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音乐教案(定稿)
江苏教育新教材 1 七彩桥(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感情。
2、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感受。
3、教师介绍歌曲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
7、教师小结: 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
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
2、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连线的读法。2/4 2/4 × × × | × — || × ·× | × × × ×|| 2/4 2/4 × × × | × — || × × 0 | 0 × × × || 2)、合唱练习: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3)、歌曲接龙演唱: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4)、歌曲处理: 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已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线标注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
(三)、以歌会友 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七彩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中国花鼓》和《丝绸之路》。
2、学习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3、通过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跳集体舞,抒发自己热爱世界和平、渴望与异国人民建立友谊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交待学习任务。
(二)、教师带领学生视唱《中国花鼓》的主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的特点。听赏要求: 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活泼、热烈的气氛。1= bB 2/4 刚才这段《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采用了什么演奏形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各是什么?
(三)、听一听、唱一唱下面的旋律,再与音乐主题比较,你能发现其中的变化吗? 1=bB 2/4(四)、听一听,连一连 小提琴 持续不断的鼓声 钢 琴 中国风格的旋律
(五)、欣赏《丝绸之路》
(六)、学习跳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1、舞蹈动作不宜太难。
2、以表现“友谊、交流、欢聚”主题的圆圈舞为主。
(七)、总结全课
七彩桥(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采集与分享,通过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
2、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竖笛吹奏
三、教学准备 竖笛、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采集与分享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3
1、组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比一比,看哪组介绍得更为引人入胜,更有自己的思考和个性。
3、认识P8 音乐桥上的图片。a.学堂乐歌的探索者 b.《图兰朵》在中国的盛大演出 c.日本指挥家钟情《二泉映月》 d.芭蕾舞剧在中国生根开花 e.中国民歌回荡在“金色大厅” f.“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
3、在你珍爱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资料中挑选一些写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三)、竖笛合奏:江苏民歌
《茉莉花》
1、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还可做重奏练习。
2、合奏时,要求学生互相倾听,及时调整音准,以求得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注意点:
1、这首乐曲以“连音”演奏为主,乐曲中多次出现四个音连奏的情况,演奏中需提醒学生注意这四音要奏得均匀、流畅。
2、本课练习的重点是高音的演奏,要注意开闭“高音孔”手指在演奏中及时准确地到位。
(五)、总结全课。七彩桥(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送别》,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2、通过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的演唱,抒发和表达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共同把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心愿。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听赏《送别》
1、请学生聆听器乐曲《送别》,听后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2、朗诵一首小诗(《送别》的歌词),说说诗词内容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3、请学生欣赏童声合唱《送别》,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词曲表达的意境之和谐、融洽,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法有更充分的理解。
(三)、复习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四)、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1、简介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少儿合唱歌曲。歌曲为四三拍、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短促、跳跃的旋律和第二乐段舒展、优美的旋律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4 表现了少年儿童保护家园、建设家园、要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可爱形象。
2、学唱第一乐段,注意唱好休止符和切分符。a.听唱 b.自由练唱 c.齐唱
3、学唱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的合唱以三度和声为主,和谐流畅,演唱起来比较容易。a.听唱 b.自由练唱 c.齐唱
4、齐唱第一、二乐段(做到表情演唱)
(五)、知识拓展《学堂乐歌》 由学唱《送别》引入话题,教师事先收集关于“学堂乐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介绍,了解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可以引起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发展史的关注,从而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基础。
(六)、总结全课
走邻多佳音(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樱花谣》(日本)唱《清津浦船歌》(朝鲜)
2、在欣赏、歌唱等教学活动中,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3、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清津浦船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
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乐曲的主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游戏:听赏况答 多媒体展示游戏内容,听赏音乐,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音乐名称、风景名称。竞答方法:
1、说出国家名称得一颗星,风景名称得一颗星,音乐名称得两颗星,说出一种与这个国家相关的人文风情得一颗星。
2、在音乐播放结束之后即可抢答。
3、教师讲清楚活动的规则要求,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捕获具有亮点的教学资源信息,及时点评、总结。
(三)、欣赏与表现
1、欣赏女声独唱——《樱花谣》(日本)1)、欣赏日本筝演奏的《樱花谣》,说出演奏乐器和所属国家的名称。2)、欣赏女声独唱——《樱花谣》,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3)、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小结。4)、听老师演唱《樱花谣》的歌谱,学生将歌中所用的唱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来。5)、用课堂乐器将所写音列吹奏出来,揭示其调式音阶为日本特有的“都节调 式”。6)、跟琴视唱另外一首用都节调式写成的民谣《樱花》。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5
2、学唱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朝鲜)1)、学生听赏歌曲并思考、回答问题:听辨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关系。2)、简介歌曲。找出歌曲中模仿锣鼓声音的衬词,并在凳子上按节奏敲击,使歌曲更添生活的情趣,表现渔民劳动的快乐与乐观的精神。3)、出示乐谱,学唱歌曲。4)、分组运用歌唱、吹奏、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演《清津浦船歌》。5)、各小组交流创作表演成果,并总结关于“朝鲜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总结全课
友邻多佳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佳美兰》,学唱《故乡恋情》、《我的小花园》,模仿演奏佳美兰音乐。
2、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故乡恋情》和《我的小花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故乡恋情》和《我的小花园》,感受歌曲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欣赏《佳美兰》(印尼民间音乐)
1、简介《佳美兰》 佳美兰,这个词是爪哇语,原意为“用手操作”、“敲击”。现在既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也指由它演奏的音乐。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建成于9 世纪的大型佛教庙宇婆罗浮屠的浮雕上,已看到现代佳美兰乐队中一些乐器的图形。在民间,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佳美兰乐队更是随处可见。
2、欣赏
3、模仿演奏佳美兰音乐
(三)、学习歌曲《故乡恋情》
1、品读歌词,体会游子对故乡的思恋。
2、展示泰国风景图——恬静安逸,引导学生用“u”随音乐缓慢哼唱表现思念之情。
3、跟琴学唱歌曲。
(四)、学习歌曲《我的小花园》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短小、充满童趣。弱起的节奏、分解和弦的模仿、短小的乐句,使歌曲语言精炼而富有生气。歌曲塑造了印度尼西亚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2、品读歌词。
3、出示印度尼西亚风景图,让学生欣赏“千岛之国”的迷人风光。
4、学生找出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型练习拍击,并分组设计动作表现该节奏。
5、视唱、听唱感受曲调的模仿与变化。
(五)、总结全课
友邻多佳音(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唱《哈罗!哈罗!》 露一手:制作脚铃,随音乐舞蹈。口琴:《哈罗!哈罗!》
2、有节奏地演唱《哈罗!哈罗!》,感受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节奏地演唱歌曲《哈罗!哈罗!》,感受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口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津津浦船歌
2、故乡恋歌
3、我的小花园
(三)、学习歌曲《哈罗!哈罗!》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马来西亚歌曲。歌曲用非常口语化的“哈罗!哈罗!” 表现了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歌曲在旋律上用“反复”、“扩展”、“装饰” 等手法,使主题得到多方面的变化。
2、品读歌词
3、拍击节奏“O× ×× | × O |”,用自制打击乐器随歌曲同步演奏。(在熟悉该节奏以后,与歌曲错开两小节继续演奏,即歌曲先唱,乐器休止两拍以后再加入,形成轮奏的效果。)
4、跟琴学唱歌曲,用歌声与乐器的合作,表现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四)、露一手:表演孟加拉国脚铃舞 将小铃系在自己的脚踝上,随音乐舞蹈,听一听踏地时脚铃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女同学)男同学可以让他们模仿孟加拉国男子用鼓为女同学的脚铃舞伴奏。
(五)、口琴伴奏《哈罗!哈罗!》 注意点: 第一声部用“新式单音伴奏”吹奏。第二声部用“复音伴奏”吹奏。
1、学生自奏乐谱
2、合唱
3、教师用钢琴、碰铃等为《哈罗!哈罗!》伴奏
(六)、总结全课
北国豪情(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跑旱船》,学唱《对花》,露一手(1)跑旱船表演
2、通过学唱《对花》,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悦。
3、在欣赏《跑旱船》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7 通过学唱《对花》,感受人以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跑旱船》
1、简介《跑旱船》 《跑旱船》结合了山歌的某些特征,曲调高亢,旋律起伏大,情绪热烈,词句形象鲜明,把跑旱船的角色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2、观看节日里群众跑旱船的录像。
3、听赏: 1)、听赏时要关注歌曲中的滑音,任意延长音以及衬词的运用。2)、听赏完后让学生说说“哪些因素决定了歌曲的独特风格”。
(三)、学唱歌曲《对花》
1、简介歌曲 《对花》原为河北省流传的一首民歌,六声羽调式,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衬词极具地方特色,增添了歌曲的欢快气氛。
2、歌词品读
3、跟琴学唱歌曲
4、完成课本中关于南北方小调风格差异的练习题 比一比南北方小调的风格,用连线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音域宽广 北方 高亢粗犷 南方 小调 优雅清丽 小调 委婉细腻
(四)、露一手:跑旱船表演
1、模拟欢庆的场面,让学生用秧歌舞的简单步伐跟着表演。
2、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反复听赏。
(五)、总结
全课北国豪情(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露一手(2):自做“唢呐”并表演。
2、通过学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
3、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8 这首唢呐独奏曲由张晓峰作于1972 年。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等部分,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了山村售货员购货时的欢闹情景。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节奏轻快,曲调诙谐,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第一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云锣”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肩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
2、提出欣赏要求 乐曲有三个段落,听完全曲后回答三段旋律中节奏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
3、结合“露一手”活动让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唢呐”进行模仿表演。
(三)、学习歌曲《唱得幸福满山坡》
1、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 年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满山坡丰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农民收获时的喜悦心情。
3、歌词品读
4、跟琴学唱 1)、听唱3~5 遍 2)、自由练唱 3)、整体听唱 4)、录音带伴唱
(四)、总结
一、全课北国豪情(第三课时)一、一、教学目标:
1、听《蓝花花》、《掏洋芋》
2、学习创编歌词
3、学习《革命将士出征歌》,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革命将士出征歌》,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对花
2、唱得幸福山坡
(三)、学习歌曲《革命将士出征歌》
1、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陕北民歌填词的,解放以后歌词又几经修改。歌曲表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抗敌救国的豪情。结束句的高八度,充分表达了抗日军民对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2、歌词品读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9
3、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歌曲 1)、听3~5 遍 2)、用模唱法学唱 3)、自由练唱 4)、齐唱
(四)、我的创造
(一)1、用《革命将士出征歌》的音调,再创编一段歌词唱一唱。2/4
2、提出创编要求: 1)、所编歌词要基本和原歌词字数相同。2)、有连音线的地方是一字多音,一般情况下不要多写歌词。3)、所填歌词内容必须和原歌词有联系。
3、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合作创编。
4、把新歌词唱一唱,比比哪一组创作得好。
(五)、总结全课
北国豪情(第四课时)一、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
2、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bsi #sol #do”这几个变化音。
3、学习创编旋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学习创编旋律。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竖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本单元所唱的歌曲。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唱出不同的感情。
1、《对花》
2、《唱得幸福满山坡》
3、《革命将士出出征歌》 复习方法 1)、男、女生独唱 2)、小组唱 3)、齐唱
(三)、竖笛合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1、歌曲简介: 新疆维吾乐族民歌《送我一枝玫瑰花》,旋律欢快热情,乐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四句都以长音结尾,具有一定的抒情性。第三、四句衔接紧凑,使乐句既有变化又保持了统一,曲调运用的许多切分音型和旋律中出现的两个助音式的变化音,使整个曲调更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风味。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并通过对乐曲的吹奏感受音乐之美。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0
3、提示: 合奏时要注意到三个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变化要一致。# la = bsi(0134)# sol(01245)# do(12)
(四)、课外拓展 简单介绍中国北方民歌的特色
1、草原民歌区
2、新疆民歌区
3、东北民歌区
4、西北民歌区
(五)、总结全课
丝竹流韵(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2、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乐器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3、能主动地参与“露一手”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2、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导入学习
1、动一动 学生随着《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 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
4、议一议 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
(二)、感受体验,自主学习
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 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情景。
2、学唱歌曲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1 1)、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学会歌曲。
3、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 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的丝竹音乐,它轻巧、明朗、欢快、活泼,表现了江南人民崇尚民乐的性格。完整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 课件出示丝竹乐队演奏的场景学生分“丝”与“竹”两组,边听乐曲,边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1)、结合“露一手”活动,分辨丝竹乐队中哪些是吹奏乐器组,哪些是拉弦乐器组,哪些是弹拨乐器组,哪些是打击乐器组。2)、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由慢渐快,不断高涨的欢乐情绪。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丝竹流韵(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小巷风韵》,学唱《外婆桥》。
2、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小巷风韵》
1、简介歌曲 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予歌曲浓郁的江南韵味,歌词以白描手法,细致地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
2、听赏歌曲: 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姿势。1)、男同学可以模仿三弦的演奏姿势。2)、女同学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
(三)、学唱《外婆桥》
1、简介歌曲 《外婆桥》是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特别是“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词在民间广泛流传。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 “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桥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桥的急切心情。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2
2、让学生反复听(可采用录音,教师范唱,听琴声等多种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听熟反复出现的旋律,听出内容和段落的变化。
3、让学生反复唱(可以个别练唱,同伴合唱,小组唱,男女生分唱,全班齐唱的方式进行)
(四)、复习歌曲《水乡歌儿多》
(五)、总结全课
一、连绵白桦林(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波兰舞曲》,感受古代波兰勇士们那强健的体魄和豁达的胸怀。
2、我的创造2:师生合作节奏回应,培养学生音乐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我的创造2:师生合作节奏回应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波兰舞曲》
1、歌曲简介 这首乐曲作于1838 年,别名《军队》。这是由于曲中的每一、二两主题的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之故。这是肖邦所写的最华丽、最灿烂的圆舞曲之一。乐曲的结构为“A—B—A”三段体。第一段:A 大调,在这一段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色彩性变调,生动地刻画出一群威武雄壮的波兰勇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雄赳赳大步向前的形象。第二段:本段之前有一个号角般洪亮的过门,紧接着出现的本段的主题,具有斩钉截铁般果断,刚毅的性格;调性从D 大调至降B 大调又到C 大调,转调频繁。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再现。
2、反复听赏并熟记第一乐段的主题。
3、再次听赏,要求分辨出乐曲的段落结构,当听到第一段主题再现时举手示意。
(三)、我的创造2:节奏创编 教师在演奏一段节奏主题之后,学生要即兴演奏一段与其对应的节奏。“对应”的含义是:长度与老师演示的相同;节奏与教师所演奏的不同,但末尾也要有段落终止感。教师与不同的学生交替演奏,教师始终演奏相同的节奏主题,而学生的演奏则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形成一个类似回旋曲结构的作品。(A—B—A—C —A)
(四)、总结全课
(五)、课时作业 创编节奏旋律,可以和家长合作完成。连绵白桦林(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跳蚤之歌》,学唱歌曲《跳吧!跳吧!》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3
2、学习创编集体舞。
3、在欣赏、歌唱、表演等活动中,了解东欧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跳吧!跳吧!》,并能根据音乐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跳蚤之歌》
1、简介歌曲: 《跳蚤之歌》的歌词选取自德国诗剧《浮士德》中的一段讽刺诗。原作借剧中的魔鬼讥讽德国封建诸葛亮候豢养宠臣的丑态。19 世纪以来,先后有贝多芬、里拉、柏辽兹等作曲家为此诗谱过曲,其中以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谱写的《跳蚤之歌》最为出色。歌曲的第一段曲调是叙述性的,接近于朗诵调。第二段 音乐模拟威严的颂歌,表现跳蚤穿上龙袍,狐假虎威不可一世的架势。第三段 把前面两段曲调综合起来,最后以掐死跳蚤的爽朗笑声结束全曲。
2、听赏歌曲《跳蚤之歌》,感受作品戏剧化的表现特征。
(三)、学唱歌曲《跳吧!跳吧!》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斯洛伐克民歌,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为《土风舞》,主要表现了人民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热烈场面。歌曲节奏明快活跃,情绪热烈奔放,旋律朴实流畅,全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第二乐段由各为八小节的两个重复乐句组成,节奏较第一乐段相对疏松,旋律舒展,表达了人们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2、让学生和着《跳吧!跳吧!》音乐跳一跳,在舞蹈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在此基础上自然地、顺畅地完成学唱歌曲的任务。
(四)、学习创编集体舞
1、先让学生观看波尔卡舞的录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2、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3、注意提示学生,对于不同的段落要在情绪上有所变化,包括队形组全的变化。
(五)、总结全课。连绵白桦林(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学唱《故乡》。
2、通过听赏《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及演唱《故乡》,了解和感受东欧各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相似性及其区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赏和演唱歌曲,了解和感受东欧各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相似性及其区别。
三、教学准备: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4 录音机、磁带、视频展示台、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歌曲:
1、《天鹅湖组曲》是由舞剧《天鹅湖》中的七首乐曲组成的,教材中选取了其中的两个片段。第二段是舞剧第一幕的终场音乐,也是第二幕的前奏曲。4/4 第二段选自舞剧第二幕中天鹅在湖畔嬉戏时,四只小天鹅跳的舞曲。4/4
2、观赏舞剧《天鹅湖》的相关片段。
3、对比两段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差别。
4、《波罗维茨舞曲》简介 又名《鞑靼人之舞》或《波罗维茨人之舞与合唱》,俄国作曲家鲍罗丁作。原曲是歌剧《伊戈尔王》第二幕中的一首合唱曲。
5、反复仔细聆听该曲,分析其结构,而后以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的各个部分配以打击乐伴奏。
(三)、学唱歌曲《故乡》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速度缓慢,气息宽广而悠长,曲调优美广袤,略带忧伤情绪,具有俄罗斯西伯利亚风格。歌曲以不完全小节开始与结束,旋律跌宕起伏,抒发了对俄罗斯河山的赞美之情。
2、反复听赏此曲,从音乐中感受俄罗斯民族坚韧粗犷的性格特征,感受歌曲柔美,富含深情的基调。
3、跟录音整体学唱,并选择合适的情绪和音色表现歌曲的独特风格。
(四)、总结全课连绵白桦林(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唱《蓝色的雅德朗》,并学习竖笛吹奏。
2、我的创造:找出旋律规律,进行旋律创编。
3、东欧音乐文化拓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三、教学准备: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音乐形象鲜明而集中,八六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乐段都包含两个重复的乐句。歌曲以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主人真切的思乡之情。故乡的海“雅德朗”,故乡的山“马里扬”,故乡的城“斯普利特”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情结。歌曲中多用装饰音——波音,使曲调委婉细腻、绮丽华美,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也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
2、做三度音程的视唱或发声练习。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5
3、复习八六拍的含义,感受八六拍的特点。
4、学唱歌曲: 1)、整体听唱《蓝色的雅德朗》这首歌曲。2)、聆听老师范唱这首歌曲。3)、自由练唱。这一乐段可以处理为独唱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也可以作二重唱表演。4)、全班用柔和的声音齐唱。
(三)、学习竖笛演奏《蓝色的雅德朗》
1、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运舌的力度不能过强,动作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要与乐曲音乐形象的内容,要求吻合以连音演奏为主,吐音时舌头动作要轻柔,气息应随着音高的变化加以调整,使发音连贯圆润。
2、在第九小节到第十小节连接时出现的“1a—bsi ”和第十二小节中出现的“bsi —la”应进行单独练习。
3、曲中第2 小节,第3 小节分别出现的“re”、“sol”上波音,演奏时注意抬指不能太高,时值不能过长。
4、在演奏二声部合奏时,要求学生做到节奏整齐,配合默契、音量均衡、音准、音色和谐统一。
(四)、东欧音乐文化拓展。(略)彼岸新潮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联系。
2、学唱《啊,苏珊娜》
3、采集与分享:美国黑人的历史。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啊,苏珊娜》,感受美国音乐的风格。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口琴、竖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歌曲
1、《密西西比河》(男声齐唱)1)、简介歌曲 这首美国黑人歌曲是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插曲,密西西比河是黑人的母亲河,它的哀愁和呜咽是黑人心灵的旋律。这首歌曲带有“布鲁斯”的色彩,情感压抑、悲伤。2)、听赏这首歌曲 讨论:从这首美国黑人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2、《捷瑞克之役》 1)、简介歌曲 这也是一首美国黑人歌曲,带有浓浓的爵士蓝调风格,歌曲以其强烈的节奏、明显的层次对比,紧凑的旋律推进给予人们独特的听觉冲击。《捷瑞克之役》— —紧如一触即发的箭弦,用音乐勾勒出一幅丛林战役的激烈画面。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6 2)、听赏这首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人们团结而紧张的情绪,以及无伴奏合奏中“静中有动,动中有序”的特点。
(三)、学唱歌曲《啊,苏珊娜》
1、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完成于1847 年,同年9 月11 日在匹茨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其后便不胫而走,风靡全国。翌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活泼的歌而直奔加利福尼亚。歌曲中几乎每个乐句都以后半拍的十六分音符开始,营造出诙谐、乐观的情趣。全曲几乎只是一个乐句重复,但丝毫没有单调、乏味之感。
2、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还可运用口琴或竖笛来伴奏。
3、模仿歌曲中主题乐句多次重复的作曲手法,完成课本中呈示的练习。
(四)、采集与分享:美国黑人的历史 引导学生自由结合,分小组,分任务,查找白人殖民统治和黑奴被贩卖的历史资料,分析在这过程中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相互渗透的背景。
(五)、总结全课彼岸新潮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蓝色探戈》,感受布鲁斯特有的韵律和节奏特色。
2、听辨节奏;选择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及其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积极参与节奏听辨活动,并能通过演奏乐器表现出自己对北美乐风格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蓝色探戈》
1、歌曲简介: 《蓝色探戈》作于1951 年,是一首著名的轻音乐舞曲。19 世纪末,在美国南方的黑人中流传着一种速度缓慢的“哀歌”,人们称之为“布鲁斯”,布鲁斯的内容主要是表达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后痛苦、忧伤、哀伤的心情的。
2、听赏:《蓝色探戈》(管弦乐)a.引子 1=D 4/4 b.主题 1=D 4/4 1)、引导学生听辨乐曲的主题重复了几遍,从而在旋律上熟悉作品。2)、复听乐曲时,要体验、理解,判断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风格及美感。
(三)、露一手:节奏听辨与合作表现。
1、说一说在《蓝色探戈》的哪一段主题中出现过下面的节奏。4/4
2、提示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关注探戈的基本节奏型,并根据乐曲的特点进行打击乐器的选择和伴奏。强化对《蓝色探戈》风格的感受。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7
(四)、拓展: 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及其相关的知识。由几个对爵士乐感兴趣的学生协同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请他们为全班同学作介绍。注意: “爵士”是中文音译,意为花哨的、活泼的、狂放的。彼岸新潮声(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蓝色狂想》,继续感受布鲁斯的韵律和节奏特色。
2、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感受该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感受该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蓝色狂想》(管弦乐)
1、歌曲简介: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在低音区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蓝色狂想曲 引子与主题 1=bB 4/4 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有舞曲风格。主题二 1=bB 4/4
2、听赏歌曲,听辨钢琴与管弦乐队配合的音响特色。
3、听辨比较课本中列出的两个乐句,找出不同之处。
(三)、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在加拿大平原地区广泛传唱的民歌,并且在美国也同样流行。这首歌产生于1870 年红河起义的历史背景下。那个时期,居住在曼尼托巴省红河流域的梅提个,爆发了加拿大历史上有名的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即红河起义。“红河谷”歌词最先版本就是描写了参加斗争的勇士们离开美丽富饶的家乡时,妻子或女友与其惜别时的感伤心情。
2、学唱歌曲:1)、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的高声部。2)、要求演唱时恰当地表现出歌曲感伤缠绵的情愫。
(四)、总结全课彼岸新潮声(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歌曲。
2、我的创造:1)、2)。
3、口琴吹奏《故乡的亲人》。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新教材 18
二、教学重点、难点: 我的创造1)、2)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口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啊,苏珊娜》
2、《红河谷》
(三)、我的创造1)、旋律组合
1、添加拍号与力度记号。做此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旋律发展的规律,强化对节拍、力度的理性认识。
2、课本中提供了独立的乐节,两个相同,两个各呈上下行。让学生尝试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段对完整的、流畅的、有较强终止感的音乐。
(四)、我的创造2)这是根据黑人音乐中不规则的重音节奏特点而设计的节奏练习。由两个打击乐声部组,沙球的节奏虽然没有切分,但是不规则的重音出现位置却带来了切分效果,这就是形成黑人音乐的动感与不稳定。鼓的节奏中包含了跨小节的切分音,增强了音乐的动感与不稳定性,这也是黑人音乐节奏丰富的体现。
1、在做练习时,不仅要注意重音的表现,尤其是弱位的重音,而且还要注意两个乐器声部音的配合。
2、对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尝试为节奏谱配置第三个声部的节奏,做三声部的打击乐合奏,还可以尝试着创编其他富有动感的节奏。
(五)、口琴演奏《故乡的亲人》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回顾,练习和感受,对比巩固“新式单音奏法”和“复音伴奏”的口琴演奏技巧,通过《故乡的亲人》的口琴吹奏练习,进一步感受思念,回忆和怀旧的音乐情绪。
(六)、总结全课
第二篇:六年级音乐教案
六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旋律创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旋律创编练习、继续培养学生运用乐谱的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2.通过模唱旋律,进一步巩固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及正确演唱其音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地演唱曲中的半音及弱起唱法。
2.能创编出优秀的C宫调乐句。
三、教学准备:
节奏卡片、电教板
四、教学过程:
1.用跳格子游戏复习节奏。
(在4张大形的彩色花形卡片上分别写上四种节奏,然后让学生用1分钟时间分别读一读上面的节奏。)
宣布游戏规则:
请出2名学生、1名学生拍读其中的一张卡片,另一名学生跳到地上相应的花形卡片前,连续跳对3次的学生即可反过来拍读,让刚才拍读的学生现在也跳到相应的花朵卡片前,两人都跳到对门即可各点一名其他学生,继续刚才的游戏,如果一个对的一个错的,则由错的学生罚演一个节目。
2. 出示板谱练习
齐读节奏句子。
师在板谱中示范怎样创编旋律:
3.师选择优秀的创编旋律弹一弹,让学生唱一唱,感受自己创编成功的喜悦。
4.游戏:“我来唱你来点”
师唱:“第一间上ddd”,一名学生在电教板上指出相应音位。
师唱:“mimimi,在哪里?”该名学生再指出相应的格子。
如此类推,让该名学生跳出一个降调中的各音。
第二课时 绿藤儿爬满小窗口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灵巧活泼的声音和悠长深情的声音,富于对比和有表情的演唱
2. 通过学唱《绿藤儿爬满小窗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灵巧活泼和深情悠长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歌唱过程中的气息控制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歌曲《绿藤儿爬满小窗口》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练声曲,主要要运用灵巧活泼和悠长深情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
(二)、学习歌曲《绿藤儿爬满小窗口》
1.以提问方式导入
播放《绿藤儿爬上小窗口》
2.揭示歌曲题目,再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3.第三次听歌曲,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边听边看谱,找一找相同的乐句(第一和第二乐句,第三和第四乐句是相同或相似的),教师用比较法来教授。
4.随教师模唱歌谱。第三乐句中的变化音用听唱法一带而过。
5.用听唱法让学生自学唱词,找出有困难的地方一起练习,巩固难点。
6.有表情的演唱
教师小结:可以请班上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生活变化,课后向父母或爷爷奶奶询问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要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欣赏《智斗》 京剧锣鼓《急急风》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感受京剧音乐的独特表现力。
2. 通过学习京剧锣鼓《急急风》训练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加深对京剧锣鼓表现力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艺术和感受京剧唱腔的特有韵味。
难点:在京剧锣鼓《急急风》演奏中能注意倾听其它声部,增强合作能力。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智斗》片段、京剧《沙家浜》片段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智斗》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京剧音乐(无唱词)观看京剧脸谱。(可以是多媒体展示或美术课中的作品),使学生对京剧的唱腔和伴奏影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教师简单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及有关京剧的知识,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戏。
2.揭示新课内容。
教师简单介绍京剧《沙家浜》的故事梗概。
3.播放《智斗》,感受这一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4. 次听《智斗》,进一步感受京剧唱腔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随录音哼唱,说一说京剧在唱腔上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字多音的拖腔。
5. 请学生跟着教师试着唱其中的几句,对京剧中运用的一字多音的拖腔,可以京剧唱词的韵脚、咬字吐字与四声运用等方面去帮助学生体会。
6. 分组分角色表演。
让学生展开想象,以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用动作或表情模仿剧中的人物表演。(可同时播放该段录像,方便学生模仿。
(二)学习京剧锣鼓《急急风》
认识不定数反复记号。
拓展活动:课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喜欢的京剧作品,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第二课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及板胡独奏《大起板》,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
听赏乐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导入: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2.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3.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5.学习歌曲
(1)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
(2)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歌曲
(3)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
(4)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5)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6.分角色演唱:
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7.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
1.导入: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2.学生初听歌曲,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3.分析
4.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分析
三、欣赏《小放驴》
1.导入《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2.初听:边听边想:乐曲表现了什么?
3.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
5.学生跟着想象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大起板》
1.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学生边听边想: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3.分析:
(1)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2)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3)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4.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5.复听
第三篇:六年级音乐教案
六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抒情、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3、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猜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采茶灯》、《铃儿响叮当》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土耳其进行曲》、《邮递马车》、《雪橇》
教学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创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单独辅导
2、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愤。
目 次
课 题 周 次 节 次 我的祖国 1 2 爱心的奉献 2 2 西南音韵 3-4 4 丰收乐 5 2 音乐家贝多芬 6 2 京调 7 2 海峡两岸 8-9 4 卖火柴的小姑娘 10 1 马车和雪橇 10-11 2 新年音乐会 11-12 2 选唱选听 12-13 3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课 后 小 结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1)、视唱全曲,(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1)、默念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4)、视谱((5)、学唱歌曲(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复习下滑音
三、音程练习:
1、单音程:
2、和声音程:(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
(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1)、复听全曲
(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
(4)、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听赏 《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
1、复习歌曲《老鸟,小鸟》
2、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3、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教学用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猜 调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山乡的彩云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
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音乐家贝多芬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第六课 京调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l)、说一说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表演形式
欣赏与分辨 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师: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第六课 京调 课时:2—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3、聆听《京调》,表演《说唱脸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
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四、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题:愿祖国花好月圆 课时:2—2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师:我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台湾回归,台湾同胞也时刻盼望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台湾海峡割不断的!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时:1—1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题:邮递马车 课时:2—1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
2/4 0 05 |35 36 |56 5ⅰ|5ⅰ 54|24 2 ||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时:2—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2/4(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5、讲解弱起。(B部分)
6、跟琴试唱歌词。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第四篇:六年级音乐教案
备注:本册教材内容较多,与本学期的课时安排不符,我们只能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
第一单元:《长城歌谣》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长城放鸽》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以聆听前奏导入。学生 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歌曲教学、1、出示曲谱
2、听琴试唱歌谱。
3、有感情的读歌词。
4、装词。
5、完整演唱。
6、用竖笛吹奏。
7、师生小结。
三、下课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长城谣》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
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略)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
1、学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 61 3·5 3211-----| | 改为上行旋律556132|1------|| 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
3、教师归纳:旋律要素对音乐作品的作用和影响。
(四)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
试分析歌曲中第二、三乐句节奏的松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学总结
音乐要素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节奏结合和旋律的进行,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学习音乐要素,了解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并从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时
课
题:《孟姜女哭长城》 课
型:欣赏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教学重、难点: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课: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孟姜女,感受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吧
一、歌曲教学(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二、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四、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五、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六、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学唱两首英文歌曲》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 一 课时
课
题:《OH!SUSANNA》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热情,使他们感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即兴创作表演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积极参与精神。
2、过程与方法:能用断、连的演唱技巧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1)讲故事:在阿拉伯神话故事里,有一张神奇的魔幻飞毯,有一个小男孩坐上它去过想去的国家。今天飞毯带我们去一个地方,去哪儿?哈!我们可以从这段音乐《噢!苏珊娜》中找到答案。
2)音乐律动:随音乐节奏做原地跑跳步。3)解疑惑:“到哪儿呢?”
3)简单作曲家、创作背景及美国人文知识。
3)出示图片:头戴牛仔帽,脖子系方巾,手抱吉它的乡村歌手。
(二)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1)感受音乐并讨论:音乐使你的心情怎样?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老师指导并给予评价。
2)“选帽子”游戏:学生选择各种颜色的牛仔帽图片贴到黑板上,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用颜色及图谱表现音乐结构。
1)小组探究:仔细听音乐,把相同乐句用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方巾表示,不同乐句用另一种颜色、另一形状的方巾表示。
2)听乐曲,随教师的琴声模唱旋律。
大家熟悉了这首乐曲,我们可以试着用“la”来唱。比比谁唱得准确。
(四)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1)首先调整坐姿,然后有节奏地、轻声、高位置的朗读并理解歌词。歌词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2)教师示范演唱,关注难点的解决。
使用打击乐器铃鼓、木鱼:大附点(Ⅹ· ⅩⅩ)(嘭·哒哒)小附点Ⅹ·Ⅹ(嘭·哒)
情境设计:采用角色的口吻表达:当我思念朋友亲人的时候,我心爱的五弦琴发出(Ⅹ· ⅩⅩ)(嘭·哒哒);当我们欢乐地歌唱、尽情舞蹈时,五弦琴会这样响起Ⅹ·Ⅹ(嘭·哒)
3)能用断、连的演唱技巧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
4)变化的演唱形式:轻声地集体唱——欢快地小组唱——个人表演唱
(五)创设舞台、拓展延伸 1)听音乐,创编音乐活动 吉它组;一边模仿吉它的演奏姿势,即兴创造表演各种演奏场景,一边哼唱歌曲。方巾组:借用自身配带的红领巾随音乐创编动作。如挥舞、摇摆等。
帽子组:创编集体舞。如以跑跳步为基本步伐,小组创作圆圈舞、双人舞、邀请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时
课
题:《铃儿响叮当》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过程与方法: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二、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单簧管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单簧管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课时
课
题:《盼红军》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激发我们对大人民子弟兵的的热爱与歌颂。
2、过程与方法:过歌曲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视唱练习掌握音准、熟悉乐谱。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音乐?谁来告诉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呢?
解放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过草地------小结:红军的生活是艰苦的,战争是残酷的,但就是他们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所以红军是英雄,是勇士,我们想不想向他们学习?
3、排队形:女生分两竖排面对面排至两侧,扮演老百姓和女游击,在战斗中她们同样是英雄;男生两两对齐,排成两竖排在中间,扮演英勇的解放军。不过要记住胜利的队伍离不开严明的纪律。
跟音乐原地踏步。我们是英勇之师,胜利之师,要收腹挺胸,精神抖擞的。
4、手握空拳作背枪状行军。前面有敌人怎么办?隐蔽、卧倒。慢慢前进,趁敌人还没有发现,射击------消灭敌人。我们红军有没有胜利?响亮地回答。
5、这座城市解放了,红军整理行装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城来。想象一下,受尽苦难的老百姓一见到红军会怎么说呢?亲人哪,我终于盼到你们了。
6、揭示课题:《盼红军》四川民歌
二、巩固歌曲。
1、这首歌曲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复习一下。齐唱歌谱和歌词。
2、同学们,我们怎样做能把歌曲的意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讨论的问题。
看黑板上出现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演唱形式”,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五段歌词用不同的情绪、速度力度、演唱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第一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问学生听出了什么?有点悲伤,为什么呢?我想起了冰天雪地里的老百姓,还有雷锋,在这么冷的天里,他还会上山砍柴吗?有谁知道雷锋小时侯那悲惨的事情?他只是旧社会悲惨世界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一段情绪是什么?唱悲伤的、凄惨的曲子用什么速度,什么力度?演唱形式呢?老师范唱,指导学生唱出感情。
3、逐段讲述、讨论完成以下表格并唱一唱。
段落
情绪
速度、力度
演唱形式 第一段
悲伤地、凄惨地 稍慢、mp
女声齐唱 第二段
优美地、舒展地中速、f
女声独唱 第三段
急切地、喜悦地 稍快、f
男声齐唱
第四段
高兴地、活跃地中速、f
全体齐唱 第五段
兴高采烈地
中速、ff
轮唱 结束句
兴高采烈地
渐慢、齐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艺术合作。
1、同学们唱得太感人了,连我都被感染了。想一下,象亲人一样的解放军就要来了,如果我们是当地的老百姓会准备些什么来欢迎他们呢?你认为他们最需要什么呢?为什么?请同学们用小故事来描述,如“过草地”、“一个苹果”、“金色的鱼钩”、“丰碑”------他们是解放军也是英雄,英雄要戴什么?我希望今后的你们一个个都是刚强、英勇的男子汉,或者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屈服的。
2、分组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认真作业,然后互相参观,评出优胜,鼓掌表扬。
四、综合表演。
1、按照开始时队行排好。女生在两边手拿好画作夹道欢迎状。男生作握枪状。后面的动作可自由发挥。例如最后高潮出可跳跃、拥抱、欢呼!
2、;跟音乐完整地表演一次,掀起高潮。
五、小结。
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解放前红军的歌曲?听《红星歌》,然后整理东西和着音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教室,完满结束这一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时
课
题:《浏阳河》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技法演奏《浏阳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通过类比欣赏《又唱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
教学重点: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
(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回答
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
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 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用棒指谱)
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
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听乐句模唱
(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师示范一两句)(4)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
(抠一抠最后两句演唱的旋律感觉)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
(7)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生: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
(8)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9)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10)完整演绎(领+齐+伴)
(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
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
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
4、让我们再次欣赏。(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5、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弹奏)
四、拓展欣赏——简析体验
1、刚刚老师演奏的这一小段旋律就被运用到了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中,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首歌曲。(欣赏)
与学生共同简析后两首曲子都引用了原曲的旋律元素,每一首歌曲也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新气息,具有时代的味道。
2、师:《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流行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它更是伴随奥运唱响了世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课
题:《沂蒙山小调》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此歌曲,让学生了解山东民歌风格韵味
2、过程与方法: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通过类比欣赏《又唱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教学重点:学会唱《沂蒙山小调》,感受民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3分钟
设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节奏特点,体会歌曲的节拍。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旋律。学生模仿老师拍击《沂蒙山小调》的节奏型,老师伴奏。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山东的民歌《沂蒙山小调》。2新授:17分钟
(1)请学生看山东文化的演示文稿或录像片。
设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山东山东临沂地区文化的了解:进行情感的铺垫。体现地方文化和音乐学习的融合。看录像片:(或者演示文稿)
出示:祖国政区版图:指示山东的地理位置:学生讲述沂蒙山的历史,革命老区的故事,游击队的故事。红嫂支援解放军的故事等。歌曲简介:简单的和学生交流:谁知道山东产什么?(烟台梨、枣、寿光苹果、)谁会说山东话(让山东籍的学生说说)整合班内学生的资源。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设想: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习惯,在学习每首歌乐曲之前要主动探究的学习,预习,把和歌乐曲有关的文化内容,通过我们的班班通网络,达到资源的共享,学生看演示文稿,(教师给学生做示范,今后查完资料也要试着作演示文稿的样子给大家看)山东地方文化和民歌的分类与歌曲视听。下面我们比赛:谁能很快的学会歌曲:设想:完整的感受歌曲的风格:听录音范唱:(2)学习歌曲:
设想:学习歌曲:10分钟目的:通过:听、模仿、理解歌词等环节引导学生基本学会唱歌曲。培养积极、认真、探究的学习态度和良好习惯。(A)听歌曲录音,感受民歌手歌唱的音色、感情。(给学生完整的印象):出示大歌片:实物投影仪:提示:a有的同学在轻轻的跟着唱,老师喜欢这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同学真聪明。b比一比谁学的最快。2-3遍争取学会。c请你说说哪好听?为什么好听?生:尾音/觉得很愉快、旋律优美。(B)学习歌词:
学习歌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梁(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那个)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小结: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衬词和拖腔的应用,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感情。(C)注意:ang ao 韵母的归韵,口形的统一。
请同学们念一遍歌词。不懂的地方,小组学习:生互相提问、回答、理解歌词内容。
(D)学习唱歌词:请学生跟录音学唱一遍,提示:同学们唱歌的时候都在看歌片,注意力很集中,你们这样认真的态度让我很高兴,我们再学唱一遍,好吗?(E)学生跟录音学唱第二遍。师指歌词。你认为有哪些不好唱的地方(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重点解决实际的难点:方法:画拍。唱准长音的拍值,范唱 重在吐字,感情表达。)你们想听王老师唱一遍吗?师范唱。
(F)我们跟着老师的伴奏来唱一遍好吗? 解决音准问题:
a休止符要唱得准确,段与段连接要注意停顿:一字多音唱准,不能换气。b山歌特色的表现:终点体会“鱼咬尾”的。
(G)唱歌谱:要想准确地唱好这首歌,我们还要学习一下歌谱,我们小学生要精通简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下歌谱。师指投影仪下的画好斜线拍的歌谱。请口琴好的同学试奏,为大家伴奏。
重点揭示:“鱼咬尾”的部分:看大歌片,讲解:什么是鱼咬尾。小结:这种句头接句尾的创作手法,就叫“鱼咬尾”,你能举例吗? 诗歌中的、以前学的歌曲:《童谣》
真好,同学们果然聪明,你们只经过几遍的学习就自己学会了唱这首歌,继续努力呀!大家学会了唱这首歌,那么怎样唱得更好听呢?大家回忆一下以前学的学习方法:
三:处理歌曲:(10分钟)目的:处理歌曲唱好歌曲:归韵、口型的统一/气息的统一/音乐形象的塑造。
要想唱好这首歌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归韵和口型:歌词要唱好:大家画拍、讨论、重点练习:(小组学习)哎
1、好、哎
2、光几个字各唱几拍?
注意归纳、训练:归韵:老师指出句尾的音、学生回答并且练习唱好:哎,(共唱4拍)唤气:好(一字多音共唱六拍,连线,要唱的连贯),光(五拍、连线),跟读一下:要求咬住字头:声母。保持字尾:韵母。口型要统一。练习一下。小结:正是衬词和拖腔表达了沂蒙山人民对家乡的热爱。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环球音乐探宝八再行欧洲》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
题:《TIK TIK TAK 》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希腊民歌TIK TIK TAK,充分感受希腊人民的欢快活跃的个性。
2、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的过程中逐渐领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希腊民歌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的唱法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十六分节奏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初步介绍希腊:
1、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包括附近许多岛屿,陆疆同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土耳其为邻;西南濒 地中海,东临爱琴海。希腊国旗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四道白条和五道蓝条相间组成。左上方有一蓝色正方形,其中绘有白十字。九条宽带表示“不自由毋宁死”,这句格言希腊文共有九个音节。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对基督教的信仰。希腊国旗
2、歌曲学习:方法播放歌曲录音
3、学生跟唱:教师领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欣赏其他希腊歌曲
知识拓展: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当然神话井非历史。事实上,古代奥运会所以在古希腊出现,是由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铸造成的一个客观历史现象。—般历史学家都认为,从公元前776年始,竞技表演以比赛形式出现,因而人们通常把这作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始年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课
题:《小鸟》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掌握两个声部的歌曲演唱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波兰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小鸟》
简单介绍波兰:波兰共和国(简称波兰;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个东欧国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早在6~10世纪中叶,西斯拉夫的原始公社就开始逐步解体,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10世纪中叶,以格涅兹诺为中心的波兰部落逐渐统一了其它部落。皮亚斯特(Piastów)家族 的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960~992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公元996年,波兰接受基督教。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Boleslaus I,992~1025在位)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学习波兰歌曲小鸟
1、齐读歌词,熟悉意境
2、试唱旋律,体会音准
3、歌词填唱,感受歌曲
4、教师指导,及时改正
三、欣赏其他几首波兰歌曲
1、教师播放录音
2、学生欣赏讨论
3、波兰名人录: 提起波兰,人们自然会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好手角逐,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课
题:《卡林卡》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掌握两个声部的歌曲演唱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波兰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介绍俄罗斯民歌特点
前苏联民歌富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歌词多是颂扬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人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和目标。听他们的歌,会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的生活,并用双手去建设美好的未来。许多歌曲也歌唱爱情、歌唱友谊。告诉人们要互相友爱。这些歌曲感染着我们的群体,激励着我们去为理想而奋斗。
二、欣赏俄罗斯民歌卡林卡
三、听唱法学习歌曲。
四、教师与同学观看俄罗斯民歌表演,体会俄罗斯歌曲的风格。
五、继续讨论,搜索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音乐创作-京京冰冰学写歌》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
题:《京京冰冰学写歌》
课
型:音乐创作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创作,学生能利用已经积累的歌曲创作知识,联想“情”、“景”、确定歌曲的基本情调、寻觅歌曲节奏与音调学出主题。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音乐创作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本课的两位主角京京和冰冰
1、年龄:小学六年级学生
2、爱好:唱歌、跳舞
3、要求:想当小小作曲家
二、作曲的基本要素:
1、创作歌词
2、确定歌曲的基调
3、寻找节奏音调,写出音乐主题
4、介绍几种方法
三、学生开始看创作实例
1、月亮娘娘。逐步定出基调
2、学生开始写作品:太阳公公
3、学生作品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走进音乐大师----舒伯特》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 一课 时
课
题:《舒伯特》
课
型:欣赏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舒伯特生平教学难点:了解舒伯特生平教材分析:
“创作旋律片断”是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将已学过的音乐知识技能进行带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性运用,以巩固所学内容、发展创造力,并起到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和丰富学生的音乐语言的作用。歌曲创作就是用另一种语言——音乐语言,来描写生活,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小学阶段,就是要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有创新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
(二)欣赏
1、《魔王》(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
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②
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收集中外艺术歌曲。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二课 时
课
题:《野玫瑰》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变音记号的作用,并能唱准歌曲中的升降记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歌曲学习,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歌曲的创作意境,体会两首世界名曲的风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能听辨歌曲的节拍。教学重点:认识半音、全音变音记号,并了解他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复习回旋曲结构和切分节奏。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歌曲《野玫瑰》。
(二)、活动与练习:
1、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的旋律。a)听辩变化音。
(三)、常用变化音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听辩变化音。(练一练④)
(三)、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书写方式。
(四)、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练习曲。(练一练①②)
三、学唱《野玫瑰》
(1)、听录音范唱,感受变化音的音响效果。(2)、学习带声记号的乐句。(3)、学习曲谱,跟琴进行。(4)、学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5)、歌曲处理。(6)、跟录音伴奏演唱。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课
题:《鳟鱼》 课
时:第24课时 课
型:欣赏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歌曲《鳟鱼》
2、过程与方法: 体会大小调在音乐中的情绪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舒伯特生平及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歌曲,分析音乐的调式,掌握歌曲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情绪。教学难点:能够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步入教师。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你们喜欢钓鱼吗?钓鱼时的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被钓上来的那条鱼,你有何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笔下的那条鱼的名运如何?(看着歌词,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感受。学生1:小鱼太可怜了,同情那条小鱼的命运。学生2:渔夫太可恨了,阴险、狡诈。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这是舒伯特在1817年仅有20岁时写的一首抒情歌曲。同学们也收集了舒伯特的相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舒伯特及其作品。舒伯特,奥地利人。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浪漫乐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创作的作品体裁丰富,形式多样。他创作的歌曲共六百多首,有“歌曲之王”的美称。著名的音乐的作品有《鳟鱼》、《摇篮曲》、《小夜曲》等。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
三、深入歌曲的内容再次欣赏音乐的层次。(第二遍聆听)
学生1:音乐划分为两部分:第一次分明明亮,第二次声音较前者有所变化,声音边得低沉了。
学生2:音乐分为三段:第一段描写了鱼儿的自由、快乐。第二段描写了渔夫的阴险。第三段描写了渔夫把小鱼钓上钩。教师:两位同学说的都对。《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做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我们先来体会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带有鳟鱼在水里遨游画面的音乐),请大家看画面、听音乐、谈感受。
教师:音乐听完了,请问大家对哪一乐句印象最深,能给大家哼唱出来吗? 学生:哼唱教师:这正是音乐的主题,它的旋律明快、流畅,形象地描绘了鳟鱼在潺潺流水中遨游的情景。(反复与学生一起哼唱音乐主题并分析第一部分及两段歌词:轻松自由的音乐主题表现了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水里快乐的嬉戏。伴奏音型活泼轻快,节奏平稳,中速,力速平和。)
教师:现在我们来听音乐的第二部分,请大家注意乐曲与第一部分的区别。(在经过一个短短的低沉急促的间奏后,进入到音乐的第二部分,这段音乐表现了渔夫的冷漠与残酷。由于情绪变得暗淡、压抑,因此调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大调式转入小调式,旋律和伴奏音型紧张起来,钢琴奏出的细碎的不稳定的音符,表现了不平静的水面和作者忧心忡忡的心情。扩展知识:
二、作品分析
第一乐 章是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钢琴奏出了以分解和弦出现的引子,接着小提琴唱出了优美宁静、朴素安祥的主部主题。主题稍作扩展后,钢琴奏出了颇富抒情风格的副部主部。在较严谨的展开部和再现部后,音乐以短小的尾声结束。这个乐章具有温婉明快清澈的感觉,乐思优美而浪漫。
第二乐章是行板,二段曲式。整个乐章静谧轻柔,钢琴奏出缕缕飘弥着奥国北部阿尔卑斯山岳地带气氛的歌谣风的旋律。中提琴抒情的吉普赛风格曲调交织着既温柔又忧愁的情感。二段音乐在反复后结束。这个乐章形式单纯,但相当妩媚而可爱。
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急速、轻快而精神充沛的主题以及弦乐与钢琴的问答显示出诙谐的情绪。中段是维也纳舞曲风的恬静而又愉快的音乐。第四乐章是变奏曲式。脸炙人口的旋律描绘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游的小鳟鱼。小提琴优美的主题后,钢琴弹出第一变奏。第二变奏由中提琴主奏。第三变奏是借大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浑厚的主题,沉重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第四变奏是强大的和弦和阵阵的哀伤,好象是渔夫投网和小鳟鱼的挣扎。第五变奏大提琴奏出同情和忧伤。尾声中优美的主题再现,诉说着自由欢乐的永恒和美好终将到来。第五乐章最快板,二段曲式。华丽而充满力感的音乐充计表现了作者在夏季愉快的旅行中明朗而宽阔的胸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音乐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这部作品有两个独特之处。通常五重奏的编制都是钢琴加上一组弦乐四重奏(即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也称为钢琴五重奏。而舒伯特的这部作品,却是由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构成。减少了一把小提琴,增加了一把倍大提琴,使作品的低音声部浑厚、深沉。强大的低音使人倍感过瘾。特别是现代的爱乐者,有了出色的聆听器材对低频的上佳表现,加之人们
对低频的偏爱,在此曲中便可尽情地享受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整部作品由五个乐章构成(一般为4个乐章)。全曲便形成了一首规模较大的室内乐作品。
这首《鳟鱼》篇幅将近40分钟。我把整个作品看作对溪水、鱼、渔夫以及三者关系的表现。第一、第二乐章我设想渔夫还没出现,所以是鱼与水在那样一种幽静而美丽的自然里的美妙交融。第一乐章钢琴表现的鱼的戏水,我简直能感觉到尾鳍在水中舒展和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而当弦乐表现水流的交叉融合之后,钢琴反过来再表现溪水的清澈与晶莹,弦乐变成鱼儿在水中像箭一般穿梭。这种戏水的神妙只有在舒伯特音乐中才可以听到。
舒伯特的音乐常常是围绕一个极抒情的舞蹈化音型不断地通过轻重变化处理,变化出一连串精致的趣味。比如这个作品的第三、第五乐章。我常常觉得这些自然的、不是刻意得来的趣味中有太多的神秘性。这也是舒伯特音乐中甜美的舞蹈性可以甜而不腻的真正原因。听这部作品要注意低音的效果,注意大提琴低音提琴与钢琴的对比,别忘了舒伯特是为大提琴演奏家所作。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全球小朋友大联欢》
教材页码:
教参页码: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一课 时
课
题:《全球小朋友大联欢》
课
型:综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听说那个来自全球的各种音乐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聆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停地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书上第8页的联欢会内容
二、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听辩猜出是哪个国家的音乐。
三、目录:
1、中国:太阳出来喜洋洋
2、美国:苏珊娜
3、俄罗斯:卡林卡
4、印度尼西亚:
5、墨西哥:
6、塞内加尔:法图姑娘
7、新西兰:哈卡
8、日本下雨啦 四:学生分组听赏
五、歌曲表演:同学们化装成各个国家的人民来载歌载舞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六年级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 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3.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4.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浏阳河” ;第二单元“哩哩哩” ;第三单元 “幸福快车” ;第四单元“世纪之约” ;第五单元“龙里格龙” ;第六单元“撒尼少年跳月来” ; 第七单“落水天” ;第八单元“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第九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十 单元“我们的音乐天地”。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 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 表演、集体舞、活动等。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本学期,请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识 谱视唱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 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 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第1周 第一课《浏阳河》,演唱《浏阳河》听赏《洞庭鱼米乡》 第2周 第一课《浏阳河》,演唱《斑鸠调》
第3周 第二课《哩哩哩》,演唱《哩哩哩》,听赏《放风筝》
第4周 第二课《哩哩哩》,演唱《春风满小城》 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第5周 第三课《幸福快车》,演唱《幸福快车》,听赏《化装舞会》 第6周 第三课《幸福快车,演唱《拉库卡拉查》
第7周 第四课《世纪之约》,演唱《五十六个名族》,听赏《闹元查尔达斯舞曲》
第8周 第五课《世纪之约》,听赏《第十三随想曲》和《G大调小步舞曲》 第9周 第六课《龙里格龙》,演唱《龙里格龙》,听赏《京调》《苏三起解》 第10周 第七课《撒尼少年跳月来》,听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11周 第七课《撒尼少年跳月来》,音乐游戏 《碰碰对》
第12周 第八课《落水天》,演唱《落水天》 听赏《旱天雷》 演唱《什么结子高又高》听赏《槟榔树下摇网床》
第13周 第九课《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14周 第十课《我们的田野》,演唱《校园夕歌》 《蜗牛》
第15周 第十课《我们的田野》,听赏《拉德斯基进行曲》谱写歌曲,各自演唱。
第16周 选唱选听部分,演唱《种太阳》 第17周 复习歌曲 第18周 期末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