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时间:2019-05-13 02:3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第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苌池联校 高世文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能突破难点,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教学 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把一种工具引入了教育,它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能突破难点,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巧设形式不同的练习,巩固新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信息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产生了兴趣,它才能激发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进行深入思维活动。寓教于乐,进而主动参与学习。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动机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时,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森林里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小动物们在开心的玩着,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接着由小动物们分水果遇到困难,“怎样分才公平呢?”从而引出课题“平均分”,在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平均分”后,课件演示平均分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时创设这一情景,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秒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能正确认识钟表的学生极少,于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清楚地看到秒针走一圈是多少分,秒针走的同时,分针的变化。学生就很容易地知道了1分=60秒。学生亲身感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虽然在未读小学前已经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但对于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三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鱼儿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再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变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数形结合。所以,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巧设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巧妙设计课堂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的信息反馈。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可以自制一个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0%的学生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巧妙、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使一节枯燥乏味的课变得生动有趣。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既突破了重难点,又能巧设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了教学效果。所以说,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时代发展、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它在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浦口区行知小学

周昕 【提纲】

“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新的教育环境下老师们应当转变观念,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老师“乐教”,学生“乐学”。

【正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手段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信息技术能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在效整合,优化资源配备,使得优质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带入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利于分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本质,有效地改善学习。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育学生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所带来的新变化,主要是利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信息技术给数学教育提供的是便捷的工具和崭新的探视环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我们选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介入教学活动以后,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我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开发并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精心设计,科学管理和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成为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自己的“教”准确定位,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生发展服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能起到促进作用。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信息技术无疑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看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录像,再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用三角形、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做车轮时汽车前行的情景,在学生阵阵笑声中,教师设问:为什么只有汽车轮子是圆形时汽车才会走的又快又稳呢?车轮是圆形就一定会使汽车跑得又快又稳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使学生全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例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中有关求平均数的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身高1.5米的小明要趟过一条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他会有危险吗?在学生们的争议中,教师适时演示课件,有时小明能安全渡过,有时又遇到危险直呼救命。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突破了难点,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教师转变指导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占很大的比重。动听的音效,生动的画面和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会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起到协调作用,效果远远比单一的讲解好。

在学习“长、正方形面积”时,教师用课件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小强看到自己班的一块玻璃坏了,他测量玻璃的面积是600平方厘米,好心的他回家让妈妈买了同样面积的玻璃准备安上,你说,他拿的玻璃合适吗?挑战性的问题诱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争论,学生的答案由课件一一演示出来。教师没有用以往的口述式指导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长、宽与面积的关系,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不断的争论和演示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教师的方法指导由辅导讲解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内化知识,极大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倡导学生的学习要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学生可以借助必要的信息技术,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有目的的开展一些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已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拓展学习空间。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但它不可能是学习的唯一资源。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他们渴望从多方面去主动获取学习信息。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与所学课程有联系的资料和信息。在学生自我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意识。在这个搜集学习材料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对称”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包括网络搜索在内的多种渠道,搜集到各种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极大的丰富了所学内容,通过学生学习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在学生感知大自然中的对称,自己动手操作中创造出的对称,运用视频效果展示对称的过程中,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

2、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展开。每一种新技术的运用,都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规律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正是由于这个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受益者,变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3、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认知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本身是系统性、逻辑性很强,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不但要学好每一节课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样的单位课时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在对平面图形的复习和整理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认识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不断的动态转化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每一种图形的固有特征,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归纳和知识整理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把看似支离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较为容易的在头脑中形成一张有关平面图形的“网”,使学生能很好的内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在学生的探索和交流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个体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使所有学生能共享学习成果,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利用视频向所有学生展示自己和学习小组的探索过程和学习结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体现了学习个体的价值,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把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学习的一部分。在独立思考、自我展示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更深入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转变观念,转变方式,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有利的资源,使之为我们的课堂服务呢?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1]。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概念,烦琐的演算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清楚地展示出来,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现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2]。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教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呈现了循环小数的动画片。学生被有趣的小数动画深深吸引了,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循环小数的知识,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接下来利用课件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探索明白了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并了解了它的写法,最后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更多循环小数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再加上学生的不断探索,在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信息技术,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在我们教学《分数中单位1的认识》时,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1)学生爱玩球把“一堆皮球(9个)”看作单位“1”.黑皮球3个,白皮球4个,花皮球2个。黑皮球占总数的列式:,白皮球占总数的 +

,花皮球占总数的。

= =1。单位“1”不仅可以代表自然数1,代表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一群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的人数,一个月的生产任务,一项工作等等.

(2)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

教师说明:用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时,整体包含的数量可大可小,并初步知道部分和整体是相对而言,是可以转化的.

3.把一盘苹果(4只)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占这盘苹果的,有()个苹果.

4.(出示12只苹果)现在把()个苹果看作单位“1”,这堆苹果的 有()个苹果.

教师追问:同样是,为什么苹果的个数不一样?(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它们的 所表示的个数也不同)

教师说明:在具体问题中,由于单位“1”包含的数量可大可小,所以同样的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引导自主探究,开发学生潜能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宗旨在于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可能,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电教把多媒体引入数学课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这样的教学效果别具特色。电教多媒体具备独有的特点,集声、色、光、图为一体,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受到刺激,促进情感思维信息在传递与反馈方面形成快速交互,从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迅速萌发,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主动的发展。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创设了神秘屋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向学生出示神秘屋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题纸自己先进行观察,整理这些数据,并完成数据的统计,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交流与探究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探索出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教学中教师没有把着眼点停留在整理的结果上,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操作、交流,再加之课件的适时点放,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渐探索出其中的规律,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构建自己的探索思维。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积极主动的与其他的同学交流,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

四、发展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出了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五大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其中收集信息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收集与教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处理、应用这些信息探究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发展信息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环境的有效途径。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浅谈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要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努力探求网络环境下的幼儿教学,突出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儿童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幼儿教育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及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走进了幼儿教学课堂,这些辅助幼儿教学模式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知识信息容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宰课堂、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幼儿教学方式,提高了幼儿教学的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幼儿课程资源。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过去光靠嘴、钢琴、录音机、和黑板,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具备了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上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幼儿教学资料都可以从网站上查找,下载,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使得幼儿更感兴趣。所以教师更要发挥网络作用,为儿童打开另一扇窗,正确对待网络资源,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而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就会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对于儿童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在学习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在儿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儿童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儿童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比如在小班早期阅读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为了把静止、无声的画面变为动态、温馨的场景,我利用计算机给小朋友们展示了一段动画片:月光下,一个虫卵“啪”地裂开,然后因为肚子饿,不停地爬着,找各种不同的食物吃。这时,孩子们已置身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小朋友们,我们来当这只毛毛虫,也来找点吃的,好吗?”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把想吃的食物说出来,那些平时不说话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有前面看到的情境的帮助,他们说的异常流利。这样,借助多媒体给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使教学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幼儿教学实践中去。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歙县城关小学 刘永霞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近年来,我努力以崭新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变得易懂易学而喜欢学。这样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还能促进学生在探究发现中全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就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谈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丰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经常被认为是最枯燥的,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我经常利用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轻而易举地抓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

例如,在三年级《位置与方向》的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东南西

北的位置与方向,我设计了《西天取经》的数学课件,虽然学生已有了太阳东升西落的概念,但位置与方向知识仍然很抽象,它的引入效果对于今后学生正确判断图上某物所处的位置与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在刚上课时,我播放动画课件:“路在何方”音乐起,唐僧一行四人在四面环山的山地上向前行走,他们背后山坳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定格)。我提问学生:能说说他们是朝那个方向行走吗?生1:去西方取经呗!生2:因为他们背后远处太阳在升起。说明背后是东,东西相对。所以他们是朝西走的。……

在整节课上,我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使学生不仅对位置与方向的对应关系有了初步了解,并学会了初步的判断方法,而且印象特别深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凭借多媒体课件功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画面,以声、形、像的形式展现于学生的眼前,变抽象为直观,变难为易。因此,只要有效地开发多媒体课件,并且准确把握、巧妙运用,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帮助学生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它们的长、宽、高的关系时,我播放了一副自制的动画,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时,长方体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让这一教学难点瞬间突破,学生印象十分深刻,这是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再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过去,我们总是强调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很难理解,“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概念。利用课件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闪烁,各种图形的边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用不同的颜色飞入,并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变抽象为直观,训练学生思维发展

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不仅能清晰地展示实物图像,而且能通过跳跃、移动、变形、闪烁等功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发展其抽象思维的能力。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实物图像或运动着的事物所吸收。

1、利用动态,培养学生联想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 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的一系列演示动画。在演示的过程,我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都得到了发展。

四、创设民主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创设学习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是体现他们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如:我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面积公式时,利用下载的课件:屏幕上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屏幕左上角有“一堆”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卡片,让学生操作计算机,将左上角的小卡片拖动到长方形中沿长摆好,每排摆5个,再拖动,沿宽摆放,可以摆放3排,再得出这个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的厘米数与宽的厘米数的积,继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积。这样,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一种设想、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造的乐趣。这样的教法学法,学生喜欢学,效果较好。学到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运用得更加灵活。

信息技术可以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它所具有的这些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下载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的应用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小学,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作......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蚌谷乡大寨小学郭正卫[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占据了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经济、......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5篇)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上传: 王旭蕾更新时间:2013-2-2 20:11:42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一、现状分析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音乐......

    博客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博客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摘要 博客作为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和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善于运......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跨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广泛进入初中英语课堂。这为一直努力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旺苍县大德乡中心小学校 苟玉国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的重要学科,容易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