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
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
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
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思路: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下雨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锻炼学生用肢体语言和绘画语言,再现雨景的能力。
2.技能目标:学会用点、线、面等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3.情感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油画棒、水粉笔、水、素描纸、各种线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学生猜谜语,揭示课题。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
二、视频欣赏 雨的形成 你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
三、了解雨对人类的利与弊。师问: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下雨虽然有时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也给可以让我们的庄稼得到及时的灌溉,使我们的空气变的更加清新,使干旱地区得到了缓解„„
四、认识雨。
1、用声音形容雨。
2、用语言形容雨。(1)学生形容。
(2)显示课文中形容雨的片段。片段一:朱自清的《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的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片段二:老舍的《骆驼祥子》。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的,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的世界。(这是形容的哪种雨?)
3、出示几幅图片,学生观察雨的异同,并把自己对雨的理解简单地画出示意图。(或者flash动画显示各种雨,让学生画出示意图。)
4、师生小结。
五、听音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师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下雨的情景。
六、游戏表演 情感互动。
师:下雨了,人在雨天有什么样的情趣和表现呢?我们现在就把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下雨情景用动作表现出来。
请同桌交流一下,准备好的上台跟着大屏幕上的视频,给大家演一演。(视屏、背景音乐创设氛围)
五、欣赏评述
同学们将人在雨中的感受表现得很传神,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几幅优秀的儿童作品,看他们是如何描绘雨景的。
说说你喜欢哪幅?为什么?仔细看看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纸卷魔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套色纸版画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鸟与家禽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鸟和家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
(2操作目标:学会用各种彩笔和废纸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爱鸟、护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特征,尤其是两条腿的位置要辨析清楚。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录像资料,鸟和家禽的标本或笼养鸟、家禽。学生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回忆与导人:(2)欣赏与交流: 播放一组精彩的鸟类静态画面或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可以配音乐,其中还可以包含一张广场鸽图片,体现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使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鸟类真是天使的化身,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多媒体集中出示部分鸟类的图片,师生共同探讨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3)尝试与表现: 选择你最喜欢的鸟类和家禽把它画下来。
要求:可以具体描绘其一个单独的形象,也可以描绘出鸟和家禽的栖息环境;构图饱满,色彩艳丽。
(4)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作业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相互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哪里吸引你? 教师简单总评。
5课后拓展:
鸟的纹样
一、教材分析:
在写生或记忆画上,或夸张鸟的嘴,或简化鸟的羽毛,或变化鸟的外形,或重新用纹样装饰鸟的身体等,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状。教师在提供多种鸟的图案的欣赏图片下,进行一定的示范引领,使学生学会鸟的图案变化。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装饰、变化鸟的形象。
(2)操作目标: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鸟的图案。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鸟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图案知识绘制岛或利用废旧材料拼贴、创作鸟的图案。
教学难点:抓住鸟的外形特征,变化、装饰,创作出更美的鸟的图案。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的图案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
·出示鸟的写生画,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如夸张其嘴巴的特征,略微缩小其眼睛以突出嘴巴的大;整体勾勒鸟的外形轮廓,并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用纹样填充鸟的身体等。
·对比原有的写生鸟与变化的鸟之间的区别。
变,变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一变?拿出写生的鸟图对比观察,变化后的鸟你还能认出来吗,其特征改变没有?
··学生用绘画工具或剪贴方法做一个鸟的图案作业。
·评价时用所学图案知识进行分析。
·课题拓展:用写生的鸟布置自然教室或自己的班级。
水墨画鸟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2)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难点: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囤画颜料、水怀,水墨画马图片。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杯。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认识中国画工具及其相应作用,为本节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游戏与导人: 教师拿出一张宣纸,请两位学生上来随意点两点,教师在学生点的基础上略加修饰,添加上鸟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两只有趣的小鸟。一只正面,一只侧面。
教师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水墨画鸟。(3)欣赏与感受: 欣赏一些知名画家的水墨画鸟作品,找一找他们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了解水墨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应用。
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鸟,体会鸟的不同的形态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韵味。
教师示范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尝试,在尝试中教师简单介绍、示范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4)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自己写生的鸟或根据资料、照片,大胆用水墨进行表现。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概括能力。(2操作目标: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教学难点: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a各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b·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
c·各种绘画工
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五、教学过程:
利用前两节课中有关鸟的创作作品,来说说鸟的形象特征。
讨论问题: 1·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质地的废旧材料来制作鸟的各个部分? ·欣赏: l·一组有关鸟类的卡通真人秀造型,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
2·历届学生的鸟类化装造型图片或书本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图片。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3)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2-3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欣赏、交流: ·学生根里的作品: 1·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2·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3·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4·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3一4人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对比的艺术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二、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色环表
范画
作画工具
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水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2.教授新课:
(1)运用课件《色彩三要素》,了解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2)仔细观察色环表并思考:你知道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选两种颜色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看看其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3)分小组按色彩对比在生活中有什么影响的问题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讲一讲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老师随机点评)
(4)总结: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艺术中都离不开色彩,色彩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5)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在已有的抽象的分割图形中填充颜色(运用已学到的色彩的对比的知识)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柔和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进入无限的想象创作中。)
五、课堂小结,老师点评部分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小组评价)
儿歌童话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为儿歌、童话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认知领域: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操作领域: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儿歌、童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儿歌、童话资料。
学具:儿歌、童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课时:2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老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听过或背过儿歌,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童话也是我们钟爱的,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教学新授:
①分析为儿歌、童话配画的形式特点:赏析课本意图,使学生了解儿歌、童话配画的形式特点。例如:课本中《小耗子》这首儿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小耗子们晚间活动的热闹场面。图中的小耗子有的在钻洞、有的在锯木、有的满头大汗扛着米,也有的酒足饭饱提着灯笼回到自己的鼠居,甚至还有一只耗子警察在指挥交通。背景中的星星、房里的灯以及闹钟上的12时生动地点出了小耗子晚间活动的时间段,足见小作者的细心。再如课本中《来到了小人国》是一篇叙述小主人公来到小人国的种种奇遇的童话配画,画面创作大胆,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大家增添和展示了奇妙的意境和幻想世界。
③分析作业步骤:
(1)选好儿歌或童话: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
(2)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童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构图:按儿歌的主要内容或童话中最精彩的情节把画面设计出来,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在画面中还可以设计出文字的位置。
吹气投篮
教学目标: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教学准备: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
听音乐画音乐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用抽象的色彩、点线、笔触、纹理等美术表现手法,来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听觉和视觉的艺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对抽象绘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重点:训练学生想像、创造思维的能力,让他们轻松、自由地绘制具有表现力的作品。难点:使用各种色彩、笔触、线条、纹理等表达对乐曲音色、调子、旋律和节奏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抽象作品。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评价:想象力真丰富,感受力也很强!
这幅画背景色彩朦胧有神秘感。画中的点线长短、曲直错落有致,有节奏,韵律的美感,产生了稚拙的趣味和幽默感。
小结:这两幅幅画没有具体要画什么物体,只是通过了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这就像没有歌词的音乐一样,没有具体描绘某个场景,确给人产生不同感受。揭示课题:音乐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一起学习6《听音乐,画音乐》。二:新授:
1、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美术语言带给我们的情感信息。a、感受色彩:
蓝色、红色分别会给你什么感受?这些复合色呢?图片四张 请大家用一些颜色来形容一下自己(在什么情景下)的心情。
我们看一下大师是怎样用色彩来表达的?图片两张 b、(点、线、面)
(厚重
柔和
跳跃)
连线
2、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
听完这首歌你联想到了些什么场景?这首歌的曲调给你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3、示范:《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总体感觉慷慨激昂,也有悲壮、轻快片断
交流创作
4、我们再来欣赏四首音乐。《赛马》《江河水》《将军令》《丝绸之路》 又给你什么样不同的感受?会让你联想到哪些美术语言!
三、作业要求:
根据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创作一幅作品抽象些的作品!
四、评价:
展示、让同学猜一猜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文字与古文字的基本知识。
2、学会字的联想的有关知识。字的联想
3、学会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4、感受文字装饰后的美。字的联想
教学重点:学会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的联想。
教学难点:字的联想设计要有新意、有奇异之感。
教学准备:教师:范作、投影仪、投影机、各种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以《秋风瑟瑟》这一创作感想导入。
由秋天的特征——字的联想“秋”。
装饰字“春”、“秋”
学生说出春的特征——“春”字的联想。
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
•“春、秋”在作字的联想时注意了些什么?
•看书本思考:字的联想的特点。
小结:抓住(字意)特征、展开字的联想、易于识别
三、新授
谈谈古文字与现代文字的不同与联系?
•联想(古)事物——文字
(现代)文字——事物(装饰)
•介绍象形字;日、月、山、水、目、耳等
四、欣赏
•投影片、范画、书本上字的字的联想。
•考虑:所有文字都可以进行字的联想吗?(课后找答案)
•讨论:
1、用什么材料作字的联想?字的联想
2、字的联想可以用那几种表现形式?字的联想
3、你喜欢那一种表现方法?
4、你会怎样考虑,并把奇特的想法画出来。
五、学生作业
课题:变戏法的纸盒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三、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罐和壶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土与火的艺术(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
2、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发现、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与陶瓷艺术创作的感性认识。
3、了解与陶瓷艺术相关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1、能否积极主动地表达出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受,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传达出这种感受。
2、能否以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分析鉴赏陶瓷艺术的特点和具体作品的独特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活动一)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与陶瓷艺术作品及创作历史有关的音像资料;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陶瓷艺术作品、日常用品的实物等。
学生准备学具:自己收集的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和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实物;草稿纸和记录、勾画草图用笔。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
a、请同学们以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结合展示有关的影视资料、音像资料和图片,师生共同感受陶瓷艺术与陶瓷艺术家为我们带来的陶瓷艺术独特的美,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b、以教材刊登的古今中外陶瓷艺术作品为重点,结合更多的作品,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陶瓷艺术的初步认识。
c、启发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对陶瓷艺术的初步认识,形成自己的陶艺创作构思。
(2)发展阶段
a、重点分析几件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作品的不同特点,重点介绍陶瓷与瓷器的区别、陶瓷艺术品与陶瓷日常用品的区别。
b、学生围绕教师的介绍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感受评书作品。(3)收拾与整理
a、注意引导学生在汲取别人观点的独特之处的同时,完善自己的观点。b、如可能,可以用书面(包括多媒体文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3、课后拓展
第二篇:四年级美术上册 藏书票 教案 苏少版
藏书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书票作品,了解藏书票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2.尝试用纸版画的方法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藏书票的作品。3.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等。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藏书票,要有简洁、精美的画面效果。教学难点:
制作底版时,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书。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藏书票?藏书票有多大?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在制作底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画面要简洁大方。
2、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3、票面的形式要多样,长、方、圆形都可以。
三、尝试阶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藏书票底版。
四、拓印阶段。
因地制宜地选取拓印方法。
五、总结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
--1--
第三篇:四年级美术上册 藏书票 教案 苏少版
藏书票
教学思路:
本课以欣赏丰富精美的藏书票为主,学习用吹塑纸板的方法制作藏书票。通过欣赏、讨论、练习、制作、交流等综合手段、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分类、特点、功能以及制作方法等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趣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类型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发展史和功能、特点及作用。2.学习用吹塑纸版制作一枚藏书票。
3.通过欣赏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讨论了解藏书票的功能,特点及作用。2.学习制作一张吹塑纸版的藏书票,学会反写字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各种类型的藏书票,作业纸、毛笔,水粉颜料。生:吹塑纸版、抹布、原珠笔、拷贝纸。教学过程:
发现藏书票
教师出示读书图片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师小结:这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
我们都喜欢读书,你最喜欢什么书?我拥有文学、科普、艺术等书籍大约有一千多本吧,你们能估计出家里有多少书吗?原来你们的家长跟我一样,不仅爱读书还有藏书的爱好。
出示一本书,师打开扉页:这是我买的书,写上了名字和购买的时间,作为标记。后来我用印章印在书上做标记。这是我最近购买的书,你们瞧瞧我在书上做了怎样的记号,让学生观察藏书票,这是一张小型版画,名叫藏书票。板书:藏书票
藏书票究竟是什么呢?。了解藏书票
师:藏书票代表藏书主人的标记,是藏书票的附属物,通常是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等字样,并且刻有国际通用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板书)被喻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欣赏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刺猬》
最早的藏书票是为了提醒人们爱护书籍。那是在十五世纪的欧洲,当时德国贵族们都爱读书藏书。有一位名叫克那贝斯贝尔格的德国人爱好藏书而又生性大方,他毫不吝惜地把珍贵书籍都借给别人看,但是时常发生有借无还和书遭到损坏的情况,他非常心疼,就发明了这样一种标签(看图)贴
--1--
在书上,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誕生在一四七零年。上面画了一只刺猬叼着一朵鲜花,请你们联系这张画和藏书票的来历猜这句英文的意思?原意是“谨防刺猬的吻”这位德国人用了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爱护书籍。以后藏书票就在欧美等国家流行起来。 欣赏中国第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
藏书票是什么时候流传到中国来的呢?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叫吴文兴的学者喜欢收集古旧书籍。平时一有空就去北京的琉璃厂淘书,北京琉璃厂是专门经营古玩字画的文化街。这天,吴文兴逛了一整天也没收获,他无精打采地走到一家书摊前顺手翻起一本辞典,突然眼前一亮,二话没说买了就走。你们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原来书里藏了这张藏书票(看图)据考证,这张票出自一九一四年,是中国第一张藏书票,是票主关祖章留学美国时制作的。原来藏书票还是从美国进口的。认识藏书票
欣赏几组名人的藏书票
美术课本中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藏书票,请翻到第32页,一边欣赏一边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张藏书票而不是普通的画片? 1.小型版画。2.“EXLIBRIS”。
3.藏书主人的名字或别名。
4.精美图案设计(可选用人物、动物、风景、花鸟等,可写实可抽象)。制作藏书票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师示范讲解介藏书票的制作方法(选用吹塑纸板)。让学生练习制作,出示参考图样。讲评作业。藏书票的版式
藏书票的版式多种多样,这是我用半个土豆做的,用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印的(看图),还可以用瓜果、肥皂制作,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边欣赏边介绍。
上色木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纸版、吹塑纸版、拓印版,剪纸、石刻、蜡染、电脑、塑胶、砖刻、手绘。读书爱书
这张是油印的(看图),上面这句话很有意义,我们一起读一读:书是我生活的桅杆,扬起我生活的帆。总结:
小小藏书票引领我们遨游书本的海洋,号召我们爱读书,读好书,珍惜书!所以藏书票才有这样的美誉(生读“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2--
第四篇:新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复习题纲
新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复习题纲
1.对比色 红-绿 黄-紫 蓝-橙 和谐色 蓝-绿
红-橙 紫-红
2影响画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因素很多,除了色相的对比之外,还有色彩的纯度·明度·面积等因素。
3.在文字发明前,人类祖先用编织的绳子打上不同的结,来记录大小事情,历史上称之为结绳记事。
4.多色纸版画的套印方法,需要制作多张底版,分别在各分色版上滚上不同的颜色,按先后顺序印刷。
5破墨:在宣纸上作画,当第一遍水墨未干时即在上面画第二遍,使水墨产生渗化交融的效果。破墨法有,浓破淡,淡破浓。
6对比的艺术体现在色彩的冷暖,物体的大小,点·线·面的对比。7.传统的相机分为三部分:一,镜头 二,密闭的盒子 三,平直的放置感光材料的地方。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再使用胶卷,照片保存在储存卡里。
8.象形文字是早期汉字的一种,它出现在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是较为成熟的早期汉字。
9自从原始先民发现黏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更加坚固,制陶工艺就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10.宜兴产含铁量较高,色泽多呈紫红色的陶土,被称为紫砂泥。闻名世界的紫砂壶于宋代在江苏宜兴烧制成功,明清两代达到顶峰。11.彩陶的纹样简洁,大方,黑,白,灰,点,线,面和疏密安排得当,六千年前的先民已经具备了不逊于今人的审美能力,专家推测当时人们用动物的血和矿物颜料进行绘画,已经有了类似毛笔的绘画工具。
12.《鸟》清代 朱耷 《猫头鹰》现代 林风眠 《鸭子》现在 陈子庄 《杂技》油画 现代 毕加索 《星星》油画 米罗
《剪纸》现在 马蒂斯
第五篇: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小泥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惠山泥人的历史,学习简单有趣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塑造出一个有趣的动态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来。
教学重点
服饰的添加,细节的表现,并能独立完成一个有趣的泥人塑造。教学难点
小泥人的各种动态表现。问题设计,让我们细细地分析大师作品,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泥塑工具、两块泥、展台。
学生准备:泥塑工具、两块泥。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习技法
1.教师领着学生用泥工工具做游戏,在游戏中训练技法,完成一个泥人的初始模样。
2.揭示课题“小泥人”。
二、课件激趣,跟学动作
1.老师的泥人跟你的可不一样,你们看。(课件播放泥人的各种动态)谁来说说?老师的泥人是怎么动的呀?
生:踢腿,弯腰,伸手……
师:多有趣啊,只要把小泥人掰一掰,动一动,小泥人就可以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我们也来试一试。(学生掰动小泥人改变泥人的动作。)
2.师:惠山可是泥人之乡,你还看到过哪些小泥人呢?
生:我看见很可爱的阿福。
3.师:对,阿福我们也叫印模泥人,通过磨具印制而成,可以成批的生产。现在咱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这一类泥人基本都属于这一类,我们把印模泥人叫做粗货(图1)。除了阿福,还有一种泥人(图2),他们可不是靠模具,而是完全靠手工捏制出的,我们把它叫做细货。这一类泥人在艺术上有着更高的造诣,表现的题材多为戏曲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手捏泥人,好不好?
4.师:传统的手捏泥人,从开始到完成要经过很多的步骤,究竟有多少种呢?让我们走进泥人博物馆看看民间的大师们是怎样来捏制泥人的。
5.播放视频(传统的泥人捏制过程)。
师:一个泥人从开始到结束要经历整整17种技法,还不包括上色,你记住了几种?这么多的技法一下子教给你能一下子就掌握好吗?
生:不能。
师:是有难度。所以老师觉得很多技法的学习和运用都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很多的技法其实都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
师:作为泥人之乡的孩子,我觉得你们都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咱们家乡的泥人发展历史,这对你们以后的创作会很有好处的。
三、走进历史,感受魅力 1.走进历史,感受惠山泥人的独特魅力。(课件播放)
透过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们仿佛看到了民间艺人们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他们的艺术风格——强烈的装饰味,浓郁的江南味,独特的手捏味。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为家乡有这么精美的民间艺术感到骄傲。
2.现在让我们细细地分析大师作品,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孙悟空》和《闹春》重点分析动作;
(2)《武大郎和七品芝麻官》重点分析细节的刻画和动态的表现。
设计意图:提高对泥人的欣赏眼光,对泥人的制作表现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习好的方法。
3.师:看完了大师的作品,我们再来看小朋友的作品,我想你们一定会更喜欢。
(1)《听爷爷讲故事》分析人物表情的塑造和动态的表现;
(2)《二泉映月》分析衣服的制作方法及意境的表现;
(3)《钓鱼翁》分析夸张的表现手法和意境的表现;
(4)《小歌手》分析人物的表情和动态。
4.出示《拉面大王》《维吾尔族小姑娘》图片。
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分别展示两个小泥人的分步制作过程,并进行动画展示,让图片中的泥人动起来,激发兴趣。)
四、运用方法实践操作
1.导语:看了这些作品,许多同学都想试一试,让我们把捏好的泥人放在展台中间,像这张《小乐队》一样,许多小泥人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有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2.学生对小泥人进行服饰的添加,以及细节的刻画,完成泥人作品。
五、展示作品交流感想
1.评一评你最喜爱哪件作品,为什么?
2.谈一谈自己对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意图和具体的表现方法。
小结:看了大家的作品,老师给咱们的小泥人也总结了一下,你们做的泥人的艺术特色是,形象生动夸张,装饰多样有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七、拓展延伸感受艺术
师:最后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去看看世界各地古今中外的泥人,看看他们的泥人跟我们无锡的泥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结束语:无论是哪国的泥人,每个时代的泥人作品都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吸引着我们,代表着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捏制泥人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是凝固的,它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
请你跟我一起做、猜一猜它是谁”的小游戏中,通过团团、搓搓、揉揉、切切、刻刻、画画、接接,在看似不经意的游戏中把手捏泥人的最基本技法都教给了学生,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当游戏的最后一步完成后,谜底也随之揭开——一个小泥人的初始模样,从而揭示了课题。
板书设计
小泥人
形象生动夸张
装饰多样有趣
浓郁生活气息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最感人的一幕是我领着学生边走、边看、边评。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给创造活动提供了最适宜的舞台。当一件件质朴、稚拙的小泥人出现在展台上的时候,被感动的又何止是我一个人呢?对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在美术教学中,互动、交流、创造,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满足和愉悦,因此他们也享受到了快乐。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又来自乡土,文化积淀深厚的民间艺术,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小小泥人拥有多元的人文背景,合理地开发利用,反映了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发掘作品中人文内涵的教育新理念。
在自己的美术教学中,让我深深懂得,保留自己本民族的艺术是多么重要。学生一旦走进民间艺术,一旦对本土文化有了认同与自觉,那么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体验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最大快乐。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