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0:4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董学华

从小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科学课的学习逐步让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能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身边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到这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不断的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改善教学摸式探究更合适自己教学的方法。做到教师教的轻松,而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乐于探究学习。

2、“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着”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自主探索,才能学好科学课。科学是什么,科学是指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要想让学生乐于探索,就要提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提一些偏离生活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特点的问题,只有那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对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乐于自主探索,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所有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探究的问题要出自学生本身,让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事半功倍,4、深入领会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要素。

速度———学习时间。

收益———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安全———学习体验。

“学习的结果是关键,学习的体验是灵魂。”好的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习的质量,才是关键。恰到好处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让学生即有所学,又知所用。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照顾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5、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方法目标。”三者在课堂上完整体现才是一堂好课,三者缺一不可。学到课本上的知识就是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但不掌握过程和方法就是纸上谈兵,科学课的学习,只有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才能使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为日常生活所用。还要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格,激发其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不断增进其自信心和进取心,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做一个“乐知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做为一个科学课教师更应不断探索,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教学,科学合理的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快乐长大。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考察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考察报告

随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了过去以系统的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明确了科学知识的学习应与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以“探究为核心”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将探究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觉得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学《磁铁》时,我在轻松的乐曲声中,展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园,然后拿着一只用曲别针夹住的纸蜜蜂问学生:“谁能让这只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几个学生争先恐后的到台上来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时,我说:“我也来试试,看行不行!”全班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等待着我的失败。当我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的动,蜜蜂也随之飞舞时,学生们十分好奇,都想探究其中的奥秘。于是让学生来仔细观察,当弄清楚原来是小小的磁铁在作怪后,我再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磁铁可以吸哪些东西呢?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弄清磁铁的基本特征。如果说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活动的资源,那么,兴趣则是科学探究的火种,依靠它,可以燃起熊熊的动力之火。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

探究活动能否深入,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否得法,是否细致,直接影响着探究的效果,可以这样说,学生观察能力的仔细与否,影响着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高低。如,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时,我出示一株凤仙花,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学生们几乎同时齐声回答:一株凤仙花。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观察的方法,不知道去弄清这株花的外形特征,不知道去观察花的高度、叶的形状和数量等细部的特点。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采用先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观察。在观察时,让学生动手画出花的形状,数一数叶的数量,量一量根的长度等。然后再教学生写观察日记,通过记录,观察就入微多了。同时,对观察的内容也有了筛选,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到事物的本质。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大家要大胆质疑。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无穷创新“潜力”。

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五、做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工作。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探究过程的纪录本,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总之,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陶行之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正确的分析、认识社会,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身体验”。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探究科学。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汉川市毫洲小学:夏兵峰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但是农村小学该如何开展这门课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此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小学科学教材的应对策略

现在我们小学科学教材是粤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学科的特点,教材在选择和编排方面的科学性不强,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利于当地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我的应对策略如下:

1.请学校重视科学

学校要改变对科学课的态度,在科学课教师的配置方面,不能把其他学科的教师安排在科学课中,因为科学课需要专业的教师来开展,而且学校应该注重科学教师提出的意见,投入资金来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积极支持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这样的科学课才能够达到新课程规定的要求,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学校应为科学教师的成长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可以充分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且可以提出自己在科学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3.学校还应该选择符合新课标,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科学教材

二、科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结论或规律(也正是教师要传授的)记忆深刻,不易忘记。如《大气压力》一课,在讲完大气有压力且来自四面八方两 传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开篇明宗,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指明研究的方向、方法,将各种研究材料有目的、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地支配材料,动手、动脑进行实验、观察,自行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有关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甚至可以争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思维的广度。这样,学生对自己研究得出的个知识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讲桌上放一瓶矿泉水,让一个学生用吸管来吸水喝。提问:“用吸管吸水是什么道当“裁判”,而是在吸管上扎了一个孔,再让学生来吸,结果吸不上来了。此刻,这个实验的正确结论便自然得出:是大气压力将水压入吸管,理?”有的学生说是*自己的力吸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是大气压力的作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我没有水才能被吸入口中。

三、亲身经历实验,体验快乐课堂 1.科学教学应到大自然中去。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要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搭建、设置、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动手探究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材料的呈现,活动的开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植物的奥秘》一课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知识,难以理解、记忆。于是,我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挖几棵完整的植物,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我拿着这几棵植物,指着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先让组长一一学一遍,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

2.教师要善于用幽默、旁征侧引的语言进行教学。

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时,我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去教,结果前几期的学生,都不能掌握好。经过培训后,我尝试把光合作用中所需的阳光、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质条件,说成是零件,叶片当加工厂,产生的新物质-淀粉、氧气,说成新产品。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知道了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在哪个地方制造,制造出的新物质有哪些。而在执教《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首先,给每一小组提供材料:铁架台、滑轮2个、线绳、记录表格。其次,给学生十分宽松的时间进行讨论。即认识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并拟好实验方案。人人动脑,个个动手。然后,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相互补充,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修改各组的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这样在下面的实验操作中小且还明白了光合作用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

四、实验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

科学课应把课堂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实行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使学生都有所成就达到课堂高效。

组通过合作探究,快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但没有浪费时间反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体来说,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学科。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学习科学的过程也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该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小学科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主动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在更大限度内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使之主动学习、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我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一、课前准备——知识就是力量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对他的行为极少或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化为已有的知识。”何况我们又是在拿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明天的建设者呢?

基于课程特点和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地位,我反复研读《科学课程标准》,不断领悟其内涵,改进教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之前,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积极热身,进入探究的“准备状态”。

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之前,学生就通过课外书、因特网等途径查找到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经过了自己的进一步加工整理。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其内容之丰富,在我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当然,知识的准备绝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更应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因素,提高其信息收集、加工、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探究离不开合作,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取长补短,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转变角色——该放手时就放手

《科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之一就是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经历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在学习《弹力》一课时,基于学生已学习了重力、压力、浮力等各种力,对“力”的概念有一定认识的情况,我大胆地抛开书本,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借来了20个跳跳鼠,让孩子们两人一组,尽情地跳,自由地玩。同时,我还播放了活泼欢快的《健康歌》,给他们助兴。

平时在课堂上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他们像变了样子似的——蹦蹦跳跳,看谁跳得高,看谁跳得好。一些学生跳累了,就坐在地上,静静地看同伴继续表演。有的孩子很有心计,仔仔细细地观察别人跳的时候,跳跳鼠底部弹簧的伸缩变化。几分钟后,我宣布游戏结束,大家就在操场上围坐一圈继续上课。我提出了问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果把这个外力撤走后,物体会怎么样呢?”“唰”,所有孩子都把手高高举起。尽管他们的答案不是非常精确,但表达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课后,每个学生都能对“弹力和弹性”说上两句,因为他们都亲身实践过。如果强行剥夺学生研究的机会,而将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出示给他们,让他们带着所谓的“问题”研究,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更新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因为哪一个孩子都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都可以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三、创新手段——让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添彩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③包括录音、录像、网络和多媒体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较传统的教学技术而言,具有形象化、交互性强的优势,有利于为学生营造适于科学探究的学习氛围,调动其多种感官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研究欲望。

教学《声音》时,我设计了Flash动画《森林里的音乐会》,同时借助《音响大师》软件中的作曲功能配上不同的音高,让学生一同走进多彩的大森林:风儿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小松鼠跳了起来,蝉儿唱起了歌谣,百灵鸟在致欢迎词„„当学生正确判断出不同声音的来源时,动画中就发出“你真棒”的声音,反之,则会出现“再来一次”的字幕,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我充分发挥即时交流工具的作用,建立了“小小科学家”QQ群,选拔学生当“管理员”,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习题、多媒体课件等学习资料定期发布,供他们浏览学习,进行点对点的个别辅导和点对面的群体辅导。同时,我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认真梳理,并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以自主交流和讨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已有60余名学生成为“小小科学家”中的一员。

四、科学评价——在最小区间找到最大值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调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小学科学课堂,离不开实验和制作。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我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实验成功固然很好,但失败的实验中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在学习《制作我们的赛车》一课时,安装好赛车后,一个小组学生的赛车在开启动力系统后,总是向后退,逗得很多同学哈哈大笑。对于这个赛车,我首先表扬他们有创意,然后再和他们一起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因素。最后,他们发现是电池的两极接反了,只要调整过来就行。该小组中一个学生说:“不要调整电池,直接把赛车头转个方向不更简单嘛!”短短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教材部分章节的教学中,我在班级中尝试开展“今天我是老师”的活动,以期通过评价方式的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每节课拿出15分钟,交给敢于战胜自我的学生,让他们当“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我则与下面的学生坐在一起,认真听课。课前准备(小黑板、投影片、实验器材等),也由他们自己准备。活动一经宣布,就在班级中产生了轰动,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上台的学生一丝不苟,台下的学生和我认真倾听,“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在评价“小老师”的表现时,我真诚说长处,委婉道不足。其他学生也能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他人,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五、拓展时空——实现科学生活化

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在学生的眼中,充满着无限神奇;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视线。他们的眼睛明亮纯真,他们的想象力最丰富奇特,试着从他们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就会发现: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多彩的。

四十分钟的课堂毕竟有限,更有效的学习是将课堂延伸到生活。我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了种植饲养、科学小制作、参观访问、科学游戏、废物利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发展,让生活成为研究和学习的广阔课堂。同时,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及时整理,撰写成科学小论文,积极投到《科学课》、《学习方法报》等相关刊物上,与更多的同学交流分享,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学生从分不清麦苗与韭菜、不知道马铃薯生长在土壤中,到能够熟练制作各种生物标本、有意识地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生活实践中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范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规律、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摘要】教科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更好的发挥教科书这一载体的特殊功能,即是要解决其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对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开发与应用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规律、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子课题的实验总结、探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等问题。

【关键词】青岛版 课堂教学 评价 探究 科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各个版本的教材百花争放之际,我校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委托,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等生态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选择承担了小学科学教材(青岛版)的试点教学工作。要真正发挥新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必须从转变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出发,在对课堂教学不断摸索、探究中,逐步探索发挥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中作用。

1、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主要场所。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的“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这种水平恰好符合于他最近发展区的实际学习可能。……教学最优化的第二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都遵守卫生学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1]因此,如何更好促进新教材的推广进程,发挥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把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规律、模式作为我们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对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其效果以及相关因素给予的评价,它是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的巩固和发挥对课堂教学的探究成果,我课题组一并把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也列为研究的内容之一。

二、研究内容

本课课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围绕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开发和应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达到更好地完成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在小学科学教育课改中的使命。因此,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模式;

2、建立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

在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借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实践,从而实现对本子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青岛版小学科学科教科书的特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本身比较简洁扼要,学习过程设计开放性强、空间大,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是青岛版《科学》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得到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编者为了使教材成为不断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载体,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空间具有广阔性

青岛版科学教材以“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展示探究过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活动准备即为探究的开始,活动过程是探究的实施过程,是探究的主体部分,自由活动是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是探究的继续和高潮,拓展活动则把课内研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准备是探究的开始”,将探究活动提前至课前,“拓展活动是延伸”,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后,两项活动都是在课外进行,没有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扩大了学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教室外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尽情地探索,尽情地发现,尽情地体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自由活动”具有灵活性

“自由活动”是教材四大版块的特色,更是亮点。它搭建了尽情展现个人创意,放飞自己想象,抒发个人情感,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其探究空间是广阔的,探究活动是自由的,内容处理是灵活的。学生可以动手做一做,可以做量杯、蜡花,做小潜水艇、小水轮,做小玩具、简单的小乐器;学生可以尽情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玩具;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画一幅科学幻想画,编一个科幻小故事;试一试自己制作的风向仪、雨量器,测一测当地的气温、风向等。

在每一课的自由活动中,多数设计了2—3个自由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究。教师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一项活动,可以选择两个或几个活动进行教学,可以自己设计自由活动进行教学,还可以把自由活动中的部分活动延伸至课下,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充分体现“自由活动”的自由度。

3、探究问题具有开放性

科学教材中所展现出来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都是问题的一个提示或范例,教学时,可以由一个问题衍生出许多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就要挖掘教材中具有衍生性的问题,深度开发教材本身的隐性资源,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具有价值的最重要载体。

4、探究准备具有适应性

学生运用什么材料、什么方式进行探究,是由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方法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探究准备应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的实际情况,提高探究准备的适应性。科学教材就充分考虑了这种因素,教材活动准备部分提示学生做好探究准备时,只提示准备的范围和注意事项,不对准备作硬性规定。

5、探究方法具有生成性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材注重启发学生自己探索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新的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教学时,教师千万不要受一种方法的束缚,局限于一种方法,探究方法是开放的,是可以创新的。

6、科学结论多元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学生因探索方法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所探究的科学结论就会多元化。结论不是唯一的、固定的,更不是僵化的、不变的。青岛版科学教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只要是认真研究的,其成果都是色彩斑斓的,只要得到验证的,都是具有科学性的。

7、教材内容的典型性

教材内容经典,有生命力,教学价值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熟悉,有亲切感,乐于探究;教师熟知,便于研究,利于出新。基于这样的思想,青岛版科学教材非常注重传统教材经典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把人教社《自然》教材中优秀的篇目继承下来,以创新的思路编入青岛版科学教材之中。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些都为引领科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欲望研究教材、组织教学提供了创新空间。

8、教材语言的人文性

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是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青岛版科学教材除了注重关注科学本身之外,还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科学教育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扩大了科学教育的内容,增加了活动形式,扩大了教学空间。[2]

四、课题研究项目实施过程

(一)建立健全学校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为强化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切实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学校创建了完整、先进的课题研究组织机制。组建以县教研员作指导,以校长为主任,学校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研训办公室,全面负责科学学科教学研究工作,从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实验阶段总结,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二)规范管理,科学运作课题研究。

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从事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课题实验研究从选题立项、课题论证、档案资料管理到成果鉴定验收实行全过程管理,科学运作实验研究。

1、科学选题、全面论证、实验测评、奠定实验研究基础。

结合小学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课题领导小组认真讨论与筛选,确立了国家级科学教材实验课题,在课题实验研究之前,课题小组开展了强有力的实验课题论证工作。从问题的提出、实验假说、理论依据、实验方法等诸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研究方案,做好对实验研究的设计,明确预期成果。适时召开开题会,并聘请有关领导、专家作检查指导。

2、科学调控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反馈。

为及时调整教科研活动的运行轨道,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课题组全体人员参照有关评估指导理论,制定出评估标准。并且充分重视评估反馈工作,加以量化,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使教师在教学研究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凋动了教师投身教学研究的热情。学校还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提炼实验研究成果,确保实验研究成果富有实效,做到成果及时转化。

五、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一)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即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学生学习科学课的方式是玩中学,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从讲述性学习走向探究型学习。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当学生面对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情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激发者、个体成长的辅导者、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者,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教学内容的观念,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含的深层次的功能,担当起科学课程开发者、开展对学生科学的启蒙教育和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价值等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师要绐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信、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发展。让学生身处有限的教室,思维却遨游在无限的空间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两全三动一参与”(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力图以合理的投入,得到最大可能的产出。

(二)重新审视教师角色,提高科学教师的自身素质。

学始于疑,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师是问题情景的创造者,创设情景是为了儿童探究服务的。在教学中的做法是:一要使儿童臵身于情景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问题的兴趣;二要能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自行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能力;教师是良好氛围的创设者,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儿童自行探究知识活动的需要,既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又要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更是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和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和促进儿童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只有教师的参与才能担负起指导者的角色、促进者的角色。除通过教学设计的环节去促进学生学习以外,还应随时了解儿童探究的情况,认真观看他们做实验,认真听取他们的讨论与发言,使儿童感受到你与他们同在,但又不能依赖,教师应是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他还应以自己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儿童探究的热情,促进他们积极探索。因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更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启迪学生的创造之思。学校在开展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学习、贯彻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使之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去进行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校科学教师的培训目标从拓展教师知识向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培训内容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向自主学习、问题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转变,注重实效性和实践性。开展定向研究、个体探索、集中汇报活动。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何进行能力培养?怎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等。科学教师要全面挖掘新教材的价值,树立生命形态的课程观,实施个性化的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还创设机会,提供条件让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课题研究部门组织的培训,督促科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承担课题实施的科学教师敢想敢干敢做,实现逐步由“知识型”、“双基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形成学者型、研究型的高素质的教研人才。我校科学教师撰写的论文分获市、县级奖项,并有教育教学案例专业刊物上发表。

(三)证实情商的重要作用,创设氛围,服务课堂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趣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不仅应具备科学性,还要具备艺术性、情感性,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这同样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及敢于挑战、不怕犯错的冒险精神,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地的学习评价;充分尊重学生,不轻易打断或否定学生的提问,对有个人独特认识的大加鼓励,保护这珍贵的情感体验——成功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动脑思考、动手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趣味学习的动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还积极投身新教材的研究分析,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实施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实施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我们还以合作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互动合作,自主探究”教学策略,采用“导、思、学、创”四步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质疑激思;创设情境,研讨探究;实践探索,自主学习;分析评价,应用发展”等教学方法。这主要是由教师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以师生间交往互动、生生间交往互动,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集体学习有机结合,形成多向交流、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汇报、质疑解疑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及实践能力,进而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个性世界。而且,这些结合生活实际的研究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再认为科学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通过这一阶段实验研究,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做了初步尝试,并收到了一定成效。我们在妥善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都有了一定见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得到了发展。凡教育者皆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写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体现,但万变不离其踪,如何更好地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探讨和运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达到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 第274-279页

[2]《科学课》(3—6年级)2004年2月上半月 孔令强 《开放的空间 创新的教材》 湖北教育报刊社

【附件】

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负责人:

张树凤(县科学教研员)郭增尧(中心小学校长)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成员:

杨学峰(镇科学教研员)毕作光 贾海波 刘 涛

王青娥 王迎辉 张洪乐 薄纯兰 程方贞 韩立花

(执笔: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 毕作光)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白岩镇魏旗小学:支 启 辉 我不是科学专业教师,由于教师编制调整学校教师岗位变动,并且我近二十年没有上这门课程,本学期初首担任六年级......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几点建议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闹枝镇中心小学 于霞 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学才两年,也没有资格谈自己的教学主张,感觉自己正处于学习阶段,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学习,对科学学科教学谈几点......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万州区小学科学探究型教学模式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小学科学学科组 李达平一、教学理论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通过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才获得进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3000字)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修订) 主讲人:王 强 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和研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方面,以及方便和指导广大科学课......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林堡学区王辛庄小学 张素芳2月3日我参加了“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自己的......

    小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120xx年4月17日—21日,浙江省20xx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在金华市东苑小学举行。本次评比共有11位教学高手参加,他们将围绕“生命科学领域”专题,......

    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共五篇)

    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