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5篇

时间:2019-05-15 04:5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

第一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本章将帮助你: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内涵。2.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3.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和特点。技能目标

1.能举例说明科学的内涵,能概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2.能概括说出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标志。3.能分析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幼儿园常识仍沿用50年代的教材教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已显得有些陈旧,无法满足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全国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了常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科学”逐渐取代了“常识”。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中。

“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一个进步。具体比较“科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我们发现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科学教育在目标上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方法上强调学前儿童自己探索与发现;在内容上考虑到数学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工具,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渗透的,因而将数学并入科学领域,统称为科学教育。

第一节 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一)科学是什么

对于常人类似说,科学是什么?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那么,科学的含义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们综合各家论述给科学的内涵作一个解释: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二)“儿童的科学”是什么

对于儿童来说,科学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深思的问题,儿童眼中的科学不是什么牛顿定律、三角函数,也不是密密麻麻的科学公式。科学是他们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是他们眼中好奇的现象。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例子来讨论。

例一:

科学区中,两位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这时,幼儿A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幼儿A去找幼儿B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这时,教师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两位小朋友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小汽车开了!小汽车开了!”两位小朋友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

显然,这两位儿童经历了一次典型而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起初,科学区投放的磁铁和小汽车引起了儿童摆弄的兴趣。而摆弄的过程又引起了儿童的发现:磁铁能把东西吸过来,它能不能让小汽车跑起来?这个问题引发幼儿A去不断重复操作,但是都没有成功。这一发现又引起了梦龙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小汽车每次都被吸住,却跑不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寻求幼儿B的帮助,但是直到最后,他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这就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尽管他最后并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

例二:

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 幼儿B回答。“我认为正好相反。你看,昨夜热得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探究行为。似乎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对问题的回答。当然,我们深信这个儿童的认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和他平时有关出汗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他至少认识到出汗和热这两个现象是有关联的,只是不能区分汗珠和露珠。这也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在思考并试图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他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也许是贫乏的生活经验)和当前观察到的事实,对自然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是错误的判断。

例三:

某5岁女孩有一天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妈妈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而儿童的解释则更令她奇怪:“因为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我们在地球上看,就好像是星星在眨眼睛。”这位妈妈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的解释,只得对她说:“你想的真好!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例四:

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想,就尽量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说道:“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人的祖先,就是猴子……”女儿咯咯笑着说:“爸爸说话好啰嗦呀!”我笑着继续说:“猴子很聪明,又特别喜欢干活,过了很久很久,猴子学会了站着走路,也学会了说话,然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懂了吗?”

半天,女儿点点头说:“噢,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原来都变成人了。”啊?我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她扫了我一眼,继续补充说:“爸爸,我明白了,动物园里的猴子都是懒猴子,我们和妈妈都是聪明的猴子。”

这两个儿童的行为似乎离科学更远了:与其说这是科学,还不如说是幻想。然而,科学和幻想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正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同样对自然界的现象表现出好奇,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个解释,尽管这个解释没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主观想象的结果。

例五:一次科学活动《快乐的旋转》

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会旋转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旋转是接送车转动的轮子、是司机叔叔手中的方向盘;是妈妈买来的陀螺、是幼儿园里好玩的呼啦圈;是洗衣机里的大漩涡,是电视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各种各样的旋转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睁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生活中有这么多神奇的旋转,那我们自己呢?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原来我们自己的身体从上到下都会旋转——头、眼珠、嘴巴、手臂、腰、膝盖、脚……甚至整个身体都会旋转,更神奇的是我们的身子能跟着音乐节奏旋转,还能好几个部位同时旋转呢……

渐渐地,孩子们不满足于发现旋转了,他们开始探索: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旋转呢?孩子们到自己熟悉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做记录,惊喜地发现原来旋转原因有好多:有的靠电力旋转、有的靠风力旋转、还有的靠人力旋转的……孩子们还大胆想象:还有靠引力、靠机器人的力量旋转的……可是为什么他们旋转的速度会不一样呢?细心的孩子们开始学会在游戏中比较观察:原来,接触面的光滑和粗糙、物体本身是否平衡、用力的大小等等都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旋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呢?实验课上,孩子们品尝了果汁机榨出来的鲜果汁,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洗衣机里转动后变的干净衣服;也看了电视里、图画中被龙卷风刮得东倒西歪的房子树木,也知道了因为有漩涡,地球上还有轮船不能经过的海面……

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发现——他们拿来了纸笔画下了自己发现的旋转物体,在实验课上跟老师一起制造旋转,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动手设计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旋转玩具,组成了大A班的神奇的“旋转王国”。不仅如此,在班级的“宝贝生日会”上,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圈舞”,把爸爸妈妈都逗乐了……

快乐的旋转!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旋转,许多被大人忽视的现象,在儿童眼里是那么的好奇和有趣。这就是儿童的科学。所以,幼儿都是科学家,幼儿的生活就是科学,无处不在。是经验性的、诗意性的、想象性的。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的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教育不应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教育。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

具体的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解释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包括直接指导、间接影响),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的共同特征 1.“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①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杜威: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常觉得很孩子气”

②儿童最关心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以大耳朵图图片头《问题小孩》为例解读。

我是图图小淘气,面对世界很好奇 我有问题数不清,咕叽咕叽冒不停 爸爸妈妈别偷懒,快快陪我做游戏 答对问题亲一下,这就是我的奖励 北风呜呜从哪来,他又呜呜上哪去 星星冷的眨眼睛,为啥他不穿棉衣 夜晚到底有多黑,梦里太阳哪里来

世界到底有多大,天空外面有什么,我一切都好奇。

2.儿童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

下雨之后,我们越是不让幼儿去踩水坑,告诫幼儿水会溅到身上,打湿鞋子,幼儿却偏偏避开干地往水坑里走,一试高低!3.儿童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孩子们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1)原有经验: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2)新的解释:小花瓣泡在水里能长大。

泛灵论:儿童早期不能很好地区分主体和客体,将主体的思想和意愿附着于客体身上,赋予万物以灵性,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意识、意图和情感的。

“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和泛灵论的色彩,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特之处。因为正由于这种主观性和泛灵论,而使“儿童的科学”赋予了诗意和想像的性质。——参考文章:《对儿童科学教育的批判与重建》,《学前教育》2001年第7期,刘晓东。

4.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岁的小孩寻找地板有水的原因

先在玩积木,妈妈给他奶瓶喝水,他不自觉地把奶瓶倒了过来,水流到地板上,无意中他碰到了地板上的水,他觉得很奇怪(发现问题),看看自己的手,看看奶瓶,把奶瓶放在地板上滚来滚去,有几滴水掉出来了,他用手继续玩水,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并发出开心的笑声,(实验—测试他的想法)他喝了一口水后,故意把奶瓶倒过来,用力往地板上按,水流出越来越多,他也更开心了,直至妈妈制止。(下结论)

(二)各年龄段儿童学习科学特点 1、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指鹿为马:“把绿草绿叶叫做绿花”、“把树干叫做木头”、小白兔)

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给小鸡刮“胡子”)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皮球滚下来,它不乖)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在具有鲜艳色彩、会发出悦耳声音、能动的,他感到喜欢的事物上)2、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好奇好问(为什么鸟会飞?)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花不浇水就会死,鸟有翅膀才能飞;树摇-刮风,车动-活的东西)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概括分类(根据形状、颜色分类,把太阳和公鸡放一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怎么样?怎么做?拆玩具)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圆球-斜面-滚动)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家禽-家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小时候,经常透过玻璃看星星,那时候对“发光的移动的星星”产生极大兴趣,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动?有的星星不会动呢?为什么两个星星遇到了一起没有发生爆炸?

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引导„„.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资源。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1)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2)科学教育会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3)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第三节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

一、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原始社会:在成人从事捕鱼、狩猎、耕作等日常劳作时,儿童跟随其后观察、模仿,学习获取食物、制作工具、防御猛兽的技能。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成人的示范与口授,儿童获得了一些对自然界的感性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即是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起源。

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A: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B:自然科学待遇愚昧的神灵色彩。

由于在原始社会,科学还不发达,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将自然现象神化,这样的“误解”就阻碍了人类对于自然法则的认识。

二、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在古代社会里,统治阶级的盛衰会大大影响科学教育的盛衰。

1、我国古代墨子,讲学时很重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这是世界上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比之与希腊的欧几里得(前330-前274)要早一个世纪。而且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教育史上也是一种首创。墨子的思想方法和近代实

学的精

近。

2、唐代的科学技术教育

在国子监隶属下,设有与大学并立的学校“算学”(理科专门学校)。唐代官立的科技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相当周密。算学设置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设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等课程,并规定了修业年限。唐朝还在科举制度中相应地设置了“明算科”,以奖励和找那算学的专门人才。

3、古儿蒙学读物

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物蒙求》中,就专门介绍了自然和自然界知识,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品、耕种操作等。

《三字经》(推荐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讲授《三字经》)中有介绍数、日、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的自然知识,如“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i三声),此六畜,人所饲„„”

《千字文》 也是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比如说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就是从宇宙起源记述的,接着述说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

三、近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

当时设置了“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布了“癸卯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了初小和高小都有“格致”一科。“格致”的内容包括动植物、矿物、理、化、卫生等。这是我国小学设置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始。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蒙养院,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内,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但在“手技”这一条目中写有:“„„蒙养院附近之庭院内,播草木花卉之种于地,灌溉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其自然发生以至开花、结实等各种形象。诸如此类,要在引导学前儿童手眼,使之习用于之处,为心之意兴开发之资”。2、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书第22页 表1-1 幼稚生生活历)3、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课程——社会和自然课程,并明确下列教育目标和内容。(1)目标

引导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活动的观察和欣赏。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最初的经验。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的好习惯。(2)内容 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

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4、1935年有雷振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5、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然”课程更名为常识。6、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

这本书是根据当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供幼稚园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四、现代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60年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做法。1、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项目中有“认识自然环境”一项,并有相应的大纲和教学任务。

2、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基本上是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3、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后,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些旧观念、方法受到了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其目标、内容和方法均与以往的自然常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以后,各地幼儿园相继开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的研究。4、2001年7月,原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将“科学”与“社会”“语言”“健康”“艺术”列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5、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第二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4.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1.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12.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4.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6.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_《幼稚园的自然》__________》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__操作实验类___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_____经验知识______和理论知识。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____2049计划___”。

6.___访谈法______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__访谈法______、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中、短期发展目标___

9.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___分类游戏_____和运动性游戏。

10.测量的类型包括______观察测量____、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11.学前儿童___科学教育材料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12.注意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___启蒙性_要求。

13.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_______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___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4.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可操作性、__材料的探索性_________、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等。

15.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____丰富性___________、材料的探索性。

16.教师在指导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____比较观察法___________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等几种观察法。

17.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__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18.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____接受科学教育。

19.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__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_______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20.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__半成品材料____________和自然材料。

21.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___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2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_挑选分类______________、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2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__分类。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____对学前儿童发展____的评价。

25.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

27.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28.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获得大量感性经验__的基础上进行。

2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_动手操作_—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30.美国的“___2061计划_____”,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______相一致。

3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自然观察____评价方式。

33.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___整合性____________原则。

34.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__________园地_____。

35.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36.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___幼稚/天真_________理论。

37._问题测试__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三、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3.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C.维果茨基

4.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5.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6.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B.3~4岁

7.“能按照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B.3~4岁

8.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D.5~6岁

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10.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B.理论性问题

1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布鲁纳

1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非正式量具测量

1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C.风土人情

14.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5.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16.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挑选分类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8.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D.5~6岁

19.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2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的的教育目标()。D.5~6岁

21.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墨子

22.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B.自然观察

23.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乌龟、金鱼、蝌蚪、蚕

24.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25.“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D.陈鹤琴

26.“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D.5~6岁

27.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B.观察测量

28.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A.绳子

29.“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美国

30.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反馈——校正

3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B.同治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四.问答题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3)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4.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5.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

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

(5)辩证统一性

8.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9.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10.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科学教育材料?(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11.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2.简述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选择时,要充分地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选择时,应以能启发学前儿童思考的社会资源为佳,不仅如此,所选择的社会资源还要能引导学前儿童扩大、延续学习的,也就是选择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不仅在本次教学中起到作用,而且能因此而诱发孩子再次探索的兴趣,或再次观察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对孩子学习科学有利。

1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15.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1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17.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五.设计题

1.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2.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3.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聪明的电脑”(大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4.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5.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6.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方法或内容设计的理由。

第三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施方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李雪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课程。具体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类问题,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学前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直观具体地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此外,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前学生应能掌握幼儿园科学类和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认识,从而具有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

第一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的内涵;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熟知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典型心理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

难点: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典型心理特点。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1.幼儿园科学教育这门课程的性质

2.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

3.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4.怎样学习本课程

第二节科学是什么

1.科学的界定

2.科学的特征

第三节儿童怎样学习科学

1.好奇性

2.探索性

3.动手性

第二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当前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熟悉当前集中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实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

难点:理解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知识分类理论

第二节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1、发展阶段论

2、学习与教学

第三节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1、概念的形成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四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2、教育措施

第五节几种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实验

1、“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启示

2、“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及其启示

作业: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

第三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三大依据;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的阶段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确定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学前儿童的认识特点

2.依据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3.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年龄的阶段目标

第四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范围;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难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1.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主要精神

2.符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3.适应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4.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1.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3.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1.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

2.选编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方法

作业:选择一所幼儿园,调查该园本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概况,做好记录,并用本章知识进行分析。

第五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基本掌握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各种基本方法和组织指导原则;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

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难点: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二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三节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组织指导

第四节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作业:结合实习观摩,任选一堂科学教育课进行记录和评课。

第六周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幼儿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目标;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了解各年龄段儿童数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数学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难点: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概述

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2.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意义

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集合概念的教育;数概念的教育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认识几何形体

4.量度教学

5.等分

6.识空间方位

7.七、认识时间

作业:制定一份“5以内数的加法”的教案。

第七周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掌握并理解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价值和类型;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自然角教育活动、科学活动区教育活动、数学角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合理设计区域科学教学活动。

难点:能合理设计区域科学教学活动。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1.区域活动的含义

2.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3.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4.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第二节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2.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三节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科学活动区活动的概述

2.科学活动区活动的设计

3.科学活动区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八周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科学游戏的特点和价值;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具有设计与组织幼

儿园科学游戏的基本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难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科学游戏活动概述

1.科学游戏活动的含义

2.科学游戏活动的价值

第二节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

2.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

四、建议教学参考书

1.吴新武等编著,《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2.施燕编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夏力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张慧和、张俊著,《幼儿园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徐苗郎著,《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6.《全国幼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例评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作业由四次作业的平均成绩构成,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期末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科学教育类型,设计一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案。

上述作业和期末考核内容均以电邮的方式交至:yunshu125@sohu.com。

交稿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4月6日。

若有任何疑问,请询问:*** 李雪老师。

第四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题目类型:概念、填空、选择、简答、设计

一、概念

1、观察的方法p79

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图像记录P99

是指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后,用各种不同方式,如数字、表格、绘画等方式记下他们的发现、认识及感受与体验。

3、种植和饲养p88

饲养是指饲养动物,种植是指栽培植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种植方法是指幼儿通过在园地、自然角(或用泥盆、木箱等)种植花卉、蔬菜和农作物等的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得饲养方法是指幼儿通过在饲养角里喂养和照管习性温顺的动物的活动。

4、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P151

是指幼儿在科学发现室或自然角、科学桌等场地内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5、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P128

是指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

6、幼儿操作实验P85

是由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参加实验的全过程。主要用于操作比较容易、简单、带有游戏性质的实验。

7、教师展示实验P85

是由教师操作实验的全过程,幼儿观察实验的过程、现象、变化和结果的一种形式。这种实验一般是由于实验难度较大,幼儿操作困难或者因为所需仪器设备条件不足而采用的。

8、科学游戏P103

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简答(包括填空)、1、幼儿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应如何指导?

①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

②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③教师应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④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⑤要注意结束活动的时间及方式

2、幼儿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应如何指导?

①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②应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③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④要求幼儿遵守活动规则3、3~4岁、4~5岁、5~6岁儿童学习科学有哪些特点?p42

3~4岁孩子学习科学的特点 :

①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②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

③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④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4~5岁孩子学习科学的特点

①好奇好问

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③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析

5~6岁孩子学习科学的特点

①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③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4、科学领域的总目标是什么?

①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③.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④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⑤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活动方法应如何设计?P14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既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两者是统一的。在确定了教育目标,具备了相应的教育内容后,采用适当地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说来,设计活动方法时应该考虑一下几点:

①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②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③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方法 ④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⑤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6、为使教师语言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哪几方面?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的语言要围绕科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把幼儿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活动的目标上,使科学活动过程始终保持应有的意识水平。

(2)要具有形象性: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3)要富有启发性:所提的问题或讲解,能揭露事物的一定矛盾,能激发幼儿在解决一定矛盾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的语言要抓住要害,逐步深入,要简单明确,难易适度,并且少用暗示的语言

(4)要有逻辑性:要求运用确切的语言,按照语法规则,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正确的表述,引导幼儿逐步地分析,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

7、对待幼儿好奇好问的方法有哪些?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3)指导阅读

(4)启发联想

(5)留下期待

8、动手做强调哪4环节?P27

“动手做”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①提出假设: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②动手操作(主要环节):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学生至少两人或三至四人组成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证实或推翻实验前自己提出的假设。

③记录信息:在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学生要详细地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数字表格,也可以画成图,幼儿班多是由孩子复述自己的图画,由教师记录下孩子的话。

得出结论: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经过假设和实验记录之后,将能独立作出决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

④表达与交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如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口试法”的两种类型是什么?

一.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二.情境问题测试是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幼儿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心现象。一般用图片和语言结合的方式测试幼儿。

10、教师在儿童科学活动中得角色?

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扮演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与支持者。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交流,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和看法,仔细观察幼儿,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的需求,让幼儿认可教师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老师应该把孩子的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鼓励孩子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孩子通过分析、思考、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将感性经验逐步上升到孩子易懂的科学道理上

孩子觉得你是他们的伙伴,是他们游戏活动的合作者,孩子就和我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研究活动方案,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尊重幼儿,倾听他们的意见,和他们融为一体,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同时教师在活动中不仅需要是与幼儿的合作,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包括哪几方面?P58

一、科学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身边现代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印象

2.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3.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关心

4.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观察

5.被身边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6.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观察与积累

7.愿意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尝试

二、科学知识方面

1.人体

(1)人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2)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3)个体的生长和衰老

(4)保护身体及其身体健康

2.动植物(1)动物(2)植物

3.生态与环境

4.自然科学现象

5.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三.科学方法、能力方面

1.观察的方法和能力

2.比较的方法和能力

3.尝试探索的方法和能力

4.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

1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什么?P121

①发展性

(1)要把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落脚点。

(2)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全面的。

②趣味性

(1)是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能考虑幼儿兴趣所在。

(2)是通过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引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③开放性要求是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科学教育活动应为幼儿创设操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研究,给予幼儿探索的线索,但不是直接指定探索的方向,鼓励幼儿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允许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

④活动性要求是指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⑤整合性要求是指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将科学领域不同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

13、家长应如何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P167

①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直接回答 ;引导思考、鼓励探索 ;指导阅读 ;启发联想;留下期待)

②利用家庭生活有利条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

③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1、关心幼儿的探索活动;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父母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④配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1、启发幼儿叙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2、向幼儿园反映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科学的情况;

3、支持幼儿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作贡献)

⑤运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学习科学

⑥学习不被幼儿园所重视的知识经验

14、观察活动应如何进行指导?

①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②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③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

④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13、14、活动设计 选择题10分。开放的,好好看书

第五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2.1935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910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12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的启蒙性要求。

18.美国的“,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 要求而设计的。

22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理论。

5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 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来建构的。

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30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313

2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

34龄小,操作技能差。

三、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挑选分类)。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墨子)。

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理论性问题)。

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自然观察)。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非正式量具测量)。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5~6岁)。

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5~6岁)。

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5~6岁)。

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科普画册)。

17.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18.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观察测量)。

20.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

23.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5~6岁)。

2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绳子)。

2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美国)。

26.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实验法)。

27.“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陈鹤琴)。

2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自然角)。

2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1)心理学依据;(2)社会依据;(3)学科依据。

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4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5.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4)家庭志愿者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8.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2.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1)全面性与整体性(2)连续性与一致性(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4)社会性与时代性(5)辩证统一性

1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设计题

1.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小汽车嘀嘀嘀”(中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2.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3.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4.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5.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下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小编收集了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科学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名称:《好吃的西瓜》(小班下学期) 组员:印雅婷、朱远雪、朱雯珊、吴琦 活动目标: 1、运用多感官观察认识西瓜的基本特征(外形、颜色、味道等),并能使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表述。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第6至8章)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操作性问题p250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科学教育2.观察法3.系统性原则4.行为核对5.技术6.科学性原则7.分类8.偶发性科学活动9.科学知识教育目标10.学前儿童教育活动11.科学活动室12.......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浅谈 郑红 【摘要】:在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并善于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答案

    1:科学: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人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究事物性质规律,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3:客观性原则是研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电大学前教育专业(幼教专业)一门选修的教育理论课程,按照教学计划的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可以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这四点分析,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