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案

时间:2019-05-15 04:3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游褒禅山记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游褒禅山记学案》。

第一篇:游褒禅山记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正音、虚词、一字多义、活用、通假等)。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3、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4.准确掌握作者的旅游经历

二、学生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游褒禅山记》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3.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三)检查预习情况:(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见:v--n.见到的景象。⑦常在于险远。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1、读课文,正音

2、理清课文结构顺序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3、理解文意,翻译课文(第1段)

四、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如下,解释句中加粗词: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6)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2、3段)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1、研读第二段。

(1)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2)这一段中运有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3)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4)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依据本段层次尝试当堂背诵

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1、研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 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第二、三段的重点字词如下,解释句中加粗词:(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4)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7)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三课时

1.读懂剩下的自然段,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动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主谓之间,无实义)(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结构助词“的”)(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结构助词“的”)(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主谓之间)(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代词)(6)其孰能讥之乎(代词)

(7)此余之所得也(结构助词)三.课内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介宾短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六)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学习借鉴“尽吾志 ”和作学问 “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乃 ”“以”“其 ”“然 ”等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课前讨论

课前3分钟,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对照解决学案第一、二题,讨论学案第三题。

第二题答案,以备学生质疑

褒()禅山

始舍()庐冢()

音谬()

有穴()

..... 窈()然

瑰()怪

无物相()之

长乐回深父()胜()道

....

二、导入新课

初中我们学过《小石潭记》、高一我们学过《始得西山宴游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跟随这位大家的足迹去寻幽探秘一番。

三、课堂展示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上台展示学案第四题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3)作者此番游山的心得可以用原文中哪几句话概括?

2、文意疏通,落实字词

随机抽查4个小组,其他小组随机质疑辩论,老师点评补充。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人朗读,一人疏通文意,口头讲述文言现象。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第三题文言积累

第二课时

一、课前讨论:

课前3分钟,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对照解决学案上第三题

二、复习检查

投影出示,提问上节课所学1-4段内容

三、讨论展示

1、小组当堂讨论解决学案上第五题1-3小题思考题

(1)第1段记了什么?作者在游玩时和一般游客有何不同?

(2)对仆碑上文字的记叙,从结构上有何作用?

(3)作者游洞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联系下文,说说将前洞与后洞作对比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讨论解决学案上第五题4-5小题思考题

(1)在这一段里,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今人为什么达不到?用文中语句回答。

(2)作者认为要想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四、课堂总结:归纳本文主题 填空:

本文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__的体验,阐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 ________”和“__________ ”才能取得成功的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三维设计》学生用书P115“同步测控”1—6小题。

第三课时

一、课前讨论

课前3分钟,学生起立,解决《三维设计》学生用书P115“同步测控”1—6小题。展示“同步测控”1—6小题答案,供学生质疑

二、抽查第3节背诵

三、课堂展示

讨论解决学案上第五题第6小题:简要分析前文游记和后文说理是如何互相照应的?

四、比较阅读《黄州快哉亭记》

五、布置作业

完成巩固检测案

第三篇:游褒禅山记学案2

游褒禅山记学案

一、自学发现(自习完成)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有碑仆道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

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

吾父死于是

至于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

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

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

距其院东五里

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而余亦悔其之

既其出

视其左右

谬其传

咎其欲出者

吾其还也

其可怪也欤

其孰能讥之乎?

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过饰非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此乃天也

有碑仆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何可胜道也哉

6、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

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 ”的道理。

一、内容分析

1、第1自然段:

⑴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⑵ 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2、第2自然段:

⑴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

①。

②。

③。

④。

⑵ 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3、第3自然段:

这段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用自己的话概括“得”具体指什么样的道理?

4、第4自然段: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5、从过渡衔接和文字的前后呼应的两个方面分析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⑴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⑵ 写仆碑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2:⑴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窈然对比;②前洞的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⑵ 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3: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4: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⑴ 过渡衔接。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⑵ 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第四篇:游褒禅山记 导学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第一

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2.技能

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情感

学习作者 “尽吾志 ”和作学问 “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 ”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 “乃 ”“道 ”“盖 ”“文 ”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教法学法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 “有志 ”“尽吾志 ”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第一课时

一. 引入新课

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些哪些? 王安石(1021--1086),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 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其作品今存《____________》等。

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游记'文,这些游记'文有什么特点?初中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是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 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熟悉课文

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褒________ 庐________ 窈________ 怠________ 圭________ 父________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________,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________,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________,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 三.预习梳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泉侧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而其见愈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火尚足以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五)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翻译全文,背会前二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二.学习第一、二段.

1.根据课文注释及课下预习,翻译第一段。2.重点词语及句式 ⑴ 实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下-- 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虚词:

盖音谬也--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余所至--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___________________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概音谬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 3.内容分析

第1自然段:

⑴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⑵ 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⑶ 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说明文字不超过10个字):。

第2自然段:

⑴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有多少则写多少)

①。

②。

③。

④。

⑵ 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三.重点研读第三段

1.请生翻译本段. 2.掌握下列文言知识:(1)字词

于时--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_____________________(2)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

此余之所得也--___________ 3.讨论:

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四、研习第四段

本段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1)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2)从过渡衔接和文字的前后呼应的两个方面分析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五.总结全文

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第二题。2.完成同步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半山 唐宋八大家 《临川先生文集》 《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二、熟悉课文

2.Bāo lú yǎo dài guī fǚ 4.叙述,叙述,议论

三、(一)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1.(难道„„吗?)2.(哪里„„呢!)3.(这就是„„的缘故。)

(四)1.省略句

2.省略句

3.介宾短语后置

(五)1.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第二课时

二.2.(1)

舍:读社,筑舍定居,名词用如动词. 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2)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盖:发语词,也含有大概之意.(3)者也式判断句

者也式判断句

即,始于其址舍,介宾 短语后置.

3.第1段:

⑴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⑵ 写仆碑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⑶ 作者光滑明亮游褒禅山的踪迹。

第2段:

⑴ 作者写游洞用对比的方法,请分析(有多少则写多少):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窈然对比;

② 前洞的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⑵ 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2.(1)“对于这件事”.(2)介宾短语后置. 判断句.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 "的重要性;

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四.1.这段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这一段可分5层意思,请概括:

⑴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⑵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⑶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⑷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⑸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2:从过渡衔接和文字的前后呼应的两个方面分析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⑴ 过渡衔接。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⑵ 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第五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要有志,尽志无悔”的思想;

2、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背景介绍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志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一、预习检测:

(一)读音

褒禅()庐冢()漫天()谬误()窈然()咎()相之()

(二)解释加点字意思

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文漫灭

5.盖音谬也,6.有泉侧出

7.不出,火且尽

8.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9.火尚足以明也。10.则或咎其欲出者

11.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5.其孰能讥之乎?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1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完成课后第一题表格。

二、文本探究

1.想一想,作者在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仆道”石碑上文字“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作用有二:①说明②为后文“ ”提供事实根据。

2.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前洞和后洞,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比的?这样比较的作用是什么?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景观\项目

位置距离

游人

环境特点

作用

前洞

夷以近

游者众

平淡无奇

为游历后洞作铺垫

后洞

为后文的议论张本

最后得出观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用第3段原话回答)

3.作者在第3自然段是怎样阐述“尽吾志”的?

作者游华山洞后深有感触,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焉”,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来了三个“不能至”来阐述自己的“尽吾志”:(用文中原话回答)(1)

----突出“志”的重要性(2)

----说明“力”的重要性(3)

----说明“物”的重要性 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地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清楚、完备、透彻。由于“志”是最根本的,所以文章又对“志”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和申述: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又体现了他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这既是作者的游山之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4.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的结论。

三、达标检测 一次多义 有碑仆道

道何可胜道也哉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吾其还也,亦去之。翻译句子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5.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四、拓展练习1.积累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2.仿写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同时又对我们走向成功之路有什么启发呢?下面我们通过仿写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 虚心的人往往成功,骄傲的人常常失败;,。

3.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从文章事与理的一一照应,我们感受到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明确】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让道理有据可依,使道理更有说服力;前后呼应,结构谨严。下面的诗句就是借助生活中的小事,小的细节阐发深邃的哲理。同学们仔细阅读并思考,看看小事背后分别阐发了什么生活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宋]苏轼)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不同,就会得到的不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宋]朱熹)

哲理: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想有渊博的学识,必须不断地知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哲理:精辟地道出了唯有,才能

;唯有拼搏,才能进步。(答案:立场或角度,结论;积累;登高,望远;)

(五)课堂小结

一个道理:要有志,尽志无悔 一种方法: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结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段

2、写一篇《游褒禅山记》的读后感。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一、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二、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比如“也”(举例略)。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且”(举例略)。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如“之”(举例略)。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者,„„也”)、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无以„„”、“何„„为?”、“如„„何?”,“若„„何?”,“奈„„何?”“所以„„”等。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攻克文言虚词这块堡垒,光靠几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靠同学们平时多记多练多积累。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著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答案:

一、预习检测(略)

二、1.文本探究①今人称褒禅山为“华山”是错误的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险亦远至者少其见愈奇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深思慎取

四、仿写

(参考答案:勤奋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下载游褒禅山记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褒禅山记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课前预习: 一、认识作者:王安石字_介甫,_北宋__时__临川_人,著名的_政治_家和_文学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__”之一,他的......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高一语文组梁秀娟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道”、“由”、“文”、“至”、“其”等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现象。......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能力目标 1......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2.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能力目标: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

    游褒禅山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研习课文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

    游褒禅山记 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说课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下面我将从五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与学情简析: 《游......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