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市 第一课时(改) 石慧娇(定稿)
《山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准确熟练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理解、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3.了解山市形成的过程,体会其壮丽与神奇。
二、学习重难点:目标1、2。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这些现象我们可能听说过,但是却很少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过,比如“海市蜃楼”。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一篇文章中描写了与“海市蜃楼”相类似的情景----山市蜃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山市》,感受山市的壮丽、神奇。2.作者简介:(提问:《山市》的作者是蒲松龄,你对他有什么了解?先让学生起来说,再展示课件。)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生活清苦。《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取义孤独、悲愤)。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蒲松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1)正读音。师范读文章,生拿笔划出重点字词.(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拿起笔,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强调重点字词:
蜃(shân)景
奂(huàn)山
禹(yǔ)
青冥(míng)
禅(chán)院
甍(mã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连亘(gân)
霄(xiāo)汉
窗扉(fēi)缥缈(piāo miǎo)
逾(yú)时
倏忽(shū)
黯(àn)然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请一名同学们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山市的出现及变化的过程,展现了一种神奇、壮观的景象。
4.自由读课文,疏通文意。(学习文言字词是文言文的重点,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弄清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可小组讨论。)(1)重点字词解释:
恒:经常
青冥:青天,天空。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近中:近处。
禅院: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无何:不久,一会儿。飞甍:飞檐。甍,屋檐。
始悟:才明白。
未几:不久,一会儿。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状的矮墙。
连亘:连绵不断。
莽莽然: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依稀:隐隐约约。
(2)重点句子翻译:
①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看不见一次。② 忽见山头有高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译: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寺院。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译:不一会儿,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片碧绿,屋檐高高地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山市”。
④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译: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成了一座城市。
⑤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译: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5.齐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疏通了文章大意,简要明确了文章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进一步领略山市的神奇与壮丽。
六、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注解及翻译。
2、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第二篇:《山市》学案 第二课时
《山市》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积累文言知识,学会应用。
2、了解山市的形成原因,会用科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学习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学会应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二、诵读课文,小组探究问题。
1、推选两名同学范读。(要求读音正确,节奏分明,有感情)
2、思考:
(1)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称为“鬼市”? 明确:因为人们不懂得科学原理。
(3)运用科学知识,请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明确:海市是一种光学现象。春夏、夏秋之间,万里无云,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温低于空气,这时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发生较大差异。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气层便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三、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以时间为序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的生成到消失的过程。结尾照应开头。整篇文章无论是大笔勾勒,还是工笔描摹,都曲尽甚妙,给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课堂检测:
⑥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⑦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⑧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⑨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⑩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高中议论文可见。
五、布置作业:
长虹饮涧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熙宁:宋神宗年号。)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卓帐:建起帐篷。卓:直立。)。是时新雨霁(霁:雨后初晴。)。风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绡縠:丝绸和纱的代称。)。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宋沈括《梦溪笔谈》)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含义。
信然(.)是时新雨霁()
虹两头皆垂涧中()稍稍正东,逾山而美术学案导学去()2.指出文中通假字所通的字和含义。
“铄”通,意思是: “见”通。意思是:
“扣”通,意思是: 3.从文中所写的内容看,《梦溪笔谈》是一部介绍 的书。4.长虹饮涧的过程为。5.“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写出了彩虹
从 到 的过程。6.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符合本文介绍的知识吗? 8.指出下边句子“之”的含义和用法。予同职扣涧观之: 立涧之东:
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9.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意思?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1.然:这样;是:这;垂:落.;逾:越过 2.烁:闪烁;现:出现;叩:靠近3.科学技术 4.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 5.出现;消失 6.时间 7.符合。因为虹是雨后反射日光,日光在雨后一照就出现,符合自然规律。8.它。指彩虹,代词。的,助词。助词。表停顿,无意义。9.世界间传说彩虹能进入溪涧喝水,相信是这样的。不同意。虹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具体事物,不能进入溪涧饮水。“长虹饮涧”只是一种形象说法,重在突出其形状优美。【课后反馈】 亮点: 不足: 整改措施:
第三篇: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3.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三、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四、教学方法:
读思导 议相结合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读写结合法以读为主,自主理解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黄山奇石资料相互交流。
七、课时:3课时
八、课型:精读课文
九、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内容:2.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
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
(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 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 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 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内容:2.黄山奇石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课后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二、该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三、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
()的山峰
()的画家
()的风景
()的岩石
()的雄鸡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3.你去过黄山吗()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
五、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l)“猴子观海”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 ____________________(3)“金鸡叫天都”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4)“仙桃石”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
课后反思:
第四篇: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绾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脱鞋绾裤”。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搭石” 的意思。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读通课文,领悟“搭石”的意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课件出示)横跨在河两岸上的桥多美啊?谁来说说桥有什么作用呢?
生:(连结河两岸的交通)
师:对了,桥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了,但作者刘章爷爷没有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也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是想念起了他家乡小河里面那一座不起眼的石头桥,那么,这石头桥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去了解吗?想就跟老师一起来欣赏21课《搭石》(课件出示)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21课,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看看同学们读课文的效果。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师:同学们读书的方法真多!看看,老师在课文中找了这么多新的词语,谁愿意来读读。
(课件出示:山洪暴发 猛涨 懒惰 脱鞋绾裤平稳 俗语 协调有序平衡 伏下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A、指名学生读。B、全班读
C、去拼音读(学生站起来读)D、小组读 E、读生字
师:真厉害,你觉得这些字当中哪个字最容易写错? 生:说„„
师:板书难写的字(暴、裤)学生跟着书空。师:同学们请再读读词语。想牢记它吗?让学生写写。A、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每个写1个。
师: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字体也很棒!我们把这些生字词语放进课文中去读读,好吗?学生分组比赛来读书。(指组读,老师评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解决疑问
师:刚才大家都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搭石?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生再读)师:家乡的人们是怎样挑选石头的呢?又怎样摆放的呢? 生:回答
师:对,这就是搭石了。(多媒体出示搭石图,同时教师画板书)师:同学们,搭石这么重要,我们再来读读。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课件出示:脱鞋绾裤。问: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生回答,出来用动作演示。
①“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卷起来的意思。)②全班学生一起做“脱鞋绾裤”的动作。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收工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赶集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访友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是啊!那还大多在夏天,可秋凉以后,家乡的人们就必须走搭石过小溪,了解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师:读了课文,那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回答
师:你们说的不错,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去品味这看得见,看不见的美呢?下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跟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
板书:
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五篇: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21、《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一课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的设计中开出了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品味重点词句,由浅入深,体会作品蕴含的感情,并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穿插的表演和情境对话,也是为了语文而教学服务,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内化了文本语言和文本内涵,可谓一箭双雕。为了促进课堂生成,我是这样设计第一课时的。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明白搭石是什么,怎么样搭石,为什么要搭石
教学重点: 让学生解决搭石是什么,怎么样搭石和为什么要搭石等几个问题
教学难点:
能从朗读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要介绍一位作家给大家认识,他叫刘章,他也是一名诗人。(课件出示刘章照片),因为他的作品来自生活,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老师板课题(生看师板课题)师:齐读课题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刘章爷爷的?)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很了不起,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师:读书,这可是个好办法。
在读书之前老师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来,孩子们,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 1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带拼音)。先找3位同学认读。2后请两位同学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齐读生字。
3.去掉生字拼音,再让同学认读。让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并及时纠正错误。
裤字衣字旁要写成示字旁
伏字容易漏写一点
暴字容易把下面的点提写成横撇(教师范写)上中下结构
衡字中间上半部分像鱼,下面是一个大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这是左中右结构,这样结构的字还有哪一个?)涨字每一部分要写长
惰字下面那个月字的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本文中出现了几个多音字,谁发现了,跟大家分享一下。
3.多音字
zhǎnɡ
涨潮
涨价 zhànɡ
涨红红了脸
泡涨
jiàn
间隔
间断
间接 jiān
中间
房间 xíng
一行人
háng 银行 tiáo 协调有序
diào调动
4、现在来看一看本课的生词,谁来读一读。
谴责
懒惰
俗语
伏下
猛涨
平衡
平稳
绾裤
间隔
人影绰绰
协调有序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让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分两组来读。后全班齐读。加深印象。
(二)整体感知全文。
1.好了,生字词的障碍扫清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疑问打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弄明白什么是搭石?(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交流。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们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回答。(指名回答)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真聪明,一下子把我们第一个问题给解决了
。谁来来读读这句,其他同学认真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看我们班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能一下子找出这句和原文的区别来。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故意去掉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的间隔 横着)
师: 师:你看得真仔细!你的眼睛可真尖!真厉害!(随即评价)师:那漏了这些词句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呢?
预设1:生:平整方正是写搭石的样子——师:这是搭石的外形特点,不能删,还有吗?
预设2:生:有二尺左右的间隔写清了搭石间的距离——师:是的,这样的距离,步子跨着最舒服了。
预设3:生:横着摆上一排是写它摆的方式——师:人们踩着这样的搭石感觉更安全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要读出搭石的特点哦!师:是呀!乡亲们是那么细心、那么聪明。
师:那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你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那挽裤就是——(生:卷起裤子。)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 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
总之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挽裤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我认为会很辛苦。生: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
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齐读(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三、走进课文,体会走搭石之美
1、看来搭石是很重要的,让我们也来走走搭石吧,刘章伯伯有没有告诉我们走搭石的方法?
出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那么怎样走才是“紧走搭石”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第3段,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那什么是紧走搭石呢?生1: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师:对,走搭石必须得走得快,谁能走得跟快点。生:生读
师:那除了快还要走得怎么样呢?
生2: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师:是的,还要跟得紧,你似乎慢了点,谁能更紧点。生:读
过渡句:我们同学已经会走搭石了,那下面去看看一行人紧走搭石的画面吧!
(2)师范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听着听着,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很美
师:那你又从哪感受到美了呢? 生:从协调有序中看到美了。
师:是吗?那协调有序的动作是怎样的动作呢? 生:人们不慌不忙,一步一步的。
师:这是你的感受!这样吧!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呢?
生1: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那让我们也来协调有序地走走这搭石(指一排学生:前面的,后面的)(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搭石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后面的——
生2:紧跟上
(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
后面的——
生4:紧跟上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
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去 来 去 来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踏踏的脚步声,真好听,那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协调有序的画面吧!(齐读)
(3)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还能从哪感受到美?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真好!你阅读地真仔细。什么事清波漾漾呢,就是水面波浪荡漾 师: “人影绰绰”又是怎样的画面呢?看看字典里绰字的三个解释,你们选哪个?那谁来说说是什么意思?生:人影多,姿态美。好了那谁再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一段,读出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美好来。
你读的可真美啊,刘章爷爷能发现自己身边真实而平凡的美好,那你能不能也试着写写自己身边的美呢,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币,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练笔。(读课件)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师:好了,孩子们,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写的身边的美。。。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刘章爷爷故乡的搭石,了解了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也试着走了走搭石,搭石平凡而朴素,它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去学习。好了,最后来看一下今天的作业:必做: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选做: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