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档

时间:2019-05-15 04:3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档》。

第一篇: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档

“儿童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方案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儿童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成为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儿童在亲身的版画实践中,还能够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但现实中,儿童版画教学存在着“老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老师怎么画学生就怎么画”的现象,同一块底版,拓印完一张又一张,学生成了印刷工,版画教学过程成了一个缺乏活生生的生活内容和多样化形式的按部就班的工作过程。而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对个体发展的一种压迫,是对个体丰富情感的轻慢和浪费,注定没有好的效果,因为它没有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生活状态。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目标之一,也为每所学校形成自身特色划了一道起跑线。我们在贯彻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大纲教学要求,利用我校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条件,我们提出在美术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中推广儿童版画教学的美术教学思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儿童与版画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在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版画的时候,就已经会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拓印了。他们会用弄湿的小手小脚在墙上、地面拍打出许多印记,并陶醉于其中。早就有专家指出,版画的概括洗练、单纯明快的效果最能表现出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并以其媒介材料的多样、制作手段的丰富而特别适合于天生具有游戏本能的儿童。

而从生理现象上来分析,版画教学在创造力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养成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版画的设计和制作是对学生心智教育、动手实践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儿童版画在用作课外美术课程开发的载体在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归纳如下:

1、制作简单,在技艺和设备条件的要求不高。

2、适应性广,作品能呈现出各自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3、趣味性强。材料使用的特殊性和活动过程的特殊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制作的技巧,创作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体会学习的快乐。

4、安全、经济。材料容易购置,制作安全,有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等。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推广儿童版画教学,旨在拓宽学生学习美术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以《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导向,通过开放的课堂,把其融入教学中,进行创作与拓展,让学生在文化底蕴的滋养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1、树立大美术教育观,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版画课程的引入应树立大美术教育观,既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又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中真正认识美术课程的社会价值。

2、树立学生发展观,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版画课程的引入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开发与制作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版画课程的引入应建立平等、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调查、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4、树立综合课程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把版画教学与美术教材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整合优化,将版画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实现课程开发的社会化、实用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情操。

2、分层目标:(1)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儿童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并能创作出一批满意的作品,从而感知自然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发展学生观察、想象、创新思维能力。(2)在儿童版画教学中,探索加强与其它学科整合的有效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坚持性,养成耐心细致有序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感。学习合作与交往,促进人格完善。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美术大纲的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由深入浅的原则,设置了以下几个教程。

1.基础教程

是学习儿童版画的一些基本技能和色彩知识的课题,并尝试不同的材料、工具,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单一教程

学生所表现的内容是单个物体。其中应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应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来表现,学会寻求变化和发展。3.组合教程

是把单个物体组合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组合课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构图大小,疏密,高低,前后关系以及理解对比协调,对称均衡等美学法则。4.想象教程

想象课题是儿童绘画的较高层次,是学生通过某一主题经自己的想象进行自我个性化创作。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悟、去表现,充分展现个人对世界和生活的感受。

教程有“造型·表现”内容、有“欣赏·评述”内容、也有“综合·探究”等实践内容。以吹塑版画、纸版画、KD版画、木刻版画等创作形式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古建筑、古民居、戏曲、饮食、传说故事、宗教、礼仪、历史名人等,最终以单色、粉印、水印、黑白及套色版画等作品成果给以展现。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学生的喜好、地方的特色、民间美术等。

2、文献研究法。我们理解的“文献研究”不是找几本书看看而已,根本的一点是要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命题进行辨析,以便提供必要的研究指向和问题框架。

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儿童美术研究常用的方法,属客观性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对于儿童美术作品本质的界定。我们偏于认为,儿童美术本质上乃是语言。

4、案例研究法。我们研究的是课程案例,不仅仅是教学案例。我们研究的是课程开发的程序与结构而不仅仅是教学操作。或可以说,我们将教学操作理解为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理解为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具体的课程事件。

5、比较法。通过对校本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各方面的变化比较,了解教育的效果。

6、经验总结法。根据教学经验,对版画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汇编、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付诸实施等。

七、本课题研究的措施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我校在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探索中主要做法如下:

1、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开展。课题总负责:程萍 课题组组长:代旋萍

课题组成员:李捷、陈紫君、高宁涛、潘明贵

2、培养一支赋有课程开发意识的教师队伍。

课题组根据本校学生的艺术特点与基础制定了开发方案,让美术教师亲身参与版画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了一支专业扎实的课程开发队伍,使版画校本课程在学校真正扎下根来。

3、拓宽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校内外合作探究,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因此,我校同步拓宽学校、家庭、两条校本课程资源的途径,把校内资源开发与校外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拓宽了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4、开展教学研讨,互相培训学习。

为了将版画课程落到实处,我校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边教学一边研讨,进行即席指导,现场培训,引导教师参与讨论,整个课堂变成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互动交流中,献计献策,解决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八、本课题研究步骤

一、实施时间:2010年6月----2013年6月

二、实施对象:三、四、五年级第二课堂兴趣组学生。

三、本研究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施行,分三个阶段进行。(1)开发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1年2月):

1、建立课题组。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责。

2、完成前测。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对版画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调查学生对版画知识的了解程度,积累原始资料。并对三、四、五年级儿童进行版画开发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3、现状进行分析评估。

4、制定研究方案。学习教学理论,吃透《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提高对教育科研和教法探索的重要性认识,在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酝酿、提出初步研究儿童版画入课堂的研究方案。

5、开题论证。向有关专家、领导、教师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措施,听取意见,达成共识。

(2)开发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2年6月):

1、落实研究的年段与实验班级,分析前测资料,明确目标、任务、方法。

2、全面分工,全方位查找有关版画教材内容,建立版画素材资料库,进行教材课题“选题”方案研讨,确定版画教程提纲与结构模式,编写既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

3、严格按课题计划实施,按校本课程教材授课,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调查、参观、绘画、制作等活动,举办学生作品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组织课题组相关成员实施版画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对教学活动课程的总体设计。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商讨改进方法,探索出一套版画校本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5、中期报告和经验总结。结合实践经验撰写论文,收集案例,并定时、不定时地组织学习和交流,不断修正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开发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3年6月):

1、通过观察、调查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版画教学的相关经验,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各类资料(教材汇编、个案、论文、教案、录像、汇报等)。

3、结题实验报告与经验推广。邀请上级单位、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

4、从美术学科出发,推广迁移到其他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整合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格局,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

九、本课题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文本)。

2、课题研究典型教学案例(文本)。

3、相关论文(文本)。

4、开展活动的录象及图片。

5、学生版画作品展。

第二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依据:

校本课程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它对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料源,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和主要依据有:

其一、素质教育的需要。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社会没有创新就不能进步,一个学生不能创新就不能高质量的生存。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特殊的作用。

其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校本课程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和兴趣开发出不同的课程。

其三、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课程开发的需要。新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必须是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同时又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充分锻炼和发挥教师的科研、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

针对性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结合本校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增进文化科学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校本课。循序渐进的原则。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生儿”。它的开发和实施没有统一的现成的模式。它的开发实施必须建立在边学习边实践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边实践边总结,做到逐渐认识、逐渐提高,逐渐深化,最终实现完美。

主动参与和全面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的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的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开发的资源,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与校外团体和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的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的活动,是一种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这就势必要求教师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并尽可能的开出符合学生实际及需要的课程内容。

可操作性实用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应停在理论的研究上,而应注重内容选择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生动活泼地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上,参与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三、校本课程开发设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我校确定开发与实施的校本课程都不强调学生背诵某种知识和结论,而是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

四、校本课程实施过程:

(一)领导小组

组长:郭红琪 副组长:司翠琴

成员:王俊强、吕俊强、李华鹏、王素芳、李海燕 领导小组是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领导、决策、管理和协调工作,以保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培训教师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明确校本课的定义,开发的意义,开发实施的过程,原则,评价等。

(三)确定目标:

引导学生形式各种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树立学科,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四)开发实施内容

1、《礼仪文化》

2、《爱校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为指导,坚决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紧密结合本校教育理念和主体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并以此为契机,树学校品牌、开创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二、课程开发主旨:

1、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应性,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概念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状。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三、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四、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五、开发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信息技术应用》

六、教材编写要求:

校本教材应以活动形式为主,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七、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组长:李金山

副组长:王彦斌

成 员:郭红旗 司翠芹 刘天峰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意愿。

(四)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五)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六)校本课程实施。教导处、教研组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教导处、教研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家乡、学校、家庭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实践,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品质。

(二)、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语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书法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科类;通过课外的奥赛训练,培养尖子生群体。

1、校本开发目标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邯郸特色,讲中特点的校本课程,开发出一套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总结提炼出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

2、学生发展目标

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高超的现代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3、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的教师。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研究性原则:坚持民主、开放的原则,坚持动态和静态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要求和突出个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前瞻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知识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2、自愿性原则:尊重师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特长。

3、自主性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多给师生想象、创造的空间。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使师生都得到发展。

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宽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一)必修课

1、丰富性课程:《古诗词鉴赏》、《数字与生活》、《作文与做人》、《听说英语》、《探索自然》、《智力数学》、《应用文写作》等。

2、发展性课程:《环保教育》、《时政热点》、《心理与健康》等。

(二)选修课

此类课程凭借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人力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如:绘画、书法、乒乓球、足球、象棋、围棋、写作等科目。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 王彦斌 郭红旗

成员:

司翠芹 王俊强 吕俊强 李华鹏 王素芳 李海燕

全体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

(二)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师资培训的方式与途径:

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观摩);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老带新(通过师徒结对等名师带教形式,培养青年);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2、师资培训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专业理论指导;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等。

(三)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实践为基础,结合参考有关资料,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通过学校组成的专家组审核,形成校本课程教材。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通过五看即: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方式)。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根据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七、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一)课时设置

必修课程每周固定课时,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安排;选修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

(二)教学要求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课改为宗旨,树立“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关注学生兴趣、个性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二、课程开发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

2.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学校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与实践性的不足。

三、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以创建优质中学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和发展教师的特长;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规定的三维目标的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特长发展与个性形成,从而成长为人格健全,身体健康,自主发展,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创新型人才。

四、课程开发原则:

1.科学创新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课程结构体系上的科学性,使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构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要注意校本课程自身内容的科学性。校本课程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过分地追求教学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但校本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不容含糊。

2.联系实际原则

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首先必须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立足于当地社区的特点,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明确地方需要什么人才,关注国家课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尽量避免重复教学。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开发校本课程,并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等来考虑开发实施课程。第三,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及其差异性实际,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从各方面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有实际意义、有实用价值、有活力的校本课程来。

3、促进发展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们不是其它课程的点缀和学校里面的装饰品,对学校而言,在从学校实际需要确定课程之后,还必须考虑这几门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对校本课程要有评价方案,要认真进行评价。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

4、开放实践原则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力批判的精神。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以活动形式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主张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 亲身实践体验, 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际做事能力。校本课程的教学环境应该是一种开放、宽松、平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社会在发展变化, 学校在发展变化, 办学条件也在发展变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要遵循这些发展变化, 不能一经开发, 就一成不变,固守袭用, 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 而不闻不问社会世事的春夏秋冬。尤其是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社会中, 我们更要睁大眼睛, 密切关注社会的各种变化, 让这些变化及时地反映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系, 应该是开放性的, 而不是封闭性的。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

人文素养类:如演讲与辩论、时事论坛、文学鉴赏等。心理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乒乓球、传统武术、中国象棋等。

艺术欣赏类:、音乐欣赏、国画、舞蹈、等。

综合实践活动类:劳动技术、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等。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李金山

副组长:王彦斌 司翠芹 郭红旗 刘天峰

成员:王俊强 吕俊强 李华鹏 王素芳 李海燕,王振峰 2.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也可借鉴、移植本地或其他地区学校课程的开发成果。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即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学校课程进行自主开发。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应涉及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

(3)教师可以自主开发,必要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学校课程开发。

3.校本课程的实施

(1)每学年的第一周进行“选修课程开题会”,然后发放“课程选择意向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2)学校教务处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确定班额、任课教师,安排上课的时间地点。

(3)开学后第二周校本课程教师正式上课。教师上课、备课的具体要求参照“讲武城中学教学常规制度”执行。

(4)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公开活动,每位老师在一学年中至少上一节校本课程观摩研讨课。

4.校本课程的评价

(1)在初中学习的三年中,每位学生必须选上校本必选课,任选课中每类最少选一门。

(2)评价贯穿在校本课程展开的全过程中进行。

(3)校本课程评价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进行区别。校本课程的结果体现在形式多样的“作业”中,它可以是一份研究报告、一篇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4)校本课程评价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校本课程学习目标的情况,并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和表现的合作精神。

(5)评价的具体方案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再由学生自己按照方案,对自己的校本课程学习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5.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教研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讲武城中学

2008·9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讲武城中学

2009·9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讲武城中学

2010·9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方案

讲武城中学

2011·9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按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把学校真正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五个结合课程建设、科研工作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相结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立足本学科与学科之间综合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知识的应用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2、狠抓四个环节

规划、实施、评价、完善。

3、落实三项保证

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物质条件。

三.实施设计

1、努力做好校本科研的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

务必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使之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拟定每周五下午为全体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培训内容要力求广泛且形式多样。

培训内容应力求做到全面、丰富、详实且形式多样。具体分为:课程通识培训、各科课程标准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采取的形式分为:经验介绍、反思教学、参与讨论等。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依托于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也可以

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学校教研工作到达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事先必需制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如课程通识培训、实验教材培训等。

3、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制度

校本科研的开展必需凝聚集体智慧,为此,学校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制度,并借机探索备课制度的改革。目前制定的总体思想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师先分板块收集资料,进行编写工作,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修改后必须要有反思。

4、抓住重点,层层突破,不断形成百花齐发的良好局面 现在我校体育教研组的“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已走进课堂。另外,考虑到物理、化学、生物与生活联系较密切的特点,学校确定在语文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进行学校和教研组共同开发的尝试,而在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和生物教研组进行自主开发的尝试。对于语文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学校将专门委托主管校长和教务处主任深入教研组内,共同研究开发方案,制定开发计划。对于五个教研组学校都将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并主持相关人员走出去学习先进学校经验,待时机成熟后,由教研组提炼经验,向全校领导、教师汇报。再将开发工作全面推向全校各教研组。

与此同时,其他各教研组也要抓住学科特点,积极准备,一旦确定方向,即可申请学校支持。学校对开发成果显著的教研组要给予大力的表彰和奖励。

四.组织建设

1、组织到位

学校将构建校长亲自抓、主管校长助理负责抓、教务处具体抓、教研组协同抓的校本科研培训、开发的管理网络,并专

门成立“盖州第二高级中学校本科研培训、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曲雪静

副组长:徐鹏、唐志强

组员:邹新庆、王兴海、刘振涛、王树凯、王玉秀、陈丽艳、姜丽、姜晓霞、姜德旭、田丰武、吴长胜

2、制度到位

学校将专门制定盖州第二高级中学校本科研培训、开发考核制度,对全校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对有突出贡献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

3、人员到位

学校将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和学校领导联系制。即各教研组的校本课开发工作由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教研组,指导并参与各个教研组的开发工作。

4、经费到位

为提高校本科研培训、开发的成效,学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务必做到三个保证,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5、激励到位

学校将专门出台校内科研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用于奖励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贡献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5----2017三年总体开发方案〗

新集初级中学

新集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5----2017三年总体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念、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组织与实施: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1)组

长:胡林

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校本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2)副组长:郭丽萍

分管副组长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3)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选择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一线,指导开课、听课、评课等工作,与参与实施的教师一起研究课题、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4)成员: 各学科教研组长

(5)成员职责:

①结合本校实际和学情现状机构成员与编委成员共同商讨和制定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计划。

②所有校本课程开发成员要积极创设和发掘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献计献策,本着真正能够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校本教材。

③校本课程开发科目具体负责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有意识的搜集相关素材,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收集和积累。④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检查与评估。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习,自主发展”常识“探究—研讨法”和“发展学生艺术特长”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都曾一度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五、开发总目标:

1.课程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在四年内构建起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使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育人质量的品牌。

2.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积极发挥学校的教师资源,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3.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4.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校本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长。5.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水平,逐步提高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逐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学校。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把活动课程提升为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是对原有活动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具体表现,用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程序去审视,并进行筛选,重新开发与规范,使其转变为校本课程。

2.把学校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学校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室、实验室、电教设备、体育场所、校园环境、教师特长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具有经常性和简捷性的特点,尤其是教师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所在,要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特长,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3.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是学校办学的特色,也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既是校本课程的基点,也是校本课程的特点。

七、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八、教学内容: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九、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评比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生成长档案。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十、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十一、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校本化。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十二、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新的亮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载体。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逐步将学校的优势资源生成为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向拓展型课程的方向去研究和开发。

十三、课程的实施:

1.相关校本实施教师每学期应撰写校本课程备课。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灵活性。

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呈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活动后,及时做好记录。

5.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推广。

十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2.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3.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爱好、学习效果等。

6.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适当时加以必要的奖励。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

十五、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定时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6.在教师考评上尽量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校本使用工具及相关的需求品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对优秀的校本课程活动或案例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十六、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选拔有关人员担任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将教师送出去,看一看,听一听其它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

3.将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内容。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东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弘扬办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最后确定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弥补原有课程本身的不足,以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出发。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2.课程全面发展原则

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学校及相关人员要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

3.学校活动课程化原则

牢牢树立课程意识,学校及各功能处室和教学部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如军训、国旗下的讲话、学习方法知识讲座、感动时刻演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各种兴趣小组活 动(如剪纸、书法、绘画、葫芦丝吹奏、各种球类活动、健美运动、文学沙龙、文学社活动、各学科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

4.隐性课程显性化原则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一种隐性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提倡隐性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显性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班风学风建设、学习习惯养成、吃苦精神锻炼等对陶冶人性、塑造人格意义深远。许多课程不是能编成书讲授的,而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完成。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指通过对隐性课程进行有目的预设和系统性规划,使之以直观可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强化其正面性效能,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组织机构

东河中学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指导,并以学校教导主任秦君为校本课程负责人,由负责人牵头制订、编制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计划与开发纲要,全面整合校内、社区的教学资源,调动各学科教研组、各办公室的教研力量,选拔优秀的、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业余特长的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具体课程纲要的撰写与校本教材编定、课程实施与评价,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细则与管理措施,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开发成果进行最终的审定。

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孙学志(校长)副组长:秦君(主任)

组员:杨凤君 叶金凯 徐晓明 沈树玉 张俊华 尹双双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评审小组 组 长:孙学志 副组长:秦 君

员:杨凤君 叶金凯 徐晓明 沈树玉 张俊华 尹双双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课程研究组织机构。根据确定的课题,由同学科或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课程研究小组,其职责是制订方案、明确分工、相互研讨、合作教学、编写教材、评估学生等。

2.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开发由教导处组织,各学科、各办公室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导处报请校本课程审议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指导各学科、各办公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修订,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需要校本教材的指导其进行编写,然后印刷。3.加强教师的培训。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增强全校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行动研究的习惯,树立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4.教学部认真组织实施。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初中三个年级进行校本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上课地点、上课时间。各位校本课的任课教师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教学。

五、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切实把握好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巩固和强化现有的课程,通过将学校已开展的活动课与选修课、课题研究项目、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以及开发的特色项目等内容规范化、系列化、目标化,随之开发出校本课程。

第二条途径是教师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选用比较适合的课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新课程。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以适应教师具体的课堂情境,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第三条途径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如:(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利用烈士遗迹、革命故事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利用学校资源,组建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的相关兴趣小组,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得到彰显;(3)利用当地的农田、自然环境等特色资源,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一定要写成一本书,但必须要有一个开发方案,围绕该方案进行。

要树立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树立“活动即课程,处处皆课程”的新课程理念。注重推陈出新,借鉴出新,改造出新,发展出新,努力推进学校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班级化,隐性课程显性化。

七、奖励办法

1.每一学科必须开发一本以上的校本课程,同时编写相应的校本课程教材。

2.对质量较高需编辑成册出书的,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对师生反映良好的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职称评聘中按照评定等级给予加分奖励。

3.对质量高的校本课程优先推荐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行的优秀校本课程评选,获得省市县级奖励的,作为教育教学特别奖给予奖励和职称评聘加分奖励。

4.学校给予校本课程编写者一定的编写费。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八、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定时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尽量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校本使用工具及相关的需求品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对优秀的校本课程活动或案例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东河中学

下载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铁岭县凡河镇中心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西大坞第二小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

    纸浆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纸浆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纸浆画》 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拓展型学习课程指导教师:刘亚倩 一、 课程背景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

    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根据《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三级课程开发实施的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局关于校本课程安排的要求,结合我校校本课程薄弱的现......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