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祝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主要音乐片段。
2、理解曲式结构——协奏曲。教学重点
根据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结构赏析,并学唱《化蝶》这首填词歌曲。
理解主要音乐片段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如新课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视频(动画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节选),然后老师问学生:
(1)听前面几分钟里啊,你们听到了什么音乐(或者什么曲子)?(2)那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请同学起来说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那么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呢?谁能给我们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这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由何占豪和陈钢创作,以同名越剧的唱腔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名叫《蝴蝶的爱情》。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欣赏和学唱这首由民间故事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的作品,1958年完曲。作品创作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题材选自民间故事,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根据剧情精心融合交响乐与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刻的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爱情,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精神,讴歌了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带小标题。用《梁祝》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投坟化蝶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呈示部
乐曲开始是简短的引子,用弦乐震音,引出长笛的独奏和双簧管演奏的旋律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致。接着呈示部主部主题的呈示。开始在竖琴琶音的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主题;继之大提琴、小提琴形成悄声细语的对答;及后又有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勾画出梁、祝二人草桥结拜的情景。在小提琴独奏华彩段连接部后,便引出回旋曲式的副部主题,梁祝同窗三载的愉快生活就展现眼前。音乐到此转为慢板,暗示着好景不长,祝英台受父命归故里。大、小提琴奏出“对答”旋律,表现了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而结束呈示部。
第二部分——展开部(由三个部分组成)
1、抗婚
大锣和低音管弦乐器深沉不按的音调预示着不祥的征兆。铜管乐演奏出封建势力的主题,又紧接独奏小提琴与乐队切分和弦奏出,由副部主题变化的抗婚主题,抛起了全曲强烈冲突的高潮。
2、楼台会
22小节的慢板插部,大、小提琴对话,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楼台会的复杂心情入微展现。
3、哭灵投坟
音乐运用京剧倒板及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刻画祝英台的反抗和控诉,用小提琴独奏的极强音表示祝英台的一声呼喊,英台跃身投坟,以身殉情。展开部的末尾以引子素材发展而成,它是对祝英台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第三部分——再现部
长笛奏出华彩乐句、竖琴以级进滑奏相衬,用旋律将人们引入仙境。小提琴加弱音器演奏再现爱情主题,乐队音响展示出梁、祝在封建势力下受迫而死,双双化作彩蝶,在花间自由飞舞,寄托了人们对梁、祝的真挚同情和祝福,并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讲解
1、什么是协奏曲?
协奏曲: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的种类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的同一乐曲。欣赏 歌曲分析: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费了一番苦心。在创作《梁祝》时,从越剧音乐中取材。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视频《梁山伯与祝英台》乐曲第一部分。
思考:歌曲能分成几个乐段?
每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各段在情绪是如何变化的呢 ?
播放歌曲。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先请学生回答。。
师总结:歌曲是有三个相同的乐段组成的,每个乐段有4个乐句构成,歌曲的开头有前奏,中间有间奏,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我们来一一分析下每段都分别讲述了什么,根据歌词的意思,我们来念一下第一段歌词。生念第一段歌词。
师引导学生总结: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传诵。生念第二段歌词。
师引导学生总结:表达了同窗共度生活的回顾以及十八相送惜别的心情。
生念第三歌词。
师引导学生总结:突出了“化蝶”结局,人们对梁祝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接下来每段我们都用2个字来概括下,请同学们来思考概括下。
师提醒帮助生作答。第一段:相爱。第二段:惜别。第三段:化蝶。
结合乐谱,再次欣赏歌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视频伴奏学唱。学唱音乐片段
师:在深入了解了歌曲之后我们再次来欣赏下歌曲,这次同学们可以跟着范唱轻声哼唱下旋律。再次聆听歌曲。
师:接下来,跟着多媒体的视频我们用“呜”来哼唱歌曲的第一段。熟悉旋律。
生用“呜”哼唱。
师:好,我们来把歌词填入旋律,先来演唱第一段。难句解决。师:同样的旋律的第二段跟第三段。
师:出示多媒体视频,要求学生跟唱歌词。把3段连起来完整的演唱一遍。生完整演唱歌曲。
同学们唱的很好,接受能力非常快!师: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会出现“化蝶”这一情节? 生:讨论回答。师:表现人们对自由的一种向往,对封建观念的一种抵抗,充满了传奇色彩。
课堂总结:《化蝶》的歌词精炼地概括了民间故事《梁祝》中相爱、惜别和化蝶的三个阶段,也是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相信今天的学习,一定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戏曲还是歌曲,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回味,也使我们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第二篇:梁祝教案
梁祝教案
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式)(5分钟)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下面请一位同学,用她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来为我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表演)
提问:“你在多次演出中都演奏了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3分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
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30分钟)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总结(2分钟)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故事
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於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芜州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作品分析 作者及创作背景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在求学期间,在1958年冬,他与何占豪合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近几十年时,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实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题材:
题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
曲式分析:
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3.1 呈示部
3.1.1 引子
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3.1.2 主部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1.3 连接部与副部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3.1.4 结束部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3.2 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
3.2.1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3.2.2 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2.3 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3.3 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
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整体分析
全曲大约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三篇:梁祝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内容:
1、了解梁祝这一爱情故事的表现形式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
3、初步演唱歌曲《化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了解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化蝶的歌词导入课堂: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问:大家知道这几句话说的是谁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问“大家谁能说一下你所知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学生回答 问:同学们是通过哪种途径知道这个故事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梁祝》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老师为大家出示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全国和梁祝有关的戏剧种类有43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
和梁祝有关的曲艺种类有23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各地流传的有关梁祝的歌谣、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小说、电影、电视、动画片等体裁。
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和梁祝有关的音乐吗?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音乐家时如何用音乐来表现梁祝这个爱情故事的。二:赏蝶
(一)教师提问:
1、当只有小提琴演奏时的演奏形式叫什么?(小提琴独奏)
2、当由小提琴当独奏乐器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时的演奏形又叫什么呢?(小提琴协奏曲)
首先,我们就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曲子是曲作家何占豪、陈钢于1956年创作的,当时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作题材,并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作品。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一作品的部分选段。
(二)、欣赏《梁祝》音乐片段。
1、欣赏“爱情主题”。
问: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这段主旋律有什么提点?生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2、欣赏“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师:在梁祝同窗共读期间,两人经常一起游玩,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一情景的呢?在欣赏中思考音乐的速度(快速)、节奏(紧凑)和情绪(快乐)。
3、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这就有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一场景。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如何为这段音乐设计速度、节奏、情绪。(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速度:慢速 节奏:舒缓 情绪:忧伤
4、师:祝英台回到家中后就遭遇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的提婚,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大于天”的礼制约束下,祝英台的反抗显得那样的无力。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段代表着封建势力的音乐。请大家在欣赏中思考:在这段音乐中,使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的?(弦乐?铜管乐?)
5、师:即将被逼成婚的祝英台偷偷从家中跑了出来与梁山伯相会于楼台,请同学们听完音乐后回答:作曲家时如何表现二人楼台相会的场景的? 欣赏“楼台相会”音乐片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穿插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的描绘了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场景。
6、师:梁山伯在和祝英台楼台相会回家之后,就一病不起,最终身亡。祝英台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就答应了马家的求婚,但要求在成亲当天必须经过梁山伯的坟前。就产生了梁祝故事中最感人的场面:哭灵、控诉、透坟。下边,我们就来欣赏这段音乐,请大家思考:这段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节奏有何特点?
欣赏音乐“哭灵、控诉、投坟”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这段音乐加入了戏剧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采用了戏剧当中“紧拉慢唱”的创作手法,再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的渲染了祝英台哭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最后,再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7、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梁祝化蝶)最后,让我们来欣赏音乐中最美的部分。
三、颂蝶
1、师:同学们,当我们看电视、电影、听故事的时候,都会被这个故事感动,同样,听着优美的音乐,我们也同样会被感动。相同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1959年首演后,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一致好评,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阎肃老师就根据曲子的爱情主题音乐创作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化蝶》,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来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化蝶》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到了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和歌曲《化蝶》的演唱,我们再次被梁祝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呢?人们要赞扬他们的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正是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人们才会去纪念他们、传颂他们。
要求: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梁祝有关的故事、传说并进行交流,下节课,我们将完整的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第四篇:梁祝教学教案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 案
凤翔县职教中心
孙丽丽
【 学
段 】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在这堂课上,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协奏曲,并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欣赏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使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探究与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表现和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
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学会唱音乐主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难
点:
如何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 【 教 学 方 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了提问、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 学习方 法】
情感体验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欣赏法等学习方法。
【教 学 用 具】
多媒体设备、钢琴、古筝、【学 情 分 析】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对音乐的热情都很高,但仅限于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因此,对学习民族交响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和解析,刚好弥补了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差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教 学 过 程 】
一、组织教学
1、导入新课:“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音乐人的心。
教师引导:教师在背景图的衬托下演奏古筝曲《梁祝》。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老师的现场演奏,感受这段音乐的意境。教师提问:这段乐曲大家熟悉吗?有谁知道它的曲名? 学生回答:与老师谈话式交流。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何润东与董洁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图片,并以爱的主题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回忆并简单讲述《梁祝》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回忆和语言表述能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课的的教学内容——
通过《梁祝》故事情节打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门。)
2、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
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
年
写
成并
首
演。
(用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两位音乐家的图片)
创作背景: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
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才写成了这部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协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原文是“竞争”的意思,指一件乐器或多见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争的器乐套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
奏鸣曲式——是曲式的一种,通常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
二、对比赏析,分段聆听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吕思清小提琴协奏音乐会视频,让学生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来欣赏音乐.(1)、欣赏《梁祝》“引子”片段。(播放吕思清小提琴协奏音乐会视频“引子部分”)
教师提问:引子用什么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描绘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欣赏“引子”片段,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引子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由第一长笛吹出秀丽的华彩乐段;接着双簧管以越剧过门为素材,奏出优美的抒情旋律,描绘出一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以越
剧素材的引子的旋律特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比欣赏“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能感觉到音乐里的故事。并能从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主部主题音乐旋律的特点和怎样的情感表现?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表现了二人真挚纯朴的爱情主题 引子之后是由独奏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一唱一和,奏出了梁祝二人真挚纯朴的爱情主题,也是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
这一主题在低八度上重复演奏之后,大提琴和小提琴相互对答,描写梁祝二人草桥结拜、情投意合的情景。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教 师 问 : 副部主题的旋律会有什么特点呢?与主部主题的旋律有什么区别?(运用多媒体课件插播吕思清的演奏视频,及影视图片)
学生回答 :副部主题:轻快活泼,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主题旋律的不同特点,在脑海里刻画出不同的场景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3)、倾听展开部音乐,把音乐分成三个片断,即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教师:播放呈示部的后半部分”长亭惜别”和展开部的“楼台会”两段视频。
提问:这两段旋律有什么共同点? 大提琴与小提琴两次出现对答,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对比欣赏,结合故事情节,体验音乐是如何表现人角色内心情感的。
(4)、学生自主欣赏“抗婚“和“哭灵投坟”片段。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威严、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独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英台的反抗主题。也是展开部的第一主题。
哭灵投坟:乐曲变化运用戏曲中“倒板”和“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同时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和控诉。(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师生交流:音乐如何表现祝英台与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场景,以及用音乐作品如何表达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并能独立的完成音
乐要素的分析。(5)、欣赏“再现部”。
教师提问:“再现部”运用了什么音乐素材?(前后照应)学生回答: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天堂的意境。“化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下面我一起唱这首“化蝶”。(多媒体播放歌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演唱,让学生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同时让学生明白,优秀的音乐作品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和遐想,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三、整体聆听
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再次从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更好的理解音乐。
四、拓展延伸
全曲采用了欧洲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多媒体出示“曲式结构”)
呈
示
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引子 主部 单三段体 写景a—b—a 爱春情光主明题草桥结拜主体再现媚鸟语香连接部(自由化彩段)结副 部 束部
回旋曲式 长a—b—c—d--a 同窗三载抗婚楼台会亭惜共别读共玩哭灵与纵身投坟主部主体的再现
蝶化
五、总 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共呼吸同命运,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翩翩起舞的彩蝶是梁祝故事最完美的体现,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它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成为对梁祝故事的最完美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华民族交响乐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是能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它的旋律深入人心、亲切感人,最经典地表现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凄美画卷。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这首协奏曲后的真实感受!
六、作
业
利用从这首作品中获得的审美体验,结合自己的专业。例如:让服装专业的学生以蝴蝶为素材,设计一套既古典又浪漫的情侣装。
第五篇:《梁祝》音乐欣赏教案
音乐欣赏
(1)一:向同学提问什么是音乐?让同学发言.总结: 1.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2.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3.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二.向同学讲解:欣赏音乐分为三个阶段: 1.官能的欣赏 2.感情的欣赏 3.理智的欣赏
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要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之外,还必须进行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说说看选自哪首著名的曲子,并说出作者是谁?开始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第一个乐段,请同学回答.答:《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陈钢作曲,并向同学说明这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四.向同学解说什么是协奏曲? 协奏曲是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在协奏曲中,有时由独奏乐器主奏,有时则由乐队独当一面,两者好象是在互相竞争,所以协奏曲又称竞奏曲。
协奏曲一般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一般首先由乐队奏出呈示部,然后在乐队的伴奏下独奏乐器重复呈示部.第一乐章充满了戏剧性.
第二乐章一般为抒情的慢板,以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
第三乐章一般是快速的回旋曲.起着回应和综合的作用. 协奏曲原来是一种没有标题的器乐曲。我国作曲家对协奏曲的民 族化、标题化和形式的革新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现了以唢呐、琵琶、二胡、笛子等为独奏乐器的民族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原英雄小姐妹》、《山林》等标题协奏曲和人声与乐队相结合的声乐协奏曲。向同学说明今天欣赏的是小提琴协奏曲
五.向同学介绍作者和当时的背景
何占豪,浙江省诸暨县人,生于1933 年8 月29 日;陈钢,1935 年3 月10 日生于上海。他们两人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时,合作写成这首协奏曲,在1959 年,作为国庆10 周年献礼。乐曲首演于1959 年5 月的“上海音乐舞蹈会演”,俞丽拿演奏小提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协奏。内容采用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形式为单乐章,音乐素材主要取自越剧曲调。(现在常用的越剧曲调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四工腔],第二类是[尺调腔]。它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创造的。第三类是[弦下腔]。它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京剧[反二黄]手法,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
六.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象交响诗一样,是单乐章的标题音乐,内容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采用奏鸣曲式,分三部分描述梁祝的相爱、抗婚和化蝶。作品简介
<<梁祝>>创作于1959年.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美丽聪颖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谎称家中的妹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日,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蹁飞舞。
七.在欣赏之前请同学思考:在曲中小提琴、木管乐器和大提琴分别代表什么人? 八.开始详细介绍乐曲: 1.结拜, 播放乐曲第一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开头是短短的引子,长笛在清朗的弦乐器泛音和轻柔的定音鼓震音背景上,吹出秀丽的华彩句,描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阳春景色;双簧管和中提琴互相模仿着悠扬婉转的歌唱性曲调,引出了独奏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一唱一和的爱情主题,也就是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2., 共读(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播放乐曲第二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爱情主题的再现段由弦乐器齐奏热情洋溢的歌唱性旋律。然后独奏小提琴奏出自由奔放的华彩句,过渡到第二主题。
3.相恋
播放乐曲第三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第二主题是生动活泼的回旋曲,描写梁祝当年亲密交游的同窗生 活。回旋曲的基本主题出现三次。第一次由独奏小提琴主奏,第二次由乐队演奏,4.送别(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播放乐曲第四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第三次由独奏小提琴和乐队合奏。在展开部中,大提琴和大管不断重复着一个阴沉的下行音调,配合着定音鼓的震音和凄惶的锣声,表现出惊慌不安的气氛和不祥的征兆。
5.抗婚(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播放乐曲第五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铜管乐器和低音弦乐器声色俱厉的齐奏,代表残暴的封建势力。接着,独奏小提琴用激昂的散板表现祝英台悲愤痛苦的表情,并用从回旋曲第二个中间段落变化出来的切分和弦,和代表封建势力的音调相对抗,表现强烈的反抗情绪。
6.楼台(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播放乐曲第六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当抗婚的场面发展到高潮时,音乐戛然而止,随即转入了慢板。独奏小提琴在弦乐器和竖琴的伴奏及长笛的呼应下。奏出了凄侧悲苦的插部主题;大提琴起而应和,互诉衷曲。这段音乐描写了楼台会的场面,紧跟在插部后面的,是一段强烈的闪板,音乐用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来表现祝英台的哭灵。
7.哭坟(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播放乐曲第七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乐队的急板和独奏小提琴的散板宣叙调交替出现,逐渐发展为第二个高潮。独奏小提琴奏完了最后一个激动人心的华彩句以后,鼓板锣钹齐鸣,意味着祝英台的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 奏出赞颂的音调,音乐从悲愤转向平静,重新听到了长笛的秀丽的华彩句,象在引子中一样。竖琴奏出清澈如水的滑音。把我们带进了空灵仙境。意味着梁祝的化蝶。音乐进入了缩短了的再现部。
8.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
播放乐曲第八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情深意挚的第一主题,由加弱音器的弦乐部和独奏小提琴重新奏出,表现出一种缥缈悠远的意境,使人想到化为蝴蝶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正在双双起舞;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歌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欣赏提示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板]、[嚣板]、[清板]等。),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结构如下图:
九.请同学们重新完整欣赏一遍乐曲,运用你们的想象力,看一看是否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开始放一遍完整的乐曲,边放映边向同学放映幻灯片上的解说,但不再说话,给同学一个完整欣赏的空间.(一)呈示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华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 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二)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 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三)再现部
化蝶 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