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音乐仿佛有一种魔力,它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学生在音乐中收获了最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持久的、永恒的情感,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因此,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快乐学习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为此,我们初步提炼出了以“动”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理念。这种“动”,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促动引导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从而使教师在乐中教,学生在乐中学。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当学生“心动”、“身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时才能与音乐融为一体,当学生亲自、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所以,“身动”和“心动”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具体体现,它们是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教师要正确地把握“心动”与 “身动”的一起参与,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唤起他们的美好心灵。
一、“心动”
1、有效地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课堂提问是课堂上常用的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当然并不是任何提问都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经常发现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时不仅不能有效地生成,反而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提问是一种艺术,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难易适中,从而使问题具有探讨的价值。教师应将问题设计得像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步地打开学生的思路,不断启迪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起新的认识冲突,激发探究欲望,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向纵深发展。例如,在执教《苗岭的早晨》这节欣赏课中,我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还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欣赏音乐。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体验,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共同参与得出答案。然后延伸出新的知识内容,从乐曲的构成、每一部分的音乐特点、乐器的分类延伸到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分布等。通过阶梯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
2、适时的意境渲染,使学生的情感动起来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学是体验和表现感情的教学。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丰富的课堂语言、优美的教师范唱、身临其境的钢琴伴奏以及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优势等技术,通过多种渠道,调动一切美的手段,充分设置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动情又动心、感人又化人”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唱歌曲《卖报歌》时,由于学生对歌曲非常熟悉,甚至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唱了。为了避免程序化的枯燥教学过程,真正地让学生了解这首经典的音乐作品,我先用生动的故事形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聂耳,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这首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接着在朗读歌词和演唱中,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报童的苦难生活和乐观精神,学生们进入了作品的意境,加深了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学生在演唱时充满了感情和感动,真正地享受到了音乐的艺术美,内心得到了升华。
二、“身动”在导课中动起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引导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老师力争达到的一个教学目标。音乐课的导入情境创设素材有很多,如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谜语互相说一说,猜一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此时教师再把内容拓展开来,猜到小动物时,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模仿小动物的样子走一走,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叫一叫。猜到植物时,让同学们演一演植物,学生的兴致高涨起来,为后边唱谜语歌,把谜语内容编入歌曲成为新词作下了良好的铺垫。
2、在演唱活动中动起来。歌曲的演唱形式有领唱、齐唱、合唱、对唱、轮唱等,音乐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歌曲内容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寻找“动”的素材,让学生获得体验。如歌曲《嗯嗨呀》教学中,可采用女生站立起来唱长调的内容,唱完后坐下来,男生站起来,唱衬词的内容,还可以边唱边结合歌词做一做相应的动作。在多种多样的“动”中,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朝鲜族民歌的特点,把朝鲜族人民在田野中丰收时热闹快乐的场景表现了出来。学生在这种“动”中走进了民族民间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和魅力。同时,充分地使学生的敢于独唱、领唱的胆量得到煅炼,跟着音乐拍节奏、划拍子、舞蹈表演等的能力得到提高,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歌曲的演唱形式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在乐理知识中动起来比如认识切分音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桌的形状(方形),再摸一摸桌面(光滑),于是我引导学生用方方的桌子,滑滑的面来读一读音的节奏,引导学生用圆圆的脸蛋,甜甜的笑等语句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到台上进行简单的表演,然后再过渡到谱的视唱,通过转换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起来。又如后十六分音符的视唱,我用体育课上同学们在进行接力赛的例子来引导:一男生听到出发口令后还未反应过来,没有跑出去,其它同学着急地对他喊:“快、快跑”,接着我让同学们体验了“预备,跑”的一个体育活动,同学们可积极了,争着参与活动,之后,同学们对后十六分音符的名称一下子就能说出来,并且能用“快、快来”等形象词来描述这个音符的节奏和时值。再如十六分音符,我让同学们抱着机枪,连发四发子弹,嘴里念着“哒哒哒哒”。二分音符,我让同学举起木棒和我一齐撞一撞大钟……。在动的过程中,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静止的事物也因活动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的心情在飞扬,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3、在表演活动中动起来把教学内容,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用乐器、小品、舞蹈、朗诵等形式加以表现,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把知识上升到另一个艺术高度的过程。实践证明,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并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表演的舞台。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听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做几个柔和抒情的动作、创作一幅画、创作一段乐谱、一段新歌词;一段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扭一扭,跳一跳,哪怕是一个挥手动作,一个跑步的动作,只要是学生勇敢地表现出来的,就应该给学生鼓励,鼓励他们的大胆表演,鼓励他们再修改、提炼动作。实践证明,学生们都愿意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自己对音乐的另外一种独特的创造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表演活动,学生的表现力加强了,表演能力提高了。音乐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音乐教师只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找准音乐作品的审美点,找准学生的动情点,并且在这二者之间找准促动点,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深切感受,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身体动起来,只有当学生“心动”“身动”的全方位参与,将音乐活动和感悟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才能真正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现根据学科的特点谈一谈音乐学科基本类型课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二、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本教学模式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态度。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悟体验,提升思想(展示歌曲背景,激发学生高尚的思想)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季节风情,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族歌舞,同时播放本课歌曲音乐,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感知歌曲旋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等思想感情。
第三步:范唱歌曲,激发兴趣
由多媒体画面展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播放录音或老师范唱),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步: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学习歌曲节奏:
在欢快的击掌中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学生们逐步学会自己击打节奏,较难的节奏老师适当讲解。
2、按节奏读歌词:
低年级学生认字少,学习歌词时,会有许多生字不认识,按节奏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清除障碍。
3、学唱歌曲:
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指导,或利用直接跟琴学唱、变换不同方式的模唱、接力唱、教师领唱等形式来教学。
4、练习歌曲: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每一个小环节都紧扣教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打节奏、读歌词、学歌曲中,学会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素养。
第五步:创新表现,拓展延伸
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相互表演、乐器伴奏、同学合作共同表演、或根据音乐强弱音的分布,用手势表现等。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最后,概括整合。在悦耳的乐声中,在同学们欢快的舞蹈中,音乐课落下帷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在平日教学中注意积累、注意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到音乐课堂教学的真谛。
第三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就是音乐教学方法,是各种各样的、系统的、整套或零散的方法,是在不同的目的和理念指导下所采用的手段。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应以科学的教学法施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去年,我在家抽空观看“行动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的特性(小学版)”的专家讲座,使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的模式,并且拿到了自己教学实践当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观看互动对话和案例分析,使我明白了音乐课的重要性,要想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教师必须下苦功夫专研教材,认真备课,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那样才能使音乐课上出丰富多彩,使同学们喜欢上音乐课。下面就自己结合教学实践与自己从一些音乐杂志、网络论文、案例结合自己谈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模式很多,在某一课题或一节课的教学中究竟选择哪些教学模式最恰当、最合理呢?一般情况下,选择教学模式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
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教学过程阶段不同、教学的任务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当然就不同。2.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选择具体的方法时,必须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根据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不是由方法决定内容)3.从学生年龄的特征出发
各阶段学生年龄特征不同,选择教法时要充分考虑。如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形象具体,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应让他们多活动、多表演;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敏锐,应让她们多体会、多感受、多思考、多创造。
4.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出发(不要好高骛远,弄巧成拙)
5.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
1.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教唱法、听唱法、视唱法、示范法、欣赏法、游戏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练习法等等。
2.常用的综合教学方法:审美教学法;趣味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联想法;体态律动法;故事、谜语导入法等等。
三、了解课堂教学程序 1.要了解常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结构。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类: ① 传授模式(教师为主)
基本程序是:导入— 传授 — 分析 — 运用。②参与模式(学生为主)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 群体参与 — 探索 — 理解。③创新模式(以新促学)
基本程序是:激发情趣 — 探索 — 增强能力 — 表现。(这里的情趣指情感方面的激发)
④探索模式(教师主导、引导)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 探索 — 讨论 — 结论。⑤体验模式(实践摸索)
基本程序是:感知 — 体验 — 探索 — 再体验。⑥合作模式(互帮互学)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 集体讨论 — 合作实践 — 得出结果—评价。⑦情景模式(以景促情)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 — 情感体验 — 深入学习— 反馈成果。⑧成功模式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 实践活动 — 鼓励引导— 成功体验。⑨兴趣模式
基本程序是:激发兴趣 — 参与学习—提高兴趣— 主动学习。(这里的兴趣指爱好、喜欢)⑩新课程模式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 — 感悟体验 — 探索发现 — 创新表现 — 拓展延伸 — 概括整合.要掌握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下面我来说说两种综合课的结构(传统结构、新的结构):
传统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新的结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训练、巩固拓展、评价总结。(这里的“导入”很重要,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新授内容的教学模式)
例:四年级第二学期歌曲《春雨》,我运用的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根据音乐教学以听为基础,以唱为中心,以表现为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节课我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2)听赏歌曲,产生共鸣。(3)新授歌曲,解决难点。
(4)表现歌曲,实践创造。(5)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四、如何设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三环节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1.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少年儿童的共性,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变成了喜欢音乐,但怕上音乐课),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情景诱趣法,吸引学生兴趣 ②律动参与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③悬念设疑法,引导学生探索欲望 ④言语煽情法,抓住学生学习情绪 ⑤故事引入法,增加学生领悟能力 ⑥音画设计法,唤起学生参与愿望
如:情景诱趣法:是通过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个有关联的作品为纽带,使对另外一个陌生的作品主题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纵情歌唱》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开始通过欣赏《长城谣》,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体验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长城谣》一段时间在我国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和学生介绍有关这首歌曲的背景,培养学生反对侵略者热爱祖国的精神。另外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园》,是一首新中国歌颂祖国地灵物美、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的歌曲,具有现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本单元围绕主题《纵情歌唱》来歌唱祖国,我通过情景诱趣向学生介绍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来纵情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如:律动参与法:所谓律动参与法,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景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作品之间的时间距离和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的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引发兴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课教学。在这需要提到的是,教师创设的这种情趣要自然适度,律动动作要切实可行,难度不能过大,如果过分渲染造作,会让学生产生“假”的感觉,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欣赏情趣,反而会影响新课的教学。下面以三年级第一学期中的《阿细跳月》这首彝族风格的乐曲为例。上课开始,准备一些打击乐器作为教学的道具,然后让学生围成圈,教师教学生跳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左腿开始,左、右、左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最初可以引导学生将速度放慢学,几分钟后待动作熟练后,可以加快速度跳,并让一部分同学在一旁用打击乐器敲出这首乐曲五拍子的节奏型(XX X X X XX X)其他同学则继续围着圈跳舞。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了5/4拍的节拍韵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在电视里看到彝族人经常在喜庆的节日时,男男女女围着篝火拉成一个圈,尽情地舞蹈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脸上又是露出何种表情?并让学生随之模仿一下。立刻,学生们肯定会热情高涨,笑逐颜开,教室里一定会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跳月”步伐是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五拍子的节奏很鲜明,热闹欢快的舞蹈常表现出一种节日气氛。接着,一边播放《阿细跳月》的音响,一边讲彝族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情。通过律动参与法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从而导入新课《阿细跳月》的教学。
如:故事引入法: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唱唱歌曲《大鹿》时,我先把《大鹿》的故事作一个生动的描述,然后再请几个同学演一演,更增加了学生对故事的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唱歌的兴趣也随之倍增。
如:音画设计法:如教材中有许多民歌和民族歌曲,在教唱或欣赏时如果单一的去唱、去听,极容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调乏味,我们要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画面及音乐作为辅助教材,开展“唱着民歌去旅行”、“欢乐大家园”、“作客民族村”等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一定会感到新鲜而积极参与。2.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数高楼》一课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由此激发学生的情绪,然后由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接着,教师很自然地将歌曲的数板部分巧妙地引出(家乡变化真是大,人人心里乐开花,‘想过去,马路窄,房子矮,买本好书要跑二里外。看今朝,高速公路连上海,高楼大厦竖起来。竖!起!来!’),这样的衔接,既自然又简洁,也不显得单调,学生接受也不难,无形中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3.结尾要精彩
总之,许多优秀的、成功的音乐课,都是在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模式)方法的指导下产生的。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然后要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再有就是不断地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
无论是什么方法,只要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宗旨,学生在音乐课中有快乐相伴,他们就一定能在广阔无垠的音乐天空自由翱翔,我们的音乐课也一定会变成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
第四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音乐课“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型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弊端已逐步显现,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音乐教师亟待研讨的课题。
依据初中生年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音乐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活动模式,包括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五个环节。
一、导入。即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手段,通过影视、画面、音像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对音乐背景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和达到视听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二、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音乐世界。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以及师生合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心去感悟音乐,穿透音乐和领会音乐背后的故事。在反复聆听、想象、歌咏、演奏的音乐实践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境。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三、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还应在“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必然涉及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音乐创作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引导创造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舞蹈构思、节目编导等。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四、表演与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这一环节将相关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不仅如此,还与艺术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第五篇: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课堂情景,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的关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参与一切课堂活动,为互动交流作保证;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提高教学效益,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如何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话题。就此问题,本人提出几点粗浅的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目标,创设出一个属于他们的情境,在聆听歌曲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自我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基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把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其中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和具体作品的情感投入,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热爱之情,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旋律优美、意境深邃的乐曲时,怎样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歌曲,从而用心的去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感。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朋友、合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伙伴的关系,需要有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课堂之中,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使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在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中体会音乐的美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和对知识的爱的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应用知识。学生需要知识,更需要积极的热情。教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都能深深地打动学生,感触学生,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轻松、愉悦、充满爱的空间里学习,他们的情感思维才能得到释放,他们才能更好地展开自己的双翅,到知识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例如在教唱《青春》这一歌曲时,根据新疆舞,设计了几个简单又形象的动作。课堂中共同起舞,一个乐句一个动作,动作旋律结合在一起,这不仅帮助学生感觉了音乐的节奏、曲调的结构,还能从粗矿的动作中感受歌曲的意境,用优美、欢快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但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师常常把小学音乐目标理解为单纯的唱歌课,一些教师对音乐课的理解也是“音乐课”等于“唱歌课”,这样单纯的课型不利于学生良好音乐修养的培养,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以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为载体,其中包涵了唱歌、唱游、器乐、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内容。音乐课型可以分为单一型课和综合型课。我们在音乐课中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一首歌,还应该在唱歌教学中融入其它内容的教学。经常变换内容,变换形式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新异感,使学生能持久保持对音乐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状态。如从认识音符,数所唱歌曲中音符数目的练习到书写音符、临摹四小节歌谱;从拍节拍到边拍手边唱歌,从读节奏谱到边唱旋律边拍节奏。这样丰富的方法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能,还着眼于今后音乐的学习上,又如通过识别所学歌曲的曲调,不仅有助于学习识别歌曲中的反复乐句,降低了唱歌的难度,还有助于理解表现歌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分析的习惯,逐步发展思维能力。
我们要善于借用其它学科知识和方法来使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得以最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外,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我们可以利用组建合唱团、军乐队等音乐团体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还可以利用儿童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音乐比赛来激励学生学习音乐,使学生乐此不疲。这样,使得音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永远新鲜的“佳肴”,浓郁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氛围。
四、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在花城版第四册《有个洋娃娃》一课中,教师在处理歌曲环节中,让学生表演歌词“哎呀,哎呀,价钱太贵了”。同学们积极的分组讨论,大胆的上台表演,参与兴趣浓厚,课堂气氛也推向了高潮。这一环节不仅完成可歌曲处理这一目标,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还包括教师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教学环节。由于音乐教师教授的班级比较多,针对不同班级学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音乐教师应具备灵活调整教学环节的良好素质。如在不同的几个班上花城版第四册《美丽的朝霞》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四、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
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着几点原则:
1、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如低年级的学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较重,上课时容易做小动作或没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奖励其他表现好的同学来引导表现不好的同学,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高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但他们同样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善意的批评、用心的引导他们是能感受到的。
2、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3、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要创设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积累自己的经验,借鉴别人的经验,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成功创设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学水平,正确耐心地对待教与学。持之以恒,一定能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