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一、《中华大家庭》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 主要内容
知道“中华民族”一词的含义,即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开拓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人口数量,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分布大致情况,以及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了解中华民族。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
人口最少的珞巴族是指生活在我国实施人口普查地区的珞巴族,就此而言,他是人口最少的。(很多居住在未进行普查的地区)
◆ 重点、难点 ◇ 重点
初步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是本课的重点。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每个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按人口数量分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五个自治区以及青、云、贵、甘、川等地;语言文字表现出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特点。
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语言。◇ 难点
1.初步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是本课的难点。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这一抽象的概念是较困难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初步的感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成员的数量、各民族人口数量的差异、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语言文字、服饰节日等民族文化特征等。结合以后各课的进一步学习,达到了解“中华民族”的目的。对“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解。中华民族不是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因为它不具有民族的基本特征,如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而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
民族一词使用非常广泛,但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含义不同。一种是广义的民族,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土著民族,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阿拉伯民族、中华民族;另一种是狭义的民族,指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汉族,回族等。但是,不管它是怎样的一个词,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是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中华民族的伟大是事实,功绩不可磨灭)
中华民族包括汉族(无论居于国内还是国外)、居于国内的各少数民族、以及海外华人(包括华侨与华裔)。
2.如何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本课的题目,服务于培养民族自豪感的需要。应从三个方面说明: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创造者;960万平方千米领土、360万平方千米领海,以及相应领空的主人;56个民族组成的勤劳智慧、团结奋进的和睦大家庭。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 ◆主要内容
对汉族等五个民族的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
◆ 重点、难点 ◇ 重点
1.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情景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2.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主要经济生活是本课重点。各民族的经济生活是深入了解各民族状况的基础,经济生活会影响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要了解汉族、维吾尔族是以农业为主;蒙古族、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回族过去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 ◇难点
指出民族分裂(“藏独”与“疆独”)的危害性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而几年前“藏独”和“疆独”的破坏活动,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通过介绍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 事件和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使学生从认清这些事件的实质,从情感上痛恨这些行径。
第三课 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苗族,古老的民族,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苗族服饰尤为突出,多达上百种,服饰使用多种制衣方法,编、织、缝、拼合、裁剪。苗族妇女爱穿百褶裙,褶最多时可达500多个,有的多达30、40层。
彝族也是古老的民族,东南亚、美国、英国、法国都有彝族分布。◆ 重点、难点 ◇ 重点
1.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要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内容,并掌握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这个基本常识。
2.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朝鲜族的主要经济生活方式是本课的重点。这五个民族都以从事农业为主,其中朝鲜族在我国的北方以善种水稻而闻名,布依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 ◇难点
认识有些民族内部的多样性是本课的难点。
了解苗族、彝族在民族发展中,出现许多族支;本民族内部在服饰、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
第四课 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了解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要让学生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经济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此外还要掌握一些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特征,如满族的旗袍、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瑶族的盘王节、白族的三月节、土家族的织锦等。
满族的旗袍已成为中华民族女性的礼服,出现在重大的隆重的场合。◇ ◇难点
如何看待民族节日是本课的难点。
本教材第二课以后的各课都介绍了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重大的社会活动。尊重各民族的节日,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各民族感情的尊重。
第五课 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掌握傣族、傈僳族、黎族族名的正确读法和写法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本课将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 ◇难点
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了解傣族的孔雀舞和哈尼族的梯田,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民歌、民族舞蹈和耕种方式等)是各民族与自然环境对话的结果。
哈尼族善于开垦耕作梯田。梯田大的有好几亩,小的如簸箕。村寨坐落在上中,村寨上方是林,下方是田,中间是村落蘑菇房,被称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第六课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水书”是水族独特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和这种文字记录成的书称“水书”。这种“书”只能看,不能读,能看懂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水书的作用在水族还很大,如婚丧嫁娶,看分水、选日子等都要查看水书,按照水书的记载。
◆ 重点、难点 ◇ 重点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掌握高山族是大陆对台湾原住民的统称,在中国大陆地区也生活有高山族人口,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 ◇难点
掌握佤族、畲族、拉祜族族名的正确读法与写法是一个难点;对原住民概念的解释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原住民或土著是指在某地方较早定居的群体。
我们统称台湾的原住民为高山族,台湾自己说他们有泰雅族、塞夏族、布农族、卑南族、阿美族等10多个民族。原住民即当地民族。
第七课 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1.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要让学生记住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民族基本概况。
2.土族与土家族的区别是本课的重点。这两个民族由于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应从族名、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主要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民族的分辨能力。
3.对纳西族东巴文等象形文字的简单认知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
掌握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族名的正确读法与写法;了解宗教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第八课 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都需要了解和掌握。
注意达斡尔族的分布情况。
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地,这与历史上的戍边有关。
17世纪末,达斡尔族抵御沙俄侵略后,从黑龙江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目前主要居住在内蒙古、黑龙江,少数在新疆。◇ ◇难点
掌握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撒拉族族名的正确读法与写法。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等工作中,国家和其他民族对羌族等灾区少数民族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结合这一事例,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生活着10多个民族。
第九课 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锡伯族最初在大兴安岭以狩猎、捕鱼为生。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锡伯族迁往新疆,在伊犁附近屯田定居。现锡伯族多数在新疆,东北、内蒙古也有分布。四〃一八西迁节是去新疆戍边的锡伯人与留在家乡的锡伯人话别的日子。200多年过去了,每逢这一天,人们都还在纪念。
◆ 重点、难点 ◇ 重点
了解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的基本情况;锡伯族的人口分布与达斡尔族的人口分布情况类似;清楚区分仫佬族和仡佬族。
◇ ◇难点
掌握仡佬族族名的正确读法与写法;介绍人口较少民族: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有22个,统称人口较少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数的0.4%(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这些民族分别是:高山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他们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10个省(区)。
国家在一些方面对人口较少民族有特殊的帮助和扶持政策,或政策上的倾斜。注:在确定人口较少民族时,这些民族人口不足10万,这么多年过去了,有的民族人口已超过10万,但仍以当年确定的这22个民族为准。
第十课 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
◇ ◇难点
这五个民族有的人口较少,如塔吉克族4.1万人,乌孜别克族1.2万人;大多地处边、远地带;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多。
第十一课 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
◇ ◇难点
对少数民族舞蹈基本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本课以介绍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的基本情况为主,还要从更宽泛的视角介绍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
第十二课 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主要内容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 重点、难点 ◇ 重点
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重点。
讲清楚这六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居住地区、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主要风俗习惯等,有助于解决好这个重点。
◇ ◇难点
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本课的难点。运用多种方式,如让学生寻找民族间的共同和不同点,进一步了解民族的基本特点。
二、《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设三个主题,对“多民族的大家庭”的人口数量、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和我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作了介绍。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 主要内容
与《中华大家庭》有重复,主要考虑民族团结教育这门课现在是起步阶段,可以是多个开头,如可以从《中华大家庭》学起,也可以从《民族常识》学起,所以,在内容设计上兼顾多开端这个特点。
用导入的方式复习民族名称;人口数量、民族比例,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以及“三个共同”(共同开拓祖国大好河山,共同创造灿烂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口规模差异与民族平等。
1.各民族人口规模有差异;汉族人口、少数民族总人口;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较少的民族。在了解各民族人口规模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对待人口规模差异的态度,即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2.56个民族的空间分布情况。
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和五个自治区。◇ ◇难点
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开拓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上升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高度。“一家”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一家”是指56个民族像一家人一样亲密相处、团结友爱;第二层含义是“一家”是指56个民族同属于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都是这个“家”的主人。各民族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彼此相待,要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我们的国家。
难点的处理,不是让你去讲这个道理,而是将这个思想落实在讲课的各个环节之中,处处渗透56个民族是“一家”的思想。如不要总是用我们、你们相称,很多时候“我们”即汉族,“你们”即少数民族,明显不是一家,用“咱家”可不可以?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 主要内容 通过广西桂林的秀丽山水,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色;课文从民族地区的五个方面: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和丰富的矿产,介绍了民族地区的富饶、美丽。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认识民族地区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重点。
民族地区的重要性体现在民族地区的美丽和富饶两个方面。
从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的丰富性、原生态性看美丽,从民族地区的地质、地形、地貌的多样性看美丽;民族地区的富饶体现在肥沃的土地及其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和丰富的畜牧产品,广袤的森林和众多的林产品,充沛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矿产。
◇ ◇难点
如何认识“民族地区的富饶”与“民族地区的富裕”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题目为“富饶的民族地区”,但民族地区目前并不富裕,这是为什么?如何实现民族地区从富饶到富裕?(如何将资源上的富有变成经济上的富裕)
概括民族地区目前不富裕的原因应包括:发展起步晚、人才短缺、技术和观念的制约等。实现民族地区从富饶到富裕应该通过快速发展,从教育、技术、观念等方面着手,在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通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 主要内容
56个民族语言使用情况。除汉族使用汉语外,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约80种以上的语言;其中回族、满族已全部使用汉语;有的少数民族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处使用自己民族语言外,还能用慢、维吾尔语进行交流。
56个民族使用文字的情况。有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的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在国家的帮助下创制的新文字。汉字不仅汉族使用,有些少数民族也使用汉字。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1.掌握民族语言使用的三个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2.理解各民族使用文字情况的复杂性是本课的重点。使用范围的情况;文字的历史;文字的类型和书写习惯等。◇ ◇难点
国家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成员交流的工具。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成员之间进行交流需要通用的语言和文字,本民族成员交流需要通晓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包括第4、5、6课,从民族服饰、住房、饮食三个方面对多彩的中华家园进行了介绍。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 主要内容
民族服饰里有很多、很深的文化因素,很多服饰与民间故事、传说相连。课文以南方、北方为界,分别介绍了南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和特点。南、北方服饰上的差异与气候、自然和经济条件、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因素有关。
北方服饰袍服多,即连体,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与气候有关;南方少数民族一般穿分体,质地薄、透气性能好的衣裙。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民族服饰的多样性是本课的重点。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有的民族内部也存在着差异。从地区来看,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穿袍服,西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多种多样,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更具特色。
◇ ◇难点
理解形成民族服饰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决定民族服饰多样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服装功能的原因,比如御寒、遮体;有原材料方面的原因,比如南方的丝麻、北方的皮革等;民族审美方面的原因,比如色彩、款式等;其他民族文化方面的原因,比如宗教、好恶;苗族服饰有一百三十多种,古老的民族,分布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地。因而,民族服饰也是体现民族文化的外在表征之一。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 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住房结构各具特点。以放牧为主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等民族喜欢住蒙古包、帐篷或毡房;鄂伦春族狩猎时住“仙人柱”;维吾尔族住土块砌成的平顶房;南方多住干栏式楼房等。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本课难点)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少数民族住房的独特性是本课的重点。
游牧民族灵活方便的蒙古包、帐篷或毡房;鄂伦春族曾经因材、依环境搭建的“仙人柱”;藏族、羌族的碉楼式建筑;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土木平顶房;南方湿润多雨地区的干栏式楼房等。
◇ ◇难点
如何看待少数民族住房的特色与变化是本课的难点。
一方面民族住房的特色是受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生活方式、能够采用的建筑材料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另一方面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建筑材料的改进,以及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和需要的提高,传统的民族住房样式和格局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 主要内容
各民族独特的风味美食是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北方牧区有以食奶制品、肉为主的饮食习惯和美食;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以米、面为主食,不同民族对面和大米的吃法各有不同。不同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民族饮食的多样性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对比,了解牧区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以粮食为主的民族的不同吃法;对大米的不同吃法等。
◇ ◇难点
民族饮食特色形成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民族饮食特色形成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所能提供的产品差异性,以及气候、民族口味等方面。
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第7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8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和第9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 主要内容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艺术包括范围很广,有诗歌、小说、故事、戏剧、歌舞、工艺美术作品等。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较全面的掌握各民族文学艺术的代表作是本课的重点。
民族文学艺术的范畴很广,重点按照诗歌、小说、故事、戏剧、歌舞、工艺的分类,掌握不同民族的主要代表作名称和特色技艺,重点体验丰富性。
◇ ◇难点
理解保护民族文学艺术的必要性、迫切性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文学艺术是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审美、伦理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对于一些非物质形式的民族文学艺术形式需要保护,否则将有可能失传。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 主要内容
有很多民族都喜欢的体育活动,如摔跤、赛马、武术、射箭、荡秋千、打陀螺等。也有很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壮族的抛绣球、回族的木球、维吾尔族的高空走绳、满族的珍珠球、黎族的跳竹竿、藏族的赛牦牛、土家族的踢毽子、朝鲜族妇女的跳板等。
国家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多次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促进传统体育的发展。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的多样性是本课的重点。
有的体育活动是一些民族所共同喜爱的,如摔跤、赛马、武术、射箭等,有的体育活动是某些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如回族的木球、维吾尔族的高空走绳等。
◇ ◇难点
理解传统体育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和作用表现为: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丰富民族成员精神生活,提高民族身心素质,展现各民族精神风貌。因而,国家通过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方式支持和关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继承和发展。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 主要内容
有多民族共同的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也有某个或某些民族特有的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洛萨节等;还有很多民族特点鲜明的节日,如壮族三月三(歌婆节)、瑶族达努节、苗族祭鼓节、白族“三月街”、朝鲜族的五谷祭、满族的五月节、锡伯族的“姑娘会”(“四·一八”西迁节)等。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了解民族节日的多样性是本课的重点。
各民族传统节日非常繁多,建议有重点地了解有代表性的春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洛萨节等节日,并通过归类、比较加深印象。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这些民族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这些民族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禁忌,要尊重各民族的饮食习惯,风俗习惯。
◇ ◇难点
理解民族节日的成因和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民族节日与各民族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的反映美好的愿望,有的与民族生产劳动相关,有的与民族信仰有关。民族节日是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具有历史性、群众性、欢愉性的特点。
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包括第10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第11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第12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 主要内容 从勤劳和勇敢两个层面论述。
勤劳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勇敢的各族人民。中华各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奋斗不息。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各族人民的血汗。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1.理解各民族的勤劳是本课的重点。
各民族的勤劳表现在各民族开疆拓土、建设家园方面,教材采用了按地区叙述的方式。
2.理解各民族的勇敢是本课的重点。
各民族的勇敢体现在保家卫国、抵御侵略方面,虽然教材只在西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介绍时涉及到了这一内容,但要重点讲解。
◇ ◇难点
培养各民族爱国主义情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要在讲述各民族建设家园、保卫家园历史的基础上,提升到热爱家园的情感培养上。以此培养学生珍爱各民族劳动成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 主要内容
从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和民主革命志士三个方面介绍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人物是本课的重点。
教材按照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和民主革命志士的分类进行介绍。◇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民族人物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评价民族人物主要看他对多民族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贡献,看他身上所体现的超越民族狭隘性的情怀、精神和价值。评价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感情,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共同感情。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 ◆主要内容
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层面讲解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的最后一课,也是“点睛”的一课,前面各课的内容都服务于本课的升华。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历史的角度讲);民族团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现实的角度讲);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讲)。
◇ ◇难点
“三个离不开”的教育是本课的难点。
“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可以进一步给学生介绍“三个离不开”提出的具体背景。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第二篇: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一单元 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
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
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
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板书:
汉族
91.5℅ 少数民族
8.4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云南
贵州
宁夏
新疆
青海
四川
第三课时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板书: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
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
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
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
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2、课外拓展
(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2)小制作
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第二课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
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
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2、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第二课时
1、谈话: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记一记: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出示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
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教学反思:
在《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这课的教学中,因我们家乡是藏族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本人提出,所以,当本人提出同学们用藏族语言说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时,很多同学非常踊跃,说出了一些藏语的问候语,如“你好”,“你要去哪里”,“请您吃馍馍喝茶”等,还用藏语数出了一到十的数字,甚至有同学用藏语唱出了一首歌曲。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说明学生对家乡的藏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收集人民币查资料了解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时,学生除了藏族和回族之外没有辨认出其他的几种少数民族,说明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方面的资料要加以收集和整理。
第二单元
多彩的中华家园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教学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三课时
1、导入新课
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
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北方少数民族:喜欢戴帽子
回族戴小白帽,维吾尔族人戴四棱小花帽,塔塔尔族姐妹们在绣花帽,土族人戴织锦毡帽银链,哈萨克族姑娘爱在绣花帽上插羽毛等,这些五颜六色的帽子显示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南方少数民族:喜欢裹头巾
男子头上的头巾颜色以黑、蓝、白为主,不同民族的头巾裹法是不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规矩;女子头巾上的装饰很讲究,绣织有艳丽的图案。
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
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连看!
板书:
南方民族头饰特点
喜欢戴帽子
独具特色的头饰
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喜欢裹头巾
第四课时
1、复习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
提问: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一做
谈话: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布置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4、讲解制作步骤
(1)先用一根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住这个尺寸。
(2)纸帽的做法:剪一块宽为10厘米的白纸板,纸板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还要长2厘米。
在白纸板上画出帽子上的图案,永金色纸剪成各种美丽的图形粘贴在图案上,然后将纸板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民族风情纸帽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在帽子上缀一些小银链,或者插上羽毛。
3、头饰的做法:头圈------跟纸帽的做法差不多,剪一条3厘米宽的硬纸条,纸条的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再长2厘米,把纸条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
图形------在白纸板上画出少数民族风格的图形,涂上颜色后剪下来,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的照片或图形,也可以把它剪下来直接贴在白纸板上。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用曲别针把它们别在一起就行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开存放。
在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时,如果你戴着自己做的民族帽子和头饰,一定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呢!
5、实践园地
让学生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你们更喜欢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件漂亮的民族服装,使之既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又便于生产与生活。民族常识教案 《我国的民族和经济》
教学内容:
1、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
2、民族的定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3、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
教学重点:1.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尤其是共同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
2.不要把民族的基本特征与各民族的具体特点相混同。
教学难点:
1、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3、祖国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1.中华民族是定居在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它是相对外国民族而言。教学过程: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已经由压迫和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指各民族具有同等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②依据:民族无优劣之分,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③表现: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方面实现了平等;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④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2)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②意义: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③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分子。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上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②途径: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民族关系随国家性质变化而变化。
2.原则不等于事实。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民族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3.要着重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要把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联系起来。【民族区域自治】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主要内容。①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②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赋予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调动、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好本民族内部事务。③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④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具有双重性质,行使双重职权——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⑤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3)地位:它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1)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3.民族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2)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主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二)应注意的问题 1.“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不是主权,自治权要服从国家主权。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政权机关不能等同:前者仅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者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单一制的结构形式。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制定和实行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后者体现了民族原则并有助于贯彻民族原则。【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2.宗教的社会作用
(1)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①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②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③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④对科学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①宗教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②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③宗教的一些
2.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表现,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3.结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说明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意义。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
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3、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4、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第六课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纹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纹。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3、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第四单元《民族大家庭》 第一课时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
教学难点: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通过对引言中事例的分析,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民族问题,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老师引入教材的歌曲,要求学生一起唱。
老师:你熟悉这首歌吗?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爱我中华》。
老师:歌曲中唱到我国有56个民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环节: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说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地理分布。
要求:老师将一幅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要学生将少数民族的名字贴在相应的地方。可以分组进行。
如果有错的地方,老师可以选择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老师总结。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老师: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我们把教材打开到第56页,完成教材的“做一做:请查找资料完成下表(也可另选其他民族)的内容”。
学生填写,教师指导,补充完整
老师:从刚才的表格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总称。
信息平台: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
说一说: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名称由来和表达的含义
学生发言:略。教师:小结引申
观察教材57页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祖国大家庭灿烂的民族文化。
全班朗读《祝福祖国的新年》,感受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氛围。
课堂巩固,学生交流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 “和睦的大家庭”--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团结
教学难点: 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旧知呈现,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教师板书: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活动安排:以教材第60页的“昭君出塞传佳话”为引子,要学生进行相关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接龙,完成教材第61页:“说一说: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上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的人和事吗?”(也可以将故事的时间延伸到当代甚至当前。或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来开展活动教学)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将上述学生所举的事例进行讲评。
老师安排播放电视剧《孔繁森》片段,介绍孔繁森的事例,要同学们进行讨论:孔繁森的行为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西藏地区发展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略。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l页的有关信息平台的资料,要学生谈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重要举措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可以适当讲解相关举措的内容,但不要展开,重在要学生了解我国党和政府对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工作,体会建立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当前在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最敏感的莫过于“台独”分子的猖狂活动了,请同学们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注意该问题要把握正确的尺度,不要过于展开,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老师: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课堂回顾: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引导。
第三课时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会有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
情感目标: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共同发展言行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教学难点:学生对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容的积累较少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嘉兴日报》6月30日报道:昨天,嘉兴市委、市政府举行援藏干部迎送会,热烈欢迎援藏干部卓卫明、金中
一、陈其根返禾,欢送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防办的吕亚军、桐乡市环保局的王正华、秀城区检察院的吕金胜赴藏工作。市领导徐士珍、朱伟、王新民出席会议。太平洋人寿嘉兴中心支公司为援藏干部无偿提供每人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教师:嘉兴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区派出援藏干部?
学生阐述发言:略
教师小结,引出我国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话题。
导入新课;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板书)
教师: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讨论探究其原因:
学生:略
教师: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怎样来解决呢?
我们先来阅读信息平台:了解国家民族委员会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四项要求。
教师介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群策群力:说一说:你还知道我国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哪些重大措施?
学生回答: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教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总结。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实际是在阐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课外拓展:给《嘉兴日报》报道中的一位援藏干部写一封信,表答自己的想法!
教学建议:由本课时内容较少,建议将P63-64页的〈民族大团结的世纪欢歌〉作为第二节内容结束后的教学复习与回顾使用。
第四课时 “传承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情感目标: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老师: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动?
学生: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老师: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 新课教学:
媒体播放: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老师: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老师总结: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老师: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略。
老师: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老师: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 安排学生讨论。学生发言:略。老师总结,略。
教师语言衔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还是个尊重友谊、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互相帮助,共同前进;还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学生:交流教材中:和协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题。
教师小结,转入第三个话题:
老师: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把清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战士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对此,你们又有那些话想交流呢?
学生发言,交流;......老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热爱祖国,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课堂回顾与拓展升华:
学生谈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项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
第五课时 单元活动课
“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讲民族故事演讲、民族名称接龙、参观展览的感受、《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的团结,体会到我们伟大祖国在过去、现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同学评价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族人民情感,树立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而发奋勤学的志向;
活动准备:
①学生准备: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②《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的视频和图片材料、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思路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主持人:同学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今天,当这雄壮的歌声响起时,我被震撼。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多少人在这咆哮声中赴汤蹈火,有多少人在这呐喊声中冲锋陷阵,又有多少人在这爆炸声中贡献了一切。
正是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平等团结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共和国的繁荣,今天,我们班“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班会活动,正式开始!
下面第一个节目《民族故事讲演会》
我们请同学来讲讲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学生代表讲演:同学倾听、交流,主持人、老师点评)
节目
二、击鼓传花少数民族名称接龙活动
全班同学参与,每人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族名(一般不允许重复),最后,由多媒体展示我们56个民族的名称。
节目
三、观看视频《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及相关图片展示
学生交流观后感受,主持人、老师点评,感受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成就、感悟“载人航天”精神
节目四诗朗诵《祖国,我为您自豪》
节目
五、群英会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
思想品德老师总结讲话,评议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并提出要求
结束:全班师生齐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绚丽多彩的服饰》教案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第三篇: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五、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管理措施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
2、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民工的培训教育。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安 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从而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 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 以贯彻执行。
3、坚持班前安全活动,针对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 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兼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
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 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按时 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上岗,有心脏病等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6、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项目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教育。
7、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使其在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时起到保护作用。
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 合格的安全带。有的高处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 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并确保高挂低用。
9、安全带使用中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较为安全,当在水平位置悬挂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不应将安全带的绳打
结使用,不应将钩直接挂在不牢固物或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钩子必须挂 在连接环上使用,防止绳被割断。架子工使用的安全带绳长限定在1.5—2.0m,当使用大于3.0m的长绳时,应加缓冲器。
10、高空作业时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11、工人使用梯子要牢固,踏步30—40cm,与地面角度600—700,底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12、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13、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措施。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14、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第四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目的、内容、重点、难点 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目的、内容、方法、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2 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应用规范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库的开发和设计,并和具体的一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操作和开发方法。本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数据调查分析、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关系规范化及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并能使用高级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
二、基本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结构体系及数据库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等。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及数据恢复等概念。
掌握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关系理论及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掌握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及数据恢复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4学时
1、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的地位:数据库在信息领域的作用和地位
(2)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四个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
(3)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环境、特点。
2、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2)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实体之间的联系、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R图。
(3)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每种模型从数据结构、完整性结束、数据存储、优缺点及典型的数据库系统几个方面介绍。
3、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内部的模式结构:模式结构的概念、三级模式结构、二级映象功能及数据独立性
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硬件平台:数据库平台对硬件平台的要求。(2)软件:DBMS、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开发工具及应用系统。
(3)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程序员、最终用户。
5、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理论。
(二)关系数据库 4学时
1、关系模型概述
(1)关系数据结构:关系、二维表。
(2)关系操作集合:常用关系操作、关系操作特点、关系数据语言的种类及特点。
2、系数据结构
(1)关系:域、笛卡积、关系、基本关系性质。
(2)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定义关系模式、关系模式与关系。
3、关系的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
(2)参照完整性:关系间的引用、外码、参照完整性规则。(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4、关系代数
(1)概述:关系运算的要素、关系代数的运算符、表记符号。(2)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积。(3)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
5、关系演算
元组关系演算、域关系演算语言。
(三)关系系统及其查询
2学时
1、关系系统:关系系统的定义、分类。
2、关系系统的查询优化
(1)查询优化概述:查询优化的必要性、可能性、由DBMS进行查询优化的好处、查询优化的目标、代价模型。
(2)查询优化的必要性:对查询的几种执行策略比较。(3)查询优化的一般准则、步骤。
(四)关系数据理论
6学时
1、问题的提出
(1)关系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2)数据依赖:什么是数据依赖、数据依赖的类型。(3)存在的问题:数据冗余太大、更新异常。
2、规范化
(1)函数依赖:函数依赖的定义、类型。(2)码:候选码、主码、外部码。
(3)范式:1NF、2NF、3NF、BCNF、多值依赖及4NF。
3、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1)Armstrong公理系统:定义、定律、推论及证明、导出规则。
(2)函数依赖闭包:闭包、闭包的引理、求闭包的算法、函数依赖的等价。(3)极小化:最小依赖集、依赖集极小化算法。
4、关系模式的分解
(1)关系模式分解的标准:无损联接性、依赖保持性。
(2)分解算法:3NF的无损联接性、依赖保持性分解算法及BCNF范式的无损联接性算法。
5、候选关键字的求解
关系模式属性的分类、候选关键字的求解算法。
(五)数据库设计
8学时
1、据库设计概述
(1)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2)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与硬件相结合、结构和行为设计相结合。
2、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任务:任务、重点、难点。
(2)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与初步分析的用户需求、常用调查方法、进一步分析和表达用户的需求。
(3)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的用途、内容。
3、概念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概述:什么是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描述概念模型的工具。
(2)概念结构设计的四种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扩张、混合策略。(3)局部视图设计:数据抽象方法、选择局部应用、逐一设计局部E-R图。(4)视图集成:合并E-R图、消除冲突、修改与重构、验证整体概念结构
4、逻辑结构设计
(1)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转换内容、转换原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确定数据依赖、数据依赖极小化、关系模式分解。(3)设计用户子模式:考虑用户的习惯。
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1)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准备工作、数据库物理设计所需参数、设计内容。
(2)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索引存取方法的选择、聚簇存取方法的选择、HASH存取方法的选择。
(3)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放位置、确定系统配置(4)评价物理结构:存取空间、时间及维护代价。
6、数据库实施
(1)定义数据库结构(2)数据装载。
(3)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4)数据库试运行。
7、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数据库的转储与恢复、安全性与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性能的监督与改进、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
(六)数据库的恢复技术
2学时
1、事务的概念
(1)事务:事务的概念
(2)事务的特性:原子性、隔离性、持续性、一致性
2、常见的故障种类、恢复的实现技术
(1)事务故障:什么是事务故障、常见原因、故障恢复(2)系统故障:什么是系统故障、常见原因、故障恢复(3)介质故障:什么是介质故障、常见原因、故障恢复(4)数据转储技术:什么是转储、转储的用途及方法(5)日志文件:日志文件的内容、用途、登记日志文件的原则
3、恢复策略
(1)事务故障的恢复:恢复步骤(2)系统故障的恢复:恢复步骤(3)介质故障的恢复:恢复步骤
4、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及数据库镜像
(1)检查点技术
(2)利用检查点的恢复策略(3)数据库镜像
(七)并发控制
3学时
1、并发控制概述
(1)多事务的执行方式:串行执行、交叉并行执行、同时并发执行(2)并发操作带来的操作不一致性: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2、封锁
(1)什么是封锁
(2)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共享锁(3)基本锁的相容矩阵
3、封锁协议:三级封锁协议
4、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及两段封锁协议
(1)什么样的并发操作调度是正确的:准则(2)如何保证并发操作调度是正确的:方法(3)两段封锁协议:协议内容、保证调度正确
5、封锁的粒度、活锁及死锁
(1)封锁粒度:粒度、原则(2)多粒度封锁:封锁协议
(3)意向锁:意向锁的类型、相容矩阵(4)活锁:活锁的产生、如何避免活锁
(5)死锁:死锁的产生、如何预防及解决死锁、死锁检测
(八)数据库安全性
1学时
1、计算机三类安全性问题
(1)计算机系统三类安全性问题:技术安全类、管理安全类、政策法律类(2)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
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1)
用户标识与鉴别:用户名/口令、每个用户预先约定好一个计算过程或者函数
(2)
存取控制:定义存取权限、检查存取权限
(3)
强制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规则、强制存取控制的特点(4)
视图机制(5)
审计
(6)
数据加密:加密方法
(九)数据库完整性
1.5学时
1、完整性约束条件
(1)完整性约束对象:列、元组、关系(2)六类完整性约束条件
2、完整性控制
(1)DBMS完整性控制机制:定义功能、检查功能、违约反应(2)完整性的实现:拒绝、级联、受限、置空
(十)SQL SERVER 2000概述 1学时
1、SQL SERVER 2000特点
(1)SQL SERVER发展简史(2)SQL SERVER 2000新增功能
2、SQL SERVER 2000工具(1)(2)(3)服务管理器:启动、停止、暂停各种服务器 企业管理器:熟悉界面
查询分析器:启动、对象浏览器、编辑和执行SQL语句、使用模板
(十一)SQL SERVER 2000数据类型
0.5学时
1、字符数据类型:char、varchar、text
2、数值型数据类型bigint、int、tinyint、decimal、numeric、real、float
3、货币型数据类型:money、smallmoney
4、时间/日期型数据类型:datetime、smalldatetime
5、Unicode数据类型:nchar、nvarchar、ntext
6、二进制数据类型:binary、varbinary
7、图像文本数据类型:image
8、Sql_variant数据类型
9、Table数据类型
10、自定义数据类型
(十二)创建及管理数据库
2学时
1、创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2)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2、设置数据库选项
(1)在企业管理器中设置:访问区、故障还原区、设置区
(2)在查询分析器中设置:查看、设置数据库选项、自动选项、游标选项、恢复选项、SQL选项、状态选项
3、修改数据库
(1)更改数据库名称
(2)修改数据库文件大小:增大、减小
(3)修改数据库结构:使用企业管理器、使用alter database语句
4、删除数据库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删除(2)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删除
(十三)表的创建和管理
2学时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和管理表(1)创建表:定义数据表字段、保存表格
(2)设置约束:主键约束、唯一性约束、外键约束、CHECK约束、NULL约束和DEFAULT约束
(3)创建规则(4)使用默认值
(5)修改数据表:更改、添加、删除字段、修改表格属性(6)删除表
2、使用SQL语句创建和管理表
(1)使用CREATE TABLE创建表
(2)创建约束:主键约束、唯一性约束、外键约束、CHECK约束、NULL约束和DEFAULT约束
(3)创建规则(4)创建默认值
(5)使用ALTER TABLE修改表:更改、添加、删除字段、修改表格属性(6)使用DROP TABLE删除表
(十四)SQL技术
3.5学时
1、SELECT语句
(1)SELECT语句基本语法
(2)WHERE条件语句及谓词:IN、BETWEEN„AND„、LIKE、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3)GROUP BY子句:HAVING、ALL、CUBE(4)ORDER BY子句
(5)COMPUTE和COMPUTE BY子句(6)UNION子句(7)使用数据表别名
(8)使用汇总函数:SUM、AVG、MAX、MIN、COUNT(*)(9)用联接进行多表查询:外联接、内联接、全联接、交叉联接(10)嵌套查询
2、数据更新语句
(1)INSERT语句(2)UPDATE语句(3)DELETE语句
(十五)Transact SQL程序设计
2.5学时
1、变量
(1)全局变量(2)局部变量:声明、赋值
2、SQL SERVER函数
(1)系统函数(2)日期函数(3)字符串函数(4)数学函数
3、程序流程控制
(1)BEGIN„AND语句块(2)IF„ELSE语句(3)WHILE语句(4)RETURN语句(5)WAITFOR语句(6)GOTO语句
4、使用游标和批处理
(1)声明游标(2)打开和使用游标(3)关闭和释放游标(4)使用批处理
(十六)视图 1.5学时
1、使用企业管理器管理视图
(1)创建视图(2)修改视图(3)重命名视图(4)删除视图
2、使用Transact-SQL语言管理视图
(1)
创建视图:使用CREATE VIEW语句创建视图、指定字段别名、对视图进行加密(2)
修改视图(3)
删除视图
3、使用视图操作表数据
(1)
使用视图检索数据(2)
通过视图添加数据(3)
更新视图中的数据(4)
删除视图中的数据
(十七)索引 1.5学时
1、索引的概念和类型
(1)
索引的概念
(2)
索引的类型: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唯一索引和组合索引
2、创建索引
(1)系统自动创建索引:唯一约束字段、主键约束字段(2)使用向导创建索引(3)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索引(4)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创建索引
3、删除索引
(十八)触发器 2学时
1、触发器简介
(1)触发器的功能(2)触发器类型和触发操作
2、使用企业管理器管理触发器
(1)创建触发器(2)修改触发器(3)删除触发器
3、使用Transact-SQL语言管理触发器
(1)创建触发器(2)查看触发器数据(3)修改触发器(4)删除触发器
(十九)存储过程 2学时
1、存储过程简介
2、使用企业管理器管理存储过程
(1)创建存储过程(2)查看和修改存储过程(3)删除存储过程
3、使用Transact-SQL语言管理存储过程
(1)创建存储过程(2)查看和修改存储过程(3)删除存储过程(4)存储过程的参数
(二十)安全性管理 1学时
1、SQL SETVER 2000的身份验证(1)Windows和SQL Server身份验证:Windows身份验证、SQL Server身份验证、两种方式比较(2)
选择身份验证模式
2、创建和管理用户登录
(1)使用企业管理器(2)使用Transact-SQL语句(3)使用系统存储过程(4)数据库角色(5)创建数据库角色
3、权限
(1)权限分类:对象权限、语句权限(2)管理对象权限(3)管理语句权限
(二十一)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1学时
1、执行数据库备份
(1)使用备份向导(2)使用企业管理器(3)使用Transact-SQL语句
2、恢复数据库
(1)使用企业管理器(2)使用Transact-SQL语句
(二十二)课内上机 12学时
学时安排:
1、数据库创建、修改与删除 2学时
2、表的创建、修改与删除及约束管理 2学时
3、SQL查询 2学时
4、Transact-SQL程序设计 2学时
5、触发器练习2学时
6、存储过程 2学时
第五篇:民族常识教案
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学生参阅P97“姓氏的演变”材料,体会这一观点。
教师补充: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
(过渡)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参阅《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8~9,归纳得出(并作解释):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教师联系本地情况教学。)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我们溧阳共有11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其中我们的后周镇共有7个少数民族,共30户。(教师还可联系“兰州拉面馆”)。
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 畲族 2 高山族 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
教师提问:
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问: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问: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问:④国家怎样确保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一方面结合材料得出:制度保证(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另一方面学生齐读P98《宪法》内容,得出:法律保障 过渡:一家人在一起,有时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怎么办?
(教师引导得出:要团结,不要分裂)
三、坚持民族团结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教师出示图片:
谁能介绍一下这两张图片吗?
教师介绍第一张:这是2001年7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总高5米,重约3.5吨。宝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是一尊三足双耳的大鼎,象征着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鼎盛发展;中间的鼎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民族团结宝鼎”鼎名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题记。背面为相应的藏文翻译。其它六面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民主改革”、“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毛主席派人来”、“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鼎内铸有铭文“铸赠民族团结宝鼎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
整个宝鼎古朴典雅,美观庄重。上座还铸有56条夔龙,象征祖国56个兄弟民族团结友爱,谁也离不开谁。座上铸有在西藏家喻户晓的“切玛”和“八吉祥”图案,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下部底座上有3层平台、21级台阶和5个大灯笼,寓意三个千年、21世纪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教师:除了国家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常州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你知道吗?
(学生可能不知道)
教师举例:西藏民族中学。85年7月,响应国务院“智力援藏”而建。
我们桐庐县根据少数民族家庭实际情况和条件,利用当地草鸡养殖项目的传统优势,通过与溧阳市兴竹畜禽养殖研究中心积极合作,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由养殖研究中心供应优质价廉的鸡苗,负责技术培训,提供饲养基础设施和卫生防疫指导,并及时更新成品鸡销售信息;市民政局协调20户少数民族家庭参与养殖草鸡的项目,争取年内养殖数量不少于20000只。
教师:然而,有些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韦,做出了人神共愤之暴行。今年的3月14日,西藏就发生了打砸抢事件。
教师出示材料和图片: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不法分子对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的临街铺面、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和通讯设施、新闻单位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造成的经济损失二点八亿元,一千三百多家商户和铺面受损。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3月14日下午,极少数暴徒在拉萨疯狂地打砸抢烧,纵火300余处,焚烧民宅、店铺214间。拉萨上空浓烟滚滚。
3月14日下午,一伙暴徒在拉萨市朵森格路疯狂地打砸抢烧,冲击新华社西藏分社,并焚烧房屋。
教师: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有什么危害?
学生: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破坏了民族的团结。
教师:3.14打砸抢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深刻的警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甲:国家的繁荣昌盛总是与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学生乙: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教师:3.14打砸抢事件发生后,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表态,谴责藏独分子的暴行。
中国政府表示要严惩藏独分子;
“使用暴力、杀生,他们哪里是什么佛教徒?”台湾的海涛法师诧异地问道。
感谢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都会失败。——网友留言
3.14打砸抢事件后,被采访一些藏民也对藏独分子深恶痛绝,希望过安定祥和的生活。
教师:所以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不会得逞的,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过渡:作为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团结,更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教师: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举例)
问:这种差距的存在有何危害?
学生: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等
教师:面对东西部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缩小差距,实行西部大开发。
教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何意义呢?
学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加快东部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结合题目,强调解题思路——从不同角度思考)教师: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未来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学生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祖国建设的人才。
学生乙: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吃苦。
学生丙:还要有建设祖国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教师总结:
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
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作业(略)
附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提、保证、基础)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2、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第二课时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
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记一记:
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出示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
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讲授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讲授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讲授过程:
第二课时
1、一起说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咱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咱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无锡服装设计培训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特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政之
一、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于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儿们的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鲜艳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于襟违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中国服装款式网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持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类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独特的地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底下图片中展示的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讲授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边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底下的姐姐们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3、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4、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文。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 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3、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别具风味的饮食
第三课时
1、完成幻灯片连线练习:
藏族 馕 维吾尔族 糌粑 满族 酸辣食物 回族 油香 苗族 侗族 炸糕 佤族 黎族 糯米糕 壮族 糍粑 朝鲜族 竹筒饭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手抓饭
2、说一说
阅读教材38页的“你知道吗?”资料,说一说自己的感受。(1)思考: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2)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在小组讨论:怎样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4)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3、课外延伸 访一访 谈话:你去过少数民族餐馆吗?那里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少数民族餐馆采访,了解那些民族的饮食文化,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准备工作:(1)确定采访对象
首先要想清楚,你要采访的对象是餐馆的老板、服务员,还是厨师?采访对象不同,你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差别。
问题设计:
(2)估计面临的困难
如果你去采访的时候,餐厅内有许多客人在就餐该怎么办?餐馆的人拒绝采访该怎么办?如果采访的时候你“忘词”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采访时发生这些尴尬,你可以事先让爸爸妈妈扮演餐馆人员,进行采访情景模拟,这样可以提高你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去餐馆吃饭,在吃饭期间完成你的采访。
对于这些困难,你准备好了吗? 采访的时间最好选择:
联系采访的地点:
采访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通过采访,对该民族的饮食特点有哪些了解?写出你的采访日记。
第四课时
1、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少数民族餐馆的情况。交流后选派几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小小设计师。
(1)谈话:如果你是某民族饭店的管理人员,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用餐。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同胞,你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风格的菜肴吗?该用什么礼节招待少数民族宾客呢?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菜单,让生意更加兴隆!
(2)出示设计表格 我的设计
民族:
饮食风味: 饮食禁忌: 待客礼仪: 菜单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
(4)指派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设计,大家评议。
3、安排学生演一演(1)创设情景
几位同学一组,分别扮演不同民族的学生。新年快到了,这几同学要进行一次聚会,决定举办一次包饺子活动。但是,包什么陷好呢?大家众说纷纭,却产生了分歧。
(2)要求:同学根据自己了解的各民族饮食风俗,编写小品剧本。要求剧情合情合理,内容丰富。看一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
4、做一做 谈话:你吃过新疆拌面吗?拌面是新疆各族人民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让我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一做新疆拌面吧!做过吃过之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