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 课前准备:
熟练朗读课文,结合课下小注理解文意,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文言词语,解读文言现象,积累阅读文言文的方法。3.着重感受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中品味欧阳修崇高的人生境界。评价任务:
1.欣赏一方山水; 2.品味一种情趣; 3.体验一种人生; 4.感悟一种情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有关“胸襟﹒情怀”的话题。[屏显:胸襟〃情怀] 走进我们的历史,“谪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文学史,无数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用他们灵动的笔触抒发着他们不称意时灵魂深处的情怀,成就了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这其中,你知道的有谁呢? [屏显以下内容] 范仲淹这样抒写着他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陶渊明这样表达着他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屈原这样吟唱着他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东坡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生齐读屏显的内容。
范仲淹、苏东坡、屈原、李白„„一颗颗旷达的心灵在徘徊,一声声爽朗的笑声在回荡,一个个潇洒的脚步在流连。这其中,有一个谁也抹不去的身影,那就是欧阳修。
[屏显:欧阳修图像] 2 这就是欧阳修。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欧阳修。[屏显以下内容:《六一居士传》节录]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从“六一居士”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欧阳修是怎样的人? 这样潇洒、旷达的欧阳修,在被贬滁州期间,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醉翁亭记》。下面,我们就走进《醉翁亭记》,去感受欧阳修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旷达情怀。
二、朗读课文。
(一)读得顺畅
1.指生朗读课文,生听读,标注出字音、节奏方面有不同意见的地方。
2.交流不同意见的原因,分析、明确造成朗读障碍的文言现象,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读得明白
1.大家在结合小注理解文意的时候,有没有没弄明白的地方?你可以提出来,问一问老师,问一问同学。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的特殊的文言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藉此让学生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积累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三、欣赏一方山水
1.标注出文中描写滁州自然风光的句子,师生交流。2.[屏显以下内容:欣赏一方山水]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选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在仔细揣摩作者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联想,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句式参考:这就是琅琊山,你看。
这就是醉翁亭,你看。
这就是酿泉,你看。
这就是山间的早晨,你看。
„„
生交流,师适时穿插:
⊙“环滁皆山也”,“环”,凝炼一字却写出了山的迤逦连绵,让我们做无穷想象。
⊙“尤美”,是“特别秀美”。⊙用“潺潺”写水流的声音,很好听。
⊙用“翼然”喻亭,说亭像鸟儿展翅凌云欲飞,写出了亭的可爱。⊙“芳”,临时改变了功能,是香花。“秀”,同样是临时改变了功能,是开花,滋长。
⊙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静态描写又体现了动感,简炼的文字原来却有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言简意深,片语传神啊。“水落石出”在今天我们已经给予它新的生命力,原来,它诞生于欧阳修的笔下啊!
小结:“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亭台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一日间的朝暮变化,一年中的春秋更迭……这山、这泉、这亭,这山间的朝朝暮暮、春夏秋冬,这一方山水让我们沉醉其中。
四、品味一种情趣
1.面对这样的山山水水,作为这方山水的知州的欧阳修,更深深地沉醉其中了。欧阳修是怎样表达他沉醉其中的情怀的?请标注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 环滁皆山()。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根据记忆,括号里应该填的字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字重复多余吗?为什么?
⊙点拨:“也”是语气词,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请你体会以下句子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啊!”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呀!”
(不加语气词,感觉是平淡的,加上之后,一种欣赏、赞叹、由衷喜爱之情瞬间洋溢开来。)
⊙请你把所有的“也”字都加上,并把这种语气加入你翻译的现代汉语里,想一想有什么不同?
小结:“也”在间隔一定长度的其它音之后反复出现,形成一种结构,使句子读起来具有了是诗歌那样朗朗上口的韵律,在不断的反复中,表达出作者不断高涨的欢快情绪。作者对滁州山水的喜爱之情、游赏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拥有自己治下如此山水的自豪之情,不仅仅体现在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上,一个“也”的语气,读来神采飞扬、摇曳生姿,浓浓的情趣就洋溢其中了。
朗读,读出“也”的趣味。3.[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
(一)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醉翁亭,其亭翼然临于泉上。
山间之朝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山间之四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以上两种句子的结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有味道?
小结:第一种是一般习惯上的描写句法,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再说景观如何;第二种不是一般的连续式,而是倒文,是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式的意味:“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酿泉也”。这样先把山水的情态突出在句子的首要地位,极尽雕绘之能,让读者产生一种急于知道被描述的景到底是谁的悬念和渴望,随着“也”字的到来,主体悠然而出。先是心理上的惊异、发现,后是领会。随着这种句法的重重复复,一种景观的目不暇接、思绪的源源不断之感油然而生,作者对景色的热爱、乐于其中、陶醉其中以致炫耀之极之感扑面而来。第一种结构形式就显得如记流水账一般的呆板了。
再读,读出“倒文”的趣味。4.[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
若夫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幽香,佳木秀()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往,暮()归,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也。根据记忆,括号里应该填的字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字重复多余吗?为什么?
小结:“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字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悠然之态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去而傍晚急急归之感,插入“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优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
5.[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观察以上两句话,它们句内分句的形式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的好处在哪里?
小结:骈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诗的韵味,又有散文的美感,读来节奏和谐悦耳,这一形式美更好地表现了作者悠然其中、“乐亦无穷“的情趣。
6.个性朗读前两段。读出“而”字的舒缓从容,回环往复;读出“也”字的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读出倒文的情趣;读出骈散结合的参差美感;更读出欧阳修的沉醉其中、“乐亦无穷”。
五、体验一种人生
1.山水之乐更高的境界,不仅在于自然之美,而且在于人之乐。自由朗读第三段文字。结合前两段的学习,在语言的形式上,你有什么发现?从中又可以读出怎样的欧阳修? 师生交流。
师适时穿插以下内容:
⊙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之图;太守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更沉醉于百姓之乐;岁丰人乐的太平景象,宾主间融洽和乐的气氛,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溢于言表。
⊙一贯到底的“也”字的反反复复,使文字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这种情调更易于表达作者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前提下跟老百姓共同欢乐的太守形象。因为“也”的运用,一位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与百姓同乐的可爱的老者形象呼之欲出。
⊙骈散结合的句法、“而”字的回环咏叹,与要表达的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内容相得益彰。
2.朗读这一段文字,把自己的感悟融入文字,用声音传达出来。
六、感悟一片情怀
山光,水色,人情,醉态,欢与万物,乐在其中。请你品味最后一段文字,并结合全文想一想,“太守之乐”到底是什么?
师生交流。师适时穿插以下内容:
⊙[屏显以下内容:《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欧阳修
这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在到任的路途上所写的一首诗,我们可以读出他在政治上受挫后苦闷得忧不成眠的的心情。
⊙ [屏显以下内容:]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府而听泉;……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节选
可见欧阳修并未在失意中沉沦下去,在任职滁州期间,已经忘掉了个人的忧愁,为民造福,与民同乐。
——欧阳修《丰乐亭记》⊙ [屏显以下内容:] 吾常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欧阳修
离开滁州三年后,他还热烈怀念那段贬官生活,这种遥想当年,以苦为乐的态度,并非常人所具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小结:欧阳修写山,写水,写亭,写山间的朝暮四季,写滁人,写宴游,其实都是在写自己,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啊。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欧阳修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肯定郁结了苦闷,但他在山水中沉淀着灵魂,在乐民之乐中提升着人生的境界。大家以为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欧阳修的胸襟与情怀?使我们可以把它与范仲淹、屈原等高尚的人的名句并列放在一起?
找出主旨句,回到课时开始时的“胸襟·情怀”板块。如今到滁州去登琅琊山,醉翁亭依然翼然临于泉上,亭柱上增加了这样一幅对联:
[屏显] 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欧阳修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知音。面对着这些圣哲先贤,他们旷达的胸襟一定深深感染着我们,成长中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屏显] 成长的路上,也许布满了荆棘,让我们踏着圣哲先贤的足迹,捧一颗旷达的心,去书写人生的壮丽!
——师生共勉
七、作业:完成助学学习测评。
教后反思:
本课时设计基于两种想法。一是具有散文家和诗人气质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展现了语言艺术的无与伦比的魅力,千百年来,陶醉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是不可多得的语言学习的材料;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流露出的宽阔的胸襟、旷达的情怀,足以引领我们做一次心灵的远游,纯净、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二是一篇文章的言语形式为什么是此而绝不能是彼,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言语内容。我们习惯上常常是先理解文本的言语内容,然后去探讨用了怎样的言语形式,生硬地把两者割裂开来。其实,言语形式就是为言语内容服务的。本课时设计就尝试了从言语形式出发,探讨这种形式怎样更好地表现了言语内容。从授课结果来看,学生正是从对 14 言语形式的揣摩中深刻感悟到作者的旷达情怀,体现了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也正契合了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课程。
推荐理由:整体设计巧妙,诗意的语言穿行整篇教案。达成较好的文言结合,在前两个段落中有点拨,但力度远远不够。教案作者是细致细心之人,纵观千家教案和解读,而后自成一篇。
第二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醉翁亭记 学案
醉翁亭记
学案
教师寄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4.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一、基础知识
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字,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
琅玡()
林壑()
辄醉()
弈()者胜
穴暝()
伛偻()
酒冽()
山肴()野蔌()
觥筹()
阴翳()
2、解释加点字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
②名之者谁?(名:)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号:)
④伛偻提携。(伛偻:)
3、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4、阅读课下注释①并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课文及作者相关的知识。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5、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本文写景很有层次,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
从
到。
(2)写山间之朝暮:从
到。
(3)写山间之四时:从
到。
(4)写宴饮场面:
从
到。
6、本文以“乐”为线索,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与民同乐”的主旨的?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提示: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找出相关的句子。
(1)写亭的环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
8、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9.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10、如何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五、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六、达标测试
1、下列四句中有一句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请选出这一句()
A、野芳发而幽香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鱼肥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禽鸟知山林之乐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D.醉翁之意不在酒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轻读B、重读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3)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答:
(4)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第三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背影》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背影》教案
课前预习
1.反复朗读课文,带着感情去读。
2.读文中的父亲,想自己的父母,理解亲情。相关课程标准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刻画的写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朴实的文字里传达出来的深情。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梳理出文中所记叙的事件。
2.初步感知人物的一言一行所传达出的情感,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3.精读课文,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老师想听一听大家的心声:爸爸妈妈爱你吗?(爱)那请你回想
一下,父母的哪些举动、言行让你感受到了爱?
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回家时的那一声声唠叨,学习时的那一声声催促,熟睡中那一次次悄悄地关注……都是爱。这份爱浓缩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也印刻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背影》里。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篇散文,一起来读懂这份爱。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刻画的写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朴实的文字里传达出来的深情。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梳理事件,明晰课文脉络。
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20岁时父亲去车站送我回北京念书的故事,在课文中围绕父亲写了哪些事?
事件概括方式及要求:
①以“父亲”为主语造句,选用文中的词语 ②句子简洁,必须含有一个动词
例: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参考答案:(1)父亲交卸了差事(2)父亲回家奔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利用文句中的关键词有效组合、黏
贴成句,简洁、概括性地表达文意。通过这样一项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二)生读文,个别展示 投影:
①父亲交卸了差使②父亲回家奔丧③父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④父亲借钱办丧事⑤父亲到南京谋事⑥父亲说定不送我⑦父亲决定自己送我⑧父亲讲定价钱⑨父亲买橘子⑩父亲少年出外谋生⑾父亲待我不同往日⑿父亲写信给我
哪些事是为儿子做的?看到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一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预设:感动。觉得应该呀。
我也觉得做父母的为儿子做这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但文中的儿子——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却流泪了,这其间一定有触动作者内心的东西,让我们走近背影,去寻找那一敲响作者心灵之弦的一抹真实。
四、赏读经典,吟咏情感
(一)一读背影,读懂父亲爱
1.文章题目为“背影”,文中具体刻画了父亲做什么事的背影? 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
2.作者事隔2年依然记得这个背影,这一定不是一个寻常的背影。那咱们来读一读好不好?你可以放声去读,尽情地读,在读中绘制这个背影图。
3.你绘制出来一个怎样的背影?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为什么用
这个词形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词语或句子来说一说。
(蹒跚
努力
吃力
胖
轻松
沉重
担心
不舍
牵挂)在学生解说时随时生成问题,牵拉出深层比较和顿悟。预设:
A.动作:买橘子极其艰难——仍极力而为,为儿子买回橘子(每一个动作里都蕴含着浓浓的爱子之情)
朗读,读出儿子看到这一幕的心情
学习活动:换作“我”去买可以吗?那么你用一段话(突出动作描写)写一下“我”买橘子的过程。(与原文比较)
比较后小结:文中对父亲的动作和背影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没有一个“爱”字,但每一字一句都深含着一位老父亲浓烈的爱。虽然很笨拙,并不潇洒,也不如“我”去买来的实际,但却是生活的真实,这样朴实无华的举动更能够触动心灵,更感人。
B.外貌:家境惨淡
心事重重——执意送行 朗读,读出儿子对父亲心事重重的理解
C.着装: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紫毛大衣 朗读,读出父亲的着装特点,定格背影
D.语言:自己的事不要紧——儿子的事都是大事 朗读,读出父亲决定亲自去送时的坚定
4.播放散文影像“望父买橘”,定格这一经典形象
这一处处鲜明的对比,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那一个个艰难的动作,让我们深刻领会了一个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的爱,这份爱是那样
纯粹,那么没有自我,那样实实在在,那样浓烈!而这样浓烈的爱,作者没有直接呼喊出来,而是浓缩在了具体的叙述与描写之中,让我们一起倾听这段文字,静静地听,听出字字句句里包含的深情。
(二)二读背影,读懂儿子的心
小结:父亲的形象并不高大,动作也不潇洒,“我”却流泪了,流泪时“我”内心里一定有思想的波动,你可以联系全文加以揣摩吗?不仅看到背影的当时我流泪了,文中还有两处流泪,都是因回忆背影,这又触动了作者的哪些心绪?
提示:
一是感动、内疚(“我”最初的不领情、自作聪明、“暗笑他的迂”—— 父亲执意去做)
一是已为人父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对父爱的珍重
课外材料(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起父亲近年为人处事的艰难,想起父亲信中说的大去之日不远,不禁心生内疚、感恩之情。
五、总结提升,随堂训练
说话练习:让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时,它已不仅仅是一个背影,它已经定格为一份沉甸甸的爱,这是人性中最质朴的爱。而这份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请同学们回到生活中,想一想你的父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觉得父母应该为你做的那些你曾经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是不是也包含着一份无言的爱。请你回想那平平常常的一言一行,有哪些曾经像背影一样触动过你的内心,请你选
取其中的一个细节,用简洁的语言展现父母对你的爱。
作业:回家对父母做一件事,用行动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爱和理解。
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有一个自我,要有一个核心的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用心思考这节课我要教什么,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才能够教出自己的特色,用怎样的教学活动来推动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入才更有效。
2.教学设计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备课不仅仅要精心于教学设计,更要精心于课堂设计。
3.课前要全视角透视文本,要力求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在文本的任何一处落脚,教师都可以在学生落脚处生成教学点,并由此向纵深牵引出其它教学要点。
第四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四五单元)教案
第三、四、五单元教案
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步骤】
一、作者导入,走近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解题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议论文知识回顾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常见的驳论方法:
① 看论点本身有没有破绽——驳论点 ② 看支撑论点的论据有没有破绽——驳论据 ③ 看论证过程有没有破绽——驳论证
五、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课文,讨论: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呢?
3、中国的脊梁指怎样的人?
六、自主、合作、探究: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3、归纳语言特色
七、拓展延伸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九、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驳 夸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斥 求国联 —论点不攻自破 论 求神拜佛 发展“自欺力” 证
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脊梁
课后教学反思:
10、《吴汉何尝杀妻》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敌论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难点: 初步学习演绎论证法。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
1、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2.解释下列词语
死心塌地 中兴 造次 殊不知 无稽
二、导入
1、以《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三国志》中的曹操不同为导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作者简介:邓拓,笔名马南邨,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曾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等。解放后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等。1966年含冤自尽。邓拓毕生笔耕不辍,热情讴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对“左”倾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坚决的斗争。
三、课文研读
1、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要求复述《吴汉杀妻》的故事情节。强调要以自己的语言组织复述。
2、解题:问:吴汉何尝杀妻?如果改为陈述句应该是什么? 明确:吴汉未尝(没有)杀妻。
那么吴汉到底有没有杀妻呢?作者如何进行反驳?先让同学讨论“杀妻”的可能性。明确:如大义灭亲、夫妻关系紧张、性格暴躁„„
3、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中古文的意思。并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批驳的。
(1)据《后汉书》《吴汉传》的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给事:供职 以:因为 乃:就 乏:匮乏 以:靠
明确: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吴汉杀妻》中吴汉娶王莽女儿为妻,吴汉与王莽有杀父之仇等情节都是无稽之谈。
(2)《后汉书·吴汉传》中“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让:责怪、埋怨 昆:哥哥
明确: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吴汉的家庭关系和夫妇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3)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说:“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但:只 第:大宅子
明确:这段再次证明了吴汉夫人的名位也很正常,并没有引起吴汉“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4)《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质厚:朴实厚道 造次:匆忙、仓促
明确:从吴汉的为人来看,“杀妻”的可能性也极低。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以上四段文字都选自汉代的历史典籍中,不但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历史根据,而且分别从典籍中摘录了四条证据说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这四条分别从吴汉的出身,吴汉的家庭和夫妻关系,吴汉的夫人的名位,吴汉的为人来证明《吴汉杀妻》是捏造情节,胡乱编造出来的剧本。
4、《吴汉杀妻》这一出戏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 明确:完全是无中生有强加在吴汉的头上,以为这样就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其实反而诬害了吴汉。(所谓“诬害”可从愚忠、诛连的封建观念上谈,即人格独立,不该杀妻)
5、作者引经据典证明《吴汉杀妻》是无稽之谈,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另一方面把历史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照搬史实,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编滥造。
四、本文在论证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问:引用历史典籍有何好处?明确:客观真实,增强说服力。
2、这四段典籍的共同点是什么?明确:都是汉代的历史典籍。
3、哪一条证据是最主要的?
明确:最主要的其实不在于某一条具体的史料,而是对于史料的总体把握,即:“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与这一观点相关的句子是“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末,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4、所以从本文我们可以学到一种论证方式:演绎论证
何谓“演绎论证”: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先假说,后求证,这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本文的论据和结论可组成如下推理: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汉代典籍必有记载,汉代典籍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5、理出文章结构。(此处根据时间的需求可以灵活处理)
第一部分(1):提出“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的观点。
第二部分(2):介绍《吴汉杀妻》。
第三部分(3-8):用汉代的历史典籍为证据一一否定了“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第四部分(9):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造历史剧。
五、复习全文
六、拓展:结合你看过的有关历史剧,谈谈你的看法!(有关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教学反思:
11、大小猫洞
一、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文学家、学者。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早年以诗闻名,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金克木先生学贯中外,知兼古今,精通多种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主要学术著作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诗歌有《蝙蝠集》、《雨雪集》;散文随笔集有《天竺旧事》、《燕口拾泥》、《书城独白》等。本文是一篇立论文,启发我们从故事中、书本中、生活中悟出道理来。
二、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爵 泮 晏 役 祭
三、读文理脉
(1)思考:本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大小猫洞、大小城门、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2)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
明确: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人们嘲笑牛顿开了大小猫洞分别给大小猫进出是脱离实际,是认死理不灵活。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楚国想羞辱身材矮小的晏婴,特在国门旁开了个小门,结果反被晏婴说成是到狗国才钻狗洞而自取其辱。
四、细读深析
(1)读完牛顿开猫洞的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全文用一句话把它表达出来。
明确: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作者强调洞是猫使用的,开猫洞要从猫(即使用者)需要出发,文章正是通过隐喻手法来说明考虑问题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人本主义思想。
(2)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
明确: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
五、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 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明确:“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中“坐标”喻指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楚人的出发点是门以人为准,因为历来都是贵宾到来,中门大开,普通人走侧门,下人走后门。可见这里的“以人为准”是以人的等级为准,即中国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齐国式(晏子的观点)是大国开大门,小国开小门则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国情出发,是民主式的作风。
六、板书设计
七、延伸拓展 课后教学反思:
12、世上没有傻问题
一、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二、你问我答,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读后想一想:你能结合课文提出哪些问题?
三、讨论交流,合作提高 分组讨论:
1、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
2、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来谈论“世上没有傻问题”的?
3、作者认为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什么?
4、从文章最后一段找出: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瓜式的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
四、你言我语,畅所欲言
1、小小辩论会: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你同意吗?为什么? 正方:世上没有傻问题 反方:世上有傻问题 要求:1)、正反双方各选两名同学为一辩、二辩 2)、程序:一辩陈述本方观点------自由辩论------二辩总结陈词 3)、自由辩论时每位同学每次发言不得超过1分钟 五、一句话心得
六、归纳总结
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提出了自己对儿童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傻问题”的看法,呼吁成年人应该鼓励孩子提问题并给以指导,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探求。
七、师生共勉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请你记住带上那把钥匙,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吧!
课后教学反思:
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重点:
1、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 的升华。
2、领会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 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
1、生字
把晤wù
咫尺zhǐ
悖谬bèimiù
东隅yú
珍摄shè 毋庸赘言wúyōngzhuì 未雨绸缪chóumóu 难辞其咎jiū 同捐前嫌xián
苟同gǒu
2、词语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作好准备。毋庸赘言:不必说多余的话。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
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珍摄:保重身体。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古代八寸为一咫。悖谬:不合道理的言论。
二、关于作者:廖承志
三、关于廖仲恺
四、写作背景
五、关于书信格式
六、释题
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致:礼貌的给予。
写作目的: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做出决断和贡献。
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这篇文章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
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
A、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B、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
C、从忠孝的角度劝说。
2、作者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反驳语言有何特点?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 “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
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
3、作者为何特意举出蒋介石的骨灰迁址的事情?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作者主要想用传统的乡情来打动蒋经国。
4、文中“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这三句话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至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八、总结
内容:此信写的是廖承志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蒋经国先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信的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语言:全文气质凝重,文彩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
九、板书设计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廖承志
蒋经国——追忆历史一谆谆劝诲——展望未来——慰问语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问候蒋经国,表达挂念之情。
第二部分:(2)点明写信目的,劝说蒋经国为实现和平统一作出贡献。第三部分:(3-6)分别从民族利益、历史、蒋经国的个人抱负等角度加以劝说。第四部分:(7)再次表达挂念之情,并提出如有可能,可赴台探望。
十、练习(课件)
课后教学反思:
16、给巴特勒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掌握书信的特征。
(二)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丑恶行径的手法。
(三)进行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远征中国的态度和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人: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却使这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课本圆明园残迹的照片)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有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巴特勒的信》。
2.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3.历史背景介绍: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10月6日英法联军冲人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接着,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此条约中,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
在进入授课前先从图片上来欣赏一下这些雄伟的建筑。(课件)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谈谈作者对英法远征中国之行是褒是贬,为什么?(名为赞誉,实为贬斥。因为英法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2.雨果在信中是怎样评价被焚毁的圆明园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是属于人类的”“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是圆明园”“是东方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这是某种令人惊诧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反映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3.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朗读文章第三段,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先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探究,再仔细品读。)
4.学生讨论回答:作者在信中是怎样贬斥英法联军的,表现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本题意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提炼观点的能力。)
(“这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从前对巴特农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窃贼对圆明园大肆劫掠放火焚毁的罪行,指出这些所谓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
5.这封信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讨论概括: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至,这就是以“美”衬托“丑”的手法。)
三、小结课文
信中运用反语明确表达对英法联军的憎恨,愤怒谴责了他们放火焚烧圆明园的罪行。文章义正词严、爱憎分明,是书信,也是一篇酣畅淋漓的檄文。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雨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大义凛然,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年后写下了本文,倾情讴歌圆明园在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严厉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野蛮行,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朗读来具体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感知
1.精读课文第三段,结合“思考与练习”四,谈谈你对“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理解。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上所有的“国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都不应视为仅是某一国家的财富。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社会有责任加以保护。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谈看法。)2.文章在叙述英法联军罪行的时候用了多处反语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处。这样表现有什么作用?(可联系“思考与练习”三)(“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态度与爱憎感情,讥讽有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3.作者认为该如何处置所掠赃物?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表现了作者的正义感。)
三、拓展延伸
最近几年有关圆明园的新闻连续不断:2000年国家花巨资从海外购得部分圆明园流失文物(附新闻一则)。有人认为现在应该修复圆明园,让它重现1860年以前的风貌,有人则表示强烈反对。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失散多年圆明园四铜首国宝终于“回家”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孙晓胜)失散海外整整143年的4件圆明园国宝终于“回家”。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4件铜兽首18日在北京圆明园公园免费向公众展出。
今年的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43周年纪念日。1860年的今天,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而使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也包括这4件铜兽首。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4件见证百年荣辱的国宝又在圆明园重新聚首。“圆明园国宝展”的展室中,4件制作精美的铜兽首在灯光下微微泛着幽暗的光泽。
记者从保利艺术博物馆了解到,铜猪首是今年春天由全国政协常委何鸿槊博士捐款600万元,从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得后赠予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铜牛首、铜猴首和铜虎首是中国保利集团于2000年从香港拍卖行竞拍购得,现存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据介绍,4件国宝原来摆放在圆明园西洋楼景区中的海晏堂前,以兽首人身的12生肖,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每日按时依次喷水,至正午时12生肖同时喷泉,场面壮观。兽首铜像,是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结晶,形象生动夸张,神态栩栩如生,做工精细,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课后反思:
17、茶馆
教学目的: 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 规律。2.理解本文特点: 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王利发)的 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展示 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难点: 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的潜台词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 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老舍(1 8 9 9 ─1 9 6 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 9 5 1 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撊嗣褚帐跫覕的称号。撐母飻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 9 6 6 年8 月2 4 日含恨自尽。他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茶馆》简介:
第一幕,1 8 9 8 年初秋,戌戍变法刚失败,谭嗣同问斩后不久,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第二幕,即课文节选部分。(民国初年)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本剧是旧社会的一曲葬歌,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节选部分: 词语补释(投影)
割据: 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体面: 体统,身分;光荣,光彩;(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抱怨: 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埋怨。寒酸: 旧时形容穷苦读书人的不大方的姿态。过瘾: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欣赏本文的结构特点及人物形象 结构特点:
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以出场先后排列): 王利发: 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王淑芬: 王利发的妻子,家庭妇女。李 三: 打工为生的雇农。
巡 警: 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大 兵: 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唐铁嘴: 抽大烟,油嘴滑舌的流氓。
常四爷: 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旗人。松二爷: 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旗人。
宋恩子: 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吴祥子: 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刘麻子: 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顺子: 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的悲惨遭遇。康大力: 康顺子买来的儿子。老 陈: 专为卖妻的逃兵。老 林: 专为卖妻的逃兵。崔久峰: 旧民主主义者。难民、报童、学生、军官.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3.巧妙的衔接与穿插: 利用人物特定身份和特殊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如刘麻子与逃兵在茶馆做人口交易,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有人出现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峰的出现,作为茶馆中迎来送往的生意是完全正常的,因此,自然打断刘麻子的戏,等崔久峰下场后,宋恩子、吴祥子又上场敲诈逃兵。这种穿插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终止,又使剧情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第三题。
第三课时:
一、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二、学生表演《茶馆》片段。(投影显示表演者姓名)
三、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投影显示八位人物姓名,点击王利发人名进入相关链接)
(一)、王利发。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总结: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表现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
四、戏剧主题分析: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五、结束语、课后作业:
秦二爷走了,常四爷走了,王利发也走了,我们这堂课也该结束了。给大家布置个课后作业:比较《雷雨》、《茶馆》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 课后教学反思:
陈毅市长
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中的戏剧冲突。
2.把握话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体会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秀作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二.简介《陈毅市长》
1.剧情及结构方式:全剧共10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主要表现“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等等。” 2.(课件内容有显示)三.分析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段话剧讲的 一个什么故事?(2)、齐仰之为拒绝陈毅来访设置了哪些难题?陈毅是怎样解决这些难题的?
2、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齐仰之固执、倔强、不讲情面的性格源于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愤恨,他把与国民党腐败政治的“绝缘”关系也移用到与新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来,因而,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
2.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有一个产生、发展、转化、解决的过程。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几个部分?并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提示:这场戏中的人物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在舞台上,因此不能以人物的上下场来确定层次。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这些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明确〗碰到了被拒门外、谈话限时、请齐出山这三个难题。这些难题都被陈毅巧妙妥善地解决了。据此,这场戏可分为三个部分:(1)矛盾的产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进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2)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3分钟的矛盾;(3)矛盾的转化、解决(至幕闭)——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第三部分是全场的高潮。
4.剧情为什么从朋友和齐仰之打电话写起,而不直接写陈毅登门拜访? 〖明确〗①表明主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淡薄)——“政治是与我绝缘的”;②揭示主人的性格特点——清高、固执、急躁,这预示主人与陈毅的矛盾冲突是必然的,是由其性格决定的;③交代陈毅曾下过请帖一事,显示陈毅来访的诚意;④制造戏剧氛围——对老朋友也不例外,何况不认识的陈毅。(5.这场戏开始时,齐仰之接电话的那段台词中有13处省略号,用来表示对方在说话。对方都说了些什么?请你一一作出推测。还可以表演一下。
〖明确〗①我是某某某。②我知道你在工作,我们是朋友还能不了解这点。③我有重要事情要告诉你,否则是不会打扰你的。④现在上海发生了大变化,成立了人民政府,你知道吗?要关心一下你化学实验室之外的事呀!⑤老朋友,这个问题咱们以后再讨论,现在我通知你,上海市人民政府请你参加一个会,以通知书的时间为准。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你参加以后一定会高兴的。⑦你怎么还说不去,你知道吗,这是陈市长亲自给你下的请帖。⑧就是陈毅陈市长。⑨他是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你怎么会不认识他?⑩你这个人呀!真是不关心世界发生了什么事!(11)仰之,你说这话太不谦逊,是不是太不客气了!(12)好了,好了,我亲自见你一下吧!电话上说不清楚。(13)你不接待我„„,不达目的不罢休呀!你听我再说几句„„)6.“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共出现七次。①出现于舞台说明,作为字条醒目地贴在墙上,说明齐仰之专心科研,极珍惜时间,不喜欢闲谈,无意接待来客,为陈毅来访制造了障碍,也是两个人发生戏剧冲突的基本起因;②出现于和朋友打电话之时,既照应“醒目的字条”,又突出了人物性格,预示了陈毅来访时矛盾冲突的尖锐;③出现于陈毅第二次敲门进屋时,齐仰之明确宣布“只有三分钟的空闲”,从陈毅已被允许交谈来说,已取得初步胜利,但“三分钟”能否交谈成功,则又留下了悬念,增强了戏剧效果;④陈毅念墙上字条,并“看表”反问:“真的只许三分钟?”齐仰之回答:“从不例外。”再次突出双方矛盾,表现齐仰之固执、倔强的性格;⑤当齐仰之“极盼赐教”之时,陈毅表示“三分钟已到”、“不得超过三分钟”,齐仰之要求陈毅“尽情尽义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齐仰之的“破例”让步,是陈毅采用“激将法”,且欲言又止,激起齐仰之的好奇心的结果,表明陈毅豪放、爽朗、风趣的独特个性,高超的说话技巧,政治家的风度和才智,也表现了齐仰之专心致志于做学问、以无知为最大耻辱的学者风范和严于解剖自己的科学态度;⑥⑦临进落幕之际,陈毅指指墙上的条幅,齐仰之扯下字条,撕得粉碎,希望再谈“三天三夜”,说明陈毅善于团结教育知识分子,他的谈话技巧,特别是谈话的内容,已使齐仰之彻底折服,深深溶入了齐仰之的心田,(联系开头齐仰之与朋友通电话时也强调“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来看,陈毅在齐仰之的心目中已远远不是一般“朋友”,而是贴心知己,指引迷津者,)使齐仰之了解到共产党造福人民的意图,激发了他的爱国之心,使他因兴办中国医药事业的愿望能够实现而激动、兴奋不已。总之,反复出现“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对于贯穿剧情,增强戏剧效果,表现人物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分析三个片段,欣赏话剧语言。
一.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品析人物语言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1)第一部分
①齐仰之“陈毅?不认识,恕不接待”的简短话语,“乓的一声”关门的动作,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固执、急躁、倔强、不讲情面。②吃了“闭门羹”,“转身欲走”的陈毅为什么“又停了下来”?“我就不相信„„”一句表现了陈毅的什么特点?
〖明确〗陈毅顽强坚毅,为了对人民的事业负责,不达目的不罢休。陈毅机
智、自信,坚信人民的事业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③陈毅是怎样回答自己“干什么”这一问题的?表现了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突出自己“干大事”,是“父母官”。豪爽、泼辣、风趣,有一定喜剧色彩。
④“我专程来拜访齐先生,也是为了工作”,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助于打动执着于干事业、“工作”至上的人。(2)第二部分
陈毅巧引、巧改《陋室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示出了对主人潜心钻研科学的敬意和高超的谈话技巧,显示了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气质,缓和了气氛,很快博得了齐仰之的好感。(3)第三部分
①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适合谈话对象的特征,容易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喻得体。说明陈毅极善于做思想工作。这个比喻促进了情节的戏剧性转化。
②“先生之言差矣。„„”一段话有何作用?
〖明确〗陈毅联系齐仰之的亲身遭遇,生动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的革命道理,使齐仰之“深有感触”,引起共鸣,去掉了科学与政治绝缘等糊涂观念,成为一个对社会大有作为的人。4)小结:“酸性”、“碱性”、“中和”、“催化剂”等词语俱是化学用语,适应交谈对象特点,贴切、自如、得体。“催化剂”一词突出了共产党人的宣传、发动、鼓舞作用。这几句对话表明了党与爱国正直的知识分子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共同建设祖国,造福人民。二.主题
这场戏通过陈毅市长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说服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表现了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重视科学文化、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作风和顽强坚毅、风趣乐观的性格。三.写作特色
1.剧情完整,结构清晰,矛盾冲突有始有终。2.人物语言富于个性特点。
课后教学反思:
第五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小说是虚幻的文学作品,是用文字讲述出来的故事。小说家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描绘出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细致、更深入、更凝练的世界。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将随着小说家的描述,步入各种各样我们从未到过的世界。
在第一册书中,文学作品不再和记述文、说明文混编在一起,而是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这一单元我们就要学习四篇主要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少年生活是贴近学生的题材,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带领他们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并结合小说中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最终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少年生活为选文的统帅,有以下几方面的安排:时间跨度上,从二十世纪初期作品到近期的新作;地域跨度上,从国内到国外;空间跨度上,从中国社会到学生身边的公开课。可见,文章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文化下的少年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另外,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性学习。通过阅读提示、研讨与学习,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阅读;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
1、巩固已有的小说知识,进一步认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四篇小说的主题内涵,体会小说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4、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做出自己的阅读评价。
难点
1、学习掌握内心独白、作者从旁描述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描写,体会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形象的作用。
2、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锻炼学生的比较思维。
3、品味小说语言,认识叙述人称和叙述顺序的作用。
4、在写作中尝试运用各种描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