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隰县第一小学
冯小梅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许有无数种,通过我十几年来一线的学习和总结身边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工作情况,特别是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和名师的上课,我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向备课要质量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
1、精益求精备好课
备课越充分、越认真,课堂教学质量越高。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教参、备课程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学环节、备学生活动、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备课堂及时检测和反馈等。这里所列的需要“备”的每一项内容无不要求“认真、充分、精益求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备课上花的时间越多,教学质量也就越有保障。反之,越没时间备课或备课越马虎、随意,教学质量就越没保障。
2、充分利用好资源,运用好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来营造一种赏欣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多媒体课件的选择与加工制作中,一定要精心设计,将共性资源变为个性资源,发挥它真正的辅助教学功能。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本身的不足,因为多媒体上的画面具有相对的短暂性,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不能像教师的板书那样长久,学生必须跟上它的节奏,否则学生就会掉队。这就是多媒体的画面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的道理。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向40分钟要质量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一点”,即“容量大一点、节奏快一点、讲得精一点、练得多一点”,尽量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教师必须关注课堂教学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效,关注学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其次,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向学困生要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应以合作探究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人人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因为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课堂上要尽可能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优势创设思维情境障碍,千百方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能潜力,允许他们自由讨论、质疑问难,同意他们对充满生机盎然的课堂说理、阐述,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推广他们的创新方法。同时要增强思维的度,更好地发挥创新潜能。这样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篇:提高教学质量建议
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 优化课堂 提高质量
礼县龙林初中教导主任 尹志勋
作为农村中学,限制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比较多。如教师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上的差距,学生基础上的问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素质上的问题等等。基于近年来学校中层领导工作的感受与体会,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第一、校长素质要不断提高
中学校长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有“校昌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作为基础教育发展与发展的引领者,校长的自我发展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校长真正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使得校长能够更明确清醒地认识自己。校长应该争取各种机会,走出去进行提高培训,应当积极推行在一定区域内的城乡中小学校长定期轮换制度,使这些校长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在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不断地碰撞,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一制度有利于城市中小学校长和农村中小学校长形成对所在区域教育发展的共识,提高他们对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要理顺
校长负责学校办学的总方向及学校主要事务的决策,是学校的决策层:设立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同时分别兼任学校教导主任和政教主任,负责学校具体措施的制定、督导及各年级间的协调,是学
校的督导服务层;设立年级组长,同时,校长和两名副校长分别挂钩一个年级,协同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协调和落实,采取三年一贯制,三年为一个管理周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负责到底。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把管理责任从教导、政教上移到校长室,把管理重心从教导、政教下移到年级组,避免了中间层过多造成的信息丢失和精力耗散,使得各管理层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一定的人对一定的事负责,项项工作有落实。管理主体在组织管理中起决定作用。具体到学校管理,其主体即学校的管理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管理层,是一所好学校的前提条件。学校的管理与发展需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要统揽不包揽。集中业务在三点一线:突出特点,主攻难点,善抓热点,关注教学第一线。
第三、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思想、文化、交通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学校相对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全宣传窗、团队活动室、图书室等的教育阵地,统一校风、教风、学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周一校会、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把讲话的内容和本周的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充实、多彩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组织,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的龙头作用,落实德育工作。学校支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工作的领导、帮助与督察,除认真抓好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升国旗”、“法制讲座”等常规德育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尊老爱幼、义务劳动等,在多样化、丰富化、经常化的活动中,展开、充实学校德育工作。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学校、班级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建立经常性联系,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校外法制副校长”等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做好德育工作。
第四、要不断强化教研兴校意识、竭力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时代要求、新的环境变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使学校有较大的发展、要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必须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大工夫。只有不断的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的基本阵地发起攻击,才会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第五、质量管理目标要进一步科学化、明确化
一所学校应该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它是师生奋斗的目标,行动的指南。作为管理者,应该学会用质量管理鼓励师生追求成功,营造人人向上,天天向上的竞争氛围。学校在新学年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明确提出新学年学校质量管理目标,详细说明学校质量管理目标确定的依据,客观分析完成质量管理目标的有利条件及面临困难与挑战。班级召开以质量为主旨的主题班会,人人发言表态,个个制定目标,把学校目标转化为全体师生的具体行动,落实在每一堂课,每一道题上。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推行“分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己,面向全班学生,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把学生分ABC三层。在分层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自愿选择原则,家长写申请参加,动态分层,随时换层,分层不分班,不设快慢班,还学生学习自主权。对分层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第六、要不断激发学校管理客体——教师群体的活力
教师对校长的支持度决定了学校各部门工作执行力的强弱,是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只要广大教职员工团结在一起,学校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激励理解教师,激励教师,为教师唱赞歌,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及时犒劳为学校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让教的最好的老师得到最高的奖励,避免“按人头分馒头的现象”。奖励是对教师昨天工作的肯定,引导教师今天应该怎样努力,激励教师明天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于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思考和解决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及怎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充分利用课堂分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认真抓好后期复习。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总之,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四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于“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思考和解决“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及“怎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1、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
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6、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
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2、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3、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
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总之,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五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广泛地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认同,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体育课担负着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但由于受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营的体育教学,并没有被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求我们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规范体育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评价机制
[正文]: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应该成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但由于受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营的体育教学,并没有被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有待于提高,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在这里就谈几点看法: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弹跳好、素质好、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跨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跨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
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好的同学提高跨越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跨越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三、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作些简单的调整。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可多安排些场地越野跑、登山等内容;再则,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壁球、飞标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体育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不无禅益。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末见乐处,必不我学”。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生活活泼的局面。另外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性不高。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朗、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有强的吸引力。
五、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大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高校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是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成单调划一。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
六、构建起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积极性。
1、对学生的评价
在体育教学的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建立起学生的个人体育档案,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同时还可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学生互相评价中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认识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在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评价也正在向着互动化、多元化、过程化发展。而有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只是以运动会的成绩来评价体育教师,这就使得体育教师只重视了对运动员所参加项目的培养,这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背道而驰的。在我省体育考试已被正式列为中考内容,所以有的学校就依据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体育教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体育教师只重视了对九年级的体育教学,而且还容易造成对中考项目的突击强
化训练,这与体育教学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学校应该建立起对体育教师的量化管理,从教师的备课、上课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掌据到学生的卫生健康状况全方面多角度的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建立起对体育教师的奖罚制度,从而调动起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七、为人师表、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跨跨,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参考文献:
1.黄显忠、吕超《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继发与培养》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邱宝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展望》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