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教学案例(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4:0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河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河教学案例》。

第一篇:黄河教学案例

<<黄河>>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河流和湖泊》是基础教育〉上海版〉七年级〉地理(二期课改)第一学期〉祖国篇(上)第四章的内容。本章由三个专题组成,即《4.1众多的河湖》、《4.2黄河》、《4.3长江》,这样的编排既照顾了中国河流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体现了点面结合。本节课是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概述之后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后续的教材中,还将学习长江。因此本节的内容是承上启下的部分。这节教材包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黄河的治理两部分。它主要涉及黄河的概况、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内容,突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

2.重点难点分析及其解决

重点:黄河的现状及分段,各河段水文特征以及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难点: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景观图,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黄河的现状与治理,在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像、文等各种形式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传递直观、生动的信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从六年级开始就由我任教,已养成很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已具有一定的读图、口头表达、合作学习能力;还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从网上、书籍等各种途径收集、处理、整理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初一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前一阶段学习的知识(地形、气候)包括学习过河流概述之后学习黄河,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信息;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并能结合景观图等简要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进一步掌握读图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和途径了解黄河的相关资料,知道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并能简略分析黄河水害成因,从而初

步培养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和辨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介绍与黄河有关的诗文、俗语、成语等,领略黄河5000年文明积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了解黄河的利用与治理,并在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培养主人翁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价值取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人地观。

四、教学方法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本节课采用读图指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既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归纳信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黄河”此节内容难度不大,知识点多且分散。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黄河的概况及水文特性呢?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无疑是比较好的方法,它便于集中分散的知识点,使其系统化、层次化,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全面掌握黄河的基本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播放“不朽的黄河”MTV导入,学生欣赏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的美丽风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及人们对它的赞美之情,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课件展示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的考古图片:“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宁夏水洞沟文化”、“西安半坡文化”、“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以及“黄帝陵”图片。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与黄河有关的诗歌、俗语、成语等。学生收集到的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设计意图:欣赏考古图片,领略黄河文明积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收集介绍与黄河有关的诗文、俗语、成语等,在地理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体现民族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

(三)黄河概况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之活动1

任务:在“黄河流域”图上把黄河发源地、注入海圈划出来;请用笔勾画出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干流轮廓并思考它呈何形状;在图中圈出黄河干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对照“黄河水系图”和“中国地形图”,圈画出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查找地图,快速得到有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四)各河段特征

课件滚动播放黄河不同河段较为典型的景观图片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之活动2

任务:根据黄河各河段景观图片并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分析并总结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并说出理由。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

1.上游的特点:峡谷多,水流急,水量大

教师追问:有哪些水电站?蕴藏了什么资源(电力)?将如何利用它?

学生结合“黄河水系”图,黄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依次说出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盛公等几个重要的水电站。

2.中游的特点:多支流,多泥沙

教师追问:为什么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课件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视频,学生观看视频,理解了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的原因——黄土土质较为疏松,缺乏植被保护,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深刻领会当地人流传黄河是“一碗水,半碗泥”、“跳进黄河洗不清”。

3.下游的特点:“地上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地上河的形成”动画:学生观看动画,进一步感知、理解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危害?从而了解治理黄河的关键所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概括黄河各河段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的技能,开阔地理视野,提高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避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能吸收,更乐于学习、愿意学习。

(五)黄河的治理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之活动3

任务:讨论黄河之害的根源在哪里?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治理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课件展示“黄河水利工程分布”、中游地区造林种草,修筑梯田等图片

设计意图:黄河的治理学习采用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评述。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价值取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人地观。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互学习、互相启发,有助于问题探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之活动4(课堂上布置要求,课后帮助学生完成)

1.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了,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请同学们课后探究。

2.阅读学习资料“污染—黄河的现代病”,设计一些广告词或者撰写小论文《拯救黄河》,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设计意图:二期课改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即是教学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生活世界延伸。有效的地理教学,不仅仅注重课堂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通过活动4的开展,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唤起学生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利用歌诀记忆,总结新课。“黄河七字歌”

发源巴山入渤海,五四**第二长,青川甘宁内蒙古,直下晋陕和豫鲁,河口孟津分三段,东汾西渭在中游,龙青梯级最密集,宁套灌溉最有利,下游淤成地上河,泥沙来自黄土区,治黄治沙是关键,水土保持是根基。

设计意图:让学生朗读歌诀并从中提取地理信息,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使所学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

六、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亮点是采用《黄河》学习任务单(即四个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景观图,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黄河的现状与治理,在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像、文等各种形式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传递直观、生动的信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难点。

附:

《黄河》学习任务单 活动要求:

1.两人一组,合作学习;

2.阅读相关地图,完成下列活动。活动1了解黄河

组长_____记录人_____

1.对照“黄河水系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请在图上将发源地和入海口圈出来。

2.请用笔勾画出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干流轮廓并思考它呈何形状?

3.黄河干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在图中圈出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4.黄河的长度为_____,是我国第_____长河。

5.请对照“黄河水系图”和“中国地形图”,圈画出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活动2走进黄河

组长_____记录人_____

1.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根据黄河各河段景观图片并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分析并总结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并说出理由。

黄河各河段特征:

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滔滔黄河教学案例

滔滔黄河教学案例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10级地理科学

姓名:xxx 学号:1010010100xx 课程分析:

《滔滔黄河》简要介绍了黄河的概况,然后分析其影响、作用。黄河对经济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利弊共存;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本课内容较多,不宜过多地扩展,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重点分析“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学情分析:

学生旅游较多,地理知识较丰富,很多同学去过黄河壶口瀑布及黄河流域,语文课上也多次接触关于黄河的诗、词、文章,如果引导得法,同学们应该是有很多话可说的,课堂上完全可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对于母亲河的奉献,估计同学们能较完整地归纳出来,但是黄河的危害,可能同学们分析的不够透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并根

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中所提供的《黄河流域》图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让学生深入分析、动脑思考,利用图文资料,就可以清晰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教师适当补充一些音像资料,增强真实感,效果会更好。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段乐曲(配录像),思考:这是哪部乐曲? 奔腾的黄河水,激荡的音乐,使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他们齐声高呼:是《黄河大合唱》。

“哪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您收集的有关黄河的诗句?”

学生回答的非常多,有描写黄河壮观的,有赞颂母亲河伟大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

(点评:学生积极寻找有关资料,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老师决不 包办代替。)

教师引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黄河,了解母亲河的奉献与烦恼。

二、探索观察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打出幻灯片:《黄河流域图》与《中国地形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概括:黄河的基本概况与流程的主要地区。图片和文字的交替使用,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简直是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这次旅游的收获是:知道了黄河是我国的的第二长河,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00多千米,注人海洋是渤海。这样,可以建立黄河流域的整体感。

然后在《黄河流域图》上,找出河口、桃花峪,思考以下问题:

1、黄河的上、中、下游呈如何划分的?

2、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这些支流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

为什么下游无支流?

(点评:以上问题在图片中很容易找出答案,可不用过多花费时间。)

黄河的不同河段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各异的名胜。出示教材提供的景观图片,结合文字描述,请同学讲解。

(点评:诱导学生通过景观图片,挖掘其蕴藏的丰富的信息。老师再加以补充,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由来,为下面归纳母亲河的奉献作铺垫。)

投影黄河流域几大平原的图片,播放《引黄灌溉》的录像,诱导思考:黄河对经济生产,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分小组讨论,同学回答,老师提炼。

(点评:直观的图片录像,增强了同学的感性认识,使问题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母亲河的奉献集中在三点,即塑造肥沃的良田、引黄灌溉,提供丰富的水能。)

教师引导:

母亲河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但是母亲河也存在着危机。?

(二)局部探讨,找出共性

黄河有什么危机呢?请同学们收集小资料说明。

其中有这样一则新闻:2003年秋天,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国庆节这一天,温家宝总理亲临陕西一带指挥防洪抢险,慰问灾民,这次黄河秋汛是历史罕见的,带来的损失较大。利用学生收集的新闻,老师很自然地过渡到下列问题:

为什么黄河的中下游泥沙很多,下游防洪困难很大?

播放录像《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学生归纳原因。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黄河?(图片说明)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母亲河?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有的学生回答他家不住在黄河附近,没办法保护母亲河,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师应该做正面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不往江河湖泊倒垃圾、保护环境、宣传环保等,这些其实也是保护母亲河的行动。)(点评: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远及近,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责任问题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延伸拓展

1、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学生们纷纷响应,各抒己见,但是答案基本上集中于本课讲到的内容。

有的同学认为黄河完全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老师应积极引导:黄河确实在不同的时期曾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水灾,但是她的奉献远远大于她的危害,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如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中华儿女、西部大开发的美好前景。黄河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教师可以用图片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说明,如:原始人类的出现、古代文化遗址的广泛分布、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这样,就可以充分完整的说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点评:从上面的局部探讨转向综合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黄河的奉献与危害。我们鼓励学生充分认识母亲河的奉献,但是黄河带来的危害也不应该忽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是这节课的重点,着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亮出自己的底版。学生的某些见解可能会欠成熟,但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却大大地增强了,思维也变得开阔了。)

2、看录像《黄河的介绍》,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规划一

下:几十年后,黄河中上游地区会是怎样的一幅壮丽的蓝图。

(点评:理论联系实际,由课本教材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责任感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结束语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母亲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母亲河也受到创伤。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母亲河将带领中华儿女描绘出更美丽壮观的蓝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丰富,容量较大,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有难度,还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有了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味道,感悟到一些诱思探究的精髓。教授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分析问题,辩正地看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如果仅用课本的内容,恐怕难以让学生能完全领会教授的意图,所以我用了较多的图片,相关的录像,较直观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问题的解决就简单多了。关于黄河诗、词、文章的收集,2003年秋汛新闻的收集,黄河的危机等资料的搜集,本人则完全交由学生完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基本按照“总——分——总”的格局的来设计,先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再分析母亲河的奉献、危机;母亲河的未来。最后放手发动学生讨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是一条害河?”从全局正确地、全面地分析、评价黄河。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这节研究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开展诱思探究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教学思想,真正地信任学生能够实现主体性,能够在老师的诱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

第三篇:《保卫黄河》教学案例分析

《保卫黄河》教学案例分析

林亚坤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本节音乐课将以我国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设计思路:

1、通过听赏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

2、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

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确立主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保卫黄河》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和作品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接触合唱里不同的演唱形式,例如轮唱;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之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学习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以及多媒体资料,利用小组讨论自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习轮唱的技巧方法。

(3)认识与技能

结合多媒体课件,了解该作品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建立轮唱的概念,学习轮唱的技能。

教学重点: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对作品的认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建立轮唱的概念。

(2)难点:能记住歌曲的大概旋律和演唱形式。感受、理解全曲及各段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一定的联想,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冼星海的歌曲,布置的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件导入

观看一些有关黄河的多媒体资料,欣赏有关黄河的文学作品。再简要提一提我国的历史事件,从而引出《保卫黄河》的课题。同学们看了这么多有关黄河的图片和文学资料,下面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了解黄河。

【设计意图】上课没有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从繁闹的课间休息中安静下来,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来,并且能够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主题当中。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讲述时事政治让学生在潜意识中体会作为当代中学生的历史使命,而且给学生启发: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时刻提醒自己莫忘历史,培养自己的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

2、引出轮唱

在这首歌曲当中同学们知道有几种合唱方式吗?(同学自由回答,辨析出作品中的几种合唱形式。)

【设计意图】让同学自己动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发现轮唱与其他合唱形式有何不同。

学习轮唱、实践

1、听、记旋律歌词

下面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种合唱的形式,首先,请同学们再认真的听一遍这首歌曲,并小声的跟着音乐哼唱旋律,仔细听辨每个声部是在什么时候加进来的,该在什么时候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作品的旋律有个大概印象,为下一步学习轮唱做准备。

2、学习轮唱(1)学生自学

好了,同学们又听了一遍这首曲子,对旋律也有了大概印象了,下面呢,老师这里有一段节奏,同学们来看看可不可以不用老师先教就可以打出来。下面同学们可以自己分组学习,几个同学打上面一行的节拍,几个同学打下面一行的节拍。

【设计意图】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团结合作的精神。(2)老师教学

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起来展示一下他们刚才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听听看他们打的和你们的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展示完后,如有错,老师及时纠正,然后请一名学生与自己合作,示范正确的节奏形式。)

【设计意图】展示给学生正确的轮唱节奏形式,在改错的同时,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加深轮唱节奏型的印象。

全班实践、深化轮唱 全班合作演唱整首歌曲

同学们都学会这种合唱方法了么?那下面全班同学一起合作,试试把这首歌曲唱出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巩固学习成果。扩展视野

利用多媒体,播放钢琴版的《保卫黄河》、合唱《旗正飘飘》。【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其他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巩固学习成果。作业布置,总结轮唱

实际任务:下课后自己与其他同学合作,巩固学习内容。

总结:让学生回答轮唱的概念,并总结这节课他们都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小结是整堂课内容的升华,直接反应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评价做到及时调整。而课后作业是实践性的操作任务,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自己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总的来说,这一节课,教学设计新颖,充分体现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对教材的合理加工,为学生的音乐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现代教育理念。

其次,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轮唱的概念”时,教师注意把握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以学论教”的现代教学思想。

《保卫黄河》教学案例分析

林亚坤

第四篇:黄河涯工作案例

黄河涯镇团委工作案例 黄河涯镇团委在团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紧扣上级团委和镇委镇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农村、服务青年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密围绕共青团建设“五个有”,为探索加强乡镇团委工作机制和载体建设,有效推动我我镇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围绕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青年培训实践等工作认真研究,积极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团员青年创造性地开展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着力推进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一、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共青团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夯实团的组织基础,健全团的组织体系,规范团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团建新途径,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是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根据“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对照检查本镇农村团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对各基层团组织的团支部书记进调整、培训,由大学生村官担任团支部书记,优化配臵了团组织的领导班子。目前,社区团支部书记29人,平均年龄为25岁,均为大学本科学历。

二是深抓两新团建工作。注重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建团工作力度,2011年先后建立了山东瑞泰奇洗涤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德州金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德州鑫隆机械有限公司等4个非公企业团支部,黄河涯镇商会、德州市德城区众望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新社会团组织,切实

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了青年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团组织格局建设。通过黄河涯镇第十四次团代会的胜利召开,顺利选举出第十四届委员会,新选团委书记1名,团委副书记2名,委员11名,编制外副书记4名,拓宽了镇团委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了镇团委的工作资源。

二、教育引导先行,青少年素质教育建设呈现新风貌

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内容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并注重了解和把握青年的思想意识,着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给不同群体的青年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灌输不同的价值观和具体要求。对于大多数青年,关键引导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青少年,关键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合格的公民。在教育引导青年工作载体上,盘活各种活动载体。一是充分利用横幅、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引导。二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和广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近年来黄河涯镇团委高度重视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组织多次青年创业培训,多年来我镇涌现出一批像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张超一样的优秀的创业青年。

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围绕黄河涯镇团的重点工作和乡村青年经济文化建设,2009年建立团支部以来,在以张超为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高效、创新、奋斗的新路子,先后被评为“德州市青少年

绿色家园”、“德州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地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成立了德州馨秋种苗科技推广协会,推出科普培训、科普讲座、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几年来累计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近几年来,馨秋人还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农业,一切为了农民”的宗旨,把造福人民、回报社会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坚持来源于社会、回馈于社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长期积极投身于中国光彩事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赈灾、助学等希望工程,累计捐赠近百万元。公司成立至今,始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三年来用于资助贫困家庭、贫困生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公益捐款的资金达10万元以上。

四、青年培训实践工作获得突破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积极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一)全面落实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计划,鼓励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与镇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部门联合,以各种农村实用技能和水产养殖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开展农村青工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同时,积极贯彻落实“普利森技校技能助学项目”,资助王凯等品学兼优且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子女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邀请专家教授就健康养殖、水质调节等问题深入到养殖户家、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二)全面举办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服务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重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关注青少年的成材成长,不断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注重在纪念日和节假日举办团员喜闻乐见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卫深入志愿心,团旗飘进敬老院”、“青少年应急知识宣传月”、“庆七一 主题联欢会”、“我与祖国共奋进”“黄河涯镇爱心助学 圆梦行动”顺利举办“德城区黄河涯镇全球通希望小学开工仪式”等,满足了广大团员青年的发展需求,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了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及团员意识,密切了镇团委与广大团员青年的联系。

近年来,我镇的基层团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上级团委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在团区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再创新优势,为实现富民强镇,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黄河涯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学案例

1、创设情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与黄河有关的学习情景(课件以有关黄河流域水系和梯级开发及“地上河”为主制作)。上课开始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学科教学资料库进行自助式学习。

2、提出问题。

由学生通过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适时通过投影或网络提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地上河”的形成及治理措施。

3、自主探究。

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网络资源库上的课件进行程序式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随机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4、网上协作。

学生在通过入机协作进行的自主探究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教师的协作等)。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各自学习的结果放在网络进行交流,并对“地上河”的形成进行分析,总结出形成过程。

5、课题小结。

学完知识点后由学生完成本课的小结,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并与课件上的小结进行比较分析。

6、网上测试。

课题小结后,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智能习题库。由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试题,独立在网上完成测试,由计算机直接反馈。

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对高分数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课堂测试题分为四个层次设计:第一层次达标级,按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综合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三层次为竞赛级,提供了与河流相关的地理竞赛试题及其分析与答案。

7、课题延伸。

课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与河流有关的网站,阅读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此外,对“我国的河流”展开课题研究,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特点与问题

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从我校网络教学实践来看,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和难控制性。因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二是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三是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四是知识是跨越时空控制的。

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

a、具有开放性;b、学习过程的交互性;c、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d、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是学习的促进者,对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教师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这对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开放的教学观念”。否则,无法适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学。

教学空间的开放性。

从我校教学实践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和个性化。这就要求网络教学的信息教学环境,即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具有“开放的教学空间”。

教学时间的开放性。

现行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5分钟,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对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作了精密的安排,但是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因素,要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创设环境→提出课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的教学过程,时间是非常紧迫的,这就要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具有“开放的教学时间”。

总之,地理网络教学的“七环节”模式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挑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启发、引用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评价要立足于学生兴趣,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必将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科教学的整合,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下载黄河教学案例(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河教学案例(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这部分教材包括黄河的概况,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等,内容很多,但是根据学生......

    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教学反思 唐 蕾 《黄河》这部分教材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等,内容很多,一......

    《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教学反思 化龙中学地理科 陈菊 学校的教师技能大赛已告一段落,我选择了《黄河》一课作为参赛的公开课,虽然此次比赛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但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本科组成员......

    《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教后反思 袁华能 作为一名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第七年,能有机会再次上公开课,既感到很兴奋,也感到压力很大,在这种心情下完成了本节公开课。通过备课、上课、评课三个环......

    《黄河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寿光市建桥学校 李会云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 2.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通过百度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桑营中心校:王永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