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
题型:填空题+简答+计算题(改错)
0 绪论
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1平面机构及自由度(1)运动副及分类
(2)平面自由度计算和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作业题)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平面连杆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2)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3)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了解)3 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分类(按从动件形式)(2)常用运动规律(等速、等加速等减速)(3)刚性冲击、柔性冲击
(4)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的过程(了解)4 齿轮机构
(1)齿轮机构的分类(了解)
(2)齿轮啮合的基本定律及共轭齿廓、节点节圆(3)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尺寸计算(了解)
(直齿和斜齿的不同)
(4)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直齿、斜齿)(5)渐开线齿廓的切齿方法(两种)、根切现象(6)最少齿数概念(直齿、斜齿)5 轮系
(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作业题)其它常用机构(1)常见间歇机构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7 机械运动速度波动的调节
(1)机械运转速度的波动分类(两种)及其对应调节方法 8 回转件的平衡
(1)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 9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1)变应力的循环特性(3种典型的应力循环特性)
(2)疲劳曲线的特征(三个区)(3)滑动摩擦的状态
(4)润滑方式、方法(了解)10 联接
(1)螺纹副的自锁条件
(2)机械设备常用螺纹(普通螺纹)
(3)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4)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松联接、紧联接<横向>和<轴向>)(作业题)(5)平键和楔键(工作面)11 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5种)
(2)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直、斜齿,方向判别)(3)影响齿轮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的主要参数(4)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软齿面、硬齿面)12 蜗杆传动
(1)圆柱蜗杆的基本参数(直径系数)(2)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方向判别)(3)正确啮合条件 13-1 带传动
(1)带传动的类型(按截面形状)(2)带的应力组成部分及最大应力点(3)打滑与弹性滑动 13-2 链传动(1)多边形效应
(2)附加动载荷及其影响因素(z、p、v)14 轴
(1)轴的类型(按载荷分类)
(2)轴的材料(失效形式、常用材料、刚度)(3)轴的结构设计(改错题)15 滑动轴承
(1)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计算准则(p、pv、v)(2)形成流体动压润滑的3个必要条件 16 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3、5、6、7、N)(2)滚动轴承的代号(基本代号)(3)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4)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5)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当量动载荷P计算)(作业题)
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姓名
刘有芳
系部
机械系
教研室
机械模具
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摘 要:《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大量典型生产实例启发引导学生,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课堂教学 实践 创新
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维护及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当前的高考政策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只所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目的是想学一技之长,而《机械设计基础》公式多,系数多、图表多,概念多,内容抽象,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学习难度大,学生不太爱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产生兴趣,在课程的绪论部分,我都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讲清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学科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每次授课前我精心设计一个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导入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比如学习螺旋传动时,让学生观察水杯的杯体与杯盖之间的配合,并思考用的是单线螺纹还是多线螺纹以及为什么;学习自锁现象时问学生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引人入胜的导入,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堂教学,也要把机械优化设计和现代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设计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学习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去创新的一种动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使学生时时尝到成功的快乐。如学完四杆机构,一个同学根据折叠伞的防风性能差设计了防风伞,虽有不少缺陷,但他的构思很有创意,我及时表扬了他,从此这名同学自觉预习课堂内容,并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教师要把握好答问对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表现自
己,均有回答问题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灵活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
现用教材理论内容多,有些内容不太符合学生实际,一些举例离学生的生活和生产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如齿轮机构及设计这部分的内容论证较多,有关实践方面的内容却介绍得较少,这就要求我们不唯“本”,只唯“实”,通过企业专家的指导和毕业学生的反馈,及时修订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知识点,满足行业的需求。
我在备课时通过参阅参考书、网络查询等方法积累大量学习素材,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要讲的理论内容变为适合学生探讨、研究的案例,向学生传授大量信息并加以操练和巩固。比如学习轮系时,我以古人设计的指南车和计里鼓车为例子,讲完后让学生或独立完成或自由组合,对指南车和计里鼓车进行改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构思,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提交了一些有创意的构思方案。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效果。
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是单纯“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师”。在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实践能力为目的的高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变成重在引路的“导师”。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认识和思考的主体,是知识的应用实践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对于例题经常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让学生广开思路、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点拨、指导的作用,给学生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询问如何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倒车或转弯等;学习制动器时问学生自行车的前闸后闸有何不同,哪个制动,哪个减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在做练习时,先做完的同学去指导其他同学,使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两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两个苹果,4
两种思想互相交流却能激发新的思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是引发学生认识突变、进而闪现创新思维的基础。
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我院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粉笔+挂图+模型演示”在教室里上课,后来发展为“板书+幻灯机+录像”。为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工作现场的情形制成录像,组织学生参观机械零件陈列室和各类机械设备陈列及模型动态演示。现在,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我们开发了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知识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教学地点变成多媒体教室。比如学生通过Flash课件可以看到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全过程、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置;导杆机构的课件则让学生能看到相对运动着的各个杆件及不同导杆机构的运动状况。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可把课堂放在校内实习工厂、实习实训车间及与我们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
同时,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也不断完善,网上有许多《机械设计基础》的精品课程供我们借鉴,我们也要自主研发该课程的教学网站,教师针对课程难题与技术难点,利用多样化的应用实例和教学视频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在线讨论进行网上答疑、辅导;学生可以下载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虚拟装配,使用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新的思想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调呆板变得丰富生动,实现了抽象理论直观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实践知识现场化,同时也增添内容的趣味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改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配合课程教学,通过具体机械的设计,把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宽课程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工程意识、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的目的,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 构思与表达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分析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开展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模式的课程设计。学生的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工程实际、顶岗实习、大学生科研课题相结合。在课程设计实训中,除了传统的减 5
速器设计外,以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和机械创新设计为项目,也可以让学生去工厂自己找题目,并鼓励学生利用CAD/CAM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学生课程设计的自觉性和兴趣得到了提高,同时加强了设计的岗位针对性。
六、营造课外课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积累不仅在于课堂,更在课外。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去发掘这一“宝藏”。每次上完课我都给学生布置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作业。讲完四杆机构,我让学生去学校旁边的工地观察起重机、挖掘机、搅拌机、翻斗车等机器的工作,掌握不同四杆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特性;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在讲自锁现象时,让学生观察阳台上的晾衣架;讲齿轮加工的仿形运动时让学生课后观察配钥匙的机器;学完本书后我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拆装旧自行车、减速器等。通过课后实践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动手,使学生明白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在学院成立机械设计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去工厂实践;组织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开展模拟设计、旧物维修改造;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竞赛等,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给学生创造了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工作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在各方面迅速适应社会。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应用工程实例,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
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ON MECHANISM DESIGN 授课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学 时 数: 48 学 分 数: 3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后继课程: 《暖通空调》《建筑施工》 开课教研室: 施工与机械教研室 执 笔 人: 刘朝英
二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目标.任务和地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理论、机械材料、机械加工工艺和简单机械运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2.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冷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和常用机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选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学习后继相关专业课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具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制图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环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分析简单机械的运动和结构,以及设计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能力,同时对有关机械问题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基本技能和适应性.三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机械基础概论
1)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2)机械工程材料
1)金属的机械性能 2)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3)铁碳合金相图 4)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5)钢的热处理
6)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
(3)公差与配合1)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2)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 3)形状与位置公差 4)表面粗糙度
(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平面机构的组成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5)平面连杆机构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6)螺纹连接
1)螺纹参数及常用螺纹 2)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和元件 3)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4)螺纹连接的拧紧和防松 5)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
(7)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1)键连接 2)花键和销连接
(8)带传动
1)带传动的类型、应用和特点 2)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3)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4)V带带轮的结构
(9)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类型的原理 2)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齿轮传动条件 4)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5)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6)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7)热处理和许用应力 8)精度等级和结构设计 9)润滑和效率(10)轮系和减速器
1)轮系的分类 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3)减速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11)轴、轴毂连接和联轴器
1)轴的类型和结构 2)轴的强度计算
3)联轴器类型、特点和应用
(12)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2)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3)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4)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13)滚动轴承
1)结构类型及代号 2)类型选择 3)滚动轴承的计算 4)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2.时间分配和进度 :
(1)机械基础概论----------------------------2学时;(2)机械工程材料----------------------------5学时;(3)公差与配合------------------------------5学时;(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学时;(5)平面连杆机构----------------------------2学时;(6)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2学时;(7)螺纹连接-5学时;(8)带传动---4学时;(9)齿轮传动-5学时;(10)齿轮参数测定实验-----------------------2学时;(11)轴、轴毂连接和联轴器-------------------4学时;(12)轮系、减速器---------------------------3学时;(13)综合设计实验---------------------------2学时;(14)轴承----4学时;3.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 钢的热处理
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公差配合和选用
平面机构的的结构分析和平面连杆机构 螺纹连接的类型和强度计算 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齿轮的强度计算(2)难点: 铁碳合金状态图 钢的热处理机理 公差配合的选用计算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和自锁 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 渐开线齿轮传动原理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应具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基本知识.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液体机械、热工仪表、锅炉及空调等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机械基础》-------刘泽深等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0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的掌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应具有独立设计和初步加工技能.2.配合相应内容应有习题练习,并结合难点进行讲评。
3.结合机构的应用、齿轮传动的学习,设置相应实验课,要求学生能独立动手操作实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4.配合理论教学,安排有金工实习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要求学生初步熟悉机械工程材料的冷热加工工艺,并具有一定动手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独立系统的完成机械装置的理论计算、设计和绘图,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系统方法.5.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实物、电化教学并应创造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情况:
课程设计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编号: 0203428
先修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开课学期: 第4(5)学期 课程设计计划周数: 1周 课程设计学分数: 1.0学分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设计开课教研室:施工与机械教研室 课程设计执笔人: 刘朝英
二、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理论初步进行工程设计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机械技术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计算、绘图、使用并熟悉有关常用标准和规范等基本技能,从而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素质的初步培养与训练。
三、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本内容是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主轴系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1.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根据任务书要求,分析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2.选择电动机
计算工作机所需电功机功率,确定并选择电动机类型及相关参数 3.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
根据电动机及工作机转速计算总传动比,并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 4.计萛运动和动力参数 计萛各轴:功率、转速、转矩 5.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根据各主要零部件在系统中的位置与功用,考虑工况条件,正确判断其主要失效形式,合理确定和计算其工作载荷,按正确的设计准则进行设计计算或校核计算,根据设计需要确定零件结构 6.润滑方法及密封的选择
根据传动及零部件的需要,合理确定并选择相应零部件的润滑方法及密封方式 7.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根据主要零部件的计算结果设计并绘制主轴系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工作图,各工作图应附合相应国家标准
四、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 1.设计计算: 12学时 2.装配图: 12学时 3.零件图: 6学时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
考核可从以下几方面评定:独立完成设计能力及工作态度,设计计算质量,绘图完成质量,答辩情
况等构成
最后由设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计算、绘图质量、综合表现及答辩,按五级分制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六、其他(黑体小四号)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应在结束《机械设计基础》课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并完成《金工实习》后进行,设计时间为1周。
2.由于专业不同,先修课学时、内容不同,课程设计分组不同,课程设计内容可不同,有所区别和侧重,以附合专业要求、题目要求或与先修课内容相符。3.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基础》 刘泽深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赵军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刘泽深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朱龙根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龚淋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实习大纲 一.实习时间
第四学期期中1周(6天)二.实习地点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三.实习的目的
金工实习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实际,对机械制造过程、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及安全操作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等有一个基本了解;了解和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过程。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机械设计基础课及后续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车工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2)初步了解车床的型号、结构,并能正确操作。(3)能正确使用常用刀具、量具及夹具。
(4)能独立加工一般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车削特点及加工范围;切削用量
(2)卧式车床:卧式车床型号;卧式车床结构及使用;卧式车床传动
(3)车刀:车刀种类、用途;车刀组成及车刀角度;车刀材料;车刀刃磨及安装
(4)车外圆、端面和台阶:工件在车床上的装夹方法;车削外圆方法;车削端面方法;车削台阶方法。???(5)车槽和切断:车槽刀角度及安装;车槽方法;切断刀及切断方法(6)车圆锥:车圆锥方法;圆锥面工件的测量 3.实习操作内容:
(1)按讲解顺序分别进行车床操作、刀具安装、车刀刃磨、车外园、车端面、台阶、车槽、车圆锥及车螺纹等分项练习。
(2)综合练习:加工一个具有外圆、端面、凹槽、锥面和外螺纹等特征的零件。
(二)铣工
1.目的和要求:
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 铣削设备、附件、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了解铣床的操作技能及简单零件表面的铣削方法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铣削运动与铣削用量;铣削特点及加工范围
(2)铣床的种类和型号;卧式万能铣床:①构造及使用②铣床传动;立铣;铣床附件(3)铣刀:铣刀种类、用途及安装。
(4)加工内容:铣平面①用圆锥铣刀铣平面;②用端铣刀铣平面;铣斜面方法;铣台阶面;铣沟槽:①铣键槽②铣T型槽 3.实习操作内容:
(1)操作铣床练习:停车练习;低速开车练习(2)铣平面练习,铣四方件平面(3)铣键槽练习
(三)刨工
1.目的要和要求:
(1)了解刨削的工艺特点和加工范围(2)能操纵牛头刨床,掌握其主要调整方法
(3)掌握各牛头刨床上正确安装刀具与工件方法,完成刨平面与垂直面的加工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刨削运动与刨削用量;刨削特点及加工范围
(2)牛头刨床:牛头刨型号;牛头刨床构造;牛头刨床的运动;牛头刨床的调整(3)刨平面及沟槽:刨水平面;刨垂直面和斜面 3.实习操作内容:
1.刨床操作及调整练习2.刨削一长方体
(四)磨工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磨削加工工艺特点及范围
(2)了解磨床的种类及用途,掌握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的操作方法(3)了解砂轮的特性、砂轮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了解掌握在外圆磨床及平面磨床上正确安装工件方法,完成磨外圆和磨平面的加工 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磨削运动和磨削用量;磨削特点及加范围(2)磨床:外圆磨床:①型号②结构(3)砂轮:砂轮特性
(4)外圆磨床:工件的装夹方法;磨削方法 3.实习操作内容:
1.外圆磨床及平面磨床的操纵练习2.磨削平面及外圆练习
(五)钳? 工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钳工工作在零件加工、机械装配及维修中的作用、特点和应用;(2)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主要工作(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扩孔、攻螺纹等)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按图纸要求独立加工简单零件(锺头、六角螺母等);(4)装配的概念及部件装拆方法。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钳工工作;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2)划线:划线工具;划线基准;操作示范(轴承座)(3)锯割:手锯;锯割操怍与示范(4)锉削:锉刀①锉刀材料②锉刀组成③锉刀种类与选用;锉削方法;锉削操作与示范(5)钻孔扩孔和铰孔:钻孔①钻床的种类与结构:②钻头及夹具;③钻孔;操作与示范(6)攻螺纹与套螺纹:①丝锥与铰杠:②底孔直径与深度的确定:③攻螺纹操作与示范 3.综合实习操作内容:制作手锤
(六)铸造
1.目的与要求:
(1)了解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砂型铸造的主要造型方法(整体模、分模、活块等)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并进行独立操作:
(3)初步了解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4)了解型砂、芯砂等造型材料的性能、组成及制备过程(5)了解感应电炉的构造,铸铁的熔炼和浇注(6)熟悉砂型铸造的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铸造的特点、方法及应用;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砂型的组成、模样及芯盒(2)型砂和芯砂:型砂和芯砂应具备的性能;型(芯)砂的组成;型(芯)砂的制备
(3)整体模造型及造芯:整模造型①砂箱及造型工具:②造型方法;③浇注系统;④置口与冷铁;造芯①芯的用途:②制芯方法;整模造型操作与示范(4)分模造型:分模造型的应用;分模造型方法与操作; 3.实习操作内容:独立完成一零件的整模造型
(七)锻压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锻造与冲压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锻造与冲压生产设备(空气锤、冲床)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了解锻件、冲压件缺陷产生原因:(4)熟悉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并进行操作;(5)了解胎模锻造的工艺过程;(6)了解冲压基本工序及冲模结构:
(7)了解其他金属压力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2.讲解示范内容:
1.概述:锻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坯料加热:加热目的和要求;锻造温度范围;加热方法与加热设备;加热缺陷及防止措施(3)手工自由锻:手工锻工具;基本工序与操作
(4)机器自由锻与胎模锤:空气锤结构与操作;胎模锻的特点及应用;胎模种类 3.实习操作内容:机锻一长方体
(八)焊接
1.目的与要求: 1.解各种焊接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手工电弧焊所用设备工作原理及使用,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3)了解手弧焊的焊接规范,常见接头型式、坡口类型;(4)初步掌握手弧焊操作方法;
(5)了解气割、等离子切割原理和切割过程。2.讲解示范内容:
(1)焊接、焊接接头等概念
(2)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及焊接电弧;手弧焊设备;焊条;手弧焊工艺①焊接接头型式②焊缝空间位置③焊接规范;手弧焊操作 3.实习操作内容:手工电弧焊操作
用300×30×3两块钢板,焊一条长3COmm对接平焊缝。
(九)现代制造技术
1.目的与要求:
(1)了解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其程序编制、数据传输、操作数控系统和进行实际操作加工的知识。
(2)了解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程序编制、数据传输、数控系统和操作加工的基本知识。2.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数控车床实习:教学内容:①数控车床的基本理论②? 数控车床的产生、发展、加工范围及加工特点。数控车床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结构。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的确立。③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手工编程。程序代码格式和代码构成。自动编程,利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绘制加工图形,形成加工轨迹和数控代码程序。数控程序的数据传输过程;④数控车床的操作:数控系统的操作使用,机床操作面板的操作使用;工、夹、量具的使用,刀具的装夹和定位,工艺过程的控制;工件的加工。
(2)数控铣床实习:教学内容:①数控铣床的基本理论;数控铣床的产生发展、加工范围及加工特点、数控铣床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结构、数控铣床坐标系的确立;②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手工编程,程序代码格式和代码构成;自动编程,利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绘制加工图形,形成加工轨迹和数控代码程序;数控程序的数据传输过程;③数控铣床的操作:数控系统的操作使用,机床操作面板的操作使用;工、夹、量具的使用,刀具的装夹和定位,工艺过程的控制;工件的加工。(3)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实习:教学内容:①了解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的基本理论;②了解程序代码格式、构成和手工编程的过程;③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据传输的过程;④了解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数控系统、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⑤了解工具电极的安装与调整方法和加工成形工件的加工过程;⑥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的操作;数控系统的操作使用,机床操作面板的操作使用;工、夹、量具的使用,电极丝的安装和运丝机构的调整,工艺过程的控制;工件的加工。五.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
金工实习是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和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下,互相协同做好实习组织管理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计划的制订及实习学生的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应经常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对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理论试卷根据其实习报告、考核成绩及综合表现评定实习成绩,并对实习报告、实习考核卷进行批改并给出实习成绩。六.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1.实习成绩按五级记分制,单独记入学生成绩册。2.实习成绩评定:
1.各工艺实习操作成绩和出勤表现,占总成绩的70%; 2.实习报告成绩占10%; 3.实习理论考核成绩占20%。七.说明
本大纲内容可进行适当调整,如不同专业的需要、机械加工方法的进步与更新、时间和实习基地条件等。
施工与机械教研室2 0 0 7年1月2 0 日
第四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机械设计基础/ 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高分子、无机、印刷、纺织、包装 学时数: 48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6
学分数: 3 考核方式:考试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教学参考书:初嘉鹏等编.机械设计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宋育宏等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毛炳秋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原机零教研室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轻化工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作为高分子、轻化、无机、印刷、纺织、包装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内容涉及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以及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简单设计计算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选用、分析基本机构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以及运用标准、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
机器、机构等有关概念。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三、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概念
四、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机构自由度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
一、运动副及其分类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征,了解铰链的类型判定及其演化,掌握四杆机构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按给定的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K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征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第四章 凸轮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按给定运动规律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方法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教学内容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
二、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三、凸轮轮廓的设计
四、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五、间歇运动机构和组合机构
第五章 齿轮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参数计算为主要内容,简介最少齿数。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齿轮传动的啮合特点、受力分析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教学内容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齿廓曲线
三、渐开线齿廓
四、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六、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原理
七、根切、最少齿数和变位齿轮
八、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九、圆锥齿轮机构
十、蜗杆蜗轮机构
第六章 轮系(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系传动比计算,减速器结构可进行现场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内容
一、轮系的类型
二、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三、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四、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五、轮系的应用
第七章 齿轮传动(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齿的失效形式,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能应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公式进行强度计算,掌握各种齿轮的受力分析、齿轮的结构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齿轮的强度设计、受力分析。教学内容
一、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二、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七、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八、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九、齿轮的结构与润滑
第八章 带传动(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带传动中各力、应力的关系,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并了解设计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打滑现象及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带的应力分布、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教学内容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V带和V带轮
三、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九章 链传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链传动的特点及多边形效应、了解链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
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影响链传动工作平稳性的因素及参数选择。教学内容
一、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链传动和链轮
三、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参数选择
四、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五、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第十章 联接(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了解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结构特点;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螺旋副的效率和自锁;紧螺栓的强度计算。教学内容
一、螺纹的主要参数及类型
二、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三、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联接件
四、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五、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六、螺旋传动
第十一章 轴(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轴的类型、材料;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一、轴的类型和材料
二、轴的结构设计
三、轴的强度计算
四、轴毂联接
第十二章 轴承(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和选用及轴承组合结构,了解向心轴承的选择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选用及组合结构。教学内容
一、轴承的分类
二、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三、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四、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五、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和应用
六、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
七、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八、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第十三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了解常见离合器的类型及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常见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与特点。教学内容
一、联轴器
二、离合器
三、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执笔人:胡建忠 审核人:初嘉鹏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机械设计基础/ 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 课程类别:自然科学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学时数: 48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6
学分数: 3 考核方式:考试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教学参考书:初嘉鹏等编.《机械设计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尚久浩编.轻工机械设计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喻怀正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原机零教研室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服工专业的一门主要自然科学基础课。作为服工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能力。内容涉及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以及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简单设计计算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
机器、机构等有关概念。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三、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概念
四、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机构自由度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
一、运动副及其分类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征,了解铰链的类型判定及其演化,掌握四杆机构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按给定的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K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征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第四章 凸轮机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按给定运动规律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方法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教学内容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
二、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三、凸轮轮廓的设计
四、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五、间歇运动机构和组合机构
第五章 齿轮机构(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简介最少齿数。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齿圆柱齿轮尺寸计算。教学内容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齿廓曲线
三、渐开线齿廓
四、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六、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原理
七、根切、最少齿数和变位齿轮
八、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九、圆锥齿轮机构
十、蜗杆蜗轮机构
第六章 轮系(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系传动比计算,减速器结构可进行现场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内容
一、轮系的类型
二、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三、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四、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五、轮系的应用
第七章 齿轮传动(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轮齿的失效形式,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了解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公式进行强度计算,掌握各种齿轮的受力分析、齿轮的结构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受力分析。教学内容
一、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二、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七、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八、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九、齿轮的结构与润滑
第八章 带传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带传动中各力、应力的关系,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并了解设计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打滑现象及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带的应力分布、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教学内容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V带和V带轮
三、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九章 链传动(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多边形效应、了解链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
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影响链传动工作平稳性的因素及参数选择。教学内容
一、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链传动和链轮
三、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参数选择
四、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五、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第十章 联接(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了解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结构特点;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螺旋副的效率和自锁;紧螺栓的强度计算。教学内容
一、螺纹的主要参数及类型
二、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三、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联接件
四、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五、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第十一章 轴(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轴的类型、材料、结构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 轴的结构设计 教学内容
一、轴的类型和材料
二、轴的结构设计
三、轴的强度计算
四、轴毂联接
第十二章 轴承(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了解向心轴承的选择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代号、选用及组合结构。教学内容
一、轴承的分类
二、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三、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四、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五、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和应用
六、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
七、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八、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第十三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了解常见离合器的类型及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常见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与特点。教学内容
一、联轴器
二、离合器
三、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执笔人:胡建忠 审核人:初嘉鹏
第五篇:《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安徽工程大学教学大纲
(一)《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电气18本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平面力系约束反力的求解 第二章
1.轴向拉压的内力和应力求解 2.轴力图的绘制
3.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及变形计算 第三章
1.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2.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强度计算,绘制扭矩图 3.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计算 第四章
1.梁的弯曲内力计算,绘制弯矩图 2.弯曲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五章
1、按照运动副特性运动副分类 2.机构运动简图概念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计算机构自由度
第六章
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及判定
2.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3.机构当出现死点位置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避免或克服
4、平面四杆机构设计(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设计)第七章 1.凸轮机构分类
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见运动规律及运动特性(冲击)3.平底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4、当凸轮角速度及从动件运动规律已知时,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关系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学大纲
5.凸轮轮廓设计 第八章
1.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与向径关系,基圆压力角
2.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原因是传动比不变。
3.渐开线齿轮啮合条件(正确和连续啮合/直齿圆柱和斜齿圆柱)4.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应在什么面上。5.范成法加工齿轮及根切现象,基圆直径与齿根圆直径关系 6.齿轮参数和尺寸计算 第九章 1.轮系分类 2.周转轮系分类
3.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区别 4.轮系计算 第十章
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至少掌握4种)第十二章
1.螺纹功用,连接螺纹常用旋向 2.螺纹联接基本类型及运用场合 3.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 4.螺纹防松办法 5.键的功用 6.普通平键工作面 第十三章 1齿轮的失效形式 第十四章
1.蜗杆传动功用及常用主动件
2.蜗杆的导程角为γ,模数为m,蜗杆分度圆直径为d,直径系数为q 之间的关系,蜗杆传动的标准参数和基本尺寸在中间平面内确定 3.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蜗杆传动的自锁性含义
5.蜗杆传动传动比,转速及转向确定 第十五章
1.V带中主要承受负载的部分 2.打滑和弹性滑动区别
安徽工程大学教学大纲
(一)3.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准确不变的原因 4.影响带的承载能力因素 第十六章
1.轴的承载情况轴的分类 2.轴的刚度措施 第十七章
1.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最大的区别 第十八章
1.滚动轴承一般所组成
2.代滚动轴承代号(类型代号3.5.6.7.N 内径代号d≥20)3.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
4.滚动轴承寿命及基本额定寿命 其他
1.油的粘度与温度有关系 2.机器中各运动单元和制造单元
3.轴及轴上零件常见设计错误(能指出)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 考核方式:考勤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