情况下摩擦力比较大?在什么情况下摩擦力比较小? ②为什么拉动轻重不同的物体,用力大小不同? ②拉着同样重量的物体运动,在什么情况下比较省力?什么情况下比较费力?为什么?

3、指导学生认识利用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

(1)讲述:透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我们知道了在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和被拉动的物体重量改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如果被拉动的物体重量不改变,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也不改变,能使摩擦力变小吗?看看课本第46页插图中的器材,对你有什么启示?设计个实验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怎样做实验的?用多大的力?(4)小结:要使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摩擦力更小,可以在木块下面垫上能滚动的圆杆铅笔。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更小。这是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的关于摩擦力的又一个秘密。(三)巩固应用

1.讲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幻灯片或看课本第47页插图。3.提问:

(1)鞋底和轮胎为什么都有凹凸的条纹?(增大摩接力)增大摩擦力对鞋底和轮胎有没有不利的方面?(2)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双手为什么先要擦上镁粉?(增大摩擦力,防滑。)(3)为什么要经常在自行车转动轴的地方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你还看到哪些东西需要加润滑油的例子? 4.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2)如果没有摩擦力存在,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哪些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15.反 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地认识反冲现象,建立初步的“反冲”概念,了解反冲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

1.带吹气管的气球,在气球上粘有两个挂钩,铁丝(长约3米)。

2.两个分别按不同方向扎好喷水孔、剪去瓶的上部、系好挂线的塑料饮料罐,支架、水槽、水等。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谈话:每当国庆节的晚上,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都要燃

放五光十色的焰火,非常美丽。你们知道焰火是怎样升到天空中的吗? 你们玩过小焰火吗?燃放过爆竹中的“二踢脚”吗?它们是怎样升上天空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焰火”、“二踢脚”升空的秘密。(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观察喷气反冲现象(1)谈话:

①放“二踢脚”时,怎么拿,怎么点燃?(一只手轻捏着“二踢脚”中间的地方,将有引火索的一端朝下,然后用另一只手去点燃引火索。)②当“二踢脚”的引火索点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会看到有火光向下喷发出,同时听见“呼”的一声,“二踢脚”就自己飞上天空中去了,然后在天空中爆炸,发出第二响。)②火光是怎么产生的?(爆竹内火药被引火索点燃。)火药被点燃后变成了什么?(火药点燃后会变成很多的气体。)④火药变成很多的气体后是从“二踢脚”的什么地方、向什么方向喷射出去?(从“二踢脚”的下端向下喷出。)(2)讲述:大量气体很快地从“二踢脚”下端喷出,“二踢脚”却向上飞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二踢脚”飞上天与喷气有没有关系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

两个同学将铁丝拉直,将吹足气的气球扎紧,通过挂钩挂在铁丝上。将气球口校开.让里面的气猛然放出,放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3)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可做两次)⑷汇报:看到了什么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气球内的空气是向哪个方向喷出来?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去? ⑸讲述:我们看到气球飞行的方向是与气球内空气喷射出来的方向相反的。也就是说当气球内的空气向后喷出时,气球会向前飞去。

(6)提问:现在你知道“二踢脚”为什么会升上天空了吗? 2.指导学生观察喷水反冲现象

(1)讲述: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照课本第48页的实验装置图那样,将一个塑料罐挂在架子上,在罐的正下方放水槽;将水灌进塑料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做完之后再换另一个塑料罐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当水从罐内喷出时,罐转动起来。)两次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转动的方向不同。)(4)讨论:

①为什么两次实验塑料罐转动的方向不同?(喷水方向不同。)②第一个实验向哪个方向喷水?第二个实验向哪个方向喷水? ③为什么两个塑料罐喷水方向会不同?(观察:两个塑料罐喷孔方向是否不同?)④通过这两个实验,你发现什么规律?(5)小结:通过上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罐中的水向外喷出,罐就会转动,转动的方向总是与喷水的方向相反。

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把较长的软水管接在水龙头上,当打开水龙头时,软水管的前端会自行向喷水的相反方向运动。

3.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反冲”的概念(1)讨论:

①刚才,我们观察了气球喷气和塑料罐喷水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②喷气、喷水的方向与气球、塑料罐运动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点?(2)小结:当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从某个物体内向外喷出时,这个物体会运动起来,运动的方向与喷气、喷水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反冲”。(3)提问:

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反冲现象? ②“二踢脚”是在什么作用下升空的? ②你注意过放枪、放炮时,枪身、炮身有什么现象吗?(向后座)这是怎么回事? 4.指导学生了解反冲的作用

(1)讲述:反冲在实际中应用很广,例如电气式飞机、火箭都是应用反冲原理制成的。(2)提问:喷气式飞机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获得很大的飞行速度的?(3)讲述: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工作时,能吸进大量的空气,与燃料油混合后进行猛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以很高的速度从发动机后部的喷气口喷射出去。这样,飞机在反冲作用下,就会向前快速飞行。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00多米。(4)提问:火箭发射时和飞行中有什么现象?(从尾部喷射出大量的气体。)这有什么作用?(5)讲述:

火箭也是利用反冲原理飞行的。我国是发明火箭的故乡,很早以前就利用火箭来消灭敌人了。古代的火箭在箭上捆有像爆竹一样的火药简,靠火药燃烧喷气推动火箭加速飞行。

现代火箭内部装有大量的高能燃料和助燃剂(氧化剂),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连续不断地从火箭的尾部喷射出来,使火箭向前飞行。由于火箭自带助螺剂(与氧气作用相同),所以火箭能够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飞行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火箭是一种强大的运载工具,可以将人造卫星、空间探测仪器等送上太空,在科研、军事等方面有很大的用途。我国在1969年4月24日首次用自己研制的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现在,我国研制火箭的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课本第51页插图,就是我国自己研制的“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三)巩固

1.总结:什么是反冲现象? 2.问题:

(1)反冲作用有什么作用?(2)现代火箭为什么能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自带燃料和助燃剂。)(3)现代喷气式飞机也能在太空中飞行吗?(不行。)为什么?(喷气式飞机只带燃料,没有助燃剂,燃料靠空气中的氧气燃烧。)(四)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于反冲现象的例子。

2.收集我国这几年来自行研制发射火箭的有关资料。

16.热 传 导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热传导的特征(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能区分常用的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一)分组实验材料

1.热传导实验装置:支架和刻有凹痕的铜棒(组装好后装于1号纸盒内)、酒精灯、火柴、凡士林。2.不同材料导热性能对比实验材料:大烧杯、皮筋、不同材料的小片(铜、铁、铝、塑料、木、橡胶„„面积、厚度一样。)、热水。3.水、金属粉(铝粉)、空气导热性能对比实验装置:支架和两端装有铁丝的细玻璃管3根(玻璃管中分别装有水、铝粉、空气。管内水、铝粉、空气应和插入管内的铁丝接触良好。组装好后装于2号纸盒内。)、酒精灯、火柴、凡士林。

(二)演示材料

1.投影片2张:水、空气和铝粉导热性能的对比实验装置示意图,热传导的应用示意图。2.板画:炉火及锅的示意图(课前画于小黑板上)。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家做过饭吗?做饭时,把锅放在火上,过一会,锅把儿会烫手。这是怎么回事?热是怎样到锅把来的?(教师希望学生提出热是由火传到锅底,再由锅底传到锅把上。)(2)让学生用红笔描出热传递到锅把的路径,并用箭头标出热传导的方向。(指名1人上前描板图。)(3)讲述: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热是不是这样传过来的。(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1)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教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2)讨论:如果热能从铜棒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在铜棒不同位置上粘的三根火柴会怎样?(学生应有凡士林受热融化的知识,若没有要加以提示。)(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希望学生提出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5)小组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6)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说出热可以沿着锅、铜捧等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7)小结: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方向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板书课题)热传导有两个特点:1.沿着物体传递。2.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板书)(8)分小组复述:什么叫热传递热传导有什么特点?(复述完整理实验材料。)2.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物体导热能力不同提出假设。

①讨论:非金属材料能传导热吗?如果非金属也能传导热,它们传导热的能力与金属相同吗? ②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2)实验验证。

①讨论:利用桌上现有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

②小结实验方法:用皮筋把各种材料的小片固定在烧杯的周围。先用手触摸每个小片,感觉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然后往烧杯内倒热水,过一会再用手摸一模它们,感觉它们的温度有变化吗?温度相同吗?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希望学生发现非金属物体也可以传导热,只是传导热的能力较差。金属传导热的能力强。)(3)建立概念。①讨论;物体的导热能力相同吗?根据实验现象说一说,哪类物体导热能力强?哪类物体导热能力弱? ②小结:根据物体传导热能力的大小,我们把物体分成两类。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板书:热的良导体——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非金属

(4)提问:下列物体(银、玻璃、水、空气等)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3.指导学生认识水、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1)引导学生对水、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提出假设: ①讨论:水、空气到底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 ②汇报讨论结果。(如果学生提出不同假设,可以进行争论。)(2)实验验证:

①介绍实验方法(出示投影片)、观察实验装置(2号纸盒)。

②讨论:如果水、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与铝粉相连的铁丝上的火柴棍很快掉下,而其余两根火柴棍经过很长时间也没掉。)(3)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水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4.全课总结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知道了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根据物体导热能力的差异,我们又可以把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类。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水和空气也是热的不良导体。

(2)学生填写课本52、54页的结论。(三)巩固练习1.提问:

(1)什么是热传导?这种传热方式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应用。

3.提问:图中物体哪部分是用热的良导体制成的,哪部分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的?为什么?(四)布置作业

思考: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烧开水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如果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

17.热 对 流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在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主要靠对流方式,了解热对流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1)实验材料:方座支架、酒精灯、红墨水、由方形曲管构成的液体对流演示器、白纸屏。(2)投影片3张:加热粥或稀饭时,人们用勺子搅动;排风扇安装位置;用冰块给物体降温。2.分组实验材料:三脚架(或铁架台、大铁环)、石棉网、酒精灯、装有水和锯末的烧杯(保持加热前锯末在水中的稳定状态)、支架和两端装有铁丝的细玻璃管(玻璃管中装有水,上下两端的铁丝间隔2厘米左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可是烧开水时,一会儿水就被加热到100℃。热是怎样在水中传递的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热对流

①讲述:要知道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我们先来做个实验,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②讲解实验方法:在这个方形玻璃管内装有水,先请一名同学摸一摸管内水的温度。(可以倒出一点儿摸。)一会儿,把管固定在支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容器的一角。为了能清楚地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开始加热时在容器的两个口分别滴一滴红墨水。在容器后立一个白纸屏。(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灌好水的液体对流演示器.放置好酒精灯,立好白纸屏。)在加热过程,观察水有什么变化? ③演示实验:先观察在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加热后再摸一摸管内水的温度。

④汇报实验结果。(希望学生观察出受热处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形成一个循环;水由凉变热。)⑤讨论:我们只在容器的一个角加热,为什么整个容器的水都变热了?根据实验中的现象,你能想象这是怎么回事吗? ⑥小结:加热容器的一角,这里的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板画对流过程示意图),整管水逐渐变热。

(2)水对流的分组实验:

①讲述:为了弄清水在加热过程中是怎样变热的,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在三脚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看一看水中锯末的状态,摸一摸水的温度。然后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注意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过一会,再用手摸一摸水温的变化。②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在加热过程中,有的锯末循环运动,有的锯末一会上升一会下降。)④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水是怎样被加热的?(引导学生认识水由冷变热依靠水的相对流动。)(3)建立热对流的概念: ①讲解 ②复述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加热上端铁丝时,玻璃管内上部的水很快沸腾,气化,然而下部的水没有反应;加热下端铁丝时,玻璃管内的水全部沸腾,气化。)⑤提问:你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⑥小结:加热上端铁丝,只能使管内上部受热直至沸腾,但不能与下部的水对流,也就不能使下部的水变热。加热下端铁丝,能使下部的水受热,还能与上部较冷的水产生对流,使整管的水都被加热了。这也说明热在水中传递主要依靠对流。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对流

(1)依据已有知识对空气的热对流进行推理。

①计论:热在空气中可能是怎样传递的?(希望学生能想到:热在空气中靠对流传递。)空气受热也会上升、冷空气也会流过来补充吗?(会。)你根据什么这样说?(风就是这样形成的。)②小结:风就是空气的相对流动。热地方空气受热会占升,周围冷的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在这种相过流动过程中,伴随着热的传递。

提问:

(2)认识室内空气的热对流

①讨论:冬季,室内只有一个火炉,几片暖气片,它是怎样把整个屋子变暖的? ②小结:火炉、暖气片使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又被加热上升„„这样,室内的冷热空气就流动起来了。

3、总结:

⑴讲述

⑵填写课本第56页结论

(三)巩固应用

提问:⑴加热锅或稀饭时,为什么要不断用勺搅动?(出示投影片)⑵用冰给物体降温时,冰应该放物体的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出示投影片)(3)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出示投影片)(四)布置作业

思考:热的传递除了我们学习过的传导、对流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吗?

18.热 辐 射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热能以辐射的方式向周围传递;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了解热辐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证明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

1.投影片

(1)夏季,阳光下人、大地被“晒”得很热的画面;

(2)表现太阳、地球问的距离以及大气层。大气层以外的空间的画面;

(3)“弓箭手”射箭的画面(以此比喻太阳的热像“箭”一样发射到地球上);

(4)表现太阳的热向周围空间“发射”的画面;(5)穿黑衣服比穿白衣服热的画面;

(6)炉火旁烤手、烤衣服的画面(强调热辐射作用)。

(以上(2)、(3)、(4)可以做成复合投影片。)2.演示实验材料:灯泡(或其它较强光源)、铁片2片、凡士林、火柴2根、蜡烛。3.分组实验材料:

铁筒2个、铁片2片、玻璃片2片、烧瓶2个、纸口袋2个。(以上物品分别是一黑一白,黑色可涂漆,白色可按银粉、白漆或贴铝箔。)、冰块、温度计、气球。(以上材料教师应准备多种,尽可能满足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投影片1)谈话:夏季,站在阳光下,人会感到很晒,热得很厉害。热是从哪儿来的?是通过哪种方式传递过来的?(估计学生大多都知道地面的热来自于太阳的光和热,而传递的方式,学生很可能会从热传导、热对流中寻找答案,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矛盾,引出问题。)太阳的热到底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来的,有没有其他热传递的方式呢?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二)学习新课

1.通过分析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的过程认识什么是热辐射(出示投影片2)(1)讨论:

①太阳县一个巨大约热球,它距离地球15000万千米,而地球周围的空气只有2000—3000千米,地球与太阳间大一段距离是没有空气的,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太阳的热向地球传递时具备传导和热对流条件吗?(教师希望学生找出在地球大气层内具备热对流的条件,而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不存在热传导、对流的条件。)②传导时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对流时热可以在空气或液体这些物体的相对流动中传递,那么太阳的热是怎样地传递过来呢?(希望答出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传递。)③太阳的热不依靠任何物体,又如何传递呢?(出示投影片3、4)④看一看这两幅画面,对你有什么启示?(2)讲解: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它的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辐射”。(板书:热辐射)2.通过对比实验研究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1)谈话:

①太阳的热不停地向地球辐射着,那地球上任何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少一样吗?(出示投影片5画面)②夏季,在阳光下,人们会感觉穿黑衣服比穿白衣服热,这是怎么回事?(希望学生得出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的推想)

(2)讨论: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想是否正确?(在讨论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灵活地做如下提示:为了比较出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是否相同,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黑色和白色物体的吸热对比。)使用什么样的材料?这种稠料要能较好地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怎样进行对比实验?关键是怎样保证只有颜色不同,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

如何显示、观察出黑白物体吸收辐射热多少的不同,用眼看,用手摸,还是用仪器测量。讨论时可以分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通过讨论,希望学生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对比实验来,比如:

①用温度计测量黑、白铁筒的水温;

②比较在黑、白铁片(或玻璃片)下冰融化的快慢; ③比较黑、白烧瓶内空气受热膨胀的程度;

④用同样厚的黑、白纸(或塑料、布)各做一个手套,分别戴在左右手上,站在阳光下,比较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设计的实验不会一下子尽善尽美,只能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及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达到完善合理。)(3)分组实验。(尽可能按学生设计的方法进行。)(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如果时间有余,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个演示实验:让黑、白铁板吸收同一光源的辐射热,粘在铁板上的火柴棍掉下的顺序不同。借此进一步说明黑;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少不同。)(6)小结: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7)填空:课本59页。

3.指导学生认识热辐射的应用(1)讲解:除了太阳的热能以辐射的方式传递过来,其它许多物体也能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热。(出示投影片6)

(2)提问:人在火炉上烤手,手心、手背受热是否相同?为什么?(可以让学生用手感觉一下蜡烛或酒精灯火焰的辐射热。)(3)。人们利用炉子辐射的热还能干什么?(出示投影片——火炉烤衣服)(4)还有什么地方应用了热辐射?(可以让学生看课本60页插图,借此启发学生的联想。)(三)巩固练习

1.教师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太阳的热传递方式知道了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向周围直接“发射”,这叫热辐射;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了解了热辐射在生产、生活、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2.解释问题

(1)你知道冬天雪后人们用什么办法让雪尽快融化吗?(2)冰棍箱为什么总涂白色漆,而且里边大多用白色被子盖上?(四)布置作业

观察:在周围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热辐射?

*19.保温和散热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保温和散热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制作方面的动手能力。3.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1)投影片——室内炉火的剖面图。

(2)录像资科——介绍变压器如何散热;展现农民在农田幼苗上覆盖地膜的情景。(3)实物——电动机、暖瓶胆、棉衣、棉手套、棉鞋、羽绒服等。2.分组观察材料:一小块暖瓶胆、棉花或晴纶棉、羽绒。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提问:热传递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画以下符号。用“ ”表示热传导,用“ ”表示热对流,用“„„ ”表示热辐射。)2.讲述:这三种传递热的方式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这节课 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

1.了解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关系

(1)提问:你认为这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有没有关系?(出示炉火的投影片)(2)讲述: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火炉的热向外传递的情况。(3)讨论:想一想,炉火的热由什么发出的?炉火的热是怎样向外传递的? 要求学生按以下顺序汇报:

①有传导吗?通过传导将热传给什么物体? ②有对流吗?通过什么物体的对流,将热传给什么物体? ③有辐射吗?通过辐射将热传给什么物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用热传递方式的符号在黑板上画出草图。首先画出炉子的外形、炉内的热源、炉壁、炉盘、铝壶、烟囱,然后再用彩笔标出热传递的方式及途径。)(4)提问: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这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5)小结:三种传递热的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仅可以同时进行,而且可以从一种方式转换成另一种方式。

(6)提问:还能举出其它热传递的例子吗? 2.了解物体散热的含义和方法

(1)讲述:热的传递与我们关系很密切。有时人们希望一些热的物体尽快把热传递出去,尽快变凉或不再继续增温,这叫做“散热”(板书:散热)(2)讨论:

①平常生活中哪些物体需要散热?(学生可能想到电视机、投影仪或其它电器。)②根据热传递的知识想一想,要散热应该怎么办呢?(尽可能加快热的传递。)③上面举出的那些物体是怎样加快热传递的?(引导学生从加快热传导、对流、辐射三方面全面去考虑,有条理地进行表达。)④变压器在工作时,由于电热的作用也会发热。为了保护变压器不被烧坏,必须注意散热,你知道变压器是怎样散热的吗?(放录像——变压器散热示意图。)⑤讲述,变压器是通过周围散热管散热的,管内油与变压器相通。当变压器生热时,在热对流作用下,管内油会循环流动起来,把变压器内热带出来,然后通过管壁辐射给周围空气(热辐射),再通过空气对流把热散出去。散热管有很多根,可以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散热更快。(出示电动机图)⑥电动机在工作时也会发热,它是如何散热的呢?(希望学生说出电动机是金属制成,可以传导热,散热片很 多,与空气接触面积很大,可以加快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⑦还知道哪些物体需要散热?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散热的?(3)小结:要散热,必须加快热的传递,一般要采用热的良导体,加大与空气、水的接触面积,使传导、对流、辐射加快进行。3.认识保温的含义和方法

(1)讲述:与前面的例子相反,有时在生活中希望热的物体不要变凉,要设法保持温度,保持热不散出去,这叫做“保温”(板书:保温)(2)讨论:

①要保温应该怎分办呢?(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②生活中郎些物体需要保温?它们是怎样保温的?(学生可能说出用暖瓶给开水保温,将饭放保温锅里,穿棉衣使身体保暖等等。)(3)认识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①出示保温瓶。

②观察:保温瓶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这样的构造与保温有什么关系? ④讲解:暖水瓶(杯)内有瓶胆,是玻璃制成的,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瓶胆为双层,中问的空气被抽去,抽掉空气不能形成热对流;瓶胆内外涂有银白色发亮的物质,可以减少热的辐射;瓶胆口有软木(或泡沫塑料)塞,它是热的不良导体,既能减少热的传导,又能阻止瓶口的空气以对流方式带走瓶内的热量。(4)认识棉衣保温的原理:

①出示羽绒、棉絮等保温材料。

②观察这些材料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膨松。)③讨论:这些特点与保温是否有关系? ④讲解:棉絮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借以保持人的体温。

(5)认识地膜的保温原理:

①谈话:早春,为了保持土温和幼苗,农民伯伯怎样做? ②放录像:农民在地里盖地膜。③讨论:这有什么作用? ④讲解在农田、菜园的土地上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借以保持地温,使小苗在低温多风的早春不致冻死。

(6)提问:还有哪些物体像棉被、暖水瓶等物体一样具有保温作用?它们是采用什么方法保温的?(7)小结:要保温,必须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与周围气体或液体的接触,减少热的传导、对流、辐射、4.研究制作保温盒的方法

(1)讲述:下面,我们要应用今天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盒,给一杯水保温。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案。(三)巩固练习

1、概述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全课总结。2.解释两种常见现象。

(1)有人说冬季盖棉被、穿棉衣是因为棉被、棉衣本身厚、暖和,对不对?为什么?(2)问:棉被、保温箱本来是保温用品,可人们把冰棍放在保温箱里还盖上棉被怎么回事?(四)布置作业

制作保温盒,比赛保温的效果。

20.雾 和 云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装有热水的保温瓶。

2.分组实验材料:保温杯(内装冰块)、装有温水的大口瓶。3.挂图或幻灯片——雾和云。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提问: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水蒸气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水蒸气吗?(不能)2.演示:揭开保温瓶的塞子,瓶口上出现“白气”。3.提问:

(1)揭开装有热水的保温瓶塞子后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冒“白气”)(2)从保温瓶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不是。)为什么?(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而“白气”却能看见。)(3)那么,“白气”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1)讲述:为了弄清“白气”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拿出装有温水的大口瓶。)①观察:大口瓶内除了水之外,还有别的物体吗?(有水蒸气。)②讲述:一会儿,用一块冰接近瓶口,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冰块移开,情况会怎样?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讨论:

①实验结果说明什么?(“白气”是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②“白气”是什么物体受冷形成的呢?想一想,瓶内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3)讲述:大口瓶内的温水会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从瓶口冒出来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非常小的小水点。这些小水点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气”现象。因此,“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点,而不是水蒸气。

(4)提问: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冒“白气”的现象?(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4页的插图l。)2.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的成因

(1)谈话:在自然界中看过像“白气”这样的现象吗?(根据学生讲的现象出示雾、云图示,或指导看课本第65页的插图。)(2)讨论:根据“白气”的形成原因,推想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试回答。)(3)讲解: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的水蒸发出来的。这些水蒸气如果受了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成为“白气”状。

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板书:雾)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的气温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从地面到高空温度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5℃。我们已经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什么?(云。)(板书:云)(4)学生复述: ①雾是怎样形成的? ②云是怎样形成的?(5)讨论:雾和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导学生认识雾、云与人的关系(1)谈话:当你处在大雾中有什么感觉?(2)讲述:大雾会影响我们的眼睛看较远地方的景物,甚至会使车辆前的灯光不能照射很远,影响车辆行驶、轮船航行、飞机升降。大雾还影响地面的烟等废气的散发,加重空气的污染。(3)谈话: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4)讲述:云的种类很多,有时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有时一朵朵云块就像鱼鳞一般整齐地排列在天空中,有的像朵大蘑菇,有的云一会象奔马一会儿又变成其他的形状,有时则是乌云密布。„„(介绍课本第66页云的种类名称:积云、鱼鳞状卷云、羽毛状卷云、积雨云和层云。)云的种类很多,千姿百态。

我国劳动人民早就掌握了云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天上云的情况准确地预报天气的变化,总结出了许多观云测天气变化的谚语,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一块乌云在头顶,再大风雨也不“惊”„„现在,人们不仅用眼、仪器来观测云的变化,还利用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上空大范围云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气象预报中看到卫星拍摄的云图,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三)巩固练习

1.简单概括本课学习的内容。2.填写课本中填空部分的内容。3.提问:

(1)“白气”是水蒸气吗?(2)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四)布置作业

1.思考:云为什么会飘浮在天空中,有的云为什么还会飘动? 2.收集根据云、雾预报天气变化的谚语,比一比谁收集得多。

21.雨 和 雪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雨和雪的成因,了解雪与农作物及人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讲解人工降雨,使学生体会到掌握了自然规律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装半杯水的烧杯、小量子。

2.挂图或投影片(课本第67页的雨、雪形成示意图,能使0℃的界线及上方雪花和下方的雨点会同时向下或向下抽拉的活动片、人工降雨示意图、冬季的雪景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谈话: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下雨前和下雨时天气有什么共同特征?这说明什么?(下雨时天空中总有许多云,这说明下雨和云有关系。)(2)那么,你们知道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雨)(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雨的成因

(1)讨论: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云的形成,想一想为什么下雨时天上总是布满了乌云,雨和云之间有什么联系?雨是否来自云?(出示挂图或活动投影片)(2)讲解:雨来自云,有云才能有可能下雨。我们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构成的。当空中含的水蒸气较多时,水蒸气还会在小水点或小冰晶的表面继续凝结,这样,小水点或小冰晶就会慢慢增大并逐渐变重了。当小水点或小冰晶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降落。如果低空的气温大于0℃时,降落的小冰晶也就融化为小水点,这样,降到地面的就是水滴了,我们就看到下雨的现象了。这就是雨形成的过程。(3)讨论: ①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雨是怎样形成的,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模拟降雨的过程?(引导学生看课本第68页的器材图。)②要模拟降雨的过程,应该根据什么原理来设计实验?使用什么仪器?怎样组装?怎样操作?要观察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在什么地方?(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实验结果。

(6)提问:盘底的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许多水珠不断滴下来?(7)小结:在这个模拟降雨的实验过程中,杯中的水不断受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盘底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小水珠不断变大,不断滴下,这样就形成了模拟下雨的现象了。通过这个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雨的形成过程实际是“水 水蒸气 水”的过程。

2.指导学生认识人工降雨

(1)出示人工降雨示意图。

(2)讲述:过去人们不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在干旱的日子里,只能听天由命。现在,人们掌握了雨的成因,如果天久不下雨,就进行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呢?根据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原理,用飞机、火箭等在天空中向云里喷洒制冷剂,让天空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从而使云层中的小水点增多、变大,从而形成雨。由于这样的雨是在人工干预天气变化的条件下降落的,所以就叫做人工降雨。(3)讨论:对于人工降雨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4)讲述:人工降雨是人们经过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发明的一种改造天气的办法。这说明了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指导学生认识雪的成因(1)谈话:

①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寒冷的冬天下雨吗?这时会有什么天气现象?(下雪。)②你能描述下雪时的情景吗? ③雪是什么样子的? ④下雪时和下雨时的天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⑤雪和雨有什么不同?(2)讨论:根据雨的形成过程推想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3)讲解:雪来自云中的水冰晶。当天空的水蒸气不断在小冰晶上凝结时,小冰晶的体积会不断增大,重量也会不断增大;当它的重量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操作投影片的0℃界线向下移动。)寒冷的冬季,低空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降落的冰晶不会融化,直到地面,这就是雪。

4.指导学生认识雪与人及农作物的关系

(1)讨论:下雪,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害处?(2)讲述:

下雪会对我们的行动和交通造成许多不方便:车辆在雪铺满的路面上行驶,轮子会打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但是,农田里生长的农作物却非常欢迎茫天大雪,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可以让学生试着回答,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情况。)原来,大雪盖在农作物上,就象棉被一样,可以保护农作物不受冻。另一方面这层雪对地表面和农作物根部的害虫却毫无情面,将它们冻死。到了春天天气暖和时雪融化了,又能滋润农作物,使农作物丰收。所以,我国有句关于雪的谚语,叫做“瑞雪兆丰年”。(三)巩固练习

1.提问: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2.填写课本中关于雨雪成因的空白。

3.提问: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与水有关系的天气现象?(四)布置作业 思考:

1.有没有雨和雪同时降落的现象? 2.夏天有没有降落冰块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叫什么?(雹)查找资科,弄清它是怎样形成的?

2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自然界里水的三种状态互相转化以及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自然变化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界里是永恒变化和运动的,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二、教学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雨和雪的成因。那么,降到地面上的雨水和雪融化后变成的水会有什么变化?它们会跑到哪里去?

(学生讨论并回答。尽量让学生充分说出看法。)2.讲述: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看来要完整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我们一起来先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

(出示挂图或幻灯片——自然界海、陆、空的景物示意图,无表示水的运动方向的箭头。)(1)观察:这幅图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许多景物,请先说一说这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指示相应的景物。)(2)讨论:根据这幅图讲一讲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最终可能跑到哪儿去?用箭头来表示水跑的方向?(请部分同学在投影仪上边讲边添上箭头。)(3)讲解: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有的受热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有的流入江、河、湖,再流入大海;有的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形成泉水,泉水流入小溪、小河,再汇集到大江、大河、湖泊,最后流入大海。总之,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有三个去向:有的“升天”了,有的“入地”了,有的“下海”了。

(4)讨论: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新的问题: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水?(引导学生根据图示中箭头所示水循环的过程进行讨论并交流。)(5)讲述:地面、江河湖海、动植物身体内的水时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降落下来。蒸发总在进行,天空中便有源源不断的水补充。

(6)讨论:

①大海里的水为什么不会干? ⑧根据上面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自然界里各地方的水有什么关系?它们是怎样运动的?(7)总结:自然界里的水不断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天空中的水蒸气不断受冷形成云,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大海。自然界里的水总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循环往复地运动着。我们把这个变化过程称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板书课题)(8)指图复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2.指导学生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这个循环过程说起来很复杂,要用很多的话。能不能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来表示水的循环过程呢?(2)学生讨论,在纸上画示意图。(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各小组选派一人到黑板上画出图示,然后比较各个图的优缺点,集体修改,形成一幅既合理又简而明的图。)(4)在课本方框中抄录集体创造的“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示意图。(三)巩固练习

(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利用“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四)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编讲一个“小水滴在自然界里的旅行记”的科学童话故事。

第三篇: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第1课 纸片插接

[ 2010-3-17 17:39:00 | By: ZHOUZHOU ]

0

推第1课 纸片插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第四篇: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二年级美术教案《蔬果变变》

[ 2010-4-20 16:37:00 | By: ZHOUZHOU ]

0

推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开想象,将收集到的蔬果想象成动物身体的某个部分。3.用拼接的方法将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的动物。教学重、难点:

1.能否按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物品。2.能否积极参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3.能否与同学好友合作。4.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象。

5.是否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提前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本,看看需要收集哪些材料。让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菜市场,收集一些可用于这堂课的蔬果。布置学生带一把比较快但能合起来或有刀鞘的刀子,牙签。教师制作提供多件范作的幻灯片,多媒体教学系统,示范工具。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4月12日——4月13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范作“蔬果娃娃”向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兴趣。请学生拆一拆,研究一下这个小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学生讨论、回答。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蔬果变变变”做成各种东西。(板书课题)活动二:

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多种用蔬果做的作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是以什么蔬果为主体制作的?这件蔬果与这个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又利用了哪些蔬果做的装饰使作品更接近原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活动三: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来,一起说一说,这些蔬果等物品分别像动物身上的哪一部分,然后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每个学生挑一件自己喜欢的蔬果作为作品的主体,(建议学生选大一点的)根据这件蔬果的外形再一次展开想象,然后交流:你收集到的这一蔬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你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正着看不出像什么时可以倒着看、侧着看或转动着调整角度看)活动四:

小组合作试一试,运用手头的材料,以一个大件蔬果为主,将几个蔬果连接起来,做成一个小动物。展示作品,每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作介绍。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布置学生回去了解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艺的有关知识。下节课带好相关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4月14日——4月16日 活动一:

观看课件,精美的食品工艺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美好的情趣,增进了人们的食欲,使饮食成为一种享受。学生说说自己见过和了解到的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艺。出示课题。活动二:

课件展示食品工艺作品“门泊东吴万里船”,渐渐放大,请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蔬果做成的,怎么改造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操作课件将作品进行分解并总结:这是将一只较长的苦瓜剖去四分之一外皮,去瓤,做成一只小船,再将红色和黄色的圣女果用牙签串成一个个小人并固定到小船上,将一片萝卜叶子插到船上做帆,这样一件充满意境的作品就诞生了。活动三:

各小组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想一想:你们准备利用哪几样材料进行改造,将它做成一件工艺食品。准备分几步、利用那些技法、怎样改造和组合。小组讨论,选一到两组同学代表起来介绍创意。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和指导建议,鼓励各组将自己的创意制作出来。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注意协调各组合理分工,尽量利用好蔬果的原型进行改造。使用材料注意安全。活动四:

“满汉全席”食品工艺大赛。各组将作品摆到教室中心的餐桌上,每组派出两位“美食家”当评委,评出“最上镜作品”“最佳色彩奖”、“最佳创意奖” “最佳制作奖”等奖项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回家多帮妈妈做饭,在家长面前露一手。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札记:

备课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常熟市义庄中心小学三年级六班”的“蔬菜的联想”网页,上课时通过浏览网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们可喜欢这个网页了,因为照片上那些同龄人正忙活着合作蔬果小动物的情景让他们感到相当亲切。孩子们的作品丝毫不比人家的差,于是我举起了数码相机,把他们正在制作的情景和作品拍了下来,并通过电脑直接放了出来。这下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纷纷要求把他们的作品也制成网页,我借机把这个难题推向了班里参加网页制作培训小组的同学,“请他们来帮我们制做好不好?把制作好的网页发到校园网上,让全校同学都来看看我们的作品!”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09册教案(人教版New)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 日 · 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 ·

一、教学内容:

海上日出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不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是按照我在不同天气里观看日出的过程来记述的。

二、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 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三、交流自学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生字新词:范围、刹那、镶金边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

②课文共分几段?(全文分为四段)

四、读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检查识字和理解词语的情况。

二、读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二段。

6、小结:课文二、三两段描写了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四、读第三段

1、练读第三段。

2、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五、小结: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写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色?

第一、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第三,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练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背诵全文。

九、教学后记: 夕照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交流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的开放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估计学生可能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说是“如诗的夕照”? 夕阳为什么会是调皮的?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概和激动?等等。简单问题随时解决,如果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留在后面教学中解决。)

[意图:这个大环节中,学生第一遍读课文,重点是解决字音问题,把课文读通顺;第二遍读课文并交流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这时的感受一般是浅显的;第三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以学定教。]

三、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按照夕阳落下去的经过来描写景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的同时,可以考虑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交流,以便让学生有顺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当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当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当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其他 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夕照的录像片断)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读,升发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庭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有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丽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大家评议。(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4、课文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如诗的夕照”,你们能不能写几句诗来赞美一下夕照的景象?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学生通过写诗,可以尽情表达对夕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在练笔中明白“如诗的夕照”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时的生字掌握得怎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致函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么,画出来并小组时交流。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次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些句吧。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写手法。]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4、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请学生配音解说。

[意图:用小组时背诵、给画面配音解说等到形式,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在背诵中再次感悟、想像夕照奇丽。]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时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受,还可以是其他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意图: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鼓励学生阅读时有不同的读感受。]

五、练笔。

1、你观察的夕照景象是怎样的呢?请你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写出自己的观察。

2、全班交流,建议教师要注意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六、师小结:

本文行文条理清楚,用词贴切,比喻逼真,写出了夕照如诗如画的景观。希望同学们在了解课文怎样写夕照变化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

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题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三、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2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3、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3)体会作者的感情;(4)感情诵读。

二、学习古诗。第一步:

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图:运用小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直解决。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在交流中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学生叙述得太一致,将大概诗意叙述好即可。)第三步:

1、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交流。第四步: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诗歌所描写的雄伟的景象,体会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先自由读,再请学生读给全班同学听。

2、背诵这首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三、拓展阅读。

交流课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意图:将课前的搜集与课内的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望天门山》,谁来背诵一下?先个人背诵,再集体背诵。

2、把你搜集到的李白的作品背诵给大家听。

3、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意图: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给学生一个展示背诵搜集到的古诗的机会,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学古诗,明白大意。

1、自由朗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歌。)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1)对作者苏轼的了解:(2)对题目的理解;

(3)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题(书写)、西林、壁(墙壁)、横看(从下面看)、缘(因为);(4)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学生的理解完全一致,大体把握诗意即可。)

[意图:由于这首诗的词句比较易懂,教师可以更大程度地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学生间相互交流,体会古诗的意思。]

3、大家对这首诗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估计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座山中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思。)

4、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意图: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地弄明白。]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

2、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2)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比较浅显地感悟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在讨论中明白这首诗蕴含的道理,受到启发。]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四、拓展阅读。

交流课前搜集的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五、教学小结:

这两首古诗或绘画或悟理意境深远,是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好诗篇,课后我们通过背诵来更好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4* 迷人的张家界

一、教学内容:

这篇路读课文通过描写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要求:

1、认识课后生字。

2、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阅读提示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迷人的张家界去欣赏一下那里的风光。课前你们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知道了什么呢?(交流)

[意图:将课外搜集的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弄清阅读的要求。

1、读读阅读提示,我们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怎么做?

2、交流,弄清阅读提示有以下要求:

(1)有条件的学习可以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大家分享。(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

(3)课文中第三、四、五、六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4)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读读。

(5)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选一景点画一画,讲一讲。

三、按照提示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阅读要求中的2、3 个要求: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想想课文中第三、四、五、六的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从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动植物等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课文的第三、四、五、六的开头一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意思。

4、完成阅读要求中的第四要求: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先自由朗读,再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配乐朗读。)

[意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感受张家界的迷人、大自然的神奇;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读出张家界的美。]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张家界有什么印象?大家既然这么喜欢张家界,就请同学做小导游,选一个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先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再请各组推荐代表,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意图:用当“小导游”的形式,介绍喜爱的景点,进一步感受张家界的迷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布置作业。

搜集祖国各地名胜古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墙报。

五、教学小结:

文中告诉我们张家界由于他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游赏,于是,人们在风景区内建了许多宾馆饭店等,大大方便了游客出行。可是,也有许多人反对这样做。你持哪种意见?请谈谈你的观点写下来。(现在,风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已全部拆除。)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一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词句。

2、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3、做小导游,培养学生大大方方、有顺序、讲清特点的能力;培养认真听话,适时提问的听话的能力;培养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在学习“读读背背”之前,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对联;在“口语交际”课前,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也可以去景点观察真正的导游员是怎么介绍的。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家乡的风景、名胜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最近又积累了哪些对联?交流。

二、完成“读读背背”。

1、读读。

(1)自由朗读“读读背背”的文字,读通顺,不认识的地方可以查字典。(2)谁来读给大家听听?(3)在小组内读。

2、这些句子读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来背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再指名背、一组背、全班背。

3、丰富积累。展示课外积累。

三、完成“阅读”。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描写云南风景名胜的文章《大理三塔》,齐读阅读要求。

2、学生自学,完成阅读要求。

(1)看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想办法解决。(2)小组交流:大理三塔是什么样子的?(3)指名汇报。

(4)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先自由练习,再指名背诵。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收集资料。

课前收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小组交流,丰富积累,为上课做准备。

二、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1、我们家乡有不少的风景、名胜,你们能给前来参观的客人当一回导游吗?

2、怎样才能当好这个导游呢?读读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际,弄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三、介绍风景,抓住特点。

1、小组内介绍:

2、全班交流。

3、情境模拟:模仿导游介绍景点。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二、选定景物,指导观察。

1、你打算写学校里的哪一处景物?说说这处景物。同学评议。

2、怎样才能按顺序、说具体?再去观察。

3、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1)写一处景物的组成一组,观察交流。

(2)师参与每一组中去观察交流指导,引导想像:这些景物能让你想到什么?

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

第四课时(习作评改)

一、交流习作。

1、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也可以介绍佳句。

2、说说你喜欢谁的作品。

二、明确评改要点。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想把文章改好吗?

2、回忆本次习作提示,说说我们在习作修改时重点该注意哪几点?

(1)按一定顺序。(2)内容具体。(3)加上自己的想像。

三、全班讲评例文。

1、指名读例文。

2、说说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小组再次交流习作,互相修改。

五、生随意找自己信任的同学交流修改。

六、誊抄习作。

五、教学后记: 挑山工

一、教学内容:

《挑山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二、教学要求:

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3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②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

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

2、讨论分段。

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并由此产生疑问;“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

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

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1)学生划段,讨论段意。(2)小结。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6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7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

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

三、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提问:《挑山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先写挑山工的样子: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接着写他们的动作,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再写他们登山的路线--折尺形。

好处:不损坏东西,还可以省力气。

追问:有什么缺点吗?

这样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3、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我”的疑问是什么? 挑山工走的路程远,速度慢,反而领先于游人。

4、读文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从这一段中找出“我”与挑山工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怎样登的?挑山工在哪儿超过了“我”?(学生边读边勾划书中有关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再认真思考一次。

3、汇报。

“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一齐走)并很快超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和“五松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头。最后,在极顶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头。

(教师边听边板书要点。)

4、追问: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的前头?从哪儿知道的?

①读挑山工的话,考虑一下他讲了几个意思?

②分析。

(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挑山工 游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作者用亲身经历解答了疑问。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思考: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2、汇报。

这幅画体现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的精神。作者需要的是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五、教学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扎实,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九、板书设计:

挑山工 游 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十、教学后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难点:

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2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自学生字、新词。

三、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水浒传:“浒”与“许”区别。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敷药:“敷”与“缚”区别。

追悼:悼()与“掉”音、形、义的区别。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硼酸水:“硼”与“绷”区别。

殡仪馆: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学生质疑。

四、按段朗读课文,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方法有两种:

(1)找本段中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原话。(可从一句话中摘取。)(2)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

要求:(1)要准确;(2)要简练;(3)要相应的整齐。

2、按段指名朗读课文,读后列小标题。(下面小标题供参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速读课文后指名用自己的话给课文加小标题。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

伯父在世时,作者对他有何看法?伯父逝世时,作者惊异什么?

2、读后讨论。

3、“爱戴”与“爱抚”有何不同?

4、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鲁迅深受爱戴?(许多人、甚至、数不清、堆满、各色各样)

5、过渡:鲁迅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

谈《水浒传》怎么能说明伯父值得人爱戴呢?

2、引导学生讨论。

“能不能说明”?为什么?

(能说明。①伯父借谈《水浒传》,教育作者看书要认真。②伯父批评的方法极其巧妙“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不再马马虎虎了。”③伯父不但口头教育,还送书给她看。④伯父关心的人,除侄女外,还有很多很多,真可谓是关心下一代的学习。)板书:关心下一代。

3、理解句子含义。

伯父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我”听后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4、小结。

伯父这样关心下一代,必然要得到人们的爱戴。请大家注意,作者写第一段,目的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伯父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写第二段伯父关心下一代的学习,目的是具体说明伯父受人爱戴的原因。想一想,作者写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目的又是什么呢?

(也是具体说明伯父受人爱戴的原因。)

四、学习第三段。

1、分角色朗读后,质疑。

2、分组讨论。

①“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

(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因而要“碰壁”。)②“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社会太黑暗了,人民没有丝毫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和打击。)③在座的为什么哈哈大笑?

(孩子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理解错了。)④谈“碰壁”能不能体现鲁迅值得人们爱戴呢?为什么?

(能。由“碰壁”可以看出鲁迅不顾个人的一切,与敌人斗争的不屈精神。他为了人民为了祖国而顽强战斗,怎能不值得人们爱戴呢?)

板书:憎恨旧社会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各段小标题。2、1~3段各段主要讲的什么?

二、学习第四段。

1、分角色朗读1~7自然段,思考: ①伯父和爸爸是怎样救车夫的? ②车夫走前,伯父又是怎样关心的?

2、读后讨论:重点体会伯父的动作、行为。

3、默读下文,思考讨论:

“我”问他车夫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拉车的问题时,伯父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同时又深深叹气呢?

(伯父想到这位车夫冒严寒出来拉车,是多么可怜,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痛苦,脸色变得严肃;伯父对此又无能为力,只能叹气,深表同情。)

板书:同情劳动人民。

三、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思考:

鲁迅先生写文章干什么?“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不在乎”表明什么?再从他对女佣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人?

2、讨论后小结:

(他写文章,主要是为唤起民众对敌斗争,拯救人民,拯救祖国。)

(表明他为了人民,为了祖国,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四、教学小结:

《三味书屋》一课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所写的回忆性的文

章,内容真实,便于我们了解生活中的鲁迅。要了解更多,请同学们课后翻阅有关书籍获取。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高粱情

一、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

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读中激情。

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

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

五、教学小结:

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读写例话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

2、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外阅读文章一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读题自悟。

三、集体交流,读懂例话。

1、什么是句子含着的意思?

2、如何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例子谈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加深理解。(阅读《公孙仪谈吃鱼》)

五、总结。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阅读能力。以后在阅读每一篇课文时,都要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六、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二

一、教学要求:

1、背诵“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阅读短文,体会到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从中受到启发。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值得敬佩的一个人,把内容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

写值得敬佩的一个人,把内容写具体。

三、教学准备: 积累格言。课件《梦》。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自由试读。

3、指名读,正音。

4、配乐朗读。

5、背诵。

6、指名背。

二、完成“阅读”。

1、自读短文,思考:

(1)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博采,即广泛地吸收,来源丰富;提炼,即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加工,即把自己搜集来的东西重新酿造。)

(2)从蜜蜂酿蜜的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集体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抄格言。

2、写读《蜜蜂的赞美》受到的启发。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

二、看录像《梦》。指名说小强的梦。

三、说自己的梦。

1、启发谈话。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小强白天想得作文比赛第一名,晚上梦见自己获奖了。同学们一定也做过许许多多的梦。下面,请找自己的好伙伴说说自己的梦。

2、说自己的梦。

3、评议。

四、畅谈理想。

五、布置作业。把自己的梦或者梦想说给爸爸或妈妈听。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谈话。

二、交流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最尊敬或最佩服的一个人的事迹。

2、小组交流。

3、指名谈。

4、师也讲最佩服的人的事迹。

三、拟作。

1、出示习作要求,生读要求。

(1)从身边选择一个最尊敬、佩服的人写下来,要用一两件事写明原因。(2)把内容写具体。

2、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习作评改)

一、谈话导入。

二、展示习作成功之处,师生共同评讲。

1、出示习作,作者读,余生边听边想:你有什么感受?文章好在哪里?

2、生评,师鼓励、肯定、引导,并板书出优点。

3、小结。

4、继续展示成功之处,点评。

5、小组互评。

三、修改不足之处。

1、师出示一段不具体的文章。

2、指名读。讨论:怎样把这段话写具体。

3、交流修改意见。

四、修改自己的文章。

五、反馈修改情况,师总结。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生动地再现了1976年1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首都人民向周总理告别时的感人情景,抒发了亿万人民群众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首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和缅怀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2、学习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再进一步体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课6个生字,10个生词,并会用“慈祥”、“不约而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即人民群众在十里长街上送总理的情景,然后再细致理解人们是怎样送别总理的。

难点:

1、怎样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再细致理解人们送总理时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录像带:人们在长安街送总理的实录。

七、课时安排:3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以崇高的品格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1月 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976年1月11日首都亿万人民聚集在长安街送别总理的灵车,场面十分感人。

二、教师板书课题:十里长街送总理。

审题:课题主要意思是“送总理”,“长街”指北京的长安街,“十里”写街长,实际写人多。题目的意思:当周总理的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首都人民在这里送别总理。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体会当时的情景以及人们的心情。

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

要求:

1、划出不认识的字。

2、利用拼音字典认读。

3、读生词。

4、查字典理解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佩着 灵车 拄着 洋槐 焦急 妻子 哭泣 矫健慈祥 泪痕满面 不约而同

2、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槐”、“妻”、“矫”,在字形上应注意。

3、理解词语。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可亲。不约而同: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

五、标出自然段序号(共四个自然段)。

六、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想想每自然段的意思,再想象一下当时十里长街上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学生通读全文。

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又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写等灵车,又讲迎灵车,最后讲送灵车。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导学生根据层意划分层次。

第一层:灵车到来之前,长安街上的场面;第二层:人们等待灵车时的动作,神态。

2、理解第一层意思,指导朗读。

①课文的第一句交待了什么?(天色、天气:灰蒙蒙,又阴又冷。)写天气和人们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衬托出人们的悲痛心情。)读这一句时要轻、速度可放慢些。

②第二句交待了什么?(人很多。)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人很多?(挤满,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概括路长人多。)

③读第三句,你能体会出人们的什么心情?

从“都”字用三次,人们佩戴一致,动作一致,反映出人们沉痛的心情也是一致的,不约而同地前来送别敬爱的周总理。

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3、学习第二层,指导朗读。(1)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些人?

一位老奶奶,一对青年夫妇,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

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的?反映他们怎样的心情?

这三句话写出人们等待灵车时的焦急,迫切希望最后看一眼总理的灵车,盼灵车快来。但他们热爱总理,不管等多久也要等下去。

4、指名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然后归纳段意: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等待总理灵车。

5、放等灵车部分录像,让学生体会。

6、再读、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并参看教材插图。

思考:①灵车是什么时候来的?灵车是怎样装饰的?②人们眼望灵车,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2、自学准备后讨论。

①灵车是在“夜幕”降临时来到的。灵车的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佩着大白花,庄严肃穆。②“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这个句子真切地描绘了课文插图的情景。

“无声的指挥”是什么意思?“不约而同”怎么理解?

这是反映总理的灵车牵动着亿万群众的心,使等候在长安街两旁的男女老少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的一致行动。这句话表现了人民群众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感情。

③“就在这十里长街上……”写了作者的联想。同是长安街,同是周总理,同是这些人民群众,所以联想自然。人们回顾当年见到周总理的幸福情景,更增添了想念总理的悲痛之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概括段意:

人们眼望总理灵车,想念总理。

4、放这部分录像。

第三课时

一、读前两部分内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指名背诵前两部分内容。

三、学习第三段。

1、自读:边读边划出表达人们心情和神态的语句。

心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神态:“面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

2、指导朗读。这段课文表达了人们怀念总理的深情,朗读时,语气要深沉些,速度缓慢些。这样更能表达我们对总理的无限深情。

3、练习朗读。概括段意:灵车已经远去,人们久久不能离开。

4、放这部分录像。

四、放完整录像片。

五、指导造句。

六、教学小结:

课文记叙人们冒着严寒在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沉痛悼念的思想感情。课外同学们可以通过读来感悟。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再见了,亲人

一、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而培养学生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2、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并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要求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并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一个中心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课时安排:3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审题:亲人指的是谁?

二、介绍时代背景。

1、介绍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美帝唆使李承晚进攻北朝鲜。两天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占我台湾海峡。1950年9月15日,美国入侵朝鲜,并轰炸我安东等地,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近3年,中朝人民浴血奋战,很多志愿军战士光荣牺牲在异国他乡。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约。1958年志愿军全部回国。

2、本文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

1、读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生字的方法记清字形。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上下句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划出来)他们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拼读生字表,纠正读音。

指出音易错字:“暂”()不读();“谊”(y)不读(y)。混(h)是多音字。多读几遍。

2、拿出生字卡片,读字、词: 指出哪个字字形易错,重点说一说。暂时 昏倒 情谊 捣米谣 侦察员 混进 区别:谣、瑶、摇。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讨论理解:(或查字典,或结合课文,或结合生活实际。)

4、读一读课后第4题“读读写写”,说说“暂时”、“雪中送炭”的意思,并练习用两个词语造句。

5、指名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课文写了三个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

②大娘: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妈妈为救老王而牺牲。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六、朗读全文,读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课题引用的是谁说的话?亲人指谁?课文写了几个亲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2、那么,我们的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指名三人分别读第一、二、三自然段,齐读后三自然段。思考:

1、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集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2、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三、为什么这么恋恋不舍呢?(因为中朝人民在战斗中结下了深情厚谊,而且这种深情厚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从哪儿体现出来的呢?课文列举了几个具体事例。

自己朗读前3个自然段,读后说说三个人分别做了哪些事?(老师板书: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妈妈为救老王而牺牲;挖野菜失去双腿。)

四、朗读课文理解含义。

找出并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划出重点语句。

2、大家讨论,谈自己是从哪句话、哪个重点词语体会到的。

3、投影出示重点句:(1)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读这句话;②说说什么叫“雪中送炭”?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③朗读,体会其中感情。

4、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5、总结学法:①默读,划句子;②谈体会;③投影分析重点句;④朗读,体会。

6、按刚才学法学习第2自然段。

投影出示的重点句是:(2)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什么叫“噩耗”、“同归于尽”?“同归于尽”说明了什么?)

7、按刚才学法学习第3自然段。

投影出示的重点句是:(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指什么?(失去双腿,永远残疾。)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问。)

8、指名3位朗读前3个自然段,读后综合以上所学内容,说说为什么要称“亲人”?(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一同生活,一同战斗,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不惜流血牺牲,因而像“亲人”一样。)

五、老师提示:

是啊,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朝鲜人民称我们志愿军战士为“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称朝鲜人民为亲人。1958年,志愿军战士要回国了,朝鲜的男男女女、老老

少少与志愿军挥泪告别。(看插图)志愿军战士也流着热泪,挥着手说:“再见了,亲人!”多么感人啊!(板书:再见了,亲人)一齐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

1、读后投影出示:(4)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字在这里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2、朗读训练。

六、朗读全文(有感情朗读),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再说说课文是用哪些材料表达中心的。(三个人物,四件具体事例)

中心:本文表达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赞美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七、看板书,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总)。

八、总结,思考:

你学习本文后,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2.先分述后总结的表达方式。)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读后说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再说说课文是用什么具体事例来表达这个中心的?(参考第2课时板书)[用几个具体事例表达一个中心。]

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练笔:想想你周围的同学是怎样讲礼貌的?然后写一篇短文 要求:要做到有中心,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1、讨论;列举你周围的同学讲礼貌的小故事。

2、确定中心:赞扬同学们讲文明讲礼貌的风尚。

选材:从众多故事中精选两三个新颖别致、能突出中心的事例。

3、构思后写下来。

三、教学小结: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他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归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留恋,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10* 秋天的怀念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二、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学生研读为主,尝试探究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通过观看幻灯片,来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催人类下的母爱(板书课题)。

[意图:以情激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二、布置自学。

1、自由读课文。

2、根据新闻记者提示,边读边在书法上标标画画。

三、交流汇报(以阅读提示为纲)。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犯病,竟成永诀。)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可通过以下语句,边读边悟。)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母亲虽然自己身患重病,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觉,却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没有心思再养花。)(3)“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虽朴素,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是要把萧瑟的秋天挡在窗外,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渐出窗外吧。)

(5)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能够带孩子出去走走,母亲竟是如此兴奋!她希望我能开心、快乐。)

(6)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

3、体会作者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引导学生注意前面语句中的重点词语,那是作者细心观察体会到的,也是令他记忆犹新形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妹妹的陪伴下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这些菊花,也许正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然后再交流。)

四、延伸拓展。

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因为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感情。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母爱的作品、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了吗?请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或是抄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

六、教学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第十课《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一、教学内容:

课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搜集有关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以及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一、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教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讨论。

可以是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

11*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小组汇报,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38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和13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父爱的歌颂。

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课文第12、13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建议学生想像:这连续的38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可以让学生演一演14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38个小时的情景。

(2)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14个同龄小伙伴共人的恐惧,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四、教学小结:

老师总结: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诺言,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源泉: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 三

一、教学目标:

1、读背成语或熟语,积累语言。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读后感。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论文。

二、教学准备:

课外读书,观察周围的事物。一篇文章。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自由读词语,读准确。

2、小组接读,接背。

3、比赛背诵。

二、完成“阅读”。

1、自由读短文,了解大意。

2、仔细读,思考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交流练习题答案。

5、全班交流。

6、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教师朗读短文。

二、学生听后谈感想。

三、揭示作文要求。

1、明确什么是读后感。(读书之后的感想、体会。)

2、怎么写:先读懂文章。可以就整篇文章写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如重点句子、段落来写。

3、写读后感的好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生选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第四课时(习作评改)

一、作文交流评议。

1、选几篇投影出来。

2、同学之间评议。

3、根据评议修改。

二、生誊写。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四、教学方法:读书自悟、悟中体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课文前两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目标完成过程。

1、揭题:

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3、引读课文,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4、理清脉胳,讨论分段: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可分成几段?段意是什么?

5、复习检查。请同学们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写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人民从几十里外来迎接客人。)

6、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

7、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1)学习第一段。

草原

听师范读 边听边在脑海申勾勒画面。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这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

茫茫:檬陇的样子。尽管一望无际,但远处仍是那样清清楚楚,没有模糊的感觉。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a、在这一段申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演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者用 ”『用绿色喧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比喻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b、作者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优美。比较句子,读一读,、说说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2)学习第二段。

A、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了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从 ”洒脱“一词体会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河“字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会有人家……)

B、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申交流(初人草原,看出草原辽阔、寂静。从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都……“和”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接近公社时:看到了小河、牛羊、马群听见了鞭响。

C、出示投影片:看图,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从 ”远处“一词看出,草原人民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到牧区人民情深谊长。”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看出主人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马跑得飞快,体会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顶部成半圆形,因为马队是从小丘上过来的,所以远看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8、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三、四、五段。

2、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指名背诵第一段)

2、学习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用”--“线标出、交流。

(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 ”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2)指导朗读这一段。

(注意:重读画线的词语,表达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

3、学习第四段:

a、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如b、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摆上了好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b、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c、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4、学习第五段: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围绕重点;学习表述。

(1)找出描写草原美景的部分和叙述蒙古族同胞热情待窑的部分读一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草原上的景美,人更亲的?

(2)小结:这篇课文既有草原静态美景的描写又有热情迎客的动人场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3)片断练习:《校园一角》。

(要求:运用《草原》的写法,突出描写校园一角的特点。)

(四)教学小结: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威尼斯的小艇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方法:读书自悟、研究性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威尼斯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特点?

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这个美丽的水上城市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自学生字、新词。要求:

①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②拼读生字表,找出易错的字。

③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么特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要准:祷、泊。

2、注意字形:梁与粱、艄与梢的区别。

3、哪个词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4、区别形近字: 庭()梁()艇()粱()

5、说说:威尼斯有什么特点?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练习分段。

2、课文主要写的什么? 投影选择:

①威尼斯是个美丽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很奇特。③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④威尼斯的市民爱坐小艇。

选择①和③,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说。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威尼斯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板书:水城)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河道就是街道,一出门就是水,它就是这样一座城市。那么小艇与威尼斯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威尼斯同其他城市是不一样的,水城的特点和它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构成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板书:独特风光)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一起来欣赏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欣赏小艇的样子。

刚才我们通过看录像领略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欣赏了小艇,那么小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小声读第2段思考。(注意作批注。)①用一个词概括出小艇的特点。(板书:样子奇特)②解释“奇特”。

③你从哪儿体会到小艇的样子很奇特? 读有关句子,谈你的理解。指名到前面画一画新月的样子。

④小艇除了奇特还有什么特点?(还很漂亮。)

看到这样奇特漂亮又舒适的小艇,你会有什么感受?(板书:喜爱)⑤朗读第2段。(要读出对小艇的喜爱。)同学边听边想。

①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

②威尼斯人为什么把小艇装饰得既奇特漂亮又舒适呢?

2、这么令人喜爱的小艇由谁来驾驶呢?对船夫的技术又有什么要求呢?

①小声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下来,齐读这句话。(板书:船夫技术好。)②你从哪儿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默读划出重点词和句子。(板书:操纵自如)什么叫操纵自如? 注意侧面描写的两句话所起的作用。

③看到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高,这么棒,你会怎么样?(板书:赞叹)船夫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好? ④指名读第3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船夫技术好的。

3、奇特舒适的小艇由技术高超的船夫来驾驶,那么都有哪些人乘坐呢? ①默读思考:哪些人坐小艇?(用“△”标出)再想一想这些人去干什么?

②除了书上写的这些人,还有很多人坐小艇,这么多人都需要坐小艇,说明了什么?(板书:作用--离不开)

4、指名读第6自然段。

①从对夜景的描写你看出什么了?与小艇有什么关系呢?(板书:动→喧闹停→静寂)②看到小艇的作用这么大,你想到了什么? ③朗读体会。

三、总结全文

1、速读全文想一想每段的意思,然后结合投影选择段意,说说为什么。

2、结合板书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城关系密切?

四、教学小结:

以前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欣赏了不少祖国的风光,今天又欣赏了世界风光,说明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美丽可爱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来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14* 三峡之秋

一、教学内容: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读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

二、教学要求: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酌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观、读、想、写四结合。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课件《三峡风光》或教学图片。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2、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圈。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1)谈收获。(2)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谈,对于提问有价值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再读,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四、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五、教学小结:

1、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你懂了吗?

2、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 四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舟夜书所见》,并在读背中有所感悟。

2、自学短文,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明白其揭示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识,使学生说明白,有礼貌地进行交际。

4、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 生收集健康小常识。师准备挂图、课件等。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谈话导入。

2、指名读,注意正音。

3、自读。

4、小组质疑。

5、集体交流。

6、熟读成诵。

二、完成“阅读”。

1、提出要求:自学短文,完成练习。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

4、交流自学情况。

(1)燕国青年为什么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2)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5、抓住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

6、读了本文,你想说什么?写下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

三、说一说。

1、课前你了解了哪些小常识?

2、生交流。

3、指名说。

4、教师小结。

四、运用。

1、创设情境:夏天,中午,酷热难当酷热难当,几个同学踢足球,一人晕倒,其他同学怎么办?

2、生自练。

3、小组练,师巡视。

4、指一组表演,师生评价。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审清题意。

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三、试写初稿。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习作评改)

一、谈话导入。

二、展示习作成功之处,师生共同评讲。

1、作者读习作,余生边听边想:你有什么感受?文章好在哪里?

2、生评,师鼓励、肯定、引导,并板书出优点。

3、小结。

4、继续展示成功之处,点评。

5、小组互评。

三、修改不足之处。

1、师出示一段不具体的文章。

2、指名读。讨论:怎样把这段话写具体。

3、交流修改意见。

四、修改自己的文章。

五、反馈修改情况,师总结。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3、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侵略者、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寇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解决预习中的问题,不会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准备:

1、有关课文内容的录像带。

2、写有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投影片。

3、写有学习要求的投影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读

1、指名读,其他同学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划下来。

2、交流。

二、导入新课

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声,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才有人答“到”。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第15课,大家就会明白了。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字音。

2、课前你都查到了哪些相关资料?互相交流。

3、总结预习情况。

四、学习新课

1、快速读课文,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

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壮士”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一下,可把体会、感想写在一边,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投影出示这些要求)

4、交流感受,教师点拨。

5、质疑: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6、深入理解课文。

(1)合作学习。教师提出以下目标: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联系朗读课文。(2)集体讨论。

五壮士在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以后,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是为了更好地掩护群众和连队,也是为了歼灭更多的敌人。五壮士知道这样做有生命危险,但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甘愿牺牲自己。课文学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你对五壮士怀着怎样的感情?应怎样读这篇课文?指导朗读,突出重点词句。

五、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

狼牙山五壮士

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2、把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你熟悉的人听。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填空。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这五部分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当。

1、教师出示投影片。第一组: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第二组: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2)顿时,石头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问题:(1)第一个句子好还是第二个句子好?为什么?(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除了这两处地方,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语言生动、形象?

3、小组交流。

4、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阅读收获。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16* 小英雄雨来

一、教学要求:

1、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练习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5、学生预习课文

(1)出示预习提纲 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___”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二)、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三)、作业

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讨论。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4、讨论段间的联系。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附:板书设计:

四、教学后记:军神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二、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教学

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讨论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 微笑平静 一声不吭 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 冷冷 柔和 生气 愣住 颤抖 由衷 惊呆 慈祥 肃然起敬

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

四.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五.小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A.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B.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六.本课时小结: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恰当把握感情

二.写作技巧渗透(讨论为主,指导为辅)

1.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2.人物语言、神态、情绪的描写刻画能够更清楚地表情达意(举例)3.词语运用,如“一针见血”“肃然起敬” 三.作业(任选)1.复述课文。

2.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条理,内容具体。3.写一篇较简短的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17.军神

刘伯承 微笑平静 一声不吭 一笑

沃克医生 惊疑 冷冷 柔和 生气 愣住 颤抖 由衷 惊呆 慈祥 肃然起敬

六、教学后记: 金色的鱼钩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3、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五、板书设计:

*

六、教学后记: 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背诵课文。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

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吟、残、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可以师生及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

二、学习《枫桥夜泊 》

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使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互相纠错。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时设问: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

6、背诵这首诗。

三、体会学法

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这首的?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写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三、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

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画面。

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

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在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指名读,评读,教师指导读。

5、背诵这三首古诗。

三、总结

这三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个人感情。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对诗句的阅读、感悟,想象诗中的景物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下,我们可以选其中一首古诗默写下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附: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课外延伸

在班级举行“古诗朗诵会”活动。教师可从朗读技巧上做些指导。

教学后记: 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下载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第09册教案(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

    苏 教 版 第 八 册 美 术 教 学 目 标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

    苏教第七册美术教案

    苏教第七册美术教案 课题一:贺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贺卡,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 2、使学生能够选择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地高计贺卡,体验绘制的乐趣。 3......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苏教美术教案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苏......

    小学音乐第09册教案(苏教版)(推荐5篇)

    苏教版第09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第9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纪律比较好,个个都很认真,总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接受能力不错,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

    小学音乐第09册教案(人教版)[小编整理]

    教学内容: 1、新学期要求。 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3、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目标: 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

    小学美术第8册教案

    第1课计划明天 教学程序 话说未来计划明天 1. 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

    小学第4册美术教案

    1、春天来啦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

    苏少版五下美术第14课《桥》教案

    第14课 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结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种类与功能。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运用陶泥表现桥梁,动手制作时掌握由整体到局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