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赶海的小姑娘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631 更新时间:2009-10-17 0:10:34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大海啊,故乡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201 更新时间:2009-10-17 0:09:38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小螺号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438 更新时间:2009-10-17 0:08:15 教学内容: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
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具准备:钢琴、网络资源。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325666
(2)切分音及长音。161.1—美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三、课堂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教学反思: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我们的田野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499 更新时间:2009-10-17 0:07:04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
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教学反思: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钢琴、田野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
《前奏曲》、《小步舞曲》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187 更新时间:2009-10-17 0:05:54
教学内容: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过程: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
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
快乐的泼水节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864 更新时间:2009-10-17 0:05:13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XX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塔吉克的节日》《火把节之夜》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267 更新时间:2009-10-17 0:04:23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XX”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的为音乐伴奏。
那达慕之歌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3098 更新时间:2009-10-17 0:03:21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那达慕之歌》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教学反思:
学生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
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230 更新时间:2009-10-17 0:02:55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
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跤、赛马、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X—∣XX∣X—∣X0∣,还规定了只能用56123五个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此,就有多种可能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2/4
5—∣55∣55∣50∣5—∣65∣6—∣50∣1—∣56∣1—∣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6∣5—∣6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X—∣X00∣X—∣X00∣的节奏,X—是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X0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模仿,这就要动脑筋了,可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请同学们注意第21页的排成圈状的图片,这图片表明了活动的路线,但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赛马,最后在加油声中结束。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表现摔交,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达慕之歌》,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要唱几遍等。
2、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4、综合四组的表演,即让四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赛马共同表演,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教学反思: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创新能力。
牧童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7 0:00:12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2、欣赏歌曲《牧童》。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要有表情地唱。第三段歌词出现了“依呦”,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跺脚。
教学反思: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
在阿维翁大桥上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1269 更新时间:2009-10-16 23:53:0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
2、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桥”这样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先听一首以桥命名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2、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适宜与舞蹈。
二、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请学生学唱《在阿维翁大桥上》。
2、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鼓励学生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较好。
三、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音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结mi与sol三度音程的结合。
2、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分别延长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四、听音乐,创编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同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其中两个动作。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五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跳舞。
五、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和谐的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三)听乐曲《桥》,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更像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同。
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
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表演。
《我们的田野》《牧童短笛》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323 更新时间:2009-10-16 23:55:49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第一乐句65|3.5|132|错唱成65|3.5|132|20|
第二乐句35|66.6|53|2-|2032|错唱成35|66.6|53|2—|
第三乐句32|17|615|错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错唱成12|33.3|25|1-|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的情绪。
原文标题: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918 更新时间:2009-10-16 23:48:45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
什么感受?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所以,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歌曲: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紧密联系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学生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
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教学反思:学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
《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欣赏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626 更新时间:2009-10-16 23:47:08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引人新课。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这两首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
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个乐器组。
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别。
教学反思:说出是否喜欢乐曲,并说出理由。
老鼠和大象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605 更新时间:2009-10-16 23:46:09 教学内容:学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
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学生有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256 更新时间:2009-10-16 23:45:23 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欣赏乐曲是富有想象力,学生愿意参与到表演活动中。
《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新人教五年级上册音乐)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教学内容: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
本节课我们要欣赏两首非常好听、非常生动形象的器乐曲。欣赏器乐曲,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大家要继续努力、器乐曲没有歌词,全都靠音乐本身来表现它所叙述的内容,这就给了我们广泛的联想、想象的空间,但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象,因为音乐本身已经结了我们不少“信息”,例如旋律、节奏、速度、音区、节拍等都与所表现的内容有关。就速度来说,表现兴奋热烈的音乐一般都要快些,就节奏来说,表现深沉、思考的音乐一般都要疏些。例如下例a与b,a显然更适合表现深沉、思考的情绪,而b的节奏过密,更擅于表现欢快或紧张的情绪了:
178 更新时间:2009-10-16 23:37:01
下面我们来开始欣赏,欣赏时要静心地听,积极地想,还要注意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有些什么特点,经常坚持这样来欣赏音乐,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了。
2、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
从课本上的插图谈起,介绍八音钟和维也纳(学生也可参加议论)。
介绍作曲家柯达伊。
《维也纳的八音钟》是柯达伊的名作(哈里.亚诺什组曲)中的第二首,描写哈里正在吹牛,说是自己与国王的公主到维也纳王宫去游逛,看到了宫中很多的八音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八音齐鸣的音响,然后出现了课本中列出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时出现,但每次都有些不同,表现了八音钟里的小人、小鸟正在欢乐地舞蹈。同学们可以想象王宫内不只一台八音钟,而是好几台,所以音乐是显得非常热闹的。
欣赏音乐。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初步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和课本中要求填写的音。
单独播放主题音乐几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应反复提示只有三个音可供选择。(如是用简谱填充则非常方便,如用线谱,则先要明确do’在第五线上,才能正确填写)。
3、欣赏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打字机了,但偶尔在旧货市场上还能见到,教师介绍打字机.最好能找到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
这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打字机工作时的声响,非常形象,十分生动。作者安德森是美国的轻音乐作曲家,他十分擅长创作形象鲜明逼真的管弦乐小品,尤其是他十分重视为儿童们创作出既好听又生动的小曲,例如我们早已欣赏过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切分间的小闹钟》等都出自他的手下。
欣赏音乐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回铃的声音和掉转机头的声音,学生可自由随音乐模仿用打字机打字的动作,动作不要求统一,但应注意合着音乐的节拍。
分组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管乐敲击。
4、创编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练习,我们先来唱一唱课本中出示的例子(即”叮铃铃,叮铃铃,快乐的歌”)。
手机的铃声是怎样的呢(学生议论),手机的铃声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发出嘟嘟的声响,有的与电话铃声相似,更多的是一段电子音乐,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去设计,不一定局限在“叮铃铃”的声响,同样,节奏也可以变,但是要与后面的自然连接,这就是难点。现在我们可以以同桌为组.两人一组共同商量。
教师抽查几组的创作(可出只是口头的),如学生记谱能力欠缺、可由学生唱教师记。
教师选择几个公布.师生共同演唱评议。
再用同样的方法填写自行车的铃声。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师可就“叮铃铃”三个字.给学生提供多种节奏。如:
等。
教学反思:
学生能专注的感受乐曲,在音乐创编活动中表现音乐思维能力。
铃儿响叮当(新人教五年级上册音乐)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6 23:33:45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这带课我们就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如: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1=D,但竖笛难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可以。如改成1=F,竖笛只要学会b7就用吹奏,口琴仍不能,但唱起来调略嫌高,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l=C来吹奏,虽然唱时歌声会沉闷许多,但这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教学反思: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用打击乐器伴奏是有创造性。
教学内容:听《北京的桥》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聆听歌曲,使其了解歌曲的京剧唱腔特点,感受歌曲的情绪。
2、通过聆听歌曲中对北京的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感受北京及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桥对促进北京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感受歌曲情绪特点,难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学生聆听歌曲《北京的桥》,感受师:大家都见过很多的桥,有的桥曲曲弯弯,有的桥傲然挺拔。桥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充满智慧的人民在河流的两岸、崎岖山路的两旁建造桥,方便人们的生活。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见,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能给人们一定的想象,所以它经常成为文学家、画家和音乐家描绘、表现的对象。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音乐作品中的桥。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音乐作品《北京的桥》。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北京有一大特点,就是桥很多,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桥呢?
生:十七孔桥、金水桥、三元桥„„
师生共同交流。
金鳌玉栋:鳌是大龟的意思,栋是虹的意思。古代有很多的建筑都雕刻着象征着富贵和吉祥的福兽,像狮子、龙、龟等。金鳌就是金龟的意思。十七孔桥: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它有十七个圆形的拱,也叫十七拱桥„„ 师:同学们,第一段歌唱的桥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段歌唱的桥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桥。
师:是啊。歌曲的第一段唱了北京古老的桥,而第二段歌唱的就是北京现代的桥了。那么,北京现代的桥有哪些?
生:三元桥、安贞桥„„
师:北京的桥真是太美了,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北京的桥?(教师播放课件:
北京桥的图片)师:简单了解了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你听一听,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歌曲分为几部分? 生:可以分为两部分。
师:对,那这两部分的音乐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部分是叙述性的,用亲切的语气告诉我们北京有什么桥。它像说话一样,歌词让我们听得很清楚,采用了说唱的形式,就好像说着不过瘾,干脆把它唱出来。第二部分是抒情的,抒发歌者对北京的桥的赞美之情和对家乡的无限
热爱。
师:同学们,这么好听的歌曲,大家想不想一展我们的歌喉,唱一唱啊?
学生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师:歌曲在曲调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生:像唱大戏一样。具有戏曲风格„„
师:对,这首歌曲运用了民族调式,借鉴京剧唱腔的一些特点,通过对北京千姿百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古老的文化都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歌曲从古老的桥唱到现代的桥,一座座桥带着我们走向未来。
(二)《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北京的桥,下面听听这首歌曲,它唱的又是什么地方的桥呢?
教师播放歌曲《桥》。
生:水乡的桥。
师:对,歌曲描绘了水乡的桥的特点,那么水乡的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交流、回答。
师:对,知道我国的水乡在什么地方吗?在江南杭州、苏州一带,那里的水多、桥也多。而且那里的桥多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窄小的河道上修建的桥也是千姿百态的,把陆地、河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儿的小桥大多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拱桥,不像我们现在用钢筋水泥建造的桥那样雄伟壮观,但却另具一番超然脱俗的自然美。歌曲以说话的语气、长短不一的节奏和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
乡小桥的特点。
师:想不想看看水乡的小桥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播放课件:水乡桥的图片)
师:复听歌曲的第二部分还是描写桥的吗?歌唱了什么?
生:“愿做桥一座”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愿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愿。师:对,作曲家在第二部分描写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愿像一座桥一样默默无闻地伫立在那儿,为人民服务不求索取和回报,贡献自己的一生。一句话道出歌曲的主题,游子对故乡梦迁魂绕的思念,愿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愿。
四、听听想想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北京的桥》和《桥》这两首风格不同的歌曲,你觉得这两首歌曲,哪一首更像是北方的音乐?哪一首更像是南方的音乐?为什么?
生:《北京的桥》是北方的音乐;《桥》是南方的音乐。
师:对,南方的音乐一般比较细腻,委婉流畅。《北京的桥》有一种京味十足的戏曲风格,表现了北方人的豪爽性格。提高:学生根据家乡的桥的知识创编《金州的桥》。结束课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第二篇:湘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备课
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于鉴赏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教师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个“度”!目 次
课 题 周 次 节 次 祖国,妈妈 1 2 晨 2 2 音乐家海顿 3 2 雨中乐 4 2 藏族的歌 5-6 3 五环旗下你我他 6 1 乌鸦与狐狸 7 2 童趣 8 2 对花 9 2 红领巾之家 10 2 步步高 11 2 音乐万花筒 12-13 4
第一课 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唱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
范唱《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1、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我们一起用“呜”的声音跟着老师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用“呜”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划拍轻唱曲谱
5、学生视谱唱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四、参与表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诵会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满怀深情地用诗和歌来歌颂了我们美丽的祖国,让我们再一起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演唱一遍吧!
1、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复习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三、新课教学
师:其实,歌颂祖国的歌并不是只有这么多,像我们熟悉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都是歌唱祖国的经典歌曲。今天在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欣赏几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好吗?
(一)欣赏《歌唱祖国》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师:这首歌曲,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谁来说说你们常常会在什么样的场合听到?(大型晚会上)这首乐曲和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感受相同吗?谁来用几个词语表达你听赏《歌唱祖国》的感受?
2、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师:这首歌曲的感觉是雄壮有力的,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这首歌曲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齐唱:多人同唱一个曲调称齐唱。)师:由此你们可以推出独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吗?
3、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独唱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师:同学们说的都差不多,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独唱:一个人演唱称独唱。如男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童声独唱等。)师:老师想问问,如果《歌唱祖国》这首歌采用独唱形式来演唱,你觉得会有与齐唱同样的感受吗?你觉得哪种形式演唱出来的好听一些呢?
4、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用齐唱好听一些。独唱表现不出这首歌曲的气势。)
(二)欣赏《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独唱形式的歌曲。CAI: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这首歌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1、同学们交流讨论。(深情的)
师:这首歌曲歌唱的祖国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个妈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随乐律动
师:独唱歌曲一般用来表现带有抒情情感的歌曲,而齐唱可以用来表现雄壮有力的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今天我们听了这两首不同情绪却表达了同一个情感的歌曲。我们一起就带着这两种情感来唱一唱。
五、总结 第二课 清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三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3.小结:简介格里格生平。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 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 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带唱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早晨的歌》
1.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2.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3.欣赏《早晨的歌》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唱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请学生按课本内容拍一拍)
三、表演《早晨的歌》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唱晨景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
4、3/
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的拍号是4/4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这首歌,并边听边划4/4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晨景。
第三课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海顿;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第四课 雨中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踩雨》,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音乐活动:找邻居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唱《大雨和小雨》。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7、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雨中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踩雨》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积极参加音乐游戏。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踩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良好的旋律流畅感。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化《雨打芭蕉》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1)出示《踩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踩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全班合唱歌曲。
7、音乐游戏:找邻居
(1)制作三首歌曲的标签,让三个同学分别持有。
(2)老师让学生分别唱一唱音乐旋律或播放旋律,让学生站到标签后。结束部分:全班听《踩雨》全曲,走出教室。
藏族的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情绪,节奏特点,并基本学会。教学难点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哈尼族、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再到西藏去看一看、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家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三、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3.边唱歌曲,边轻轻的拍手,感受音乐的情绪
四、集体舞
师:大家都知道藏族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想不想随着音乐跳一下。老师指导学生做几个藏族的基本的动作。学生先自己将学习的动作组合一下。
四、巩固
学生和老师一起开一个歌舞晚会
让学生想象成篝火晚会,学生和老师围成一个大圈,载歌载舞。藏族的歌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新歌,你们还记得吗?谁来上台来大声演唱给大家听?
1、自由表演
2、相互评价
二、听一听藏族的歌
师:上节课,你们知道藏族的歌好听又有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藏歌
1、播放音乐(播放钢琴独奏《阿坝夜会》和女声独唱《阿妈勒俄》)
2、再听《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三、学习《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师:下面我们随音乐哼唱旋律,再用lu唱一遍
师:今天,我要请一些同学上来自己发出声音,让小朋友来猜一猜。
1、请同学上台演唱
2、单独唱
3、分角色演唱 四 表扬和奖励 学生自评
五环旗下你我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与《奥运会,金牌多》这两首歌曲,并能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3、听赏与跟唱男声独唱《红旗飘飘》,并体验起情绪。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演唱《奥运会金牌多》。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赏《红旗飘飘》
1、(播放MTV《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师:谁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五星红旗在世界上一些什么样的地方高高飘扬?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师: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是再次的证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申报成功时的情景吧
3、介绍奥运相关知识
五环旗、奥运精神和我国奥运冠军等
二、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1、导入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今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国家争了光!那么我们也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迎接美好的明天
2、活动一——接力赛(学习歌曲A段)填词试唱,分析强音记号,齐唱A段
3、活动二——韵律操比赛(学习歌曲B段)
师:运动会在进行,全民来健身,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韵律操吧 师:让我们把歌唱出来
4、奔向2008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表示庆祝,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意愿。(齐唱全歌)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师:运动会继续进行,分两组我们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奥运会金牌多》的音乐拍手
三、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四、学习歌词——中场休息 师:中场休息时我们来念念顺口溜,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师:谁能把这个顺口溜编成一首歌呢?
2、随琴唱词
3、让我们唱着歌儿为运动会助威吧
第七课 乌鸦与狐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乌鸦与狐狸》
2、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与失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师:同学们,乌鸦与狐狸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呢?音乐是怎么讲叙这个故事的呢?我们来听听
2、听赏歌曲《乌鸦与狐狸》 我们也用音乐来说说这个故事
3、第一乐段重点难点突破:附点:带读歌词,强调附点,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用上附点前倚音:看乌鸦倚树而立,所以用前倚音两声部学习:分组唱曲,再唱词,引导学生自己唱时还要学会听另一声部的声音,然后进行调整。演唱一遍
4、第二乐段 重点难点突破:变化音:老师范唱,学生听辩,音变与没变的感觉,并区分。可设计听辩游戏,然后再跟音乐唱一唱,加如变化音后音乐形象有什么变化?(狐狸狡猾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换气记号:标有记号的地方必须得换口气下滑音:气息扩张声音下滑,表示狐狸夸张的程度大。整体演唱
5、第三乐段重点学习后面变化部分,把乌鸦上当,旁观者着急的心态表现出来。
6、表现 a)整体演唱一遍 b)分角色演唱 c)分组唱,评价哪组唱得好 d)完整表现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乌鸦与狐狸》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三、音乐剧设计
1、歌曲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师: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演唱相关乐句)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乌鸦的?(声情并貌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任务性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师: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演唱小乌鸦越听越着迷)师:小乌鸦终于没有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如果小乌鸦在同样的情景下再次遇到狐狸又会怎么样呢?(讨论:狐狸得到了奶饼,可失去了乌鸦对他的信任,教育学生不要欺骗他人)
2、剧情片段表演师: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呢?(两人一组创编乌鸦与狐狸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师:除了乌鸦与狐狸,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呢?(想象森林的其他动物并参与进来)
3、创编在组长的协调下分组创编,让学生明白当一个演员和当一名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分组表演
四、音乐剧表演
1、音乐剧的人物需要领唱,合唱演员,表演者等等
2、完整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鼓励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客观评价自己,并中肯评价他人。
四 季 童 趣
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
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
师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跟录音哼唱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4)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
5、表现歌曲: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6、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对 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二、了解与认识
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师: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
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
四、创编与表现
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
六、评价总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对花》
二、听赏与跟唱《挂红灯》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
2、跟唱并扭秧歌
三、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
1、唱谱
2、唱词
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
四、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
1、练习
2、分组吹奏
3、指名演奏
五、课堂小结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备课教案
忆江南
一、柯尔文手势、小合唱练习
二、复习忆江南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一首歌曲《忆江南》,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屏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注意唱的时候要把每一个乐句唱的很连贯,优美,同时,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的变化,请听好前奏和间奏,调整好坐姿,注意表情。(出示高声部旋律)2.生唱完,老师进行评价与处理。
3.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首忆江南是一首合唱歌曲,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是这首歌曲的高声部,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屏幕,一边听合唱出现在第几行,第几小节?
三、低声部学习
1.师:同学们,你听出合唱是从第几行第几小节进入的吗?对,合唱是从第二行第二小节进入的,也就是第八小节进入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然后进行合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低声部旋律。(出示低声部旋律课件)
2.师:大家看,低声部的旋律中有几个地方是空缺的,一会儿你听老师弹琴,唱出空缺处的音符,那么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面随着琴默默的唱乐谱,并且记住前面的音高。3.师:低声部的第一小节有音高吗?(没有)那有什么呢?(休止符)那么老师从第二小节弹起,听第一句,我弹四个小节(单手弹旋律)生:“1”
师: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棒,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乐句唱一下?(或者找一学生演唱,大家跟他学唱)
师:记住“1”的音高(用琴提示一下)来听第二乐句的首尾音是什么? 生:首音是“1”,尾音是“6”。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评价:真棒,你的耳朵真灵。4.师:请大家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连起来唱一遍(单手弹奏旋律)唱完
5.师:记住“6”的音高(弹奏提示)我们来听第三乐句的首尾音
师:首音是什么?(“6”)尾音是什么?(“5”)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第三乐句 师:(唱完)三个乐句我们听完了,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唱这三个乐句的歌谱。我来唱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你来唱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一遍后交换)6.完整演唱低声部的三个乐句。7.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句中,每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这种创作方法是什么?(鱼咬尾)师: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典型的创作方法,他的意思是每一句的结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的。(出示课件鱼咬尾)
8.师:下面看,低声部旋律还有一句结束句,请跟琴一起唱一遍。结束句有几拍?(5拍)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这5拍的时值可以唱满。(画拍、数拍)9.师:现在我们完整的把低声部旋律再一起唱一遍,注意换气的地方。10.师:低声部的旋律我们已经会唱了,现在我们要尝试着和高声部的旋律合起来进行合唱,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先尝试合第一个音。那么低声部第一小节有两个休止符,它晚一小节进入,怎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入?有什么好方法?(数拍子,心里默唱高声部旋律)提示高声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相同。
11.用默唱高声部旋律的方法尝试合唱低声部第一12.师:我们在看一个地方,结束句的部分,高声部是低音“5”到中音“6”,5——5是八度,那低音“5”到中音“6”是几度?(9度)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
师:低声部的同学们找一下“5”到“1”,这是几度?(4度)一起唱一下。
师:两个声部合起来试一下。(提示低声部默唱高声部旋律,师用琴提示唱刚才尝试练习的开头和结束句)
13.师:好,这两个地方的旋律,我们都能很顺利的找到,下面我们把低声部旋律完整的跟高声部一起合唱出来,好吗? 生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师进行评价,处理,注意不准的地方和两个声部的尾音时值要唱满。评价后,再唱一遍。
14.师:两个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已经能够合唱下来了,现在我们尝试唱一下低 声部的歌词。注意处理地方,忆江南唱的弱一点儿,不要唱的太生硬,轻巧一些。师可以示范学生找区别。(此处唱两遍歌词)15.师:现在我们尝试高声部的歌词加入,调整好坐姿我们一起来一遍。高声部先进入一小节。(师提示唱)唱完,注意结束句的地方是否唱准,可单独练习。
16.师:两个声部的歌词我们已经演唱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调整一下。两个声部能够配合的更好一些,观察这几个地方(出示歌谱画圈的课件)高声部的结尾,低声部结束了吗?(没有)那么在力度
上,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整?(高声部弱一些,低声部突出一些)再看这个地方
高声部是乐句的开始,低声部是乐句的结束,这个地方我们 可以怎么调整力度?(高声部突出一些,低声部弱一些)(调整完再演唱一遍)16.处理二声部时值是否唱满,歌词进入是否准确、整齐。(处理后,再唱一遍)17.有时间处理结束句的渐慢。处理后完整唱一遍。
18.师:我们现在把齐唱部分加入来完整的唱一遍,注意你的坐姿和演唱表情,表情好,演唱的会更好听。(整首完整演唱)19.随伴奏演唱
四、进行二重唱、四人小合唱表演。
五、拓展西湖春晓。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欣赏江南的一处美景圣地,猜一 猜这是哪里的美景?
六、这节课我们从歌声中领略了江南的风景,通过图片欣赏到了西湖的美景,好,这节课我们到这里,下课。
西湖春晓
一、柯尔文手势、小合唱练习
二、复习忆江南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一首歌曲《忆江南》,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屏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注意唱的时候要把每一个乐句唱的很连贯,优美,同时,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的变化,请听好前奏和间奏,调整好坐姿,注意表情。(出示高声部旋律)2.生唱完,老师进行评价与处理。
3.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首忆江南是一首合唱歌曲,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是这首歌曲的高声部,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屏幕,一边听合唱出现在第几行,第几小节?
三、低声部学习
1.师:同学们,你听出合唱是从第几行第几小节进入的吗?对,合唱是从第二行第二小节进入的,也就是第八小节进入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然后进行合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低声部旋律。(出示低声部旋律课件)
2.师:大家看,低声部的旋律中有几个地方是空缺的,一会儿你听老师弹琴,唱出空缺处的音符,那么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面随着琴默默的唱乐谱,并且记住前面的音高。3.师:低声部的第一小节有音高吗?(没有)那有什么呢?(休止符)那么老师从第二小节弹起,听第一句,我弹四个小节(单手弹旋律)生:“1”
师: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棒,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乐句唱一下?(或者找一学生演唱,大家跟他学唱)
师:记住“1”的音高(用琴提示一下)来听第二乐句的首尾音是什么? 生:首音是“1”,尾音是“6”。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评价:真棒,你的耳朵真灵。4.师:请大家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连起来唱一遍(单手弹奏旋律)唱完
5.师:记住“6”的音高(弹奏提示)我们来听第三乐句的首尾音
师:首音是什么?(“6”)尾音是什么?(“5”)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第三乐句 师:(唱完)三个乐句我们听完了,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唱这三个乐句的歌谱。我来唱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你来唱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一遍后交换)6.完整演唱低声部的三个乐句。7.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句中,每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这种创作方法是什么?(鱼咬尾)师: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典型的创作方法,他的意思是每一句的结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的。(出示课件鱼咬尾)
8.师:下面看,低声部旋律还有一句结束句,请跟琴一起唱一遍。结束句有几拍?(5拍)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这5拍的时值可以唱满。(画拍、数拍)9.师:现在我们完整的把低声部旋律再一起唱一遍,注意换气的地方。10.师:低声部的旋律我们已经会唱了,现在我们要尝试着和高声部的旋律合起来进行合唱,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先尝试合第一个音。那么低声部第一小节有两个休止符,它晚一小节进入,怎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入?有什么好方法?(数拍子,心里默唱高声部旋律)提示高声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相同。
11.用默唱高声部旋律的方法尝试合唱低声部第12.师:我们在看一个地方,结束句的部分,高声部是低音“5”到中音“6”,5——5是八度,那低音“5”到中音“6”是几度?(9度)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
师:低声部的同学们找一下“5”到“1”,这是几度?(4度)一起唱一下。
师:两个声部合起来试一下。(提示低声部默唱高声部旋律,师用琴提示唱刚才尝试练习的开头和结束句)
13.师:好,这两个地方的旋律,我们都能很顺利的找到,下面我们把低声部旋律完整的跟高声部一起合唱出来,好吗? 生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师进行评价,处理,注意不准的地方和两个声部的尾音时值要唱满。评价后,再唱一遍。
14.师:两个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已经能够合唱下来了,现在我们尝试唱一下低 声部的歌词。注意处理地方,忆江南唱的弱一点儿,不要唱的太生硬,轻巧一些。师可以示范学生找区别。(此处唱两遍歌词)15.师:现在我们尝试高声部的歌词加入,调整好坐姿我们一起来一遍。高声部先进入一小节。(师提示唱)唱完,注意结束句的地方是否唱准,可单独练习。
16.师:两个声部的歌词我们已经演唱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调整一下。两个声部能够配合的更好一些,观察这几个地方(出示歌谱画圈的课件)高声部的结尾,低声部结束了吗?(没有)那么在力度
上,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整?(高声部弱一些,低声部突出一些)再看这个地方
高声部是乐句的开始,低声部是乐句的结束,这个地方我们 可以怎么调整力度?(高声部突出一些,低声部弱一些)(调整完再演唱一遍)16.处理二声部时值是否唱满,歌词进入是否准确、整齐。(处理后,再唱一遍)17.有时间处理结束句的渐慢。处理后完整唱一遍。
18.师:我们现在把齐唱部分加入来完整的唱一遍,注意你的坐姿和演唱表情,表情好,演唱的会更好听。(整首完整演唱)19.随伴奏演唱
四、进行二重唱、四人小合唱表演。
五、拓展西湖春晓。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欣赏江南的一处美景圣地,猜一 猜这是哪里的美景?
六、这节课我们从歌声中领略了江南的风景,通过图片欣赏到了西湖的美景,好,这节课我们到这里,下课。
《江南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北京、沈阳、成都„„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二、欣赏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
1.初听《江南好》。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阵阵、山清水秀„„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复听音乐。
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生1: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生2: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生:乐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音乐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教师播放乐曲第二部分。学生仔细听第二部分。
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地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由教师或同学吹奏)。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教师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和风俗)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2)苏州园林(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3.唱江南(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教师播放江南风格的音乐,学生欣赏。
4.舞江南(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学生模仿几个舞蹈动作。
5.画江南(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地感受江南。(学生随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唱山歌》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中歌曲《唱山歌》。
2、教材分析:《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壮族民歌精品。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f小调六声民族徵调式,歌曲共两个乐句,分别为(1~8小节)的第一乐句,和带扩充的(9~19)的第二乐句。一字多音的唱词多以小三,大二度音程进行,配以附点为主的节奏型及起伏的旋律音高,使得旋律优美委婉。通过学习《唱山歌》使学生体会影片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感知音乐的不同体裁,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3、学情分析:我校四年级学生一部分是住在代管家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对于学习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从三年级我校就要求学生视唱歌谱,但还是有些学生对音准掌握的不准确,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师: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快乐的音乐课堂里。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还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播放动画刘三姐对歌)
师:大家知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师:同学们从电影中我们能看出刘三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生:“美丽、活泼、可爱------”
师:同学们说的好极了!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活泼、可爱,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电影《刘三姐》讲述的就是刘三姐用歌声同财主斗争的故事。
师: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影片片段中,采用了那种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听完了刘三姐的故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他是哪里人?
生:广西人。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婉转地。)
师: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2、再听,轻声随录音唱。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歌曲,可以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3、教师范唱:
师:下面老师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同学们感觉哪儿比较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生:第二乐句和最后一个乐句旋律相同。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4、难点处理
1)师:下面我来演唱第一个乐句,同学们换来数一数这个“哎”要演唱几拍?(学生练习划拍市场第一乐句,保持连音线、圆滑线演唱气息流畅。)
生:五拍
2)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相识的两个乐句演唱有什么不同。
(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换气记号”和尾音的长短,并试唱。)
5.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手指谱)。
6.唱歌词,歌曲处理。
完整演唱歌曲(师伴奏)。
师:现在我们随老师的伴奏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7.设计演唱形式。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学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见识一下吧──壮乡风情(大屏幕)。
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2.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3.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唱山歌》,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歌圩”。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
一、认识西洋拉弦乐器,知道演奏姿势
二、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领略苗岭山寨山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美景,感受苗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愉快劳动的情景。教学重、难点:
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对比对乐曲的表现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
师:12 34┃5 -‖
生:ⅰ 5.┃ⅰ 5.┃54 32┃1 -‖
二、西洋拉弦乐器介绍
小提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性能灵活,色彩富有变化。有着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它可演奏缓慢、宽广、抒情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17世纪意大利有个叫盖斯巴•达•沙格的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直到现在意大利制琴业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有女高音之称)
中提琴:和小提琴形状相似,但稍大些,音乐较低。音色比较柔和、浑厚。(有女低音之称)大提琴:形状也和小提琴相似,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演奏方法与小提琴不一样,它是被夹在两腿之间,琴身下端支在地上来演奏。音色浑厚,富有人声美,是管弦乐队中重要的低音乐器。可独奏也可伴奏。(有男高音之称)
低音提琴:构造与大提琴相似,但体积更大,音域更低,音色深沉,雄浑。(有男低音之称)
三、《苗岭的早晨》
1、介绍苗族及作品:由作曲家陈钢根据同名口笛改编的。乐曲以明朗的旋律,展示了一副苗岭山寨上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图景;晨曦渐露,大地苏醒,百鸟争鸣,飞歌荡漾。同时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为ABA三部曲式。
2、初听:乐器?演奏形式?曲式结构? 3、复听:各段的旋律特点?(节奏、速度)4、讨论,复听。
四、小结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音乐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从而更加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认知目标:了解《茉莉花》音乐及其相关文化,了解二胡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
3、技能目标:通过律动、歌唱、乐器等方式,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教学重点:感受茉莉花和茉莉花音乐的美,并了解其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学生能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师: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师:早在一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了,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连贯成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2.听旋律 3.原版《茉莉花》 4.新版《茉莉花》
5.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6.学唱《茉莉花》
7.欣赏《茉莉花》(竖笛合奏)
三、小结点题: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老师也想说一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将这首佳作永远地创唱下去
《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2.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更加热爱体育运动。教学重点: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哎呀呀呀呀”一句中休止符能否准确掌握,完整演唱。教学过程:
一、上课歌
二、常规练习:音符歌、doremi之歌
三、歌曲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项目呢? 生:跳绳、踢毽子„„
2、全班同学合着音乐做运动(播放琴里《小小足球赛》伴奏)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还不少啊!其实老师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我也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师:下面让我们从一首歌曲中找找答案吧?请同学们仔细听!并随着老师用身势动作伴奏。
四、聆听歌曲范唱
五、学习啦啦队口号
师:口号为了振奋球员的精神,喊起来一定要整齐并且铿锵有力,所以都有固定的节奏,现在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1、师示范读节奏,并简单介绍切分节奏。
2、学生齐读节奏
3、边读边拍节奏
4、加入口号边读边拍
师:我们在喊口号的时声音一定要洪亮有激情,这样比赛中的球员才能听到并感受到我们啦啦队员的热情对吗?除了声音,我们还可以加入动作来表示,大家想想我们可以加入什么动作呢?
5、加上动作再喊一次口号
师:同学们的口号喊得真有力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老师来演唱歌曲,请同学喊出口号,注意看我的手势会提示大家在哪里喊口号。
六、师生共同合作演唱歌曲,教师演唱歌曲,学生喊口号
七、随音乐出教室。(课件播放歌曲范唱)
《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能简要地说出奥地利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在听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和《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交响乐的表现力,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接触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试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音乐的强弱,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通过聆听作品选段能初步感受到交响乐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音乐,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强弱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进教室(音乐:《小夜曲》)
2、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讲给大家的音乐家故事吗?今天,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一个西方音乐家的故事„„
二、听赏音乐:
1、创设情境,倾听感受
2、交流讨论,理解内容
3、了解主题,分段欣赏
4、知道曲名,表现音乐
三、拓展延伸:
1、介绍什么是力度、力度术语和力度记号。
2、表现力度
四、了解作家:
了解作曲家海顿的生平、成就及交响曲的含义
五、课堂小结:
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课后,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一下音乐家海顿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讲故事,赏音乐。
《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能学会两声部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能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积极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2、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歌曲的节奏舞蹈。
3、能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学习,踢踏舞步。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随《青藏高原》音乐进教室。
二、引导掌握
三、学唱歌曲
师:藏族的人们喜欢边唱歌边跳舞,我们来配上动听的歌好吗?听赏《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你们仔细地听歌曲,听听有哪一句是我们已经学唱的呢?我们再来唱唱。
师:你们听出歌曲的最后两小节高低声部的不同吗?(分声部弹奏)师:我们来分声部唱唱。咱们就按我们呼喊的声部来唱,首先,我想请高声部先用u来轻声哼唱,低声部的就边听边默唱自己的声部。低声部的用a来轻声哼唱,高声部的就边听边默唱自己的声部。师:下面,我请两个声部都跟着琴声来唱一唱自己声部的曲谱。师:能不能合作演唱歌词呢?
师:你们唱得真不错,那你们能不能试着唱一唱歌曲的齐唱部分!师:好,我们来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着重听两声部的地方,谈谈你们听后的感觉。
师:我们也来唱一唱,你们唱得真不错,那你们知道日喀则是什么意思吗?(土质肥沃的庄园、地方,它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手指日喀则的图片)这就是美丽的日喀则,这些人们正在欢庆,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队伍中去吧!生随乐边唱边跳。
四、拓展延伸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我的家乡日喀则》这首歌,那你们还会唱其它的藏族歌曲吗?师播放合唱版《美丽的家乡日喀则》和
韩红演唱的《家乡》。
五、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踩雨》
一、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二、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歌曲重相似的旋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预备铃时播放《雨的印记》乐曲,营造课堂气氛。
2、上课铃响,师生问好。
二、新课
(一)导入
1、谈话。(背景音乐继续)
师:音乐好听吗?(生答,师继续说)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交响乐团,每天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演奏着不同情绪的旋律。我从中采集了一些声音标本,你能听出它们是什么声音吗?
c、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它们的声音吗?
(二)聆听《踩雨》(童声独唱)
1、导入
师:沙沙沙、哗哗哗,这些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
2、初听
提示: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养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3、简短讨论。
4、复听,听辨相同旋律,听后指出或模唱。
5、师小结:听完这首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
(三)表演《踩雨》
1、导入
师:小时候,我也很淘气,特别是夏天下雨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总是踢嗒着拖鞋飞快跑下楼,全然不顾爸妈的喊声,然后就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水里奔跑嬉闹,有时干脆脱了鞋赤脚踩水,一双双小脚丫在水里跳来跳去,追逐打闹,每个人心里都会有类似的童年回忆吧?!因此,以“踩雨”为创作灵感的歌曲很多,听听这首《踩雨》和我们刚才听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答案:词同,曲不同)
2、初听,感受情绪,异同之处。
3、简短讨论。
4、听前四小节,模唱。
师:让我们听开头四小节的“雨声”,你能唱一唱吗?
5、教师知道学生前四小节连音与断音的比较,以及力度的把握。3 23 2 5 2 21 2 0 3 23 7 67 1 1 1 0 3 23 2 5 2 21 2 0 3 23 7 67 1 1 1 0 a、师唱,请学生比较用哪一种方法唱这首好?(第一种,像下雨的感觉)b、讨论用怎样力度演唱?(mf)
6、师范唱曲调,引导学生指挥4/4。
师:下面我来唱一唱曲调,请你们帮我指挥或打拍子。
7、指导学生随琴视唱曲调,不足处及时纠正。
8、随琴唱一唱词,不足处及时纠正。
9、讨论歌曲情绪“谁在雨过后踩过雨,说说你的心情?”
10、随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加上伴奏。(每乐句最后一拍XX)师:我想了一个好注意,可以在现场就感受一下踩雨时叭叭叭的声音快乐,请在句末处加上“XX”,用双脚轻轻拍打地面,并用刚才我们所说的心情唱一唱这首歌。
四.编创与活动
1、导入
师:同学们的脸上浮现的笑容真好看,大家想像一下“踩雨”的情景,来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用我们身边的自制乐器或其他表演形式(唱、跳),重现“踩雨”的情景,我们开始吧。
2、分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展示、评价。
4、小结(背景音乐《when the love falls》,多媒体展示从成年到幼儿时的雨中图片)
师:大家表现的真精彩,也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在雨中踩雨,大概也是你我童年中一个愉快的游戏吧。雨声、踩雨声、笑声编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只要我们留心,相信大家能听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更多创作灵感与快乐。
五、结束部分
唱着《踩雨》走出教室,下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能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温馨幸福。
2、能唱准附点音符、唱好弱起节奏。
3、理解音乐,对音乐中的思想情感,引发共鸣。教学重难点:
1. 发现歌曲中类似乐句的异同,感受音乐符号给歌曲带来的情绪变化。
2、用竖笛吹奏乐曲,并尝试为歌曲配上第二个声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学唱歌曲
1、(课件展示)出示没有什么音乐符号的歌曲曲谱。
2、分析旋律设问:观察一下,这四个乐句有没有相似的?最高音在哪?最低音在哪?(学生尝试演唱)
3、变化旋律师:好像有一点单调了?来一点变化吧!(给乐曲加上附点)
4、交流师:附点的加入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动感)
5、视唱带附点的旋律
6、教师请同学再次观察歌曲,特别是歌曲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小节。
引导学生认识弱起小节
7、带弱起小节演唱,看老师指挥手势演唱
8、视唱AB段旋律,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表现流动感。三.简介歌曲
1、欣赏完整歌曲(合唱版本)
师:喜欢这段旋律吗?其实不仅你们喜欢,老师也喜欢。
自从它诞生180多年以来,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大家记住这段美妙旋律的同时也记住了英国作曲家毕肖普。
2、教师在音乐声中讲述歌曲创作的故事。四.歌曲处理
1、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也可以用竖笛吹奏歌曲)
2、最高音d出现,将歌曲推向了高潮,同学们请你们在演唱的时候将这句唱的强一点,其他的乐句弱一些。
3、有感情的演唱
4、你们的歌声真美,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演唱,可是我更想为你们的歌声配上第二个声部。
教师给出D s m r 四个音,每个音四拍。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尝试为歌曲8—15小节配上合唱(奏)。
5、活动成果展示:小组配合或和老师配合,师生评价选择优秀的方案。
6、合唱完整歌曲。
【小结下课】
再次完整的欣赏歌曲,请同学们在歌曲声中离开教室。
《小小鼓号手》
教学目标
1、能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学会唱《小小鼓号手》这首歌,并能模拟鼓号队各种乐器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认识鼓号队的常用乐器,能正确地模击鼓点节奏。
3、能与组内其他人配合,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完整地、准确地模击出鼓点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
二、了解鼓号队知识
1、看一看,说一说
a、鼓号队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b、鼓号队由哪些乐器组成?
①学生反馈(精神抖擞、自豪的、神气的)②学生反馈第二个问题
师: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试一试,敲一敲(1)我是大鼓手(2)我是小鼓手(3)我是小号手
3、我是小小鼓号手
三、学唱全曲
1、初听全曲
师:小小鼓号手准备了一首歌曲,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听全曲,随老师律动
师:请同学们带着神气、自豪的情感跟我一起动一动吧。
3、把熟悉的旋律提出来唱一唱。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有成为优秀鼓号队员的资格。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些旋律是你最熟悉的,你能不能哼唱出来?
4、唱曲谱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曲谱吧。A、跟着琴声轻轻齐唱。B、接龙唱
师:老师唱黑色的部分,同学们唱红色的部分。
师:同学们黑色的部分,老师唱红色的部分。
4、唱歌词
师:我们的同学真聪明,一下就把这个曲子唱会了,接下来我们唱一唱歌词吧。(1)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轻轻地演唱(2)师:你觉得哪些地方唱的不够好?(3)解决问题
5、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小结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以音乐剧的形式表现《狐假虎威》
2、通过表演课本音乐剧《狐假虎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创编表演音乐剧
难点:学生随音乐表现老虎狐狸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一个寓言《狐假虎威》,现在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讲一讲《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找学生讲故事
师:那这节课我们再用另一种形式,通过音乐表演来表现《狐假虎威》这个主题
二、讨论:
师:在表演前我们先来讨论讨论《狐假虎威》这部音乐剧可以分成几幕?每一幕都发生了什么具体事件?你们想象一下剧中的人物都有哪些? 师:咱们先分小组来讨论讨论 学生分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汇报
生:可以分成两幕还有一个序幕
师:那哪个小组来说说序幕中都有哪些动物?老师来放一组音乐,你们随音乐的感受来表现一下好吗?
放音乐:小杜鹃、小兔子、小狗熊、大象、小猴 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小动物动作
师: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在座位上用肢体动作随音乐表现
学生表现
师:刚才表演序幕中小动物的这一组表现的非常好,你们同意吗?那谁来说说在第一幕里都发生了什么? 生:老虎抓住了狐狸
师:想一想凶猛的老虎它的神态及面部表情,走路时是什么姿势? 生:龇牙咧嘴,张牙舞爪
师:咱们想象着兽中之王老虎的样子,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表现,请你们小组到中间来表演
放老虎音乐,学生随音乐即兴表现老虎
师:刚才同学们随音乐表现了老虎凶猛的样子,那还有一只野兽狐狸它的形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再找一组同学随音乐来表现一下小狐狸的狡诈的形象 放狐狸音乐,学生随音乐即兴表现狐狸
师:刚才这两组同学表现的老虎和狐狸都非常出色,那接下来的第二幕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第二幕里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跟在狐狸后面来到百兽面前,森林里的其它百兽见到老虎来了被吓得四处逃命,老虎看到后真的相信了狐狸,怕狐狸会怪罪自己,于是也慌忙的逃走了
师: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跟在狐狸的后面,森林里的其它动物们看见了都被吓跑了,哪个小组愿意即兴表演一下第二幕里的事情? 老师放音乐找学生随音乐表现
师: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狐假虎威》这部音乐课本剧可以分为序幕、第一幕和第二幕,序幕在大森林里;第一幕老虎遇见狐狸,狐狸被老虎抓住;第二幕:狐假虎威,在每一幕中出现相关的小动物及场景
师:我们有六个小组请一二三组的同学准备第一场《狐假虎威》的表演,请四五六组的同学准备第二场《狐假虎威》的表演,小组间自己协商好扮演序幕、第一幕和第二幕中的哪一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来准备音乐课本剧《狐假虎威》的表演吧,在准备中小组可以与其他小组之间先相互配合进行表演准备,好开始分组活动 小组分组开始准备
三、音乐课本剧表演
师:同学们刚才都分组进行了准备,接下来就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开始表演啦为了能更好的表现老师决定作为一名音响师配合你们一起完成音乐剧的表演 音乐剧表演《狐假虎威》 学生表演 放音乐背景
旁白:在茂密的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小兔子、小猴子、小狗、小鹿、还有大象和小狗熊都聚集在一起唱呀、跳呀真快乐 学生表演小动物
旁白:在大森林里,除了有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们,还有一只最凶猛的野兽就是老虎号称森林之王,每天它都要捕食其它的小动物 放老虎主题音乐背景 扮演老虎的演员出场
旁白:有一天,突然走过来一只狐狸 放狐狸主题音乐背景 扮演狐狸的演员出场
旁白:狐狸看见了老虎刚要溜走,就被老虎一把抓住了 放背景音乐
扮演老虎和狐狸的学生即兴表演
旁白: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
狐狸: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
老虎:什么?
狐狸:你要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动物见了我都赶快逃命了
老虎:听你的口气这么大,态度还挺硬,好吧我就随你去看看
旁白:森林里大大小小的百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四处奔逃 放音乐背景
扮演狐狸老虎演员表演 扮演百兽的演员表演
旁白:老虎看着不知道怕的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四、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分组分角色表演了音乐课本剧《狐假虎威》,根据刚才的表演大家说说自己的有哪些想法,有哪些好的和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改进 学生发言
五、小结
《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学目标: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并能体验到铁路改变了苗家人的生活。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境内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221.0mm,年均气温16℃,年均日照时数1205.2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胜地。生态保存
完好。素有“森林之州”称。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反应苗族人民欢歌铁路修进苗家寨的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二、学习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1、播放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2、轻轻跟录音哼唱。
3、诵读歌词。
4、跟教师琴声视唱。
5、分组练习演唱。
三、评价:对歌曲演唱的熟练程度。
《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模仿“春风”连贯、柔和的声音
师:最近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唱的:“春风吹面薄于纱”。意思是说,春风吹到脸上,就像柔软的纱巾轻轻拂过一样,特别的舒服。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柔和的春风啊?看谁模仿的最像。(生自由模仿)师:我们大家一起用“hu”来模仿春风的声音。5---5---
要求: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mp 中弱的力度表现)
2、模仿“春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的像春风一样非常柔和,吹得老师太舒服了。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太好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美妙!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听一听,看一看?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范唱,学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和弱起节奏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和着音乐的节拍来前进。第二,为了走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来先试试。
3、教师随音乐范唱歌曲。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下面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
4、学生随录音范唱自学歌曲。
5、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6、齐唱歌曲
四、小结:
《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指导学生用快乐自然、有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人生成长的路程好比崎岖的山路,曲折和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就能达到目的。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创遍小组的集体舞,及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自然活泼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旋律跳跃性强,在音准方面是歌曲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新课)
1、集体舞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
导言:同学们不用紧张,我们先来轻松一下,来一起跳一支舞吧!喜欢跳什么舞蹈?幸福拍手歌。
2、听着音乐做即兴的舞蹈创编(《我心爱的小马车》伴奏音乐)
导言:又到了我们最喜欢的即兴创编舞蹈的时间了,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改革,我们不按照顺序去做了,而是谁想好了动作谁就可以提前到圈里然后创编一个八拍的动作,如果同时去了几个人,就自动留下一个。
二、基本部分(歌曲学习部分)
1、节奏练习
2、范唱歌曲:
3、请学生提出喜欢的学习方式(小录音机、双簧表演)
4、按照学生提出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歌曲学习
1)用自动伴奏,听老师范唱歌曲,同学们当小录音机录下老师的声音,并且按照曲谱的高低、音符的长短来帮助自己记忆歌曲。2)放出录在自己脑海里的歌曲,自动伴奏 3)给学生以简单恰当的评价 4)教师弹琴,进行双簧表演
5)师生交换角色进行双簧表演
6)纠正唱的不好的地方,完整表演歌曲
5、及时解决学生演唱时遇到的难点,以便学生完整而准确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部分(技能训练和创编部分)
1、讨论演唱的方法,引导学生为歌曲加入简单的衬词
导言: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特别好!但我想评我们的智慧和水平,应该可以唱的更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在唱的时候加入点什么处理呢?,下面老师来唱,你们想想怎样给加入点歌曲处理。
2、表演性的演唱歌曲,加入表情、语调、简单的动作:前奏、第一段加配唱,第二段加打击乐器,重复尾句。
3、分小组创编自己的集体舞
导言:今天的小客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听的一首歌,那我们该用什么来回报他呢?好的,就让我们来编一支小组的集体舞,而且我提议我们就来演小马车,选出一个人来当小马车的主人,其他的人就当小马车,我们比比看哪组表演的最好,我们来选一组最佳表演小组。限时5分钟。
4、展示自己创编的成果,师生展开评价
《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战台风》要珍惜大好时光,热爱大自然的景象、热爱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2.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 ①你们听!(播放风的声音)特点
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再按照节奏x-xx来模仿风的声音。
二、歌曲教学
1、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力度记号 师:自然界的声音是没有经过音乐家雕琢的,处理的声源,而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是经过了作曲家提炼过的,接下来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把自然界的风声带入音乐的殿堂,好吗?
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钢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自然界中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西风的话》。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秋天、平缓级进、较慢)
3、同学们细心的听老师唱,想想: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朗读歌词(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5、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小声的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学生用“点”表示出来。结合歌词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讲解歌曲中力度、连音线、rit.渐强渐弱记号
(3)按照老师的手势进行有强弱变化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6、分组合作表现《西风的话》
三、知识拓展
1、感受不同的风:(与西风对比,巩固秋天西风的感觉)
欣赏古筝曲《战台风》
这是什么样的风?(急促的、猛烈地、后半部分舒展的)
四、课堂小结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教学目的:
从游戏入手,通过口念、手打达到动作、舞蹈、语言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
(1)热身——先播放2~3遍《幸》,让学生们坐在位置上听,熟悉音乐,调动情绪;同时根据歌词的提示随意即兴地进行律动,教师可和同学一起进行律动,也可进行板书书写节奏谱;
(2)声势——根据刚才的课堂表现挑出表现相对较为活跃的学生组成律动组,其余学生根据节奏谱分成各个声部;
(3)乐器演奏——先分声部练习,每声部各自都能熟练演奏之后进行合奏;(4)律动——将律动组的学生带到教室的空地上,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歌词的提示进行即兴的律动和表演;
(5)表演——播放音乐,打击乐器进行演奏的同时律动组可进行表演。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写字备课
四年级上册写字备课
竹字头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9.2 教学目的
学习竹字头的书写方法及竹字头的字的结构特点;书写带有竹字头的字时要注意在结构上要上下紧凑。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教学教会学生掌握竹字头的书写方法。难点: 掌握竹字头的字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 字卡、图片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摆放情况,展示优秀作业。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二、复习旧知识
我们学过哪些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竖有哪几种?(直竖、斜竖)撇有几种?(直撇、斜撇)
三、导入
出示:笼、筐、箩。
师:大家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竹字头)今天我们就学习竹字头的写法。(板书:竹字头的写法)
看书中插图,画的是什么,是不是跟我们今天要学得偏旁比较像。
四、新授
(一)竹字头的写法
1、出示范字竹字头和竹字
学生比较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有什么不同,1.位置不同-----上部的中间 2.笔画不同-----竖变成了点 哪里相同 1.都是斜撇 2.左小右大 3.对称.4.横----左低右高
2、总结一下:竹字头应该怎么写?
竹字头像双胞胎,右边高点左略矮,撇横相接点相离,笑口常开挨一起 上部的中间 竖变成了点 都是斜撇 左小右大.对称.横----左低右高
3、师范写
“撇”是斜撇,左小右大 4.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二)“笼”字的写法
1、大家观察字形,看笔画之间关系(分组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2、师讲解示范 上小下大(主笔是竖弯钩)
“笼”的笔画:横,劲起笔斜上,竖弯钩,竖起笔直下右弯轻出钩。(弯平、钩向上出)
3、学生练习
4、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评
三、师:大家看书,根据第一个字的学法分析“筐”字的写法 1.分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师范写“筐”字。强调注意的地方。(横画多,间隔要匀称)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箩”字
1、学生自学、观察字形、位置
2、学生汇报“箩”字,书写注意事项。师范写强调:各部分所在位置。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评价:你觉得他哪儿写的好?为什么?
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虎字头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9.9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虎字头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虚、虎”,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虎字头这个字头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字头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开始上课时,仍要提出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要求:一是仍要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学生同桌间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二是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2.新课指导。
虎字头:上竖正短,居中,横钩长短适中,撇画舒展,上竖和竖弯钩在中竖线上。
出示“虎”字
(1)讲明虎字头书写要点:短竖居中,短横要轻起重收。然后写横钩,写撇不要过长,也不要太重,第五笔短横要向右上斜。
(2)观察“虎”字,引导学生认识虎字头书写要点(属半包围结构,要防止出现左重右轻,所以书写时,撇不要过重、过长,二是其他部件要写得左轻右重)。
(3)学生用钢笔在书上书写“虎、虚、虑、虏(lǔ)”几个字。
同学们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书写指导。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虎字头这个字头的书写要领。
(2)“自己练练”。带这个偏旁的字一般左右两部分宽窄不相等,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带这个偏旁的字一般都是左窄右宽。
三、例字指导
“虚”,上竖正短,居中,横钩长短适中,撇画舒展,上竖和竖弯钩在中竖线上。
业字写在田字格的下边。
四、练习
1、学生自己练习描红,临摹。
2、同桌相互检查、评比。
3、教师巡视,找出没写好的字,并讲解。
弄字底的写法 辛字旁的写法 立刀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9.16 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立刀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立刀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立刀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立刀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立刀旁:内短竖与外竖钩宜一气呼成。两竖基本平行。短竖收笔;长竖钩要劲健,如刀矛矗立,宁折不弯(并不是象直线一样地竖直,这样反而不见得特别有力而且缺乏线条的美感)。一般竖钩之竖画宜微向左陷,而一竖线上下部分因书写速度比中间部分略慢,所以,上下稍粗,中间稍细,使直线富含微妙的变化而美不胜收。短竖在长竖钩的二分之一处,或略偏上。有时,短竖也可写成点状。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学生模仿。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7.学生举出立刀旁的字例,创作书写。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
展台上展示。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
右耳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9.23 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右耳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右耳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右耳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右耳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如“都”“邮”字。
竖要写得直而有力,如“屋漏痕”。末尾可收笔,亦可出锋。耳偏旁关键还是要控制好上下两耳的大小比例。上大下小、上小下大(有明显的较大差距)、上下相等都不好;应当把下部控制得略微比上部大一些。自然,笔画所围成的空隙也会是下部略大于上部(切不可将某一部分空隙闭塞不现),如此则结构稳定,美观大方。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右耳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耳字旁的写法 方字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9.30 教学目标:
1、学会方字旁的写法。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左右两部分的写法合理搭配。
难点:旅、旋等的写法。
教具、学具:挂图、范字、钢笔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观察方字旁。有什么特点?(“方”字作偏旁时写窄些。横离点较远,稍向右上斜。横折钩的“横”短,折后稍向左斜,出钩向左上方,撇稍短。)
2、出示例字“旋、旅”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注意字笔顺指导。提醒学生“旋、旅”字的难点易错处。
2、布置练习作业“崇、嘉、砖、隔、屯、堡、垒”,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0.14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放、旗” 学生观察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位置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提醒“放、旗”两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仗、扶、智、慧、魄、柱、栽”。(双姿、用笔方法)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0.21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房、旁” 生观察。
2、它们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提醒“房、旁”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筑、阁、朱、堤、雕、狮、态”。(双姿、用笔方法)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0.28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旋、旌”等字。生观察是什么结构?
2、它们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指导书空2次。提醒“旋、旌”两字的难点易错处 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1.4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民族、旅行、施工、放心、红旗”等词语,生回顾旧知,练习书写。
2、师提醒难点易错处。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山”字旁的字
课型:新授
2014.11.11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山和山作为偏旁时的写法。
2.通过观察练习,掌握“岭、峰、岗、崩、岔、峦”六个字的特点并能规范书写。3.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4.向学生渗透互相谦让、团结合作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掌握山字旁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汉字中的书写特点和结构规律。教学难点:
山字旁在不同结构的汉字中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板书课题: 欣赏书法作品,谈感受。
1.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印篆、隶书、行书、草书7种字体的山字,请看这些字,你认识哪几个?
2.其实上面这些字都是山字,分别是金文、小篆、印篆、隶书、行书、草书的山。老师也想来写一个“山”字,(板书:山)你知道这是什么体的吗?
3.加上这个楷体的山,汉字发展演变的几个阶段就完整了。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简化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线条越来越简单,造型越来越美,可以说每个象形字都是一个故事,我国的文字真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山中走一走,感受大自然及书法艺术的美。
二、读山(读贴)
(一)观察独体字“山”
1.比较“山”
山字看似简单,只有三笔,但要写好它可不容易,这是三个同学写的山字,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这三个字哪个更漂亮?为什么?
生交流
2.总结规则
课件出示,齐读:1中竖直直居中线;2竖折上斜有坡度;3右竖向内略出头;4中右左竖依次矮;5三竖等距平衡美。
3.在手中写“山”。
同学们,其实山字的奥妙就在我们的手中,你发现了吗?赶快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内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4.观看视频“山”字的写法。
(二)观察带山字头的合体字
1.观察偏旁“山”:(1)山字旁的写法
山字作为独体字,横竖安排它说了算,可是山字和其它字组合时,它却发生了变化。请看大屏幕,上面这行是(左右结构),下面这两行是(上下结构)。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在这些字中山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生观察)
(2)举例体会,渗透育人。
a那山字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如果还像原来一样写行不行?
b同学们这个说法还真有道理,真是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很友好(向中靠)。其实我明白了写字和做人一样,不能随心所欲,和他人相处还要学会互相谦让,团结合作。
2.观察合体字:
师:同学们看出了山的变化,可是,要想写好这些字,仅仅写好一个山字是不够的。我们来观察一下剩下的部分,看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交流。
三、写山(临贴)刚才,同学们在分析得很透彻,相信你们在纸上一定会写得更好。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第二步临帖。写之前,先来说一说写字执笔姿势。保持这个姿势,在练字纸上每个字写两遍,写的时候心里要想着这些规则,而且每写完一个字都要对照字帖找出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争取下个能写得更好。(配乐,师巡视指导,个别纠正。)
四.评山、改山。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写得特别投入,下面我们就来评一评自己写的字。课件出示评价要求:(1)字有没有写正确?(2)字写得是否整洁?(3)笔画写得好不好?
(4)字的间架结构是否合理?(5)整体感觉怎么样? 1.自评
首先自评,对照评价标准,一条一颗星,看自己做到几条,能得几颗星。2.组评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一评刚才写的字,看看你能获得怎样的评价?最后每组推选一名写得最好的同学,他就是我们今天这节写字课上的“写字小巧手”。
谁的作品都得了五颗星?祝贺你们,没有得到五颗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咱们课后再加把劲,争取下次也得五颗星。
3.展示评议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字展示给大家看?
师:谁来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哪个字还不够好?
师:同学们,这就是学习,我们在夸奖他人的同时,吸取他的优点,在指出缺点的同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修改
师:请同学们对照这五点要求,再来修改自己的字,每个字写一遍,力争比前面的都好。
5.再展示评议。
师:谁愿意把自己修改过后的山字给大家看看。6.其它山字旁的字
师:在我们学过的字中,还有很多带有山的字,回忆一下有哪些? 生:峻、峭、崇、嵩、岩、仙
师:咱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规律练习这些字,只要我们找到规律,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一定能写一手正确、规范、美观的字。鸟字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1.18 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鸟字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鸟字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鸟字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鸟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第一笔斜撇比较短;第二笔横折钩在撇尖处
起笔,笔画较小;在钩的上方写第三笔点;第四笔竖折折钩在第一笔撇尖处 起笔,第一个折笔在右边钩略下一点的位置,第二个折笔在钩的右下位置,折后向下要写短一些并略向左下后再起钩。最后一笔写横,横的起笔可往左一些。如:鸭、鸥、鹃、鹊、鸽、鹅。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鸟字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反文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1.25 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反文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反文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反文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反文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 落笔三弯折,再顺势连笔或起笔写反捺。如“故”、“教”字。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反文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斤字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2.2 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斤字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斤字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斤字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斤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斤作右边旁使用时,与独体字的“斤”写法一样,只是字形变窄一些。长撇要写成竖撇,最后的竖要写成悬针竖,要直。如:所、断、斩、新、斯。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斤字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力字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2.9 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力字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力字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力字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力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第一笔横折钩的横,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向下折后要稍微往左斜一点。第二笔斜撇在横折钩的横的中间部位上方下笔,撇尖要比横折钩的钩稍长一点。如:助、励、功、劲、劫、幼。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力字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弄字底的写法 辛字旁的写法 立刀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2.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立刀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立刀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立刀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立刀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立刀旁:内短竖与外竖钩宜一气呼成。两竖基本平行。短竖收笔;长竖钩要劲健,如刀矛矗立,宁折不弯(并不是象直线一样地竖直,这样反而不见得特别有力而且缺乏线条的美感)。一般竖钩之竖画宜微向左陷,而一竖线上下部分因书写速度比中间部分略慢,所以,上下稍粗,中间稍细,使直线富含微妙的变化而美不胜收。短竖在长竖钩的二分之一处,或略偏上。有时,短竖也可写成点状。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学生模仿。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7.学生举出立刀旁的字例,创作书写。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
展台上展示。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
右耳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2.教学要求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右耳旁的写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右偏旁部首右耳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右耳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右耳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如“都”“邮”字。
竖要写得直而有力,如“屋漏痕”。末尾可收笔,亦可出锋。耳偏旁关键还是要控制好上下两耳的大小比例。上大下小、上小下大(有明显的较大差距)、上下相等都不好;应当把下部控制得略微比上部大一些。自然,笔画所围成的空隙也会是下部略大于上部(切不可将某一部分空隙闭塞不现),如此则结构稳定,美观大方。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右耳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三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耳字旁的写法 方字旁的写法
课型:新授
2014.12.教学目标:
1、学会方字旁的写法。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左右两部分的写法合理搭配。
难点:旅、旋等的写法。
教具、学具:挂图、范字、钢笔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观察方字旁。有什么特点?(“方”字作偏旁时写窄些。横离点较远,稍向右上斜。横折钩的“横”短,折后稍向左斜,出钩向左上方,撇稍短。)
2、出示例字“旋、旅”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注意字笔顺指导。提醒学生“旋、旅”字的难点易错处。
2、布置练习作业“崇、嘉、砖、隔、屯、堡、垒”,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2.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放、旗” 学生观察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位置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提醒“放、旗”两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仗、扶、智、慧、魄、柱、栽”。(双姿、用笔方法)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2.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房、旁” 生观察。
2、它们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提醒“房、旁”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筑、阁、朱、堤、雕、狮、态”。(双姿、用笔方法)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
2014.12.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出示字:“旋、旌”等字。生观察是什么结构?
2、它们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指导书空2次。提醒“旋、旌”两字的难点易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