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游戏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游戏的运用
一、游戏教学模式的开启需要充足的准备
一个好的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过程中能够培养同学间的默契,促进同学的感情,学生会养成从游戏中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游戏而言,是分组比赛、单人比赛还是全班学生一起完成一个目标,在事前应确立好这一游戏的形式。如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让其他一组的学生扮演商店的老板售卖学生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其他组的学生则分为几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能够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重的东西。这个环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人民币换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学到重量的换算,一举两得,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自行修改。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带好相应的道具,保证游戏教学的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应充分考虑游戏的种类,若为竞技类,教师应制定能够控制课堂纪律的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若为团结合作类,教师应注意人数的控制,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游戏教学模式的进行需要多样化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虽然有游戏教学的加入,但有时也显得有点无趣,这个时候应该针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不同的游戏来强化我们的记忆。比如“应用题”。教师在该知识点的教学初期可以让学生进行“抱团”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学生当指挥官指挥学生抱团,每一个口令结束之后都会多出一些同学,将这部分同学淘汰再进行下一轮游戏,直到剩下两人为止;在教学中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钱”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选出一个组长,并给每一个组长相同的钱数让组长均分给其中的几个人,再让这几个人中的一个人将钱均分给剩下的学生,教师应做好相应的计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到钱;在教学后期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从之前的“购买玩具”的游戏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并且趁机讲解“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点。多元化的游戏会让学生保持接受外来知识的新鲜感,从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学生将会最大化的获取新知识。
三、教学游戏的进行需要教师有强大的控场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尚未成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实现自我控制,反而比较贪玩,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管束,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第一,强大的控场力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教导来实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该严肃的时候不可和学生开玩笑,否则易造成学生认为这个教师很好欺负的错觉,教师就会失去自己的教学威信。第二,强大的控场力需要教师的自我相信。教师充满信心自身就会形成一种威慑力,学生会从内心诚服于这个教师并且听从教师的话,会遵从教师的指导,使得现场严谨有序。第三,强大的控场力需要教师拥有感染人心的演讲能力。当现场秩序差强人意时,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完备的演讲能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从指挥,继续进行该有的游戏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强大的控场力可以避免现场出现的混乱,解决诸多令人惊慌失措的问题,保证学生对游戏中学习的热忱不减。
四、教学游戏的再次进行需要教师的及时反思
游戏过后教师应进行及时的反思,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足,反思游戏过程中学生是否对相关知识有了完备的认识,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反思自身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语言得体。教学反思的实质是教师对自己教习方法的思考,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以便下一次的游戏能够有一个较令人满意的结果。反思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消除困惑,促进学生实践。教学反思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其一是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一个全面、理性的思考,之后扬长避短;其二是通过实践来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曾经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也能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教学能够放松他们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进而享受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为适应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要点,小学课堂的进行也应引入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游戏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提前做好游戏准备,抓好时机,明晰并不是整个课堂都是用来游戏的,应在适当的时候穿插游戏,注意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相适应。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发现游戏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课程需要。但是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游戏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这要求教师在课堂开启前考虑充分,想好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混乱。
第二篇:数学趣味游戏
阿凡提智斗巴依
数学小游戏:猜数游戏
取1到12个数,把它们沿一个圆圈摆好。无论谁从这个圆圈里暗定一个数,都能够很快地把它猜出来。当然,也可以用12张扑克牌猜暗定的牌点,还可以拿一个时钟来猜暗定的钟点。
好。现在你让一个小朋友,在心里暗定圆圈中的一个数。然后,你在这个圆圈上给他指定任意一个数,并用心算把这个数加上 12(这可是个秘密,不能让人知道),算好了,你大声说出这个数,就让暗定数的人,从他自己确定的数默数起,要求在心里默数的时候,从你指定的那个数开始数,沿圆圈反时针方向挨个数过去,一直数到你大声说出的那个数为止。这样,就正好停在他暗定的数上。
假定小朋友暗定圆圈中的数是5,你指定的数是9,把12与9用心算加起来,得21。然后,你对他说:“请你默数,由你指定的那个数数起,从9开始数,沿反时针方向,依次数过去。当数到21,你就停下来。”他从5那里开始,由数9数起,9、10、11„„数到21,就会停在他暗定的数5上。这个游戏有点唬人。其实,道理简单。从 5到9是这样数:5、6、7、8、9;从9到5,也得经过这几个数:9、8、7、6、5.只是要倒过来数。加12,再数一圈,又回到同一个数5。
明白了道理,还可以编出许多更有趣的游戏。例如暗定
5、指定9,你就可以变个花样,说:“现在,我敲桌子。敲第一下,你在心里,把你暗定的数加 1。敲第二下,你再加1。这样如下去,当加到21时,你就大声说21。”这时,你停止敲桌子,就可以指出他暗定的数是5。
为什么你准能指出 5呢?因为你在敲桌子的时候,在心里数着 1、2、3、„„他说“21”时,你数到16。考虑到他是从 9数起,要是从 5数起,那你应数到17。然后,你由9那里开始,反时针方向从1数到17,就数到了5。
趣味数学——阿凡提智斗巴依(一年级)
一年级趣味数学
巴依(地主)有一个果园,共有49棵果树,每行7棵,共7行,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如下图:(符号*表示一棵树)
一天,巴依嫌果树长得太密,影响生长,想砍掉一些。于是他叫来了长工,对长工说:“只留5行,每行4棵,把其余的都砍掉。”说完就走了。长工平日恨透了巴依,很想找机会教训教训他。长工正准备应付巴依时,只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哼着歌来了。长工马上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阿凡提,请他给想个办法来教训一下巴依。阿凡提看了一下这些果树的排法,灵机一动,想出个办法告诉了长工,长工一听高兴极了,举起大斧砍了起来。不一会儿,巴依来查看,他一看就火了,大骂长工混蛋。原来果树差不多给砍光了。剩下的只有10棵,砍掉了39棵。他怒气冲冲地问长工:“你为什么砍掉这么多?不是要你留下20棵吗?”长工回答说,“我的东家老爷,您并没有说留下20棵呀!您不是说留5行,每行4棵吗?您看,我是遵命照办的呀!”巴依一看,的确是留了5行,每行4棵。尽管他气得火冒三丈,可也无话可说。
阿凡提告诉长工的巧妙方法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们,试画画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迷就医记之紧急抢救
数学童话故事
“嘟”一辆形状奇特的救护车开出了数学学校,发病的是数学迷——迷迷。
救护车在一幢漂亮的大楼前停了下来,大楼正面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儿童数学医院”几个大字。
医院各部门迅即亮起了信号灯,一位数字大夫手拿数学温度计,轻轻地塞进了迷迷的嘴里。
没等数字大夫开腔,迷迷忽然狂叫起来:“我,我会读这个数,这个数是一百万一十万一万一千一百;一千一百一十应写成 100010010,你们不要笑,我没错、没错??”
“快,快把冷冻数字枕头拿来,这孩子正在发高烧。”数字大夫命令说。
香擦皮护士迅速地拿来冷冻数字枕头,垫到迷迷头下。
数字大夫说:“这孩子初步确定患了数位概念混淆症。”说完,数字大夫按了按墙上的电钮,迷迷头下的数字枕头亮了三下,从外面看到枕头里排列着许许多多数字,它们运动着,组合着,使数学迷烦躁的心渐渐地平静了数字大夫耐心地对迷迷说:“你在读数写数方面有许多毛病,你看!”数字大夫指着墙上一个数字说:“读数应该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像1111100 这个数,应该读成一百一十一万一千一百,而你却读成一百万一十万一万一千一百。”数字大夫指着另一个数字说:“写数应该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写,你却把一千一百一十写成 100010010。正确的写法是1110。”
迷迷眨了眨眼睛,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叮铃铃”一阵铃响,护士急匆匆地送来化验单,数字大夫看完化验单不禁“啊”地叫了一声。
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请看下回。
数学童话故事:数学迷就医记之摄像化验
数学童话故事
“病情严重!”数字大夫看着刚送来的化验单上三个红红的“+”字脱口而出。
数字大夫果断地说:“快!快送电视化验室。”
“叮铃铃”一响,迷迷被电梯送上了8楼——电视化验室。
这是一个十分漂亮而又舒适的现代化实验室。室内有一台自动摄像机,还有一台彩色电视播放机。
“好!开始!”电视摄像机发出了“嗞嗞”的轻微声音,电视机也随即显出了图像。
屏幕上,再现了迷迷头脑里有一个跳跳蹦蹦的“+”号,接着又跳出几个“+”号。忽然,右上角出现一个古里古怪的人影,又胖又大,那家伙一下窜到“+”号中间,抓住一个就走??
“哎呀,我头疼死了!”迷迷大声喊叫起来。
胖家伙抓住一个“+”号,疯狂地吼道:“我叫‘多’,题目中有‘多’就用‘+’,你快跟我走!”
“不行!”一个“+”号在“多”手中挣扎着,“我不去!我不去!数学妈妈讲过,题目中有‘多’不一定用加法。”
“胡说!你看,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不是用加法吗?”“多”气势汹汹地说。
“求8比5多多少,就不应该用加法。”一个“+”字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不信!”“多”字不肯罢休。“+”号使出最后一招,说:“我有8个苹果,你有5个苹果,我比你多几个?”
“多3个。”“多”字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号问。
“是用8减5算出来的。”“多”的声音很低。
“那么,是不是有‘多’就是加呢?”“+”号反问道。
“这??”
“哎呀,我头疼什么时候能好啊?”迷迷大声哭了起来。
请看下回。
数学童话故事:数学迷就医记之X 透视室
数学童话故事
护士长香擦皮阿姨带着迷迷到住院处登记。住院部主任说:“这个小病人要去做一下 X 透视。”X 透视室黑呼呼的,只开着一盏小灯。迷迷有点害怕,想站起来。“别动,坐好!马上开始透视。”透视医生命令说。一会儿,透视医生拿来一张透视片对迷迷说:“毛病全在上面。”透视医生问迷迷:“你知道18+X=30中,X怎么求吗?”
“知道,求加数用减法。X=30-18,X=12。”迷迷回答。“那么,X-5=18中,X怎么求呢?”
“用加法,X=5+18,X=23。”
“18—X=5,X又怎么求呢?”
“X=18+5,X=23。”
“啊!”透视医生停了一下说,“你把X=23代到原式18-X=5中验算一下,看看对不对?”
迷迷吞吞吐吐地说:“18-23 等于??”“不对了吧!”透视医生说:“X 是未知数,我们在求出 X 的值后,一定要把它代进原式中去检验,看计算是不是正确。”接着,透视医生又对香擦皮护士解释说:“这上面最严重的毛病正是,求减数用加法。减数是加法中的一个加数,只能用被减数减去差,才能得到减数。”
香擦皮护士拿起透视片说了声谢谢,就带着迷迷去病房了。请看下回。
数学童话故事:数学迷就医记之进行手术
数学童话故事
迷迷被送进一个现代化的手术室。
主治医生通过电视屏幕进行指挥。三个机器人各操作一台病情探索机,一台病源透视机,和一台手术治疗机。
迷迷躺在床上,给打了一针麻醉剂,渐渐进入昏迷状态。
病情探索机迅速在迷迷全身进行电子扫描:“报告!报告!发现奇怪的得数!”病情探索机发出信号:
“报告!病源查到!”病源透视机发出信号:错用退一当十。
手术治疗机立即开始工作,消除错误得数,补上正确结果。变成了:
“报告!”病情探索机又发出信号:
“查明病源!”病源透视机发出信号:
错把被减数百位上的0当作9。
“立即手术!”
手术治疗机迅速纠正了错误,改为:
“报告!发现第三个疑点!”病情探索机又发出信号:
病源透视机立即查出原因:概念不清,错用末位对齐。
手术治疗机迅速进行了治疗:
“报告!又一个疑点!”病情探索机再次发出信号:
病源透视机查明病源:试商错误,余数不应当比除数大。
“快!切除夹在商中间的‘1’!”主治医生命令手术治疗机。
“手术完毕!商是72。”??
10分钟后,手术做完了。迷迷睁开眼睛,主治医生打开录像机,刚才的手术过程又一一显示出来。迷迷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都是平时学习中的毛病。迷迷问医生:“我这些毛病都在手术中治好了吗?”主治医生笑着说:“还要进行各种综合性治疗,才会完完全全地好起来。”
请看下回。
数学童话故事:数学迷就医记之电视治疗
数学童话故事
迷迷用双手紧紧抱住头。这时,化验室里出来一位电视大夫,戴着一副黑色眼镜,坐到电视旁,关闭了室内电灯,打开放像机。“迷迷,下面我用电视给你治病,别紧张,不会疼的。”电视大夫说完电视机屏幕上就有了图像:
这是一个减号,迈着四方步,像一位学者,说:“是呀,加号兄弟说得不错,遇到‘多’不一定要用加法,遇到‘少’,也不一定用减法。像‘甲数是 16,比乙数少 2,求乙数’。这里就不是用减法,而是用 16+2=18。可是,我们的小主人却一见‘少’字就用减。真没办法!”
电视大夫转脸看着迷迷,只见迷迷满脸通红,汗珠大滴大滴地从额头上滚了下来。
电视里又出现了两个受委屈的加号,在伤心地哭着。一边哭一边说:“不是我们要来的,是小主人硬逼我们来的。”
“别以为见到‘一共’两个字就用加法!”模样很凶的乘号、除号指着加号训斥说:“你听着,这两个‘一共’
是你加法能做的吗?”
乘号说:“少先队员植树,每人植8棵,10人一共植树多少棵?应该用乘法。”
“有30个小朋友做游戏,每10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几组?应该用除法。”除号接着说。
“哎呀,怎么把这两题都做成加法啦!真糊涂呀!”迷迷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电视大夫迅速给护士长一张通知书。上面写着:“该病人概念模糊,思路混乱,建议住院治疗。”
迷迷要住院治疗,究竟后来如何?请看下回。
数学童话故事:数学迷就医记之病房故事
数学童话故事
迷迷来到病房,不大的病房里住满了小病人。迷迷问:“你们怎么也到这里来啦?”“我们都是得数学病才来的呀。”一个胖胖的小朋友说起了他的故事。
“那天,我在商店先买一支5分钱的铅笔,又买3分钱一块的橡皮2块,我给售货员阿姨1角6分钱。阿姨说钱给多了,我一下子愣住了。心想,计算一块铅笔和两块橡皮的钱,用5+3×2,5+3得8,再乘以2,怎么不对呢?售货员阿姨说:‘一支铅笔5分钱,再加上两块橡皮6分钱(3×2),应该是1角1分钱。’”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录录小朋友指出了胖胖的病根,接着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有一个西瓜吃人的故事。有一天,爸爸给我算一道题:3个人吃4个西瓜,平均每人吃多少?我脱口就说:‘用 4 除 3。’爸爸突然大笑起来,说‘西瓜吃人啦!西瓜吃人啦!我被弄得莫名其妙,爸爸笑着说:‘你呀,又犯概念混淆的毛病啦,4个西瓜被 3个人吃,应该用 4÷3,读作4 除以 3,或者是3除 4,而你却说用4除 3,如果4除 3写成算式应该是 3÷4,这不是说3个人被4个西瓜吃了吗?’”
小病人一起笑了起来。
查房医生刚走,病房里又热闹起来。丰丰大嗓门讲起了他的故事:“我和奶奶到乡下叔叔家去,奶奶让我先写封信给叔叔,叫他到时候来接我们。我算了算日期就给叔叔写了封信。可是,我和奶奶到乡下那一天,叔叔却没有来接我们。我和奶奶只好在一个村民的帮助下,到了叔叔家。奶奶见了叔叔生气地说:‘我叫丰丰给你写了信,你为什么不接我们?’叔叔一听,笑笑说:‘这可不能怪我呀,丰丰信上写的是2月30日到家??’没等叔叔说完,奶奶瞪了我一眼,‘傻孩子,二月没有30日,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哈哈??真好玩??”虎子拍着手接着说:“我也有一个故事。”
“妈妈买来一段零头布,想给我做两件上衣。她算来算去说不够,我在一旁见了,说:“妈妈,我来帮你算,那段布是3.4米,做一件上衣用2米,3.4÷2=1.7,四舍五入,这段布做两件上衣足够了。’妈妈笑着说:‘傻小子,照你这样算,3 米布也够呀,可是,做出来的衣服你能穿吗?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近似值。要用去尾法才行。’”
“对对对!”坐在门口的伟伟说:“我上次解一道汽车运水泥的题目,结果是3.4次,我把0.4舍去了,得数是3次,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说,剩下的水泥怎么办呢?”
“是呀,这里就要用‘进一法’了,也就是说剩下水泥再少,也还需一辆汽车来运走才行。”丰丰像个老师一样,说得真清楚,“取近似值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然就会出错啦。”
病房成了讨论数学问题的课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得真带劲。
杨希希说:“学校新建教学大楼,需要我们同学搬砖头。事先老师告诉我:砖头堆放处离施工处40米。我按每一米站一个人来计算,让40个同学排成长队传递。结果,最后一个人却要在两米长的地方跑动,怎么也来不及传递。同学们都说我把人数计算错了。”
“你是弄错了。”小病人林林说:“用传递的方法运砖头,两头都要站一个人,这就同植树问题一样,需要的人数应该是40÷1+1=41(人)才对,这叫加一法。”
“对了,对了,还有一个减一法呢!”迷迷说:“一根木头锯3段要用12分钟,锯6段要用几分钟?大家说这题应该怎么做?”
“12÷3×6=24(分钟)。”胖子抢着说。
“不对。”宁宁说,“你想想看,一根木头锯成3段,实际只要锯两次。用减一法,3-1=2。要求锯6段,也要‘减1’,就是6-1=5。这道题目式子应该列成12÷(3-1)×(6-1)才对。”
“好热闹呀!”香擦皮阿姨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进了病房,她被小病人的热烈讨论迷住了。
她说:“你们讲的这个加
一、减一可不是‘四舍五入’里的近似值噢。还有,在一个圆形的水池旁植树,就不需要加一也不需要减一了。不信你们自己试试看。”
香擦皮阿姨说着,挥了挥手中拿着的东西。“哇!”不知谁喊了一声。
究竟是怎么回事?请看下回。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概念,烦琐的演算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清楚地展示出来,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在电脑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作用越来越大。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工作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创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 数学教学 ; 创新 ; 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有利的资源,使之为我们的课堂服务呢?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1]。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概念,烦琐的演算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清楚地展示出来,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现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2]。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教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呈现了循环小数的动画片。学生被有趣的小数动画深深吸引了,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循环小数的知识,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接下来利用课件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探索明白了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并了解了它的写法,最后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更多循环小数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再加上学生的不断探索,在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信息技术,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在我们教学《分数中单位1的认识》时,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1)学生爱玩球把“一堆皮球(9个)”看作单位“1”.黑皮球3个,白皮球4个,花皮球2个。黑皮球占总数的,白皮球占总数的,花皮球占总数的。列式:
+ + = =1。单位“1”不仅可以代表自然数1,代表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一群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的人数,一个月的生产任务,一项工作等等.
(2)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
教师说明:用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时,整体包含的数量可大可小,并初步知道部分和整体是相对而言,是可以转化的.
3.把一盘苹果(4只)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占这盘苹果的有()个苹果.
,4.(出示12只苹果)现在把()个苹果看作单位“1”,这堆苹果的 有()个苹果.
教师追问:同样是,为什么苹果的个数不一样?(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它们的 所表示的个数也不同)
教师说明:在具体问题中,由于单位“1”包含的数量可大可小,所以同样的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引导自主探究,开发学生潜能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宗旨在于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可能,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电教把多媒体引入数学课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这样的教学效果别具特色。电教多媒体具备独有的特点,集声、色、光、图为一体,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受到刺激,促进情感思维信息在传递与反馈方面形成快速交互,从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迅速萌发,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主动的发展。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创设了神秘屋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向学生出示神秘屋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题纸自己先进行观察,整理这些数据,并完成数据的统计,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交流与探究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探索出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教学中教师没有把着眼点停留在整理的结果上,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操作、交流,再加之课件的适时点放,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渐探索出其中的规律,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构建自己的探索思维。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积极主动的与其他的同学交流,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
四、发展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出了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五大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其中收集信息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收集与教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处理、应用这些信息探究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发展信息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环境的有效途径。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小兵《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与创新》[J]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2010年.[2] 湖北教育《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湖北教育报刊社,2009年.[3] 《新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年版.
第四篇:把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把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这对于刚刚进入系统学习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且喜爱听故事与做游戏。当常规教学手段不能体现教学的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天性,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马丁?加德纳曾经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形势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展开论述。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巧妙,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参与动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导入环节中引入游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顺利地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深入探究。因此,在导入环节我们要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以此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在导入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教师一个人为一组,全班学生组成另外一组,师生间展开一场对决,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他们人数多肯定会赢。然后师生双方互相出示数字,请对方算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一开始数字比较简单,学生与教师势均力敌,但是随着数字位数的增加,数字越来越大,学生往往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判断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且学生间还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而教师却能又快又准地作出判断。学生很惊讶,不禁猜测:“难道老师有特异功能,能如此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这样的趣味性导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可以准确而快速地作出判断”。这样的导入使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比起直接的讲述更富有趣味性,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过程。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心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时,让学生亲自动手,随着老师的讲解观察自己手中的图形,并让学生描绘各种图形。这样的教学寓于操作性极强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型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有效复习与及时巩固。以往教师过于重视作业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造成数学作业形式枯燥、内容单一,以机械的反复性训练为主,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完成,机械学习,使学生逐渐对作业失去完成的激情。设计游戏型作业,极大地丰富了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更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这时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欣然接受并乐于完成,既真正达到及时复习与巩固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计算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是通过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水平,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望而生畏。为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我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趣味性极强的游戏型作业。如张贴小火车,将写有计算题目的卡片按照计算的结果进行排列,并标注各节车厢的序号;找朋友,将计算结果相同的题目用线段连起来或者放在一起;数学迷宫,一道道计算题就是一道道关卡,要想顺利走出迷宫,就必须要准确地计算出结果,这样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最终走出迷宫……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必然会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将学生的特点与数学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以游戏为载体,搭建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乐中学习、乐中求知。此外,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可将学生引导到游戏的设计与编排中,组织学生一起来设计游戏、参与游戏,真正收到我爱游戏、我爱数学学习的效果,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彻底转变,让游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亮点。
(特约编辑 熊叠丽)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使用趣味语言
【摘 要】具体形象是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而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鉴于两者的矛盾,小学生学习数学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从课堂趣味语言的角度,去探讨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些方法和实例。
【关键词】数学;课堂;趣味语言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是有难度的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鉴于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小学儿童思维有很大具体形象性的矛盾,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困难的。对部分学生来说,会造成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觉得学数学“苦不堪言”。
二、“趣味语言”对于解决数学学科抽象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够发达这一矛盾的意义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安全感,活跃课堂气氛。能弥补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呆板,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三、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尽量有趣味性
1.打比方
(1)教学口十口=10时,教师这样比方:“‘两个窗户后面藏着’许多神奇的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看谁找得多,谁的本领大?”当学生无序说出各种答案之后、教师又比方说:“谁能像体育老师一样给这些算式排排队?”
(2)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算完竖式而忘了写横式得数的现象,教师就这样提醒学生:“做竖式计算,就像到菜市场买菜,做完竖式相当于买好菜,最后写全横式上的得数相当于把菜带回家,大家可千万别只顾买菜却不把菜带回家。”
2.贴近生活的描述
(1)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右手力气大,小数点向右移动,就扩大;左手力气小,小数点向左移动就缩小。
(2)“那我有个问题:这个“0”可够孤单的呀!你们正数没有0,你们负数也没有0!那这样说,0算正数,还是负数?
(3)学习“乘法分配律”时,一部分学生会写成(37 42)×2=37×2 42,常常把42忘记乘2。老师引导:括号里面的数是姐妹俩,括号外面的这个数是妈妈,姐姐爱妈妈,妹妹也爱妈妈,所以姐妹俩见到妈妈都要拥抱。
(4)课本上有要孩子填写的()和□,“括号先生”和“方框先生”的美名让孩子们在有亲近感的同时,还有责任感。可是千万要认真做题,填错了,“括号先生”和“方框先生”可要拉肚子了。学习图画和表格应用题,孩子们热心地称“?”为“问号先生”。
3.利用语文资源
(1)《循环小数》的导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讲了两遍后)你们也可以讲吗?
(2)《平行与垂直》提问:“古诗中‘大漠孤烟直’和‘两岸青山相对出’分别描述了一种数学现象,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你们想到了什么?”
4.幽默的调侃
(1)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课桌上既有筷子又有碗,但老师不是请同学们来吃饭的,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做一个夹玻璃球的小游戏。
(2)发现学生东张西望,提醒“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还可以提示点名:×同志,×大人,×英雄,×大侠,而不直呼其名。
发现学生打瞌睡,问“你梦见吃什么了?味道怎样?”
5.用反证处理学生的错误
(1)生:我觉得哪位失球最少,就该让哪位主罚,„„师: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罚点球的成绩是罚一个球,可踢飞了。我的失球数是1,最小,那个点球倒该我去罚了不成?
(2)在练习长度单位时,男教师出了一题:“老师的身高为1.7()”。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抢答:“1.7厘米”。教师怒道:“我在你眼里竟如此渺小。我可是一个大丈夫啊!”
6.借题发挥
(1)老师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表示出1/2,可有个学生却折出了1/4,老师并没有责骂她,而是借题发挥,积极地评价了这个学生:老师要感谢你呀,你的想法真是太有创意了!你不仅想到了用折纸的方法可以表示1/2,还超前学会了如何表示1/4,真不错!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学学她?来,动手试试你们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这里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也激励了其他学生。
(2)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正当师生讨论激烈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小朋友,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
7.故意用错单位
放学回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饭桌上吃饭,可一不小心咬到一颗石子,马小哈那颗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磕掉了,鲜血直流,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医院跑!哈哈哈,你信吗?
8.讲故事
教学一题多种解时,老师可给学生讲故事:从前,在一村子里有个叫山娃的儿童为地主放羊,山娃很聪明,地主想苛扣他的工钱,便出了一道自认为很难的题(出示应用题)让山娃做出来,每做出一种解法给三个月的工钱,山娃不仅得到了应得的一年的工钱,还多得了三个月工钱,你来试试看,能得到多少工钱?
9.换数学题中的主人公为学生熟悉的人
如一道关于纳税的问题,随着工资的变化税率不同,且要分好几档算应缴纳的税,另外,题目叙述的数量关系也非一目了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老师一开场就说:“今天我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关于你们班主任张老师的秘密。”学生一听,全都眼神炯炯地盯着笔者问:“什么秘密?”老师不紧不慢地出示了这道题,说:“秘密就在题中,只要大家读懂这道题就可以根据题中提供的张老师的纳税情况算出她每月的工资了!”此话一出,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语言注意事项
趣味性不是单纯的说笑话、找幽默、漫无边际地矫揉造作,要紧紧围绕一节课的中心,设计富有哲理的趣味性语言,调节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气氛。让我们不断地发现、学习和积累,恰当、自如的运用好趣味语言。让数学课堂既有趣味性,又有数学学科性和必要的深度,让数学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