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案例1(范文模版)
教案分析11语文四班熊浩翔
教案:揭开情绪的面纱,露出灿烂的笑
容
教学目的:
1、知识:情绪定义、形成原因及克服技巧
2、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及调适技巧
3、德育:使学生认清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克服消极情绪的技巧 教学关键:引起、决定情绪的因素 学法:讲解、讲故事、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活在社会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得失、顺逆、荣辱、美丑等各种现象,有时感到高兴和喜悦,有时感到气愤和憎恶,有时感到悲伤和忧虑,有时感到爱慕和钦佩等等,这些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情绪问题。
一、情绪
心理学上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扩相应的行为反应。
模拟情景:找前排一名学生配合表演,假设教师手中有一根针,扎学生的食指,问同学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
对,首先是感到痛,紧跟着的动作就是缩手,这里提到的“痛”和“缩手”就是情绪的范畴。我国心理学家曾查阅《说文》发现有近1000个字来描述人的情绪,可以说人的情绪是相当丰富的。
即兴表演:
①、叫几名同学看卡片(课前准备),即兴表演。②、让其余同学用字词描述表演者所表达的情绪。
我们对情绪是非常了解的,可以将它们分成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类型,是情绪的千变万化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情绪的长时间积累就会形成情感,如人的道德感、美感等,以美感为例,老师和我们同学都是黄色人种,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具有同样的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等,而我上大学期间看到一位俄罗斯留学的女大学生,解释一下俄罗斯人是白种人,个子高,黄色的头发、苍白的面孔,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白血病患者似的,感觉不好。这也正说明我们的情感是在生活中长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是不易改变的。我们的情绪要是表达出来就成为了表情。
情感
我们表情是相当丰富的,表达的途径也是很多种的。
1、面部表情:指通过面部肌肉变化来表现的各种情绪。最重要的器官是:眼睛和嘴
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得出得现基本的情绪面部模式。情绪 兴奋 愉快 惊奇 悲痛 恐惧 愤怒 厌恶 羞辱 面部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 眼眉朝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啜泣 眼呆张,脸色苍白,毛发竖立
皱眉,咬紧牙关,眼睛变狭窄,面部变红 冷笑,嘴唇朝上 眼朝下,头抬起
情绪
表情
2、躯体表情:指通过躯体动作来表达的各种情绪。最重要的器官是:手
发挥学生的想象,看看我们所知道的常用手语。振臂高呼——激愤
手舞足蹈——高兴 紧缩双肩——恐惧
双手一摊——无奈
等等
3、语调表情:指通过语调表现的各种情绪。“你们会成功的!”——“你们会成功的?” “你行!”——“你行?” “哼。”——“哼?”等等
4、语速表情:指通过语速来表现的各种情绪。
声音尖锐、急促,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如,参加运动会时为本部运动员呐喊加油就是一例。
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一种悲痛而惋惜的情绪。如我们听到的悼念某个老同志时声音就是通过语速来表达的一种敬仰、惋惜的情绪。
以上就是我们人类的情绪类型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点,但是我们要想一下,我们是不是无原无故就产生情绪了呢?(生答:不是。)那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情绪呢?
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设疑:让我们一些看两个例子:①、比如我们一个同学跟她的母亲说:“妈,明天星期天,给我买一件新衣服吧?”母亲也许会这样回答:“好,明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去。”——我们这位同学就会产生一种什么情绪啊?对,心里是美滋滋的。也许母亲会这样回答她:“等你考到班级前三名时妈妈给你买好的。”——我们这位同学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心里嘀咕着:“我现在在班级里排二十,这明摆着是不给我买啦,不买就不买,我还不要了呢。”②美国加洲换洲长啦。
引导得出:
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情绪。不能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就会引起消极情绪。中性刺激物一般不引起情绪。
但老师这还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设疑:①、晚上你想睡觉啦,但是现在把你的床拿到我们的操场上,在外面睡了一夜,是满足了你的需要,但我们想这位同学的心情是怎么样?
②、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你站在笼子外面看狗熊学人走路,向你这个方向走来,一拐一拐的很好玩。什么心情?(生答:高兴、好玩、有意思。)狗熊走到笼子边时你发现它站起来比你高,这时你还发现笼子的门没关。什么心情?(生答:恐慌、害怕、扭头就跑。)
③、假设我们生活在抗战时期沦陷区,你想考上大学学习技能好拯救国家,可是当你认真学习时,闯进了日本兵,其中有一个就拿着刺刀站在你身后说:“你的,好好学。”大家想这样我们能学进去吗?
引导: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发现,我们对满足需要过程的评价决定着我们情绪的性质。情绪的两大主要特性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是处处可见的。
情绪的第一大特性是:泛化性。
举例:①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做的“恐惧”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说明了实验者由害怕白鼠到害怕白兔,以至于害怕带白胡子的老人,恐惧产生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实验者所害怕的事物是有一个共同点的:白色、带毛的就会引起他的恐惧。同理②小孩怕打针又是一例。最初小孩是不怕护士阿姨的,一身白衣服非常好看,但我们知道小孩的免疫力比较低,导致会经常感冒,感冒了去医院打针,而打针会带来疼痛,几次之后这个小孩就会发现,只要他看到护士就会疼痛,所以他怕见到护士,以至有人说护士来啦,这个小孩就会“老实”一些,有的个别小孩会出现看见家里有人穿白毛衣他都害怕得不行,严重的会出现抽搐现象。
情绪的第二大特性:迁移性。
举例:小孩会走路了,他的视野扩大了,当他看到毛毛虫时会很好奇而伸手去拿,这时,我们说的夸张一点,小孩的母亲怕毛毛虫或是怕毛毛虫伤害她的孩子,她就张牙舞爪跑了过来,小孩回头一看,母亲在他的心中是多么伟大的、无所不能的一个人,可现在她竟然害怕它——毛毛虫,那这个毛毛虫也真是太可怕了。这下我们应该知道了,我们害怕小动物、害怕黑等等其实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从我们身边的长辈身上“学”来的,也可以说是从他们身上迁移到我们身上的。同理,当我们看“韩剧”会落泪就是因为演员的情绪迁移到你的身上来的结果所导致的,我们把这也称为“感情共鸣”。
情绪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中学习、模仿形成的,也可称为“习得性行为”,它是可变的,也就说明它是可以调节的。
二、调节不良情绪的策略。
加:不是烦恼太多,而是我们心胸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快乐时唱支歌,忧愁时写首诗,无论上苍给予我们怎样的待遇,生命都是最美的。
1、让自己有计划的忙起来。
可预设一个一段时间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倒置过来,分清自己每一段所应干的事,进行规划,认真执行。
2、坚持运动。
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都有增强自信、改善情绪、提高活力的作用。每周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多见阳光,多呼吸新鲜空气。
3、能够接受批评。
假如无意中做下错事或傻事,没有必要因此捶胸顿足,不要气馁,事情没做好,用不着找借口,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事实,而应力求下一次把事情做得更好。
4、要与思想积极的人交往。
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影响,择友务必慎重,最应该交的朋友是有干劲、态度乐观爽朗、处事豁达的人。
5、一些小技巧。
A、合理宣泄:写日记、找朋友倾诉、大哭一场、到操场上大吼几声等。B、转移注意:听音乐、运动、阅读等。
C、自我暗示:我一定能战胜困难,我是快乐的等。D、正确归因:我并不笨,只是潜力没有发挥出来等。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交流、总结,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情绪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方法用于学习和生活中,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消极情绪,获得好心情。有一名言:“天空虽然有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让阳光永远照耀我们,愉快度过每一天。
课后回顾:
表情表演时学生有时会不好意思,可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把看到的表情画出来。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一般学科课程有什么区别呢?
(一)内容不同
一般学科课程侧重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比如,数学课主要向学生传授有关数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训练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推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包括对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训练品质的培养,但这是有机地融于教学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显得弥散,而且是侧重在对学生智力心理的培养为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它使在学校教育中不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确起来。
(二)形式不同
学科教学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即使是活动式教学,也是学生自身单个活动居多(比如,学生看书自学、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讨论局限于讲授的知识,参与讨论的学生范围有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这里的游戏、活动不同于学生的那种自发游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游戏和活动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计的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过程、能评价活动结果的活动和游戏。
(三)师生关系不同
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拥有权威性。虽然随着新型教育观念的变革,信息的飞速发展,这一权威性有所削弱,但总体上,应试教育中教师发展的职能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明显,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真诚、亲密,似向导与游客的关系。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抱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一种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协助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评价的方法不同
学科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做客观定量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效果的评价,则是以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心理机制不同
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主要是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推理的过程,它着重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念、原理等的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一般学科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间接经验),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关注学习结果,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方法以客观定量评价为,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主动探究,注重过程经验,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方法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的情绪的唤起和情感。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史,女,22岁,因心慌、手脚发冷,偶有惊恐感,小便增多两月余前来咨询,心内科检查排除心脏病可能。自述为某名牌大学应届毕业生,看到同学考研或出国,认为自己成绩优秀,前途也不能比别人差。因此,近半年来,加班加点写毕业论文;四处奔波寻找理想的工作,心力交瘁。问题:
你认为是小史什么问题? 你的依据?
你的方法?
答案:
1、小史的表现是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并非由焦虑刺激引起的或不能用焦虑刺激合理解释的,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伴有明显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神经症。
2、焦虑症的临床表现:精神性焦虑,无确定对象和具体内容的不安和害怕,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多汗。躯体性焦虑: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往复徘徊,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导致的躯体症状。诊断要点:
1、必须同时具有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
2、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相应刺激,或者有相应刺激但程度与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不相称。
在案例中,小史存在精神性焦虑(偶有惊恐感;心力交瘁)和躯体性焦虑(心慌、手脚发冷)。刺激也不足以解释小史目前焦虑的程度与持续时间(自述为某名牌大学应届毕业生,看到同学考研或出国,认为自己成绩优秀,前途也不能比别人差)。
因此,小史的问题是焦虑症。3、方法:
(1)自我监测。(2)自我放松训练。(3)倾听和解释。
(4)药物:安定、多虑平。
案例二
小江,男,17岁。因不敢上学前来咨询。自述初二时住校经常失窃钱物,便出现反复回忆自己的现金数量和存放位置,并经常摸口袋里的钱包。上高中后,偶然看到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要杀班里一个成绩好的同学”,后上课经常回想而感到恐惧,担心成绩差的同学会杀了自己而无法听讲,主动提出休学。问题:
你认为小江是什么问题? 你的依据? 你的方法?
答案:
1、小江的问题是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神经症。
2、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强迫行为;诊断要点:
1、至少有前述四项强迫症状之一,且出自内心而,非外力所致;
2、明知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而仍反复出现;
3、力图抗拒和排斥而不能控制和摆脱;
4、强迫症导致严重内心冲突并伴随强烈的焦虑和痛苦情绪。
案例中,小江出现了有强迫行为(出现反复回忆自己的现金数量和存放位置,并经常摸口袋里的钱包)和强迫思维(经常回想)。力图抗拒这种强迫而不能抗拒并伴随强烈的痛苦情绪(感到恐惧;主动提出休学)
因此,小江的问题是强迫症。3、方法:
(1)支持性心理治疗(2)行为疗法
(3)药物,氯丙咪嗪
案例三
小青,男,20岁。小青性格内向,从小就害怕放鞭炮,一听到鞭炮声就吓的躲在家里捂着耳朵不敢动。现在都上大学了,害怕鞭炮的情况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发展到见到没点燃的鞭炮也怕得绕道走。问题:
你认为小张是什么问题? 你的依据? 你的方法?
答案:
1、小青的问题是恐怖症。恐怖症是一种对某些特殊处境、物体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不合情理而又异乎寻常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不必要的回避反应的神经症。他对鞭炮异常恐惧,是恐怖症中的特定恐惧。
2、恐怖症的临床表现:中心症状是恐怖。同时伴有心慌、脸红、出汗、颤抖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症状。诊断要点:
1、明知恐怖反应不合情理、不切实际,但无法摆脱;
2、发作时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极力回避引起恐怖的刺激源,尽管知道没必要回避,但仍反复出现,影响个体行为;
4、社会适应能力差。
在本案例中,小青有明显的恐怖症状(一听到鞭炮声就吓的躲在家里捂着耳朵不敢动;见到没点燃的鞭炮也怕得绕道走)。明知反应不合理但无法摆脱(见到没点燃的鞭炮也怕得绕道走)。极力回避引起恐怖的刺激源(一听到鞭炮声就吓的躲在家里捂着耳朵不敢动;见到没点燃的鞭炮也怕得绕道走)。
因此,小青的问题是恐怖症。3、方法:
(1)准确把握患者第一次发病的情景,分析其个性与疾病间可能的联系,找出病因。(2)系统脱敏疗法。
(3)适当可以用药物治疗,药物:丙咪嗪、氯丙咪嗪。
第二篇: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2008-2009第一学期《学会感激》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牛杰彬
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父母之爱,体验到幸福生活是身边的每一个人带给我们的。
2.在感悟与体验中学会感激。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父母之爱。2.学会感激父母。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生同唱《拍手歌》,让学生带着放松、愉悦的心情步入课堂。
二、活动导入
前几天咱们开展了一项“护蛋”活动,就是请同学们给鸡蛋当一会“爸爸”或是“妈妈”,每天不凭借其他保护措施,带着“鸡蛋宝宝”去上学。今天,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的活动情况。
1.请你的“鸡蛋宝宝”完好无损的同学举手。在座的“小爸爸”、“小妈妈们”,谁愿意介绍一下这几天你是怎么保护你的“宝宝的”? 学生介绍。
2.经历了这么多天的提心吊胆,你一定有很多感受想说吧。学生谈感受,教师点拨:我们只当了这么几天的爸爸妈妈就体会到当父母很不容易了,而我们的父母历经十年才把我们养到这么大,那得吃多少苦、挨多少累呀。
三、在真情中学会感激
(一)感激父母 1.回忆中领悟真情
我们从一个只会哇哇啼哭的婴儿,在父母的养育下,慢慢学会爬行、学会吃饭、学会走路、直到今天能坐在教室里学习,这期间浸润了父母多少的汗水和泪水呀。在你们记忆的长廊中一定留下了许多父母照顾、养育你们而令你们十分难忘的事吧。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学生举例,教师适时引导:父母教育自己而令自己十分难忘的事。2.在真情中感激父母
父母为了能让你们更好地成长无私地付出了那么多,你打算怎么回报父母呢? 3.在生活中感激父母
可是生活嘛,总免不了闹点儿小矛盾或是意见不合,发生点儿小磨擦。请看心理剧《写作业》
(1)心理剧场 剧情:
旁白:晚上七点中,王志娜吃过晚饭去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妈妈在厨房刷洗碗筷。半小时后,妈妈来到了王志娜的房间。妈妈:王志娜,作业写完了吗?
王志娜:没有呢。一会儿就能写完,今天的作业特别少。妈妈:少也得快点儿写,别像每天那样拖到很玩。
旁白:妈妈关上放们来到卫生间洗衣服,又擦完了客厅的地板,这时已经是八点半了。妈妈拿着抹布又一次来到了王志娜的房间。
妈妈推开房门,见王志娜正在看画册。就把抹布放到地板的一角,用胳膊擦了一下额头的汗,问:“写完作业了?让妈妈检查一下。”说着,拿起本子一看,只做了两道题,便问:“你们作业一共留了几道题?” 王志娜:六道。妈妈(生气):一个半小时只做了两道题,说清楚,这么长时间你都做什么了? 王志娜:我没干什么呀。就看了一会儿音乐书,喝了点水,弄了一会儿电脑„„ 妈妈(打断王志娜的话,声音越来越大):告诉你多少回了,写作业要一心一意。妈妈每天工作这么累,回来还要给你做饭、洗衣服,做那么多的家务,还要检查你的作业。妈妈每天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呀?不就是为了能让你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好好学习吗?可是你,每天写作业都边玩边写,总是溜号,学习成绩始终上不来,你怎么就不着急呢?你对得起我吗? 王志娜(委屈地哭):我不就是溜号了吗?干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呀? 看了短剧,你向对剧中的主人公说点什么?
学生回报,教师点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以及怎样回报父母。(2)在我与我的儿子之间也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我儿子不爱吃青菜。最近我发现他的嘴唇没有以前红润了,担心他贫血。昨天我特意起来很早,给他做了一盘黄瓜片炒鸡蛋和一盘土豆丝炒芹菜。可他一看菜中绿色的,说什么也不吃。我劝了好半天,他也不吃,还说:“不好吃,那里有树叶。”我怎么哄他也不吃,脾气还越来越大,最后气得把匙摔到了桌上。气得我真想狠狠教训他一顿,可又怕把他弄哭了,到幼儿园也不好好吃饭。但是问题始终没解决,我很担心他的健康,快请同学们
帮我出出主义。教师适时点拨,感谢学生。
(3)你们与父母之间也发生过摩擦吗?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看看他(她)们会怎样说。经过同学们的帮助还是解决不了的,请举起你的小手。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点拨。
请解决不了的同学说烦恼,同学们帮忙解决,教师参与、指导:感激、回报父母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健康地生活,做个合格的公民也是回报父母的一种方式。
(二)感激身边的人
生活中不只有父母关心、爱护我们,也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付出着。你一定也得到过别人的关心、爱护或是帮助吧。你打算怎样回报他(她)们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对你感激的人说一句最感激的话。小结:同学们说得太感人了。如果每个人都能用真诚的心去感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温馨呀!(板画)让我们都来学会感激吧!
四、活动延伸
每个人都做一张祝福的卡片,将感激与祝福写在卡片上,让卡片载着我们的心飞到关心我们的人的身边。活动小结:(《爱的奉献》音乐轻生响起)教师深情地说:“也许你的字迹不够漂亮,也许你的卡片不够精美,但只要那上面载满了你足够的真诚那就够了。”
第三篇: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般目标是通过自我探索过程,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中,增强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评估、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并对此做出相应修正与完善,从而获得自我成长。
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学生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1.能够融入高职生活即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环境,感受由此带来的愉悦,找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觉察进入高职后在适应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相互启发,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能够觉察自我
即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3.能够意识到人的潜能
即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正向信息,体验自信的效用,觉察不自信的方面,分析原因。
4.能够感受生命的意义
即学生能够澄清价值观,意识到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能够感受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提高生命的质量,过充实精彩的人生。
5.能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即学生能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现象,能够觉察与周围人交往中的困惑与问题。
6.能够学会感恩与宽容
即学生能够具有感恩的态度和感恩的行为,并由此培养宽容的心态。
7.能够培养健康情绪
即学生能够觉察引发不良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8.能够学会应对压力
即学生能够面对压力,学会放松,能够觉察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分享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学生应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有关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心理健康活动课整体设计以“我与环境”为主题与线索,分为初始课、主题活动课、回顾课和结束课四个模块。初始课用于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用于帮助学生融入高职生活,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约定课程活动规范,并提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了解学生、评估课程效果,并由“融入高职生活”引出课程“我与环境”的主题。
主题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体部分,以“我与环境”为主题和线索,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环境中的我”,二是“我面对环境”。“环境中的我”部分帮助学生觉察自我、提升自信,分为四个单元,即:自我面面观,我是独特的,我可以更好,生命的意义。“我面对环境”部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绪,学会面对压力,分为四个单元,即:交往有方法、感恩与宽容、积极与乐观、压力我应对。
回顾课用于解决学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前,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解决心理困惑与问
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之相关的自身的困惑与问题,借助团队的力量,求得自我成长,促进心理健康活动课向生活的延伸。
结束课主要用于效能评估,学生展示并分享学习成果,处理分离情绪,提取课程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程结构的4个模块下,课程共设计了15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设计1至2个核心活动,再根据需要和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热身活动和辅助活动,整个课程共设计20多个活动。
例如,主题活动课“环境中的我”部分,设计了“自我面面观”单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该单元设计了2个核心活动,一是“我是谁”,二是“立体我”。“我是谁”主要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立体我”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相互进行评价,而后填写表格。最后,小组进行讨论,各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意识的内涵、明确的自我意识及认识自我的途径等。
具体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等进行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就必须要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投入到课程中,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上采用活动课形式,活动课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热身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活动状态,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启动;主要安排核心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发掘积极的个人特质,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觉察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成长,更乐观、自信、向上地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要对心理健康知识与基本理论进行讲授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分享心得与巩固活动成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活动课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如小拓展活动、纸笔活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课堂讨论与分享、案例分析等。
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发言、学习心得、学习总结报告所体现的思考、成果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学生参与活动、课堂分享、活动记录、完成量表、活动心得等作为平时成绩,以6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学生心理情景剧表演、课程总结报告作为考核成绩,以4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之和。
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基本考核标准如下。
优秀:出席课程,参与活动很投入,活动体验深刻,积极分享活动感受,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活动结果在高职学生中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良好:出席课程,积极参与活动,能够分享活动感受,能够较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努力学习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合格:出席课程,能够参与活动,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基本把握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不合格:未出勤,无组织纪律,抄袭,观点明显错误。
心理健康活动课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可以提供活动的相关道具。教学环境要能够提供专业支持,如舞台、灯光、音响,用于播放轻松的音乐、快乐的教学软件等。
心理健康活动课安排在高职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0课时。课程理论授课与活动教学的比例约为1∶2。以20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5至6人为活动基本单位。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能够放开自我、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与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
1、找朋友游戏
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数到“一”。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几次,我输了几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出示情景:
情景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情景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情景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2)你的交友秘诀呢? 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3)请看小品: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学生进行小品表演:
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 :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你勇敢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准备:
1、测试卷一份。
2、三个情境小品。
附:测试卷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教学过程
1、认识、理解“勇敢”。
(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2、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大部分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故事小品三: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同意让其抄他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
3、学生结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性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科学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4、回答测试问题,判断“勇敢”程度
(1)悄悄话
同学们可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互相轻声说一说测试题中的问题。
(2)小勇士解难。
做法是让同学们试着商量如何解决上述四题的问题,如何排除困惑。派一人上台做小勇士为大家解答他是怎么做的。
5、讨论: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教师根据讨论归纳:
(1)自己独处害怕时,分散精力,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
(2)平时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电视,并加强身体锻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
(3)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6、同学们自由向老师提问,教师答辩
7、全课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不要紧!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对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相信自己,我会勇敢的!
《我是什么样的人》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
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
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学生念一遍。最后教师讲解课文。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堂活动 a)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 i.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 ii.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iii.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b)谈一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 i.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 ii.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 iii.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 iv.你喜欢自己的性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c)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指定的页,默读一遍后,按题意在书上写出你们的回答,然后同桌交换着看看各自所写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实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d)请你选择
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 i.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 1.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2.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3.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 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
ii.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 1.把不满的话憋在心里。2.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3.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
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e)采花游戏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来,讲台一左一右有两个“花园”,请将喜欢的“花朵”采到“花篮”中。其他同学打开书,将你采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写在卡片纸上,然后写上你的名字,交给老师。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实践指导 a)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b)老师教你认识自己
教师在教室前的屏幕上呈现“背景知识”中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i.照镜子 ii.反省自己 iii.参加课外活动 iv.听取别人的评价 v.敢于同他人竞争
vi.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
教师:老师念一遍,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全班齐读一遍。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
请学生给自己画一幅像。
《新学期的打算》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课文,然后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最后作小结。
教师:同学们,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寺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
(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对促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画一画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请你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总目标是在小目标的实现活动中得以实现的道理。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4、处画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三幅画。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认识观察和分析画意,最后评说每幅画。大家自由发言,说说------画一:蜗牛的目标 画二:母鸡的目标 画三:青蛙的目标
5、请你诊断
教师在教室前屏幕上打出一段故事,又在黑板上挂出一张《学习目标诊断表》。
教师:请一位同学把这段故事念一遍。
教师:请四位同学扮演兰兰、芳芳、明明和伟伟,并把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话念一遍。
教师:请角色扮演者到黑板前为你担任的角色诊断,并在诊断表中表示出来。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实践指导
1、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韪及要求写到黑板上。
通过演讲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检查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及实际应用的情况。
2、读一读
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我先读一遍,然后请一位同学读一遍,最后大家默读一遍。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记住,并能把这些方法用于实践中。
五、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六、课外活动
把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拿给爸爸妈妈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我和老师》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教师的希望,增进师生情谊。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活动,了解教师的辛苦,以实际行动去尊敬自己的老师,并与老师建立深厚的情感。
一、导入
老师直接引入新课,板书:《我和老师》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课文。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之间浓厚情谊的故事。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一遍。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1)课文中的“我”是如何进步的?
(2)为什么说毛泽东和他的老师除特立之间的情谊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3)你和老师的情谊如何?
教师:同学们,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师生情谊对自己学习进步及健康成长的作用。
2、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1)你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 (2)你说说老师做得好的是什么? (3)你认为老师不足的是什么?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大家思考一分钟,最后自由发言。目的是让学生说出对老师的想法和看法,便于老师改进工作,增进师生情感。
3、写一写 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默读一遍后,请同学们按要求填写老师的优点、缺点及对老师的希望。
目的是让学生吐露真情,了解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增进师生感情。
4、做一做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尊重教师的四种做法。
教师:同学们,以上做法,你们同意吗?若同意,你能做到吗?你还有些什么做法吗?想一分钟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尊敬老师的劳动,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5、表演小品
剧目:《祝老师节日快乐》
目的是理解教师的爱,并以 纯真的爱回报给老师。
四、实践指导
1、做一日小老师
老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老师,你将如何做?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然后自由发言。
目的地是让学生心理移位到教师的立场,亲身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要尊重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2、小小座谈会
教师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把如何增进师生友情
第五篇: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学会倾听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2.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习惯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领悟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影响。
3.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活动程序:
一、热身游戏:我说你听 游戏步骤:
1、请学生听一则名为《黑熊和棕熊赛蜜》的故事。故事中会多次出现“蜜蜂”和“蜂蜜”这两个词。每当听到“蜜蜂”时,男同学起立,女同学坐着;听到“蜂蜜”时,女同学起立,男同学坐下。如果连续听到两个相同的词,则站立不动。黑熊和棕熊赛蜜
黑熊和棕熊喜欢吃蜂蜜,它们都以养蜜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产的蜂蜜多。
黑熊想,蜂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测量访问量的仪器。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棕熊与黑熊想得不一样。它认为能产多少蜂蜜,关键在于蜜蜂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而且它也买了一套仪器,但测量的是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结果公布。
一年过去,棕熊的蜜蜂产的蜂蜜比黑熊的蜜蜂产的蜂蜜多出整整一倍。
2、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会在活动中反应既快又准确?有的同学出错较多?学生讨论发言。
3、教师小结过渡:反应既快又准确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认真倾听。
二、心理剧:《谁能听我说》
1、学生心理剧表演
甲:王宝强迷/刚看完《集结号》/想和同学分享 乙:不停变换身体姿势/插话、抢话题 丙:东张西望/不停看表/不停转笔
丁:每讲一句,就点头,最后反问“你刚才说什么?”/埋头看书 /打哈欠、伸懒腰
最后,甲失去了谈论的兴致,垂头丧气地走开了。自言自语(很无奈)道:“怎么就没有人能好好地听我说呢?”
2、讨论
(1)看过这个心理剧,请大家先判断一下,剧中的三个倾听者是受欢迎的倾听者吗?
(2)在他们身上都有哪些不受欢迎的倾听行为?
3、倾听解密
屏幕出现各种不合格的倾听动作图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倾听行为有可能在向说话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1)身子不停地转来转去或不停地变换姿势——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啊!(2)随意插话、抢话——你说的我都知道了。(3)东张西望——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说了。(3)转笔——真有些无聊。
(5)不停地看表——逐客令:你是不是该走了?
(6)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你爱说不说,我得干自己的事了。(7)打哈欠、伸懒腰——我对你所说的内容没什么兴趣。
4、引导:如果你是说话者,面对这样的倾听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1)先听听甲的感受。(2)其他同学
5、小结、过渡
三、归纳受欢迎的倾听行为
教师:究竟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才是受欢迎的呢? 小组讨论:
1、倾听时的目光与表情:
2、倾听时的姿势与动作:
3、当赞同对方的观点时,4、当不赞同对方的意见时,5、如果对方想说的话,自己已经全知道了,6、如果要鼓励对方谈下去,7、倾听时还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
四、(人际交往黄金定律)角色互换
请刚才心理剧表演的说话者和倾听者重新上台,角色互换,尝试做一名“受欢迎的倾听者”,其他同学观察、强化。
五、倾听技巧“要素” 专心(认真听、不分心)耐心(不轻易插话)
会心(给予适时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
六、自我剖析
在你以往的倾听行为中,哪些不利于交往?今后该如何改进?(学生写纸上,并交流)
七、教师总结
心理健康生命意义教育课教案:勾勒我的生命线(附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生命是有限的,应该学会规划人生。
2、树立理想与目标,并学会如何实现近期目标。
3、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目标组成的,而我们就是完成这一个个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画生命线让学生从过去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为未来做好合理规划。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近期目标,通过跨越障碍训练让他们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坚定他们的信念。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式:活动和讨论,视频播放,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飞机要失事冥想活动
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先带领大家做个冥想活动。(过程略)分享:好,现在我们的冥想结束,请同学们回到教室,可以睁开你的眼睛了。刚才我们体验了临近死亡的感觉,不知道在刚才的过程中你们想到了什么?你的遗言是什么?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看来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遗憾或是未完成的愿望,如果没有今天这个活动,我想大家可能都没怎么在意这些未完成的,因为我们总认为还有时间,所以我们会拖延。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老将计划延期,特别是你想做的事,要把它写下来而且还应该认真考虑你完成它的时间。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你人生做个回顾和规划,我们一同来勾勒我们的生命线。
(二)勾勒生命线 请备好一张洁白的纸。
还请备一枝红黑水笔。须一枝较鲜艳,一枝较暗淡。要用颜色区分心情。将纸横放。
在纸的上半部分用黑笔写下你的名字和生命线,构成XXX的生命线。在纸的中部,从左至右画一道长长的横线。
然后给这条线加上一个箭头,让它成为一条有方向的线。
请你在线条的左侧,写上“0”这个数字,在线条右方,箭头旁边,写上你自己预计能活到的岁数。
请你按照你为自己规定的生命长度,找到你目前所在的那个点„
之后,在你的标志的左边(过去岁月),把对你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用笔标出来。如果你觉得是件快乐的事或让你满意,你就用鲜艳的笔来写,并要写在生命线具体岁数的上方。如果那件事给你带去了伤痛或打击,你就在生命线具体岁数下方,用暗淡的颜色把它记录下来。
完成了过去时,我们进入将来„
在你的坐标线上,把你这一生想做的事,都标出来。如果有可能尽量把时间注明。视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期待的程度,标在线的上方。
当然,在将来的生涯中,还有挫折和困难,不妨一一用黑笔将它们在生命线的下方大略勾勒出来,这样我们的生命线才称得上完整。
1、审核目标
把生命线上离你所在点最近的目标提取出来,看看它是否是你现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如果是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刻分析一下你的这个目标,发挥它的巨大的动力作用。
它必须是你自己确实想要的东西 它一定要明确而具体 可量化,可衡量
一定是可信的,能够实现的
2、名言分享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大家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当然,有目标会推动我们前进,但追逐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障碍与挫折,怎么样才能坚持下来呢?
3、将你的目标分解
关注学习目标而不是表现目标(越关注自己的进步你的表现会越好); 描述当达成目标后你会怎么样(运用更活泼的词有助于指导你的努力);
4、目标卡填写: 把生命线上离你所在点最近的目标提取出来,将它写在另一张白纸上的右半部分,在纸张的上面 右边: 我的近期目标 左边: 我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
中间:可能阻碍自己实现目标的三个障碍。
5、跨越障碍训练
1)两两组合,分甲乙方,甲先询问乙的目标是什,然后问乙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乙做出回答后,利用乙自己所写的障碍开始对乙进行质疑,说乙不可能实现目标;
2)乙要大声告诉甲自己的目标,面对甲的每一次质疑要利用自己所写的有利条件做出强有力的回答,坚信自己。
3)当甲无法再质疑时宣告乙跨越障碍成功。要求:
只能质疑,不许挖苦、讽刺、打击; 对抗时,甲乙双方可以组成后援智囊团,必要时请求援助。
通过这个训练,我希望大家在实现你们目标时如果遇到困难或是挫折要想到你今天在我们质疑中勇敢的回答。
(三)播放励志歌曲《咸鱼》
(四)总结:
我们之前完成的是你们最近一次的目标实现,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目标组成的,而我们就是完成这一个个目标,我们通过障碍训练,让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勾勒出自己更完美的曲线!
课后反思:
这节课以冥想为开始,如何勾勒生命线为主体,使学生在虚拟的活动中体验一个人的生命是如何完成自己的目标,由目标中构成人生,从上课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这堂课中有很大的收获,学生反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