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水母娃娃的舞会(备选)(绘画)
中班美术活动:水母娃娃的舞会(备选)(绘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涂抹的方法,表现水母不同动态下的半圆形身体。2.探索运用不同的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水母,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 带来的不同感觉。
(二)材料投放:各种各样的水母图片,蓝色的卡纸人手一张,白色、粉色,黄色、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线描笔若干,背景音乐《水族馆》。【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特征。
(一)了解水母的基本外形。
提问: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的触手是什么样。
(二)感受水母的动态。
提问:你看到的这些水母有什么不同?弯曲的、螺旋的触手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些水母像在干什么?
(三)表现水母的造型。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二、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
讨论:水母的身体可以怎么表现?水母跳舞的时候,它的身体与触角是什么样子的?
三、幼儿创作作品《水母娃娃的舞会》,教师观察指导。
四、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触手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提问:你的水母在跳什么样的舞蹈?你是用什么线条来表现的?
第二篇:小班美术教案水母娃娃的舞会
小班美术教案水母娃娃的舞会
小班美术教案水母娃娃的舞会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涂抹和勾画的方法表现水母的身体,并用曲线添画触手。
2、通过欣赏和动作模仿,尝试表现水母半圆形的身体和长长的会扭动的触手。
3、乐意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表现水母扭动的样子。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水母。
2、水母的图片,圆形拓印玩具。
3、深蓝色卡纸人手一张。
4、白色、粉色、黄色、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棉签若干。
5、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1、出示水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外形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你们看看,是谁呀?
(2)教师: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触手是什么样子的?像在做什么?我们用小手学一学它扭来扭去的样子。
(3)教师总结:水母有一个大大的、像蘑菇一样的身体,还有许多长长的会扭来扭去的触手。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水母身体的不同画法。
(1)教师介绍绘画材料。
(2)请个别幼儿绘画水母的身体,教师反馈幼儿绘画的方法。
教师:谁愿意用水粉笔给大家画一个水母的身体?
3、教师创设游戏情境,示范添画水母的触手和表情。
(1)添画触手。
教师:这个水母宝宝的触手扭来扭去的像在跳舞呢,一只小手都舞到头上去了!(教师一边说一边添画触手)
(2)添画表情和背景。
教师:水母妈妈和水母宝宝们向你们打招呼呢!你看,眯着两个小眼睛,还向你们顽皮地吐舌头!(用棉签蘸黑颜料添画表情)这个水母宝宝的嘴巴圆圆的,它在做什么呀?(教师用圆形的玩具拓印泡泡)
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会使用到水粉笔、棉签、玩具这三种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能够明确每种材料的方法及步骤,教师要清晰、简要地介绍各种材料名称及使用方法。或者可以通过逐步提供材料的方法,以减轻幼儿操作的负担。
4、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表现不同造型、表情的水母。
5、展览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你喜欢哪个水母宝宝?它在做什么呢?
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收集一次性的碗和软点的'线、毛根,尝试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水母娃娃。
环境创设:将幼儿绘画的水母作品和收集的水母图片张贴在一起,引导幼儿欣赏照片、绘画作品的不同效果和情趣。
家园共育:
①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水母的图片,让幼儿充分了解水母的身体结构。
②帮助幼儿丰富有关水母的知识,例如水母的种类、水母的生活习性等。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环节也较清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现的都很棒,也很快的抓住了笑脸娃娃的特征,但是在使用模板作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孩子不怎么会描圆,画到一半就不知道怎么把手绕过去再画,于是,我进行了个别的辅导,但效果不怎么明显,我想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小班美术教案水母娃娃的舞会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涂抹的方法,表现水母不同动态下的半圆形身体。
2.探索运用不同的曲线(螺旋线、波浪线等)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水母,欣赏过各种线条,表达过每种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
(二)材料投放:各种各样的水母图片,蓝色的卡纸人手一张,白色、粉色,黄色、黑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线描笔若干,背景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母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母的特征。
(一)了解水母的基本外形。
提问:哪里是水母的身体?它的身体像什么?哪里是水母的触手?它的触手是什么样。
(二)感受水母的`动态。
提问:你看到的这些水母有什么不同?弯曲的、螺旋的触手会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这些水母像在干什么?
(三)表现水母的造型。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水母舞动的触手。
二、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创作设想。
讨论:水母的身体可以怎么表现?水母跳舞的时候,它的身体与触角是什么样子的?
三、幼儿创作作品《水母娃娃的舞会》,教师观察指导。
四、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感受曲线表现的触手所产生的舞动的感觉。提问:你的水母在跳什么样的舞蹈?你是用什么线条来表现的?
第三篇:美术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备选)(绘画)
中班美术活动:好饿的毛毛虫(绘画)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绿、黄色系表现毛毛虫。
2.尝试运用大小不同的圈勾画出毛毛虫的形象。【活动准备】
(一)材料投放:1.毛毛虫实物图片和毛毛虫生长过程图片。2.水粉颜料、排笔、蝴蝶形状的黑色卡纸、白色素描纸、剪刀、各种不同粗细的吸管。
(二)环境创设:创设主题墙“毛毛虫变身记”,展示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活动过程】
一、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欣赏毛毛虫的实物图片和毛毛虫生长过程图片,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并产生创作欲望。
二、情景游戏“如果你是毛毛虫”
(一)引导语:如果你们是小毛毛虫,该如何去找好吃的东西呢?
(二)互动游戏,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示范画圈圈。1.引导语:今天没吃午饭,我好饿呀!哪里有好吃的东西呢?(教师准备多个调色盘,每个盘子里放置2-3种近似色颜料。)2.引导语:哇,好香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可要饱餐一顿了!(教师启发幼儿将不同色彩的颜料想象成各种好吃的东西,并示范用转和涂的方法在纸上画圆圈。幼儿扮演的毛毛虫吃一次,身体就长大
一点,画的圆圈要一个比一个大。)
三、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用画笔旋转涂抹出毛毛虫圆滚的身体。
四、合作完成作品。
(一)引导幼儿合作,将画的圆圈圈剪下来,一个接一个地贴到白色素描纸上,用大小适宜的吸管做毛毛虫的脚,最后在蝴蝶形状的黑色卡纸上进行花纹装饰。
(二)引导幼儿在粘贴的过程中边讲故事边操作,体验毛毛虫从学吃、学爬,到变成蝴蝶的过程。【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毛毛虫变身记”主题区里,引导幼儿尝试饲养毛毛虫,并做成长记录。
生活活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出现的昆虫,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家园共育:请幼儿与家长分享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领域渗透: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第四篇:美术水母教学反思
油水分离的画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学生对此会有一点新鲜感。油水分离画,就是先让学生用蜡笔进行简单的绘画涂色,接着将颜料刷在画纸上。让学生体会水油分离的绘画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知道水和油是不能融合的,也知道蜡笔是有油的成分的,而颜料中加的是水,所以用颜料刷背景后用蜡笔绘画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不会被覆盖。
九年级是高年级,学生对生活认知有一定的经验,在劳技课和语文课中学生接触过“海蜇”,而海蜇就是一种可食用的水母,因此,我选择了“水母”这个主题内容,也可以给学生拓展普及关于水母的知识。
在绘画过程中,A组学生能够完成绘画,而B组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涂色单一,涂不满2.水母的触手形状单一,不会延伸变化。我发现高年级学生的绘画习惯非常“规矩”,尤其是能力稍低的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老师怎么画,他们就怎么画,几乎每一笔都想跟老师的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学生的绘画创造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多鼓励他们在绘画上多加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第五篇:美术:向日葵(备选)(手工)
中班美术活动:向日葵(备选)(手工)
【活动目标】
1.欣赏、了解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尝试用不同瓜子组合粘贴表现向日葵。
2.学习用环形围绕的方式排列组合并粘贴向日葵的花盘,注意瓜子品种及颜色的搭配。【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有欣赏凡·高作品《向日葵》的相关经验。
(二)材料投放:各种西瓜子、白瓜子、葵瓜子等,黑色底板,绿色叶子,乳胶,排刷,抹布等。【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向日葵》图片,了解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及基本结构特点。
(一)引导语:你觉得向日葵美吗?向日葵的花盘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好像什么?
二、幼儿尝试用瓜子粘贴向日葵,教师观察指导。
(一)引导语:你们知道向日葵的圆盘里装着什么吗?今天我们就用它的种子来装扮一朵美丽的向日葵吧!
(二)讨论粘贴向日葵的方法用什么方法可以排列圆形的花盘?花瓣与花盘一样吗?花瓣可以选择什么材料表现?花茎和花叶可以怎么表现。
(三)幼儿粘贴,组合完整的作品,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1)引导幼儿迁移观察图片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粘贴活动,自由表现向日葵的外形特。
(2)提醒幼儿在操作完成后捡起酒落在地面、桌面的材料,保持整洁。
三、欣赏品,感受不同表现方式的向日葵。
(一)幼儿自由欣赏、评价作品。引导语:你喜欢哪幅向日癸,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发现作品中有创造性和有特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