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品教案
第一章 导言 [教学目标]:
一、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二、学习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理解学习本课的重要性、意义和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1、性质:法律基础课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共同课和必修课。
2、任务:培养高职大学生成为有现代公民法律素质的合格人才。
3、内容:补充部分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理想与信念、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自我修养与人生境界。法律理部分包括:法律概述、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刑法、程序法
二、学习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1、意义:
第一、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较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纪观念,有高尚道德的合格人才的需要。
第二、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
第三、学习法律基础课是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使大学生成为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秀人才的需要。
第四、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制、德制观念,增强社会主义法律责任意识,模范守法、自觉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顺利健康成长的需要。
2、方法: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思想为指导。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第三、学以致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法律实践,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三、师生交流
1、自我介绍:我叫金晶,是这学期《法律基础》的任课老师。这门课是公共基础课,虽然比较枯燥,但是很有用,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学习。我自己也还是学生,比较了解大家上这个课的无奈心情,所以希望在这学期的相处中,我们能够相互体谅,请同学们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成绩。
2、了解班级工作负责人:负责这类课的学习委员
3、点名,认识学生,便于本门课程的考察。班级名单 教材的选用及授课内容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编委会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06月。
2、由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已经讲授过本书部分内容,所以这学期我们的教学内容包括:第二章、第五章-第十章,共7章。其中法律部分是重点
四、授课方式及及考察安排
1、讲课为主,讨论为辅,自主思考为目的。
2、出勤占10%,课堂表现占20%,作业占30%、期末考查占40%.第二章 理想与信念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类型、作用,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科学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概述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从小的时候,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可能现在想想还在坚持的也有,觉得荒谬可笑已经改变的也好,理想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时期,更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那么,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什么是信念,如何坚定正确的信念?这是本节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读一首诗:(请班里擅长朗诵的人)流沙河《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理想的知识,让我们首先从理想的含义与特征开始。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最早的意思是努力的最终目的、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又叫做“志”,即志向。孔子曾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志”之重要。今天,从一般的意义上讲,理想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的崇高向往和追求,它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的本质是客观必然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它与空想、幻想、愿望等等是有区别的。那么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2、理想的特征
第一、超前性。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预先设计,它超越现实、高于现实,往往是美好的。而正因为这种设计,使得它对人生的指导也具有超前性。
第二、实现可能性。理想虽然是关于未来的一种超现实的想象,但并不脱离现实,它在本质上是对现实发展规律或可能前景的合理想象。这就是理想与梦想、幻想和空想的原则性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梦想、幻想和空想虽然也很“美丽”甚至异常美丽,但却缺乏现实根据和实现的可能性。举个例子:有人说“我的理想就是买彩票中500万”这是真正的理想么?不是,缺乏现实基础。只能说是良好的心愿了。比如说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开一家书店,里面必须全是我喜欢看的书,来人我就强烈推荐,没人我就自己看。那会家庭条件也好,根本不想是不是盈利的问题。但是现在我这么大了,书店没开起来,因为不盈利的经营是不现实的。
第三、实践性。一定的理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人们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将理想变为现实。“我有个舅舅,据说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乡长,但是他不好好上学,不好好和乡亲们相处,遇事能避则避就怕麻烦,所以现在还在打零工。你说这种理想能实现吗?另外,理想的实践性还表现在,人们在自己所参与的社会实践中会使自己的理想逐渐清晰、明确,随着社会实践的范围、深度不断发生变化而不断地巩固或修正自己的理想。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从小到现在,可能理想变了又变,或者改头换面完全不一样了,或者更加具体更加现实了。第四、差异性。首先表现在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有不同的理想。正如刚才那首诗里说的饥寒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其次呢就是阶级性,奴隶阶级的理想无非就是“还我自由”,“别动不动脑袋搬家”之类。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阶级的理想就是“少交点粮”,“好色的王员外早点死,别祸害我家闺女”之类。资产阶级的理想那就更简单了:“天底下的钱都让我赚了”。我们无产阶级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这是阶级性。
3、理想的类型
第一、从内容上划分为: ①生活理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向往,它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例如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②职业理想: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要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并不是说热门、时尚、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才有志气,才崇高、才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然目标。平凡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理想所在,如著名台湾女作家三毛小时候的“我要做一个捡垃圾的人”,虽然最后未能如愿,不过她还是经常捡一些自己觉得喜欢的东西回家。真正合理有抱负的理想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努力做好,问心无愧就好。
③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做人标准;如我小时候流行的“向雷锋叔叔学习”。这是一种内在的追求目标,靠的是我们的个人修养。树立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个人魅力,是一个人做人成功与否的基石。
④社会政治理想: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设想、追求和向往;如共产主义理想。
(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在了解了理想的含义和特征后,我们有必要分析信念的有关知识。
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社会很值得、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以及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倾向。哲学家罗素认为:信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从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看,它是认识、情感、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三者的融合和统一。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唐僧“舍身求法,普度众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还有社会上流行的:为朋友两肋插刀。都是信念
2、信念的特征
第一、复合性。信念包含的元素有认识、情感和意志。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成就一个信念长久的生命力,缺一不可。
第二、稳定性。一定的思想观点发展成为信念,一定是具备深刻的认同和强烈的感情,所以不会轻易改变。
第三、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始终如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信念这种执著性,正确对待信念。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相矛盾,就要从内心进行反省,重新审视并矫正自己的信念,绝不可抱住错误的信念不放。这就是一种度,执着但不偏执。
第四、亲合性。道合须志同,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信念在感情上的反映。一个人对于自己信念相近或相同的观点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志同道合就是信念的亲和性的表现。而相异或相反的信念则可能导致人们之间关系上的疏远和情绪上的对立。
3、信念的类型:
第一、政治信念。人们对国家、政党、社会变革、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和实施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的一贯看法。决定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方向。其实就是我们古代所说的“民心向背”。
第二、科学信念。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的信服。体现人类的理性精神。与宗教迷信相对。
第三、道德信念。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建设坚信不疑的态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四、生活信念。对生活前途的信奉态度。积极/消极
第二篇:思品教案
四年级下册《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中课题
一、《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中的一个子课题。本单元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的方法,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理解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意义和内容,形成珍爱生命和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本课要完成的单元目标是: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懂得对自己的交通安全负责;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调查、体验、讨论等活动探究安全出行的行为方式,懂得生活中基本的交通规则。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农民子女较多,占95%左右。虽然他们对于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幸,有一定认识与体会,而感受与体会却不够深刻,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脆弱。而我们学校不远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车流量特别大。日常生活中,上学放学路上许多孩子都要穿越马路,而马路上又没有人行横道,未满12岁就独自骑自行车上路,因而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极为重要。他们大多在十一岁左右,已经在课改理念下浸润了近四个年头。如果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他们一定能对《珍爱生命、遵守规则》进行高质量的体验、讨论与探究。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中年级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儿童的年龄特征,我将《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交通规则。
2、过程与方法: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搜集生活中的资料,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2、教学难点: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把平安留给自己,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记在心中。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使用自制的安全图标作为小奖品、板书需要的打印的叶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面交通事故
1、观看图片及视频
师:同学们,我们外出时一般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那我们上学呢?
课件出示图片,老师解释:几年前路上的车辆是畅通无阻,而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相继进入了千家万户,道路上车流涌动,上下班高峰更是车水马龙。车辆固然给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方便,但给一些家庭带来了伤痛。播放迁安车辆现状视频。
瞿秋白曾说过“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一起车祸,就会将珍贵的生命无情地扼杀。在我们的身边就发生过这样无法挽回的悲剧。(介绍我班学生代兴佳哥哥的实例)
代兴佳的哥哥在上四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后他去商店给爸爸买啤酒,在过马路的时他骑着自行车没有仔细向左右看,当他骑到马路中央时,他的右边出现了一辆疾驰的汽车,他躲闪不及,被汽车闯倒了,结果导致他大脑受到严重损伤,全身瘫痪。他的妈妈为了照顾他辞去了工作,一次代兴佳妈妈对我说:“老师,我为了照顾我儿子,对代兴佳的学习便很少过问,希望您对这个孩子多加管教。”听着她妈妈这样的话语我深感身上的责任之重。
师:孩子们面对这场悲痛的惨剧,你最想说什么?(交流)
学生听到这样真实的实例便会发自内心的说出“我们要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我做出引导:为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幸福健康的成长,为了让我们的父母不再为我们担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板书: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2、复习交通标志
看来同学们对外出时经常看见的交通标志已经很了解了,但光有这些标志还是不够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迁安交通的现状。
3、课件播放:交通现状视频,出示“事故猛如虎”
二、引导汇报展示,体会规则的重要
1、组织讨论: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说到规则,说到交通规则,你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参考这四幅图,小组讨论: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出示四幅图小组讨论,播放音乐,)
师:谁愿意先来说说,乘车人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第一幅图:12岁以下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第二幅图:不能翻越栏杆,会有生命危险!第三幅图:马路不是游戏场。第四幅图:乘车不准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行人又该遵守哪些规则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幅图,同学们想一想出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师:如果是你的亲人出了交通事故,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呢?出事故的原因中有多少因素是你能控制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说得很好,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因此,遵守交通法规最重要的就是靠自觉。(板书:靠自觉)
2、学习行人和乘车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师:同学们,我们都不愿意让悲惨的经历在自己身上上演,更不希望失去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带给家人无限的痛苦,那么,我们应该遵守哪些交通法规呢?我国于1988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指名读一读。
师:交通法规明确规定:未满12岁的少年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从1996年起,规定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的交通安全教育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设计意图:回归文本,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四张违反交规图片进行讨论,并在学生对交规原有的经验认识上,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进行补充和强化,从经验→法规→行为,层层推进,进一步深化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对照条例,谈身边不遵守交规现象。
师:生命确实来不得半点儿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呀!的确,不论是司机还是行人,都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但现实生活中,还是常常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老师课前布置你们去调查身边的违规现象,各调查小组调查情况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拍回来的视频吧!
(出示学生去现场调查的录像,学生进行解说)
4、讨论:偶尔不遵守交规行吗?给身边违规的人提个醒。
师: 可是有的人却心存侥幸心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说法对不对?(讨论交流)这么多人在违反交通规则,我们来给他们提个醒,好吗?
师小结:有一部分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虽然暂时没事,但是,他们使交通出现混乱妨碍了交通。不要因贪图自己一时的便利而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是影响一生的悲剧。
5、师生共同玩《顺口溜》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的提醒都很重要.老师也给你们提个醒:(课件出示《顺口溜》拍手游戏)我们来做个拍手游戏,谁先给大家读一读.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吧!(师生共同玩《顺口溜》拍手游戏)(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2)行人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3)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4)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伸窗外,扶紧把手莫忘记。
游戏可以重来,生命不能重来。同学们,时时处处都别忘了告诫自己,告诫你身边的人:珍爱生命,遵守规则。
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不懂法规或忽视它,无视它,就可能随时发生危险.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大小伤害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珍爱生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板书:从小事做起)[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调查身边遵守交规的情况,“给身边违规的人提个醒”,强化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内化交通法规。最后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形成认识,成为转化行为能力的动力。]
三、结合实际生活,感受生命的珍贵
1、争当遵守交规的小标兵
师:同学们,知道交通规则很重要,但遵守交通规则更重要,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成为一名遵守交规的小标兵。
2、了解铁路交通安全
师:看来,同学们可以当一名合格的小标兵了。不过,道路交通安全可不只是公路方面,还有铁路交通安全等方面,下面我们再来看发生在铁轨的一个片段.(播放视频:铁路交通违规视频)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想说些什么?(交流)师:我们再来听听铁路工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时时处处都别忘了告诫自己,告诫你身边的人: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把平安留给自己,把欢乐带给他人。愿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好,一路平安。
[设计意图: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让学生对交通法规有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又让学生在这过程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实践体验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四、珍爱生命,情感升华。
1、师:“为了个人和他人的幸福与安全,我们要努力做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抒写“我们的约定”把内容写在树叶纸上。(播放音乐。)
3、朗读自己所订的“约定”。
4、把树叶纸粘到课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的交通树上,使大树更加富有生机。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为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了让我们的亲人放心,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学习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让交通规则在我们心中生根,让我们牢牢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并把课上学到的知识向身边的亲人宣传。
[设计意图:在课的最后,通过把交通法规制定成约定指导自己及身边的人的行为,把交通规则延伸到社会中得以深化,真正落实了规则来自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指导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最终的归属点。]
六、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靠自觉 从小事做起 一生平安
第三篇:思品教案
第一单元学 会 合 作
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
2.懂得战胜困难、获得荣誉等都需要合作,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意义,体会合作真好。
教学准备:
录象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呈现事例,导入新课。
1.播放录象: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精彩片段。
2.学生观看。
3.教师问: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取得了集体项目的唯一一枚金牌,在时隔20年后,她们再次站到奥运会最高的领奖台上,是什么让她们赢得了桂冠?
4.学生交流。
二.学习故事。
1.打开书,阅读故事。
2.学生交流读故事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合作的故事。
第 二 课 时
一.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手收资料。
1.分学习小组讲述合作故事。
2.问: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深入讨论。
1.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为什么需要合作?有没有只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没有必须靠两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情?有没有一个人根本就作不料的事情?有没有两个人也做不了的事情?
2.结合上面的事例及学生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总结说明:合作容易把事情搞好。
3.出示课件:学校在一些集体赛事中取得的奖状、锦旗等。问:说说在你们半晌、你们周围还有这样的合作事例吗?
4.学生用一句话说“合作”。
5.教师总结:
大家在一起为了同一目标,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就叫“合作”。体育比赛需要合作,联合国维和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社会生活中很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让我们一起大声宣告:齐心真好。
6.阅读“小资料”。
三.拓展延伸。
完成小调查,搜集有关合作的谚语、警句格言、歌曲等内容,大家共享。可采用墙报、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一齐 心 真 好
合 作 真 好
第二课对手也是朋友
活动目标:
1.以故事的启示及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2.知道现代社会有竞争,更需要合作.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做好辩论赛的准备工作在课余组织游戏竞赛活动并录下来录象活动课时: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活动感言.1.学生看录象听录音.教师播放”
2.分析原因:
学生观察活动中取得冠军的一组的合作情况,分析他们获胜的原因。再请冠军组同学分析合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并由全班学生评析。
3.谈活动后的体会。
二.故事启示。
1.学生阅读《鳗鱼的启示》。
2.谈读后的体会。
3.课件:教师出示一则小故事《美洲狮的故事》。
4.学生看后讨论交流。
5.填写教科书第七页的空白。
6.齐读第八页提示语。
三.我与竞争。
1.教师问:找找我们在哪些方面存在竞争?这些竞争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结果。
4.阅读书中“我”的一段话。
四.布置作业。
1.在第八页空白处写话“我与竞争”。
2.准备辩赛。
第二课时
一.开展辩论赛。
1.宣布辩论主题:合作与竞争谁更重要?
2.辩论赛开始。
3.教师宣布辩论结果:
生活中离不开竞争,竞争促进发展;生活中离不开合作,合作利于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使发展更健康、协调。
二.表达谢意。
1.出示课件:两幅图片,学生观察。
2.问:在生活中学习中你有这样的对手吗?
3.学生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竞争对手的谢意,如:一首小诗、一句简单的话语、一封信等。
5.齐读文中的小诗。
6.问:你怎么理解这首诗的?结合自己的事例谈谈感想。
7.学生讨论交流。
8.教师小结后学生齐读第十二页主题文。
三.活动延伸。
以“感谢对手——真情行动”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互表心迹、互表谢意的基础上,增进对手见的情谊。
板书设计:
二对手也是朋友
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
谢谢你,我的朋友
第三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广泛的交流和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习怎样与人合作。
2.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怎样与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所需工具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展活动。
1.活动主题:绘制表格。
(1)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一份表格。
(2)用“我”的左手和“你”的右手共同绘制一份表格。
2.活动开始,并分别计时。
3.公布活动结果。
4.学生分析:哪双手更快及其原因?
5.汇报交流结果,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合作伙伴就如同我们的左右手,彼此配合默契,才能把事情做好。
6.具体解决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有人想合作,可别人不愿意合作;有人不愿意做合作中分给自己的事情;有人不愿意跟差生合作等。
二.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小故事及讨论问题:
同学听了张凯的话为什么会不舒服?如果你在场,你会对张凯说什么?
2.分学习小组开展讨论交流,理清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最佳解决办法。
3.汇报讨论结果。
4.齐读主题文。
三.学习合作。
1.课件出示一则寓言,读后有什么感想?
2.学生交流。
3.填写书上15页的题目。
4.齐读主题文。
5.结合前面的事例及自己与人合作的经历,总结一下成功合作的诀窍。
四.布置作业。
注意体察自己和他人如何合作,用这些合作的原则和方法指导自己或他人学会合作。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先让大家听一段故事。
2.老师将讲五个矿工的故事。
二.游戏体验。
1.体验一:抽球比赛。
2.体验二:传球比赛。
3.体验三:堆积木比赛,夺红花。
三.探究明理。
1. 学生讨论探究。三个活动后请学生讨论自己在前面的三个游戏中的收获及感想,通过比较,进行总结归纳。
2. 小结:合作,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四.延伸升华。
1. 交流讨论合作的共享与双赢。
2. 读19页图配文,谈感受,写体验。
五.模拟实践。
1.老师呈现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物、人物卡片,在每个卡片后有一个任务,学生按照小组抽取卡片,根据抽到的任务,各小组分工合作。
2.活动开始,并写下活动记录。
3.展示成果。
六.活动延伸。
书上20页的活动题,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三让我们荡起双桨
真诚合作共享双赢
第四篇:思品教案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愿意尊敬长辈。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追至祖辈,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形成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收集自己近期的全家福照片。
2、制作家庭成员称呼卡。
3、将图、文、音乐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路,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猜谜语:这里有温暖的床,这里有丰盛的食物,这里有新鲜的水果,这里更有深爱你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点评:通过再现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家的感情。]
2、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呢?
学生先自己谈(如: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生活在一起)师小结:老师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丈夫、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板书:家庭
[设计思路:通过猜谜游戏,告诉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家是大家出生和生活的场所,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密的地方。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家庭。而“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课前调查工作开展如何,以便他们在完成下一个环节“家庭树”时能更顺利。]
(二)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课件出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设计成房子形)
2、学生人手一张与课件中展示的房子形大树一样的彩纸。师问:你的家庭有哪些人呢?能和我说说吗?
3、举特例:有个孩子叫露露,她的妈妈在她刚出生时就因为难产去世了,而她的爸爸因家庭负担过重也离开了她,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想:妈妈不在了,爸爸又走了,那还要不要在这棵家庭树上填上爸爸和妈妈呢?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
师:虽然因为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父母和孩子分开了,可是无论他们是否生活在一起,爸爸永远都是爸爸,妈妈永远都是妈妈,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你,其中血缘关系是永远割不断的。让我们一起完成书上52页的家庭树吧!
[设计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单亲或孤儿家庭,教师通过特殊例子的讲述既照顾他们学习时的感受,同时向学生渗透家庭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感受,形成了有效的学习过程。]
4、多媒体适时出示“家庭树”的结构:
哦,我们小朋友有的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这样的家庭叫做小家庭;也有的小朋友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还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问:你生活的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 看,我们的家庭就像是一棵树,有为了这个家做出最大贡献的爷爷奶奶,有养育我们的爸爸妈妈,有幸福的我们。
板书:树(完成课题板书)。贴家庭树图,读课题两遍
5、请你动手在树上的空格处填上全家人的称谓。讨论:①该从何处入手填? ②交流。
a.从下往上填(为什么)b.从上往下填(为什么)
师小结:应从下往上填,树从根长起,我们家先有谁呢?
6、学生动手填家庭树。
7、把学生动手填的内容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①交流。②评价。[设计理念:这部分我们把它设计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大树设计成房子形状,引导学生将全家人的称谓有序地写在大树上。而对于长幼序列的问题,就用提示语以及树上的空格予以提示。通过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家庭树”的画面中整体感知大家庭的全部成员。同时,电脑课件的生动、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综合和想象能力。]
师小结: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我们的家庭一般是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过渡:我们的成长、生活离不开家庭,在我们可爱的家里,每天一定都会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三)“可爱的家”故事会。
1、让我们来开个故事会吧!要不要先准备一下?
2、小组之间先说一说,练习一下。
3、完成家庭成员调查表,表格内容包括姓名、称谓、兴趣爱好以及你们之间的趣事等等。
4、指名交流。如果小朋友们觉得这个事情有趣,就用掌声来鼓励他,好不好? ①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带的全家福照片。
②分别向大家介绍家庭成员的称谓、兴趣爱好和你们之间的趣事。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言,这语言只能培养伪君子。”这部分设计了一张小调查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调查家人的姓名、称谓、兴趣、爱好及其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简况。特别是“你们之间的趣事”这块,旨在让学生在调查中,感受家庭、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四)我们一起做游戏
(用上“你拍一,我拍一”的节奏)
A:师生配合,师问生答。例:
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生: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生: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生: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生: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师:伯伯是我的什么人? 生:伯伯是我爸爸的哥哥。师:我是叔叔的什么人? 生:我是叔叔的侄子(侄女)。师:姑妈是我的什么人? 生:姑妈是我爸爸的姐妹。
师:我是舅舅的什么人? 生:我是舅舅的外甥(外甥女)。„„
B: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问我吗? 师生合作,生问师答。C:找个伙伴自己玩。生生合作。
D:课外延伸。游戏真不错,又能娱乐又能长知识,如果大家对这个游戏感兴趣,课后再接着玩,好不好?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思品学科的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回到自己的家庭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有效。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与孩子一齐参与,让学生由课堂抽象的概念延伸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中。]
(五)歌曲渲染,升华感情
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可爱的家。
课件播放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师生同唱。
结束语: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相亲相爱、一起努力、共同呵护,相信我们的家庭树一定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设计理念: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让学生欣赏歌曲,使学生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了学科教学的吸引力。]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课件①:将大树分三部分,进行人格化制作,树根代表祖父母及外祖父母辈,树干代表父母及与父母同辈的亲人,树叶是代表孩子们一代,并将画面和语言结合,表现一定的情节。使用的意图在于渗透家庭组成与大树结构的类似之处,并希望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树”。课件②:“拍手歌”游戏为大多数学生所熟悉和喜欢,平常小学生都喜欢做这类游戏,制作这个课件旨在让学生在感受亲情的同时,入情入境地初步感知辈份的知识。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利用好板画、投影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2、要重视教学中的体验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家庭内的人怎样称呼不难掌握,但对亲友之间辈份的区别一时难以理清,应通过一些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身
临其境,在实践中逐步明白自己与亲友之间的关系,亲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难点。
3、要注意整合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课前请家长指导学生填写家庭关系调查表,还要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功在平时,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不够的。
2、抢答比赛
第一组:
爸爸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哥哥是我的
爸爸的弟弟是我的
爸爸的姐妹是我的
妈妈的兄弟是我的
爸爸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妈妈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第二组
我是爷爷的奶奶的
我是阿姨的
我的舅舅的
第三组
由一学生出题全班抢答。
第五篇:思品教案
10.吃饭有讲究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饭前要洗手,学习怎样把手洗干净。
2、教育学生在餐桌上要讲礼仪,讲卫生。
3、通过活动,知道不要偏食,挑食,不要浪费粮食。教学重难点:教育懂得吃饭时要讲卫生,讲礼仪。为什么挑食暴食不可取?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每天都要洗手、吃饭,能告诉老师,你会洗手吗?会洗手的同学举手。小朋友们真能干,老师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
2、先洗手后吃饭的引导学生发现予以肯定。
3、不洗手就端碗吃饭的,进行提醒活动。【讲授】干干净净吃饭好
1、从刚才的情景引出:吃饭之前要洗手。
2、老师指出学生洗手不干净。
3、让学生看图观察洗手的六个步骤,讨论怎样洗手才干净。
4、再抽学生上台表演,并告诉学生科学的洗手方法洗手才干净。
5、出示儿歌:老师教学生朗读儿歌。
6、吃饭时还要注意那些卫生习惯呢?提问学生,老师补充。(洗脸,擦嘴、清洗碗筷、把桌椅擦干净等)【讲授】我在餐桌上
小朋友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班里的学生怎么做的?然后分别 出示几幅图片:
1、爱劳动(课件出示)搬椅子,擦桌子 帮助摆放碗筷 摆放筷子的讨论 帮助端菜、盛饭、端饭。
2、有礼貌(课件出示)让长辈先坐,扶老人到餐桌前就坐 让长辈先吃,自己再动筷 座位也有讲究。
3、遇到喷嚏咳嗽时该怎么做?(课件出示)(偏转头,离开座位,离开饭桌)吃饭时能大声不停地讲话吗?
4、遇到长辈为自己夹菜?(礼貌表示谢意)(课件出示)讨论1:我为长辈们夹菜。
讨论2:自己喜欢的菜可以一直吃吗? 在家如何吃饭,小朋友们该怎么做?学生展开讨论。【讲授】食物的诉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讲授】他这样吃好吗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一下。吃饭前要洗手,饭桌子擦干净, 尊长辈讲礼仪,小调羹手中拿, 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讲话, 有垃圾扔盘里,要咳嗽偏转头, 把饭菜都吃光,座位地面都干净。
拓展:筷子的使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