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精华版)
华渝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一. 改革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重庆市江北区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小学科学三年行动计划》为总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达成我校小学科学课堂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的培养目标,着重提升学生三大能力(学习能力、时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整体提升我校科学教学水平。
(二)具体目标:
1.扎实推进我校科学课程教学研究,贯彻“学本”理念,落实“学本思想”,在我校开发可大力推广的科学课堂实践教学案例。
2.能够根据偶秀案例,结合我校实际,备足实验器材,逐步落实科学实践课堂的时效性。
3.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利用对教材的熟悉和对学生以及对本校情况的实际掌握,对教材上不符合我校教学实情的部分做出适当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科学实践教学效果。
二.我校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现状之一:科学教材难把握
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教材绝大多数的版面,叙述性的文字少得可怜。科学教材《常见材料》一课就是一整幅的房间图画,就“材料”这一话题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该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我们老师茫然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教师针对这样的教材更是一筹莫展了。
(二)现状之二:科学课难上
我们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科学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教具,结果在课堂上要么学生提不出问题冷了场,要么是瞎提问题乱了场;课前准备的材料经常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讨论、交流时,学生出不了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结果又收不了场。我们老师头疼了。
(三)现状之三:科学课难评价
我们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课堂上热热闹闹,掌声笑声都能听得到,气氛热烈又踊跃,有时一次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什么结果都没有得到。这是不是一节好课呢?该如何看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呢?我们老师又迷茫了。
三.改革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都是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进行再创造,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效果就越明显。活动教学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探索的主体、创造的主体。
(二)探究性原则
科学既是系统的演绎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探究性既体现在逻辑思维方面,又体现在科学实验方面。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提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主动性原则
创设恰当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主动参与,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展自己的创造力。
(四)创造性原则
教学的创造性一方面表现为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适应、改善新环境,发现、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的创造性,课堂教学不再为预先设计的教案所左右,更多地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努力创设理想的对象性活动情境,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
(五)应用性原则
科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科学学习与现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原则。
四.改革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5年3月——6月)
主要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理论,了解、掌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充分掌握我校的资源特色,了解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活动能力,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态度和困难等。在我校全面实施方案的框架下制定各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布置安排实验任务。
第二阶段: 实验阶段(2015年3月——2018年4月)根据我校实验方案开展课题实验,根据我校的资源特色和教师的教学特色形成具有本校的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把自己的教学案例、教学经验、反思等材料定期在教学交流活动中进行展示,尽快抓点校,及时推广典型实验经验。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8年4月——6月)
把我校的教学案例、反思、教育叙事、总结、教学经验、学生活动的成果材料等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论文集、案例分析集、成果集、教学设计集等。
华渝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华渝实验学校小学部
舒
展
第二篇:张岭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张岭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具体目标为:
1、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自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2、探索科学课程实施队伍的组织与培训模式,锻炼、培养一批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能够胜任小学
3、探索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利于科学课程发展、教师提高、学生发展的有科学课程特色的评价体系,开展对学生科学素养、教师科学课程教学以及实验科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评价。
二、实验内容、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
1、实验的内容
(1)验证性实验:解读、试验、评价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运用新课程标准理解教材,指导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对科学课程标准作出评价,提出修改、完善和发展科学课程标准的建议;研究、试教和评价《科学》教材。理解《科学》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把握《科学》教材的特征。
(2)自主探索性实验:
《科学》课程实施队伍组织与培训模式研究。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科学课程实验组织体系,探索科学课程实施队伍的培训模式,逐步形成能够实施并推广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制度研究,探索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改变不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大胆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新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体验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3)预计突破的难题:
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是否体现了“学习有用的科学”,“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科学”;科学课程评价中如何落实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如何开展大班额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在科学教学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思考、探究,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科学课程的标准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科学课程实验、制作教学的有关问题。
三、实验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实验设计)实验的主要策略
(1)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充分调动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强教研部门的参与力度;专题研究、重点课程研究与广大教师群众性的课改实验研究相结合。
(2)先立后破,边立边破,以点带面,稳妥推进,分层滚动发展。加强科学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验区仍然执行现行课程计划的年级的理科教学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教师参加科学课程的实验做好准备。
(3)围绕课改这一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向全社会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引导舆论,探索建立家长、社会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特别是要向家长、社会宣传课程的综合与整合是一种趋势,科学课程与原来的分科课程比较有一定优势,以达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加强实验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科学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注意从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层面吸收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经验。
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方式、途径,增进广大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
2、实验的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合学校工作实践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要把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让学生、家长、社会坚定对科学课程的信心。
(2)参加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
(3)加强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指导工作。
(4)大胆进行评价改革的探索,大力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加强科学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验区仍然执行现行课程计划的年级的理科教学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教师参加科学课程的实验做好准备。
(3)围绕课改这一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向全社会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引导舆论,探索建立家长、社会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特别是要向家长、社会宣传课程的综合与整合是一种趋势,科学课程与原来的分科课程比较有一定优势,以达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加强实验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科学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注意从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层面吸收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经验。
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方式、途径,增进广大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
2、实验的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合学校工作实践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要把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让学生、家长、社会坚定对科学课程的信心。
(2)参加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
(3)加强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指导工作。
(4)大胆进行评价改革的探索,大力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3、改革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探究活动的各种研究论文;
4、各阶段实验工作经验总结。
第三篇:三塔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三塔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依托课堂,提高质量
一、指导思想:
为实现我校教育五年大变样的目标,实现争创省级教育示范校的目标,为了我校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打造成一所优质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必须在短时间内攻克的难题,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紧紧抓住“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实施新课程,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优质人力资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造就一批优秀教师,学校特制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三、参与课堂改革小组成员:
组
长:武素玲
副组长:孙灿杰
关思恒
陈志海
改革人员:全体教师
四、实施思路和基本要求:
1、由点到面,全面展开。
如习惯方面:能够按时交作业,能够认真听讲,能够大胆的回答问题。我们将获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到课堂应用中去。
2、形成模式,便于操作。
各学科在“示范课”实验中初步形成了全体教师常用课的课堂模式,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授课的教学模式及其他学科的上课模式。
五、保障措施:
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员、安排、调控、检查、总结工作,确保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举行课堂改革例会,由分管校长总结前一阶段课改状况,落实下一个月的课改要求。
2、对积极开展课改,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将加大奖励力度,对拒不参与课堂改革的个别教师,将扣除有关奖金。
3、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习前沿学校的先进理念及先进方法,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认识及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堂研讨,形成模式。
各教研组每学期都要开设示范课,通过示范课的展示,结合课堂改革要求再研讨,再找差距,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加强评课活动找出课中不足,使大家都能通过评课,议课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同时学校将在每学期进行一次校内评优课
比赛,评比的优秀课将在全校公开展示。
按照年级每周提供研究课一次,研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教学模式。在初步形成模式后,再针对学生课上参与情况,吸干养成等方面进行研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积极进行推广。
5、加强交流,推进改革。
要求老师及时记录改革的心得体会,并借助业务学习、宣传栏等形式进行课堂改革交流,实验经验大家共享。
三塔小学 2 0 1 1.9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范文)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生却没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施有效教学,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把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计划:
1、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以个别优生的回答,当作全体的回答,以优生的速度决定教学的进程等。真正的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学民主的思想。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受型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改变接受学习的现状,变为主动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处理教材。正确使用研究性学习法,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布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程。
2.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从内涵上来说,:
3.教学要有创新
创新教学,是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就需要有创造型的教师。不断学习努力做到:(1)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倾向,不唯书是从,增加课堂的信息量。(2)教学环节创新,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想方设法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它们主动的探究新知识。学生在积极主动教学活动过程中,既把握了知识,又学习了语言、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3)教学方法创新。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需要我们要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经验。(4)教学手段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最优的教学手段,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最优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制作带有视听效果的课件,另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手段的束缚,在传统中求创新。(5)课堂练习的创新。课堂练习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要有思考价值,要具有开放性。在学生方面,我们要注重通过自己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善于呵护和引导学生的创新火花。其实,在一堂课中,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等,就可以称得上创新。不管是教还是学,只要有一点创新的火花,就值得肯定。
总之通过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规律。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目的。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是提高我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结合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江苏东庐中学之课改经验,特提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提升教师,发展学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基本目标
回归课堂本质,让学生真正做课堂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当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根源在课堂。课堂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三、改革重点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基本模式:20(5+15)+20(15+5(或10)),即教师授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包括读书、解决问题、交流、展示、反馈、练习等,不同的科目与课型可作机动调整)。
2.基本操作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反馈、评价
①一到位:课标要求到位。
②二落实:知识教学要求落实,能力训练落实。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完全在于落实。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实在在地备课,实实在在地上课,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预习,实实在在地辅导学生,实实在在地练习,实实在在地考试等。
③三要求: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这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为此,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和师生关,要由教决定学转变为学决定教;由只研究教法转变为同时研究学生,由教法决定学法转变为学法决定教法,由只研究教的过程转变为同时研究学的过程;由学生围着老师转,转变成教师围着学生转,由学生被当作充塞知识的容器转变为课堂活动的主人;由教师在台上表演,转变成导演或帮手,所有这一切,都要通过练这条主线把它贯穿起来。
④三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
⑤三组合:学生优中差搭配组合。
⑥三讲三不讲:讲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的知识,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讲学习的规律与技巧;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学探究能会的不讲,不要求学生会的不讲。
3.课堂结构要求:
①预习交流,思考设问(5分钟)
②确定难点,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疑难讲解,展现拔高(15分钟)
③全面消化,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5分钟)
④达标测评,检查验收,反馈提高(5—10分钟)
4、每天一节自习课的设置(消化、巩固当天内容,预习指导)。预习课是学习的开端,预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预习一般包括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课本—学生解答预习提纲—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对问题进行分配
合作—预习结果反馈、找出重点难点问题等环节。就整个课堂架构来讲,作为前置环节的预习无疑极端重要,预习环节抓落实,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四、改革的载体
(一)教学案。
关于教学案涵义:即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内容,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案本,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以教学案为载体,教学合一,能优化课内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教”、“练”的时间结构,从而优化导学策略,优化课内训练策略,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释疑,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合作编写教学案的过程,就是共享优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对新教师的培养过程,就是对骨干教师的提升过程,就是全体试验教师对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认识过程。第二,能够真正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必要的学习负担是学生成长过程所必须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加剧学生厌学的心理。教学案可以替代学生许多课辅资料,减轻学生的书包,增加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因为教学案要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教学案能够进一步体现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学案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精讲多练,这就使得所有的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有活有说,有事可做,这对于常态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重要。
(二)教学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全期教学案内容结集成册。
(三)教学案设计
1、思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④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2板块:
三大板块:学习目标、达标导学与达标检测、课后巩固与思考
(1)学习目标
①课标要求②教学目标(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重点)③预习要求
(2)达标导学与检测
①写出预习中发现的若干问题
②提一、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知内容
③通过预习归纳本课时若干知识点
④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释疑解惑、⑤教师对“关节点”的分析点拨
⑥基础训练内容(一般要求)
⑦题型组合(分层要求)
⑧留白(师生的感悟与发现及问题)
(3)课后巩固与思考
①课后巩固练习
②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③下节课相关知识提前学习提示
④学后记:我的思考
(四)教学案编写思路:超前备课、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反复推敲,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作业结合在一起。
(五)教学案使用: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前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课堂检查当堂学习情况。教学案每天至少回收两次,实现知识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五、工作思路
1、先点后面,即先在初一年级数学、语文开始。
2、先起始年级后高年级,由起始年级开始,进行一轮循环后,更能总结其内在的东西。
3、强化学习,对参加试验的教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知识储备是搞好这次课改试验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