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4:1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第一篇: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发布日期:2005-12-26]

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连江四中 余忠云

目前,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领导,教师所认识所接受。集体备课的优点是集体交流,集体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备课的效益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集体备课”是好的,但如何有效地实施好,确实是个难题,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并进行积极探索。

一.集体备课内容

(一)学期备课 主要内容有:

1. 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2. 教材分析,重点是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能力点的分析。3. 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

4. 教学时间分配: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标明章节单元所需时间,课题实验,参观实践等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期中.期末复习考试的时间安排。

5. 目标测试:包括单元或章节课时测试的内容及形式。6. 开展物理竟赛活动情况。(二)单元或章节集备(采用表格)

1. 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教材处理与方法优化,具有启发性,注重思维性。3.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4. 教学程序设计,探讨如何导课,课程结构,师生双边活动安排,实验设计等。

5. 单元练习或章节过关测试题(三)半期考,期考复习集备内容有:

1. 要求中心发言人对本班学生的情况作介绍,尤其是学生的认知基础,学法特点,知识掌握状况,能力差异,兴趣,个性等特点。

2. 针对本班学情分类情况和“双基”及“能力”掌握情况提出符合本班的复习策略及时间安排。

3. 同年段的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提出补充说明,以完善复习策略。4. 由集备组长根据前面分析安排复习题及模拟试试卷3-6份,由年轻教师出复习题,有经验教师完成模拟卷,做到新老互补,资源共享。

(四)半期考,期考质量分析集备(表格化)内容有:

1. 全年段成绩统计,主要统一“三率”,分数段,最高分,最低分。2. 教师对本试卷命题特点的看法(提出优点和不足)这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宏观和微观掌握,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命题水平。3. 选择一个中等班级进行分析,对所改的XX题进行认真分析。4. 教师对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工作措施及方向。(五)专题集备

1.近年各省市中考试卷特点及今后教学方向。

2. 开放题,实验探究题的分类,特点,编造及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集备。

3. 初三总复习如何分层递进,如何高质量完成“双基”,“专题”,“模似”三环节的复习安排及策略等问题集备。

二.集体备课方式:

(一)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和人员的准时到位,我校物理教研组做到每单周三上午第2.3节集备。开学初教务处安排课已考虑避免与教研活动的安排和具体教师课的冲突。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由集备组长在周一上午将活动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通知在“周教研活动一览表”上。我校把教研集备活动每次工作量定为2节课,学校每学年拔一定的教研经费给教研组,以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调和工作积极性。

(二)针对每单元或章节落实不同的主备人。这样保证主备人能集中精力备好一单元或章节,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并把形成的意见稿打印好发给组员,同组其他教师在周三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

(三)集体交流: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实验设计及相关的检测题,其他人随时以补充,完善,第二个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同时我们还注重随堂集备,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也记下来,随时与其他教师交流。我们在近年来的集备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还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二篇:改进集体备课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改进集体备课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初中生物备课组 林世国

一、课题的确定:

备课是教师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指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我校本学年的校本教研要求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以集体备课为重点,以期通过集体备课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同时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因此,我备课组结合市、区要求,确定本课题。

二、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1、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师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现个人特长,让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

3、切实减轻老师备课负担,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找相关理论资料,各种集体备课模式用来对比研究。2.讨论法:备课组成员经常讨论、总结,促进提高。

3.归纳总结法:对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材料以期指导今后的工作。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九月)思考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实验计划。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

十、十一月)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现个人特长,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加强反思,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十二月)回首过程,总结规律,汇报成果,形成报告。

四、研究过程及成效

(一)制定集体备课目标

(1)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以集体为重。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以方法为主。备课时主要考虑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二)初步探索出具有实效的集体备课的模式:“开、听、评”活动模式。对集体合作备课常见的误解是:合作就仅仅是分工合作,即分工备课。然而我认为的合作并非这样,真正的合作是老师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自由交流,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利用众人的智慧,是取长补短,是互相帮助,是共同进步。当然,在很多情况下,经过讨论我们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教学预案,这时我们就由其中一人执笔,写下共性的预案。但这还不是集体合作备课的全部。

我们知道,教学虽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没有规定共同的格式。所以在教学上,教师就应该依靠集体的智慧结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长去组织教学,而不是大家共同采用同一个教案,要是那样,在教学中就没有体现出各自的教学风格了,而从因材施教这个角度来论,那就更加离谱了。

“开、听、评”模式活动就是集体合作备课和个人根据班级实际作相应调整相结合。具体讲,就是围绕一个课题进行主题研讨,讨论出执教方案后,由一位教师上课,其他组员(注:我校因初中部生物教师人数太少,所以是邀请同教研组及开课年段其他学科的老师前去听课,因此,以下说的“组内人员”也包括同教研组及年段其他学科的老师)。课后由授课者先进行说课并反思,所有参与者共同研讨,经过修改,完善教案,再由第二位教师接着上,并进行评课活动,评课时由授课者针对开课设计意图、课后反思两方面进行说课。

“围绕专题、以典型课例作为引子研讨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的教研活动,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活动机制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格局。

(三)“开、听、评”活动模式的逐步完善。

1、在备课模式上,进一步扩展它的外延。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将新课程的理解创造交流的平台,用协作的思想实现资源的共享,用积极的参与实现对教材的解读与方法的研究。在集体备课之前,个人必须先通览本单元(章、节)教材,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再参加集体研究。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在集体研究后,个人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按课时编写教案。因此,个人备课是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集体备课的深化和延伸的阶段。

2、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和理解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着重研究每个单元的特点: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一单元在知识上有哪些联系,与后一单元在知识上又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知识迁移,有什么内在联系;本单元(章、节)的教学目的应该怎样确定,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采用什么教法,教给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课前需要作哪些准备。

3、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在备课的方式上也提了一些要求,更具有操作性。要抓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就要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集体备课中,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各自的专长和特点每次定“中心发言人”实行轮流坐庄,并辅以“共同讨论”让每个教师能真正参与这一活动。

具体讲,集体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三定”。即每次活动定人、定时间、定主题。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主备人及研讨主题。组内成员明确内容后,个人即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个人初备时,应注意:

a、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b、写出备课提纲。(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c、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d、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2)集体研讨及主备人执教。

主备发言人重点发言后,组内人员根据主备人的发言情况,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统一认识后,由主备人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集体研讨时应注意:

a、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b、讨论下次上课内容中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主备人按教师集体备课的教案执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组内人员跟随听课、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

(3)复案补改、个人执教。组内人员经过集体议课后,复案补改后同组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对教学设计进行补改,使之适应本班的教学实际。每个执教人将补改后的教学设计(复案)付诸教学实践,并及时交流教学情况。此时应注意:

a、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

b、要在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上下功夫,在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创造出一个个精品教案。

(4)反思总结提升。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五、存在问题及反思:

1、此集体备课模式的确具有实效,但我认为只适合运用于有较多平行班,而且同年段有较多同科目教师的学校,普通的学校如我校,初中部生物教师太少,实施起来很不容易。有没有更好的,更易操作的,适合所有学校的备课模式呢?

2、集体备课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教师积极性与集体备课的关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先决条件,是搞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有力的思想基础。二是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是备课的两种形式,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集体备课并不是不要个人备课,反而更注重个人备课,允许个性张扬,它是对同一备课组内所有教师个人备课的综合和优化,是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三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集体备课在形式上是同一备课组在教学计划、授课进度、教案等方面的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抓住“质”的问题,使它不流于形式。

3、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应该是“以人为本”。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

第三篇:改进集体备课方式

改进集体备课方式

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领导、教师所认识所接受。集体备课的优点是集体交流、集体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但是集体备课也容易流于形式。在以前包括我校在内的许多学校都搞了集体备课,时间往往规定在上班日的某个下午或晚上,但是,教师平时手头工作很多,聚到一起的时间往往得不到保证,即使教师按时来了,讨论的时间又很短,讨论不能深入,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结果集体备课往往又成了教师新的负担。教师为完成集体备课的资料,又去抄又去补,这些抄补是徒劳的,对备课的质量一点实效都没有,搞得教师也怨声载道。

如何让集体备课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有切实减轻老师们的负担,我认为可以作以下尝试:

首先,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我校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为周四下午和周六上午。每次活动时,各年级学科的备课组长确定好下周的活动安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等。先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不一定形成文字材料)。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交流,原则上周六形成集体备课教案,这样,通过时间的固定化,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正常开展。概括说来,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

(一)初备。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几个课时,针对每课时落实不同的主备人。这样保证主备人,能集中精力备好一课时。主备人的职责是什么呢?主备人要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每位老师在周六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列出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二)集体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个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同组老师随时以补充、完善。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保证交流的深入,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这种交流实质上相互碰撞思维的“火花”,对于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

(三)形成教案、学案。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在形成的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所撰写的学案应有利于课堂实际操作。每课时主备人必须将学案在周一印发完成,以利于教师使用。

(四)个性设计与反思。我们总结了以往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不够深入;二是形成教案后,会照本宣科,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反思和自我实践的反思。因此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一份整洁干净的教案未必是一份好教案,一份涂涂改改,增增删删的教案则肯定是一份对于你来说最完美的教案。

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感等反思也记下来。这些困惑、心得正是我们教师业务能力前进的每一个阶梯。

第四篇:集体备课内容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个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二)能力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菠菜叶横切临时装片,观察叶的结构。2.尝试撕取叶上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保卫细胞的结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

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四、教学准备

新鲜的菠菜叶、双面刀片、显微镜、一侧用宽的双面胶带加厚的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玉米一生消耗水量与玉米自身组成的水量、生理活动消耗水量等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接近99%的水去哪儿啦? 学生思考后会说出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了。

提问:大量的水分散失对与植物本身来说岂不是巨大的浪费? 学生思考后说出,不是浪费,从植物体出去的水进入大气中还可以通过降雨落下来,渗透到土壤里,供植物的根吸收,可以通过再循环被植物利用。小结(提出课题):也就是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出课题。

(二)制作叶横切临时装片,观察叶的结构 提问:水是从植物的哪个部位蒸腾到大气中参与水循环的?水是怎样从叶片散发出来的?难道叶片上有孔?要想探究这些问题,首先得弄清楚叶的结构。1.实验布置

教师介绍徒手切片以及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刀片锋利,注意安全)。在实物投影下演示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的过程。强调:双刀片垂直切下,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两个刀片夹缝里的薄片蘸入到盛有水的培养皿里。再用毛笔挑选粗细适中的细丝做观察材料,太粗的材料不透光细胞重叠,太细的材料容易导致观察材料不完整,有的甚至可能只有表皮,完整的叶片横切面要包括透明的上下表皮细胞和中间的叶肉细胞。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发现制作好的装片要及时表扬,并请同学示范。2.落实叶片的基本结构

请同学们边观察,边对照教材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识别叶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叶脉里的导管细胞,比较细胞的不同。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实验,增强了实验的目的性。

(三)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 1.实验布置

在实物投影下演示制作菠菜下表皮临时装片的过程。找不到气孔时,请学生对照教材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照片,辨认气孔,观察到保卫细胞,并绘制组成一个气孔的两个保卫细胞图。

2.讨论气孔张开和闭合的机制

用一侧加厚的气球模拟一个保卫细胞,讲解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导致气孔张开和闭合的机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理解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导致气孔张开和闭合的机制。

(四)总结

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上下表皮、叶肉、叶脉三大部分。在叶表皮上有控制水分和气体进出的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控制着气孔的闭合。

六、板书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共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等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爱护植物的意识,从而培养一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校园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爱护植物的意识,从而培养一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校园风气。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各种图例现象,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讨论,从现象归纳出本质结论,并表达交流。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演示蒸腾作用的盆栽植物;

3、染红的瓶装水;

4、6号针筒和滴液管;

5、接水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雨林谷”等图片引入植物体内的水分来源于土壤中。进而导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观察:多媒体展示水分运输演示实验。

思考:1.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三)、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

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概述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思考问题: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吗?

2.看图说话,归纳蒸腾作用的自身意义。图1为何刚游完泳上岸的人会觉得冷? 图2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

图3为何植物内的水是往高处流的?

(四)、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观察思考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设问: ①不同环境(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中水之间是如何转换运动的? ②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③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什么作用?

④为什么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2.(根据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谈谈自己的感受,懂得爱护植物,保护森林,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 家园。所以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还应该多节约用水等。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的收获!

(六)、课外作业

1.学习指导2.课外实践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农田灌溉方式及建议。[板书设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运输结构 导管(无机盐)运输方向 由下往上↑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 2.意义 降温 拉力

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节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本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叶片的结构继而导出蒸腾作用这一新概念,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为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就为学生有效学习本课节奠定了认知能力的基础,但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解读较多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存在较多的认知局限,通过本课时的有效探究与学习,有助于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蒸腾作用意义的学习,认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对绿色植物的爱护和对水资源的珍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体叶片的结构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难点:蒸腾作用的气孔开闭的机制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并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营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法:

在学习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时,通过分组实验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这节课还涉及到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初一的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对抽象原理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不要求学生掌握气孔关闭的原理,但要求学生能用科学的视角和态度来理解蒸腾作用。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首先,每节课例行的重点就是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上节课学习重点是花的结构,我在黑板上画出花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挖空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口头引导,学生参与,共同复述植物的受精过程,最后问学生受精卵发育形成新植株的六大器官分别为什么,重点复习根的结构,说明植物主要是通过根尖来吸收水分的,导入新课

2、循序渐进,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归纳总结,思想升华学生知道了植物是通过根尖吸收水分之后,我进一步提问学生植物吸收的水分,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安排学生阅读课本109页的观察与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的用红墨水浸泡过的芹菜茎,让学生观察形成直观的感知体验并给出合理的推断,最后我在倾听学生的推断基础上给予肯定和总结。

3、创设情境,形成疑问

通过展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吸收200千克的水的及吸收的水分的去向情况示意表格,问学生剩下的98%的水分去哪里了,导出蒸腾作用这个新名词并转入叶片结构的探究。

3、总结课前探究结果讲解叶片各部分组成结构,如表皮、叶肉、叶脉,着重介绍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气孔开闭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动态的知识结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4、在结构的基础上认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命的意义了解了气孔开闭的原理之后,再通过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存在的普片现象如,“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口中吗”“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的,一只手是湿的,哪一只手感到凉爽”等常识性问题,升华到探讨植物蒸腾作用意义,使这部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接受的知识

5、放宽视角,关注地球水循环从介绍蒸腾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上升到讲解蒸腾作用对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让学生形成爱护绿色植物,保护水资源等科学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情感价值观基础。

七、板书设计

为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识记,我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 1 2 3

八、作业布置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客观情况,我只布置课后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于抽象,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在实验课需要指导学生以降低实验观察难度,在实验课的基础上,理解蒸腾作用相对而言就不那么抽象,最后要注意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课程标准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准。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一课中,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气孔是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书本中一些很专业的名词学生本来就难以明白,如果教师的讲述过于平淡直白,就更加索然无味。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件事,远比听到,看到一件事要深刻的多。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呢?于是我又想到了“动起来”这一招。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叶片的结构,了解了气孔的形态结构之后,我便让学生分组设计情景表演——“我是叶片上的小气孔”,学生们纷纷讨论开来,并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方式。他们用两个人手拉手围成了一个“ 气孔”,然后由一名解说员进行解说,一步步引导其他同学认识气孔的“内壁”和“外壁”,用小纸片或者另一个同学扮演二氧化碳和水份从“气孔”里通过,不仅表演了“气孔”的张开和闭合,还讲述了气孔运动的原理。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上台展示。在讲述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时,我又列举了很多学生所熟悉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例如用“夏天里沾水的手更凉快”来理解蒸腾作用能带走热量,使植物不至于被阳光灼伤;用“吸饮料”的例子来解释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等,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上述事例的引导,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给学生将生活问题生物化,加大生物与生活的联系。这样让学生从生活到课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更轻松,记忆起来更深 刻。

第五篇:第一单元单元集体备课内容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中心发言人: 柴晓文 出席教师: 柴晓文 纪经营 【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4.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6.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7.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弄清叙述顺序。

3、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

4、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表达效果。

5、联系实际能描述和写出自己的课余生活。

难点:

1、每篇文章的构思、叙述顺序。

学会赏识

以爱育人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在文中的感情。

3、体会关键词语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教学思路与教学建议】: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课时划分】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

2、《金色的草地》 2课时

3、《爬天都峰》 2课时

4*、《槐乡的孩子》 1课时

学会赏识

以爱育人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机动

3课时

学会赏识

以爱育人

下载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进集体备课的方式(五篇)

    强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研的最好的组织途径,是促使教师最快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实施好,确实是个难题。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直在思考着这个......

    集体备课

    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简报互帮互助凝聚集体智慧 合作研修推进高效课堂药草学校语文组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为了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为......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年级组集中备课,每月推出一人讲课的方式,进行听课、研讨。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下面我也就我校实施集体备课的情况谈几......

    集体备课

    《金色的草地》集体备课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年 级 三 年 级 学 科 语 文 姓 名 刘 卫 民 .《金色的草地》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

    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 一、课文简析: 本组由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七”和“回顾、拓展七”组成。四篇课文中《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收获与思考 通过今天的学习,结合近几年我校集体备课的推广,我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有了全面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一是定好“集备”时间,确保使“集备”有时间保证。 二是实行超周备课、公开说课,注重说课过程质量。公开说课一般由学科组长先示范,重点培养对象多说课,青年教师学说课......

    集体备课

    《吃水不忘挖井人》 集体备课 一、二年组教师: 备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