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能力

时间:2019-05-15 04:5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议论文阅读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议论文阅读能力》。

第一篇:议论文阅读能力

唐科升

在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初中 阶段的议论文教学,相对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教学而言,其难度似乎要大一些。在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的培 养上,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教师应该怎样认识这些规律?应该怎样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议论文 阅读能力呢?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按照一定的梯度来进行。人们常用“循序渐进”来表述求知与提高能力的科学过程,因此,理出议论文教学中的“序”,议论文教学 就有章可循,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议论文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记叙文、说明文的教学中逐步渗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知识因子

阅读教学的载体,是分散在各册教材中的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在不同阶段,各篇课文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 要求与学习重点。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单纯地记事情,既不说明一些情况,也不表示 作者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单纯地发议论,既不说明一些情况,也不谈及具体事物的。议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并不仅仅限于议论文,也可以运用于记叙文或说明文中。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这种情 况,古往今来的文章中并不鲜见。明代茅坤说司马迁写的《屈原列传》是“以议论行叙事体”,《屈原列传》 插入议论共三处,一是从评论《离骚》中肯定屈原,二是肯定屈原存君兴国之志,再从评论楚怀王不知人之祸 中肯定屈原的为忠为贤,三是从屈原与渔父的辩论中肯定屈原坚守高洁志气。全文夹叙夹议,相互补充,写成 屈原颂歌。古人这种写法,对我们教学议论文不无启迪。

初中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是记叙文。记叙文中往往带有议论成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 的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写了一个孩子渴望得到一副熊皮手套来送给他的奶奶的故事,文章结尾说:“我 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 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这段文字,对孩子的褒扬之中含蓄着对大人们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现象的一 种认识,属于议论的表达方式。又如《一面》的第二部分,写出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也是议 论。这两篇文章,都是记叙文,但其中的议论成分,对文章中心的表达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说明文中也有议论成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最后说:“我国桥 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情赞颂。《苏州园林》一开头,就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区分出这几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告诉学生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实际上就已经在学生心目中植入了议论的知识因子。当然,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教学中,如果过于强调议论这 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与作用,无疑是喧宾夺主。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说明文中的运用及作用,只能是 点滴渗入,这一课完不成,还可在下一课进行,学习的课文多了,日积月累,这种认识就会逐步得到强化。由 于学生在学习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过程中已经积存了有关议论的知识,那么,在日后的议论文学习中,对议论就 不会感到陌生,自然就会化难为易。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议论 文教学的“序”中的第一个阶梯。

二、根据学生已具有的记叙文、说明文的智力基础,因势利导,完成从记叙、说明到议论的平稳过渡

据调查,学生一拿到新发的语文课本后,在教师未讲之前,自己最先在课下阅读的课文是童话、民间故事、寓言,其次是教材中有人物有情节的记叙文,第三是散文,能自觉地把教材中的议论文看一遍的学生,一个 教学班中只有一两个。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兴趣并不高,教材中安排的议论文,新大纲规 定的基本课文只有9篇,初一年级安排的基本课文中的议论文只有2篇,一篇是《纪念白求恩》(一册),一篇 是《谈骨气》(二册)。讲好这两篇课文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是起始年级的议论文起始篇目。讲好这两篇课文,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畏惧心理,调动起他们学习议论文的热情,为以后大量学习议论文奠定一个良好 的心理基础。假如在教这两篇课文时,不合时宜地讲论点、论据、论证等关于议论文的知识,那么肯定会成为 教学中的“败笔”。

由于学生上中学以后初次接触议论文,因而,不妨先从记叙起步,让学生站在记叙的知识阶梯上,引导他 们平稳地向议论的阶梯攀援。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记叙文阅读积累,上中学以后,学习了相当数量的记叙文,对于议论文教学而言,这是一个十分可贵的基础,再加上在记叙文的教学中已渗入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知识 因子,那么议论文教学的“难”,相对来说,就容易解决了。

《纪念白求恩》编排在第一册的第四单元,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把这篇课文编在这个单元是要以议论一 个人来反映革命生活的。教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记叙性语句,如课文一开头:“白求恩同志 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这段文字,叙述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由于是记叙性文字,因而不存在多大的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诱导:课文所以 要用这样一段记叙性语句,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议论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作者的一种看法与主张。而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前面的记叙文中已有接触,不过这篇课文是以议论为主罢了。这样,就把议论中的记叙和 记叙中的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谈骨气》这篇课文,记叙的成分比《纪念白求恩》要更多一些。课文用记叙的方式列举了文天祥、不食 嗟来之食的穷人和闻一多三个例子。如果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实际上就是三篇小记叙文。根据学生已有的记 叙文阅读的知识基础,先把它们当作记叙文来读,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三个小故事分别说的是三个人的什么精 神,它与课文开头引用的孟子的话有什么关系,要表明作者一种怎样的观点,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自然就解 决了议论文的论据、论证和论点的问题。

议论中结合记叙,用记叙来支持议论,是议论文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把握好从记叙到议论的 契机,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效果。

说明几乎是议论文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大自然警号长鸣》(四册)作为一篇议论文,其说明成分就不少。如“在农业国中,我国每人平均耕地数量在世界上是偏少的;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只占全国面积12%,也低于世 界的平均水平;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世界上排在后列。”这几句话从我国人均可耕地的数量,森林覆盖面积,自然保护区三个方面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我们“也有好些不利条件”。从表达方式上说,这几句话是说明,从 它在文中的作用来说,它是为了证明观点的论据。由于学生在三册语文教材中已学过了不少说明文,对说明这 种表达方式,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积累,因而,对于这种对议论的对象作充分的说明,在此基本上再论 断是非的议论文,学习起来就能理解说明是从属于议论,是为议论服务的。这里,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知识 储存,使之能把说明中的议论和议论中的说明联系起来,从而站在说明的阶梯上,进而学好议论文,培养他们 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基本课文的例子作用,把阅读议论文的“钥匙”交给学生,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再上一个新的知识阶梯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阅读能力的梯度就不可能是一个平面,而是立体交 叉、互相渗透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基本课文只有9篇(不含文言议论文),即使把这9篇课文讲得再精 再细,要让学生具备《大纲》规定的议论文阅读能力,也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教材中 编排了不少自读课文。目前,对待自读课文的态度,有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把自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处 理,分析得过细过透,学生完全被当成了接受现成结论的机器;另一种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为升学 考试不考自读课文,因而对自读课文不加任何引导,大撒手放任自流。事实上,自读课文是基本课文的有效补 充,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本课文的例子作用,把阅读议论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举一反三 的能力,使他们确实把这些自读课文读好、学好,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以《失败是一个未知数》为例。这篇课文编排在《谈骨气》之后,因而可引导学生运用在学习《谈骨气》 时掌握的方法来自学这篇课文。两篇课文中都有记叙,而且记叙的方式基本相同,记叙的内容都是相对完整的 故事,有了学习《谈骨气》一文的基础,那么,稍加指点,即可使学生明确文中的记叙部分是为了印证文中观 点的论据。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学”,真正收到自学的效果。

学生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钥匙,除了引导、点拨他们自学自读课文外,还可以由此向课外延伸,引导他们 去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这样,就大大拓宽了他们的阅读空间,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了。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心智技能是分阶段进行的。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心智活动能力,也是应当分阶段进行 训练的。就议论文阅读而言,这个阶段就是议论文教学中的“序”。能循着议论文教学中的“序”渐进,自然 会使学生受益,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长期以来,支撑和影响中学议论文教学的知识,老师们熟悉的议论文知识,有哪些? 多年来固化的议论文知识,最基本的有两点:

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三段论:(论证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他知识:

3、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辨证思维

5、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

6、杂文特点

以上,通常就是教材议论文单元的学习重点 且不论各单元的选文是否和单元重点匹配,也不论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我们要思考的是:人们日常阅读议论文,是按照这些知识的指引来阅读的吗?这些知识对于议论文的阅读理解,到底有多大作用?

我们怎样读议论文 ?

在日常状态下,我们读议论文,是想获悉作者的立场观点;进而,要么被作者说服,要么心生疑窦,对作者的观点或论证产生质疑。获悉观点的过程,也是思考质询的过程。

议论文教学,不只是找到中心论点后,看作者如何论证,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这种“求证式”教学思路暗示着:作者的观点是无可质疑的;这种教学思路在扼杀学生思维与探究的乐趣和权利);而是要通过思考和辨析,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分析作者观点的价值与是非。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思考和辨析的途径通常有:(1)背景知识;(2)文章自身的论证逻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初中)议论文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议论文阅读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1)提高思想认识能力,对生活现象、社会问题,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鉴别能力。总之,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国际学校作文题的故事:“对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如:汶川地震,可以引发什么感想和思考?大多数学生只能想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还可以想到什么呢?没有思想能力,在阅读(特别是文字作品阅读)中就很难有多元理解;在写作(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中就没有多维角度。

(2)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如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3)议论文还要讲究整体把握。

第二篇:议论文阅读能力提升(三)

初三议论文阅读能力提升训练

(三)不 设 防(王蒙)(15分)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二是。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的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一一乱抓辫子乱扣帽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有删改)1.(4分)作者主张“不设防”,其理由有:

(1);⑵ ;⑶ ;⑷ ; 2.根据第④⑤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分)不设防的核心:一是,二是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答: 4.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3分)答: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十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

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 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

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 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辫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答: 6.选文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答: 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⑤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仪表美、修饰美在某种阶段时间里暂7。阅读选文⑥—⑨段,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3分)刘备自律的名言 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怎样做到“慎独”→(①)(③)爱因斯坦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②)吴阶平年老时还不忘反思自己

8。下面三句话均出自选文结尾段,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1)“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谤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2)“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珞,明辨是非曲直;(3)“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答:

勇敢的追求真正的美 [秦牧](17分)

①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力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她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他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环节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地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他具有崇高的心灵,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熠熠闪光的缘故。

⑦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9.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0.第②段中作者采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强调什么?第③段中契诃夫的话和第④段中托尔斯泰的话,都是理论论据,两者是否可调换使用,为什么?(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⑥段中作者对忘我的科学家、思想家对“美”的追求的观点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中的“不寻常”指的是什么?第⑦段中“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中的“前者”指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简要回答以上问题。(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了本文后,你对“真正的美”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第三篇:议论文审题说理能力提升教案

议论文审题、说理能力提升教案

王小静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法,再次审读原作文题,解决本次作文审题中存在的片面把握材料意旨的问题。

2、通过一次作文导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如何做到全面把握材料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说理过程中如何做到紧扣观点,不偏不倚。教学过程: 导入:

上周,同学们经过一番细心审题、构思,奋笔行文之后,交给我一扎沉甸甸的作文稿。我拜读完同学们的大作,很有感触,今天是我们一起来谈收获和不足的时候了。作家艾芜说:“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艾芜先生这句话谈到了,要从别人的角度去冷静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们就着本次作文题,一起来审读题意,探讨写法,并尝试修改自己的文章,使我们的作文能再上升一个层次。

一、文题回放,审清题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在陕西宝鸡上大一的贵州女孩王艳,今年年初不幸突患重病。为了拯救这个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宝鸡市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募集善款。经过数月的治疗,王艳转危为安。昨日,王艳家人再次来到宝鸡,将剩下的12万元爱心善款退还公益组织,让爱的力量延续,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材料二:18岁白血病女孩黄某向微信公众号“白血病公益救助会”求助,对方利用她的信息发文筹款后却将大部分善款卷走。事后调查发现,该“救助会”实为一家空壳公司。近些年,类似的个人求助骗捐事件频频上演,且形式多样,令网友们防不胜防。

你怎样看待王艳家人和求助骗捐的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不少于800字。

1、问:这个作文题的最佳立意是什么?下面是一些同学的立意,大家说说看合适不合适。

① 要多做善事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们。②莫让利益泯灭良心。

③严厉指责社会上某些人缺乏诚信道德,为一点小钱、一些私欲而损害他人利益。

④勿利用他人的善心。

⑤求助捐款要到正规的慈善机构去申请。

师:上述立意都只是说到某一则材料,而没有兼顾两则材料,这样的立意是偏题的。

2、指点审题方法,明确立意。

试想,命题人为什么要把两个材料放在一起命题,而不是选其中一则材料呢?对于多则材料的作文题,审题立意时我们该怎么做?作文审题一定要整体把握材料,分析多则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结合异同点来拟写观点,这才是最佳立意。

①两则材料的共同点:都是谈对待“爱心”的,②两则材料的不同点:

材料一:受捐者王艳病好后,退还善款,让爱的力量延续(正)材料二:救助会借善骗捐,让欺骗爱心(反)

③两则材料的现象实质及结果:一是接受善,发扬光大善;一是利用善,伤害爱心。

因此,最佳立意是:要善待爱心。观点句可以拟写为:

①善待“爱心”,让爱的力量在文明的国度里延续。②诚信受捐,还“爱心”一片圣洁的天空。

二、就事说理,说出事件本质

同学们,我们明确立意后,在“就事说理”的过程中就要做到时时回应指令去说理,而最重要的说理就是能一语中的,说出事件背后的本质。点评材料要由表及里,说出材料中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来,不能只简单的说谁对谁不对。

1、投影一则学生写的说理片段,让大家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请大家说说下面某位同学的说理文段的优点和不足。

近日,贵州女孩王艳突患重病,为拯救她,宝鸡市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募集善款的新闻,与另一则关于18岁白血病女孩黄某向微信公众号“白血病公益救助会”求助时,该“救助会”利用黄某信息将筹集的钱卷走的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对此,我认为王艳一家人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反之,求助骗捐是不妥的,应被社会打击才对。

为了拯救这样一个患病的女大学生,宝鸡市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这是在别人有难时给予人道的帮助,同时对自己也会有相应的反映,宝鸡市人们的爱心可以让人们觉得更加温暖,爱心人士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求助骗捐是有些人利用了人们的爱心,让爱心变成了他们的私利。近年来,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我们应注意,在将爱心给予他人时,切记不要让那么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我们的爱心。

学生七嘴八舌发表意见。

师:这位同学的作文有二处不妥。

一、对原材料的转述语言不够简洁,且概括材料的角度不符合题目的指令要求。材料中说“你怎样看待王艳家人和求助骗捐的做法?”是要求我们从这个角度说理,那我们也应从“王艳家人和救助会骗捐的做法”这一点上概括材料。概括材料角度不准确,其实是作者审题不明确的问题。

二、就事说理的重点偏向了“爱心人士”,明显跑题了,且说理流于表面化,还没有揭示出事件的实质性问题来。因此必须重写该说理段。老师给出的修改文是这样的:

近日,两则鲜明对比的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一则是贵州女孩王艳病情好转后,家人将剩下的善款退还公益组织,以用于救助其他人;另一则是某“救助会”利用白血病女孩黄某信息筹款后,却卷走善款。对此,我认为王艳一家人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反之,求助骗捐是不妥的,应被社会打击才对。

王艳家人退还剩下的善款“让爱的力量延续”,这个关于爱心与善良的故事,正在感动着人们,让人们看到了社会浓浓的温情。王艳一家人的一个细小举动,让人们看到他们对慈善行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恩,懂得感谢,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和所倡导的。他们的举动,让人们看到了可贵的慈善“接力”。受助者将剩下的善款退还给公益组织,让慈善延续,让人们看到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给予,而是一种守望相助。传递爱心的人,也将收获爱心。

空壳救助公司的骗捐行为实质上是道德缺失的行为。打着“救助”的旗号来行骗,利用他人的善心牟私利,是诸类人精神信仰坍塌的表现。它严重伤害了急切等待救治的病人的身心,也伤害了公众的爱心,更践踏了社会诚信,它是一个社会道德毒瘤!因此我们应严惩这种行为,坚决清除这个毒瘤。

2、投影一位同学写的精彩的说理文段,让大家欣赏。

爱心募捐本是一件善事,是人们将爱的力量凝聚,以使生命能更好延续的行为,更是人们同情之心的体现。它表现出的,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现如今,爱心募捐仿佛成了贪念的代名词,所谓的救助会就像一个看不见底的黑洞,善款去向无人能知,结果导致想捐不敢捐的现状。同情心渐渐泯灭,所有人都冷眼看着受害者无动于衷。

试想,如果这样的社会现状长期发展下去,国家何谈和平发展?

而王艳及其家人归还善款的行为又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光,他们让大众看到了人性的希望,让那些自以为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救助会”受到一次无比沉重的打击。他们让人们的同情与信任得到了回报,真正实现了让爱延续的社会理念,激励人们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文章中的某一段说理使它符合主题,提升说理的力度。(时间5分钟)

之后,请2-3位学生选读他们改好的文段或他认为文中说理比较好的文段。

三、用例说理,兼顾材料要素

在说理过程中,如果能用上恰当的事例,那么所说的现象道理更充分,更有普遍性,但怎样的事例才适合于本次作文的主题呢?老师认为用例一定要同质举例,对于本作文题来说,用例就要兼顾到献爱心与接受爱心的两者,并侧重写接受爱心的人的态度,且所用事例中要兼顾到正反两面。

1、分析学生们的用例,明得失。

师:请同学们说说,下列事例用于本次作文的主题中,是否妥当。

        ①肯德基服务员帮助残疾人进餐;

②搜狐网上媒体曝光,职业乞丐开着宝马车“上班”,年收入超30万; ③诈捐(虚报捐款数目少给钱);

④白礼芳老人省吃俭用,捐助贫困大学生; ⑤美国年轻人詹姆斯到中国支教,将爱心传递; ⑥张世平把爱带给麻风村里的每一个人; ⑦邮差陈翔把爱心邮件带到山村; ⑧郭美美非法使用善款事件;    ⑨黄晓明救助患白血病女孩; ⑩消防员郭志祥救老奶奶离开险境

⑾浙江绍兴一夫妇募捐救女,结果却被扒出开奔驰豪车戴钻戒;

很显然,上述事例中②③⑧⑾四项是符合主题的,其它的则是不妥当的,因为它们只是单方面说到“献爱心”,这是放大了“爱心”范围,已超出本次作文的主题了。

2、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贴切的说理文段供参考。

①希望工程捐助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曾多次下乡支教,到大山里给孩子们补课,帮助贫困学生。她以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让爱的力量在社会中延续。

②2006年,南京彭宇案,引发社会质疑“做好人”。但最近一项网络调查,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调查中问道“见到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两者只能选其一时,66%的人选择扶,34%的人选不扶。这说明慈悲善良,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仍在大多数人心里。

③农民工黄某在四胞胎早产儿病情稳定后,将余下的善款退回,他说:“这些都是别人挣来的钱,不能私吞,我还有力气,欠的钱可以慢慢还,但不能拿这些钱”。质朴的话语,感动了无数网友,让大家看到了社会中更有真诚在。

④李小璐捐款后发现被骗,但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万一是真的呢?”其夫贾乃亮更言道:“我们可能会被骗,但不能因为怕被骗而不去行善。”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而阻止我们行善的步伐,我们要践行“为爱奋斗”的精神。

⑤陈光标遇到骗捐后,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这类事件很多,但是我却不会放弃行善,不放弃爱心。我们要相信,正义的爱心绝不会屈服在社会的害虫之下。”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一次作文训练后出现的问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策略。包括如何审题立意,如何由表及里的说理,如何用例说理等,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帮助,能切实提升本次作文的说理能力,并对以后的议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五、课后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整篇文章。

第四篇:议论文阅读能力提升(二)参考答案:

议论文阅读训练

(二)参考答案:

(一)善于舍弃

1.我们要善于舍弃

2.从善于舍弃的重要性的角度证明了作者观点。

3.首先举出阿西莫夫聪明地传诵并取得成功的事例,然后从舍弃需要忍受痛苦才能取得成功的角度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扬长避短可以走向成功的结论。

4.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二)学会宽容

1.人生在世,要学宽容

2.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或历代圣贤都把宽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

3.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

4.天之所以能称得上高,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覆盖;地之所以能称得上广,是因为任何事物它都能承载;日月之称得上明,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普照;江海之所以能称得上大,是因为它没有什么不能包容。作者在这里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表明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弘的气度。

(三)1. 论点:人生既要有所取,又要有所弃;不仅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分论点: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需要用减法。

2.举例论证:他以惊人的毅力专注于科普创作,50年中创作了500万字的科普作品。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他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全国“劝进”之声四起,但他坚持卸任,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减法。

道理论证: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只要不违法,手段正当,不损害别人,符合道德伦理,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

比喻论证: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需要用减法。

3.“加法”指合情合理合法的追求。(或积极的追求,或人生正确的“取”和积极的“为”)“减法”指减去人生过重的负担。(或人生应该有所“弃”有所不为)(意思基本对便可)

4。核算人生(人生加减法)

5.(言之成理就行。)

(四)为别人喝彩

1.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2.事实论据,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3.内容: 法国人在大运会上高兴旗帜祝贺北京申奥成功,获得热烈掌声。

作用:这个事实论据论证了“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是弱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4.略

5.略

第五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能力议论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http://yi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能力:议论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基本要求是写作能力,而议论文通常会被很多考生作为首选文体,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要系统滴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在此进行细细讲述。

(一)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1.正确性

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对议论文最起码的要求。

2.鲜明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3.新颖性

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提出超越他人的见解,而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表面的泛泛而谈。

(二)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1.论据的类型

(1)事实的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和感受等。

(2)理论的材料。包括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

2.使用论据的要求

(1)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2)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3)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要解决“证明什么”,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的核心要求是有效、简明、新颖。

1.有效

论证是为论点服务的,论证方法的使用,首要的要求是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支撑论点。否则就是文字的堆砌,除了增加文章字数外,几乎没有价值。因此,论证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此称为论证的“有效性”。

【示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政府要善于以媒体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工作。【分析】

文段引用了一句名言,而后直接得出“政府要善于以媒体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工作”这一结论,明显缺少必要的分析阐述,观点的提出牵强、突兀,论证缺乏有效性。可在名言后加上适当的分析阐释,如“现代社会,媒体是政府最真实、最客观、最便利的一面镜子,政府的一言一行,在媒体上得到反映;公众对政府得失的种种评价,在媒体上一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益阳考生考试交流群:32003358

4国家公务员考试http://yi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折射出来”,如此,最终观点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2.简明

议论文篇幅短,要求论证要精,方法要简明。论证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论据的使用,考生要明确的是,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因此,引用一些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让阅卷人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切忌使用大篇幅的论据而将自己的观点淹没,论证不必倚多为胜,足够反映问题、说明观点即可。

3.新颖

论证的新颖性,强调的是两点:

一是论证中尽量选用新颖的论据。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材料,也可以是以前已有但采取了新的观察角度理解的材料。在选择论据时,考生如果能推陈出新,旧材新用,就能写出有亮点的文章。为此,要多关心身边事,积累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从新角度翻用旧材料。

二是创新论证的形式。论证方法很多,如果能将某一论证方法与修辞结合起来,或者将多个论证方法结合起来阐述观点,新意自现。

【示例】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分析】

文段引用“德以劝善,法以诛恶”这一名言,在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这一论点,为引证法;而后“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一句又使用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引证法+修辞”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生动而富于说服力。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提高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击,而是日积月累的底蕴,考生们要在平时备考中掌握技巧,行文如流水。

国家公务员考试:http://yi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国家公务员考试益阳考生考试交流群:320033584

下载议论文阅读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议论文阅读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议论文阅读能力提升(三)答案[合集5篇]

    议论文阅读训练(二)答案:《不设防》 1.4分 没有设防的必要: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我们没有时间; 从长远来看,得大于失,虽失犹得。(各1分) 2.4分 光明磊落(或“大道无术”等)......

    议论文阅读能力提升(四)(小编整理)

    议论文阅读能力提升(四) 议论文阅读的设题文体特征非常鲜明,即设题基本上是在围绕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语言等要素进行。概括起来有下列考点:一是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

    论领导者的核心能力(议论文)(范文模版)

    论领导者的核心能力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许多能力素质,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等。在诸多的能力素质中,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呢?有人说......

    议论文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的确,没有梦想的人是空洞的,生活是没有滋味的。 小时候,特别向往成为一名教师或是一名记者。在三尺教台上教书育人,桃李......

    议论文

    议论文的开头 1、直入法 例:现在有些年轻人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能让自己的才华在兵荒马乱之时大显身手。然而我却要说:“我是时代幸运儿,因为我有幸生逢改革时。 -----《有幸生......

    议论文

    高二语文大阅读6 高二议论文范文 江苏徐州第三中学 王渺 一、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有一个农村女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因......

    议论文

    “切莫走近” 古语有去:君子这交淡如水。小时候对这句话大为不解,总觉得是朋友就应该亲密无间,为什么要:“淡如水”呢?后来才明白,这句话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细细玩味,就会愈......

    议论文

    议论文范文1 鲜花常常深感遗憾:我有着多变而娇美的脸庞,可为何总躲不过风雨雷电的打击?为何我的生命如此脆弱?草儿常常深感遗憾: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有充满希望的翠绿,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