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ehn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
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
西陵三中:申玉峰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新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我市自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各区市县和基层学校积极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促进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具有管理和指导权。要保证校本课程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专家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索、共享、开发生成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形成一种民主氛围,努力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要注意发挥校外课程专家、教研员的作用,增强课程建设的力量。要注意校际之间校本课程的共同开发和资源共享,促进校本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由于国家课程要着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因此,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突出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1、注重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培养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3、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学校课程,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4、逐步开发、不断改进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5、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树立自信心,相信我能行
6、学会交往,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善待自己,善待周围的人和物,热爱生活,身心健康,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改变原来以教科书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弊端,加强校本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使校本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由于国家课程要着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因此,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突出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具体内容如下: 1.Hello!/Hi!你好!2.Good morning.早上好。3.Good afternoon.下午好。4.Good night.晚安。
5.Good evening.晚上好。6.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7.Thank you.谢谢。8多谢了。9.Thanks alot.多谢了。10.How are you?你好吗?11.Fine,thank you.很好,谢谢。12.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13.You're welcome.别客气。14.See you.再见。15.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16.See you later.再见。17.Bye bye.再见。18再见。19.I'm sorry!对不起!20.It's time for class.该上课了。21.It's time for school.该上学了。22.It's time for supper.该吃晚饭了。23.It's time for lunch.该吃午饭了。24.What's for lunch?午饭吃什么?25.What's for supper?晚饭吃什么?26.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27.Happy children's day!儿童节快乐!28.Happy teachers'day!教师节快乐1 29.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30.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31.Nice girl.好女孩。32.Nice boy.好男孩。33.How funny!真有趣呀!34.How nice!多好呀!35.So lovely!太可爱了36.So smart.非常聪明37.Have some milk.喝点牛奶。38.Have some tea.喝点茶。39.Have an apple.吃个苹果。40.I like apples.我喜欢吃苹果。41.I like juice.我喜欢喝果汁。
42.Good!好!43.Great!太好了1 44棒极了!45.Good luck!祝好运.46.Don't worry.别担心。47.Let's go to school.咱们上学吧。48.Let's go home.咱们回家吧。49.Let's play.咱们去玩吧。50.Let's dance.咱们跳舞吧。51.Let's draw.咱们画画吧。52.Let'be friends.咱们做朋友吧。53.I see.我明白了。54.I agree.我同意。55.I am the winner!我是胜利者!56.I am the first!我是第一名!57.I like it.我喜欢它。58.Not bad.还不错。59.Good job!做得好!60.Come here.过来。61.Come on.过来。62.Go there.去那边。63.This way,please.这边请。64.Stand up.起立。65.Sit down,please.请坐。66.Hold on.等一等67.Follow me,please.请跟我来。68.Hurry!快点!69.Hold on.等一等。70.Try again.再试试。该口语接近日常生活,容易接受。开发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有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组成人员共同学习、研讨、酝酿和构思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开发委员会,依据学生实际,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制定出我校的《校本课程方案》。
3.校本课程开发委员对开发人员的方案进行审定,经审定合格后上报市教委。
4.校本课程方案的实施(学校领导有专人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
我们将致力于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不断加强课程开发的科学性研究、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我们相信,通过加强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施,我们的学校、教师与学生将一起成长,我们的学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加强管理
课程管理方式由教学处确定以后,通过教学处和教研组对日常授课情况进行关注,定时检查教案,每学期安排一次评教评学,做到每位教师对考核评价方法心中有数,使考核评价起到对日常教学的引导作用。1.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开学检查备课情况、第一节起始课领导听课、每周固定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每月两次教研组全体会、教研组长听课、校领导听课、每学年至少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第一学期)、每月检查教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等等。
2.具体评价方法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业绩、教学常规落实)、教师之间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三方面评价汇总量化。学校每年奖励各项量化均为优秀的教师以促进教师群体的业务水平提高,对于在某一量化指标上问题比较突出的教师由教学处面谈分析,促进其尽快提高。对于各项指标均低于校平均水平一定程度的教师,连续两年无明显改进者,由教代会讨论更换岗位、再次脱产培训或解聘。
对于课程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听课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由教学处在全体会议上实施总结,对于学年度的课程实施情况,在学年末量化结果的基础上,在全体会上进行总结表彰。
3.教师团队合作,体现集体智慧。教师在校本课程、和各学科的必选课教学中互相听课,互相切蹉,其中包括课题的选定,素材的取舍,环节的设计,反馈的形式等,每节课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在查找资料及备课的过程中,加强了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二).创新观念: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学校应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一定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非考试科目更适于这种改革
3、创新的学生观:教学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教师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要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近年来,我县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每学期组织考评组对全区小学的英语口语情况进行调查,以促进各学校对口语教学的重视和研究。
在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因素后,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大面积提高学校英语教学质量,老师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归纳如下:
(一)、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说”。英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语言,他们往往不敢大胆说,大声说,这就需要教师时常鼓励他们:大胆地说,高声地说,说错没关系,相信你能说好的……小学生需要这样的鼓励和表扬。其实我们成年人也会发生这种现象:与相熟的人交谈,你会长篇大论,无拘无束;若是遇上了陌生人,你会因为心理上的原因而紧张,未曾开口就面红耳赤,产生语言障碍。因此在言语上、情感上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放大胆子面对听众。
(二)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我们努力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现实的交际情景中,力争课堂教学的交际化。
(三)、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愿意说”。当教师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了说英语积极活跃的气氛后,还要在各个活动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固然学生的主动性应得以鼓励和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给予指导和评价。
三、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要求 2.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
3.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4.做到趣味性、基础性、普及性、延伸性和实用性 5.发挥师生主题作用 6.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今后3年内我校将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收集积累师生及课外素材,并编写相应教材,制定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四、评价
1.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2.建立旨在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多元评价体系 3.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注重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评价
5.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开发的项目、参与的学生数、学生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感情及兴趣、教师的《纲要》及兴趣、教案和课堂组织的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结构工资、年度评优、职称评定挂钩。校本课程开发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英语教师必须重建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定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
西陵三中:申玉峰
2011年9月1日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与策划
校本教材的确定策划工作
北镇市常兴中学
康有强
校本教材的确定策划工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作用更加为人们所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既是一项崭新的课程,又是一项个性化的工作,充分体现学校的智慧与特色、精神与活力。如何抓住校本课程建设,营造出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结合本校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思考、锻炼、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功效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发孩子们的潜能,增强孩子们自信,提升孩子们之间交往能力,磨练孩子们意志品格。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学校成立了以崔廷章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小组,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开发骨干队伍,制定了具体详实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常兴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包括:指导思想、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建设现状与分析、学校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课程主要任务、管理与保障、创建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等内容。具体说 我校校本课程主要以《风景速写》课程为主,该课程结合青岩文化、学校风光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课程目标。教学不囿于单纯美术技法的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指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美术语言,以素苗画、版画、剪贴画、蜡彩画、农民画、立体设计等多种美术实践方式,创作有新意、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着力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使之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程在承认学;着力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使之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程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学校还努力拓展校本课程活动空间,尽可能地让足够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活动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多种形式的校本活动中,在活动中交流、思考、锻炼、提高,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我校本课程最终达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提升学生交往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品格。
北镇市常兴中学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一些成绩,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规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
学校设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协调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立教务处、教科室所有成员组成的组织协调小组,负责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各教研组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部署执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终审校本教材和计划,检查与监督其执行情况。设立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执行实施小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本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对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校本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联系教师之间的合作,全力促进课程的形成。培训教师队伍,决定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务安排,组织校本教研,编著和初审校本教材。班主任、任课老师职责:负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二、以课程开发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科学安排,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流程 1.开发流程即:调查→申报→审核→培训→实施→督查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教研组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标题及内容。并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而后提交《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对教研组提交的《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等标准进行审定。学校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引导他们逐渐胜任课程的开发工作,最后,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列入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列入学校课程表付诸实施。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校本课实施检查,包括教案、授课、课后反思、建议意见等,汇总后作为下一轮校本课开设的经验材料和决策依据。
2.实施流程即:选课→排课→上课→考核
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即专题)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便于统筹安排,每位学生可选报两个专题,分为第一和第二志愿。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为提高教学效益,一般情况下,凡选择人数不足20人的课程暂不开设。教务处制订各年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并将校本课程的开设排入总课表,开学前下发到每个班级。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每周周五第七八节(两)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在公布课表的同时,要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
教师或教师小组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组,加强考勤和考核。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导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综合测评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四、安排教师,实施校本课程
1.《校史在我心中,光荣伴我成长》
对象:高一年段全体学生。课时安排:高一年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一第七节、星期二第七节、星期四第七节授课,计10课时。学习形式:讲座,参观学校校史馆。授课教师:饶文福老师。
2.《趣味数学游戏及其原理》
对象:高一年段全体学生,课时安排:高一年第三学段、第四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一第七节、星期二第七节、星期四第七节授课,共10课时,授课教师:黄巧燕老师。
3.《中学生心理健康》
对象:高二年段全体学生,课时安排:高二第一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五安排1课时,共10课时。授课教师:心理健康专任教师钟建芳老师
4.《生活处处有语文》
对象:高二年段文科班学生,课时安排:高二第二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五安排1课时,共10课时。授课教师:张小茹老师。
5.《中学化学基本思维方法》 对象:高二年段理科班学生,课时安排:高二地二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五安排1课时,共10课时,授课教师:黄伟老师。
6.《论语与人生》
对象:高二年全体学生,课时安排:高二第三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五安排1课时,共10课时,授课教师:林建平老师
7.《闽南文化概述》
对象:高二年段文科班学生。课时安排:高二年第四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五安排1课时,计10课时。授课教师:陈汉馫老师。
8.《航天与物理》、对象:高二年段文科班学生。课时安排:高二年第四学段开设该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星期五安排1课时,计10课时。授课教师:骆炎平老师。
五.落实管理,加强监控,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科学地构建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课程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不断发展和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的根本保障。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来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1、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和综合性
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价制度。
2、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和灵活性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数据测量评价与成长记录评价、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寄语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等,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3、评价标准体现主体性和差异性 从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出发,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教育评价最大限度地产生教育效益。
4、评价过程强调公正性和科学性
以当前最新的学习观和教育新理念为指导,力求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科学手段,认真分析全面、准确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数据,并用恰当的表现形式进行总结。努力以一种公正、公平的态度进行评价,排除任何可能干扰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偏见和歪曲的数据统计,以准确得出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可靠结论。
5、评价设计讲求艺术性与创新性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寄语型评语”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最大效益。
6、评价工作体现民主性和公开性
我校教师和学生人人都可以以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发展性教育评价全过程。积极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参与评价的机会,真正让评价的过程成为民主性最大的认同过程。学校和教师定期向学生、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报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认真接受公众的监督。
(二)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四、初步的成果与反思
1、校本教材的开发、实施、完善了课程框架,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实施激发了教师的教研意识,教师敢于打破教材束缚,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3、通过校本课的实施,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审美意识,健康体魄得以提升。
4、通过校本课的实施打造了学校品牌,我校学生的文学水平与绘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学生书画作品也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比赛中获奖。
校本教材的开发实施为学校特色发展,体现办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有些困惑。
1、现有校本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教师培训有待加强,人员压力比较大。
2、由于任课教师个人素质发展不均衡,还不能达到以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所喜爱的科目,还存在“紧笼”的现象。
3、学校现有课程编排受限制,校本教材课节与常规市、区要求开齐的科目冲突,没有时间专门安排校本课,只能兼开。
4、校本教材的开发给教师现任科目增大的负担,有的教师身担5――六科的教学任务,备课负担重。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克服一切困难,边反思边补充,要有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踏实的工作,去积累、去丰富、去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切空间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之一,校长和教师也逐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几年来,在县教育局、进修学校的领导下,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摆上课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计划)》而进行的,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地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现将我校几年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对这个课题不熟悉,学校领导对这个课题也感到陌生。校本课程开发又是每一位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因此,我们从理论学习入手,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苦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共同认识到:1.校本课程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每周校本课程安排四节,与数学科比重等同,占周课时量的近16%;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设臵可供学生学习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要充分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4.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吸收家长、社会人士的知慧,利用了当地社区的资源。通过学习,明确校本课程的涵义及其应具有的特点,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及意义,从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奠定基础。
二、努力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是迈出课程开发第一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仍感到茫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编写组,先后经过了几次编辑。
我校的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总觉得原有的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1.不同的年段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材的重复使用,不但学生厌烦,不能激起兴趣。同时也浪费了学生接受乡土教育的美好时光;2.教材的内容单调,不够丰富,学生接受的教育面窄,对家乡人民聪慧、勤劳、奉献的品质得不到深刻的体会;3.教材的编排不具系统性,每个模块的教育主题得不到延伸,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拓展的能力得不到发展,针对原有教材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大胆地设想、谋划、尝试,对校本教材进行第四次的编辑:在本次校本教材的编辑中,我们针对以前课程中发现的问题,精心组织,设计、编写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民俗、特产等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热爱自已的家乡,学习祖先们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安全意识,渗透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挖掘校内的人力资源,我们编写人员的组成中既有中心校年轻的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又有县、市级骨干教师,还有语文素养较高的老教师。首先由中心校的语文教师与教研组长按单元采编、撰写文章,再由市、区级骨干教师按年级进行审稿修改,撰写单元导语,汇编成册,最后由老教师进行多次的修改。在编写过程中,年轻的教师得到了煅炼,骨干教师得到提高,老教师的文采得到了发挥。
三、积极引导,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校本课程已经开发,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引导教师把校本课程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我校严格执行省颁教学计划,把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统一编排“教学进度表”,保证正常有序地教学。我们还鼓励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填写“校本课程使用反馈表”,提出编写与教学建议,不断地完善。学校每学期还安排一次“校本课程”教学研讨专题会议,不断总结经验。学年化考核。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教师的身上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精心组织,相信教师能够胜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2.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转变,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开拓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我们身边蕴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就能被开发;3.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之余,还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收集、处理信息与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平和县五寨中心小学
20130606
第五篇: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南宁市第二中学
岑盛锋
2018.8.26
南宁市第二中学
课程文化和综合实践课程介绍
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关键看
两点,一是卓越严谨的课堂教
学,二是充分全面的课外活动。
而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的课程数量和质量决定的。
一、背景:学校的样本课程应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2014年9月4日
教育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依据一参考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项内容18个基本点”
2017.9.24“两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关键能力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一个中心:全面发展的人
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六项内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18个基本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
技术运用这18个基本要点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1.课程原则
全面发展
个性选择
档案袋需要(新高考)
二、新形势下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2.课程目标:支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1)培养认知能力
(2)培养合作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职业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综合性、校本化、谱系化
【案例】上海中学课程图谱示例:上海中学的学校课程图谱由
“重立志”的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重激越”的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重挖潜”的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子图谱三大部分组成。三个分图谱都有基础型和发展型两大部分,三个分图谱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了近10个学习领域的880多个科目与模块供学生选学,为高中阶段推进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案例:建平中学课程谱系】
语言学科群
文史哲学科群
自然科学学科群
艺术学科群
STEAM
学科群
四、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
实效德育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
思维创新课程
财商培养课程
STEAM
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职业体验课程
社团活动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
学校目标—学生需求—教研组计划—教师申报课程系列结构:
领域——学科——模块
五、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案例分享
南宁二中课程文化设计与实践
第一部分
顶层设计---构建魅力课程体系
基于促进学生潜能全面开发、个性充
分发展的生态型课程
1.创建魅力课程图谱
2.完善魅力课程体系
⚫
基于以人为本,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
理论和马斯洛需要
层次理论,基于潜
能充分开发,基于
彰显个性气质魅力,基于因材施教原则,构建二中特色课程
体系。
完善魅力课程体系的路径选择:
(1)
国家必修课程开足开齐、吃透研透,形成校本化
(2)
国家选修课程优化分解、模块多选,形成个性化
(3)
校本必修课程精心打磨、传承创新,形成品牌化
(4)
校本选修课程开放开发、深挖潜能,形成特色化
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开发过程
中,已提供与核心素养培养相配套的拓展选修课程150多门,涉及7大领域:
(1)
科技创新类课程
(5)公民素养类课程
(2)
学术拓展类课程
(6)国际视野类课程
(3)
艺体特长类课程
(7)社团实践类课程
(4)
大学先修类课程
形成了4大系列特色课程模块:
(1)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实践,科技创新
(2)
心健教育课程—健康成长,终身幸福
(3)
大学先修课程—高端需求,个性培养
(4)
苗圃计划课程—专业引导,提前育苗
四大课程模块
四大课程模块
着力打造国防军训教育、绿色环保教育、校情校史教育、三典仪式教育等4门校本必修精品课程和
30门校本选修精
品课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7大学习领域
四大课程模块
学术拓展类、体艺特长类、科技创新类、综合实践类、公民素养类、大学先修类、国际视野类等7大类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从“供给型过渡到需求型”的二中显隐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元祖论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慧弘讲堂
百家讲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戏曲进校园
启天艺术节
世界冠军进校园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舞蹈选修课
书法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人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机器人竞赛
青少年科学体验
创客实践室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创客竞赛
科技节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综合实践: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
保护母亲河
义务植树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感恩教育
防溺水安全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成人礼
反恐防爆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大学先修课:同济苗圃计划
结题报告
苗圃夏令营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国际视野:夏令营冬令营游学、英美国家文化选修课
全球青少年文化大使活动
英美文化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
认识一百种鸟类
古琴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https://mp.weixin.qq.com/s/K9KZCbPBS8ezewwWWuzxeQ
生活中的物理
环境化学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在思考与实践这三个问题:
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是怎样培养人?
三是为培养这些人能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务?
1.校本课程建设第一步:做好课堂内与外的平衡
工作。
现实中的学校太关注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大多数都与具体的课程相联系的。课外活动是课程的延伸与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
2.学校课程建设第二步:课程分与合的统整工作
学生在校要经历一件事情、一种项目、一个活动,理论意义上讲,这些事件都有可能成为课程,因此,学校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课程。当
这么多课程在学校产生时,学校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这些课程进行
分类。但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一要能够自圆其说,二要能够反映学校
传统,三要能够体现特色优势。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基础上,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珠海市香洲区香洲一小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是构建幸福人生素养,下设五个子目标,分别为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为实现这五个目标,学校从四个层面三个层级分别给予落实,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层落实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是打造幸福人生的课堂文化,这是按照学校的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校
本化改造。第二层次是开展活动拓展,第三层次是活动探究类课程开发。这一课程设置将原有的国
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整体构建学校课程。
3.学校课程建设第三步:做好课程选择定与动的设置工作。
不同学段,课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单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并存;高中阶段,以单科课程为主。
正因为如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是必选的,因为这
是体现了学校的意志和要求;哪些课程是自选的,因为这是反映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4.学校课程建设第四步:做好课程推进先与后的计划安排。
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个梳理包括从专家的视角、行政的视角、师生的视角、家长的视角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诊断,拟出学校课程建设最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然后将之排序。
在选择突破的时候,是选择最难解决的呢?还是选择最易操作的呢?教育只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在完全不可改变的地方,哪怕再强势的教育也很难发挥功效;在容易改变的地方,哪怕是在弱势的教育也可以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很少,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很难改变的地方停留太久,却忽略了容易改变的地方。
5.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五步:课程质量高与低的研发
21世纪技能包括: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数字化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信息、通讯与技术)素养)。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生产能力与绩效能力;领导力与责任感)。
因此,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想清楚核心学科是哪些?21世纪技能如何培养?能否形成一个技能序列,尽可能体现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育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倘若能够实现,这样的学校课程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定是教师们最认同的。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