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案
执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研经历
一、案例背景。
1、教学内容
① 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②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③ 学唱歌曲《化蝶》 ④ 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2、教学目标
① 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 美好爱情赞颂。
② 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③ 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教材简析
① 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 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②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 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③ 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4、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5、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等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6、教具准备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1)越剧是浙江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做好铺垫。
你能说出一些著名的越剧代表作品吗?(2)导出越剧《梁祝》并请学生说说梁祝故事。(3)教师小结
(4)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5)简单介绍越剧特点(唱腔、语言)
第二环节:颂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 CAI课件、钢琴等
1、提问导入
特点,并为欣赏下一作品
1、导入: 介绍作品地相关知(1)教师:这个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可以用越剧的形式来表现。那么,我们是
识,为学生更好地 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现呢?我们中国就有两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他们为了
理解作品,做好准 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 备。
曲调为素材,运用西洋手法,成功地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介绍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出示图片)
2、欣赏“爱情主题”
(1)请学生聆听爱情主题音乐
根据提问,让学生 思考:①这段主旋律由哪样乐器演奏? 自主参与讨论分析
②这段主旋律有什么特点?
作品。(2)学生思考并回答(3)教师总结:
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带有越剧韵味。节奏舒缓,情绪明朗。表现出爱情的美好。
3、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在音乐 进行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全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
4、欣赏“共读共玩、长亭送别” 通过对比欣赏,(1)教师:在梁祝同窗期间,两人经常一起嬉戏游玩。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 共同合作探讨分析 一情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品的音乐要素,(2)学生聆听音乐 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思考: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3)教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
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设计这段音乐。体现参与合作(4)试着为“长亭送别”设计音乐速度、节奏、情绪探讨理念。(5)根据学生讨论归纳: 速度—— 节奏—— 情绪——
5、欣赏“抗婚”(1)聆听封建势力主题
思考:封建势力的形象是以哪组乐器来表现的?(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2)教师小结:
作曲家用铜管乐形象的表现出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
6、欣赏“楼台相会”(1)说一说:
作曲家是怎么表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的情景?
(2)聆听“楼台相会”(课件展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奏)
(3)教师小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来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地描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7、欣赏“哭灵”“投坟”(1)聆听“哭灵”
思考:音乐加入了什么特色乐器?其节奏有什么特点?(2)学生思考并回答(3)教师小结:
音乐采用戏曲当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地 渲染了英台呼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最后,在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 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8、“化蝶”
(1)音乐主题再现
(2)欣赏“化蝶”
(3)简单介绍作品结构
第三环节:化蝶——学唱歌曲《化蝶》片断
通过演唱歌曲,加
1、教师导入: 深对梁祝美好爱情 梁祝这个作品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有一位作曲家阎肃就为这首作品主题 的理解和感受。(1)聆听歌曲《化蝶》,感受其情绪。(2)轻声哼唱旋律(3)念一念歌词(4)填词演唱
第四环节:梦蝶——欣赏通俗歌曲《梦蝶》
1、欣赏MTV《梦蝶》
感受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 思考:我们现代人演绎的梁祝《梦蝶》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第五环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越剧《十八相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通俗歌曲《梦蝶》的欣赏,亲身体会到了同一主题、不同演绎方式 来表达的梁祝爱情故事。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再去寻找相关内容 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作品。
三、反思与研究
1、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
2、民主教学,相信学生
民主教学是营造绿色教学的生命线。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都是聪明的。我们老师往往想民主教学,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担心学生放了收不回,又担心学生不能胜任民主的学习方式,还担心自己控制不了民主的教学局面。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因此,越是民主的课堂教学,越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也越会表现自己。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3、重组教材,学会取舍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得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音乐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往往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 填了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写的作品。
第二篇:《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
【学生现状】
八年级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分析音乐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自身音乐基本素养和对艺术的审美还有待加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感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魅力。
2.知识与技能:
a、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协奏曲这一体裁知识以及记住曲中的音乐主题及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
b、能够熟唱“爱情主题”的歌曲《化蝶》。
3.过程与方法:
a、聆听音乐,领略音乐作品的韵味的同时能说出主部主题在呈示部中出现的次数。
【教学重点】
1.欣赏全曲能记住音乐主题及乐器音色并学唱歌曲《化蝶》。
【教学难点】
1.熟唱“爱情主题”的歌曲《化蝶》。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欣赏电影《梁祝》片段引出课题。
这是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柔美、深情的旋律,能打动人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
二、讲授新课
1.了解作者何占豪、陈刚
何占豪(1933—)浙江人,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上海市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2.音乐知识:
协奏曲: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主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如:钢琴协奏曲、琵琶协奏曲、二胡协奏曲等。
3.作品创作背景分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标题性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4.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结合实践与创造第四题,说说这个主题在呈示部中出现了几次?
5.能说出几种演奏乐器并能记住其音色。6.唱一唱主部主题《化蝶》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欣赏那动人的、洋为中用的音乐艺术魅力,调动着我门的情感,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那就是真情。
第三篇: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执教人:点军五中
孔超
一、教学内容
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三、教材简析
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四、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五、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等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六、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
1、提问导入
特点,并为欣赏下一作品
(1)越剧是浙江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做好铺垫。
你能说出一些著名的越剧代表作品吗?(2)导出越剧《梁祝》并请学生说说梁祝故事。(3)教师小结
(4)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5)简单介绍越剧特点(唱腔、语言)
第二环节:颂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
1、导入: 介绍作品地相关知
(1)教师:这个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可以用越剧的形式来表现。那么,我们是
识,为学生更好地 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现呢?我们中国就有两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他们为了
理解作品,做好准
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 备。曲调为素材,运用西洋手法,成功地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介绍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出示图片)
2、欣赏“爱情主题”
(1)请学生聆听爱情主题音乐
根据提问,让学生 思考:①这段主旋律由哪样乐器演奏? 自主参与讨论分析
②这段主旋律有什么特点?
作品。(2)学生思考并回答(3)教师总结:
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带有越剧韵味。节奏舒缓,情绪明朗。表现出爱情的美好。
3、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在音乐 进行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全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
4、欣赏“共读共玩、长亭送别” 通过对比欣赏,(1)教师:在梁祝同窗期间,两人经常一起嬉戏游玩。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 共同合作探讨分析 一情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品的音乐要素,(2)学生聆听音乐 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思考: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3)教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
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设计这段音乐。体现参与合作(4)试着为“长亭送别”设计音乐速度、节奏、情绪 探讨理念。(5)根据学生讨论归纳: 速度—— 节奏—— 情绪——
5、欣赏“抗婚”
(1)聆听封建势力主题
思考:封建势力的形象是以哪组乐器来表现的?(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2)教师小结:
作曲家用铜管乐形象的表现出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
6、欣赏“楼台相会”
(1)说一说:
作曲家是怎么表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的情景?
(2)聆听“楼台相会”(课件展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奏)
(3)教师小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来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地描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7、欣赏“哭灵”“投坟”
(1)聆听“哭灵”
思考:音乐加入了什么特色乐器?其节奏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思考并回答(3)教师小结:
音乐采用戏曲当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地 渲染了英台呼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最后,在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 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8、“化蝶”
(1)音乐主题再现
(2)欣赏“化蝶”
(3)简单介绍作品结构
第三环节:化蝶——学唱歌曲《化蝶》片断
通过演唱歌曲,加
1、教师导入: 深对梁祝美好爱情
梁祝这个作品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有一位作曲家阎肃就为这首作品主题 的理解和感受。
填了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写的作品。(1)聆听歌曲《化蝶》,感受其情绪。(2)轻声哼唱旋律(3)念一念歌词(4)填词演唱
第四环节:梦蝶——欣赏通俗歌曲《梦蝶》
1、欣赏MTV《梦蝶》
感受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 思考:我们现代人演绎的梁祝《梦蝶》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审美体 第五环节:总结
验。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越剧《十八相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通俗歌曲《梦蝶》的欣赏,亲身体会到了同一主题、不同演绎方式 来表达的梁祝爱情故事。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再去寻找相关内容 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作品。
第四篇:《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1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目标与简析
1、通过欣赏此曲,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2、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录音机、多媒体、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设问:大家听说过哪些传说?有没有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2、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作品介绍
介绍作品、作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下面的欣赏做铺垫。讲授:协奏曲的特点。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分段欣赏)A、介绍作品的曲式结构。
B、按照板书曲式结构图,分段欣赏爱情主题、梁祝共读共玩、英台抗婚以及化蝶的主旋律。并回答:每一个片段所表达的情感? C、教师演奏爱情主题
D、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表达的音乐思想。
小结:这首乐曲通过独奏小提琴与乐团的配合演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说故事。并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了西洋音乐中,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梁祝》赞颂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无情。
三、看谱学唱《梁祝》主题
1、教师给学生发放《梁祝》爱情主题简谱。
2、学生根据教师弹奏,进行视唱、模唱。
3、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
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五篇:《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我讲《梁祝》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各位同学,今天我讲的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很早很早以前,祝家庄住着一位财主,人称祝员外。他有个女儿,名叫祝英台,不但美丽大方,而且勤勉好学。她想到学堂念书,可学堂不收女子。经过苦苦挨求,终于征得父母同意,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
路上,祝英台遇见一位书生,名叫梁山伯,也要去杭州求学。这二人,一个聪明乖巧,一个憨厚老实,相互说话挺投机,彼此感觉很良好,便山誓海盟、结拜兄弟。山伯年长称“梁兄”,英台从此为“贤弟”。
同窗三年,“梁兄”对“贤弟”百般照顾,却从未识破对方是个女生;“贤弟”对“梁兄”十分敬重,好感也与日俱增。
说话间,学业期满,该是打点行囊,告别老师,各回各家的时候了。“梁兄”恋恋不舍,十八里相送,把“贤弟”送到长亭;“贤弟”情意浓浓,说家里有个“小九妹”,让“梁兄”一定来提亲。
几月后,梁山伯来到祝家庄。咦,原来“小九妹”就是祝英台。“贤弟”已不再是清秀的男生,而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可是,祝员外腰缠万贯,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压根儿瞧不上家境贫寒的梁山伯,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儿子,活活拆散了一对有情人。梁山伯悲恨交加、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祝英台闻听噩耗,突然间变得异常平静。她不再与父母抗争,只是要求娶亲的花轿必须在梁山伯坟前停留,待她祭奠之后,再去马家成婚。
就这样,花轿在梁山伯坟前停了下来。祝英台跪拜在地,哭得泣不成声。这哭声感动了上苍,感化了神灵。忽然,坟头裂开一个大口,祝英台奋身一越,跳了进去。娶亲的人们还没顾上去拉,坟头又紧紧地合拢了。这时,天空现出彩虹,地上盛开鲜花,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各位同学,这就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中的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美的故事被戏剧家搬上了舞台,被音乐家谱成了乐曲。有机会,我一定给大家弹弹古筝协奏曲《梁祝》,相当的好听呢!
哦,附带说一句,现在好多地方都在争“梁祝”。我家就分成了两派。妈妈老家在浙江,说“梁祝”是浙江上虞人,因为那里还保存着祝英台坐船去杭州读书的小码头。爸爸属于河南籍,说“梁祝”是河南汝南人,因为那里有个梁祝镇,还有梁祝坟。叫我说,不用争,“千古传颂生生爱”,他们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