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23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安定区东关小学 李常军
在我17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始终探索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弄清德育渗透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的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一、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学教育性规律地反映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提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也指出:“教学与教育是相互渗透的,教学具有教育意义,而教育的许多任务是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的。”回顾有关教学教育性规律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一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论他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组织教学,都会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的治学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形象仪表、以及个性特点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思想、内容、态度、情感影响学生,这是最可取的方法。
二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在学科不断分化、教育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学校教育被划分成教学、科研、政工、管理和服务保障等条条块块。这种分工原本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益,但分工所产生的副作用却滋生了部门之间的狭隘思想观念,整体协同的育人机制受到了削弱,以致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作了份外事。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
三是德育渗透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内在动力。许多教师认为,当前因思想认识引发的教育问题,已远远超过因教育技术引发的教育问题。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主要原因是情感障碍,学习动力不足,并非智力因素。企图通过传授各种学习生成技术以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是难以成功的。教师在这些方面所能做的就是有针对性地搞好德育渗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德育渗透是以教学为存在前提。教学中的课堂讲授、教学实践和第二课堂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一)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开发智力、提高认知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目前占用教学时间最多的。课堂讲授在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过程中起着灌输思想、提高道德认识能力、培养思想感情的作用。课堂讲授带有明显的学科特点,不同学科德育渗透有着各自的优势。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它们的教育作用是直接的、毫不隐讳的,教学的教育作用应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人文学科部分内容也是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可分为直接式和渗透式。直接式的德育优势不必多说,渗透式是通过欣赏、抒情、论证、比较等形式唤起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情感,陶冶情操。文科教学应遵循真善美的统一,善必须以真为基础,以美来升华,在传真、扬善、颂美中启迪学生为善、乐善。自然科学教学的特点是知识技能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是人们学习、研究、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技能的活动,却受某种思想意识地支配,受社会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这里不仅有个动机问题,也有个态度方法问题。尤其是当代自然观、环境观、发展观以及科学道德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指导人们按照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对塑造高尚人格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包括实验、实习、参观、调查、生产劳动等。人的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活动,任何知识、思想、能力、情操地发展和完善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转变观念、增强信念、锻炼意志、掌握技巧、培养劳动习惯等,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要重视它在学员学会做事方面的作用,而且要重视它在学员学会做人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的育人功能。
(三)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特殊的意义。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开发学生智慧才能,增强学生体质和审美情趣,以多样化方式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可以实现多重教育任务。第二课堂以其特有的形式,把德育内容和要求隐含在自己的活动中,容易跨越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课堂教学不易获得的教育效果。尽管第二课堂的教育意义是大家公认的,但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课堂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人只重视课堂教学,教学计划得到了认真落实。然而,第二课堂则很随意,可以被占用,也可以被取消;有时开展一些活动,也仅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调节方式,很少下功夫挖掘它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面的潜能,从而大大削弱了第二课堂的作用。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第二课堂,认真落实第二课堂教育实施计划,努力提高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
三、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下面列举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德育方法供参考。
(一)以史明理
陶冶情感
在学科教学中,要不要结合学科发展史料的问题,国内外有着长期的争论[3],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讲清概念、定律、理论就行了,没有必要花费心思研究学科发展史料中的德育因素和渗透方法,在教学中讲一点学科发展史,只不过是在学生听课觉得枯燥时增加些兴趣罢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发展史料应和学科教学相结合,主张教师要做学科发展史料渗入学科教学的有心人,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笔者赞同支持后一种观点。
学科发展史料真实地记载了学科发展进步的历史背景、杰出人物和辉煌成就,自然的把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科学家的人格特质包含在学科发展的具体内容中,实事求是地表述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价值取向、认识态度和思维方法,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将学科发展史料渗入学科教学,不仅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记忆、激发兴趣、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行为、拓宽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科学道德观和方法论教育,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陶冶思想感情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科教学应充分加以利用。
(二)寓德于知
提高认识
拉伯雷说过:“没有良知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学科教学要重视挖掘知识中的“良知”,使知识更好地在社会文明中发挥作用。前面已经阐述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不同,教师要遵循学科特点和规律,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切入点,巧妙地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恰当的层次上渗透,使学生能获得高品位的知识。
(三)培养能力
塑造人格
能力是指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是于知识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通常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德育渗透就是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践行社会义务和职业责任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品德能力。品德能力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学科教学要把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广泛的品德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形成一个完整地能力结构。
20世纪是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现实主义主宰世界的时代。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文化推崇以能力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促成了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地转化,这种转化的正确性一面应该是肯定的。但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地培养,导致了社会发展中的纵欲无度、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民族矛盾、精神空虚、世风日下等严重问题地发生,“最终将危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4]。面向21世纪,任何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从能力本位论转向人格本位论,以解决单纯强调能力教育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人格本位教育是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激发思考力,并上升为智慧,然后“化智慧为德性”,形成个体稳定化的人格特质。只有当人的创造力、智慧水平和德性相统一时,其创造力才能造福于社会和人类。学校教育既要适应个体生活、就业和发展对能力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进步、持续发展、公民义务、职业道德对品德能力的需要,统筹兼顾,重视能力教育的理性成分,塑造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贴近生活
满足需要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色彩,但在揭示教育对生活的作用方面有其合理成分。教育贴近生活,就是要从现实出发,重视学生的各种需要,尊重学生意愿,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学生的需要很多,也不完全一致,主要的是学习、生活、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当学生现实的、急迫的、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诱发一系列思想问题,出现非正常行为。笔者曾对军队医学院校学员现实思想做了调查,暴露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问题很多。有的学生生活自立能力差,常常依赖于家庭;有的学生缺少正确的消费观,花钱大手大脚;有的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常常感到孤单;有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多,学习压力较大,等等。学生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成材的指导者和生活的引路人。学科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紧密联系实际,教给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正确认识自我与他我的方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不断提高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身体力行 示范感染
只要是教师,无论他教什么课,在教学中都会通过态度、情感、言行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正如加里宁感受的:“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作为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克服单纯业务观念,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道德修养,既要做理论的“巨人”,又要做行为的楷模,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张寿春先生,为了使学生戒烟,他当众折断了自己的烟杆,立誓终身不在抽烟。相反,有些教师言行不一,对自己要求不严,习惯于松松垮垮,经常用恶语伤害学生,教学工作不负责任。还有的教师参与赌博、炒股票、流露消极思想等。像张寿春先生那样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和某些教师的负面影响都有可能伴随学生终生,并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人格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维护自己的形象,为学生做好表率,积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六)学科教学选择德育渗透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和教学方法一样,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在考察其方法时,是从教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对其功能作整体的综合的研究,不在唯一种方法为最优而排斥另一种方法,而是主张兼收并蓄,肯定各种方法在特定条件或情境中的效用,以便通过方法的多样性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个别化。学科教学选择德育方法要拓宽思路,据实创新,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把握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据《学科的边缘》一书列出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名称多达4162门,而且新学科还在不断涌现。这么多的学科千姿百态,内容各异,各具特色,德育渗透要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发挥学科优势,展示教学魅力,尽可能使渗透自然生动,流畅顺当,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否则,脱离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实际,牵强附会,生拉硬套,学生不但不接受,还会引起逆反心理。
二是要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客体,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客体必须是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的现实事物,而不是客观世界整体。显然,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现实思想和认知水平,努力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才能使方法可行,收效明显。杜内尔从“加1示范法”的著名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通过向被试示范高于他们思维水平一个阶段的方法能促进道德发展。”柯尔伯格据此断定,发展性德育的第一个心理学原则是,学生只能同化在发展意义上适合于他们自身水平的道德说理,拒绝低于自己水平的道德说理,也无法理解高于一个阶段以上的道德说理[5]。这种结论对我们工作有指导意义。
三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意识的行动,并不是随意的或时有时无的。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掌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熟悉教学对象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德育渗透,决不能完全靠随机,更不能以此装潢门面,搞形式主义。优化德育设计要真正做到“四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建立健全良好的德育机制。
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才能把握其中的规律,达到游刃有余、渗透自如的效果。
第二篇: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专题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申易能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9年首次组织了分析“课程设计”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于1989年召开了关于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伦理、价值、道德教育研讨会。这些活动说明了在科学技术教育中进行德育,已成为世纪之交国际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的教育性客观规律地反映,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弄清德育渗透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的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一、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学教育性规律地反映
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著名论题。他不承认没有教育的教学,也不承认没有教学的教育。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尽管赫尔巴特以教学代替复杂的教育过程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但他非常明确地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也指出:“教学与教育是相互渗透的,教学具有教育意义,而教育的许多任务是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的。”爱因斯坦的论点则更清楚,他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杜威致力于改变粗暴直接的德育方法,而代之以那种渗透到各学科和整个学校生活中的间接德育法。
回顾有关教学教育性规律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一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论他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组织教学,都会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的治学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形象仪表、以及个性特点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是不存在的[1]。区别在于是用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思想、内容、态度、情感影响学生,还是用消极颓废、情趣低级的不正确思想、内容、态度和情感影响学生。我们平常所说的教书不育人实质上是指后者。
二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在学科不断分化、教育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学校教育被划分成教学、科研、政工、管理和服务保障等条条块块。这种分工原本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益,但分工所产生的副作用却滋生了部门之间的狭隘思想观念,整体协同的育人机制受到了削弱,以致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作了份外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另一种作法似乎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它把道德教育的责任交给了所有教师,因为各学科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2]。”显然,教学分工是为了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和教学活动以外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教学活动本身而言,教师要巧妙地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教育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强教学的教育性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工作的份内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师所说的:“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
三是德育渗透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内在动力。宋代司马光深刻地阐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人的“灵魂”,是人行为的“导向机构”和“动力系统”。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不仅对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得真知产生作用,而且对学生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非智力因素产生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当前因思想认识引发的教育问题,已远远超过因教育技术引发的教育问题。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主要原因是情感障碍,学习动力不足,并非智力因素。企图通过传授各种学习生成技术以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是难以成功的。教师在这些方面所能做的就是有针对性地搞好德育渗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德育渗透是以教学为存在前提。教学中的课堂讲授、教学实践和第二课堂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一)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开发智力、提高认知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目前占用教学时间最多的。课堂讲授在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过程中起着灌输思想、提高道德认识能力、培养思想感情的作用。课堂讲授带有明显的学科特点,不同学科德育渗透有着各自的优势。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它们的教育作用是直接的、毫不隐讳的,教学的教育作用应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人文学科部分内容也是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可分为直接式和渗透式。直接式的德育优势不必多说,渗透式是通过欣赏、抒情、论证、比较等形式唤起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情感,陶冶情操。文科教学应遵循真善美的统一,善必须以真为基础,以美来升华,在传真、扬善、颂美中启迪学生为善、乐善。自然科学教学的特点是知识技能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是人们学习、研究、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技能的活动,却受某种思想意识地支配,受社会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这里不仅有个动机问题,也有个态度方法问题。尤其是当代自然观、环境观、发展观以及科学道德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指导人们按照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对塑造高尚人格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包括实验、实习、参观、调查、生产劳动等。人的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活动,任何知识、思想、能力、情操地发展和完善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转变观念、增强信念、锻炼意志、掌握技巧、培养劳动习惯等,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要重视它在学员学会做事方面的作用,而且要重视它在学员学会做人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的育人功能。
(三)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特殊的意义。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开发学生智慧才能,增强学生体质和审美情趣,以多样化方式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可以实现多重教育任务。第二课堂以其特有的形式,把德育内容和要求隐含在自己的活动中,容易跨越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课堂教学不易获得的教育效果。尽管第二课堂的教育意义是大家公认的,但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课堂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人只重视课堂教学,教学计划得到了认真落实。然而,第二课堂则很随意,可以被占用,也可以被取消;有时开展一些活动,也仅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调节方式,很少下功夫挖掘它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面的潜能,从而大大削弱了第二课堂的作用。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第二课堂,认真落实第二课堂教育实施计划,努力提高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
三、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下面列举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德育方法供参考。
(一)以史明理
陶冶情感
在学科教学中,要不要结合学科发展史料的问题,国内外有着长期的争论[3],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讲清概念、定律、理论就行了,没有必要花费心思研究学科发展史料中的德育因素和渗透方法,在教学中讲一点学科发展史,只不过是在学生听课觉得枯燥时增加些兴趣罢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发展史料应和学科教学相结合,主张教师要做学科发展史料渗入学科教学的有心人,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笔者赞同支持后一种观点。
学科发展史料真实地记载了学科发展进步的历史背景、杰出人物和辉煌成就,自然的把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科学家的人格特质包含在学科发展的具体内容中,实事求是地表述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价值取向、认识态度和思维方法,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将学科发展史料渗入学科教学,不仅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记忆、激发兴趣、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行为、拓宽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科学道德观和方法论教育,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陶冶思想感情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科教学应充分加以利用。
(二)寓德于知
提高认识
拉伯雷说过:“没有良知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学科教学要重视挖掘知识中的“良知”,使知识更好地在社会文明中发挥作用。前面已经阐述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不同,教师要遵循学科特点和规律,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切入点,巧妙地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恰当的层次上渗透,使学生能获得高品位的知识。
(三)培养能力
塑造人格
能力是指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是于知识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通常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德育渗透就是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践行社会义务和职业责任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品德能力。品德能力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学科教学要把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广泛的品德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形成一个完整地能力结构。
20世纪是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现实主义主宰世界的时代。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文化推崇以能力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促成了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地转化,这种转化的正确性一面应该是肯定的。但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地培养,导致了社会发展中的纵欲无度、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民族矛盾、精神空虚、世风日下等严重问题地发生,“最终将危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4]。面向21世纪,任何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从能力本位论转向人格本位论,以解决单纯强调能力教育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人格本位教育是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激发思考力,并上升为智慧,然后“化智慧为德性”,形成个体稳定化的人格特质。只有当人的创造力、智慧水平和德性相统一时,其创造力才能造福于社会和人类。学校教育既要适应个体生活、就业和发展对能力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进步、持续发展、公民义务、职业道德对品德能力的需要,统筹兼顾,重视能力教育的理性成分,塑造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贴近生活
满足需要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色彩,但在揭示教育对生活的作用方面有其合理成分。教育贴近生活,就是要从现实出发,重视学生的各种需要,尊重学生意愿,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学生的需要很多,也不完全一致,主要的是学习、生活、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当学生现实的、急迫的、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诱发一系列思想问题,出现非正常行为。笔者曾对军队医学院校学员现实思想做了调查,暴露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问题很多。有的学生生活自立能力差,常常依赖于家庭;有的学生缺少正确的消费观,花钱大手大脚;有的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常常感到孤单;有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多,学习压力较大,等等。学生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成材的指导者和生活的引路人。学科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紧密联系实际,教给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正确认识自我与他我的方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不断提高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身体力行 示范感染
只要是教师,无论他教什么课,在教学中都会通过态度、情感、言行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正如加里宁感受的:“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作为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克服单纯业务观念,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道德修养,既要做理论的“巨人”,又要做行为的楷模,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张寿春先生,为了使学生戒烟,他当众折断了自己的烟杆,立誓终身不在抽烟。相反,有些教师言行不一,对自己要求不严,习惯于松松垮垮,经常用恶语伤害学生,教学工作不负责任。还有的教师参与赌博、炒股票、流露消极思想等。像张寿春先生那样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和某些教师的负面影响都有可能伴随学生终生,并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人格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维护自己的形象,为学生做好表率,积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六)学科教学选择德育渗透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和教学方法一样,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在考察其方法时,是从教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对其功能作整体的综合的研究,不在唯一种方法为最优而排斥另一种方法,而是主张兼收并蓄,肯定各种方法在特定条件或情境中的效用,以便通过方法的多样性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个别化。学科教学选择德育方法要拓宽思路,据实创新,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客体,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客体必须是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的现实事物,而不是客观世界整体。显然,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现实思想和认知水平,努力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才能使方法可行,收效明显。杜内尔从“加1示范法”的著名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通过向被试示范高于他们思维水平一个阶段的方法能促进道德发展。”柯尔伯格据此断定,发展性德育的第一个心理学原则是,学生只能同化在发展意义上适合于他们自身水平的道德说理,拒绝低于自己水平的道德说理,也无法理解高于一个阶段以上的道德说理[5]。这种结论对我们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 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意识的行动,并不是随意的或时有时无的。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掌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熟悉教学对象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德育渗透,决不能完全靠随机,更不能以此装潢门面,搞形式主义。优化德育设计要真正做到“四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建立健全良好的德育机制。
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才能把握其中的规律,达到游刃有余、渗透自如的效果。
第三篇:浅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78-01
社会主义德育涵盖比较广,大家的提法也不尽一致,概括起来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等几个大的方面,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觉地或间接地,有形地或无形地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进行着某种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的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做到水乳交融,不要硬灌,勉强,否则,便会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综合效果。
一、德育渗透的途径
1、课堂讲授中渗透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如地理讲水资源每年流量占世界第六位,水能居世界首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讲我国经流量人均占有量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且时间、空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仅开7%,而西方国家已开发40%以上,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落后和发展的潜力,激发改革奋进,建设现代化祖国的责任感,使教学闪现出教材固有的思想火花,发挥育人的整体效益。
2、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
如有计划的开展“政治小论文评奖活动”“热爱家乡”演讲比赛,自办小报选展,书画展,学科知识竞赛等多样的学科活动。并组织学生装调查家乡在改革的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
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语言熏陶法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有声及无声语言的作用,透过教材内容的外壳,进行情的迁移,情的默化,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现行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广阔的德育天地,如语文、地理教材中展示的西湖的明艳、泰岱的雄浑、天山的绮丽,山峡的雄壮,数理教材中蕴含的正数与负数、正电与负电、化合与分解等对立统一观点,以及简练、齐整、和谐、对称的科学与形式美,所有这些,如果我们运用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
2、讲授分析法
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德育目标的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人情人理的分析,来渗透思想品行教育。如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可通过对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行为和内心活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严守纪律,勇于献身方面的教育。
3、解疑答难法
中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他们愿意思考,脑子里有不少问号。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摸准他们的“疑点、难点、热点”,用数字,用事实,给他们答疑解难,就能帮他们解开思想疙瘩,提高思想认识。如政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问题。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比,如何看,如果教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客观地分析比较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发展与差别,就会帮助学生较好地解开这个“扣儿”,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
4、兴趣教学法
根据学生爱好,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如《草原》一课,运用扫热情,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大草原雄浑,绮丽的自然景色。教学时,如果运用语言自先介绍一下大草原的旖旎景色,或运用幻灯、录像、图画,直观地展示大草原的绮丽风光,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榜样启迪法
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以及现实生活中好人好事为榜样,分析他们高尚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如数理化教学中,每讲到一个公式定理的概念时,可以简单介绍这些公式,定理的发明人的事迹,启迪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而献身。
总之,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而学科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又为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思想合格证。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同他们学识、智能、意志、情感、品质的培养,必须将同步发展,这样才能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第四篇:学科中落实渗透德育
学科中落实渗透德育
一、课堂德育因素
(一)课堂教学内容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首先,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所以能促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人类的活动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处于本能,而是受自己意志支配的。学生的道德行为,总是伴随着理智的思考,对任何一种思想的接受,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例如:什么是爱国主义,就要进行正确的思考,就需要相应的文化知识。学生愈是较多地占有相应的文化知识,爱国主义意识往往就愈发展,就愈深刻。许多人正是由于愚昧无知,而陷于道德堕落的深渊。应当指出,这里说思想品德的基础而言。没有这个基础不行,有了这个基础思想品德也不一定形成和发展。知与行、知识与修养、知识与世界观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等同的,只是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使知识向行动修养、世界观的转化。其次,通过教学内容,可以培养道德情感。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课程,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直接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内容,虽然课程本身是自然科学知识,但是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内容并且进行正确的思索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确立和发展道德认识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环节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上课、辅导、作业、成绩考核等形式和环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些环节中,学生会常常遇到掌握知识、技能和完成作业的难易以及成绩考核的好坏等问题。为了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任务,在各个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既需要又能够培养为祖国现代化而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勤奋努力、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因此,在这些教学环节中通过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可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然,不可能所有的评价以及影响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以便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课堂教学在时空和可控性方面的优势是进行德育的有利条件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还因为课堂教学具有其它教育途径所不具备的特点。这就是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比例大;可控性强。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课堂度过。自然,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完全代替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所起的作用,但是这种时间上的比例关系证明,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中,忽视了占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是不可思议的。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强,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而且要完成一定的作业、练习,还要进行严格的成绩考核。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外部的约束力,这种外部约束力与其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各种组成形式、教学环节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榜样在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的各种组织形式和环节中,进行德育的效果如何,不仅决定于教师对教材、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的选择和运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师本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一般来说由于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艺术,他们能够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学生。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通过学生的外表活动,判断学生的内心世界,洞悉学生的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工作。他们具有运用语言的技巧,有说服力与感染力,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并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和行动。尤其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更有利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实施德育。教书的过程必然是教人的过程。教师应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是当今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
二、学科德育特点
(一)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初中有10门学科。这些学科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长。授课的时数,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语文、英语、历史、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
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数学、自然科学,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学科德育渗透的具体内容
思想政治: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等17个德目,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高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教育,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向,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本,能初步运用所学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
语文: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每册语文都有文质兼美的文章,某种程度上成为一本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既具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 性。
英语: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高中增加了法制、纪律、安全、心理品质和理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其特点,主要是隐性教育。
历史:通过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了解,近代落实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近现代中国国情的了解,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世界史学习,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的认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内容。历史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
地理:通过讲解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我国的人文国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提供我国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使学生既了解乡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又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起自力更生、艰巨奋斗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进一步使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国情与国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数学:中学阶段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与无限等等进行辩证关系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教育。用有力的数据、百比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数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物理:通过种种物理现象,揭示其规律,进行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的教育,通过物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波粒二象性、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等内容和教学,进行辩证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和当今物理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例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优良品质的教育。结合实验操作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化学:介绍我国古代工艺成就和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化学科技成就以及著名化学科学家业绩,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在物质结构学习中进行物质无限可分观点教育,在化合与分解的学习中掌握对立统一观点,在元素周期率学习中掌握量变质变观点,在溶解平衡中掌握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观点等等。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和国情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教育。教材中大量关于我国古代和当代化学工艺及建设成就照片图表,增强了德育感染力。
生物:在“人体与卫生”中,通过我国解放前后流行病的不同遭遇,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养成卫生习惯,吸烟有害,禁止吸毒等教育。在介绍我国生物资源、我国古今在生物栽培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生命起源、生物体内部矛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此外还在生物遗传与人口教育中进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有关的政策教育;在生物实验 与观察中进行品德纪律和科学态度教育。理科本科学是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课程,包含有这些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德育内容,强调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的法则,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视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重视观察实验能力和综合考察自然的能力,并结合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如克服偏食、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等)。
体育与保健:通过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纪律的有力数据和运动材料,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教育。结合体育运动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练。如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物的教育。体育在培养良好心量素质方面,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音乐: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学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通过编选教材《国歌》、《我爱你中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丰收之歌》、《我们的中队》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
美术: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美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 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
劳动技术:进一步明确劳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观念和质量意识以及劳动中好品德、好作风。让学生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工具、勤劳节约等良好习惯,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最大特点。职业导向通过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懂得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行行光荣的思想,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为参加劳动和工作,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 础。
计算机:通过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在wps中选用具有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的文章段落;通过计算机的操作训练,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遵纪守法(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团结协作等品德行为。在高中还渗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
三、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施
(一)重视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育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各学科教学大钢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他们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学校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唐朝对外关系时,讲述唐代的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吕、吉备实备、空海等到唐朝学习,但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学,而是学成回国后,传播、消化中华文化,在创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寻求学问,放弃较为安逸的生活条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忍饥挨饿,担受风险。这种为了求学,为了文化交流,不顾个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才会受人敬仰;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文化交流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好方法。只有善于学习,才会有所收益和进步。
(四)挑战二十一世纪,随时代前进,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此,以历史学科为例。我们开展了 “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 ” 的教学实验,历史教师称之为“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实验” 或 “ 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
我们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紧紧把握住促成“ 观念内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环节及其总和,处理实验变量及其各种因素。这包括四个变量(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法,或“ 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启导式教法”;技术手段--多种传播媒体(含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内容--知识结构、图式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的教学),四个因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和十个方面或环节(教纲、考纲、教材、教学目标、方法、技术手段、练习考试、评讲、评价、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握其总和。并加强历史室、电教室的建设。它促使历史教学走向“四个转变”(即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 为“启发导学式的能力型为主的教学” ;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指导思想的启发教学; 变“传统的讲解、板书、挂图等手段的教学”为“传统媒体手段与现代媒体手段,含多媒体计算机手段优化组合的教学” ;变“单一的班级课堂教学”为“班级课堂、历史室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力求达到“二个五要点”(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有机结合;②在“ 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学科的德育渗透),改变“ 五点状况”(学科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学历史教学” 的若干问题,回答了“ 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问题。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学校许多学科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研究,同时重视“ 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的思想,开展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育等探索,开展“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为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知识与情感和谐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等,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第五篇:物理学科中德育渗透
物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许磊
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物理大纲也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物理学科中所蕴藏的大量德育因素,对于促使他们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品德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教学大纲要求,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树立科学人生观,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长期坚持,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切入点。
1.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
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结合教材内容,相应介绍,尤其要突出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出,比西方早400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500年前的春秋末期 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再如,在讲力的平衡时,可介绍我国古代《墨经》中关于力和运动的论述都先于西方国家,墨家比阿基米得早200多年就知道了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在讲人造卫星时,可介绍我国的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洲际导弹的研制成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讲电阻定律一节中的超导现象时,可介绍我国的超导研究与实践已处于国际前沿。在讲原子物理时,可介绍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通过这些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
介绍中外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这些事迹能深深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多数是外国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 2 的精神起到同样的教育作用,如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为纪念自己的祖国,把自己发明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取名“钋”。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体现在物理知识本身和教学过程中,脱离内容,纯粹介绍哲学观点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这些观点、方法对学习、研究事物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接受这些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
如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的哲学观点。在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电磁联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可渗透“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讲述“惯性”“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在讲导体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势差是形成电流的外因,渗透外因还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观点。在讲到质点、自由落体运动、单摆、点电荷、理想气体等物理模型时应及时渗透怎样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讲到物体的相互作用时,电场磁场,光的波粒二像性,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时可及时渗透对立统一规律;在讲到静摩擦力的变化,物态变化,光的全反射,透镜成像,光电效应等可及时渗透“量变质变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很自然的接受一些辩证唯
物主义思想。只有让学生树立了唯物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即使不能解释,他们也会相信这些现象一定是物质产生的。只有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他们才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也直接污染着地球,人类在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同时,又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讲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原理时,可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一直从事热功当量的研究。大约进行了400多次各种实验。这充分说明一个实验结果的确认需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在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可介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历时十年,刻苦自学,经过几百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科学上的每一项发现,都是前人不畏艰辛,顽强奋进的结晶。不付任何代价,就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来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以此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学习,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作风。
四、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首先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以文明的习惯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
引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古代教学家孔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无不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教师的身教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证。其次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质。通过宇宙飞船上天、核实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位物理教师,从德育渗透的理论价值、教育价值、能力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去开发,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