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案:15.3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通信知识.三、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通信知识.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研、生活等方面,对通信有哪些更高的要求?
2、现代通信运用了哪些高技术?
3、你能够从手机的变化、网络功能的变化中感受到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吗?(学生们阅读,教师巡视,阅读完后并讨论)进行新课 第三节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板书]
(一)移动电话[板书] 提问:移动电话有线连接吗?
(移动电话没有电线,也就是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
提问: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它的发射台和接收台在哪里呢?(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提问:手机的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灵敏度不高,它能直接发射高频电磁波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吗?
(不能.它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播,如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固定的电台,这些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提问:我们知道了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那么,(出示无绳电话机)无绳电话机是怎么工作的呢?
(无绳电话机的主机和子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无绳电话的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移动电话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那么我们学生更喜欢玩的是什么?电脑.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电脑是怎么和世界联通的.(二)网络通信[板书]
提问: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叫什么?是怎么工作的?
(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因特网(Internet),这样就能做到资源共享.在因特网上可以收发电子邮件(E-mail),还可以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和朋友聊天、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等.电子邮件的传递方式是)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将成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基础.全球信息网的建立,使人们通过一台联网的电脑,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看屏幕(微机播放网络通信)了解网络通信.网络通信在传播信息中越来越快捷方便.请同学们阅读科学世界“激光的应用”.(三)光纤通信[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发展光纤通信呢?它有哪些优点呢?(普通的光源夹杂许多不同波长(频率)的光,方向性差.如果用它作载波,就像收音机同时接收到了许多频率节目,声音重叠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清楚.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它能产生单一频率、方向高度集中的光——激光(laser),才使光作为载波得以实现,用光进行通信成为现实.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光导纤维(optical fiber)里传播.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是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成的.光缆是数条光纤敷上保护层,制成多芯光缆.)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损耗小,可长距离传输.光纤通信,通信容量大,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光能沿弯曲的玻璃丝传播.光纤通信发展非常快,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跨越海底的光缆通信网络,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光纤通信,已经建立了纵横大城市之间的光缆通信系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学生们阅读、教师巡回并与学生探讨)
(四)卫星中继通信[板书]
提问:卫星中继通信是怎么工作的呢?由什么组成的呢?
(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组成.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通信卫星就像一个无人值班的空中微波中继站,它从一个地面站接收发射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变频后,再发送回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一个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全世界的人们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这就是通信卫星带来的好处.)
人类自从用了电磁波这一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进行通信以后,不断地向前发展.现代信息社会中,我们需要交流越来越多的信息,这就需要把这一信息之路修得越来越宽.我们已经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实际上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如果用光来通信,这条“高速公路”要比短波、微波的“公路”宽出百万倍、千万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看屏幕(微机播放光纤通信资料),通过讨论说出你对光纤通信的了解.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了解了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的知识.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一、移动通信
二、网络通信
三、光纤通信
四、卫星中继通信
第二篇:通信技术概述教案
通信技术概述教案
呼家庄小学
赵治
学习内容:古代的风火传递,驿站传递,战场孔明灯,现代的电话、网络、卫星,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学习目的:
1、了解通信的概念,了解原始的通信方式。
2、掌握原始的通信方式,能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利用。
3、原始的通信方式对现代通信的影响与发展。
学习内容:
1、什么是通信技术:通信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通信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很多人合作,这样就生了互相通信的需要。开始用手势,叫声来表达意思,久而久之,叫声的音节渐渐丰富起来,产生了词汇,后起又发明了听不懂角,烽火等通信工具。
2、传统通信方式
烽火台——夜间点火,白天放烟。
战场——“击鼓鸣金”:击鼓则进攻,鸣金则撤退。信鸽——传递信息 马——驿站——运输工具。
3、现代通信方式
电信号——电报——电码——电话——广播—— 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被各方面利用。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计算机网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话方式。课后练习:
下列属于目视(可看见的范围)通信方式的是
A手势
B烽火
C闪光
D击鼓
E旗语
比较一下烽火通信、击鼓通信和邮驿通信,各有什么优势与不足?(1)烽火传递远,击鼓传递近。(2)烽火传递慢,击鼓传递快
第三篇: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教案
现代通信原理
实验教案
杨 斌
实验一 数字基带信号及传输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非归零码等基带信号的产生原理及其波形的特点。
2.掌握AMI码、HDB3码、双相码的编码规则。3.掌握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4.学会设计简单的时分多路信号传输系统。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2.改变码序列,比较其单极性码,AMI码,HDB3码波形,并验证是否符合其编码规则。3.观察HDB3编码中的四连零检测、补V、加B补奇、单/双极性变换的波形,并验证是否符合编码规则。
4.观察并比较单、双极性码(非归零、归零)、时钟信号、时序信号及双相码的波形和相位特点。
5.分析电路,设计实验方案,产生100%占空比的AMI码,比较100%占空比AMI码与50%占空比AMI码的功率谱。(选作)6.分析电路,设计实验方案,产生不同码速率的信息。(选作)7.尝试用信源电路的组合,产生其它码型。(选作)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有关基带信号及时分复用的内容。2.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书的工作原理和实验内容。
3.熟悉有关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方法以及两模块框图的信号流程和设计原理。4.对于选作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四、实验仪器:、两路3A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频率计
一台
4、数字信源模块
一块
5、HDB3编译码模块
一块
6、频谱仪
一台(选做)2
五、基本实验参考实验步骤: 1.熟悉信源模块的工作原理。
2.调整直流电源输出分别为+12V,-12V。3.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波形。
(1)接通电源
用示波器观察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P10的256kHZ时钟和T20的单极性归零码并观察其波形。
(2)用U21产生X1110010(X为任意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U22、U23、U24产生任意信息代码,并观察本实验中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以及NRZ码的特点。
(3)用示波器观察P19~P21,P22,P23各点的波形。
(4)用示波器观察AMI码与单极性归零码的关系。(5)观察T1、T2、T3、T4四路时序信号的相位关系。(6)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与双相码的波形关系。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各点波形(用座标纸绘),并分析波形与理论是否相符。2.比较不同信码中的AMI码与HDB3码波形是否相同,为什么?
3.什么是时序信号,比较各时序信号的相位关系,并分析时序信号在信号合路时的作用。
实验二
HDB3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HDB3编、译码的工作原理的理解。2. 了解HDB3编码与译码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过程。3. 了解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时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HDB3编码器中的四连零检测、补V、加B补奇、单/双极性变换以及
HDB3码的波形,并验证是否符合编码规则。2. 观察HDB3译码器中的双/单极性变换、V码检测及扣V扣B后的译码波形以及时钟提取电路输出的位同步信号波形。3. 手动加入误码时,观察解码输入和检错显示。4. 当输入信码为外加伪随机信码时,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输入信码和HDB3码的功率频谱。(选做)5. 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比较100%占空比HDB3码与50%占空比HDB3码的功率谱。(选做)
三、预习及预习报告要求: 1. 预习本实验的工作原理和实验内容。2. 对于选作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四、实验仪器:、两路3A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频率计
一台
4、数字调制模块
一块
5、数字解调模块
一块
6、频谱仪
一台(选做)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各点波形(用座标纸绘),要求绘出32位码的完整波形,并分析波形与理论上的是否相符。
2.若把对应的AMI码送入HDB3译码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道理。3.本实验的误码检测电路只能检测哪类误码差错,为什么? 4.对本实验有何体会,有何改进意见?
实验三 数字调制与解调
2FSK调制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信号的产生过程及电路的实现方法。
2、了解非相干解调器过零检测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方法。
3、了解相干解调器锁相解调法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相位不连续2FSK信号的频谱特性,了解频偏△f=(f1-f2)/2不同时,传输2FSK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与2ASK信号带宽进行比较。
2、了解2FSK(相位不连续)调制,非相干、相干解调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观察2FSK调制,非相干、相干解调各点波形。
4、了解畸变信道模拟电路的原理,畸变信号送入过零检测电路与锁相解调电路,会产生如何结果。(选作)5、2FSK信号保持f1=1024KHz.改变f2使f2-f1=3fs时,改变f2使f2-f1=2fs时解调器解调效果。(选作)
6、改变f1、f2的频率大小,观察不同调制指数下的调制解调效果。(选作)
7、利用实验模块的电路,设计出其它解调方法,并自行验证。(选作)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有关2FSK调制与解调的理论。
2、复习模拟锁相环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3、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书的工作原理和实验内容。
1、对于选作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四、实验仪器:、两路3A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频率计
一台
4、数字调制模块
一块
5、数字解调模块
一块
7、频谱仪
一台(选做)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将数字调制器、过零检测器、锁相解调器观察输出波形画出,并给以必要的 说 明。
2、画图时将波形的相位关系正确表示出来,若波形之间产生相位差说明原因。
3、通过实验说明各种解调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4、本实验有何收获,请提出改进意见。
2PSK、2DPSK调制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2PSK、2DPSK的调制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方法;
2、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相互变换方法;
3、了解2PSK调制与解调存在的相位含糊问题;
4、了解2PSK、2DPSK的相干解调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2PSK、2DPSK调制器信号波形与绝对码比较是否符合调制规律;
2、用示波器观察2PSK、2DPSK信号频谱;
3、用示波器观察2PSK、2DPSK信号解调器信号波形;
4、观察相位含糊所产生的后果;
5、观测绝/相、相/绝变换的规律,设计出另一种定义的绝/相、相/绝变换电路,并测试。(选作)
6、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不同信道带宽下调制解调的性能。(选作)
7、利用各种实验模块的电路,自行组合出差分非相干解调的实验。(选作)
8、加入噪声后,设计实验方案测试误码情况。(选作)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有关2PSK、2DPSK的调制与解调的理论。
2、复习绝/相、相/绝变换的原理。
3、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书的工作原理和实验内容。
4、对于选作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四、实验仪器
1、两路3A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2、频率计一台
3、双踪示波器一台
4、数字调制模块一块
5、数字解调模块一块
6、频谱仪一台
7、连接线若干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2DPSK调制器、相干解调器详细方框图。
2、根据实验测试记录依次画绝对码为11101100时2DPSK调制器、相干解调器各点波形,并作必要说明。
实验四 P CM 基带通话系统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将所做过的独立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组成两个采用PCM的2人可通话的基带传输系统。
2、了解独立实验模块在系统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改变独立实验模块的参数,直观感受对系统的影响。
3、掌握独立实验模块之间正确的连接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掌握独立实验模块之间正确的连接方法。
2、连接不用时域均衡器的PCM两人通话的基带传输系统。
3、连接使用时域均衡器的PCM两人通话的基带传输系统。(选作)
4、设计实验方案,用其它线路码进行基带传输系统。(选作)
注意:以上实验信号的流程是单向的。要实现2人通话,将耳机交叉后。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前面相关各章节的理论。
2、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书的工作原理和实验内容。
3、对于选作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四、实验仪器
1、两路3A直流电源一台
2、频率计一台
3、示波器一台
4、数字信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载波、时钟提取模块、数字解调模块、帧同步提取模块、终端模块、PCM编译码模块各一块。
5、连接线若干
五、实验原理
1、不使用时域均衡器模块的基带传输系统:
该系统传输的HDB3码是理想码,即不产生畸变、也不需采取均衡措施。基带传输系统发端:包括PCM编码器、HDB3编码器、复接器等。这些电路都以数字信源模块的时钟相位作为基准,因此PCM编码器所需的时钟、帧同步信号、主时钟都是由信源模块提供。其信号流程图如下:
基带传输系统收端:包括HDB3译码器、时钟提取电路、帧同步提取模块、终端模块,这些电路都是后面模块以前面模块的时钟相位作为基准。因此,PCM译码器需要外时钟、外帧同步信号。而主时钟可根据集成电路的要求,采用异步时钟。我们采用PCM模块自身的主时钟2048KHz。其信号流程如下图:
2、使用时域均衡器的基带传输系统:
该系统所传输的HDB 3码产生畸变。这是模拟传输线传输中的由于时延、衰减等等造成的信码畸变。在收端必须采用均衡的办法加以弥补。其信号流程如下图:
基带传输系统发端时相同的,收端则增加了时域均衡器。在时域均衡器内有信码畸变电路,它应该属于传输线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时钟提取电路,它真实的反映了收端时钟的产生过程。在收端同样是后面的模块以前面模块的时钟相位为基准。
使用时域均衡器模块的基带传输系统实验,应该复习时域均衡器模块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当信码畸变电路固定后,正确调整可变系数求和电路,使得眼图波形张开最大。改变时钟延时使其处于最佳取样时刻,否则会产生大量误码使信号中断。
六、实验步骤
1、连接好整个系统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2、连接不使用时域均衡器的基带传输系统
3、采用数等衬言源模块、时域均衡器模块,复习正确调试时域均衡器的方法
4、连接使用时域均衡器的基带传输系统
七、实验报告
1、画出发端、收端关键波形,且绘出相位关系
2、画出可通话2DPSK方框原理图
3、分析联调时所遇问题,写出是如何解决。
第四篇:九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九年级劳动技术《劳动合同法教案》
虾子镇中 苟廷俊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劳动合同法》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合同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劳动合同法》,让他们会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首先需要明确解除与终止的区别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全部履行完毕前,因某种原因导致一方或双方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有其他法定情形出现导致劳动合同关系消灭。关于终止,后面我们将会谈到,在《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的终止只有法定终止,不再适用约定终止,在新法实施后,即使约定了终止条件也是无效约定。
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主要法律条文的理解(结合幻灯片)
一、协商解除:(第36条)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虽然是协商解除,但谁先提出最为关键!即这里有个主动被动的问题。如果用人单位提出则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提出则用人单位无需作出经济补偿,且劳动者因此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须承担赔偿责任。这点在《劳动合同法》第45条第2项中实际有了明确规定。
二、用人单位即时通知解除(又叫过失性解除,有6种情形)(第39条)(1)试用期解除 这里问题有两个:
1、什么是录用条件;
2、如何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录用条件一般是指劳动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工作经历、业务能力、身体状况等,结合目前的教育普及程度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将能力要素作为录用条件是明智的,如市场开拓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但能力条件的描述应当细化明确。
如何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作为用人单位,原则上应当做到以下4方面工作:
1、要对录用条件事先进行明确界定;
2、要对录用条件事先公示;
3、要做好试用期考核工作;(不考核就缺乏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4、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特别提醒: 1)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等于不能胜任工作; 2)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试用期可用,过期则企业就无法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时解除 这里主要涉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合法有效问题和对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达到严重程度证明问题,提醒:依法定程序制订内部规章制度,对“严重程度”给予细化规定,宜以书面方式予以明确。(3)劳动者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时解除 本项需要三个构成条件:行为、后果、因果关系。即:
1、员工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
2、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
3、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关键在于:何种程度的损害叫做“重大损害”?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重大损害”的界定权在用人单位,因此企业应当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将“重大损害”作出明确的界定,否则,这个界定权就会转移给仲裁庭或法院,从而使自己陷入被动。(4)劳动者兼职时解除 这是《劳动合同法》相比原《劳动法》所作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包括两种情况:
1、其兼职行为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了严重影响;
2、或其有兼职,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劳动者拒不改正的;此种情形下,如果劳动者改正,用人单位就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于举证难,应如何应对?最简便的应对方法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事先做出规定,将兼职行为本身作为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就可以依据“严重违规”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再劳神费力对适用本规定承担举证责任。(5)订立无效劳动合同解除 本项也是《劳动合同法》相比原《劳动法》所作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顺便说一下,此情形一方面属于无效劳动合同情形,其确认权在仲裁机构或法院,一方面这里又规定属随时解除情形,在适用上有矛盾之处,学界目前对此尚存有争议。另外,此情形在《合同法》第54条第2款被规定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但在这里却被直接规定为无效合同,足见这种特别规定是对合同法的突破,但其仅适用于劳动合同法领域!(6)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时解除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是指以下4种情形:
1、被检察院免于起诉的;
2、被法院判处刑罚的(包括主刑5种,附加刑3种,无论是独立适用还是附加适用);
3、被法院依据刑法第37条(即:非刑罚性处罚措施的规定)免于刑事处分的;
4、另,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案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单位规章制度制订程序不合法的后果的仲裁案例(结合幻灯片)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新法第4条的规定制订内部规章制度。
三、用人单位预告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即非过失性解除,有3种情形)(第40条)这是关于劳动者本身并不存在过失的情形下基于特定情况企业的单方解除权的规定。本条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预告通知而以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相对于原劳动法的新规定,是对用人单位在符合预告解除的法定情形下行使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的替代方式,暂且称之为:代通知金。同时注意,此时这个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类型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据本条解除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结合后面我们将会谈到的赔偿金,这里要注意:在本条规定的用人单位预告通知解除即非过失性解除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即使没有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也不适用2倍于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规定,而只需按本条规定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即可。(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解除 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1、法定医疗期内是不能适用本项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否则就是违法解除。
2、按相关规定,企业要证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程序上需要经过劳动能力鉴定!(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解除 这里要注意:
1、是否胜任,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2、有个过渡,即不能直接解除,而需要先经培训或调岗后还是不能胜任工作方能解除。因此建议:明确工作量及岗位职责,保留相应培训资料及凭证。(3)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解除 这里注意:
1、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导致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被上级主管部门撤销等。
2、必须先经协商程序,经协商不能方能行使解除权,否则是违法解除。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具备上述情形,即第40条规定的这3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似乎已取得了单方解除权,但用人单位行权却要受到第42条规定的6种除外情形的强制性约束。
四、企业经济性裁员的解除情形(第41条)这里主要谈谈新旧法的变化。相比原《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修改了裁员的规定,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2种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法定情形。增加的两种即:(1)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2)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二是放宽了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程序要求。新法规定: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的裁员需要达到一个比例:用人单位需要裁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相反,达不到这一比例标准的,就无须按照以上规定程序进行裁员。三是《劳动合同法》在用人单位裁员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了两个补充规定: 一是补充规定了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3类人员,即:(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新法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细化了关于用人单位裁员后在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的规定,即:新增了通知程序,规定: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但同时,《劳动合同法》第42条对企业裁员作出了除外规定,六类人员不得裁减,请大家自行参阅第42条。
五、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有6种情形)(第42条)本条易于理解,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复述法律条文。(以下6个法条略过)(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提请注意3点:
1、其中的第5项:“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员工,单位不得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新法在延续原《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作的补充规定,是个新规定。这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现行有效由国务院规定的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本条的实际适用必须结合第4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当劳动者所具备的上述6种情形消失后或符合第45条规定时,方能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依据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性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3、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6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实际上是相对的。劳动者即使存在这6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也只是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关于过失性解除)的规定解除。如果劳动者同时存在第42条和第39条的情形,用人单位就可优先适用第39条规定,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原则在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中也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反映出立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利益保护的平衡。
六、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集中在第37、38条)按是否需要通知及通知时限,大致分3类。(1)提前通知解除 这是最普遍适用的一种,即提前30日通知。(2)随时通知解除 这仅限于试用期内劳动者单方解除,即提前3日通知。(3)无须通知立即解除:这是新法新规定,仅适用于第38条第2款,即: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请注意:这里讲的是劳动者解除权行使的类型的不同,但其单方解除权行使的对象,即劳动合同的类型,却是无限制的,即任何三种类型的劳动合同,立法都允许劳动者按法定方式单方解除。这一点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规定有显著不同。
七、劳动合同的终止,有6种情形(第44条)(以下法条略过)(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谈到劳动合同的终止,首先我们需要弄清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的关系。在立法表述上,无论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的关系问题还是劳动合同的终止问题都有大变化,值得重视。关于两者关系的立法变化: 根据原《劳动法》,劳动关系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主要标志。《劳动合同法》调整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可以看出,新法反复强调,引起劳动关系产生的基本法律事实是用工,而不是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义务,是对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确认,也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之一。同时,这一新规定也意味着,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存在用工行为,劳动关系即已建立,这种变化,其目的是加强对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目前,劳动主管部门将部分企业与其职工先解除合同再续签的做法明确界定为“违法行为”,其根源就在于双方的实际用工关系并未因合同解除而消灭!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立法变化: 原《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包括两类,法定终止和约定终止。基于在《劳动法》的实施中,一些用人单位随意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并据此终止劳动合同,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提前消灭,不能真正起到维护劳动者就业稳定的作用;同时,对于劳动者退休、死亡或者用人单位破产等情形下,劳动合同如何处理,之前法律没有作出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从三个方面调整了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 一是取消了劳动合同的约定终止,规定劳动合同只能因法定情形出现而终止。约定终止条件的,约定无效。二是增加了劳动合同法定终止的情形,即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除劳动合同期满(包括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该工作任务完成而期满)外,还包括以下5种:(1)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需要提醒的是:企业聘用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也可以是离退休人员),应与其签订聘用协议,并对各自的权利义务作详尽的约定,因为双方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如果发生纠纷,不适用劳动法。)(2)劳动者死亡,或者被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4)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三是增加了终止劳动合同的限制情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工会法》的规定: 《工会法》规定: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另外,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都有相应规定,由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一一介绍。这里重点提醒一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实务操作问题: 需要注意:,劳动合同到期后,并不必然等于劳动关系终止。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岗位上履行原来劳动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也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往往超过一定的时限用人单位才提出劳动合同终止而引发纠纷。对此,劳动部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等部门规章以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都已经明确: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的,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因此建议: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告知义务(对此,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有些地方立法作出了明确规定)都有必要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一定时限内(一般为一个月)提前明确告知劳动者是续签劳动合同还是终止劳动合同。任浩纲律师 原创版权,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第五篇:通信原理高职教案3
信息及其量度
(二)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节知识要点:码元速率、信息速率、误码率的概念、相互关系和计算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传输速率越高,系统的有效性越好。通常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传输速率。
一、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1.码元传输速率RB
通常又称为数码率、传码率、码率、信号速率或波形速率,用符号 表示。码元速率是指单位时间(每秒钟)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常用符 号 “ B ” 表示。
2.信息传输速率Rb
来信息传输速率简称信息速率,又可称为传信率、比特率等。信息传输速率用符号 表示。是指单位时间(每秒钟)内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
/ 秒(bit/s),简记为 b/s 或 bps。例如,若某信源在 1 秒钟内传送 1200 个符号,且每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l(bit),则该信源的信息传输速率 =1200b/s 或 1200bps。3.Rb与 RB之间的互换
(式 l-9)
应当注意两者单位不同,前者为 bit/s,后者为 B。
例 1.4 用二进制信号传送信息,已知在 30 秒钟内共传送了 36000 个码元,(1)问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各为多少?(2)如果码元宽度不变(即码元速率不变),但改用八进制信号传送信息,则其码元速率为多少?信息速率又为多少?
解:(1)依题意,有 根据公式(1-10),得(2)若改为 8 进制,则 根据公式(1-9),得
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可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来表述,即用差错率来衡量。差错率越大,表明系统可靠性愈差。差错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l.码元差错率Pe 码元差错率 Pe简称误码率,是指发生差错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更确切地说,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用表达式可表示成
(B)(b/s)
(B)(b/s)
(式1-16)
2.信息差错率Peb 信息差错率 简称误信率,或误比特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者说,它是码元的信息量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用表达式可表示成
(式1-17)
例 1.5 已知某八进制数字通信系统的信息速率为 3000b/s,在收端 10 分钟内共测得出现了 18 个错误码元,试求系统的误码率。解:依题意
,则
由式(1-16),得系统误码率
[教学总结]: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1、“码元”和“bit”
2、码元速率的量纲 是“B”,即“波特”,很、多同学记为“B/s”或“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