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姚金霞讲认识绘本
走进儿童阅读的世界—认识并阅读绘本
大家了解绘本吗?认识绘本吗?绘本是什么呢? 绘本又叫图画书,不熟悉的人就会说:“哦,就是带图画的书〃〃〃〃〃〃”可是,好多文字书,比如长篇小说和童话书里都有图,连环画(就是过去俗称的小人书)里每一页的文字上头都是图,动漫书里的图就更多了,整个一本书就是由一幅接一幅的大大小小的图构成的。我们能把这些书都叫做绘本吗?当然不能了!那么,绘本与带插图的文字书、连环画及动漫书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先看看带插图的文字书与绘本的区别。《夏洛的网》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幻想小说,说的是一只小猪和蜘蛛的故事,傲居“美国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著作”之首。小猪和蜘蛛都有名字,小猪叫威尔伯,蜘蛛叫夏洛。本来天一冷,威尔伯就要被宰杀做成熏肉火腿,但小小的夏洛却用智慧的蛛网挽救了威尔伯的性命。这本书的中文版一共有176页,但插图只有45幅,也就是说,有时隔了好多页才有一幅画,而且还都是黑白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本在中国销量最大的绘本,据说已经卖了一百万册。这个绘本讲述的是兔妈妈和小兔子关于爱的对话。当妈妈们读到小兔子对大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时,总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本书的开本比《夏洛的网》大很多,总共有二三十页,每一页都是图,文字很少。带插图的书和绘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插图只是对文字的说明,如果把插图去掉,你照样可以读懂
这这个故事。但如果把绘本的图去掉,它就不成为一本书了。连环画也一样,虽然它每一页都有图,但它的图都是对文字的说明。
我们再来看看漫画书和图画书的区别。
漫画书有一点和绘本很像,就是文字不多,图画也不是对文字的说明,而是图文一起讲故事,两者缺一不可。但是漫画书一般一本都有上百页,基本上都是黑白色,开本也接近文字书,多半是三十二开,绘本的开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要大多了,有横开本,有竖开本。漫画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页面上会切分出许多画格,一个个画格连接起一个完整的动作,形成一种强烈的动感,所以,看漫画书更像是看动画片。一.什么是绘本 1.绘本的概念 2.绘本的历史溯源 二.儿童阅读绘本的重要性
1、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2、为什么选择绘本阅读?
3、绘本对儿童的作用
4、用绘本来塑造孩子的品格和性格
5、一个阅读定律:
三、怎样阅读绘本
1、绘本的完整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
2、七步读懂绘本
第一步: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封面,是绘本的脸。孩子喜欢不喜欢一本图画书,通常是从喜不喜欢它的封面开始的。好的封面是一本绘本的灵魂,它一眼就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有一口气把它读下去的冲动。
一个绘本的封面上,既有书名,又有图画,书名说出了一个大概的故事,图画画出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的主要情节。所以,仅仅从封面上我们就可以猜出它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除了吸引我们的好奇心,帮助我们推测故事,封面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把绘本的创作者和出版者介绍给我们。
看完封面,我们接着看封底。有人会说,不对呀,故事还没看,怎么直接看封底了?没错,看完封面,我们就要把书翻过来看封底,看一看封底上写着什么,画着什么。绘本的封面你看一遍或者几遍都行,但是封底,你至少要看上两遍,看故事之前看一遍,看完故事还要看一遍,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有个别作者会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一本非常好笑的绘本…… 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精装的绘本一般都有环衬。很多人可能不会注意环衬,其实环衬中藏着很多的小秘密。环衬的画面可能是后面故事的一个开头,可能是故事的线索,可能说出了故事中的一个秘密,也可能帮助你推测故事的发展,环衬中实在是有太多的可能了。
《好饿的小蛇》这是一本给幼儿园孩子看的绘本。也许你会说这书给小学生看也太幼稚了吧?可是你相信吗?就是这样一本看起来比较幼稚的图画书,连许多聪明的大人都会读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局来。这可能吗?不是不可能,而是一百个大人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读对。因为作者在这本书里悄悄完了一口井,一不小心就会扑通掉进去。让我们先从他的封面看起……
千万别漏看了前环衬和后环衬,有时,它们会遥相呼应,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一个作为故事的结尾,要是漏看了一个,就会说出完全相反的结局。〃〃〃〃 第三步: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
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故事是文字和图画结合而产生的故事。我们读绘本,其实就读第三个故事。这第三个故事,有时与第一个、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同一个故事,有时与第一个、第二个故事讲的不是同一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与第一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的时候,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有一点像一对亲密的恋人,它们手拉手,互相补充,一起把故事讲好。也就是图文对应、图文互补的关系。文字讲了,图画就不讲。图画讲了,文字就不讲。文字讲不出来的东西,图画来讲。图画讲不出来的东西,文字来说。因为文字和图画讲故事都有局限,图画擅长表现空间,却不擅长表现时间、声音、味道、事物的因果关系和人的心理活动,而这些对文字来说
却不在话下。但是你要是用文字来形容一座桥的外观,可苦了,啰里啰嗦说半天也不如一张简单的图那样让人一目了然。
第三个故事与第一第二个故事讲的不是同一个故事的时候,文字和图画的关系就像是一对即将分手的恋人,乍看上去它们还在手拉手的讲一个故事,但实际上已经同步不同调,在各说各话了。这就是图文分立的关系。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很好笑的绘本。我们来看书中的文字: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它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听上去不好玩不说,还跟图上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只母鸡命都快没了,危在旦夕,它却像没事人一样,不急不忙地走着。可是母鸡越是一本正经,越让人觉得好笑,因为图画在跟它唱反调,这种图文关系就是图文分立的关系,也是一种反讽。第四步: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们去翻页
看绘本,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翻页。作者会预先设计好问与答的因果关系,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它总是在前一页提出问题,后面一页也可能是最后一页才告诉你答案。所以,你想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么请你往后翻页吧!我们来看一看《画了一匹蓝色马的画家》。第五步:反复多看几遍
想要真正读懂一个绘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反复复的细读。细读一本绘本,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往小里说,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往大里说,是培养艺术感觉,积累人生经验。一个绘本,只要多读几遍,就会发现许多第一遍看时没有发现的东西。举例《活了100万次的猫》和《朱家故事》。第六步:要看版面设计
一本好的绘本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迷人而卓越的版面设计,是一门平面设计的艺术,我们自然要学会欣赏它了。你也许会说:我又没有学过平面设计,怎么看得懂呢?教你一个秘诀,看不懂没关系,你只要对着绘本的版式不停地发问就行,比如说:为什么它的画面一页比一页大?为什么突然来了一个大跨页?为什么文字不排在图画里面要排在图画之外呢?只要把问题问出来,在带着问题把书看上一遍,就一定可以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了。
第七步:要一起讨论
在学校里,最好的分享方法,就是讨论。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从封面到正文,从文字到图画,都可以讨论。不过最难讨论的,就是一个绘本要告诉我们的主题和思想什么。《有色人种》是一本让人发笑的同时又会让人陷入思考的绘本。它的视角非常独特,先是模仿一个黑人小孩的口吻,俏皮而又机智的嘲讽一个白人小孩的脸会不停地变颜色:你的脸会变红、变青、变绿、变灰……最后提了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世界性大问题:我们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你却叫我有色人种!其实,他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是:因为你是白人,你一生下来就比我优秀吗?
读完这个绘本,谁还说绘本只是小儿科呢?这是一本非常值
得讨论的绘本。读完它,我们可以讨论什么是种族歧视?为什么会有种族歧视?种族歧视的历史等许多的话题。
最后,我想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结束我们的培训————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功课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谢谢大家!
认识绘本的结构及作用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当您准备为孩子朗读绘本的时候,是否有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开始的感觉?如果是这样,不要紧张,首先为您介绍一下绘本的基本构成,让您对绘本有个初步了解,这样,您为孩子朗读时就知道从何开始了。
绘本分为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五个部分。很多读者在阅读绘本时,常常直接从正文开始读,这是错误的阅读方法!阅读绘本正确的方法是从头到尾阅读,不遗漏任何一个部分。其实,绘本的每一个部分都藏着信息。有些绘本,在阅读时如果漏掉其中某个部分,会导致读不懂绘本。
封面
对于封面,我们太熟悉了,拿起一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封面是我们对书进行预测的最重要的来源。每当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时,要特别让孩子看清楚封面,也可鼓励孩子借助封面先猜测一下故事内容。
多数绘本的封面都取自正文里的一幅画,但也有的不是,有的封面和封底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副图画,这就要求您把封面与封底同时翻看了。
护封(外封面)
有些精装书与平装书不同,在厚厚的硬壳外面还套着一张外封面,一般通称护封。护封前后都有一个向里折的折口,又叫勒口。虽然绘本的护封与封面一般是同一个画面,但前后的勒口上往往印着许多与这本书相关的重要信息,千万不要漏看。
环衬
环衬是封面和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因其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所以叫“环衬”,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蝴蝶页”。书前的一张叫前环衬,书后的一张叫后环衬。环衬是最容易被漏看的一页!
许多绘本的环衬仅仅是白纸或者色纸。不管是白纸还是色纸,都是大有讲究的,它们的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前后环衬遥相呼应,有时还会提升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结尾。如《隧道》的环衬就道出了故事的另一个结局。
扉页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书的书名、著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除了上述文字信息,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可不容小视。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除此之外,有些绘本的扉页还会设臵一些小小的悬念,还有的扉页,头一次看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过头来再看时,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却不是这样。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当您看完这些之后,是不是感觉不能错过绘本的每一个部分呢?当您为孩子朗读绘本时,请从封面开始朗读,绘本名称,作者名,出版社名都不要错过,一页
一页的翻动,速度不要太快,确保孩子看清楚每页图画。也不要因为不能绘声绘色地朗读而紧张不安,在起始阶段流利地为孩子朗读完一本绘本就是成功的,而且,在孩子看来,爸爸妈妈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所以,爸爸妈妈们,充满自信吧,您会做得非常好的!考考您:
1、您知道绘本分成几个部分吗?
2、直接从绘本的正文开始阅读对吗?正确的阅读方法是什么?
3、为孩子朗读绘本必须达到绘声绘色才能开始吗?
第二篇:绘本
一、作文教学的几点困惑
1、表达方式单一(举例子:爸爸的印象、爱的表达)
2、思维模式固定(**我想对您说)阅卷体会
3、缺乏写作素材(山川、科技等作文题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对生活中的见闻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写作时胸中无竹,缺少素材,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如何下笔。
4、愿意说却不愿意写(缺乏写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同学对作文都敬而远之,缺乏兴趣,甚至部分同学一提到写作文都心存胆怯。因此怎样消除孩子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作文,成了我们教学中的最大困惑。
孩子们的文章语言苍白,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又一困惑。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读书少,和读书的无效所导致的。(观察日记)
二、绘本的魅力
绘本,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译做“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绘本作为已经独立发展了100多年的一种儿童读本,有着其他任何书籍难以取代的功能。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大陆,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便致力推荐绘本,推广绘本阅读,将绘本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发挥绘本的优势,在我们的低年级中展开课堂实践。
1、夸张的表达
。故事中的角色要动态夸张,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会自然地运用形象的语言、2、润物无声的情感熏陶
3、三、绘本与低年级写话教学
1、带着猜测与封面温馨相遇(兴趣的培养、想象力的开发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1)、兴趣
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明确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那么习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或物作为习作的内容。
2)、想象
松居直言:“图画书是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无论什么绘本,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切入点,在阅读伊始,就让学生赏读封面进行想象猜测,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在孩子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从而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使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从想象力开始,因为有了想象力,我们不仅读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能穿梭在现实与想象之间,深刻体会阅读的美好。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凭借想象力的发挥,超越时间的局限,让思绪自由翱翔,营造丰足的心灵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孩子们读的绘本多了以后,画面和语言的积累,更厚实了;孩子们的思想和情感,也更活跃更丰富了,于是,创编绘本也就水到渠成了。
2、丰富学生的体验《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
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直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
选择绘本首先要考虑绘本内容和儿童经验的关系,儿童的经验是儿童和画面碰撞的依据,它能让幼儿与画面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共鸣中的欣喜或烦恼都会刺激幼儿的阅读情绪,这是儿童自主阅读的支柱。注重学生个人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灵魂。如果对所写的人物缺乏真切情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好文章是有感而发,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呢?关键是要情动辞发,而不能为文造情,要重视情感的积累与表达。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陶冶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感,养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习惯,这样才能写就情感充沛,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3、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爸爸——启发系列绘本》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像太阳一样。
猜猜我有多爱你(明天出版社出版外文读物)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爱比较。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两只兔子都获胜了。
4、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脚丫跳芭蕾)
绘本中的图画具有大量丰富的细节和各式各样的风格,但他们都与所表达的故事相联系。绘本阅读原本就是要将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图画的意义和表达这些意义的语言上去。阅读绘本的乐趣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发现了图画信息的有意义元素,他们不是纯粹提供一种感官上的乐趣,而是有助于儿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图画书成为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视觉艺术。一般来说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用心观察,关注细节,从而感悟内涵。
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阅读这样的绘本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学生用眼睛注意观察画面的变化、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了解故事内容,对绘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加以引导,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大脚丫跳芭蕾》讲述的是一个叫贝琳达的女孩很喜欢跳芭蕾,而选拔会的评委嫌她的脚太大而拒绝看她的表演。她只好放弃跳舞,找了一份餐厅的工作,她也很喜欢餐厅的老板和客人,可是,她还是常常怀念跳舞。有一天,餐厅里来了一个乐团,在他们美妙的音乐里,贝琳达不知不觉中跳起舞来了。在老板的邀请下,贝琳达开始为餐厅的客人跳舞,她跳得美极了,餐厅的客人越来越多,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都来看她跳舞了,并被她感动了。贝琳达终于又回到了舞台,开始为更多的人跳舞。贝琳达很快乐,因为她可以一直跳舞,跳舞。至于那些评审们会说些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1]
让所有小孩充满热情的去做他的事,多肯定他并给予支持,不要以既有的刻板印象来框住孩子的学习,也许小孩的天空会因我们的做法而拓展开来!
启发推荐:我的脚很大,可我就是要跳芭蕾舞 《大脚丫跳芭蕾》讲述了贝琳达虽然因为有一双异常的大脚而被排斥在舞蹈舞台之外,但是勇敢坚强,坚持不懈,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被观众热烈欢迎的故事。
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是希望孩子面对事物的表象时,可以看到真正的内涵和价值。也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别人,不把嘲笑别人作为好玩有趣的娱乐。
5、在互动讨论中激发学生写的欲望(我的爸爸叫焦尼)英国儿童插画家安东尼·布朗,创造过经典的绘本《我爸爸》、《我妈妈》,他说:“我喜欢在图画里加入一些小东西。读者看第一遍时,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可是再看一遍时,就会有新的发现,这可以使一本书值得读者再三阅读。”所以,可以在学生完整地阅读绘本后或阅读汇总,安排精读和细读的环节,让学生间进行交流互动,比如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画面,大家分享经验和快乐,还会挑选出比较经典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中和主题紧密联系重点,让孩子们更深入地阅读,体会绘本蕴含的主题。
(瑞典)波·R·汉伯格创作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
四、名家绘本教学欣赏
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绘本阅读的世界是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的世界,我们将进一步寻找适合孩子阅读需求和特点的绘本,探索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绘本
通过我园多年来在绘本阅读活动上的探索和各种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绘本。尤其是对于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他们通过绘本墙总能较快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对话,而且乐于模仿、表现。基于此,我选择“幼儿绘本剧的初步探究与实践”旨在透过绘本剧表演,在模仿与表现中轻松创造,愉悦身心,增强自信等。
三、研究目标
在已有的绘本阅读活动基础之上,进行绘本剧表演活动的创设,使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绘本的印象,更深层次的感受绘本的趣味性,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书情感和行为的同时,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乐于参与绘本剧表演活动,体验活动的趣味性。
2、促进幼儿间的交往,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和团结协作能力。
3、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大胆表现的欲望。
4、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勇敢、坚强等良好品质。
四、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通过问卷和观察、谈话等途径,调查分析大班幼儿对绘本作品的兴趣与学习方式。
2、案例研究法
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绘本的选择、改编、教师在活动中方法策略的运用,以了解内容选择的适切性以及方法策略的有效性。
3、行动研究法
在自然或情景中观察幼儿活动中、活动后的行为表现,并描述出来,以判断教育效果。
4、经验总结法
通过实践记录、活动后回顾与提炼等手段,总结“大班幼儿绘本剧表演的初步探究与实践”,形成相关成果。
五、研究内容
(一)通过多种途径,渗透绘本剧表演意识
理论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阅读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学与教的心理学》等书籍,加深了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认识,同时结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系统地学习了一些教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世界上存有了太多太多优秀的绘本故事,每一次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分享,感动之情总会流淌心间。这一年,我将搜集来的绘本素材与班级环境相结合,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并取得家长们的配合,积极的去引起幼儿对绘本剧表演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绘本剧表演的热情,增加幼儿对自身表演的信心。在我看来,要使幼儿愉快、有自信的表演绘本内容,其动力之一必是对表演感兴趣和对故事内容很熟悉,那么丰富幼儿阅读资源,分享大量优秀的绘本图书,打造阅读软环境;创设绘本阅读墙并定期更换绘本内容,引导幼儿随时与绘本亲近;坚持每周都与幼儿一起分享阅读一本好书,并鼓励其将自己喜欢的精彩瞬间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幼儿沉浸在阅读绘本的快乐的同时,一点点克服对表演的陌生感、对表演的羞涩感、不自信。其次还要与家长们勤沟通,通过家长会、单独交流等方式,指导家长们有意识的为孩子营造家庭阅读环境,与孩子一起寓教于乐,“以大带小”,在欢乐的亲子阅读气氛中将勇敢、自信的表演意识渗透到幼儿的心中。
(二)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提高幼儿表演技巧
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使幼儿的语言、表情和动作三个表演要素和谐、自然的配合起来,并大胆、自信的表达出来?本人尝试进行了如下实践:一是表演基础准备阶段,二是结合绘本表演阶段。
1、表演基础准备阶段:
(1)利用集体活动,提升幼儿口语技能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我班幼儿相互间的对话非常频繁,聊天内容也是天马行空,妙趣横生。相信基本的口语表达是不存在问题的。那么针对以“表演”为目的语言表达,则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集体活动中我常常利用绕口令、诗歌、儿歌表演等形式逐字逐句的纠正幼儿的发音、指导幼儿富有感情的朗诵、适时的加入合理简单的动作,使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肢体语言得到很好的训练,为幼儿后面的绘本剧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2)欣赏故事:练习讲一讲,配合简单的动作。结合我班“故事大王”的区域表演,给予幼儿自我练习的空间,给想要表演却又怯场的孩子提供自我满足的机会。
(3)专门表演训练:模仿动物的声音,人物的表情、动作、情绪等表演。《喜羊羊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一直是我班孩子们的最爱,3年下来依旧乐此不疲的看着。“我一定会回来的”这句话更是我班孩子人人都会的一句口头禅。基于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任务:看谁模仿的更像!那段时间里,班上多了好多神气的“喜羊羊”,拿着小镜子臭臭美、唱唱歌的“美羊羊”,躺哪都能睡、大口大口吃东西的“懒羊羊”,憨厚敦实又温柔可人的“暖羊羊”以及行动迟缓、爱捋胡须的“村长”……
2、结合绘本表演阶段:
(1)想象练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虽然我一直很认同这个教育理念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却常常力不从心。之前,每次一遇到艺术欣赏活动我就很头疼,因为每当我提问:“看着这幅画/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之后,孩子们的思维就好像被我立刻束缚了,一小段的寂静过后,才会蹦出这么几个回答,便不再有人做声。这一年,通过查阅文献,搜集资料,阅览了众多优秀的幼儿教育者的心得体会,我也反思了很多,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改变教育方式,与幼儿一起用心去想象,而不是用眼用耳。打破自身过去传统的教育行为,现在我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孩子们进行几分钟的“跟着想象飞翔”——我和孩子们约定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活动结束前不许睁开。听着轻柔的音乐,我先引出一个话题,然后点到谁,谁依旧闭上眼睛顺着我起的话题接着想下去,你说几句,他说一句……可能过去的一个“圆行”,现在就成了“它的左边露出了一个小芽芽,正使劲儿的往上钻,顶开了压在它身上的鹅暖石,抗住了风伯伯、雨婆婆的诱惑,一天、两天、三天……”孩子们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所欲言,表现的越来越棒了。
(2)模仿绘本中自己最喜爱的角色。这个部分的练习,是孩子们参与最积极的过程。经过了长期的基础表演训练,孩子们对于模仿角色的表情,动作已经是入木三分。
(3)主人公对白练习。绘本故事是以图画为主配有简单精炼的文字,因此在绘本剧表演的过程中,主人公简单的几句词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感情融入到台词并自然的表达出来,对幼儿的综合要求非常的高,且小演员们间的相互配合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这一阶段也是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去调整、去反思、去创新,如: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主人翁小鼹鼠的台词就是不断重复的那句“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可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每一句话的情绪、小鼹鼠的表情、小鼹鼠的动作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寻找肇事者的愤怒越来越深,对怀疑的对象询问的口气越来越不耐烦,对每次寻找无果之后的心理变化、表情的拿捏等等,这些细节地方都是非常值得我和孩子们一起去讨论,一起去尝试,一起去处理的。
(4)请家长参与亲子绘本剧表演。当我与个别配合度较高的家长在交流并表达出希望他们与孩子一起参与到亲子绘本剧表演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家长们对于“绘本”这个词虽然熟悉,但是对“绘本”的真正概念却不清晰。我请他们与孩子一起自选剧目进行简单排练时,他们有好多都选择了童话“白雪公主”、故事“小猫钓鱼”、甚至是成语“守株待兔”等,五花八门的表演,这一现象令我很是吃惊,同时也反映出平日里我与家长们的沟通多局限在孩子的行为表现方面,而忽视了与家长们交流关于教育理念的内容等。这一现象也使得我及时添加了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在幼儿绘本剧表演的实践基础之上也指导了部分家庭亲子绘本剧表演,虽然最后的呈现出的表演效果略微简单,但至少帮助个别家长理清了什么是绘本。也算是收获颇多。
六、研究成效和反思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不管是我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还教育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年,我学会了很多。我不在惧怕难题,我真的做到了引刃而解,我去观察、去改变、去尝试、去反思、去和自己做“斗争”,在做中学。我丰富了班级的活动内容,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研究目标。目前,《猜猜我有多爱你》、《母鸡萝丝去散步》、《小熊刷牙》、《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我的幸运一天》等经典绘本已成为我班“表演区”的热门剧目。图书区里的绘本书孩子们更是百看不厌。“与孩子一起表演绘本”的理念在家长们之间引起热议,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也会有所提升。孩子们生活在被书籍环绕的氛围中,绘本书里的人物、动物常常被他们表现的活灵活现,而绘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也正悄然地在他们的心底生根发芽。
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犹如在知识的海洋里前进,有乘风破浪之时,也有裹足不前之境。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还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日后继续改进:
1、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这是我第一次做课题研究,在整个课题操作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地方感到力不从心。现在回顾看来,还是制定课题之初太过草率。整个课题大到研究方向,小到研究步骤都没有深思熟虑,研究的过程也是跳跃感太强,盲目性太大。整个课题走下来,明显觉得有太多想探索的东西还没有去做,而很多意料之外的事却做了不少。我个人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
2、与家长的交流合作还需加强。这次的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进了我与家长们的互动。许多家长不遗余力的支持与配合我的研究工作使我非常的感动,但是也有不少差强人意的地方。首先就是对普及关于绘本阅读方面的知识还存在明显不足,许多家长不明白“绘本”究竟是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过去开展过的关于“亲子绘本阅读”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亲子绘本阅读”并没有真正的走入每个家庭。其次,我一直努力营造的“让绘本围绕身边”的环境仅仅局限在园里,家园合作的最大功效没有被发挥出来。再次,最终参与到“亲子绘本剧表演活动”里的家长们也多是平日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比较关心、比较配合的家长们,多半家长还是被动的应付我所提出的请求,或以各种借口推脱参与此活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亲子绘本剧表演”的研究存片面性。
3、缺乏关于“绘本剧表演”的文献指导。整个研究过程相对吃力的原因除去研究者自身的研究水平有限之外,关于“绘本剧表演”的文献资料、参考内容也是相当匮乏。我将搜集来的素材大略整理过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是以图片、视频的形式直接将自己排练的绘本剧呈现出来,将绘本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搬上舞台,且大多是老师挑大梁,孩子当绿叶。在我看来,这些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差甚远,起不到指导性作用。因此,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效果杂乱,研究意义、研究价值不明显。
七、结束语
“将绘本剧表演融入生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却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过程。每当我们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总会想把这份感动保存的更长久一些,绘本剧表演的过程就是将这份感动再次唤醒并升华的过程,透过模仿主人翁的动作、表情、语言,去揣摩它的想法、做法、感情,这一系列的过程,仿佛自己被带入了绘本的世界,与主人翁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欢乐、一起感动……
感谢这次课题研究带给我成长,也使得我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理解又深刻了不少!
第四篇:绘本
近年来,绘本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绘本阅读越来越风靡,在国外绘本不仅运用于语文课堂,也应用于数学课堂,在台湾用于数学课堂也比较多,甚至有定制的绘本教材。而在我们大陆,绘本在语文中的运用也正在兴起,而在数学课堂的运用也开始了悄悄地兴起了!让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什么是绘本?
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成人绘本方面如大卫威斯纳,英诺森提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绘本作家。绘本溯源于中国,可能早期日本人将中国的佛经(经变图),绘卷(法华经)当成绘画书,后来发展成现在的绘本。这个名词出现有十年左右,绘本其实就是图画书,为了避免与图书混淆,后来才习惯使用这个由日本传入的名词。绘本分类: 有声绘本:就是在绘本印刷的过程中,在这些纸上铺了一层隐形的底码层,底码层上就包含绘本的内容,这些信息是经过OID软件得到的,要把绘本上的内容通过语音的形式展现出来,需要点读笔做辅助工具。
电子绘本:即不是只在书本上看的绘本,可以将APP下载到手机或电脑里,阅读的时候直接点开软件就可以观看动画,与动画片不同的是,电子绘本可以在线互动,点击手机或电脑里的软件可以与动画人物互相沟通。节省了父母陪孩子阅读的时间。绘本杂志
数学绘本是什么?
数学绘本是一本美丽的图画书
它美。它的画面有的湿漉漉、有的暖洋洋,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有的精确严谨干脆是照片。它讲故事,只看图也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
数学绘本是一本动听的故事书
它动人。它的讲述有时轻慢慢、有时活泼泼,有时活灵活现、有时绘声绘色,有时娓娓道来令人动容、有时清晰明晓干脆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它讲故事,只读文也让娇嫩的心灵领略到世界的丰盈和美丽。
数学绘本是一本神奇的数学书
它有魔力,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它讲的是数学。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简单来说:数学绘本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也让数学概念或问题发生在生活中,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通过绘本与数学课堂的结合,提供低年级学生倾听、讨论、写作的机会,培养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扩大低年级学生掌握数学的意义与认知。更是孩子们数学阅读的良好开端。我们只要能选择合适的绘本,一定也能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一、精心选择绘本,挖掘绘本中的数学。
1、选择图文对低年级学生有吸引力的绘本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没有语文、史地等学科那样充满情趣,它是抽象的符号、推理与运算的结合,是一个充满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往往易于分散。而绘本是把学生引入“乐学”大门的好方法,在选择绘本上,我们要对绘本的图文进行选择,选择画面鲜艳,文字儿童能读懂的绘本,这样才能让绘本像磁铁般地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数学学习上来,使数学知识以绘本的形式都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之中。
2、选择数学内容提供正确的绘本。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看看绘本提供给我们的数学内容是否是正确的,只有提供正确的数学内容,学生在根据绘本展开思考时才不会有偏差,不会走入学习的误区。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我们才能充分的利用绘本资源,逐步打开学生的疑问。
3、选择符合低年级学生心智的绘本
低年级孩子识字还不多,对于大面积的出现文字或者文字比较深奥难以理解,他们总是比较的浮躁,而不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而不能让绘本发挥最好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选择绘本时,也要选择内容适合低年级学生,而且选择时要让儿童能读懂这些绘本,而且能让这些故事和低年级儿童的生活有关,能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4、选择情节和数学相辅相成的绘本 绘本往往是有多幅图组成一个故事,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和我们的数学知识有关,而且相关内容能引发数学概念的交流和讨论。这样的绘本才能为数学教学服务,才能与我们的数学教学相辅相成。
结合自己的数学绘本阅读指导课谈谈选择和阅读数学绘本的指导方法。
二、课内巧用绘本,体现绘本的价值。
绘本数学课堂增添一些色彩和柔和的气息,也不再是硬生生地塞给孩子数学知识点,而是通过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那么绘本到底怎么用呢?
1、读绘本故事,发现数学知识。
抓住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生动的故事来像孩子呈现数学知识,当数学知识是以有关学生生活的事物为线索和背景呈现出来时,那些讨厌数学的学生会慢慢喜欢上数学。那么我们在运用绘本时,老师必须先让孩子读懂绘本故事,在一年级初孩子识字比较少,可以由老师来读,等低年级孩子识字量的增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绘本故事,在阅读玩后,老师可以根据绘本故事,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
2、赏绘本图画,展开数学联想。
来自美国的斯图尔特.J.墨菲(Stuart J.Murphy)先生这位自称 “小时候不太喜欢数学,但颇爱画画和编故事”的老人已经出版了“数学启蒙”系列绘本63本,致力于在全球推广“数学阅读”,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数学。他认为,用更贴近孩子、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是美丽的图画和生动的故事教会了我数学”。斯图尔特认为,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看”这些概念是如何得出来的能力。学生通常能把一个问题想象成一组图像,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视觉模型来解答数学问题。所以在运用绘本时,去赏那些绘本图画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遇到知识的疑难时,可以利用绘本中的图画,充分的展开想象,为自己的理论找到充分的理由。
3、玩绘本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孩子是天生的玩家,他们对于玩充满了兴趣。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的中的主角,来玩玩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和同桌展开同桌进行讨论辨析,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也让学生在玩绘本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解决方式,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绘本内容中一步一步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
三、课外活用绘本,尽显绘本中的魅力。
1、根据数学学习结果续写绘本
绘本往往会在最后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绘本中的这些资源,让孩子根据所学的内容,对于绘本进行合理的续写,这样孩子在续写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一次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2、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学画绘本。
学生是天生的画家,他们总是以自己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我们要利用学生的特性,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绘本的形式画一画。不求画面有多么的精美,也不强求故事多么的吸引人,可以让学生尝试把今天学习的内容用绘本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一次知识的复习,也作为一次知识的运用。
3、根据数学实践学写绘本日记。
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生活数学的眼睛,让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也能用绘本当日记一点一点记下来,让学生在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创造自己的绘本。
数学绘本的情境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也让数学概念或问题发生在生活中,儿童会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通过数学绘本阅读与小学教学课教学相结合,提供儿童倾听、讨论、写作数学概念的机会,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扩大儿童掌握数学的意义与认知。
第五篇:绘本
小班绘本教学活动:《最奇妙的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最奇妙的蛋》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语言简单的绘本,作者用明亮的透明水彩,画出色彩献礼、造型都取得小母鸡,搭配轻松愉快的情节,深深吸引着孩子。作者把自己的赤子童心和幽默感也表现在很多细节里:可爱的国王地标、过往的鸡蛋令牌、蛋形的大太阳和最后孵出来的奇妙小鸡,都是文字描述的玄外之音,更增添了孩子的阅读乐趣。
这本书的主要价值是能开发幼儿大胆地想象力,不要经常跟着别人的思维走,要有自己新的突破口。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思维发展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所以我把活动的目标设计的较为简单、有趣,让幼儿在观察绘本图片的时候,能够感受故事结局的离奇、有趣;大胆猜测绘本故事的画面情节。本次活动我运用绘本奇妙、有趣的色彩让孩子们大胆猜测三只小母鸡不同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培养的本领,同时让小朋友在故事中初步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一、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绘本图片,想象绘本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三只小母鸡不同的特征来进行大胆地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猜测过程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最奇妙的蛋》PPT、鸡蛋、图片、《最奇妙的蛋》视频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鸡蛋,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师:这是什么?我们见过的鸡蛋是什么形状的?个头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
师:今天乔老师也带了一本和蛋有关的图画书,先来看看封面上有些什么?头上戴皇冠的人是谁?这个国王的头上是什么,怎么会在过往的头上呢?我们就去看看这本名字就叫做《最奇妙的蛋》的图画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图1-4,教师讲述故事的开端(1)介绍三只小母鸡。
师:三只母鸡在干什么?为什么吵架?
(2)教师出示三张母鸡的图片,观察三只母鸡的不同特征。
师:这三只母鸡我们分别叫:圆圆、琪琪、毛毛。圆圆(琪琪、毛毛)身上什么地方最漂亮?你觉得谁最漂亮?为什么?(3)出示图5,了解国王牌。
师:我们小朋友觉得她们三个都漂亮,我们也没有分出谁最漂亮,三只母鸡又去找其他人帮忙,你觉得他们会请谁帮忙?你从哪里看出来?(4)出示图6。
师:国王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也觉得分出谁最漂亮很难。于是,国王想了一个办法,原来让它们各自下一个最奇妙的蛋。
3、幼儿想象操作。
(1)出示图7,圆圆下了一个又白又干净的蛋,国王说了什么?这可是他见过最完美的蛋了,接下来轮到琪琪了,你觉得会下一个什么样的蛋呢?
(2)出示图片8,琪琪下的蛋什么样啊,跟你们猜的一样吗?国王说了什么?你觉得毛毛会下一个什么样的蛋呢,你猜猜看?(3)出示图9,观看书上的结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绘本上,毛毛到底下了一个什么样的蛋呢?你看到过这样的蛋了吗?
原来三只母鸡又都下了各自不同的蛋,国王能不能评出谁是最漂亮的母鸡?那怎么办?
(4)出示图10、11,结束。
国王要从这三个蛋中选出最漂亮的蛋,这可是太难了,所以国王决定让这三只母鸡都当上了公主。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继续各自下最奇妙的蛋。
4、看视频,欣赏完整故事。
四、活动延伸
师:圆圆、琪琪、毛毛三只母鸡都当上了公主,可是还有很多母鸡也想下最奇妙的蛋,当上公主,你能帮她们想想什么样的蛋是最奇妙的呢?我们到教室用撕纸的方法告诉她们!
小班下学期的绘本阅读推荐——《变色鸟》
(绘本<变色鸟>http://huiben.ibabyzone.cn/book/598.shtml 灰色的天空有白云,灰色的大地有树林。一只白鸟向前飞,飞呀!飞呀!
白鸟落在树枝上,吃了一颗红果子。好香好甜甜哪!
白鸟长出了一些红羽毛,又吃了几颗黄果子。好甜好脆呀!
白鸟有了红羽毛、黄羽毛,再吃了一些蓝果子。好脆好香啊!
白鸟吃多了,成了变色鸟。身上的羽毛,除了红的、黄的、蓝的,还加上了
橘色、绿色和紫色。
变色鸟吃个不停,这个颜色的果子也吃,那个颜色的果子也吃,什么颜色的果子都吃!
变色鸟吃了各色的果子,变成了一只黑鸟。灰色的天空有白云,灰色的大地有树林。黑鸟向前飞,飞呀!飞呀!
黑鸟在空中唱歌,唱出彩色的音符。赤橙黄绿青蓝紫,好漂亮的一首彩虹曲!
黑鸟在树枝上唱歌,红色的音符往下撒,让大地开了许多红花。
黑鸟在树枝上唱歌,黄色的音符往下撒,让大地开了许多黄花。
黑鸟在空中唱歌,蓝色的音符到处飘,把天空染成了蓝色。
蓝天下的大地,有红花,有黄花,有绿绿的树林,有彩色的远山,看起来比什么都美丽!
名家赏析:《变色鸟》
周兢(学前教育教授、儿童语言教育专家)
这个富有诗意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基本的颜色概念。白鸟吃下了红色的果子,长出了红色的羽毛;吃下了黄色的果子,长出了黄色的羽毛;吃下了蓝色的果子,长出了蓝色的羽毛。当它又吃下几种颜色的果子时,就成了一只彩色的鸟。可是,在它继续吃了更多的各种颜色的果子之后,它却变成了一只黑色的鸟。黑鸟唱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音符,把大地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作者矢崎芳泽先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构想出一个这样美丽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色彩变
化的原理(所以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黑色,而三原色可以配成千万种色彩),让孩子感受颜色的奇妙变化,用欣赏的眼睛去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
艺术的世界是相通的,这也是作者通过故事告诉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因此,在指导孩子阅读这本图画书时,我们需要打开孩子感悟艺术美的各种通道:看一看颜色不断变化构成的美妙,听一听通过语言传递的美的声音,想一想视觉、听觉等各种途径合成的美的意境。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本图画书,还会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播下崇尚美好、追求美好的种子。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一步一步走啊走 作品分析: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爱模仿。有一次我在上音乐课“学爷爷奶奶走路”这节课中,孩子们特别喜欢模仿小朋友和老爷爷、老奶奶走路,整节课中孩子的兴趣都很高涨。由此,我想到了绘本“一步一步走啊走”他的内容很简单,适合小班的年龄,故事趣味性强,画面丰富,富有童趣。特别是在模仿每个小动物走路时,孩子们比较感兴趣。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初步学会句式“一步一步X啊X”
2.通过观察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感受绘本的情趣。
活动准备:郊游的音乐(事先已听过郊游的音乐),PPT、故事中小动物的图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宝宝们,听听这是什么音乐啊?(郊游)是啊,来听着音乐我们一起走一走(随着节奏一边走一边说:一步一步走啊走)
2.通过观察PPT让孩子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小动物走路的样子(1)师:“你们喜欢在郊游吗?(喜欢)还有很多朋友也喜欢郊游呢!
出示PPT师:“孩子们,快看!谁来啦?”(小弟弟)“我们跟他问个好吧!”(小弟弟,你好)“我们带小弟弟去郊游,好吗?”(好)师“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小弟弟还小,我们一起告诉他:‘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师带着孩子们说一步一步走啊走???)”
(2)师:在去郊游的路上,小弟弟会不会遇上别的小伙伴呢(会、不会)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了啊?(小乌龟)我们一起和小乌龟打个招呼(小乌龟你好啊)那我们带上小乌龟一起去郊游吧,那宝宝们,小乌龟是怎么走的啊?(爬的)那我们带着小乌龟一起去(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呀爬)
(3)师边说边打开PPT,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啊爬,遇到了大白鸭。大白鸭呀也想去郊游呢。宝宝们,你们愿意带它一起去吗?(愿意)那我想请宝宝们来学一学大白鸭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自由学)怎么走路的啊?(请一个走的好的孩子上来表演)摇摇摆摆走路的。是啊,大白鸭一步一步摇啊摇。
(4)宝宝们,我们在去郊游的路上遇到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那你猜猜看,我们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自由猜,在孩子们猜出小动物的同时,教师带领孩子们学说句式:一步一步X啊X)
(5)那我们的路上究竟还会遇到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时出示小兔和鸵鸟)请个别孩子说一说他想带谁去郊游,请他用上故事中的话,一步一步X啊X)孩子说完后,教师带领孩子根据PPT集体说一说。(小白兔一步一步跳啊跳、大
鸵鸟一步一步跨啊跨)他们高高兴兴的郊游去啦,忽然他们遇到了大老虎,能不能带大老虎一起去郊游啊(引导孩子看大老的表情)(不能)那我们看见大老虎要赶紧干吗啊?(躲起来、跑回家)
3.教师利用图标帮助孩子回忆故事中的情节。
教师小结:宝宝们,我们在去郊游的路上遇到了谁啊?他是怎么走路的?(教师依次出示故事中的人物和孩子们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句式)
4.幼儿人手一份图标,自己边摆放图标边复述故事,教师巡回观察。5.表演
教师带领孩子们编边讲故事边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走路,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去郊游。
小班绘本阅读活动《谁藏起来了》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前评析】《谁藏起来了》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一本绘本。书里的每一个动物形象既保留了动物各自的特点,有憨态可掬,令孩子们对本书爱不释手。甚至有时候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还会像同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动物)?但是,幼儿由于年纪比较小,不能看懂书页上的文字提示,所以对书的理解在于“这是什么动物?”。如何让幼儿更深地理解这本书,并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是设计这个活动的来源。《谁藏起来了》这本绘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色彩和其他(表情、动作等),所以相应的活动可以设计成两个既独立又联系的教学活动。而小班下学期更适合有关表情等方面的活动。【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区别各种动物的不同表情、动作,了解词语“犄角”指的是动物的角。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初步养成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绘本《谁藏起来了》、视频转换仪、犀牛和驯鹿的照片 【活动过程实录】
1.出示绘本《谁藏起来了》。(1)认识封面。
师:小朋友,这是书的封面。你在封面上发现了些什么?
(2)了解书名。师:我知道你们非常喜欢这本书,那么有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啊?这本书的名字叫《谁藏起来了》。
师:有谁知道书里面是谁藏起来了呢?(3)认识动物。师:原来里面藏着这么多动物呀?那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呢?你能说一说吗?(如狮子,它那个地方最像狮子?详细介绍一下犀牛和驯鹿。)这里呀,我来考考你们了,你认识这两个动物吗?你在哪里见到过它们呢?(4)出示书名页。
师:在这一页里,你发现谁藏起来了?大象是蓝色的,后面也是蓝色的,大象就躲在里面。那你是怎么发现大象的呢?(淡蓝色的鼻子露出来了。)现在我 权威预测 权威预测们跟着多好的大象一起开始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吧!2.阅读《谁藏起来了》。(1)出示哭的图页。
师:这里所有的小动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很高兴,可是有一个小动物很伤心,你能发现它是谁吗?你怎么发现它很伤心呢?(它的脸上有什么呢?)(2)出示生气图。
师:刚刚我们发现了一个伤心的动物,现在有一个动物很生气,你能找到它吗?生气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你发现哪个小动物和你生气的时候表情是一样的?)你能学一学吗?(3)出示犄角图。
师:现在动物们有想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找找看,谁头上长着犄角?谁知到“犄角”是什么?(动物长的角)你发现了几个长犄角的动物?犀牛的角是不是犄角呢?它的角长在什么地方呢?(4)出示两幅转身图。
师:小动物说前面的游戏一个也没有难到小朋友,它们很高新,现在又有一点难了哦,你们找找是谁转过身去了?为什么是小猪呢?小动物发现小朋友们真能干,还要再考考你们,有更多的动物转过身了,你们看看有谁也转过身去了呀?(5)出示扉页。
师:小朋友,这里所有的动物都转过身去了,你能说出几个小动物啊?大家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多!3.阅读(延伸)
师:咦?怎么全黑了,你们猜猜发生什么事情了呀?这么多小动物的眼睛,你能说出它是谁吗?那休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猜猜好吗?
小班绘本教案《咕咚》
《咕咚》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经典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幽默动感十足。落入水中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吓坏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体的慌张,顿时乱做一团,最终发现是自己吓坏了自己!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基础了,让不要惊慌,而要沉着,要先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体验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乐。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动物的情绪,学会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活动难点:
体验动物逃跑时的紧张情绪。活动准备:
1、绘本PPT,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大图一套,小图片与幼儿人数一样。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听到“咕咚”声,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一只胆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听到”咕咚“,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提问:刚才的小老鼠怎样了?(逃跑)它为什么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么呢?(咕咚)”咕咚“会是谁呢?(幼儿猜测)
二、幼儿观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老鼠跑着跑着,会遇到谁呢?他们说了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第一页(兔子听到老鼠叫喊声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谁呢?
--它遇到小兔子说到什么呢?
--小老鼠对小兔子说了什么?
--小兔子听到喊声怎么了?
观看第二页(狐狸逃跑)--这是谁呀?谁来学学狐狸的样子?
观看第三页(狐狸被吓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狸听到了什么声音?
--他为什么也要逃跑呀?
--他们逃跑时,又会遇到哪些动物呢?
观看第三页(小羊、小猪、斑马都被吓到一起逃跑)--他们见到小羊(小猪、斑马)对他(们)说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说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教师播放第四五页,和幼儿一起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并学学他的动作。再模仿小动物们紧张的样子。
--小动物们跟在大熊后面干什么呢?
--”咕咚“会是谁呢?(幼儿自由发言)
三、讨论并理解故事内容。师:让大熊带着小动物去找”咕咚“我们来想想,小老鼠吓得往前跑时,碰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动物形象图片(大)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及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教师播放最后画面(苹果掉到水中)--咕咚到底是谁啊?
--”咕咚"可怕吗?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呢?
四、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声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儿并提示幼儿:如果不记得自己何时出场,可以借助线索图。
根据实情况,可以再说几次,让幼儿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活动难点: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3、自制饼干若干。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 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出示图画书2)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3)
2、(出示图画书4)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
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5)
3、(出示狐狸的牙印)猜猜这是谁的牙印?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 “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出示图画书6)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一样。)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出示图画书7)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
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还想请你们和他一起做饼干呢!
饼干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洗小手,去吃饼干,看看宝宝咬下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