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

时间:2019-05-15 04:3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

第一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适应性”

虽然语文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提不趣兴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我以为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尴尬的局面,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的前提下,体现中职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二、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职中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在讲授《选择》(湖北省编《语文》第二册)一文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授《海尔的威力》(同上)一文时,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的热情,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语文课程中上,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

其一,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将口头表达课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其二,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非常受欢迎。

三、中职语文教学要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中职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的,但我认为主要是教学的陈旧,不适应学生兴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以为要使中职语文课充满生机,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往往带来的是教学的陈旧。语文教学理应分享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讨论式

“讨论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其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事先的精设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我在教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时,让学生在没读课文之前,就“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一进行充分讨论,然后进行适当地点拨,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在学生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讨论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训练了学生的口才。

2、启发式

经常听有的语文老师说,学生“启而不发”,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教师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启而不发”就不足怪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适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学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举相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浅易。

3、情景式

创设情景,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雷雨》》时,指导学生演出代替讲解,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游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自主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让位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式”教学法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或更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从面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我种方法在课外阅读的教学上效果甚佳。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中对秋景描绘的独到之处,我让学生去收集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秋”的诗文并作对比,这一样来,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拓宽了阅读面,收到了“一石数鸟”的效果。

第二篇: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试析中职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老师似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诸如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和其他同事交流后,大家共认这种现象在中职校绝非个别,本文针对此做了一些相关探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喜好,已成为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新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功能。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摘要: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聪明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摘要: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新问题,让学生思索判定、讨论摘要: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喜好高涨,回答新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新问题,有同学说摘要:“„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和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摘要:“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新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喜好的新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聪明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新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和解决课堂新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摘要: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聚精会神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摘要: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摘要: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和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和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和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摘要: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

组员点评摘要: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深度交流摘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摘要: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征,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摘要: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家的建议,同时校和校之间重视师资培训,搭建提升平台。建议市教研室组建“职教学科中心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各类中职校语文教研活动,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培养搭建提升的平台。丰富多彩、灵活机动的形式。

1.理论讲座

2.听课、评课

3.优质课

4.网络交流

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目前状况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使中职校语文教学目前状况得到改观。

第三篇: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作文

中职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江苏省滨海县中等专业学校 陈春

【摘要】

目前,中职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能力不足使得中职作文教学难上加难,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生写作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中职作文教学。

【关键词】

中职 语文作文 教学策略

作文是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反映,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中有很大作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困难重重,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成为中职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1.中职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

1.1重视不够,缺乏积累

由于中职教育具有一毕业就就业的特点,所以学生往往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于文化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写作上。而且现在的学生生活经验少,不能从生活中提炼出素材,生活中缺乏积累就会在写作时无话可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学生本就不重视写作,加上写作时又不知道写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写作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1.2学生出现厌恶写作的心理

有些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导致在写作方面受到的打击批评多于鼓励和欣赏,所以,学生难免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不愿意再动笔写作,反正也写不好还不如不写,再加上有的同学对于作文存在着自卑和畏难的心理,消极应对作文写作,甚至害怕、排斥作文写作,导致厌恶写作,不愿意进行写作的情况出现,教学无法配合,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困难。

2.促进中职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若干建议

2.1融入社会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叶圣陶曾说: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写作的过程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作文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思考以及生活的反映,学生不接触社会就无法积累素材,不管表达能力有多强,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只是没有感情的脱离生活的空洞的作文。正因如此才应该将作文的教学融入社会生活,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写作与生活的联系,突破学生写作的自闭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里,调查社会民俗,欣赏名胜古迹,让学生作为生活的参与者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从而从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素材。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在节假日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写出跟假期活动有关的作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阅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为写作提供借鉴和灵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阅读,不仅局限于课堂,也应该延伸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借助络、电视等资源进行全面、多样的阅读,这样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经验和积累,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学生才会爱上作文这门表达感情的课。

2.2适当鼓励,选好话题,培养学生自信

中职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在作文写作中要适当鼓励学生,发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的作文写得非常拙劣、粗糙也不能够讽刺和批评学生,以免学生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教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给出中肯的建议,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教师应该在作文的选题立意上面多下功夫,不能将自己随意想到的题目就拿给学生去写,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审题、立意和选材的方法,题目的设计要贴近生活,可以结合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可以就“毒奶粉”事件让学生展开写作,()这样的话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要让学生有的说、有的写;也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话题,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自信;还可以在课堂上将优秀作文让作者朗读出来供全班借鉴,这样也鼓励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2.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才能转变学生对于写作的厌恶情绪,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支持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将文字、声音、图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得图文并茂,将一些情境很好地展现在写作课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写作,教师应该适当在课堂上创设与写作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进行写作。学生面对情境就会有最真实的感受,就能够在作文中用最真实的语言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训练时,可以设计以“我的同桌”为话题的即时训练,让学生对同桌的外貌进行描写,时间到后,可以与同桌交换欣赏,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和精彩的地方,促进共同进步。

2.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都是“一气呵成”,一口气写完之后甚至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好的文章必定是经过反复修改而得来的,所以教师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修改的好习惯,可以用一篇例文做示范进行修改,然后对比修改前后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从立意、构思、内涵、情感等各方面进行修改,将修改前后的作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促进作文水平的进步。

【结语】

作文水平体现着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写作,适应时代要求,克服写作困难,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心得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

篇一: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在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就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只有专业科目才是重要的,语文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一些中专毕业生连一份自荐书都写不好,一些参加工作的学生连写份通知都不会。这些严峻的现实引发我们对中专语言教学的深思。该如何解决当前中专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语文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及不同的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故而从学校的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到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都是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以文化课教学为辅。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把语文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使语文教学备受冷落。从而导致学生也轻视了语文的重要性。

2.教师授课随意性大。由于没有可供具体参照的培养目标和升学压力,不少中专语文教师认为中专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只要专业课教师讲好就行了。教师的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授课时的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各行其是,任意发挥想像,只要学生爱听,有趣味,能逗笑,评教好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缺乏教学原则,授课无深度。

3.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降。上中专后,不少学生劲头锐减,语文作业草率应付。有些学生认为,在中学,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都写过无数遍了,上中专就无须再认真练习。因此,不愿动脑,怕写作文,导致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l.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设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考试,关注的是分数。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起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由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它由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和自我点评等构成了新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框架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来,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2.师生互为主体,演绎善教乐学。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中专语文新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突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训练,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改革创新上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把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进行完美的组合,创设出善教乐学的理想课堂。

3.实施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尽情展示,人生的感悟涤荡着求知者的灵魂。例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语文课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共同赏析,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一种平等、和谐、自由、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让语文陶冶情操。

4.创新要加强阅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教师可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设计自己的课堂设想,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

篇二:

1、转换观念,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激烈的竞争,各行各业需要的劳动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不仅数量日益增多,而且质量也日益提高。这种有利的社会因素,既为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显然,培养只是一味死啃书本、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没有出路的。是中职教育,以社会适应性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重在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这与普通教育以选拔升学为目的,重在让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全部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观念,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口语全面地、准确地、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别人认识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思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从新生入学起,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口才是推销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已将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招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认清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人的社会地位、论文参考经济地位有着直接的影响。忠厚木讷、少言寡语已不是现代人的长处,而能言善辩才会更受社会的欢迎。这就使学生从进校起就对口语交际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并很快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

2、联系实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条件

学生上了中职学校后,由于年龄和生理方面的原因,不再像初中和小学那样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而是遇事、看问题,要多看看、多想想再说,担心说错了会被其他同学笑话,指出了他人的错误见解,又怕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一句话,就是不愿多说话。教学中,可联系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口语交际能力的活动,例如,能用流利、准确的普通话即席发言,课前三分钟演讲,对课文作复述和转述,与人得体的交谈、答问,乃至进行自我介绍和辩论等。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说话交流时提醒学生不随便、不马虎,注意特定的情境,能有意识地围绕主题,从语言生动形象、机智风趣等方面去练习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那些羞于启齿、言语木讷、辞不达意的学生,可试着先让他读课文,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如果今天说不了,明天再说;明天说不了,后天再说&&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到学生能说、会说、说得清楚。在说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予以肯定,使学生尝到说的甜头。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能力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较之书面表达能力使用频率更高、用处更多、社会适应性更强的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乃至自己的一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的能力。

3、广泛阅读,拓宽学生口语交际的知识面

中职学生之所以不爱说话,除上面所说的羞于启齿、害怕说错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平时课业负担不重,很多学生沉迷于武打、言情等影视剧和小说,特别是上网打游戏,把大量的美好时光浪费了。他们平时不善于阅读,甚至根本不阅读,以至说起话来言辞短小,干瘪瘪的,前言不搭后语,更谈不上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用词妥帖,思想感情健康,甚至谈不上说话得体而有分寸、条理清晰而幽默风趣。这就很难吸引别人的注意,很难让人从感觉上觉得舒服,也很难引起别人的感情共鸣。这就要启发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教学中,首先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如中职语文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并要求他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实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这样,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读促说,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表达,增添了不少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语言材料。

4、实地表演,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使人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促使人的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它常常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等。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容易被一时的新异现象和新颖对象所吸引,从而对它们发生兴趣,加之现今的中职学生大多较为实际,他们更相信事实,对前途、职业都较为敏感,他们中的多数人早就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了。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如何招聘人才,也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如何进行招聘的。所有这些,既对他们是陌生的,又使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从实地体验中寻找答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可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搜集素材,编成小品,进行实地表演,分别扮演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体味应聘人员是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和竞职演讲的,在交际时如何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如何在招聘人员面前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实现打动招聘人员的目的,促使学生由不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会说。这样,学生学有所乐,口有所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为自己今后的求职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基础,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留心各种语言交际的情境,充分挖掘语言交际的精彩之处,积累丰富的语言交际材料,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篇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指引下和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思索下顺利的完成了开学前制定的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经过对新入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有将近80%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意义模糊,甚至有的学生持有语文无用论这种观点。对结果甚是惊讶。为此我认为,想要清水必先清源,于是在第一堂课就重点讲解中专语文的特点、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从而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教学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严字当头严肃课堂纪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约束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动作比较多,无形当中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在刚开始就明确要求语文课堂实行三不:不准随意讲话、不准睡觉、不准搞小动作,实行了三必:必须带书、必须带笔、必须带脑子。起初不免有违反者。对于这些学生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三、教学模式努力求新 本校刚入学的学生语文基础总体来说比较差,且在层次上是参差不齐。如何让这些学生提升语文的兴趣,采用惯用 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经过仔细琢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一是探究是的教学模式设置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二是转换角色让学生上台来进行授课,提升学生的审视水准,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气氛围。三是设置模拟情景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例如在教授《伊索寓言》时把文中提到的九个小故事改写成剧本,让学生当堂表演,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四、双管齐下努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现语文价值的重要表现之一。事实情况我们的学生在书籍的阅读上还是捉襟见肘的。这与我们的客观实际有关,当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那在这里采用的强制培养模式,在班级开展文学知识竞赛,内容包含丰富,题目形式多样,并且把它纳入期末考试范围之内,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重视度。

五、考试求活 考试所起到的作用是衡量自己学习的效果,这里已经脱离了应试教育的这种约束,所以采用单一的考试模式未免太过枯燥,也不能体现中职语文的一个特点。为此力求创新,例如去年的其中考试我把模拟面试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中检验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为以后的就业做了相应的准备,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六、正面教育和软性惩罚相结合力求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生心灵的天使,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努力进取的精神面貌。经常在课堂上穿插很多人物事迹和生活中的实例。在学生犯错误时并不是挥动棍棒一棍潦倒,一图爽快,而是润物细无声,从心灵上给予感化,首先学生产生的是一种自责,最后会化成进步的动力,实现自己的飞跃。另外一方面从不以尊者的身份自居,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那样无形中拉大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感,鸿沟形成沟通难。平易近人实乃为本。

所谓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刚踏入教学这片沃土,自感阅历太浅,感受不深。但是宝剑锋要得,梅花香要得。也要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篇四: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心得

职业高中的生源质量较差,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入学的起点很低。我们所教的很多学生本来就没有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基础较薄弱,语文素养不够高。进入职业高中后,更是片面地认为,只要专业技能好,其它科目无所谓,甚至部分学生家长也持这一观点,以致学生更加放松对语文的学习。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对语文根本无兴趣可言,在语文课表现为没有探究的欲望,思维比较单一,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思维惰性,上课走神睡觉的情况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要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作为老师所花的功夫就要更多一些,对课堂的组织和把控就要研究得更深一些,在课堂教学上更要多进行创新。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同时,它也要受心理因素,如情感、欲望的制约。进行创新教育首先需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具体来说,在职业高中语文课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激趣。指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你的教学感兴趣,在课堂上能互动起来。

孔子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不爱学习,不善于学习。他们对上专业课都缺乏兴趣,对上语文等文化课更是如此,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感悟早读。

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首先要让他们读语文读出味。我们把简单短小,而且语言或情感特点明显的文章集成册,称之为早读教材。例如有一天早晨同学们读到一篇摘自《青年文摘》的文章,写的是母爱,当学生读完最后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儿欲孝而亲不在后,学生们全部都静了下来,足有一分钟没人说话,我知道学生被文中的情感感动了。

2,上课诵读。

上面所说的早读是让学生走近语文,而课堂的朗读则让学生走进语文。琅琅书声是语文课的一个标志,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老师应该就课文的重点语段进行朗读指导和分析,体会。在课堂上精彩的朗读和分析,无疑可以把学生带入文本。

3,课外阅读。

根据我的观察,爱看书的学生,语言的感悟力理解力会比较强,对语文课的兴趣也比较浓厚,语文成绩自然突出。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给每位学生制作了阅读卡。通过广泛的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是我们的目的。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把握好,组织好这三个时间段,我们就能实现学生从知语文到喜欢语文的转变,再到以语文为乐的更大转变,从而使学生找到学语文的感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要。在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要尽量少讲,但是讲课要精彩,要点不繁,有吸引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消化空间。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1.激趣导入

创造性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师常常能在上课开始用极短的时间,既出示了学习目标,又撩拨了学习兴趣,有时还设置了思维的荒漠,诱发了好奇心及求知欲。如教师上《不求甚解》时,一上课就撩拨学生的思维:今天学《不求甚解》,看看谁能想个办法,把课文变短?再比如一次看《老杨同志》的教学视频,教师激趣道: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了解人的方法。其实了解人不光要听言现行,还要猜出他心里的想法。想不想用这种方法去了解‘老杨同志’?一个问题统摄了全课,课堂创造气氛浓烈。如果遇到名家名篇教师也可以由作者的简介着手导入课文,提问学生对作者了解多少,以前曾学过他的什么作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还能达到温故初中所学习知识的目的。

2.取舍教材

成功的导入之后,应紧紧围绕与之有关的课文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并调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带入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中去。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现状,我们必须要敢于舍弃一些内容,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课文,要能够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学生需要去虚取实,去粗取精。拿《智取生辰钢》这篇课文来说,可以简略的介绍故事情节,主要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多提倡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取得更好的成绩。

3.以生为本。

很多老师都在感叹,现在的职高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课堂上时常常出现 万马齐喑的局面,学生上课的不配合,老师就干脆以自己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如果课堂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都会觉得疲劳,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是不利的。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两位学生扮演大胡子教授和我,我和这两位学生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把课文中的大学课堂搬到我们的中学课堂上来,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很快就把握住了这篇文章的思想主旨。学习《错误》一诗时,我要求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歌上台朗诵,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朗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还主动要求再为大家唱一曲。由此可见,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活力和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学设计合理,教材处理得当,可使老师在课堂上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效果。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

(三)存异。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要承认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悉心辅导,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统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路。如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可以围绕文中提到的究竟人生是机遇重要还是自身的素质重要这个议题开个辩论会,教师担任评委,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学习《宋词二首》,我们可以让学生畅谈究竟喜欢哪一首,还可以延伸到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也可以有一千个苏轼,一千个柳永。

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创造,当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最致命的缺欠也是创造。创造力是多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育通过一篇一篇教材(尤其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因为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性情气质对之做出不同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它能启发学生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激起学生探求和创造的欲望。这也是语文课的特殊魅力所在。我们不能人为地创造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强迫学生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去理解。否则,我们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它的特殊性,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提倡创新,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发挥他们创造能力,为他们能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职高教材第一篇就是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前人尚能创造,我们更应如此。

篇五:职中语文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心得

如何激发职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引导他们身临其境,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尝试摸索,我认为教师应在备课时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充实教材,帮助学生理解。

一、补充内容,培养情感

文学作品大都言简意赅,甚至意犹未尽,从而留下充分的艺术想象空间。教师在讲授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把必要交代的内容补充出来。像《炉中煤》这首诗表现的是眷恋祖国的情绪,仅靠读读,除了句子的朗朗上口和构思的新巧外,学生很难领悟更深的内容。当然他们也知道这是首爱国诗,但他们并没有体味到作品中炽烈、奔放的情感。因而在教读这一首诗时,适当地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懂得诗人的心声,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很有必要的。

二、注重引导,加深理解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主要由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理解构成。没有教师准确有序的引导,学生的理解欣赏只会是表面的,甚至会不着边际。如在教学季羡林的《富春江上》一文时,学生对文中涉及古今中外的材料安排不是很明白,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穿插于写景状物中的议论语句上去把握,围绕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一线索去体会,就会明白文中的材料尽管看似很散,但是都统摄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景仰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旨之中;就会明白文章的山水景物是形,文化内涵是神;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也就很明显了。

三、分析比较,体会方法

比较出优劣,比较出真知。对小说这类篇幅长,包容量大的作品,适当的补充当然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作品生活,但学生在好奇心满足后,只能记得几个场面、几个片段,整个文章的内容却不易把握。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文时,我在作简单的背景介绍之后,即引导学生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以林黛玉的视野为摄取镜头,拍出人物和环境这两大块来。将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作为比较阅读的重点,通过林黛玉的心理活动、观察来比较二人出场的相同之处,再找出二人出场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出场对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到《红楼梦》这部巨著写人方法的艺术性。

四、融入表演,激发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而职中学生的特点却是好动不好静,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让他们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发现在教学中将分角色朗读转变为适当的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雷雨》这类剧本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剧本改成话剧来表演,做到人人参与。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第五篇: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以人为本的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陈晨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五年来,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教研教改活动。在这期间,既有一些教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职语文教学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中职语文教学不是以升学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中等职业人才为目的。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巨大的升学压力,可以开展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中职学生有共同的特点:不爱学文化知识,只想学一技之长,尽早就业。然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既便是有了一技之长,进入社会也无法与人交流、沟通,那么,就不会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施展所学的技能了。因此,根据学校的职业教学实际,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点,总结近年来在教学教研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一、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把每一个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完整的人,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在教学中让他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教学内容答案单一化、标准化,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学原则相违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用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人品的好坏,要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学”贵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基于这一点,我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允许他们随时打断我的讲课,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比如在上莫泊桑的《项链》时,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路瓦栽夫人不把丢项链的真相告诉佛来思节夫人?如果告诉她,不是就不用受十年的艰辛了吗?我让全班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踊跃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都给予了肯定,并且问他们,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告诉你的朋友真相。有的学生说不会,也有的学生说会。我因势利导指出性格决定命运,同一件事情因不同的性格就有不同的处理结果。这样,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提高语文课趣味性,培养学生兴趣。

1•讲究授课的艺术性。授课的艺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拿莫泊桑的《项链》来说,我问学生:“小说的结尾有两个特点:一是合乎情理;二是新颖别致。而这两个特点恰好就是续写的要求。那么,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会怎么样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好吗?”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进行大胆又合理的想象。这种教法,是从假设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智力功能,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这是寻常思维训练所不能替代的。

2•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文言文及诗词不感兴趣,一学习文言文或诗词时,就表现得无可奈何。我就用相关的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李白的《将进酒》时,我先放一段濮存昕的配乐诗朗诵,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再让学生听一遍,才进入诗句的讲解。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帮助下,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印象颇深,久久不忘。

3•加强知识积累,丰富文化底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像一块试金石,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智力水平和口语表达的技巧。语言要有感染力,就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俗言俚语登不了大雅之堂;没有知识的储备,搜肠刮肚,讲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业余时间搜集材料。在课上,我让学生记录我整理的名诗古语、俗语谚语、成语的来历,让学生做好笔记,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知识水平,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师生关系的和谐性,注重情感教育

作为教师要努力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我校学生大部分将分配到长三角大城市工作,结合职业特点,我为他们开设了普通话知识的学习,把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给学生讲普通话知识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词组,让他们对这些词组进行正确发音。正好下课了,我告诉他们下节课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进行发音训练,大家做好准备。等再上课时,我一进班级学生们就偷偷地笑,让我感到莫名其妙,我也没在意。当我指名让学生站起来读黑板上的词时,发现有不少的词组已经被调皮的学生在原字的基础上改变成另一个字了。学生都等着看我发脾气。我非但没训斥他们,反而夸字改得不错。这一举动使学生们愕然,改字的同学也不好意思了。从那以后,调皮的学生上课时也能紧跟着我的思路,认真听讲,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课下,学生们都能把心理话说给我听。在我得到学生尊重的同时,学生不仅对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还直接感觉到了语文知识在专业课中应有的价值,学生对学习语文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结工作以来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我深切地感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准则,我会从这个准则出发,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的现实,在教学实践中更深一步的进行教学教研探索,为中等职业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高二语文教学总结 潘盛碧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两年来, 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教研教改活动。在这期间,......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篇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以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干......

    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善教”“乐学”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这些年来,我既有一些教训,也收获了一定的经验。中职语文教学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中职语......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汽修焊接专业徐国梅 中职学生有共同的特点:不爱学文化知识,只想学一技之长,尽早就业。然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既便是有了一技之长,进入社会也无法......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1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不是第一次从事了,每次都有新收获,在城轨半年来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中职语文课堂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堂,由于面对学生的特殊性它更注重......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10篇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1 一、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努力使教学做到“目中有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逐步适应了高中的学习。但是,他们的基础较弱,在大容量的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模版)

    1 知音之交 俞伯牙,是楚国郢都人,在晋国任上大夫。晋侯想与楚国通好,就派俞伯牙访问楚国。俞伯牙到楚国办完公事,拜辞楚王,楚王赠给黄金彩缎,高车驷马。俞伯牙离楚国一十二年,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