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时间:2019-05-15 04: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第一篇: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包聪会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473000)

[摘 要]:何为隐性德育课程这一问题上,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一致共识。学者们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给隐性德育课程做出不同种解释。在众多定义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广义解读可以有效拓宽它的研究范围,更好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效。与传统“灌输式”德教方法相比,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隐性德育课程形式多样,“开设”难度较大,学校可以从优化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重视学校制度建设等三个主要方面加以尝试。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 价值分析 课程“开设”

一、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阐析

(一)学术界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多元化解释

隐性课程自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课堂生活》中首先提出后,它一直倍受专家学者的关注。伦理学家或道德教育工作者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没有异议,都认为隐性课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德育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距今为止,关于何为隐性德育课程或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该如何概括,这一问题在理论界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不同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背景或研究对象出发,给隐性德育课程描绘出不同的内涵。如社会活动家从影响学生的活动入手,认为隐性德育课程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

【1】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也有人从影响道德形成的环境要素出发,认为“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或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2】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此外还有学者以显性课程定义为背景,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

【3】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诸如此类定义还有很多,人们根据不同的定义将隐性德育课程称为:“非正规课程”、“未期待课程”、“隐藏或潜在课程”、“辅助或附带课程”、“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等等。能够尽快对隐性德育课程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解释,已成为当今德育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已严重影响到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评估和“开设”。

(二)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广义解读

不可否认以各自的学科背景为出发点,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界定的方法,丰富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有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细化发展。但这一界定方法也使隐性德育课程内涵变的过于狭窄,造成隐性德育课程“门类林立”局面,反而不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发展。如从社会活动学的立场出发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界定,往往只看到课外活动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同样从环境学的立场出发也仅看到校园、教室等场所环境布置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

在对隐性德育课程定义的界定上,笔者赞同从广义上对其进行解释,赋予隐性德育课程更加广泛的内涵。如可以按照“隐”字的内涵,来扩展“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在新华字典中,“隐”字被解读为“深藏”、“不显露”的意思,据此扩展不妨可以称隐性德育课程就是能够对学生道德产生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此外还可以从隐性德育课程特点出发,将隐性德育课程界定为:能够以“潜在性、非强制性”的方式,来“介绍道德价值、规则的【4】原理与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隐性德育课程的广义解释,可以带来非常广泛的研究空间。与广义解释相对应,隐性德育课程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诸如学生的自发性活动、校园文化的打造、学校制度的建设、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室或公共场所的环境布置等能够对学生道德产生“潜在性”影响的存在形式,都应该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范围。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分析

如前所述关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存在,学术界没有太大的分歧,中外学者都普遍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了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有些学者还形象的将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形式描述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的内隐方式。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人们从不同考察对象出发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学术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谈的价值,主要是与传统“灌输式”德育方式相比,隐性德育课程所呈现出的独特价值。

(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课堂上老师以“灌输”的方式,将道德规范、原则、价值以知识的形式“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的作用下,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育内容易教条化,学习方式容易形成呆板的“静听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儿童对他做的事情是有兴趣的,他

【5】就能够努力做到他耐心的极限”,因此实现对“灌输式德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德育工作者改革探索的方向。在众多的尝试中,对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视不乏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拿隐性课外活动为例,由于这些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参与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因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要高的多,这也就是魏贤超教授所说的“一种自主体内部的、自内

【6】向外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展,可以真正使道德学习摆脱“知识灌输”被动性,变被动的道德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二)改变传统德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学习的内容、授课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老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授课效果完全取决于老师的知识水平和讲课方式,学生在这一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的“学”的地位。这一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批评这种灌输式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的刺激和控制太多了”,“使得达到任何真正的、正常的道德训练变得困难或者【7】不可能”。而隐性德育课程的功效正在于次,在隐性德育课程中(无论是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还是制度文化),主客体关系并不很明显,相反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三)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道德的自律,完成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然而传统道德教育,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忽视道德的自我教育。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道德知识仅成了追求高分的“工具”,在学生的脑海中仅有一个个的道德规范,而缺乏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自我反省,因此在社会上出现许多“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不改”的现象。与灌输教育相比,隐性德育课程则重视道德的自我教育,无论是校园文化对人道德情操的教化、制度文化对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或者教师魅力对人的感召,它们都是通过道德情感的自我觉醒,实现自我教育提高道德境界的目的。

三、浅析隐性德育课程的“开设”

关于是否需要“开设”隐性德育课程,学术界至今还争论不休。其中不主张“开设”的呼声也很大,如檀传宝教授在《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认为“当我们开设或规划隐性课程时,隐性课程就已经变成‘显性课程’,而这时就会有

【8】新的隐性课程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同时原来隐性课程的优势也会随之消失”,按照檀教授观点隐性德育课程不应该“开设”,应该做的是“优化”,使隐性德育课程永远处于“隐”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要用“开设”一词,是为了引起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足够重视。有学者对当前显性课程的德育效果所进行调查的报告表明:“学生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品课的满意率仅为38.75%,有42.75%的学生将思想品德课排序在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重要的位【9】置”。因此正确合理的“开设”隐性德育课程,已“迫在眉睫”,为了引起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就采用了“开设”一词。当然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广泛、形式多样,一时想面面俱到的列举出来也相当困难,这里笔者就挑选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阐析。

(一)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引起学生对学校集体的认同和归属,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同样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会自觉的养成不随地吐痰、乱扔赃物和大吵大闹的恶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不道德言行的出现。同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如积极进取的校训、斗志昂扬的校歌以及醒目的励志标语,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报国理想。

(二)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特别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应该育人。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个性、行为习惯、思想观念

【10】都在影响着学生,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过多重视教师的知识水平,如注重学历文凭的考查、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估,而对教师的道德水平重视不够。这一点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表现尤为突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存在分工责任不清的弊端,有人形象的称其为“婆婆多”、“领导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整天忙于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工作。事实上,教师的良好品质包含许多方面:如衣着的得体、语言的文明、行为的端庄等。品德高尚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这也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一个‘专制’的教师是绝对不会培养出具有民主意识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只能制造出顺从的‘奴隶’”。【11】

(三)重视学校制度建设

学校制度方面的隐形课程是指“班级和学校教育中的领导机制、规章制度、【12】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良好的学校制度,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养成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拿领导机制为例,民主领导方式下的组织,成员间关系便于融洽,有利于形成团结、友爱的合作关系;相反处于专制领导方式下的组织,成员间就容易形成冷淡、紧张的关系,不利于成员良好个性的养成。然而许多学校在制定制度时,主要从学校立场出发,过多的强调制度的规范性、严谨性,忽视制度的可行性,出现制度过于繁琐、缺乏弹性的现象。这种制度势必导致学生参与性差,被动服从学校的管理,进而使学生形成消极、被动的道德人格。因此能够真正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制定出符合学生需要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制度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江山野 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2.2.[2]冀学峰.《试论隐性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架》[J].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1期,第56页.3.[3][4][5][7][8][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8,127,135,179,141,142.4.[6]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06-107.5.[9]周鸣鸣.《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高等教育,2000年,第3期,第72-73页.6.[10][11]冯海伦.《重视课堂中隐性教育资源在道德中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 第11期,第8页.作者简介:包聪会(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伦理学研究;

联系方式:shengyongbao@126.com 手机号码 :***

址: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包聪会老师(收)邮编:473000 On the moral teaching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BAO Cong-hui(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473000)

Abstract: What i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not yet formed a consensus so far.Scholars start from their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to make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of hidden moral curriculum.Among the many definitions,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mor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xpand its scope and better play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moral effect.With th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can bring up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moral enthusiasm, truly realize moral self-education;The form of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s various and it’s more difficult to set up, the school ca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systems to be tried.Keywords: the definition of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alue analysis ,course “set up”

第二篇:读《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读《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如果问自己“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最欠缺的是哪方面?”我会说“是课题研究”;如果问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阻碍我前进的是什么?”,我会说“是理论功底的薄弱”。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觉得自己遇到瓶颈、缺乏创新、理念陈旧,那么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我把它归结为“书读得太少,以至于没了向上攀登的底气和动力”。因此,我也试着去找了一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读完后确实能有一些启发和思考。今年暑假期间,我仔细拜读了吴铎教授编著的《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收获颇丰。这本书从“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说起,共十八章,我最感兴趣的也是给我思考最多的是第十三章《教具与现代教学技术》,以下我就针对这章内容谈谈我的体会。

谈到“教具”,每个老师都熟悉不过了,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具。每门学科因其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选的教具类别也不尽相同。使用教具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其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可替代。吴铎老师在书中把教具归纳为“传统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两方面。其中,传统教具主要包括“图片图表、食物器皿和电化教学手段所使用的电教工具(包括幻灯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曾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具和在听课过程中看到其他教师使用的教具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过茶杯和小石头,有过落叶,有过抹布和脸盆,有过各种卡片和信件等,当然,电脑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更是成了一种上课的惯例。教具在现代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有其必然性。他所发挥的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恰当使用某些传统教具,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说明复杂的人生道理。比如:曾经到某校听一节六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在课上老师运用一些小石子、石块、杯子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游戏,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让同学们明白了“人生有一些重要的大事,也有很多琐碎的小事,如果你始终被琐碎的小事牵绊着,最终你可能一事无成。”这样的人生哲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领会它并不容易,但教师却用简单的教具轻而易举地向学生阐明了这些道理。

二、很多教具可以在“说理”的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使用“两块不同的抹布”让同学们来亲身实践,擦拭课桌上的污垢,同学们发现,虽然同样是抹布,但由于其科技含量不同,其擦拭效果大相径庭。通过教具的使用,同学们不但明白“劳动工具与生产力的关系”,其上课热情也被带动起来了。

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可以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注重学生的体验,而营造学生的体验环境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长。煽情的图片、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一系列的图表和数据,甚至一些影视片断都能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强大冲击,直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激发他们思考。因此,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体验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两方面。也许传统教具并不是在每堂课都能用到,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坦率的说,在近五年内,我听的所有思想品德公开课一律都是用多媒体技术,而我本人在平时上课时,除了讲练习,其他也一律用多媒体,甚至有一次在上课时发现教室里的电脑坏了,我的课件用不了,我顿时慌了神,虽然最后这堂课勉强撑下来了,但上得很不是滋味,我才发现我是不是得了“多媒体依赖症”,离了多媒体,反而不知道怎么上课了。此时,我意识到“多媒体,他始终是配角,不是主角,不能让他反客为主”。读了吴铎老师“教学手段使用的几点原则”,我更加意识到,无论是传统教具,还是现代网络教学或多媒体技术,他们在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坚持“按需使用、注重科学、运用得当”几个原则。当然,如何才能做到“运用得当”,我想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教具成为课堂的“最佳配角”。

华理大附中

丁燕芬

第三篇:“隐性课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改革正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但人们大都比较重视在体育学科课程(显性课程)方面进行研究,而在校园体育文化的隐性课程研究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实践证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非常突出,所以,在学校体育中,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对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试图通过本研究,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阳光体育”计划工作的落实,促进并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有机整体,而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说法。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中所有成员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和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中所有成员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体育隐性课程及其表现形式

有资料介绍,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迅速被人们所接受。隐性课程指的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包括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学校体育对隐性课程的体现更加明显,更加突出。本人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理解是:在学校范围内,除显性体育课程之外的,按照体育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体育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体育文化要素的统称。体育隐性课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观念:属于精神性的体育隐性课程。包括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理念、学校体育的风气、体育教师的风格、学校体育的传统等。这种校园体育精神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赋予学校和教师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置身其中的学生具有向往感、亲切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体育设施:包括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设备等,还有体育艺术雕塑、绘画、体育名言牌、标语等。

3.体育行为:包括主体行为的体育形象,如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体育文化活动、体育交往行为,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往等。这种体育文化的长期积淀,会构成学校的整体体育风气——校风和稳定的体育活动模式——传统。

4.体育管理体制: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机构,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如体育考试、达标、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制度。

三、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及开发隐性课程的原则

1.科学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具有可行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也要考虑经济性等。

2.实用性:场地器材的设置要简单实用,经济安全,可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自测。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艺术性: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直观地给学生以心理影响,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其快乐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4.系统性:就是要把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与隐性课程的开发看作是学校教育或学校体育的一个系统。使其成为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完整的有机整体。使校园体育文化的隐性课程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显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到实处。

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及开发隐性课程的主要方法

1.挖掘校园体育文化的潜在教育功能,加强校园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的教育性。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不但要发挥其健身功能,还要挖掘并开发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1)标语口号法:利用操场四周的围墙,教学楼内、外墙等,书写有关体育的标语口号,如:以体育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

(2)板报宣传法:在学校宣传栏中,专设体育宣传栏。还可运用板报、广播等用以宣传体育与健康知识,简介体育新闻、人物,搞体育图片展,公布校内体育赛事及比赛成绩等。

(3)标牌说明法:即在体育场地器材旁设立“说明标牌”。其主要内容有:活动项目名称,方法、作用、评价标准、注意事项及示意图等。

2.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强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环境育人法:校园环境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学生正是通过从环境那里所获得的种种刺激,经过反复地理解和体味,影响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并且制约着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环境正是具有了这种教育功效,才能产生环境育人的作用。

(2)氛围制造法: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客观地创造了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领导重视、管理科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能力是强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保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的有效载体。

3.继承并发扬校园体育文化传统和风格,构建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1)体育节:改革运动会为体育节,突出了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层次性、开放性、安全性等特点。内容包括体育创作性比赛,如体育征文、体育摄影、体育制作、体育绘画、体育演讲等;精选田径运动项目的比赛,减少竞技性比赛项目,增加参赛人数。突出趣味性、娱乐性体育比赛,如二人三足、三人四足的跑,自行车慢骑等。还有对抗赛(包括学生间、班级间、师生间)、合作赛(师生间、男女间、家长与学生间等)、开展挑战赛、擂台赛,如投篮、射门、颠球等。表演赛,如健美操、广播体操、主题校操等。

(2)体育健康乐园: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及实施快乐体育的需要,落实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体育场地修建、器材改造及自制,如轮滑与排球网球复合场,小篮球架、小足球门,十字网排球场,组合健身器,联合跑步器等。充分体现了经济、实用、适用、多用、耐用、量多、方便、安全等特点。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进行锻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扩大了活动的空间,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学生享受到了体育的快乐。

(3)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课间操,创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功能,丰富了内容,延长了时间。

此外,还可开展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体育与健康专题讲座,冬季象征性长跑等等。

五、结论与建议

1.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作保障。领导重视,各部门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不断地蓬勃发展。

2.隐性课程必须从学校体育的整体体育观念来认识和开发。因为隐性课程是指除体育显性课程之外的学校体育的整体,包含学校体育的全部内容。所以,学校体育隐性课程要从学校体育的各个领域去研究。

3.研究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结合。体育隐性课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显性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能促进和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更好地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4.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要与学校体育改革紧密结合。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5.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隐性课程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融教育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为一体,逐步形成具有各校风格、传统和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6.坚持正确导向,增强系统性,规范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要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以达到持续的整体功效,减少盲目性,防止浮在表面,一味追求形式和场面热闹等。

第四篇:论赏析课程中戏剧

论赏析课程中戏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

摘要:当代大学生处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时期,同时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其审美观念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更大程度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戏剧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源于生活,又高度地反应生活,用艺术的手段呈现生活,同时引导人们用特殊的眼光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思考人生,进而了解生活的真谛。戏剧可以用其特殊的形式启发人们去发现美,尤其是对于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戏剧大学生审美影响

审美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和鲜明表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生中情感最为丰富、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用火一般的热情追求美。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审美观逐渐成型,但还不够稳定。一个人的审美观,以及其具体表现出的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都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按照一般的社会价值准则逐步形成的。随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成型,随着其广泛参与审美活动,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成型,但还不够稳定。

(二)审美趣味多样,但发展不甚平衡。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是多样的,凡是有美的地方就有大学生的足迹。大学生精力充沛,头脑灵敏,充满青春活力,对各种各样的美有着热烈的追求,而且较之成年人,大学生的心境和情绪往往不稳定,注意也往往很快转移,因而更突出地具有审美趣味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在多样性的审美趣味下,大学生的审美发展是不平衡的。

(三)审美评判自主,但带有一定盲目性。大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喜欢主动地、独立地从自己对事物的审美认识中去做出审美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但往往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观察程序不当和精确性不够等原因,在审美判断上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四)喜欢追求新奇,但鉴别力尚差。由于大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新奇事物的感受较为集中和强烈,因而,无论是一门新学科、或是一项新技术都会引起大学生的热切向往。应该说,对新奇的追求是美的创造所必需的,但大学生的辨别和评判能力尚有欠缺,他们追求新奇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好奇心的驱使,且有时仅限于外表的肤浅的特征。

(五)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审美观念的巨大变化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表现。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他们身上也最为鲜明地体现出审美的时代特征。当前,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日益广泛,且受西

第1页

方价值观的冲击较大。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其以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基础,借助布景、道具、化妆、灯光、服装演员的形体动作,有的要音乐伴奏,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戏剧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一定的场景,以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人们去思考。《乱民全讲》就为其典型代表。

《乱民全讲》分成许多小故事,小故事又分为几个小段, 每个不相关的小段是穿插著演,每段小故事都会让整场观众捧腹不论是会心一笑, 抑或仰天长笑。然而故事却能带领大家思考,让观众不只是笑笑, 能再去想些更深刻的东西。

我和你的关系怎样界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有什麼分别?我为什麼会喜欢红色?我为什麼会感到悲伤?我为什麼会感到快乐?我在唱歌 我在哭 我在大笑。我听见自己的声音。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在问自己很多问题。我知道答案。我就是不能解决。是没有感觉。还是没有决心?整出舞台剧就是一场凝重的对哲学的思考,虽然一切似乎都在幽默搞笑反讽中完成。最后的KTV女主人公唱得嘶声力竭,那是她结束人生的最后一歌,是对人生的绝望悲歌。“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此时的她回忆着从前的种种幸福,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坐在KTV的房间里,准备唱我人生的最后一次卡拉OK,因为我已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我决定离开这个世界的理由: 第一,因为我这一生也不会得到你,第二,你永远也不会喜欢我,第三,那次你对我说,你对我已再没有任何感觉。无论如何,我们也有过一段开心快乐的日子,我选择唱KTV作为离开前最后的一件事,是因为我们在这KTV内,渡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我们在这里手拉手,唱了很多很多的歌,我还以为,我们可以一直的唱下去。也许我们都明白,在这个社会,不会有真的爱情。你对我说,人最重要是生存。你经常劝我不要想太多,不要把事情复杂化,生活越简单越好,所有问题自自然然会解决,不要执着,一定不可以太认真。我也想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我记得我和你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埃米莉的异想世界」,人人都说戏里的埃米莉很有勇气,但那是电影,不是台湾,在台北,就算我有作埃米莉的决心,也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我可以随时改变自己,但你跟我说,我怎么改也没有用,因为我想我作自己,但当我作自己时,我又得不到你我还作自己来干什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明白,我只是觉得很辛苦。也许离开后,那种辛苦会消失。离开这个世界,可能是开心的,我想我会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天使。若我成为天使,我一定会回来保护你,永远在你身边,听你心底里的说话,再用歌声回复你。

是的,全剧开始,它开始于一个结束,让你相信,生命是一个圆。

第2页

生活也是一个个的轮回,每一刻都是一个起点,也是终点。这才是歌剧的价值。

美,是一种表现形态,客观地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不论是自然美、艺术美还是社会美,都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高心灵意境,启发人的智慧,培养气质、陶冶性情、形成品德、美化人生。审美是人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头脑中的一种能动的特殊反映方式,并对该事物是否美的一种情感性地评价和判断。人的生活时刻离不开美。如果说一个人缺乏对美的感知,那么,即使是在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传世之作面前,或自然界让人目眩神迷的日落景象面前,或者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惊世之美面前,他们也只会无动于衷,感受不到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他可能是飒爽雄健的,但这种飒爽雄健缺乏另人心折的内涵和深度来加以衬托,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残缺不全的。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材之路的桥梁,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戏剧就是这样,它将生活的美,愉悦的也好,悲壮的也罢,统统展现在舞台上,让人们去观察去体味。戏剧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教育与熏陶,进行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理解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追求美和享受美,让大学生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用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情趣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在向学生们介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不同美的欣赏特点、分类和标准。让他们明白人完美的形象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完美的形象体现在人在气质、性格、修养和言谈举止等各方面。在追求人的自然美(包括人的身材美、体态美、装饰美)的同时,还要追求心灵美。

戏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欣赏高雅艺术的时候,也是最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强烈的感情共鸣的时候,在精彩表演鼓掌喝彩的同时,让大学生自己去感悟道理,提高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训练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起到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大学生在各种轻松、愉快、健康、高雅、富于美的文化活动中,接受真善美的启迪和陶冶,培养潜在的素质和能力,以提高审美情趣。

一棵树有绿荫的美,一朵花有开合的美。大学生正处在不断吸收养分的阶段,而戏剧正是那和风细雨。这个世界真的不缺少美,而单单缺少发现。此时,我们需要第三只眼,戏剧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三只眼。在观看戏剧时,我们在欣赏美,观看之余我们会思考,进而发现周围的美,久而久之,我们的审美观得到正确的指引,走向了正确方向。

第3页

第五篇:论l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黄山三中

焦玉芬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物理课程目标的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德育观念,注意捕捉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物理教学中。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正因为如此,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立体的描述,形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德育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可概括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传统教育观认为,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德育与物理课程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物理学悠久的发展历史、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本身、物理学本身所具有的唯物辩证的思想和物理探究过程中应具备的各种科学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总结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经验,利用物理学所特有的丰富德育资源和特有的德育功能,将德育融入物理教学中,摒弃重科学素质轻道德素养的不良倾向,在提高学生智育因素的同时也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同步的发展,真正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物理教学中突出德育功能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存在于物理教科书的知识材料之中,这些德育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按其形式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德育内容较少,教师容易把握,隐性德育内容是指教科书中的一些材料和知识点,表面上不能对学生直接起到德育作用,但通过深入分析、挖掘或通过介绍背景材即能体现其强大的德育功能。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教学中紧扣教材实际,做到德育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有以下切入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思想的教育

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物”和“理”。“物”即物质,是物理学研究对象。物质存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结为实体物质和场两种形态。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懂得判断物质客观存在的根据,明确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就为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打下了基础。“理”是指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规律,物理学中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说明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的。因此只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注意将哲学思想运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例如,在讲作用与反作用、压力与支持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吸热与放热、正电与负电、裂变和聚变,可以向学生揭示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的变化;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等,可揭示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概述亚里士多德差不多二千年来一直得到人们公认的说法被伽利略的小车实验所否定,以后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最后由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通过这一规律得到逐步认识过程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其内容都将进到高一级的程度。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到别的科学家,再到牛顿,才使人们对运动的这一规律有了本质的认识并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我们在讲授运动的概念时,在强调了“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同时,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再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传授,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到微观分子的热运动,从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和磁的运动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从摩擦起电到热机工作,从电动机转动到白炽灯发光,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实质上就是物质的运动,其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运动过程又是十分复杂的,为了避免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又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我们在讲授质量的概念时,在强调了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同时,就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传授,从大到宇宙天体(如太阳、星星、月亮),小到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电子),从有形的实体(如树木、房屋流水、)到无形的场(如磁场、重力场、电场),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由于多种多样的物质才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又统一于物质。

(二)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初中物理中的物理学史向我们展示了物理学家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顽强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火刑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开普勒贫病交加,历受迫害,死在讨债的路上;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科学研究终身不娶;美国的富兰克林做风筝试验而被雷电击晕,待他醒来时,还风趣地说:“好家伙,我本想电死一只火鸡,结果差点电死一个傻瓜!”。这些为科学试验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和不畏艰险,奋不顾身而又非常风趣、乐观的精神,是物理学史教学中让年轻的学子们永远铭记的;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他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高尚的思想品质的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中心内容。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达国家之一,在物理学理论和实践上有辉煌成就。例如,我国古代著作《墨经》《考工记》《天工开物》《论衡》《梦溪笔谈》《齐民要术》《太平广记》中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都在当时的世界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更是不胜枚举,如指南针、地动仪、回音壁、石拱桥等。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曾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传播机械和其它技术达26项之多。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穿插介绍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辉煌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人员奋发图强的事迹,增强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我国在理论物理方面提出的物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都处于国际前列。钢铁和电力事业的发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进行今昔对比,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第三,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今天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某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振兴中华。

下载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专题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申易能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9年首次组织了分析“课程设计”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于1989年召开了关于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伦理、价值、道德教育......

    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8090论文网http://lwxiezuo.com 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的德育教育以单一的灌输为主,效果差,如何......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23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安定区东关小学 李常军 在我17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始终探索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弄清德育渗透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的能力、培养德......

    课程与教学论

    1.( )突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统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分组教学制的一种形式。 A.圣巴拉拉制 B.设计教学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答案:A 2.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的中心......

    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反思 不知不觉我工作两年多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学期我主要任小学6个班,6个班级的音乐课,对于这学期的工作我想做以下四个方面的总结。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上,......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课本重点: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这博比特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P12) 2、“泰勒原理”即泰勒在《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1.第1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