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械设备》教学指导书

时间:2019-05-15 04:2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用机械设备》教学指导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用机械设备》教学指导书》。

第一篇:《通用机械设备》教学指导书

《通用机械设备》课程教学指导书

使用专业: 冶金设备维修专业 学 时 数: 90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通用机械设备》是冶金设备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系统的讲解了工程实际中使用的大量设备的组成,构造、功用、工作原理、维护方法、故障诊断技术。本书是高职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共八章,分别介绍起重机械、输送机械、泵、风机、空气压缩机、内燃机、锅炉、自动供料装置和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技术性能、选用调试和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建立对于设备的整体认识,使学生获得通用机械设备方面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通用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我国通用机械设备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在工程中认识、提出设备使用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

(二)、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考试等。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⒈ 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动画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3.习题课、课外作业

⑴习题课:安排在起重机、风机、内燃机等主要章节。⑵课外习题

可根据教材各章的习题要求有目的地选择,并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的要求选择教学辅助资料的有关习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4.考试环节 课程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参照试题库命题,题型分为:填空、选择、简答、计算题等题型。

三、教学内容及要点及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起重机械(讲课18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起重机械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2.掌握电动葫芦和桥式起重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二)教学内容:概述;卷绕装置;取物装置;制动装置;运行支承装置;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分类、组成和参数;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桥式起重机桥架运行机构;桥式起重机的起重小车。

(三)重点与难点: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作业:1-2 1-3 第二单元 输送机械(讲课8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输送机械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2.掌握带式输送机和叉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二)教学内容:概述;带式输送机;几种输送机械简介;气力输送装置;叉车。

(三)重点与难点:带式输送机;叉车。第三单元 泵(讲课11学时习题课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1.掌握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离心泵工作原理与装置;离心泵的性能参数;离心泵的分类及结构;离心泵的选用;其他类型泵。

(三)重点与难点:离心泵的分类及结构。作业:3-2 3-4 第四单元 风机(讲课12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离心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 2.掌握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和分类。

(二)教学内容:离心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和分类;离心通风机的型号和选型;其他风机。

(三)重点与难点: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和分类。第五单元 空气压缩机(讲课10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活塞式空压机的特点、类型和主要参数; 2.了解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活塞式空压机的特点、类型和主要参数;空压机原理;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空压机工作的调节。

(三)重点与难点:活塞式空压机的特点、类型和主要参数。第六单元 内燃机(讲课14学时习题课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两大机构、五大系的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概述;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汽油机的点火;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发动机的起动。

(三)重点与难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作业:6-2 6-3 第七单元 锅炉(讲课4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锅炉的构造; 2.了解锅炉的分类与组成。

(二)教学内容:锅炉的分类与组成;锅炉的构造。

(三)重点与难点:锅炉的构造。

第八单元 自动供料装置和工业机器人(讲课4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自动供料装置和工业机器人基本分类和组成; 2.理解自动供料装置、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自动供料装置概述;工业机器人概述。

(三)重点与难点:自动供料装置和工业机器人基本分类和组成。

四、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工程材料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郑祖斌 通用机械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

[2]苏杭,设备故障检测与故障怎段,机械工业出版社,[3]陈万利,机械设备改装,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风景写生教学指导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风景写生》课程教学指导书

《风景写生》教学指导书

孙 铁 编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八月

编写说明

风景写生是装潢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实验色彩的配色方法及制作手段,引导学生研究形态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体会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同时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授课内容及考核方法,培养和创造良好授课效果,采用教学指导书进行授课,教学指导书以教学大纲和教案为依据,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指南,在无成熟的教材的情况下代替教材使用。教学指导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进程,评估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学习才能够通过评估等,并通过完成指导书所要求的项目和程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高质量地完成本单元课程服务。同时也可以达到让学生监督教师授课情况,明确该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标准等问题。本指导书在内容安排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制作为教学重点,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设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希望批评指正。

视觉传达系

编写:孙铁

目录

一、材料和工具的选择

二、水粉画的着色技巧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

四、风景写生概述

五、风景写生对构图的要求

六、风景画的大关系

七、画面的空间

八、风景写生的色彩规律

九、从简处人手,较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

十、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十一、风景写生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目的

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进入山区、农村、有特色的城市和具有典型特色的文化、风俗地区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训练,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悟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搜集创作的素材,丰富生活的体验和艺术的情感,为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做好眼界与经验上的准备。

课程名称:色彩风景写生 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水粉画的基本技法与风景写生中关于构图、取景、立意以及具体技法。

2、基本要求:掌握水粉画技术语言,对风景写生的各种要素、要求能够灵活运用,有效地收集创作素材,积累生活经验 3教学内容:

风景写生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和画面色彩的表达能力。为了有利于最初写生时学生观察和把握色彩的整体关系,应尽可能选择一些颜色变化不太复杂、易于表达的风景来画。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使我们了解到:画面中的空间效果,可以是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作直接的类似模仿,也可以是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一个精神家园。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往往寄托着人类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个空间的依恋和无限情思。大自然的景色是变幻无穷的,崇山峻岭、长河浩海无不使人激动。为了描绘它,画家们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要想在艺术的天地中纵横驰骋,除了前人的经验外,还需要我们自己的成熟技巧以及正确的观察方法,下面就风景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以飨初学者。

二、在造型艺术中,任何表现效果的视线,都离不开特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从艺术的历史来看,不同的材料工具的运用,也常常是某个画种或画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材料和工具的选择 传统的材料工具是形成传统的表现技法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艺术观念的更新,视野的开阔,原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常常不能适应人们日趋发展的审美需求。新的表现技法的尝试、新的绘画材料的开拓,无疑对水粉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水粉画的技法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推陈出新”是以书法咱的必然规律,今后的水粉画比现在更加绚丽多彩。因此,关于材料功绩永,也应当根据不同的表现需求进行选择。

颜料

水粉画的颜料种类很多,有瓶装或管状的成品颜料(或称宣传色、广告色、图案色等),也有袋装或散装的色粉(加适量水溶性胶液便可使用)。一般写生练习多用管装颜料,携带、使用都很方便。色粉颜料多用于绘制大型广告、展览布置等用量较多的场合。为使其坚固耐久,可选用以丙烯酸脂类涂料制作的丙烯画颜料。

目前,国产水粉画颜料的颜色品类约有几十种。初学水分,也不必求全,但有些颜色是必备的。一般说,白色用量最多,它是使各色产生淡调变化的增加剂。其它色类可择要选购。例如

红色类:大红、朱红、深红、玫瑰红、土红等。黄色类: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兰色类:普兰、天兰、钴兰、群青·湖兰 等

绿色类:中绿、浅绿、深绿、墨绿、橄榄绿、翠绿等。

在配置些橘黄、紫色、熟褐、赭石、灰色、黑色等就基本上够用了。实际作画时,每幅作业所使用的颜色品种不一定很多,有经验的画家常常仅是用少量的几种颜色,经过认真调配,便可以使画面产生极为丰富层次。存放于调色盒中的颜料,在干燥的气候下极易硬化变质,应随时注意保持湿润。暂时不用或用量很少的颜色,不可积存过多。在调色盒中,各种颜料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按色调顺序或明度顺序均可。

丙烯类颜料与一般水粉颜料的最大区别是干后牢固度好,在进行多遍着色时,则不必担心会与底层颜料相混,便于多层叠画,同时还可粘贴如纸屑、沙粒、锯末等附加材料,已造成更丰富的艺术效果。使用屏息颜料,应注意及时清洗调色用具。画纸

水粉颜料由于附着力强,覆盖性能较好,对于一般的纸张都能适应。因为各种画纸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画家们在材料的选择上自然是各有所好。看来价格的高低和使用的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关键是某种画纸的特性是否与画者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意图协调一致。从这种意义上说,纸本身无所谓好坏,使用得当,都可能创造奇迹。

粗纹纸表面凹凸不平,如草板纸、水彩纸等由于表面起伏较大,着色时不易涂匀,用笔轻轻掠过,留下许多斑斑点点。这种斑点,似石纹、似波光、用以描绘山泉、浪花、积雪的山岩、枯树上的苔痕等,其自然形成的肌理变化,奇妙虚幻之状,常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种浑厚古朴的艺术效果,为其它光滑的纸面所求之不得。

有些纸纹理细密,表面光展平滑,如卡片纸、胶板纸、铜板纸等,由于表面坚硬,吸水性较差,致使颜色涂后久而不干,且到处流动,形成片片水渍,控制不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当涂第二遍色,有很容易将原有底色泛起,两层颜色相混致使画面污浊不堪,也是常使人伤脑筋的事。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颜色干得慢也可以延缓作画时间,便于趁湿修改加工;附着力差则易于涂改,如用纸片、海绵或干净的毛笔趁湿吸掉部分颜色,可造成各种不同的肌理。也可在事先涂好的暗地上洗出亮部的层次,造成特殊的表现效果。

也有人喜欢使用诸如宣纸、高丽纸、过滤纸等吸水性较强的画纸,这种纸极利税色扩散宜于表现水墨淋漓的情趣,纸薄时反正面都涂色,但较难控制。此外,水粉画还可画在木板、画布或墙壁上,必要时可考虑利用胶、矾、聚乙烯醇等辅助涂料对纸面(或墙面、板面、布面等)进行预先处理(或局部处理),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几例仅说明,材料、技法和表现效果的关系。一些特殊材料的使用,往往需要以准确的造型能力和熟练的技巧为前提,同时又须考虑与所表现的画面内容相吻合。以基础训练为重点的初学者,则以选用硬度、厚度、吸水性等各种性能比较适中的画纸,通过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后,在进行特殊材料和特殊方法的探索。画笔

在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中,画笔的作用被强调到了极重要的程度,这与中国画强调“笔墨”是分不开的。

水粉画也应讲究“用笔”但与以线主要造型手段的中国画不同。颜色块面的转折与对比体现在客观物体上的光影命案,成为水粉画的主要形式结构与描绘对象。笔的作用,无非是讲,绘画颜料用不同的方法涂到纸上,以表现各种不同的形、纸、光、色的变化。当代水粉画家们所使用的“笔”实际上早已突破了旧有的规范。除了使用一般的水粉笔、油画笔、板刷、国画笔之外,人们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涂色工具,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把这些工具同称作“笔”的话,尚有一空气压缩机带动喷头进行喷绘的“喷笔”、有用木片、竹皮制成的“木笔”、有用海面蘸色点染的“海绵笔”,还有许多讲不出名称来的形形色色的“笔”。总之,为了追求理想的表现效果可以“不择手段”,已经成为知名画家的经验之谈。至于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完全是画家自己的事情。

室外写生的画具

外出写生,除备好纸、笔、颜料、调色盒等物品外,还须带水壶、小凳、画板、太阳伞等。为了携带方便,应制备一个写生画箱。画箱的规格力求轻便、多用。有条件自己设计制作,是当前最理想的办法。下图是自制画箱的参考,不妨动手一试,它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水粉画的着色技巧

艺术表现的方法无论从历史的发展或是从每个艺术家成长的过程进行分析,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无法乃至法,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似漫不经心的随意涂抹,然笔笔结合法度,妙趣横生。有欣赏能力的人不难看出,这种漫不经心与不负责任的胡乱涂抹有着本质区别。欲无法必先有法,最大的表现自由产生于严格的基础训练中。

一张水粉画无论其形式结构多么复杂,其色彩多么使人眼花缭乱,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大都可以找到运用技法的踪迹。研究为了应用,下面我们从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入手,进一步探求相应的表现技法。

平涂

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在写生中,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平涂看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把颜色涂得匀呢?第一要把颜色一次调足,第二要稀稠合适,第三要尽量使用大些的笔(图大面积可使用板刷)有秩序地涂抹,用力要均匀使笔笔衔接不留痕迹。如将画板侧立保持一定倾斜,使颜料微微流动,则更有利使笔触融合。

渐变

有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缓慢的过渡推移称之为渐变。自然界中的许多色彩现象,如天空的霞色、水果的表皮、球体的明暗等,都有明显的渐变特征。

绘画中的渐变,可分为明度渐变、色相渐变、纯度渐变及包含多种因素的复合渐变。

表现渐变的方法很多,例如:

一、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二、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

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三、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

色,一笔下去,两色交融,变化自然。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过渡。

四、阶梯式渐变: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一系列

过渡色阶,按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系列过渡。所谓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五、空间混合式渐变: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疏密多寡的变化利用空间混合的视觉原理,造成渐变的效果。点彩画法纪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叠色

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是水粉画

中常用的方法。叠色方法有两种情况:使用浓厚的颜料将某一部分底色覆盖或以稀薄的半透明色层罩染,各有不同的效果。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都要动作敏捷,下笔力求准确,以避免将底色搅起(使用丙烯颜料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严格说来,颜色的透明性是相对的,当然这与所用颜料的性质有关、与涂色的厚薄计浓度也有关系。此外有些颜料的渗透力很强,如玫瑰红、桃红、青莲等。即使涂以很厚的其它颜色(特别是浅色)也很难覆盖,因此,应尽量避免用这类颜色作底色。刮色

在着色未干时用竹片画刀等刮去涂好的部分颜料,局部露出底色或白纸,刮出的痕迹可以是点、线、面。多用于表现树的枝干、绳索、岩石、瀑布等。但一般不宜多用。擦洗

用洗净的鼻或海绵等擦去已涂好的部分颜色,不仅是为了修改失误,他也可以作为水粉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擦洗出的笔粗柔和细腻,宜用于表现云朵、花瓣、人体等,或用以消减某些色彩边缘的适应对比。对印

当颜料涂好后,趁湿使用另一张画纸(或塑料薄膜)贴紧,将纸揭开,即吸掉部分颜料,拉出带有自然肌理的花纹。用这种办法处理画面的背景显得更生动自然,别有生趣。有时对印本身就可能成为很有情趣的画面。水渍利用

水粉画是离不开水的。水不仅仅是被用来作为颜料的稀释剂,事实证明,利用得当同样可以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在当代水粉画佳作中不乏这样的先例,例如,在未干的色底上滴注或喷洒水滴(或稀薄颜料),自然形成各种点斑纹,加强雨天、雪天的朦胧气氛,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也有的在作画时,施以少量酒精、精盐等辅助材料一促水色的流动和蒸发,使画面产生各种花纹和肌理效果。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

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

人们看书时,眼睛的注意力是从一字字、一行行的依次推移中从头至尾,以了解文章的全面内容。看画则不同,一眼望去,一张画的构图、色彩、情调、气势一起涌来,整个画面须统一在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形式结构中。

初学写生,常常采用上述看书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表现,看一眼、画一笔—他们以为只要局部画完了,整体也就成功了,然而结果多半是以杂乱无章或“仅毛而失貌”而告终。

为使画面取得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效果,首先,作者必须自始至终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观察、整体认识、整体表现。

所谓整体观察,即首先着眼于构成画面的总体关系,如总体基本色调、主要色彩对比、总体结构、动势等,如果把绘画比作音乐的话,各个局部的细节变化则应成为总的基调中一个“音节”或一个“音符”,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组成整个“乐章”-实际上绘画就是“无声的音乐”,而不应是一些嘈杂“音响”的拼凑。

在一幅画面上,第一块颜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实际价值是在总体对比中显现出来的。例如一块灰色纸片,在暗地的衬托下显得发亮、在亮地的衬托下则显得发暗。以此类推,色彩的冷暖、强弱、构图上的开合争让、疏密虚实等都是以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对抗又互相关连着。如能基于这种认识考虑问题,就能避免许多盲目性的努力。

所谓整体表现,就是说,在组织构成画面的各个局部时,应该有一个总体的设想,譬如采用什么样的基调、要突出哪些内容以及怎样突出、其他辅助环节如何配合、响应等都应有所考虑。当然这种考虑只是一种粗略的设想,实际作起画来,许多新的问题往往是难以的。我们要求初学者按照一种合理的方法、步骤作画,一是为了适应材料工具的性能,全球一些技术性的操作;而更重要的一条则是在作画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和调整色彩对比。有利于整体关系的控制,使每个局部在整体关系的制约中发展,保持相对关系的平衡。大自然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光是产生的本源。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色彩情调。:霞光中冷银灰色的砖墙也可闪烁出暖色的光彩;雨天时红花也融汇在灰色调子的扭转中;阳光下黑的衣裙也能使照相胶片感光过度;逆光时白石膏像也成为乌黑的暗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认为物体有固定不变的颜色,因而对客观存在的种种变化视而不见和不屑一顾,在画者中如果不改变这种既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他就不可能对色彩特别是色调的变幻有进一步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观察力的提高。因此,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理解视觉艺术的客观规律、提高艺术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四、风景写生概述

田野、村落、山峦、河流,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一草一木,一树一石都与人的生活、感情息息相通。

水粉风景写生与静物写生不同:静物的配置、光线的运用、角度的选择,都可以自由摆布;而画风景则不然,因受着各方面条件的约束,进行风景写生必须善于适应与组织,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争取表现得主动。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四时之景不同,天气条件对画面颇有影响。同一景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色调、情调和气氛。这种变化给初学者带来很多困难,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锻炼色彩感觉的好机会。经常进行风景写生,有利于克服色彩的固有观念,提高运用不同色调表达各种境界的能力。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曾在不同时间用多种色调表现“里昂大教堂”“干草垛”,在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代的画家颇有影响。对初学者来说,这种写生的方法是可以效法的。读者不妨可以选择一个适于写生的地点,试在不同的光线或气候条件下描绘同一场景。当把多幅作业并列在一起的时候,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风景画写生的训练,可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用“押运色块”的方法画色彩速写,目的是培养对大的色彩关系的观察与表现能力,画幅不要太大,要避免陷入繁琐的细节,也不必强调具体形体结构。另一种方法则是对于构成风景画的主要描写对象,如树林、山石、天空、地面、水、建筑物等进行逐个研究、分析各种不同表现对象的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研究表现的方法。前者着重瞬间色彩变化的捕捉,后者强调具体形象的描绘。有了这两种基本功,就能“致广大、入精微”,在表现方法上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五、风景写生对构图的要求

在进行构图时,对画面的组织,往往精力集中于所描绘的物象形体本身。实际上,在画面上物象以外的空白之处,也是以面的形态呈现在画面上的。工艺设计如此,绘画也如此。在传统的色彩画中,以突出的色块来填补这空白之处,实际上是处理相邻空间的色彩关系。在图案画中往往是被当作装饰物体本身的底色。在中国绘画中,就是白色的纸。因此,计白当黑之说方能成立。在构图中,实际操作时应黑与白同步考虑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美感,缺一不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提高这种认识与实践能力,初学者应该首先以单色为主要手段在画面上进行不同形色面的组合练习。轮廓清晰,使学习者增强画面构图中面的概念,是保证全幅作品整体感强的要素。翻阅我们不少初学者的起步之作,基本上都以单一色彩来作面的归纳。画单色画就成了我们练习的首要方法。也有不少的卷面先从上色着手,五花八门,用了很大的力气,耗尽了有限的时间,也无法摆脱琐碎混乱状况。究其原因,就是在作品初创时对物象面的认识太差,不善于从不同面的边缘影像、制定出不同形色的轮廓来。

风景写生的构图与其它绘画对构图的要求别无二致,不外乎均衡、韵律、透视等这些基本内容。但风景写生中的取景是与其它绘画有一定差别的。

切取风景中的某个局部进行绘画,是对学生洞察力、对景物特征认识的考验。一般来说,一幅风景画中应当有一个表现的主体,这一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件你所感兴趣的东西;风景中自然存在着纵横交错的结构线,这些结构线应当构成一幅风景画的主要结构;风景应有一定的纵深感,空间是风景画引人入胜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一切物体在一幅画中都应符合一个统一的透视规律。

六、风景画的大关系

风景画的大关系表现在天、地、物,近、中、远的整体关系以及被描绘的主题和陪衬的关系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写生的关键,在选定对象后,对画面的主次安排上加以肯定,主体方面加以强调,次要方面适当减弱。一股情况下,主:明暗对比强;次:阴暗对比弱,远景一层层灰、淡、冷。从色彩纯度上讲,近纯远灰;冷暖上讲,近暖远冷。这是一般情况,针对对象光线角度不同和其他情况的变化,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它的形体、色彩、明暗来确定其在整体关系上的变化。我们在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整体问题,只有解决了整体问题以后,才能进人到深人阶段。在作画的过程中整体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整体关系,在整体的基础上研究细节,画暗部同时画受光部,只有这样才能在画面上看出对比关系。画面究竟多亮多暗、多冷多暖,是带红、是带蓝,它的细微变化也只有在对比中才能辨别清楚。这里充满矛盾,要把矛盾统一起来只能把画面全面铺开,反复推敲,才能做到正确地处理。天地物同时对照,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先是天地色彩关系,如果它们的关系不正确,那么其他的色彩关系就都不会正确。要找出它们的色彩对比和明度对比,有时天地明度很难辨别,天地物三个形体冷暖不同,出现冷、暖、中间三个层次,这个问题是个核心。画每一部分时,同时考虑色彩与素描关系,如果色彩正确,素描关系不对,就应把素描关系调整好,反之,也要加以改正,两者都得到统一,这是绘画上的要求。油画风景写生面对的是丰富多变的自然。

(一)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绘画是眼睛的艺术,要想把繁杂万变的自然景物看成一幅幅画面,对一位有经验的画家来讲并不算难,而对一个初学者来讲却并非易事,常有学生初次写生时不知从何处下手,画什么好。针对这一点,首先要解决怎样看的问题,我常对学生讲:要学会以在飞机上看地球的眼光来看眼前的一切,同时又要求有从一个物体的局部看到一个大画面的能力,意在使学生在观察时尽可能有较大的主动性,树立整体的作画意识。在教学进程中又常常遇到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学生把一些大师们的绘画风格或几种流行样式装在脑子里,而对客观物象的美视而不见,以一种主观意愿去套用一种或几种既定的样式,其实是他人绘画样式的模仿或拷贝,实质上失去了写生的实际意义。我认为水粉画风景写生除为了解决一些绘画的基本东西外,最主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确立真正用自己的眼睛从客观自然的景物中去发现画面。这就要求我们不带任何成见地去面对自然,正如中国古人所谓“澄怀味象”,只有这样才能进人真正的写生状态,方可收到好的效果。

(二)忠实于客体

风景画的时间性很强,主要是由光线变化的影响而造成。因受光源影响,光影变化很快。所以在描绘对象时应特别注意时间问题,一般作画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严格地说两小时就使光线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选择的场面大、景物多,我们可以分几次画完,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一幅作品。水粉画风景写生是在自然外光不断变化着的条件下进行的,较画室里作画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较短作业的练习,以进入一个完善的审美状态,并加强表现画面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增强对画面的整体意识和概括能力,以适应多变光线的变化。一幅绘画作品的完成是画家感情投入和劳动的产物,写生要求画家在面对大自然作画时有整体意识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比较完善的作品来。

八、画面的空间

我们在绘画作品里见到的一切形与色,都是作画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通过恰当的技法手段,对画面的再次创造。绘画技法中的虚实强弱、黑白浓淡以及巧妙运用科学的透视原理能够使观者对画面认知到事物的真实。但是,由于是客观物象形态向画面的转移,所以画面中的形象、色彩、物体之间的联系等都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进行重新组装改造,如:意象性绘画中的各类表现形式。其中,中国传统绘画在重构、表现客观真实空间方面尤其独特,使之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样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绘画中的形象在西欧一度淡化,抽象绘画步入画坛,对画面的空间建设更加强烈地显现了对“虚拟的空间”的变异和改装。使绘画的透视空间建设趋于零度空白的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流派,已远离传统绘画透视空间范畴。但是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相当部分画家仍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手法、艺术制作来表现。

八、风景写生的色彩规律

在风景写生中,应表现出此时此刻此地的色彩面貌,是阴天,还是晴天,是多云还是少云,是清晨还是黄昏,一天的各个时刻,都体现着互不相同的色彩面貌。绘画者应认真观察色彩的变化规律,并把色彩作为风景写生的主要内容来加以实践。老师会在写生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色彩的微妙关系,如树影的色彩,各种绿色有冷暖变化,远山与近山的色彩差别等等。在风景写生中,学生应注意对大块色域的完整把握,天空、远山、地面、池塘,会在画面中形成十分显著的色域分布,应学会把握色块的关系。同时,老师要向学生讲授空气透视的原理,要使学生对大气在色彩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一切自然物体都处大气的包围之中,空气使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银灰色调,空气使远处物体模糊不清,并赋予远山蓝紫的色调,因此对空气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自然色彩整体关系的认识。

1、色彩的冷暖对比

2、色彩的纯度对比

3、色彩的明暗对比

这些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对写生是极其重要的。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表现色彩的关键。从冷暖看,每一种色彩都有冷暖的倾向。补色对比为三原色中红绿、黄紫、蓝橙等两个个性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使自己的性格更鲜明。黄色明度强,紫色明度弱,每种色彩明度都不一样,有的强、有的弱就造成了明度对比。色彩的纯度对比是鲜明与灰调色彩的复杂变化造成的,纯度也称饱和度。

1、从色彩的冷暖观察对

冷暖不能机械地理解,重要的是要学会比较,不能绝对化、简单化,一般有大色块的冷暖对比和两个邻接面的冷暖对比。在我们的实践中,单纯的中间色是没有的。就是在十分微妙的色彩和周围颜色对比之下,它们也都有冷暖倾向。特别应注意,在强烈的对比中灰色块的配合,使画面更加谐调。另外,冷调中有细微的冷暖对比,暖色调中同样也有细微的冷暖对比。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颤动的光感效果。冷暖各色中都有色粒的对比,在调色时调得太匀,就不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2、从色彩的纯度对比观察对象。A、鲜明色调与灰色调对比 B、灰色调相互间的对比

C、鲜明色调之间的对比平时我们说画面有部分色调脏了,实际就三鲜明色块调灰了。纯度降低会使画面调子低沉,大量的加白也会降低色彩的纯度。画面中应注意:

1)大面积的灰色调中应由小面积的鲜明色块,已使画面更加鲜明。2)大片跳跃的鲜明色调,要有小块灰色调,会使画面更加热烈。3)大片明亮的灰色间加进小片重色块,画面会更加明亮。4)注意画中的含黄量,会增加画面中的透明感。

3、从色彩的明暗对比观察对象(色彩的黑白关系)。

用色彩的阴暗来描绘对象的素描,只注意色彩不注意明暗(素描)就会使我们丧失形体结构。观察对象时应看到由色彩体现的明暗关系。明暗的对比好坏,对色块的布置直接影响画面效果。重视明暗对比不只是画面效果问题,也会影响到客观事物精神状态的描写。

4、色彩关系构成三个方面: a、支配色;

b、色彩与光的强弱变化有关系;

c物体随着它周围环境色彩变化而起变化。

5、所谓的色彩自觉,实际是对微妙色彩的感觉能力,它不是鲜明的原色,而是某种微妙的色彩在在灰色中带有红、黄或者绿等成分。把这些微妙的色彩综合起来就是绘画上的和音,“由于画面色彩之间的对照,就获得了明亮的,朝气蓬勃的,真实美丽的洋溢在绘画上的音乐气氛。”

九、从简处人手,较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

1、变化简单大块的景物作为研究对象,先从几大块颜色人手,画面的天、地、物的形状构成的几个大的基本色块,我们首先应认真观察找出这几个大色块之间的色相冷暖及明暗关系,使之形成画面的基本色调,在这基础上再找每一大块色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微妙变化关系,可有意识多进行一些画面构成比较简单的练习。

2、在最初阶段学生要对画面色彩进行整体的把握,经过反复达到完善。

3、通过对它们之间色彩对比微妙差别的表现,反复练习。一方面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调色技能,积累色彩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其色彩感觉更加细腻。一幅油画作品的色彩细腻程度往往决定着它的潜力所在。

4、我们的手通过画笔赋色于画布之上,一幅油画风景写生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笔的历史。如果说绘画作品是画家精神世界真实情感的表象形式的话,笔触则是传达这份情感的最重要的语言词汇,它构成了一幅作品的神韵,可以说是一幅画的精神。无论我们强调画面的构成完善饱满,还是讲究色彩的丰富细腻,最终都要通过画家运笔所形成的痕迹展示于画面。

十、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学生进入山区、农村,首先会被从未见过的风景和不熟悉的风俗所吸引,自然能够很迅速地激发起学生的感受,他们会十分愉悦地感受自然的清新和乐趣。但这种与常人无异的感受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它需要教师动用更多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从兴奋和愉悦进入观察和审视自然的更高层境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普通人所看不到和感受不到的自然之美,并把这种美上升到艺术的层次。

教师必须把自然与绘画的创作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把自然现象与已经在大师绘画中所看到自然结合在一起,并比较出绘画与实际生活中之自然的差别;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包括博大的、细节的等等,并用具体的技法把自然与绘画结合在一起。

教师的引导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发现别人没发现的角度,表现与众不同的内容等。

十一、风景写生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加强对色调的认识,把复杂的色彩归纳到大的色域中去进行表现。

2、应加强对色调层次的研究,要依据空间的次序安排色调层次的冷暖变化。

3、应注意体会自然景物中的韵律,应发现绘画中的韵律线,使整体绘画处在动态的均衡之中。

4、应该注意细节的处理,丰富而不繁琐,富于变化而不破坏整体的单纯是风景写生中重要课题。

5、应注意绘画节奏的控制,注意繁简、曲直、闷透在风景写生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篇: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

篇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1038171002 湘 潭 大 学 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03月20日 前 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五、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软件。

六、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目录

实验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二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11 实验三动态电路仿真实验?18 实验四rc 频率特性和rlc谐振仿真实验???24实验一 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恒压源等使用;

2、学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学会电路中电位、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学会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

5、验证叠加原理,学会叠加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任一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u=f(i)来表示,即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两大类: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r决定,其阻值为常数,与元件

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曲 图1-1 线,其阻值r不是常数,即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电阻值是不同的,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如白炽灯丝、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c)、(d)。在图1-1中,u ?0的部分为正向特性,u?0的部分为反向特性。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逐点测试法,即在不同的端电压作用下,测量出相应的电流,然后逐点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曲线便可计算其电阻值。

2、电路中的电压、电位测量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3、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即关联参考方向,见图1-4所示。

4、叠加原理

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在图1-2中: ??i1?? i1?i1 u?u??u?? ??i2?? i2??i2 ??i3?? i3?i3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用)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篇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教学指导书 前 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五、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软件。

六、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目录

实验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二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11 实验三动态电路仿真实验?18 实验四rc 频率特性和rlc谐振仿真实验???24实验一 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恒压源等使用;

2、学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学会电路中电位、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学会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

5、验证叠加原理,学会叠加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任一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u=f(i)来表示,即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两大类: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r决定,其阻值为常数,与元件

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曲 图1-1 线,其阻值r不是常数,即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电阻值是不同的,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如白炽灯丝、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c)、(d)。在图1-1中,u ?0的部分为正向特性,u?0的部分为反向特性。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逐点测试法,即在不同的端电压作用下,测量出相应的电流,然后逐点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曲线便可计算其电阻值。

2、电路中的电压、电位测量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3、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即关联参考方向,见图1-4所示。

4、叠加原理

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在图1-2中: ??i1?? i1?i1 u?u??u?? ??i2?? i2??i2 ??i3?? i3?i3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用)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篇三: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013003、c015003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学分:3.25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52实验学时:20)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将着重阐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继课程打下牢固的分析基础,是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获得上述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在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集中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6学时)

1-1 基尔霍夫定律

1-2 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独立电源、受控源

1-3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1-4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第二章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4学时)

2-1 网孔分析法

2-2 节点分析法

2-3 电路的对偶性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2学时)

3-1 线性网络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3-2 叠加定理

第四章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8学时)

4-1 分解的基本步骤

4-2 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4-3 置换定理

4-4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5 戴维南定理

4-6 诺顿定理

4-7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第五章 动态元件(2学时)

5-1 电容元件

5-2 电感元件

第六章一阶电路(6学时)6-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6-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第七章 二阶电路(6学时)7-1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3rlc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

7-4gcl并联电路分析

第八章 阻抗和导纳(8学时)

8-1 阻抗、导纳、相量模型

8-2 正弦混联电路分析

8-3 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

8-4 相量模型的等效

8-5 有效值有效值相量

8-6 相量图解法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4学时)

9-1 单个元件的功率

9-2 单口网络的功率

9-3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第十章 耦合电路(6学时)

10-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耦合系数及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变换

10-2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10-3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性质

三、大纲说明:

本大纲在已有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和修改,本着“打好基础、精选内容、利于教学”的原则制定。重点介绍线性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删除了过去大纲中部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四、教科书、参考书

1、教科书

李瀚荪编著,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2、参考书

[1] 李瀚荪、吴锡龙编,《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 袁良范、马幼鸣编著,简明电路分析,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

院(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撰写教师:袁良范 审核负责人:罗伟雄 容付

项目研究报告 一.教学改革 〈1〉《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校电类专业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由原来的四百多人增加到一千九百人左右,而讲解这门课的教师却越来越少(大部分老教师已退休,新教师补充的一较慢),出现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改革的步子加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路分析基础》课的学时大幅度减少,由原来的100学时减少到72学时,又减少到60学时,最后减少到现在的52学时,因此,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扩招及社会大坏境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各种因素造成了教学的难见,度越来越大。讲解本课程的老教师绝部分已经休,多数为青年教师,他们学历高,知识新,但教学经验少,对内容的理解不深,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教改革,改革现的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改革内容

(1)为了解决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由原来上小班课改成上大班课,一般为150人到200 人。

(2)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利用黑板教学,这种方式要用很多时间写板书,优其是上电路课,图比较多,画图很费时间,而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只好粗讲或少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省去大量的书写时间,大大增加每堂课的信息量。由于学生多,利用黑板教学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而用多媒体教学,屏幕大,可解决这一向题。这样,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绥解学生多,教师少,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有效的提高教质量。

(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利用多媒体教学需要较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们决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的容为依据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首先组织教师进行讨,确定内容,写出角本,然后录入,并进行多次修改。

制作完成后在2001级半数的教学班进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对其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了修改。使用一遍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下面几个问题:

① 课件为白底黑字,虽然比较清楚,但白底比较刺眼,看的时间久了会感到疲劳。

②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用的图片形式,这样放映受到限制,不能根据需要改变放映方式,而且图片形式不能改变字体的颜色,只能是黑色。

③ 用黑板讲课比较灵活,教师边讲边写,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显得生动。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需将内容写出来,而是将内容从计算机中投影到屏幕上,常常将内容投到屏幕上后再讲解,显得死板。

③ 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信息量增加了,讲课速度加快,使得有些同学跟不上记笔记,顾了听,顾不上写,顾了写又顾不上听。

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进方法。我们看了下一些其他课件,发现蓝底黄字看上去比较 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图片形式改成文本框形式输入可以随意改变字体颜色,放映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如果这样尺久改变工作量很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是下决心给课件做了一次大手术。由新留校的青年教师负责录入,讲课教师整理、修改、上课时试用,调动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这项工作。在此过程中,使新教师熟悉本程课的内容,讲课教师有了实践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为了解决速度快,同学?ú吼跟不上记笔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此卜些措施,将讲课的主要内容打出来让学生复印,在上面再做些简单的注释即可。

为了保留黑板讲课的优点,在作动画放映时尽量接近黑板书写的形式,有些情况下也可与乡黑板结后合使用。现在《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教学课件卫已经制完成,并提供给大家使用,下学其习期人《电路分析基础》课将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每个教师可以在此课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已的教学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二.课程建设篇四:电路分析基础自学指导书(本科)电路分析基础自学指导书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编写者:陈华 自学时间安排:36 适用范围:函授(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电路分析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主要探讨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基本的电路分析计算方法。

对于电类专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及线性的电阻电路、一阶动态电路、交流稳态电路、相量法的基本分析方法,其中,动态电路、交流稳态电路的分析和相量法将是学习本课程的难点。

二、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课外习题练习。

三、学习进度表

四、各章节的内容、重点、难点和作业题、思考题(分章节列出)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集总电路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明白理想电路元件的含义,牢记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既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牢记基尔霍夫电压、电流两定律,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教学重点:

①电压、电流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②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③基尔霍夫电压、电流两定律; ④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习题p51:1-

3、1-

6、1-

10、1-

13、1-

14、1-

16、1-20、1-

22、1-

23、1-

26、1-27 第二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图论分析电路,理解独立变量的概念,理解互易定理,掌握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电路的方法,学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教学重点: ①网孔法。②节点法。

习题:p85:2-

1、2-

2、2-

6、2-

11、2-

12、2-

17、2-

19、2-20、2-21;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叠加定理并会应用其解决电路问题。习题:p108:3-

6、3-

9、3-12.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牢记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线性含源电阻单口网络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的求解方法,掌握电阻的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教学重点:

①戴维南及诺顿等效电路的计算及其相互转换。③含受控源电阻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习题:p151:4-

2、4-

5、4-

9、4-14(a)、(b)4-

23、4-

25、4-

28、4-30、4-32;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时域形式表达式。习题:p179:5-

1、5-

3、5-

6、5-9;

第六章 一阶电路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初始条件的运用,记清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学会应用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电路,了解阶跃响应的概念。教学重点:

②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电路。

习题:p233:6-

3、6-

6、6-

13、6-

27、6-

28、6-

33、6-35 第八章 阻抗和导纳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并掌握其串联和并联形式的转换,学会用相量图分析电路,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

①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并掌握其串联和并联形式的转换. 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习题:p54:8-1(1)(2)、8-

2、8-

7、8-11(1)(3)(5)、8-

12、8-

15、8-

19、8-20、8-30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弦稳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记住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三相电路。

习题:p105:9-

2、9-

6、9-

8、9-

16、9-

19、9-

21、9-

23、9-25 9-

27、9-29.

五.课程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第四篇:大学物理(下)教学指导书

静电场

教学目的: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教学重点: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教学难点: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法说明: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教学学时:9学时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库伦定律;试验电荷,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叠 加原理,电偶极子。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线,电场强度通量。高斯定理及其应用,静电场力的 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电势叠加原理,电势的计算;等势面,电场强 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教学思路

在对高中电学有关知识简单扼要回顾的基础上,讲授电场强度、电场叠加原理,电场强度通量、高斯 定理,静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及电势叠加原理,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 关系,讲好电场强度计算的思路及三种计算方法,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电势计算的思 路及二种计算方法。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理解静电场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并能分析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2、理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并会用它计算对称电场的电场强度。

3、了解电位移矢量的概念以及D、E等的关系。能用能量密度计算电场能量。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电容及电场能量。

电极化强度及与D、E等的关系。介质中高斯定理的应用。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5学时

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静电平衡时导体附近的电场与附近导体表 面电荷面密度的关系;静电屏蔽。无极分子电介质与有极分子电介质,电介质在电场中的位移极 化与取向极化;电极化强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电位移矢量,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D、E、P的一般关系与在各项同性介质中的关系。电容,电容器;电荷系的相互作用能,电场的 能量,电场能量密度。

教学思路

在介绍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时,注意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在介绍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时, 注意极化电荷的分布,只有知道了电荷分布,才能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解D和E。最后介绍电容、电容器和电场能量密度、电场的能量。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

恒定电流

1、理解恒定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电流密度和电动势的概念。

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3、了解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源电动势,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源电动势。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2学时

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与电流密度,电流的连续性方程,电子的逸出功;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电源与电动势;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思路

首先介绍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接着介绍电流密度和电流的连续性方程。然后推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接下来介绍电源及其电动势。最后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九。

稳恒磁场

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理解毕奥·萨伐尔定律,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

定理。理解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2、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能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计算。

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磁矩和磁力矩。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8学时

基本磁现象,磁场;试验线圈,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毕奥·莎伐尔定律;运动电荷激发的磁场;平面载流线圈的磁矩;毕奥–莎伐尔定律的应用。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 路定理及其应。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安培力);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受磁力矩;安培力的功。运动电荷在 磁场中受力(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霍耳效应。

教学思路

通过模拟实验的演示导入本课,并定磁感应强度,给出毕奥·萨伐尔定律后,着重讲解毕奥·萨 伐尔定律对长直导线、平面、圆电流、螺线管的应用,介绍磁矩。

类似电场的方法,介绍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后,着重讲解安培环路定理。通过讨论和应用举例,使 学生掌握和理解定律的应用条件,并掌握选取安培环路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洛仑兹力和安培力后,介绍磁力矩及其功。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十,练习十一,练习十二,练习十三。

磁场中的磁介质

1、了解磁介质在磁场中的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2、理解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并会用它计算磁场强度。

3、了解H、B在各项同性介质中的关系。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磁化现象;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铁磁质。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磁滞回线。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2学时

抗磁质与顺磁质,介质在磁场中的磁化;磁化强度,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的关系;磁场强度,介 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H、B、M的一般关系与在各项同性介质中的关系;铁磁质。

教学思路

在介绍分子磁矩,顺、抗磁质,磁极化等概念即扫清道路后,由特例推出磁介质当中的安培环路 定律,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最后讲解磁介质当中的铁磁质及其磁滞回线。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十四。

电磁感应

电磁场

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理解并会计算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了解自感和互感。

3、了解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涡旋电场,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的计算。涡旋电场,位移电流。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8学时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愣次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涡流; 自感。互感;磁场能量,磁场能量密度。

位移电流,位移电流密度;全电流及全电流的安培环流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麦克 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电磁波的性质。

教学思路

通过电磁感应模拟试验,引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阐明定律中负号的意义。通过举例,详细讲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计算。讲清感生电动势概念。通过讨论载流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引入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从自感线圈储存的能量出发,引入磁场能量,并给出磁能密度的定义。

从安培环路定律的局限性讨论,引入位移电流的概念,导出变化情况下的电磁场方程—麦克斯韦 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并阐明其物理意义。

通过对产生电磁波的波源—振荡偶极子的讨论,介绍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主要介绍电磁波的性 质。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十六,练习十七,练习十八,练习十九。相对论

1、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了解洛伦兹变换式。

2、了解狭义相对论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及相对论的时空观。

3、理解狭义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仑兹变换式;长度收缩,时间延缓。相对论动力学。

洛仑兹变换式。相对论的时空观。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4学时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式;长度收缩,时间延缓,同时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相对论动力学基本方程; 相对论动量和能量。

教学思路

通过讲述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得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进而导出洛伦兹坐标变 换式;通过洛伦兹坐标变换式的应用得出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进而得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 时空观;以完全非弹性碰撞为例,如以质量为恒量,得出在洛伦兹速度变换时动量不守恒的错误 结论,进而得出质量与运动有关而直接搬出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式;用动量定义不变得出相对论动 量;用动能定理对力的积分得出相对论能量;结合相对论动量表达式与相对论能量表达式得出相 对论动量能量的关系。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二十一,练习二十二。

量子物理

1、了解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与普朗克公式。

2、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规律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3、了解坐标动量不确定关系,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普朗克公式;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物质波。

黑体辐射定律,康普顿效应;不确定关系,波函数。

讲授、启发式、讨论、多种媒体运用、实验演示相结合。

10学时

热辐射,黑体与黑体辐射定律;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与普朗克公式。光电效应,光子假设,爱因斯 坦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康普顿效应。

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玻耳的氢原子理论;能级,弗兰克-赫茲实验。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 波粒二象性;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电子衍射;用驻波解释玻尔氢原子理论中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 不确定关系式。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方法;角动量量 子化及角动量的空间量子化;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原子的壳层结构,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分布。

教学思路

通过讲述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定律,从而引进普朗克的量子假设,进而推出普朗克公式; 再用普朗克公式成功解释黑体辐射定律。

通过讲述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及其难以用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光电效应,从而引出爱因斯坦的光子理 论,进一步阐述光的波粒二象性;再回过头来用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导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圆满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通过讲述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其难以用经典散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从而将爱因斯坦的光子 理论用于光子与电子的完全弹性碰撞,使之得到完满的解释。

通过讲述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以及难以用经典电磁辐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从而引出玻尔的氢 通过说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难以稍复杂原子的光谱,进而说明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不是自恰的理论,由此讲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及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再讲述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最重要 例证电子波及其电子波的衍射,以及用电子波在绕核运转的轨道上形成驻波的观点说明玻尔轨道 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

在讲述物质波是概率波的基础上说明动量和坐标的不确定性,再将光波的单缝衍射运用于电子波 从而定性推导动量坐标的不确定关系式。

为了在微观世界描述粒子的运动,又要体现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从而引入波函数并讲述波函数的 统计解释,进而导出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通过讲述用薛定谔方程解无限深势阱的例 子,从而得出能量的量子化,进一步说明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将薛定谔方程用于解氢原子,结合讲述施特恩·格拉赫实验,得出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量子化,角动量空间量子化及电子自旋,从而得出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四个量子数。在定性说明电子绕 核运转的能量不仅与主量子数有关还与角量子数有关的基础上,讲述最小能量原理和泡利不相容 原理,进而得出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

主要参考书

1.《物理学》(第四版),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1982年修订本),程守洙、江之永编,朱永春修订,1982年,高等教育出版 3.《大学物理学》(2002年第一版),赵近芳主编,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练习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册)练习二十三,练习二十四,练习二十五,练习二十六,练习二十七。

第五篇:指导书

信纺911班《计算机组装与网络连接》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和学习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建立计算机网络连接是信纺专业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盐城纺院信纺911班已经学习完《信息技术》和《组网技术》课程,具备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为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根据教学计划在第1周安排一周的“计算机组装与网络连接课程实训”。

二、实训内容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及掌握设置网络连接的方法,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的维修方法。

三、实训要求

本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每次的实训内容,然后学生再动手进行实验。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主要是:平时实习纪律考勤占30%,课程设计工程完成情况占40%,课程设计报告占30%。

四、时间安排

星期一: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包括:组装前的准备、注意事项、微机组装流程、微机组装的过程、开机测试;BIOS参数设置,包括:BIOS设置基本操作流程、AwardBIOS设置过程。

星期二: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包括:硬盘分区、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时的故障分析;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包括:Windows2000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安装Windows2000的故障分析。

星期三: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设置与测试,包括:Ip的设置、TCP/IP协议的安装等;Windows2000注册表维护。

星期四:Windows2000系统优化;常用维护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包括:杀毒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压缩软件(Winrar)的安装和使用、动态调试工具Debug的使用。

星期五: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包括:主板、硬盘、内存、显示器、电源和光驱等;撰写实习手册和实验报告。

五:指导老师:邹卫国

2011年8月31日

下载《通用机械设备》教学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用机械设备》教学指导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管段内禁止使用国家、行业或地方明文淘汰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单位机械主管人员应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验收验证并实行动态管理。进场机械清单报监......

    机械设备资料员

    部门:碳素工程指挥部 岗位:机械设备资料员(材料员) 工作标准: 1、 严格遵守公司员工守则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 2、 努力学习,掌握资料统计管理方法、整理建档(建账)、归档......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5篇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 1、贯彻执行国家及企业颁发的有关安全技术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2、安装、拆卸机械设备的作业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正确佩戴......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一、机械设备管理职责 (一)机械设备专职管理人员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系统机械设备管理具体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机械设备的清查,准确掌握筑......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恒晟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版本号:1. 0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1总则 机械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机械设备管理是对企业机械设......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机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1.1为了全面实施生产要素集中管理,加强和规范公司机械设备、机具的管理,保障机械设备、机具的安全使用,实现设备资产保值增值和防止企业......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一、 机械设备应放在指定地点并排列整齐,停放机械设备现场应场地平整、清洁、无障碍物,排水良好。 二、 机械进、退场有领、退、验收记录。 三、 机械设备安......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一、 总则: 1.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2.搞好机械设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