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劝学》基础知识整理(教师版)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
课题:《劝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析与指导归类,学生可以掌握相关文言基础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中品味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教学重点】
重点实词、虚词的积累 【教学难点】
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 【教学方法】
讲析、点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木使之弯曲,使„„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晒,后作“曝”)..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慧,后作“智”).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⑴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⑵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2.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3.形容词的活用 ⑴形容词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曲度,弧度).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处).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⑵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变直).⑶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快,善于行走).4.数词作动词(一说是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
(三)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特殊句式
A 判断句;B 倒装句(①宾语前置②状语后置③定语后置④主谓倒装);C省略句;D 被动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B2)2.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C)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2)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A)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3)
8.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A)
(五)固定结构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一词多义 1.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核舟记》)(假如、如果)4.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⑦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6.而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转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③知明而行无过矣(而且,表并列)④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⑤登高而招(连词,表修饰)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连词,表顺承)7.于
①青取之于蓝(从,介词)②而青于蓝(比,介词)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向,介词)8.焉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兼词)②圣心备焉(了,语气助词)
(七)重点词语 1.学不可以已(停止).2.木直中绳(合乎).3.金就砺则利(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动词,接近、靠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省,省察;乎,相当于“于”)...5.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6.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7.而闻者彰(明显,清楚).8.假舆马者(借助,利用).9.故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10.骐骥一跃(骏马)..11.驽马十驾(驽马,劣马;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镂,刻、雕刻)..13.蟹六跪而二螯(蟹腿).14.用心一也(使用心力)..
第二课时
(八)重要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它)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译文】(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九)理解性默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这与韩愈《师说》中的“,”的思想也是一致的。3.“,”,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6.“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8.《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10.《劝学》中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11.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4.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5.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7.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8.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9.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10.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11.蟹六跪而二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二、巩固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B.而闻者彰(清楚)..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少许,少量)D.而绝江河(横渡)...2.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用心一也 D.范增数目项王 ..4.与例句中“者”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七十者衣帛食肉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5.下列各句中“而”与《捕蛇者说》中“吾恂恂而起”的“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蟹六跪而二螯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7.对下列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者相当于“从”,后者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在”).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8.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用心一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10.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D.颁白者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11.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于车马的人,不是脚长得利于行走,却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禀赋与普通人比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D.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累流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
第三课时
(二)拓展阅读
1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5分)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 传 其 道 于 后 世 是 故 书 之 竹 帛 镂 之 金 石 传 遗 后 世 子 孙欲 后 世 子 孙 法 之 也 今 闻 先 王 之 遗 而 不 为 是 废 先 王 之 传 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
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⑴~⑷题。
①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蝡(rú)而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端,微言;蝡,微动。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
(节选自《荀子〃劝学》)
⑴用斜线“/”给下列画线部分的句子断句。
小 人 之 学 也 入 乎 耳 出 乎 口 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曷 足 以 美 七 尺 之 躯 哉 ⑵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乎动静
形:形状,形体。.B.其渐之滫 渐:浸泡。.C.游必就士 就:接近。. D.长而异俗 长:长大成人。.⑶翻译下面句子。
①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②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⑴—⑷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与之食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今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充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危庖治狗,以会朝属。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胔(zì):腐尸。
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乡乎? 说:高兴 .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 .C.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 .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 特:只是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A.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B.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C.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
⑶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⑷用斜线(/)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昔 吾 先 君 桓 公 出 游 睹 饥 者 与 之 食 睹 疾 者 与 之 财 ⑸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答案】
(一)基础检测
1.C(“须臾”为“片刻”的意思。)
2.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日”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上”和“下”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表示运的工具,用箕畚。)
3.D(D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B两项为名词作状语;C项,数词活用作动词。)4.B(例句中的“者”为“„„的原因”,而A、C两项均为“„„的人”,D项为助词,与“昔”构成一个时间概念。)
5.B(A项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以不译出来。B项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C项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D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
6.C(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并列关系。③兼词,于之;④语气词。)7.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
8.D(A、B、C三项的“焉”均为兼词,是“于之,在这(那)里”的意思;D项中的“焉”是语气助词。)
9.B(A.寄托:古义指托身寄居;今义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B.终日:古义、今义均指从早到晚,整日。C.用心:古义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情肯动脑筋。D.卑鄙:古义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
10.C(A为宾语前置句;B D为介词结构后置;C为定语后置句。)11.B(不是脚长得利于行走——不是脚走得快)
(二)拓展阅读
12.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参考译文】墨子说:“古时候的圣王,想把他的学说和道理传给后代的子孙,因此他们把这些学说和道理写在竹帛上,刻画在金石上,用这种方法传留给后代子孙,让后代子孙能效法它。现在听到先王所遗留下来的学说却没有尽力去实现,这就是把先王所流传下来的学说废弃了。”
13.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参考译文】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14.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⑵A(“形”应为动词“表现”。)⑶①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地方,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这是为了防止邪恶的影响而接近中正的方法。②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参考译文】
君子做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里,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做学问,把学到的听入耳中,从嘴里说出来。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美德得到修养而完美?古时候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向人炫耀。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完美;小人做学问,把学问当做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蓬草生长在麻丛中间,不用扶持就是挺直的;白色的沙子混在黑泥里,就与黑泥是一样的颜色了。兰槐的根就是白芷,把它浸在臭水里,君子就不接近它,老百姓也不会佩带它。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不好,而是因为浸在臭水里的缘故。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地方,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这是为了防止邪恶的影响而接近中正的方法。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学习先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15.⑴B(据上下文推断是文言实词解答的有效方法。据“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觜,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几句话,能大致猜出第一段写晏子向景公建议后,景公的做法,“不服政”可猜读为“不服役纳税”。)
⑵D(D项“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是景公听取晏子劝谏后的正确做法,讲的不是他的“荒诏行径”。)⑶D(D项写晏子对景公的建议,三个事例看不出他的“刚正不阿”。)⑷出游/睹„„食/睹„„ ⑸
①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②无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博取身边近臣的高兴,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希望了。【参考译文】
一年冬天景公到郊外巡游,在路上看到有没掩埋的饿殍,却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晏子劝谏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并下令不要他们服劳役,也不要向他们征税。因此每当桓公将要出游时,老百姓都高兴地说:‘君王幸而能到我们乡里来巡游吧!’如今君主您冬日郊游,住在都城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倾家荡产也不够交纳赋敛,筋疲力尽也下够您役使,百姓饥寒交迫,饿殍载道,而君王却不闻不问,这就失去做国君德行了。财穷力尽,百姓凭什么拥戴国君;骄奢淫佚,国君谈不上爱护人民。上下离心,君臣不亲,这是夏、商、周三代衰亡的原因啊!如今您重蹈三代的覆辙,我担心君王的公族就要危亡,君位将被异姓代替了。”景公说:“是啊!国君只顾自已享乐而忘了百姓的疾苦,只知横征暴敛而不顾人民的死活,我的罪过太大了。”于是下令埋葬饿殍,拿出公粮来救济贫民,并令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一年之内不服劳役。景公三个月没出去游览。
景公让马夫饲养他所心爱的一匹马,那马突然暴病死了。景公大怒,令人拿刀去支解养马的人。这时晏子正赔侍在景公身旁。左右拿刀上前,晏子阻止了他们,然后问景公道:“尧舜支解人,从谁开始的?”景公很惊恐地脱口而出:“从我开始。”就没支解养马人。但又说:“把他投入监狱治罪。”晏子说。“这人不知他犯了什么罪而死,我请为君王教训他一番,叫他知道自已的罪过,然后再送进监狱治罪。”景公说:“可以。”晏子就历数其罪道:“你有三大罪状:君王命你养马,你却让马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你养死的又是君王最心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这件事必然怨恨我们的君王,诸侯听到这件事必然要轻视我们的国家。你杀了君王的马,使老百姓对君王积下了怨恨,我们的军队也要被邻国打败,达是第三条死罪。现在把你投入监狱治罪。”景公听后长叹一声说:“请您老夫子释放了他吧!请快释放了他吧!不要因此损伤了我仁爱的德行。”
景公的猎狗死了,他命令朝外给它治办棺材,宫内给它准备祭品。晏子听说这事,前来劝阻。景公说;“也不过区区小事,只是借此和近侍们取乐罢了。”晏子说:“您错了!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财物不把它用到百姓身上,而浪费钱财以博得左右一笑,轻视小民的疾苦,而着重近侍的玩乐,这样,国家也就没有有什么希望了。何况孤苦的老人受冻挨饿,而一条死狗却享受祭祀,鳏寡无靠的人得不到救济,而一条死狗还占用棺材,行为荒唐到这样,百姓如果知道这事,一定会怨恨自己的国君,诸侯如果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老百姓积满怨恨,诸侯卑视我们的政权,您竟然认为这是区区小事!您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景公说:“您说的对。”赶紧催厨师杀狗烹肉,拿来和群臣会餐。
第二篇:劝学字词基础知识归纳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6个)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揉”,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通“三”,多次)
3.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二、古今异义(10个)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輮以为轮。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
疾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快。
4.假舆马者。
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5.金就砺则利。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银。
6.蚓无爪牙之利。
爪(zhǎo)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读书用功或者对事物肯动脑筋。
8.蟹六跪而二螯
跪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10.君子曰:学不可可以已。
君子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11.黄泉古义:地下水;今义:阴间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③ 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重点字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含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强健、强壮)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假,借助、利用)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望,远看)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闻,听见)
重点虚词——掌握文中所有“而” “于” “之”的意思和用法
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省略句
①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五)固定句式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第三篇:教师演讲劝学
劝学
以前,有一位老父亲对他的孩子说:孩子,读书我是不行了,但是我不相信我们家一直这样下去,希望你能考中状元,实现我的愿望,于是就花费所有精力,请了很好的先生来教他的儿子,儿子考了很多年,却并不能如愿,很是愤怒,找来儿子呵斥: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怎么不给我争口气,你念书念出这样的结果,我生活简直没有了望头,不如死了算了,过来不久,父亲真的在失望,忧郁中慢慢死去。儿子感觉父亲简直不可理喻,自己这样努力而不中状元的原因,关键在父亲不是翰林学士,没能力给考官打招呼,自己考前也没探听到一点题目,还要自己考状元,怎么可能,看来,要考状元,自己是不行了,只有努力培养儿子了,于是,他也像父亲一样,花费所有精力,请了很好的先生来教他的儿子,儿子考了很多年,依然不能如愿,他更是愤怒,找来儿子呵斥:你爷爷因为我考不上状元而气死,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怎么不给我争口气,你念书念出这样的结果,难道你也要让我失望而死吗,过来不久,他真的在失望,忧郁中慢慢死去,儿子没办法,摇摇头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你们爷俩都是这样,我还能怎么样。于是他也只有效仿爸爸这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没能考上状元,一代代人都把期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又在下一辈的给予的失望中死去。
同学们,听了上面的故事,你们觉得我们的希望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呢?是让别人来帮自己实现、还是自己创造奇迹。
你们还是学生,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就必须要刻苦。大家可以回顾,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经过一番寒彻骨,才换得梅花扑鼻香再看看你们的前后左右,哪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不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学习的?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要刻苦学习?因为专家已经研究过,人的先天智力没有多大的区别,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靠后天努力。如果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刻苦学习不够,在习惯养成上不如别人,刻苦精神不如他们强。
我承认,学习成绩并不是一个学生的唯一,条条大路通罗马,也相信在将来,无论成绩好坏,大家都会在生活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但我依然想说,尽你所能的去学习吧,人生的路其实是一段一段的,你们现在正处在学业路上,下一段路是怎样的,无从得知,那么就着眼于眼前,活在当下,走好这一段吧!游戏生活是容易的,尽情玩乐也容易,可是,当你们像初三那些学子挥手告别初中生活时,你心里依然空空洞洞的,不也是一种遗憾吗?而且让人痛心的是,时光已逝不能重来。也许有时,你们觉得太累了,那就发发牢骚吧,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尽力去学;也许有时,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就叹息一下上帝的不公正吧,不管怎样,还是要尽力去学;也许有时,忽然觉得迷惘,这样苦学有多大意义?那就发几句感叹吧,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去学;有时忽然取得了自己意想之外的成绩,那就为自己的幸运窃喜吧,不管怎样,还是要尽力去学。有时,真的管不住自己课堂上分神那么一下下,那就勉励自己下堂课会做的更好。不管怎样,努力去学。没有办法,这就是你们人生的一段经历。
播种过,也许依然不会有好的收成,但不播种,绝对不会有收成;努力过,也许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但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就是这样,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注定失败。天上不会掉馅饼,生活也没有多少捷径可走,记得一定要常
常告诫自己:努力去做,尽力而学!是的,努力去做,尽力而学,也许你想要的就会不期而至!努力去做,尽力而学,也许某些年后,某一时刻,当一个大馅饼砸到你头上,你可以摸摸发瞢的脑袋说:哦,原来成功就在这里!希望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动力,是我们的激情,是我们勇往直前的目标,我们永远不能失去希望,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今天,我跟同学们的交流就到这里,祝愿全是学生能在期末统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真心的期待九年级学生能够在中考中能给父母亲们带来喜报。
第四篇:教师演讲劝学
十七周演讲:劝学-----------薛婷婷
传说,有一位公主患重病,危在旦夕。国王公告天下,谁要是能治好公主之病,不仅将公主嫁给他,还立他为王位继承人。有住在远方的兄弟三人,老大用他的千里眼,看到了这个公告,老二有日行千里的飞毯,而老三有一粒可包治百病的苹果,于是兄弟三人坐飞毯来到皇宫,合力治好了公主的病。
到了论功行赏时,国王犯难了,因为,救公主,兄弟三人都有功劳,但公主只有一个,她该嫁给谁好呢?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国王决定把老三招为驸马。国王的理由是,老大的千里眼、老二的飞毯用过一次后,东西还在,而老三仅有的一个苹果被公主吃掉后,就不复存在。
同学们,不知你们对国王的决定何看法?我认为国王的决定是合理的,因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多。你给生活多少懒惰,生活就会回敬你多少苦涩;你为生活付出几分耕耘,生活就会回馈你几分收获。
你们还是学生,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就必须要刻苦。大家可以回顾,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经过一番寒彻骨,才换得梅花扑鼻香再看看你们的前后左右,哪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不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学习的?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要刻苦学习?因为专家已经研究过,人的先天智力没有多大的区别,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靠后天努力。如果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刻苦学习不够,在习惯养成上不如别人,刻苦精神不如他们强。
我承认,学习成绩并不是一个学生的唯一,条条大路通罗马,也相信在将来,无论成绩好坏,大家都会在生活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但我依然想说,尽你所能的去学习吧,人生的路其实是一段一段的,你们现在正处在学业路上,下一段路是怎样的,无从得知,那么就着眼于眼前,活在当下,走好这一段吧!游戏生活是容易的,尽情玩乐也容易,可是,当你们像初三那些学子挥手告别初中生活时,你心里依然空空洞洞的,不也是一种遗憾吗?而且让人痛心的是,时光已逝不能重来。也许有时,你们觉得太累了,那就发发牢骚吧,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尽力去学;也许有时,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就叹息一下上帝的不公正吧,不管怎样,还是要尽力去学;也许有时,忽然觉得迷惘,这样苦学有多大意义?那就发几句感叹吧,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去学;有时忽然取得了自己意想之外的成绩,那就为自己的幸运窃喜吧,不管怎样,还是要尽力去学。有时,真的管不住自己课堂上分神那么一下下,那就勉励自己下堂课会做的更好。不管怎样,努力去学。没有办法,这就是你们人生的一段经历。
播种过,也许依然不会有好的收成,但不播种,绝对不会有收成;努力过,也许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但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就是这样,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注定失败。天上不会掉馅饼,生活也没有多少捷径可走,记得一定要常常告诫自己:努力去做,尽力而学!是的,努力去做,尽力而学,也许你想要的就会不期而至!努力去做,尽力而学,也许某些年后,某一时刻,当一个大馅饼砸到你头上,你可以摸摸发瞢的脑袋说:哦,原来成功就在这里!
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能够激发同学们认真复习的意识,掀起竞争学习的高潮。最后,祝愿全是学生能在期末统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真心的期待八年级学生能够在统考中为我们云台乡中带来喜报。
第五篇:教师招聘基础知识论述题
1、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问: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8分)答: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几大类。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虽然没有手脚,但他的五官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大脑,这为他能够正常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对儿童而言,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尼克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非常好,这位他能够取得成就奠定了很好的外界条件。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因此能够加速个人的发展,开发个体的才能和功能。尼克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帮助。这位他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起到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教育需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尼克能够克服自身缺陷,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因素是自己的坚持不懈和刻苦努力。这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
2、学生A: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的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 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 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反而影响骑三轮车。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
(1)答:这两位同学所谈论的学习原理是学习的迁移有关理论。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是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如学习语法后对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习习近平面几何后对立体几何有帮助;会弹电子琴就比较好学钢琴。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如:学习骑自行车后影响骑三轮车。(2)答: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大量的实验都证明,在教授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配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则有助于迁移的产生。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为此,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先教什么、学什么,后教什么、学什么,处理好这种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意味着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