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04:5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纵观很多优秀教师上课,良好的语言技能总是必不可少的,精彩的科学课堂也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语言的千锤百炼。那么,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说好专业术语,让课堂多一点“科学味”。

科学性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科学概念或规律阐述以及介绍科学知识时,必须要尊重科学事实、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确保用语准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更不能说错或者信口开河、随意编造专业术语,误导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内容有“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三个领域的内容,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这种专门学科,知识面涉及较广,显得有些杂乱。而很多科学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或者兼职科学教学,甚至对理科出身的专业科学教师来说,这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概念及知识,也难以面面俱到,准确把握。在教学中,可能经常出现混淆概念、用词不准的现象,如将“溶解”说成“溶化”,将“音高”说成“音量”等。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应从自我做起,加强学习,丰富科学知识储备,避免错从口出,让教学语言更科学、准确。

二、说话有逻辑,让课堂更严谨。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向学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这就要求科学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规范,符合逻辑,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果错误,甚至前后矛盾。如教师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指导性的示范语言一定要准确。在实验需要用到专业实验器材,如酒精灯,温度计,天平,量筒等,教师在介绍使用方法时,一定要说得准确、规范,使学生得操作更规范。

三、说话简练、幽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生在学习时,更多的时候是“亲其师,信其道”。有时尽管对学习内容本身不感兴趣,但因为对教师的喜爱,也能将该学科学得很好。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时,除了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个人魅力。而富有艺术性、幽默感的语言往往能给教师增加很大魅力。在科学课堂中,科学老师的语言应追求简练、有幽默感,少些口头禅,少些重复、没用的话,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生硬、啰嗦的语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最终会导致对教师的厌烦,并逐渐磨灭对学习的热情。

如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做一些观察、实验或其它类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展开探究。而在这些活动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没有预设到的情况,可能会给教学带来阻碍。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做到活而不乱,灵活的驾驭,除了课堂设计要合理外,教师的语言尤其显得极为重要。学生在做实验前,教师一定要用简练而清楚的话语让学生明白要研究什么,要观察什么,要思考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否则学生就会无所适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在实验时,容易出现学生试验时会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使课堂过于混乱,不明白实验方法导致屡次失败或者不听教师口令,继续进行实验等干扰到课堂教学的现象,教师如果武断制止甚至批评,会立即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对课堂进行调控,让教学顺利有效继续开展。有的老师会放低姿态,用礼貌的话语请学生听自己说,如“同学们听老师说几句怎么样?”、“老师有话想说,同学们能安静下来吗?”;有的老师会用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你们只顾着和桌上的新朋友打交道,我都吃醋啦”等,优秀的教师总能用各显神通的语言再次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学习,同时又让课堂充满快乐的氛围。

四、说话找时机,给课堂留些空白。

科学课的主旨在于探究,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多给学生自己发现、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需要时给以及时的引导和启发。而经常看到有的教师深怕学生不懂、担心教学时间不够等,总是会滔滔不绝,不管学生是否需要,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结果教师说得累,学生听得累,学生依旧不知所以然。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说的机会,缺少安静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不妨忍一忍,管住自己的口,除了必要的讲授、课堂组织需要,应多把机会留给学生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让课堂留些空白,让课堂留有空间。

那教师该什么时候说呢?得找时机,得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如在学生迷惑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在学生欲言又止,不知如何表述时,在超出学生知识范围,不可能知道时等等。而且教师即便找准了说话时机,更要把握好说话方式,不能简单告知,应学会循循善诱,让语言更有启发性。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师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例如在科学课中,教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能用其它方法试一试吗?”、“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等,既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又能鼓励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创新,让学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发展。

五、用好评价语,让课堂更真诚、有效。

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评价语言有着判断、指引、激励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往往能左右他们的情绪,并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小学科学课课堂中,也不例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除了听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课堂纪律表现等常规方面,科学课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中表现、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原则,评价语言应真诚、具体,立足课堂,对学生有实际意义,既要能促进、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其自信心,也要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及努力方向。如不能简单的夸奖或者否定,少说、慎用“你真棒”、“你真聪敏”、“你真厉害”等或者“你不对”、“你错了”等字眼。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做得好或者不对,更要让学生明白他好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如表扬学生时可以说“你发言真有条理!”、“你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你很善于倾听”、“你们小组分工很明确”、“你们小组合作真默契”、“你们小组知道讨论时要轻声”等;鼓励学生时可以说 “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别紧张,大胆说”、“别着急,多试一试”等;批评时亦不能过于武断,要委婉,这样不仅使学生维持学习的信心,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也是能力的教学,理性思维的教学,是学生探索科学之美的征程伊始。教师机智、艺术的教学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打开科学奥秘的大门,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是理想科学课堂的保证。

第二篇: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工具和媒介,如果说不懂得一个民族的语言就不懂得它的文化的话,那么可以说,不懂得数学学科的专门语言就不懂得数学。数学语言其本身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没有任何感情表现力的,因此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课堂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而且应当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们掌握;在确切掌握后,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数学语言的表现力,增强其特有的美感。数学教学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情感的交流,因而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数学教学语言要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严谨、科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教学中对各种数学概念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要求就更高。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

请看下面的案例: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加法时,给学生作直观演示:“同学们看老师左手拿几根小棒?(生答 3 根),再看老师的右手拿着几根粉笔?(生答 2 根),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生答一共是 5)。”教师边说边写了 3+ 2 = 5。接着老师要求学生口头编加法应用题,有个学生举手就说:“我家有4个板凳,1台电视机,一共是多少?”这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一共是5。由于教师选择的实物教具不确切,同时加之教师语言表达的不完整,使学生把不是同一类的加在一起(4个板凳+1台电视机=5),把学生教糊涂了。

这些问题的存在更说明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具有严谨。数学中的术语既不能增加内涵又不能减少外延。说话要有条理,不要颠三倒四,教学中的讲解和提问语言要准确,吐词要清楚,态度要和蔼,问题要严密,把抽象化为具体,把深奥化为浅显。要提高课堂效益,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在“教”学上下功夫。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应把科学性放在首位.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学”,“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数:数学上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概念.”而数学是我们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显然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再比如说“除”与“除以”,3除5等于,但是3除以5等于,这两个的结果明显是不相等的,而且数字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的3是除数5是被除数,后一个的3是被除数5是除数.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错误,会导致教学的失败.优秀的数学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数学教师要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必须提高数学专业知识的水平,特别是数学概念要分辨清楚,不能有一点含糊.而这是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二、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台湾诗人席慕蓉有这样一句诗:“在最静寂的角落里,有着最热烈的声音。”这句话能够代表许多学生的心声。成长中的许多时候,学生希望老师有一双敏锐洞察力的眼睛与一颗异常丰富敏感的心灵,希望能够发现他们内心里的彷徨、蠢动,希望能够给他们一种力量与信心。我想,一名优秀教师应该会从蛛丝蚂迹之中敏感、敏锐、敏捷地捕捉到切入点,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象催化剂一样,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与其汇合,发生反应,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神经,促其深入思考,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才能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请看下面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如何从理解1/2的含义迁移到理解1/3的含义呢?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来表示。学生找出第(2)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因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第(1)个图中没有把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所以每份不能用1/2来表示。第(3)个图里的涂色部分也不能用1/2来表示,因为第(3)个图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该是它的1/3。这样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很自然地把理解分数1/2引申到了理解1/3上面来,学生很容易地就记住了分数的含义。

三、数学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有效。

数学教师的语言不象语文老师那样一泻千里,而要言简意骇,不重复罗嗦。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去说。必要时,当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你甚至可以不说话,要学会“不为”,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是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应该学会等待。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涵泳的时间。有些老师,每讲一个问题,就要重复两三遍,我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记下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你完全没有必要什么话都重复,一节课四十分钟,你这样重复,能教给学生多少内容呢?

数学教学语言的简洁性指的是数学用语应简洁、明快,而不是呆滞冗长.青少年学生喜欢简洁、流畅的快节奏语言.教师只要一次讲清楚了,学生就能正确理解,如果生怕学生听不懂,重复啰嗦,反而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学语言的提炼,做到“炼字”、“炼句”、“炼意”,尽量不要说废话.其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数学的术语、符号和式子来表达有关的内容.如加法的结合律是三个加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加起来,再和第三个加数相加得到的结果与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再和第一个加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相等.这看起来很繁琐很复杂.但是我们用符号表示就可以简单的表示成(a + b)+ c=a +(b + c),清晰又明了.因此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能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说成两句话,干脆绝不拖泥带水.

四、数学教师的语言要风趣幽默具有生动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玩又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安耐心、快乐的在教室坐40分钟,并在这段时间里学到知识,就需要我们教师下番苦功、动足脑筋。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有趣的教学语言寓教学于趣味之中。这就要求教师上课用语要鲜明活泼形象生动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小故事、幽默的比喻、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箴言等使讲课富有趣味性使课堂充满幽默感和笑声,使单调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欢声笑语中到达知识的彼岸。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幽默的语言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扣住学生的心弦,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因此:把幽默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比如:有位教师在讲混合运算的顺序时是这样处理的:小括号是老大,乘除是老二,加减是老三,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运算顺序。又比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计算题比较枯燥乏味,简便方法不容易掌握,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还不如直接计算好呢,老师就说的:看谁会“偷懒”。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多多少少都有点懒,一听可以偷懒,积极性就来了,就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偷懒”。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语言、语声、语义可以通向情感,情感又可以接触心灵。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以直接诉诸他们的心灵。我们的教学语言艺术来自教师对事业的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觉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的恒心。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的:“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六、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语言的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包括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以及数学语言的句法规则,比方说:前面有“因为”,后面就必须有“所以”与之相对.前面有“之所以”,后面就必须有“是因为”与之相对.这就像语文中的关联词语一样,要一一配对使用,决不能混用,乱用.不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则易引起歧义,导致误解.

七、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每个定理、法则、公式都有确定的条件制约其结论,教学中,这些都是不能随便改动,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比如,有位老师在给三角形下定义时,说:“有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乍听之下,好像没什么错,其实这是极不准确的,因为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可能是三条不相交的直线.这样说才是正确的:“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再比如在教授什么是整数时,说:“自然数和零就是整数.”这显然是不确切的,他如此说就把整数定义成只有自然数和零是整数,那么负整数是什么呢?应该说成“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一字之差,竟有如此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

八、数学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语言,不但要有科学性,还必须有逻辑性.数学语言逻辑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简练;二是语言条理清晰,前后一致,层次清楚.

教学语言的内在逻辑性,可以增强说服力和论证性.正像鲁迅说的那样:“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这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教材,紧扣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师讲话要特别注意避免言不及意的废话、不着边际的空话和不必要的重复,尽量不带“口头禅”,比如“这个”、“那个”、“也就是说”、“啊”、“恩”等等.这个在我读书的时候深有体会.如果上课的老师的有口头禅,我的注意力基本上就去注意那口头禅去啦,哪管他上课的内容是什么.因此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被口头禅缠住.

第三篇: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而这一教学模式的亮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

1、让学生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起点,让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因此首先要把学生引向自然事物,同时还要诱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自然事物中发现问题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诱发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解疑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历史经验表明,学生有兴趣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能够眼前受益,甚至是终身受益,还有学生头脑中的的问题,可能成为他日后成才的原动力。让学生自由使用实验材料,并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从而激发质疑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思,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优化提问的时机。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方式、时间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在扩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更应把握好提问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只要能立足教材,把握好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并选择好最佳提问时机,就能使学生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3、从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将概念具体化,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具体化是将抽象概括出的概念返回到具体实际思维过程。具体化不仅可以加深加宽对事物的认识,避免死记硬背概念,而且能在引导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思维得到发展,这是认识的第二飞跃。例如,“摩擦力”概念形成以后,教材中提出“下面这些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少摩擦力,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并附有鞋底、拖拉机轮胎、自行车、滑冰鞋等的图片。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应避免学生将作用力与摩擦力混淆,同时不局限教材中的例子,可提出“你们还见过哪些增大摩擦力或减少摩擦力大小的做法”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设计制作玩具汽车,坦克等。这样的制作设计,不仅巩固运用了摩擦力的概念,而且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大胆地提出对科学现象的假设。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假设”作为科学认识过程序中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诱发他们“我要学”、“我要发展”的内在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教学的成功。确立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在教学《用纸造桥》一课时,与学生设定研究的假想目标,让学生自己思考假设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和选择方法,进行探究。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他们在学习时也特别认真,思维十分活跃,神情也十分专注。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他们轻轻地商量同时进行修改实验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提出假设就为问题的解决搭起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为此在脑海中即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的答案。即使学生提出的假设可能不够合理与深刻,但教师还是应给予肯定,因为这毕竟是学生源于他们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而对其未知现象所做出的推测;当然,这也是从问题此岸过渡到答案彼岸的桥梁。即便学生走了弯路,可是这种体验与经历也是难得的,它将促使学生反思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实现探究学习对孩子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使自主探究变得更主动、更生动。

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科学学科探究的重要一环,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所以能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是由于他们对有实验过程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此,提供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启发学生思路朝着建立某种概念,归纳某种规律方向发展。在教学《流动的空气》一课中,为揭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产生空气对流而形成风”这一科学现象,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并让学生多方式的进行试验观察验证,不仅使学生明白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向热空气的空气流动规律,而且能轻易地理解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实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而是真实、生动、具体的,也是学生终生难忘的。对发展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发展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可是有些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只让学生看图、看文字说明或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往往会因记忆不清造成步骤错乱,甚至操作失误等。在教学《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中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切片标本的方法等实验活动,操作步骤就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注意事项很多,如果把实验过程变成有计划地活动,学生就能够很快知道操作要领,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又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

抽象与概括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在引导学生抽象与概括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知识、经验不足,观察精确性、坚持性较差,表达不够完整的特点让学生反复多次地进行观察,完整准确地表达。这样,不仅发展了儿童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哺乳动物》一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其中几种动物外形比较相似”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继而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种动物在外形上的共同特征,第三次引导学生观察。经过以上由表及里地学生反复多次观察,最后引导学生抽象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概括出哺乳动物的概念。这种概括是由个别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推理,这种将归纳推理与概念的形成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大有好处,他可以隐性地、潜意识地使学生初步了解概念与推理这两种逻辑思维形式的辩证关系。应引导学生再观察认识另一些哺乳动物(如蝙蝠和鲸等),使学生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本质属性,形成哺乳动物的概念,进而扩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使科学的学习走出了课堂。

五、优化课堂评价方式,充分利用积极评价。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试只是一个方面。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所以,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参与的过程。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平时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实验竞赛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总而言之,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可见课改要求教师调整好各环节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做好了准备的前提下,抓住从学生自学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为自学、训练、点拨、拓展等教学环节服务。这样的模式好处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为广阔,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更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第四篇:谈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

谈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

[摘 要]班级教学质量决定性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于学科的学习态度因素,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因素。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又包括课堂纪律组织、课程结构编纂等。在教师教学能力中最为重要与突出的便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小学科学是一门特殊性学科,是学生接触自然,认知世界的第一道门槛。由于涉及到了许多自然学科的知识问题,因此在授课中学生虽然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的授课语言把握水平较低,那么学生将很容易出现学习迷茫的情况。对此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成自我教学语言的构造,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激励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212-01

前言:

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基础教育的价值得到了人们更加高度的关注。当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正成为人们所注重研究和讨论的重要内容。不过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都离不开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因此可以说,学生能否充分掌握知识,了解知识意义的重要前提便在于,教师的语言描述水平。那么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教学语言的历练,用更具特色与专业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完整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知识的本质内涵。

一、科学性语言

(一)准确

含糊不清且模棱两可的语言,不仅会造成学生听不清教师说什么,更是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当教师把握住了语言措辞,采用得当的描述语言,才能够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理解教师的语言和内涵。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中的语言必须精准、得当,且满足逻辑。只有专业性与学术性更强的语言才能够让小学科学呈现出更具学习意义的价值。

如在学习《走进森林》这一单元时,我们在描述林中的鸟时,应该说鸟有喙,虽然说鸟有嘴巴也不是大问题,但是鸟有喙显然更加合理。此外在描述蘑菇时,蘑菇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1]。许多学生在描述蘑菇的结构时,都喜欢说蘑菇有帽子和把儿。我们必须纠正学生的描述,让学生建立更加正确的认知。为此教师在授课中,必须抓住不同词语的正确描述,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知识。

(二)精炼

精炼的语言,并不是说教师在授课中少说就行。而是说,教师在词语造句中应当更加利索与干净,不能有废话,要一击达到要害。不能开后就是:然后、那么、是嘛、这个等,用大篇幅的无用话语描述本应三两句就描述结束的内容。本身小学科学课时就不长,且一堂课仅有40分钟,如果教师说话过于拖泥带水。不仅会造成课堂时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也会由于语言过于单调,缺少感染力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违背了教学的初衷。精炼的语言虽然并不一定具备优美的词藻,但是却能够把握住知识的重点。用言简意赅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蘑菇》一课时,教师可以试着问,你会如何观察蘑菇。学生回答,我会用放大镜观察,用尺子量,用手摸,用眼看。教师此时可以用简练的方式,概括学生的语言:用工具或是直接触碰的方式了解。用这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严谨

小学科学虽然仅仅是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入门性了解学科,但是科学的严谨性仍旧是我们应当重视的。教师在授课中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2]。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如在实践活动中,就会有很多的科学推敲与猜测。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我们就不应该直接下达科学的结论。如在学习《车的运动》时,如果我们不了解车的运动原理,我们就应该用试想一词概括,而不是直接下定结论。

二、激励性语言

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每一次回答,教师都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否定学生。这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建立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如授课中教师应多使用:真不错、对的、好等词语,让学生可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当然激励的话语不应当仅仅包括简单的夸奖,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学生哪里表现得好。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艺术性语言

(一)突出重点

教师在授课中必须具备深厚的教育思维,坚固精湛的艺术性教学语言。在展示定理、规律与概念时,教师首先要做到认真推敲,抓住关键词与内容重点。如在教学《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一课时,教师应先提出池塘的概念以及池塘生物为什么需要生活在池塘,池塘有哪些因素吸引着池塘生物。即池塘有水,池塘生物需要水才能生存。教师要将水、草、生物之间的关系做好描述。并提出假设,如果池塘只有水,没有水草那么池塘生物能否像现在一样生存。

(二)兼顾内涵与风趣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课堂关注度,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此外幽默的教学语言,同时也是教师自信心与学习智慧的体现[3]。能够充分表达出教师对教学的乐观心态与解题能力。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抓住时机,在合理的时机与恰当的场合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

如在学习《树木中的纹路》一课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描述树木中的纹路肯定会说,树木的纹路就是年轮,是树木年龄的象征。教师不妨用大树先生每年都会长胖,它的纹路就是它的肥胖纹,每一个肥胖纹记录着大树每年胖了多少。当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并在笑声中加深了印象。

结语:

交流有很多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便是语言。可以说教师在授课时,语言的修养与描述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教学质量的影响价值。同时更是决定学生能否在课堂中,得到脑力充分锻炼的重要因素。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谨慎把握自身的教学语言,用更具特色的语言内容,丰富自身的语言描述涵养,提高课堂驾驭水平。用优美华丽的教学语言,展开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加认同教师,提高科学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笑敏.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8):136-137+144.[2]李建岭.小学科学生活化有效性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3]吴镇海.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8):54.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

推行素质教育,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改革,而教学评价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确定,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的导引、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过程的调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困难的原因,从而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上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现将反思及体会总结出来,以求共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

一、注意评价主体及方法的多元性——激趣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评价较多,主体较为单一,被评价者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发言,注意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一)教师评价,以温情感染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不是很满意,于是我因人而异,对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生信心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对优秀学生,我多给予启迪。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如“像××这样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科学家小时候就是这样认真、努力、积极思考的。”对班上中等生,我诚挚地欣赏。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佳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评价时,我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时,他们会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如“这句话你读得太好了,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吧!”“你的进步真神速!”“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对于差生,我热切地激励。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各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因此我细心地从他们身上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进行评价;发现闪光点,打消他们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如“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今天你读课文没有错字、别字,一定是认真预习了。”“你可能因为紧张答错了,平静一下心绪,你一定会答对的,对吗?”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用温情的评价语言,适时给一个尝试成功的学生以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生生互评,以补充延伸

在二年级《大树的孩子》一课教学中,一生站起来读了一段课文,我让其它的学生评价。生1:“他的朗读感动了我,我也想试试,我能比他读得更好。于是该生站起来很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生2:“他们两个读得都很有感情,但是有两个地方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年‟是鼻音„nián‟;另一个是多音字„待‟在本课中读„dāi‟。

师:你用心聆听,真会发现,你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此外在课后拓展时:“还有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安家呢?”有一学生回答不是很准确。

生1:“老师,××的回答基本正确,但我想补充一下……” 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我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3:“老师,我觉得××进步很大,如果在……地方改一改,就更好了。”

从上述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来很程序化的课堂在孩子们毫无芥蒂的回答讨论中,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同学们在平等、互助、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否定和指责,而是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来达到对知识的传授和总结的目的,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三)生评老师,以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即使老师错了,学生也不敢出声。而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

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师:谢谢你的夸奖,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美。

生2:“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 师:“对不起,老师以后一定注意,现在再听老师大声读一遍,好吗?”

生3:(学生也不怕得罪我,尖锐地指出)“老师,我觉得刚才这个问题,你讲得不是很全面,我想补充一下……”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以生为锐,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说得好,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因此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问题的对错,学习技巧性等,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发展。

此外,评价还要关注情商的发掘,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性,如适当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各种丰富的表情等。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我点了一个想读书又不敢举手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双眼微闭,轻轻摇晃着头,好像陶醉了。该生读完后,看到陶醉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瞬间,幸福溢满了这个学生的小脸,于是这个平时并不大胆的孩子在下次朗读中又高高举起了小手。

二、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启思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在教学《山雨》一课时,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青青的山,细细的春雨。” 师:“想象力真丰富。”

生2:“我看到雨滴很调皮,落到树叶上,又跳到屋顶上,最后不见了,好像在捉迷藏。” 师:“你不仅很会表达,而且是个有心的孩子,希望你继续观察生活。”

生3:“我想到一句诗„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还想到了一句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全班满是惊叹的眼神)

师:“你不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那么丰富的知识,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值得大家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评价学生发言,使评价产生良好的诊断与调控功能。同时教师还应努力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

三、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导学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要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向正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一条大鱼》时,我提问:“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汤姆把大鱼放回湖中?”学生回答:“还没到钓鱼时间。”于是我针对该生的回答进行了修正:“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文中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汤姆,我们要向他学习。” 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的,能够自我教育,坚定学习信心并获得进一步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欢庆》时,学生把“乐曲”读成了乐(lè)曲,我请学生评价,学生说:“应该是„乐(lè)趣,乐(yuè)曲‟。”这个评价我认为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强,二是评价针对性很强,是对错、是非的评价,被评价者明白自己该怎样做。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较随意,盲目地评价学生,“你读得好,下一个!”“真好!”“你真棒!”……是如何好,好在哪里,学生也弄不明白。再如有个学生读课文,师评价“读得没感情”,但又没有具体指导,只是结论式语言,学生不得方法,不知道怎样读才会读得有感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因为这样的评价往往能够起到点拨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四、注意评价的激励性和趣味性——促发展

激励使学生自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人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如在“认识标点符号”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句号像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 生1:“像一颗圆圆的小糖果。” 师:“你非常善于观察。”

生2:“我觉得句号在课文中表示一句话说完了。” 师:“真了不起,你已经能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了。” 此时,生3高高举起手要求发言,于是我请了他。生3:……

生4:“我不同意。”……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生3同意他的观点吗?(生3表示同意)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生3的音乐知识还是非常丰富的……”

阿姆斯特朗曾说:“如果一个孩子某学科表现较差,我们应该从他的强势智能项目入手去补救有缺失的项目,而不是一直针对他不行的智能拼命的补习,用他较弱的智能去改进他已经落后的技能。只会增加学生的无助感,最后让学生学习兴趣完全消失。”因此评价中,尽量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用激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之火。此外,评价还需宽容。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和激励是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有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孩子们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电视上的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理念能否得以实施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课堂语言仍然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对于具有不同智能组合,不同个性的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甄别与选拔”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思考与探索,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它就像一面镜子,让学生客观地认识问题,更像一双温暖的手,扶持学生进步。

下载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小学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的,适应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教材。......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这段时间,我对于课堂教学组织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先将现在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于以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问......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万州区小学科学探究型教学模式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小学科学学科组 李达平一、教学理论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通过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才获得进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考察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考察报告 随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3000字)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修订) 主讲人:王 强 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和研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方面,以及方便和指导广大科学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内容摘要:小学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一个最为基础的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从知识储备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思维品质的方面来看都是相当......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思考 黄家窑小学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20—30分钟时间是他们注意力比较集中,大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