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坪中学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教学计划
东 坪 中 学
2012年“防‘艾’教育”工作宣传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学生的“防‘艾’”意识和预防爱滋病的能力,我校将“防‘艾’教育”继续纳入教育工作的重点,制订以下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地依次开展,做到层层落实,具有实效。
一、总体工作思路
由于我校处在城郊结合处,周边人员较复杂,受周边环境影响,给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我校生源欠佳,单亲家庭、下岗家庭比率大,家庭教育力量较为薄弱,也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教育压力。因而,我校领导下决心,把“防‘艾’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其中,确定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法制教育为龙头,将“防‘艾’教育”工作融入其中,以心理教育,常规管理相配合的工作思路。
二、“防‘艾’教育”工作确定时间表,有助于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
今年,学校将把“防‘艾’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加强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也同时加强“防‘艾’”意识。拟将组织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有:学习相关法制法规;组织观看法制宣传教育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听取主题报告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以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同时,让学生站在法制的高度认识“防‘艾’”的重要性,更有效地取到教育效果。
三、“防‘艾’”工作实施步骤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防‘艾’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防‘艾’教育”的专项宣传活动,每学期举办两次“防‘艾’”知识专题讲座。通过上好专题课和组织观看“防‘艾’教育”片等,以期把“防‘艾’”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学校将定期举办“防‘艾’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区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防‘艾’”专题板报等。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防‘艾’”预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防‘艾’”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防‘艾’”科普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防‘艾’”的意识。为丰富学校“防‘艾’教育”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了解“防‘艾’”知识的平台,学校将联系并组织学生观看展览。注重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防‘艾’教育”。
“防‘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不懈探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学校重要阵地的作用,把“防‘艾’教育”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家庭、社会的“防‘艾’教育”做出积极的努力。
东坪中学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日
第二篇:东坪中学“防艾”工作总结
东坪中学“防艾”工作总结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危及生命、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预防艾滋病工作尤为重要。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防艾”工作,均将“防艾”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学校是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年轻,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为此,我校把加强预防毒品和艾滋病保健工作视为重点,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及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我校把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防艾”工作。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我校积极响应县级有关部门的号召,把“防艾”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列为德育工作计划中重要的一项,将“防艾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使我校的“防艾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防艾”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善李基盛同志任组长,由主抓学校德育工作的贺铁桥副校长、刘卫安主任为副组长;成员由邓东风、龚可新、张密田、黄新周、谭文协、谌兴利及全体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校长为学校“防艾”预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全校“防艾”工作,保障预防教育工作的落实;学生成长发展部全面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并督促检查评价班主任的工作。领导组制定学校“防艾”制度、措施和计划,指导学生开展“防艾”知识宣传,自我保护教育、志愿帮教活动,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二、明确思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预防工作。
我校“防艾”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分析学生、学生家庭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环境教育、德育教育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龙头,以专题讲座、板报、图片宣传、多媒体资料、校园之声、学校网站常规管理相配合的工作思路。
青少年的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观、人身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强,也容易受环境的不良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对青少年来说的。青少年本身具有很强的模仿力,也有比较强的猎奇心理,有时髦心理,还有自我炫耀的心理,这些都是青少年的特点。所以,青少年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十分薄弱,是一个易感高危人群。
我校把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从法制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的法制、法律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也是学校环境建设中软环境的第一步。
三、形式多样,措施得力,真抓实干,成绩突出。
(一)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防艾”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青少年之所以成为“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艾滋病的认识,缺乏对艾滋病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
1、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都把“防艾”教育作为内容之一,上好我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第一课。
2、利用校会、升旗仪式等机会由校领导结合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防艾”教育。
我们学校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渠道多,氛围浓,大量的图片资料,丰富的信息材料、随处可见的警言警句,时时提醒学生“艾滋病于虎”。我校学生通过阅读、浏览宣传资料,让学生亲自去参与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切身去感受其危害,对预防艾滋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防艾”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防艾”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防艾”的内在动力。
开展“六个一”活动。
1、上好一堂课。负责“防艾”教育的教师认真收集有资料,备课,分年级或分班上课,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形势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读好一本好书。让学生到校图书室借阅或者购买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由班主任组织时间集中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常识。
3、参观一次挂图展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参观了一次由县公安局组织的“禁毒、防艾”图片展览。
4、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一次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专题片。
5、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各班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禁毒、防艾”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学生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学校进行评比。
(三)将“防艾”教育贯穿于常规教育,确保“防艾”教育的连续性。
1、与课堂教育整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全员德育”这一办学方针的指导下,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传达正确的社会信息,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卫生老师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艾滋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3、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整合。
“艾滋病”预防教育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因此,在行为规范教育中要加大教育的力度,并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是非观念和审美情趣结合起来,同引导学生交友谨慎,不盲目猎奇,不涉足电脑网吧等未成年人禁入场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4、与特殊学生的教育整合。
特殊学生是学校关注的焦点。他们有的是因家庭、因学习、因品行、因心理等因素而变成特殊学生,他们也是社会不良分子侵害的目标,是我们保护的对象。
四、多方配合,构建学校、家长、社会相互连接,共同教育的纽带和桥梁
1、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在每学期举办一次的家长会上,向家长讲授毒品与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学生吸毒等知识,让学生与家长联系起来,使家长认识到这一活动的必要性,于是自发地与学校一起,共同努力,构筑“防艾”的钢铁长城。同时建立学校与派出所等各部门的组织联系,推进警校挂钩活动,互通情报,共商对策,发现苗头,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燃。另外,利用社会力量,让学生亲自参与,切身去感受毒品与艾滋病的危害,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
2、在校内适当地方设置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标语、警句、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宣传栏,开设“防艾”宣传活动展览,校园之声广播站也经常讲艾滋病预防知识。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校形成了一个“防艾”的良好风气。
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重视,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呼吁全社会人都来关心、支持预防艾滋病的保健工作。我校决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多方配合,长抓不懈,真正体现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的地位。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些不足。我们将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做出努力。
东坪中学 2012、12、30
第三篇: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
新华小学内部刊物
学校工作简报
二〇一五~二○一六学年下学期第二十期
(总第119期)
泸西县中枢镇新华小学编印 2016年6月23日
副校长室
新华小学“禁毒艾防”宣传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和相关生活技能,2
新华小学内部刊物
3、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
4、发挥学生能动性,组织各班级刊出一期禁毒防艾知识黑板报。
新华小学内部刊物
5、组织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认识毒品和艾滋病,树立正确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新华小学内部刊物
9、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力量,通过开展“禁毒防艾,从我做起”倡议活动,向广大学生宣传防艾禁毒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发动广大学生将倡议书带入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小学内部刊物
10、以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到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志愿宣传服务活动中。
一段时间以来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并广泛开展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培养了学
第四篇:防艾宣传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园林分院分团委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预
防
艾
滋
病
宣
传
活
动
策
划
书
一、活动名称
青春红丝带艾滋病宣传活动
二、活动目的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提高公
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
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我们部门与成都市温江区疾病控制中心
携手,开展校联动“预防艾滋病”社区大型宣传活动。
三、活动地点成都市温江区文庙广场
四、活动时间
2011年12月1日14:00---15:30
五、活动内容
1. 前期准备工作:(1)领取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资料
(2)联系文庙社区
(3)购买其它宣传材料
(4)制作红丝带及宣传海报
2. 活动安排:(1)文庙设置大本营以影像为主的宣传
(2)将干事分成两组,一组以行为艺术宣
传预防艾滋;另一组分4个小队每个
小队三个人,以散发宣传资料、讲解
和赠送红丝带宣传方式。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宣传地点属于闹市需要注意交通安全
(2)宣传过程与人交流注重礼貌问题,体现当代大
学生素质。
(3)注重环保,不造成宣传资料对污染环境
七、活动所需材料准备
(1)红丝带3卷
(2)双面胶2卷
(3)口罩6个
(4)彩纸1张
建筑园林分院分团委青志部
2011年11月22日
第五篇:防艾宣传
防艾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目前全球共有332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2250万名感染者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众多非洲国家,亚洲有近500万感染者,东欧和中亚地区约150万)。2007年11月29日公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止联合评估报告》指出,全国约有92.35万个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其中病人约为62839例,衡阳市报告2万余例)。希望每一名艾滋病患者以顽强的意志力对抗疾病,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给艾滋病患者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社会会多一份和谐。
二、活动主题
爱与生命同在,防艾从我做起。
三、活动宗旨
促进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宣传有关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拒绝艾滋,珍爱生命。
四、活动目的加强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明确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让广大民众明白艾滋病完全是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也是能够预防的,让人们明白艾滋病严峻的现状。通过分发传单的形式,让同学们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提高人们防范艾滋病的意识,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活动具体安排
1、开个防艾宣传的小型班会,大约15分钟。加深同学们对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为防艾宣传做好准备。
2、组织同学们到学校一带地方去发传单,口头进行防艾宣传,分发传单时,把我们班同学分成三个组,每组15人左右,由组织委员、班长、团支书分别负责带领同学去三个不同地点去发传单,发完后,全班到东大门集合、汇总。
3、活动结束后,回到班上相互交流。
六、活动细节
发传单时,组织好大家,负责人一定要带好头,必须保证同学们的安全,同学们得细心、耐心的和被分发人讲解防艾知识,不可与被分发人发生冲突,总共印发传单600份,另外制作1个展板。
七、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26日上午
八、参与者: 2011级会计114班全体同学
九、策划人:吕丽君、肖舒泰
附页:
制作展板:刘婷(负责人)、陈清清、刘文超、何小丽、封荧荧、曲泉
分发传单:
(一组)严梦洁、陈姣、夏阳、龚鹏、吕丽君、邓然、胡静、谭灵凤、林小乔、郭瑛、戴嘉玲、杜蔚、廖攀
(二组)黄关关、戴芳波、方巧、曹榕、钟雅至、肖舒泰、宋俊霖、蒋美姣、李璇、曹琪、胡芬、冯异平、夏杰
(三组)陈速云、龚琴、王芝、杨梦琴、叶子文、孔奇、涂健、何畅、欧阳丹、高艳、孙许珍、谢诗琦、伍翕婷、王雨朦、孙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