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19-05-13 03:4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该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小学科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主动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在更大限度内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使之主动学习、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我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一、课前准备——知识就是力量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对他的行为极少或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化为已有的知识。”何况我们又是在拿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明天的建设者呢?

基于课程特点和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地位,我反复研读《科学课程标准》,不断领悟其内涵,改进教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之前,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积极热身,进入探究的“准备状态”。

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之前,学生就通过课外书、因特网等途径查找到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经过了自己的进一步加工整理。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其内容之丰富,在我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当然,知识的准备绝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更应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因素,提高其信息收集、加工、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探究离不开合作,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取长补短,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转变角色——该放手时就放手

《科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之一就是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经历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在学习《弹力》一课时,基于学生已学习了重力、压力、浮力等各种力,对“力”的概念有一定认识的情况,我大胆地抛开书本,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借来了20个跳跳鼠,让孩子们两人一组,尽情地跳,自由地玩。同时,我还播放了活泼欢快的《健康歌》,给他们助兴。

平时在课堂上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他们像变了样子似的——蹦蹦跳跳,看谁跳得高,看谁跳得好。一些学生跳累了,就坐在地上,静静地看同伴继续表演。有的孩子很有心计,仔仔细细地观察别人跳的时候,跳跳鼠底部弹簧的伸缩变化。几分钟后,我宣布游戏结束,大家就在操场上围坐一圈继续上课。我提出了问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果把这个外力撤走后,物体会怎么样呢?”“唰”,所有孩子都把手高高举起。尽管他们的答案不是非常精确,但表达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课后,每个学生都能对“弹力和弹性”说上两句,因为他们都亲身实践过。如果强行剥夺学生研究的机会,而将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出示给他们,让他们带着所谓的“问题”研究,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更新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因为哪一个孩子都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都可以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三、创新手段——让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添彩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③包括录音、录像、网络和多媒体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较传统的教学技术而言,具有形象化、交互性强的优势,有利于为学生营造适于科学探究的学习氛围,调动其多种感官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研究欲望。

教学《声音》时,我设计了Flash动画《森林里的音乐会》,同时借助《音响大师》软件中的作曲功能配上不同的音高,让学生一同走进多彩的大森林:风儿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小松鼠跳了起来,蝉儿唱起了歌谣,百灵鸟在致欢迎词„„当学生正确判断出不同声音的来源时,动画中就发出“你真棒”的声音,反之,则会出现“再来一次”的字幕,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我充分发挥即时交流工具的作用,建立了“小小科学家”QQ群,选拔学生当“管理员”,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习题、多媒体课件等学习资料定期发布,供他们浏览学习,进行点对点的个别辅导和点对面的群体辅导。同时,我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认真梳理,并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以自主交流和讨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已有60余名学生成为“小小科学家”中的一员。

四、科学评价——在最小区间找到最大值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调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小学科学课堂,离不开实验和制作。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我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实验成功固然很好,但失败的实验中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在学习《制作我们的赛车》一课时,安装好赛车后,一个小组学生的赛车在开启动力系统后,总是向后退,逗得很多同学哈哈大笑。对于这个赛车,我首先表扬他们有创意,然后再和他们一起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因素。最后,他们发现是电池的两极接反了,只要调整过来就行。该小组中一个学生说:“不要调整电池,直接把赛车头转个方向不更简单嘛!”短短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教材部分章节的教学中,我在班级中尝试开展“今天我是老师”的活动,以期通过评价方式的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每节课拿出15分钟,交给敢于战胜自我的学生,让他们当“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我则与下面的学生坐在一起,认真听课。课前准备(小黑板、投影片、实验器材等),也由他们自己准备。活动一经宣布,就在班级中产生了轰动,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上台的学生一丝不苟,台下的学生和我认真倾听,“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在评价“小老师”的表现时,我真诚说长处,委婉道不足。其他学生也能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他人,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五、拓展时空——实现科学生活化

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在学生的眼中,充满着无限神奇;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视线。他们的眼睛明亮纯真,他们的想象力最丰富奇特,试着从他们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就会发现: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多彩的。

四十分钟的课堂毕竟有限,更有效的学习是将课堂延伸到生活。我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了种植饲养、科学小制作、参观访问、科学游戏、废物利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发展,让生活成为研究和学习的广阔课堂。同时,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及时整理,撰写成科学小论文,积极投到《科学课》、《学习方法报》等相关刊物上,与更多的同学交流分享,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学生从分不清麦苗与韭菜、不知道马铃薯生长在土壤中,到能够熟练制作各种生物标本、有意识地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生活实践中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万州区小学科学探究型教学模式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小学科学学科组 李达平

一、教学理论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通过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才获得进步发展的。研究表明,探究性活动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探究那些与科学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用自己合理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光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方法等科学素养。同时有助于学生增进科学理解、促进批判性思考和发展获得信息与分析信息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

探究型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从根本上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建构与发展,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操作程序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主要经历以下七个环节,可表示为: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动手探究→整理分析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具体模式如下图:

(一)提出问题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通过创设与探究内容关系密切的特定的情境、或组织开展小实践活动、或利用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探寻,产生质疑并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

1.创设的情景、开展的活动应适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易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易于学生提出与教学需要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

2.尽量让学生提出更多方向、更多层面的探究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从价值上进行筛选。

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

1.这一问题必须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解释的问题; 2.这一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并筛选出的问题答案作出初步的猜想或假设(对其可能性进行寻因寻由),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大胆丰富的猜测,并通过对观察、实验等对象进行比较,对事实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推理,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猜想与假设,说出自己猜想依据与假设的理由,及时引导学生调整思维方向的混乱的地方,为学生自行探究、自行发现打好基础。

(三)制定计划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最好的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时,教师应注意:

1.让学生明确要探究的问题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前提下,引导学生或帮助学生选择探究的实实在在的材料。2.对自己选择或准备对材料进行细致观察,比较材料特点,从而指导学生选择出最好能证明自己猜想与假设的材料。

3.指导学生做好探究计划。包括:怎样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究,用这些材料探究的过程中应关注些什么,怎么去关注,怎么对关注的内容进行描述或记录,同学们应怎么样分工,采用什么形式进行展示或交流等一系列探究的具体环节。

科学课的动手探究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需要精心设计且需要切合实际的计划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盲目操作,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动手探究

动手探究是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学生们围绕探究问题提出了各种假设后,最想做的是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想自行探究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分工,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中应注意的地方等,及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探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实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注意:

1.积极给予学生活动面上的组织指导。

3.参与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探究的态度、探究方式、探究效果、观察记录方式、同学间的合作参与状况等。

4.必要时,及时引导学生调整探究方式与观察方式等。

动手探究环节时学生经历体验的核心环节,教师没有权利在学生探究之前和探究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探究的结果,而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只能是帮助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和足够的探究时间,进行整个活动的组织与随机指导,适时的参与,共同探究。科学方法的获得、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是需要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的。

(五)整理信息

在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完整记录探究到的现象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和揭示探究对象某些方面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对获得直觉或经验判断,获得对对象表面的、即时的、零星的印象进行整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或分类、或比较、或归纳、或概括等,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和演绎等,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获得有关等科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科学探究。同时,还可以引导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自己的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否定。

(六)表达与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交流分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完成动手探究后,教师应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进行自我表达或组内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便于他们更清晰的把探究结果表述出来,让每个想发言的同学都有表述交流的机会。二是全班将探究活动中的事实现象整理之后,让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这两个层面上,教师都应尽量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分享。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3000字)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修订)

主讲人:王 强

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和研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方面,以及方便和指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教学,现把“探究——研讨”教学法与法国科学课“做中学”教学模式相融合,形成一套清晰的教学环节,为打造我市小学科学课的高效课堂提供依据。本模式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一、模式界定

我市现如今所使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是以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它的思想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相互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秩序的理解。”其中“探究”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手脑并用”的过程。这里的“探究”是指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包括问题情景的创设、观察与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与搜集、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搜集证据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科学结论的归纳与概括、科学现象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的应用等实践性学习的活动。“研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可以将大量的事实连接成新的整体。这种通过集体的努力最后形成的整体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的作用,它使学生在研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集体研讨)——拓展延伸(巩固应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分的活动、有着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行。

二、适用原则

该模式适用于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所有探究类科学课。为保证模式的科学运行,避免出现模式化的弊端,在使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都是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对“探究——研讨”来说,这一特征尤为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进行再创造,研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明显。

2、综合性原则

在探究某个研究专题时,应采取多种相关的方法,开展多种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生成更多的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探究性原则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新知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生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体现三过程的统一。

4、创造性原则

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学的创造性,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适应和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的创造性,课堂教学不再为预先设计的教案所左右,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

三、操作模式

环节一:提出问题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是探究发现的第一步,也是探究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因而,提出问题是“探究——研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作用。这一过程由两部分组成: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提出问题。

问题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一些事实的观察之后,当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产生质疑时,问题就产生了。研究发现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这一问题必须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被学生解释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猜想假设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并为之认真观察时,探究活动就开始了。在学生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提问后,学生就会以上一环节所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借助他们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过模拟想象再加工,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说明方式,形成他们的猜想假设。猜想假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合理解释,做到解释与观察、问题及证据相一致,避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

策略一: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

教师充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有结构的材料”是指精心设计、选择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通过相互作用、联系,蕴含着某些关系或规律。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发现问题,产生迫切需要知道的愿望,在脑海里产生“可能是什么原因才产生这样的结果”,或者是“是不是因为这样??才会这样”的预想,形成初步的假设。那么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既要注意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出发,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那么就会形成合理假

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例如:研究不倒翁的秘密,教师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并拆开看看,让学生大胆预测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与什么有关?学生认为:“可能与里面的橡皮泥有关,可能与底部是球形有关,可能与橡皮泥在底部有关,可能与??”。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做合理假设,学生就会紧扣主题,自主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策略二: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活动实际上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积极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活动的基础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活动。”学生到教室里来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及知识经验。这就是他们获取新知识的基础。假如他们没有任何知识经验,确实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断言,你给他们讲什么他都明白不了,学什么都不会,他们就不可能学习。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了解学生对要研究的事物的认识程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适时适度,出现问题,让学生在动脑筋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预测。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用预测,马上揭开谜底,失去了学习价值。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预测,无凭无据乱猜乱想,也不符合搞科学探究的宗旨。例如:研究火山的成因,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其它渠道知道火山爆发前后的景象,对其成因一知半解,那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图片、文字及喷发物的录像,再大胆预测,就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的温度、压力以及这些物质为什么会冲出地面的原因。

策略三:从学生的“反复思考”出发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猜想的环节肤浅,有其名无其实,流于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因此,在“探究——

研讨”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分析主要事实,反复思考,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假设。例如:研究日食的成因,对挡住太阳光的天体进行推测时,先让学生分析天体挡住太阳光的事实;①看上去与太阳差不多大;②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慢慢向东移动。根据这些现象,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出假设,学生猜想这个天体是圆球形,并认为符合这些特征的天体可能是月亮。问题出现后,学生作出的假设,所涉及的问题是学生还未知的。因此,这些假设是根据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提出各种预想,也可以是凭直觉进行预想。必要时,教师可以把预想的选择项目交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选择,以降低预想的难度,前面提到的研究火山成因就可以这样。对于学生的预想,教师要引导进行筛选,突出重点,加以综合,形成假设,以便确立研究方向。另外假设应具有推测性,都是对未知的某些现象、规律的猜想,还有待验证,故应抓住各种“可能??”、“也许??”的情况,以激发学生大胆探究,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结论。

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假设猜想结论要有所预见,并设计出学生提出某个假设时,如何揭示矛盾,如何导向;教师要减少外界暗示作用对学生思维的影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出现多个错误假设时,教师应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以揭示矛盾的方式,由学生自己作必要的整理,否定掉一些假设,而不是教师武断地确定探究方向。

环节三:动手探究

动手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必要急于在学生动手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权利在学生操作之前和操作过

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只是随机的指导,适时的参与,共同的探究。

在引导学生动手探究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探究需要时间,更需要计划。科学课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亲历活动来体验科学,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往往一节课师生感情融洽,气氛热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此时就觉得时间不够用。这并不要紧,科学课上我们不能仅仅盯住课前预定的那几条目标,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在课堂40分钟内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科学探究呢?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动手之中。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及时修正自己的实验方法及设计思路。这样,通过经历从认识——实践——反思——实践——再认识的经过,符合科学认识的规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计划。“探究——研讨”不仅重视“操作”,更重视做之前的“思考”,这个“思考”就是详细周密的计划,有了它就可避免盲目操作,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计划应根据一定的任务及要求来制订,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要用特定的计划对应特定的活动,要根据现有的器材、场地条件来设计。二是科学探究需要提供材料。提供材料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我们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也可以动员学生自己带相应的材料。材料必须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应与学生的探究能力相适应,应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索,应该数量充足,并且尽量避免引起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再就是材料要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如在五年级上册第15课《纸》教学中,就要选用厚薄、软硬、韧性、吸水性各不相同、常见的纸,这些纸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差异,通过实践、讨论,研究出共性,同时也

为后续的“造纸”和研究“不同用途的纸”作准备。如选用高锰酸钾做水的溶解实验时,鲜艳的紫红色在无色、透明的水中慢慢的扩散过程,清晰的向学生表明了——这就是溶解现象。如果用食盐来演示溶解现象,其观察效果就不理想了。三是动手探究注重过程。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科学探究在寻求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优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我们除了书本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技能,促进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而这些不属于陈述性的知识,这类目标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能够学会,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才能习得的。因此,科学探究应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亲历过程,才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如四年级下册第7课《土壤里有什么》一课,单论知识,很简单。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却需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有位教师是这样教的:先谈谈你知道有关土壤的哪些知识?预测土壤里有些什么?再让学生采集土壤,在采集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土壤里有很多物体,再回到教室里进行细致地观察,表达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土壤是含有沙与黏土、动植物及其遗体、人为垃圾的混合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预测——采集——观察——讨论交流,训练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同时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及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认识到生命与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保护土壤。这比教师简单讲述、学生被动理解的效果要充实得多。另外,有些探究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验较为丰富,但教材中呈现的还不够科学,无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应自觉地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增添相关活动。比如四年级下册第20课《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中,活动二以资料卡的形式解释“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大都知道地球上

任何物体在不受障碍的情况下都会往地上落。但他们对地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力却难以理解,对“竖直向下”的方向也较难直观感知,这些问题正是启发我们创新使用教材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增添以下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增添一个铁架台图,横杆上用线悬吊一块蹄形磁铁和一块铁片。

1、将铁片靠近磁铁的底部,铁片被吸住说明磁铁对铁片有吸引力。

2、将悬挂铁片的线剪断,铁片落地。学生可由磁铁吸铁片联想到有一种把铁片吸到地面上的力,就像磁铁吸铁片那样,这就是地球引力。二是增添探究物体落地方向的活动图片:在铁架台的竖杆上竖直固定一排大小相同的铁圈,一铁球从最上面的圈向下落地,没有碰到下面的圈,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竖直向下的科学现象。以上增添的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环节四:合作交流(集体研讨)

交流即研讨,就是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当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前汇报自己的动手探究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心身投入,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一)提供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

在交流研讨时,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安全的交流氛围,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

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而无所顾忌。当学生受到讥笑时,教师应打个岔,换个说法,不让被取笑的学生被刺痛;当学生说了离奇的想法时应使学生觉得老师理解他的想法。法国教育家海伦在报告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老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老师必须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由于学生他们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会出“错”。这些“错”反映的是儿童认识阶段性和递进性,尽管有时的确明显有“错”,但“正确”正是在对这诸多“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因而每一个“错”都是儿童进步的足迹,阻止了他迈向“错”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提供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是做好交流的前提。

(二)相信学生能说,多给交流研讨机会。

《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指出:“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我们的学习内容大多是身边的自然现象和事实,学生或多或少地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或有点滴的生活经验。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讲话,自我表现欲强,出现想法后就想说一说,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是否得当,时间是否给予保证,是否相信学生能说,是否给学生交流研讨的机会。

交流研讨的途径要开放:不能像过去只局限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把交流扩大到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多方之间。交流研讨中,老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旁听者和参与者,老师要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交流平台,让同学们尽情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交流研讨要充分: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要一有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现象,马上就停止交流,甚至再不允许别

的同学发表意见。这种课看似很顺利,实际上是平淡,似记流水帐,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发,始终受老师的控制,学生的学习似乎是为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没有丝毫主体性。

尊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和发现: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也不是一次实验就会成功,往往也会经过多次挫折。当学生的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再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重做实验,重新观察现象,千万不能有半点的强迫和牵制,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教给交流研讨的方法,提供交流研讨的手段。

图画:图画直观地再现科学事物或科学现象,使得用抽象的文字或语言无法描述的现象变得更具体、更形象,例如三年级下册专题活动2《饲养小动物》,在学生描述蜗牛的螺纹时,会感到比较困难,如果让学生画出来就简单、形象的多了。

模型:模型能直观地展示探究者的设计思路和原理,使交流变得更加直观。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0课《制作计时工具》一课,在学生充分探究后,在交流环节上,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讲解设计的想法,并当场用自己做的计时工具与时钟比较,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自己设计的长处与短处,发现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

图表:图表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比较性,有利于探究结果的交流。如五年级下册专题研究2《调查家乡的种植业》一课,对家乡农作物的种类和用途,学生就可制作统计表来进行说明。

摹声、动作:例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课文时,在交流时可以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动物的行走方式等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只有我们允许多种交流手段的存在,教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方法。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使每个学生都觉得我能“说”,我行的。也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异常的“热闹”。

环节五:拓展与延伸(巩固应用)

拓展与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是没有办法解决所能探究的问题的。《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因此,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和产生的新的疑问与新的发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外延伸的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活动,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他们回家后自找资料,因时因地取材,利用废品,人人能做,而且对这些材料倍感亲切,探究的行为也会更有动力,为了更加有效地落实延伸与拓展我们可做下面三项工作: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按制定的实验计划坚持做下去,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做好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做学生探究的坚强后盾;确定一周召开一次汇报会,及时反馈、交流探究情况,取长补短。

东沙河镇中心小学 2010.9.9 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1500荐一上 科学

教案

(5000字] 字)荐科学

三上教案

荐中班

科学

教荐科学教案 [1000字]

[1000案

]

第四篇:漫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漫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兼同与熠阳君解惑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

漫步在人教网小学科学论坛,偶然间看到名为“熠阳居士”的网友提出了一个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说句实在话,自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以来,我对于教学模式并没有做过更为深入的思考。尽管曾有过那样的机会,那是在学校举行的一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中,要求各学科都要创立自己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作为考查学科,但同样提出了那样的要求,只是没有予以严格落实。再者,自己一直以为教学模式一旦确定,反而会妨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也就是说,自己对于创立教学模式的做法并不十分认同。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依此看来,笔者上面的观点只是强调了后一点“教无定法”,这当然是一个极为片面的认识。因此,受到熠阳君的启发,有必要对前一点“教学有法”做一番思考和探讨,以对小学科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获得一个较为全面而科学的认识。

笔者所理解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说教学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但对于具体某一节课而言又并没有确定的方法,即便是名师也是这样,教学模式的选用似乎完全是妙手偶得的结果。当然,妙手应当来自于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这需要另当别论。也就是说,这里的第一个“法”应当理解为基本的原则和理念,第二个“法”则可以看作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概括而言,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学习兴趣与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等,这些素养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科学学习活动。具体说来,这些学习活动包括:实验操作类,作品制作类,观察活动类,资料收集类等。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些活动各不相同,或者是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几种不同的科学学习活动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致力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这样的观点,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就应该以解决问题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遵循“提出问题──设法解决──得出结论”这一基本的活动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上述活动方式,或者称为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教学模式做进一步说明。

一、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是这样,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活动始自于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观察活动、资料收集等尽管活动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说其目的都是为了问题的解决。当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也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或推想,从而直接筛选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伴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自然而然地提出将要解决的问题等。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灵活地选用,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主要问题上来。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大气层》一课时,教师便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弄清楚哪些问题?最终,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地球会有大气层?或者说大气层是怎样形成的?

2、大气层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3、大气层的作用是什么?(一位同学还提出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会不会出现流星雨?)

4、大气层的厚度是多少?

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尽管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来说,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很大,可以作为同学们课后长期探究的对象。后来,在同学们阅读教材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对流层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大气污染是怎么回事?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有效防治?等等。

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确立了研究的目标,将激励着同学们对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设法解决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观察活动、资料收集等都可以归结为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解决途径了。在某一具体的研究活动开始之前,大致需要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必要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解决方案,包括具体选用哪种活动来解决,以及选择一个最优化的方案予以实施等。

仍以《地球的大气层》一课为例,在学生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马上让学生查找资料予以解决。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看看课本中提供的信息能否解决问题。许多情况下,课本中的信息能够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比如,通过阅读课本,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层的组成以及臭氧层的有关知识,此外,还知道了大气层分层的相关知识等。

当确定课本中提供的资料无法解决问题时,便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继续进行研究。这里所说的查阅资料不仅仅是指上网搜索,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或者是请教他人的方式;另外,对于资料的呈现形式除了打印文稿之外,还可以采用摘抄或者是将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带到课堂展示交流等形式。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筛选信息的方法,使获得的信息真实可靠。

与问题解决紧密相连的资料搜集活动,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同样地,组织学生进行的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观察活动等,也都应当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

三、得出结论

要保证结论的科学,必须依赖于实验操作、作品制作与分析等活动的严密进行,依赖于客观而持久的观察活动,依赖于全面而真实的信息资料,更依赖于对相关事物与现象的一般化思考和对有关数据的合理分析与解释。另外,对于结论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也应当予以充分考虑,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学习的价值,增强他们对于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相关结论科学性的认识。

通过上面的分析,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时,依照“提出问题──设法解决──得出结论”这一基本活动思路,既可以为授课教师提供一个宽裕的施展个人才能展示个人风格的空间,又能让他们避免遭遇到削足适履的尴尬而拘泥于某一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然,上述思考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必然地存在着狭隘与偏颇之处,在此真诚地欢迎广大同仁予以指正。另外,对不知这样的解释,熠阳君是否能够接受?

第五篇:小学科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科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该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像、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科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科学本身就是人类不断更新发展知识在时间尺度上积累的成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束缚少,在这个阶段对他们及时进行创造性教学,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由此,探索科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 重要了。

二、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顺应“大纲”要求科学教学大纲指出: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知识教学在课堂中地位应该逐渐弱化,单纯的灌输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去鼓励学生由教师的提问,通过自主实验,搜索资料等途径解决问题,并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束缚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2.科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决定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科学教学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涉及古代的、现代的各项 先进科学技术和重大发明创造。这些知识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是当今社会提倡学科交叉,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结合往往能产生突破性进展。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也一样。让学生亲自参加考察活动,进行观察和实验,开展栽培、制作、饲养等活动,就是创新课堂教学所提倡的方式。它让学生体验各个科学领域知识的独特之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

1“.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较为适用。这种教学模式过程如下: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预测结果———学生操作或行动———得出结论。2.研讨的教学模式其过程如下:教师创设情境(给学生观察材料)———学生观 察、分析———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上升为科概念。其过程为:实验———结论———再实验———新结论。我在教学“导体”一课时就功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行探索的科学习惯。如: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苹果是不是导体?猪肉是不是导体?蒸馏水是不是导体? 师:演示:用一节电池下演示(现象:灯不亮),用四节电池(现象:灯不亮),用高压电(现象:灯亮)。师:苹果、猪肉、蒸馏水到底是不是导体呢?

生:在电压低的情况下不容易导电,在电压高的情况下容易导电。

4.解释式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学生难以设计的实验方案,我就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再让学生破坏一些规则,从而让学生积极思维。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就运用了这一模式,其过程如下:师:如何知道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音叉振动时,用手碰触,阻止其继续振动)

师:还能听到声音吗?生:不能。师:正是因为音叉停止了振动,所以我们听不到声音了。是吗?但是我们声音不会马上消失,为什么呢? 生沉默。师:因为音叉振动带动空气振动,空气振动使耳朵鼓膜振动,所以我们能听到声音。空气的振动不会随着音叉的振动马上停止,所以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5.迁移式教学模式科学课最主要的特征是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要有教师的引导,实现其方法的迁移。我在教完“一片完整的叶”再进行“蜗牛”一课的教学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

师:观察一片完整的叶时,我们是怎样知道叶的特点的,请 你们回忆一下。

生:叶的大小、边缘、颜色,叶柄的大小、长短、粗细„„ 师:我们观察蜗牛也应该观察蜗牛的什么?

生:蜗牛的大小、蜗牛的颜色、螺线、怎样爬行等。学生写出观察报告。(迁移)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模式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第一,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吸收者,这得益于课堂上教师职能的转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是一种引导式的激励。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的地位

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了问题情境的创造者、探究活动的促进者、良好氛围的创设者。第二,教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要熟练地运用上述五种模式,不仅需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还需大量阅读其他文献资料,以获得丰富的素材。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三,创新的课堂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收集和自主实验,使家长在教学中也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给家长提供了与孩子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互动,一举多得。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新课堂教学模式(精选5篇)

    小学科学新课堂教学模式 实验小学 科学教研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概括而言,科学素养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的......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指出: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

    构建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构建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小学 王升珍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小学科学学科的开设,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学生知道与......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庙滩镇小学 周红梅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经历对身边科学事物和科学......

    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先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现代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阐述了教学模式的定义,特征,建立科学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接着分析和总结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举实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