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时间:2019-05-15 04: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第一篇: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提纲)何

忠 081108

一、在课程任务方面

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奠基作用。

二、在语文能力培养方面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在课程体系方面

提出在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的优秀作品作为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不同职业类别对语文的需求,构建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体系。

四、在课程结构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各自设立相关模块,体现各模块的功能与特点,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五、在课程目标方面 提出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同时,语文课程综合地体现“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个方面的目标和内容。此外,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六、在课程实施方面

提出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及学生的特点,坚持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注意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创设与职业活动相似的情境;认真分析本地、本校及本职业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作用越来越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大量的训练有素的职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关系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竞争力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1986,1991,1996年,曾经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还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今年7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并做出了《关于大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目前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到2001年,全国初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已达83万,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已达1164万,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72万。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仍然薄弱。应该说,从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看,职业教育的滞后是由来已久的,其症结正如五十年代的原教育部林厉儒副部长所言,“这个问题,若借用世界通用的术语来表达,便是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对立”。有鉴于此,在全面认识并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原则的前提下,走出职业教育与文化教育对立的误区,重新审视和不断完善跨世纪职业教育课程的文化构建,形成并健全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并使经济发达地区的职教类学生越来越多的获得深造机会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与教学对策。作为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最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全面的职业人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苏霍姆林斯指出,教学应是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 从而是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惊醒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随着电子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于20世纪末应运而生,这种集生动性,职业技术教育也不例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人讲,“工业时代,我们走向学校,信息时代,学校走向我们。”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备课工具进行备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而且教案还可以永久保存,方便了教案的再利用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由于备课工具带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方便的利用,既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又 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的核心问题上。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教师可以从黑板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课件输入电脑可以全面照顾每一位学生。多媒体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主动的人机对话的学习状态,易于唤起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超级连接和随意转换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以单独讲解某个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教学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弊端。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系统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个别辅导,指导家庭作业,解答疑难。如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具有 如下积极的意义:一是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顾此失彼。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是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的需要,也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主体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在这种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三是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的感知度,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及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四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习者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多媒体语文教学进入课堂,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以其直观性、可见度高的课堂教学过程,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了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开拓新智力,挖掘新能力,创造新思维,从而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本课题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顺应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自我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将对中等职校语文学科现代化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职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索新路。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有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教学、视频投影教学等多种形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除了传统教学中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诸环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先导和基础

备课充分与否,关系到能否正常开展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操作的设计,应以提高教学效益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都要事先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做表面文章。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课题主要研究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2.要注意选题的合理性

多媒体题材的选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对于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或原理。课件内容必须适用于多媒体的表现,能突出多媒体的特点,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制作课件时,要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已有成果,结合学科特点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表现力。多媒体教学系统在现阶段只是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片面理解夸大其功能,更不能认为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许多一目了然,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或用其他媒体可以简单、快捷地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3.要增强交互和反馈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性特征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能,使其结构灵活、方便使用,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决定参与学习的程度。使用超文本结构设计来增强结构的灵活性,方便不同程度的学生,随时进入和退出各部分。可在适当的地方安排“上一步”、“下一步”、“退出”、“返回”等按钮。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应当有适当的提示。在适当的地方安排“试一下”、“为什么”、“注意观察”等提示信息。还可以采用评价性的画面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保证学习的热情。

4.要合理运用素材

课件内容的表现形式应力求美观大方、屏幕内容可读性强。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特点和学习者的特点,合理组合呈现方式,确保重点内容得到突出。多媒体为文本的动态呈现和运用提供了多种新的可能性,它涉及动画、静画、声音和视频技术,比单纯依靠文本信息化更好。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信息,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愉快感,促成学习的最佳心理条件。恰当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但如果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形成堆砌华而不实,甚至插入一些与表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图片,使学生只顾看新奇而忘记所要表现的实质问题,分散注意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切不可安排过多过杂的内容,以免引起学习者视觉上的不适应,产生心理烦噪。

5.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它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包括对教学进度的控制和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环境。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因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和安排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这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多方位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若内容过多,进度过快,学生会因承受知识载重加大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佳。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适当的讲解、提问、启发和点评,并留有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如果所有知识都用多媒体讲解、提示、讲评,教师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不能及时交流,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不能及时反馈。这样教学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最终学习效果不好,效率不高。为保证课件运用顺利,教师必须课前准备,避免因操作不熟而引起干扰。

6.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多媒体教学目标是发挥并开拓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上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足够的计算机资源、机器的数量、设备的质量是多媒体教学的保障。此外,设备必须便于师生使用,不能成为展品和陈设,如果经常搬来搬去,或者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严重影响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离开人的因素都有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操作技能不熟练,就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教师应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操作知识的技能、cai应用及软件制作技能、网络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熟悉和独立解决计算机出现的问题,配备硬件和软件的维护人员也是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的可靠保障。

7.要综合利用各种媒体

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是一味追赶时髦。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不快的原因,除了观念问题和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讲更是如此。解决的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用office2000中的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管用的;二是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用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要面面俱到;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办法对软件重新组合与加工,倘若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阶段及成果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理论方面: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促进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及文学欣赏能力提高的意义。

2.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及专业技能的作用。

3.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与教学方法变革之间的关系。

实践方面:

1.利用课件提高教师学科修养,把握教学目的、学科特点及走向,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研究。

2.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建不同课型(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活动等)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的研究。

3.多媒体辅助手段与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有机组和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4.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选择与制作研究

(二)研究阶段及成果形式: 本课题从2002年4 月-----2005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2年4月----2002年12月)

计划、组织、确定试验校,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试验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布置研究任务,进行课题内容和科研知识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3年1月-----2004年12月)

1.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调查》

2.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测试与分析,对实验教师进行计算机及课件制作能力培训

3.针对中等职校不同年级语文教材制作课件,不同课型应用多媒体课件观摩课、教案集

4.实验报告《多媒体课件在职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5年 1月----2005年12月)

总结课题的研究情况,提交结题报告,呈报终端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论文,课件展,《中等职校语文学科不同课型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例教案集》。

四、课题研究的有关要求:

此课题已经省教育厅和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入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为如期达到研究目的,取得丰硕成果,现提出几点要求。

1.课题组成员原则上每人申报一个子课题,并于开题后两周内以书面形式报给课题责人。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要求,确定是否可以立项。子课题不重复。

2.实验校要成立课题组,明确负责人,负责本校子课题的研究。3.教育科研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作,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求课题组成员要做好实验纪录,做好材料和各种数据的积累,及时总结得失,改进研究方法。

4.课题组成员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总结好研究成果。要避免以论文代替科研成果的倾向。

二00三年三月十七日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中职教育。

关键字:中职;教学模式;理论;实践

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职生源虽然知识基础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到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同时也是理论的再证明,而理论则在一定高度上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原来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基础辅助教育,在完成或部分完成一定量基础辅助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要求以形成某项技能的需求来编制专业技术培养目标,组织理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根据目标的需要确定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

首先,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设置课程在能力培养中必须的知识点,根据不同专业工种和不同层次需求选择编排,确定教学要求,并随时增加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中职教育应该采用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相对完善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的教学模式。

其次,传统的教学采用“分科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分开组织”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而且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与技能孰轻孰重因人而异,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学而不专、一知半解等现象,甚至出现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完备、操作技能有限导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同时配合相关的技能训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二、降低理论难度,进行概括总结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奔着够学、够用的原则,不求学的过深,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比如说,《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较难掌握,就将该课程从教学计划中删除;而《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就适当减少周学时,留出足够时间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脉络的重要手段。中职教学里的用语、概念、理论、计算技巧等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概括总结才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而且要重视对知识及学习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在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每一阶段教学完成之后,都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学生学习完数据库中表的关系后,要指导学生对各种表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进行概括总结。

三、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好的开头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而好的开头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们感到乐趣,更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

1)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例如: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来源:《科技信息》 日期:2009-7-13 9:23:12

吴凌云

(郑州广播电视学校信息工程系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中职教育。

关键字:中职;教学模式;理论;实践

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职生源虽然知识基础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到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同时也是理论的再证明,而理论则在一定高度上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原来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基础辅助教育,在完成或部分完成一定量基础辅助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要求以形成某项技能的需求来编制专业技术培养目标,组织理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根据目标的需要确定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

首先,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设置课程在能力培养中必须的知识点,根据不同专业工种和不同层次需求选择编排,确定教学要求,并随时增加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中职教育应该采用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相对完善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的教学模式。

其次,传统的教学采用“分科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分开组织”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而且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与技能孰轻孰重因人而异,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学而不专、一知半解等现象,甚至出现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完备、操作技能有限导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同时配合相关的技能训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二、降低理论难度,进行概括总结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奔着够学、够用的原则,不求学的过深,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比如说,《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较难掌握,就将该课程从教学计划中删除;而《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就适当减少周学时,留出足够时间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脉络的重要手段。中职教学里的用语、概念、理论、计算技巧等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概括总结才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而且要重视对知识及学习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在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每一阶段教学完成之后,都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学生学习完数据库中表的关系后,要指导学生对各种表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进行概括总结。

三、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好的开头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而好的开头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们感到乐趣,更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

1)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例如: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教师应把CPU、主板、内存、硬盘、键盘、鼠标等实物准备出来。学生不但可以观察它的外形,还可以观察它的内部结构。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又比如:在讲授电子线路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动画将某电路的电流传输过程形象的表示出来,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教学

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例如:对单片机技术的教学,单片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机、冰箱、空调、打印机、复印机、广告牌等。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单片机是如何实现控制功能的。

可巧妙地利用表演、游戏等创造情景。例如: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自然能够轻松背诵英语课文。

3)对比或类比教学

有些课程内部或课程之间有相似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例如:EDA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两门课之间,它们都是由用户编制程序控制外部设备,但EDA执行程序是循环扫描,周而复始。而单片机执行程序是在没有循环指令时,只执行一次。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能找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又便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薛春胜.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甘肃农业,2005,(2)

[2]赵小敏.中等职业教育寻求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4,(6)

[3]白克志,陈鹰.高职教育的一种好模式“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技能”.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4] 冉怀敏.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2007,(7)

第二篇: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仅靠课堂上的四十分钟的训练,那只能是杯水车薪,所以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但很多学生因现在课业负担重,没时间去写;还有些学生自觉性差,电视、网络成了他们的最爱,做读书笔记是为了应付老师,流于形式。长此,他们会对做读书笔记产生抵触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易接受的记录方式,如:制作阅读卡代替读书笔记,用阅读卡来收集、积累资料,内容能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制作时散装活页,便于排列,便于增补,便于查阅,使用方便,效果颇佳。我是这样做的:

一、设计阅读卡,反馈阅读情况

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曾说过:“只要你积累了两万张卡片,你就会成为这门学科的专家。”我把这句话送给学生,激发他们制作阅读卡的兴趣。阅读卡的设计应该做到不同文章不同形式,不同学生不同要求。例如: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想把它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就可以记在自己设计的“提要卡”上;学生在阅读精美的文章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优美的词句摘抄在“语汇卡”上,平时读读背背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写作中去,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还有些文章自己读后感触很深,想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写下来,就记录在“心语卡”上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应该灵活地运用,让学生知道阅读卡应该记录哪些内容,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以上是几种常见记录阅读卡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有时会被局限在表格里,长此会缺少新鲜感,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别出心裁的阅读卡,收效会更大!

二、创新阅读卡,享受读书乐趣

1.图画掌中书。中年级的小学生喜欢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到阅读卡上,图画再配上文字说明,就象一本小人书在手,学生自编自画,有当作家的自豪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如:我班一个同学在看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四个调皮蛋》后就爱不释手了,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它。就把《四个调皮蛋》中生动的人物给画出来了:调皮的马小跳、机灵的毛超、大嘴巴张达、大肚子唐飞,他们四个“调皮蛋”既惹事生非又聪明活泼,各怀“绝技”,思维敏捷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旁边、下边还加上很多文字描写。这一“小读本”在同学中一亮相,同学们就纷纷抢着欣赏。孩子们从这本生动的掌中书中体会到儿童是最天真无瑕的,也是善良、友好的,要向他们一样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把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些同学根据一些文章做成了生动、幽默的卡通阅读卡,里面的人物、动物等活泼的形象更是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

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图文结合,也是创造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外阅读质的飞跃。

2.名著浓缩本。

名著篇幅一般比较长,为了能使学生读后加深印象,我提倡学生自制名著浓缩本,把读名著后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刚开始让学生去抓住书籍的精髓是有难度的,这时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我就抓住这一特点,以身作则,先自制了一本《红与黑》的浓缩本,有意让学生去发现,原来老师会这样来读名著,制成的小本子多么简练、通俗,他们也会试着模仿着去做。等他们做好以后,我们师生就互相传阅自己的“著作”,这样的“名著浓缩本”,连阅读能力差的同学也能理解、接受,达到共同从中汲取营养的目的。

3.好书推荐卡

老师经常会把认为对学生有益处的书籍推荐给学生看,有些学生可能会去阅读,而有些孩子根本不会付之行动。我就想出制作“好书推荐卡”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好书用生动的语言向其他同学推荐,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的书给推销出去,让其他同学也来阅读。这一活动极具挑战性,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觉去查阅好书认真阅读,准备一手材料。记得我班的一位最能欺负同学的小男孩,写了这样一份推荐卡:《爱的教育》这部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记录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它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我想到自己以前经常欺负大家的行为真是不对,但我保证今后会珍惜同学情谊,重塑自我。同学们可以见证我的改变,也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来感受这部精彩的作品吧!言辞恳切,打动了很多同学,在“好书推荐排行榜”上名列榜首。这位同学自此以后,行为果然大有进步,能团结同学不打架了,还爱上了读书,这个一直让我头疼的孩子就这样被一张小小的卡片给征服了。

4.个性张扬秀。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动手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孩子必定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卡片进行设计、制作、装饰、修改,在这样一个反复审美的过程中,孩子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必定得到极大的提高;我经常发动学生利用双休日,自己设计有个性的阅读卡。让他们比一比谁设计的阅读卡新颖别致,谁摘录的内容有意义、有价值。学生们兴趣可浓了,他们有的用上了电脑制作,有的将阅读卡设计成各种形状,如星星状的,帆船形的……还有的给阅读卡起了很有个性的名字,有:“请你欣赏”“浩瀚书海”“ 采樱拾贝”“茵茵草地”…… 还有的同学的阅读卡制作得如同一张小报,在布局结构、色泽搭配上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再配上了漂亮的花边,美轮美奂。最后将他们的作品在教室里一一展出,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点评,取长补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了很多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的范围更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厚。经过一段时间,我惊喜的发现,同学们课间打闹的少了,以书为友的同学多了,每一位同学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其次,学生在完成课外阅读卡的过程中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了,知道了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去读书了。排版绘画的能力也都在不断地提高。最令我高兴的是一张张小小的阅读卡成了学生的至爱,还增进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阅读卡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同学之间在过生日或重要日子里,也会互赠阅读卡,这份礼物虽然不用花钱,却也是一笔金钱买不来的财富。

阅读卡就象一个包罗万象的“脑外仓库”,里面装满了好词佳句,心得体会,经常翻看它会使人思路开阔。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上,用阅读卡记录存储知识,可以为我们节约很多宝贵的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学生做阅读卡确实不失为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

第三篇: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心得体会

鲁矿第二小学

姜文倩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两部分,我感受颇深,对于第二部分“识字与写字”部分体会感受如下:

一、结合孩子年龄实际特点合理分配识字量。一、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数量均有所减少,第一学段减少了200个,第二学段减少了400个,第三学段则增加400个。调整后,各学段的写字任务更为均衡,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按照课标的规定,第一、二学段识字教学任务偏重,尤其是“会写”的任务偏重。现在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手指的控笔能力相对较弱。大量的书写任务,造成孩子们执笔姿势的严重走形。调整后,第一、二学段减少了“会写”的任务,但对书写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既可减轻学生识记的一些负担,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听说读写。而到了第三学段,学生已经较为牢固地掌握了汉语拼音、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以及查字典等识字的基本工具,为自主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此时增加一些“会写”的任务,相对来说,对学生负担不重,而且更有利于让学生自主识字,进一步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二、识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长期以来,教师普遍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识字是低年段的教学任务”。第二学段大量的阅读教学,无形中削弱了识字教学。其结果之一,就是出现大量的错别字。而到了第三学段,多数老师更是不把识字教学放在眼中。要么一带而过,要么一味让学生自学,更缺乏及时的检查与巩固,造成大量提笔忘字的孩子。而《新课标》要求“识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三学段不但还有识字教学的任务,而且这比过去更重了达到了900个,充分考虑到了孩子识字的特点。

三、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在课标里,仅是第一学段有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而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教学建议部分,新课标增加一段了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每一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并规定,(在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强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在现行教育中,写字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指导不细致,时间不充足,评价不到位,学生写字质量急速下降。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母语的高度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温儒敏曾指出:“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可以这么说,加强写字教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巩固字形,增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及审美情操;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在强化书写教学方面,首先,老师要自觉作学生的楷模,在板书、批改作业等环节,都要注意把字写好。其次,要确保写字教学的时间。在低年级,凡要求“会写”的生字都应该在课内安排时间认真指导书写。就是到了高年级,一些难写字、易写错的字还要花一些课内时间指导书写。逐步让学生做到写字姿势正确,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四篇: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读为主线,对一至三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同桌表演读、师生对读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并适时穿插老年宋庆龄守信用的事例,学生再次感受宋庆龄是个一生都讲信用的人,从而对她产生敬佩之感。为让学生感受到讲信用的重要,在课尾我又穿插了一篇《我回来了》一文,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表达的空间,而教师要珍视学生此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我一定要等她》一课是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文中主要通过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放弃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来让学生感受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本课通过两课时来完成任务,我所展示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在品读中感受宋庆龄是怎样讲信用的。

学生情况分析:

这篇课文所选事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重点是如何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再有,对于这篇课文的人文性,如讲信用是要付出代价的,宋庆龄是个一生都讲信用的人,从小养成的这种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学生理解和感受到应该说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守信用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3、通过宋庆龄的故事,激发学生讲信用的情感,感受讲信用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宋庆龄是怎样讲信用的。

(三)、教学难点: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

出示宋庆龄图片:(师生谈话)你想对她说什么?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带着自身的情感来回答问题,发表看法。语文具有情感性,学生在发表自己看法时也该有一定的情感。)(适时板书:讲信用)

这节课咱们就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宋庆龄是怎样讲信用的。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点拨:

适时出示幻灯片:

(1)小珍高兴地说:“真漂亮!明天上午我到你家里来,你教我折好吗?”宋庆龄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

(2)第二天一早,爸爸对全家人说:“今天上午我们到李伯伯家去做客。”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忽然,他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哎呀,差点儿忘记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爸爸说:“李伯伯挺想你的,还是去吧!以后再教小珍折花篮也一样。你再见到她的时候,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指导:

分角色朗读(生生读)

师生对读时,师故意读“好,我等你。”然后对比读宋庆龄的话,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同时感受宋庆龄在答应等小珍时就说得特别肯定)

师当爸爸,生当宋庆龄读

宋庆龄想了想,在想什么?

3、我不能不讲信用。你还可以怎么说?

(教学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理解,用表示肯定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相当肯定的意思,从而感悟宋庆龄的讲信用。)

多么讲信用呀,让我们再重新回忆一下宋庆龄是怎么说的(师生对读)

4、还从哪看出宋庆龄讲信用?

想象:如果宋庆龄去了李伯伯家,过得是怎样的生活?

再读第三自然段,看有什么新的感受。

点拨:做到讲信用真的是不容易。一个三年级的孩子,竟然为了自己的一句答应就放弃了去做客的大好机会,多么了不起呀!还想听宋庆龄的故事吗?

出示图片:此时她已经是宋奶奶了。一次,她答应要去幼儿园。可就在那天,天气突变,狂风大作,下起大雨。幼儿园的老师以为宋庆龄不回来了。可我们的宋奶奶却准时出现在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都说:“天气这么差,您可要注意身体呀!”你们知道宋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吗?(学生猜测,自由回答)

你对宋庆龄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吗?

(教学意图:在补充材料中,学生能更深地感受到宋庆龄是个一生都讲信用的人,并能认识到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当学生感受到这些的时候,也是在实现语文的人文性。)

4、文中还有谁讲信用吗?

第五篇: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教学时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主人。接着,教师让学生谈谈最喜欢哪段话,为什么,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积累都不相同,因此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形形色色的,同是一篇课文,原因却各异,教师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二、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并适时地以幽默的话语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大胆地各抒已见,张扬个性,课堂上闪现出即兴创造的火花。此时,教师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通过真诚的夸奖激励其他学生参与交流,让学生的体验有一个互动、碰撞的机会,从而丰富课堂内容,超越了课前预定的目标,得到始料未及的收获。

“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程序。不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也不具有生命性。”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生本是生成的保证,生成是生命的基础。只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鼓励学生认真深入地思考、大胆自信地交流,尊重学生真实独特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认识,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从而让课堂富有活力,充满生命力。

下载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让我又一次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试析中职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老师似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诸如此......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作文

    中职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江苏省滨海县中等专业学校 陈春【摘要】目前,中职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能力不足使得中职作文教学难上加难,本文主......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篇一: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在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就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

    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以人为本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陈晨从事中职语文教学五年来,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高二语文教学总结 潘盛碧 从事中职语文教学两年来, 我一直注意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尝试进行一些教研教改活动。在这期间,......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篇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以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