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上 艺术科技 教案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与科学的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并用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艺术。
三.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和没见过的建筑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
四.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视频观看。
学法选择: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
欣赏、表现:看建筑、了解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讲述出来,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七.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的水平)。(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
八.教师总结、归纳。
九、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
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
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及分析
音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由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歌曲,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此音乐从结构上看:歌曲有前奏与两个乐段构成,前奏的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公园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第一个乐段由四个句构成,前两个乐句是歌曲的基础,建立在小调上,后两句转入大调。第二乐段是副歌,为二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于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歌词创作上以北京北海公园的湖面为背景,为人们所熟知,旋律简炼上口,具有很强的描绘性,几十年来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学唱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对具有少年儿童时代特征的音乐价值产生一个初步印象,使学生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身心受到愉悦情操受到陶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体会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幸福,加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体会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幸福 教具准备: 音乐,图片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我指导学生采用了对比、想象、模唱、体验等学习方法。通过唱歌、欣赏和活动,使学生提高了演唱技巧,了解了影视音乐的一般常识。
1:首先利用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剧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很自然的在电影中欣赏了歌曲,使学生提高了对歌曲学习的兴趣,也初步在脑海中有了“影视音乐”的影子。
2:播放录音的范唱,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在听后进行了简单的问答,明确了歌曲的基本结构。问题如下: 问题一:水中的鱼儿上自由、幸福的、然而它们却十分羡慕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答案:望,听
问题二:这里把鱼儿当成什么来写?
答案:(人)这里用鱼儿来衬托少年儿童,更体现了我们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问题三:“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地欢乐”。如此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安排”的? 答:共产党。
3:学生跟琴声试唱第一声部曲谱。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到了学生识谱水平的差异,要求学生可以唱谱,也可以轻声用(啦)哼唱。
4:设计了一个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把右手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船,让它随着音乐的起浮划行”,这个活动,加强音乐的动感,也让学生不由自主的画出了旋律线,稳定了音准,体会了音乐的优美。
5:根据情况采用了齐唱,领唱,合唱,分组唱等形式。
6:通过图片让我们来了解这首歌的具体内容和此歌的寓意。图片如下:
此图及音乐反映了我们荡起双桨——{白塔、绿树、红墙、望、听 }——
尽情欢乐 歌曲感情处理:
本歌曲表现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少年在春天一起游玩时候的愉快的情景, 为自己幸福的生活而高兴.我们在演出歌曲时候应该联想自己的幸福生活,唱出感情.课堂小结:
1: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好好学习,回报党,回报社会。课后作业:
课后我们要认真听,仔细体会歌曲中的感情每一个人写一篇自己听完歌曲的感受。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
学法选择: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
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教师简要总结。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水平)。(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教师总结、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 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
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
C、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四、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五、课堂延伸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篇小论文。
文艺复兴的颂歌——欣赏《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3)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二)、学习新内容
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学生乙: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学生丙: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学生丁:“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对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诱导描述:(简单描述,让学生对画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三)、课堂小结:
我们要想很好的领会作品,必须对画面各个局部所描绘的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复习和预习,下一课时我们将对画面的各个局部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题、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还了解了蛋彩画、文艺复兴等背景资料。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各个局部所表达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有所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采用的艺术形式和所表达的主题内涵。
(二)、学习新内容
1、美神维纳斯
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
学生甲: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演示课件)
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与1485年而作的。据说,画家是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情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织成的锦衣。
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参杂着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一缕缕头发好象是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有些夸张。这一切似乎是作者为了有意加强形象的精神,并不是着重表达肉体。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处理的极为流畅。那个风神形象的用线更为复杂,具有旋转的效果。画面的色调明朗而和谐,是为了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可以说,作者的意图有些神秘,主题是隐晦的。
(板书)
2、美惠三女神
三女神是维纳斯的侍女,她们分别是阿格莱西(右)、塞莱亚(中)和攸美罗西尼(左),分别象征着“华美”或“美丽”、“贞淑”或“青春”、“欢悦”或“欢乐”
(板书)
3、西风神、克罗丽丝和花神
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塞非尔从天而降,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他阴冷的形象似乎又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他试图多情地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促使她迅速地演变成了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花神”,成为春天来临的最好象征。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
(板书)
4、“春神”墨丘利
画面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是众神的信徒,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板书)
5、“爱神”丘比特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在这里对小爱神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可以做适当说明,但限于学生缺乏实践感受,最好点到为止,不可过于发挥)(1分钟)
(三)教师诱导小结:
通过以上对画面各个局部的欣赏和分析,我们再对作品的主题和画家的创作意图进行思考,就比较容易理解多了。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服饰、环境等方面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文化,从而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刻领会和认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选取恰当的点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从中发现时代文化的演变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教材以中国女性着装为例,可以从服装的样式、道具、环境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引导,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诱导,对学生的回答也要及时的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关于思考与讨论
1、银狐显然不是传统的中原样式,而是当时辽金游牧民族的盛水用具。
三彩骆驼载舞俑上的人物是五位,前三个是胡人,后两位是汉人。
《簪花仕女图》表现的人物服饰华美、仪态雍容高贵。不难看出,唐代是一个工艺发达、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繁盛的时代。
2、晚清时期的女装: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
民国时期的女装: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
现代女性的服装: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3、教堂和道观是供奉各自信奉的神灵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4、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美术作品欣赏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
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讲解:
大约是在1-2万年以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最简陋的绘画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如牛、鹿、马等,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大约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大家共同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那时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最初的生产方式就是狩猎,以后逐渐发展到种植和养殖。这几幅作品所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狩猎的工具极为简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使我们从一定的侧面大致了解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文化及其意义。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产物。所以,它除了能带给我们一定的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出许多信息,我们便可籍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
(利用作品和问题将学生迅速导入课题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作品具有的文化承载功能。通过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5分钟)
设问: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
作品描绘的是五个宫廷贵妇人在庭院中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游乐的场景。全卷分为四段:采花、观花、漫步和戏犬。
(1)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她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依然掩饰不了人物空虚的内心世界。她们从容闲逸的形象和淡然冷漠的表情,使人们感受到封建社会中这些上流社会的宫廷贵妇人们,尽管锦衣玉食、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显得百无聊赖。
(2)她们身披薄纱、薄如蝉翼,衣着华美艳丽、高贵典雅。她们高髻凌风,上插荷花、牡丹、玉簪、珍珠。
从画面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和精美首饰,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3)她们体态丰腴柔美、脸庞圆润,浓黛蛾翅眉,薄纱下丰满的前胸和圆润的肩膀,这种浓丽丰肥的理想化的“罗绮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心态。那时崇尚女性美的标准就是丰腴,而当代更提倡健美。
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画家不仅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经十分娴熟。
3、思考与讨论:(10分钟)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
教师讲解:
(1)银壶不是中原样式,而是辽金游牧民族的皮囊式壶形盛水器具。反映了唐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银质。陕西省博物馆收藏。银壶形似皮囊,壶口位于扁圆形壶身的上部一角,口上覆有莲瓣形壶盖,盖顶系有银链与弓形提梁相连。银壶腹部两侧均有舞马衔杯纹饰。此壶纹饰、提梁均作鎏金处理。
皮囊式壶形多见于辽金,见于唐代还是首次。
(2)骆驼引颈直立,神情悠闲。背上垫有菱格纹圆毡,驼架上有乐舞俑五人;前三人为胡人(中国古代对西北方各民族的泛称),后两位为汉人。胡人所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波斯式的四弦曲项琵琶。此陶塑表现了不同民族的艺人在一起表演的情景,颇为新颖。反映了唐代少数民族的交通方式以及与汉族的社会交往活动频繁。陶塑结构完整,工艺精美。人物形象和动作都很生动。
《三彩骆驼载舞俑》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通高66.5厘米,陶质三彩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第二课时)
4、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接着观察第6面的三幅照片,这些照片是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着装的真实写照。你能看出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吗(从款式、质料、道具、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你能从服饰的衍变看出时代的变化吗?
5、思考与讨论(10分钟)
仔细观察第6、7面中两幅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你能从照片中的建筑、店面设计、商业广告以及两张照片的摄影水平上分析一下两个不同时代北京的发展与变迁吗?
6、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再接着观看第7面的两幅建筑照片,你知道教堂和道观分别是作什么用的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
(这三个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表述,可以让他们举手自由发言,教师口头启发诱导并作适当补充。)
布置作业:
1、在上面的三个思考与讨论中,自选一个写出你的认识。
2、自学第7面的“名家论述”。
(四)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引导观察。2、将观察结果向社会背景引伸和联系。
(五)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对特定的历史不熟悉,可以简要的向学生适当提供。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
(二)教学评价点1、对学习活动参与程度。
2、对本课主要观点的认同程度。
3、引伸能力。(能否从其它美术作品中发现它们与特定文化的关系。)
墨与彩的韵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课前准备: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中国画笔墨
教学目标:
(1)了解花鸟画的一些基本常识。
(2)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画法。
(3)能临摹简单的花鸟画。
重点: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难点: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教学设计: 欣赏导入
通过对题画诗和诗配画的欣赏导入。了解诗与画在意境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经典回放:
欣赏古今“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互相研讨:
组织学生对其所收集的相关资料 进行讨论:
1.画家为什么要表现这些题材
2.画家为了能在画画中体现其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与中国花鸟画相关的资料,例如图片、文字、文章等。酝酿创作:
用古诗句或警言,给学生命题,例如“只留清气满乾坤”(咏梅)、“疏影横斜三两枝”(咏梅)、“虚心劲节”(竹)、“犹有晚节香”(菊)等。
学生讨论思考用何题材来表现,并思考如何挖掘其思想内涵。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花鸟画的绘制过程,强调其程式的表现方法,并注意花鸟画的构图、题款等相关知识。
学生将自己所要表现的题材用简单的构图打稿。
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
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根据老师要求作画。
展品作业
教师就所提出的作业要求进行点评。
学生互相讲评作业:
1.构思是否有新意与深度。
2.花鸟形象把握是否有趣、特征明显。
3.用笔、用墨、用色方法是否掌握。
4.画面意境是否体现出来。
居室的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居室色彩设计作品,认识居室环境设计能够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气氛和生活情调。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教学重点:居室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众多物象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的、要求的空间情调。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同学们自己的家或自己的房间用的什么颜色进行装饰的?出示几张居室照片使同学展开想象从中体会居室主人的性格特征。
(2).新授:居室的空间设计,就是创造符合居住者生活情调的空间气氛,是对美的追求。而色彩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出示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并联想到居室主人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性别以及文化层次等。这些方面可以从色彩的三个角度出发(明度、纯度、冷暖)
青年喜欢:明度较高、色调较暖、纯度较高的色彩中年喜欢:中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
老年喜欢:明度较低、纯度较低的色彩
高明度色彩(整洁、优雅、文化层次较高)
低明度色彩(沉稳、成熟、高雅)
高纯度色彩(活泼、现代、热情)
低纯度色彩(朴素、典雅、清新)
依据居住者的特点对居室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3)居室色彩搭配欣赏
说说你最喜欢该设计的哪一点。
七.小结:
在教学中,要强调居室设计的色彩搭配也应是“以人为本”。这里的设计是“有条件的设计”,即: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要明确设计的消费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八.板书:
居室的色彩搭配
注意居住者的年龄、性格、性别、文化层次等。
可从色彩的三个方面出发即:明度、纯度、色彩的冷暖。
青年喜欢:明度较高、色调较暖、纯度较高的色彩
中年喜欢:中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
老年喜欢:明度较低、纯度较低的色彩
高明度色彩(整洁、优雅、文化层次较高)
低明度色彩(沉稳、成熟、高雅)
高纯度色彩(活泼、现代、热情)
低纯度色彩(朴素、典雅、清新)
九.作业:
设计自己房间的色彩
理想的家居欣赏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A.房间平面尺度与家具一般尺度的基本概念。B.房间使用功能与美化的正确关系。C.房间色彩与情调的营造。D.家居绿化与美化装饰。E.设计效果图的制作完成。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C.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D.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教学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让我们走进不同的房间,看看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看幻灯)
(1)书房的设计最能体现主人的兴趣、爱好和艺术品位
(2)你一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实用又美观吗?
根据学习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划分居室空间。
3、客厅是家庭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请想一想布置一个理想的客厅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体现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调
(2)家具摆放错落有致、空间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
(3)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
(4)合理划分使用区域,满足人们的学习、生活、运动、或娱乐等需要
4、家居设计图中是否可以随意画出家具的大小?为什么?
教师出示设计图。
你能画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图吗?
方法
一、用单色线条绘制的居室平面图:准确、清晰
方法
二、用色彩绘制的居室平面图:直观、鲜明
方法
三、用彩纸拼贴的居室平面图:装饰性强
方法
四、用纸片拼摆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可变换家具摆放的位置
5、主题墙的设计是居室设计的点睛之笔。
6、小结:发挥创造力,按着个人品味、感觉或顏色喜好,隨意自由组合自己的家居布置,设计独一无二的理想家居,甚至因不同的时间活动及节日,为家居加添色彩和心思,增加生活情趣。
柜架陈设的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②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进行审美的习惯;③养成良好的物品摆放习惯;④培养耐心,增强信心,提高美术的学习兴趣
2、认知目标:①理解柜架的一般形式及其特点;②基本掌握柜架陈设形式美的法则。
3、技能目标:①掌握柜架设计的方式方法;②能根据形式美的法则进行柜架陈设;③学会柜架陈设设计的表现技法。教学重点:柜架设计三要素。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在柜架设计中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及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材料准备:
1、教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准备好相关图片、制作工具、材料等。
2、学生:预习第11课,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好作业纸以及绘制平面图或制作立体构成所需材料、工具。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问:想一想家中的物品放在哪儿?怎样摆放的?你觉得美吗?
生答:放在柜架中;整齐、对称、随意等;美或不美„„
[设计意图]:启发思考,导向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将审美触角伸向日常生活。
(二)展开
1、展示课题,播放欣赏课件,提出问题:请分析一下这些柜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多宝格庄重典雅、几何形柜简洁明快、对称式富秩序美、均衡式富节奏感和韵律美、高低对比但和谐统一„„
2、问:如果你来设计会考虑哪些因素呢?答:功能、造型、色彩
3、播放课件,问:柜架有哪些功能?答:储物<重实用>、展示<重美观>等
4、问:如何按照功能确定柜架的分割方式和格层的尺寸?欣赏课件答:规格长短、存放方式;体积与形状;居室结构等。
5、问:这些造型给你什么印象?欣赏课件答:简洁、质朴;新颖别致;简练活泼。
6、问:这些色彩组合给你什么印象?欣赏课件答:庄重而有变化、神秘而高贵、鲜明而活泼。
7、问:物品应当如何摆放呢?结合课本,分组讨论后答:对称、均衡;对比、和谐;节奏、律动。
8、问:如何进行设计表现呢?讨论后观看幻灯片,了解手绘、拼贴以及立体构成的表现方法。
9、提议:你也能设计,试试吧。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制作。
10、巡回辅导,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分工合作。
(三)、收拾与整理
1、习作点评,小结。
2、展示、介绍习作。
(四)拓展
提议:为自己的居室提出柜架陈设改进方案。
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设计,并适当交流、展示。
美术艺术欣赏
一、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初步懂得美术可分为四大类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美术可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三、教学环境
局域网;Internet;书本及相关文字资料。
四、网络资源
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网页。
http:/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美术分类知识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出示四张图例及美术分类知识大树)
自学要求: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学生自学。
3、提出问题。
内容:美术的分类
4、反馈交流。
美术可分为四大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
自学要求:
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
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
5、学生分组自学。
内容:绘画、建筑、雕塑、工艺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有哪些。
6、反馈交流。
A.从种类上分,绘画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中国画、版画等。
B.从时间上分,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C.从工艺手段上分,雕塑包括:圆雕、浮雕、透雕。
D.从用途上分,工艺包括:实用工艺美术、观赏工艺美术。
2)师生交流每一类的代表作品。
(三)学生练习
1.书上内容欣赏,分组讨论完成练习1。
2.学生分组完成“美术分类”填充练习。
(四)教师小结
(五)拓展练习(可以课后完成)
自学要求:从互联网中进一步了解,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下载交流。
敦煌壁画视频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敦煌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壁画和雕塑内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敦煌文物流失和保护的情况,形成珍惜祖国的优秀艺术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北魏、唐、宋三个主要时期壁画的绘画形式雕塑风格的变化。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时代面貌、审美标准、文化因素对壁画风格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敦煌莫高窟发现》视频短片。了解敦煌的发现过程,及文物流失状况。通过短片了解敦煌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珍惜文化遗产。
总结:看过这个短片我们看到敦煌文化的大部分的文献经卷及画卷已经丢失到了国外。从文物被掠夺的痛惜中我们开启今天的这节课程《天上人间——敦煌壁画艺术》来了解一下敦煌壁画的辉煌成就。
一 背景历史介绍
1敦煌位于甘肃西北部,地处丝绸南北三路的分合点。是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和商业枢纽。东晋(336)开始在敦煌建造石窟,到元代约一千年。492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壁画45000余平米,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反映了在同一个佛教主题下的不同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演变。
2提问:这是莫高窟第303窟的内景,此图有几种艺术表现形式? 敦煌艺术是由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三部分组成。
3创建敦煌是一个叫乐尊的高僧。他云游到敦煌城外东南的三危山下,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忽然三危山峰巅上发出了奇异的光芒,乐尊和尚仿佛看见千万位佛在金光中隐现,他顶礼膜拜,发誓不愿离开这里。从此开始主持莫高窟开凿造像。从此名声誉增,烧香拜佛的人川流不息,石窟也越凿越多,到唐武则天时期增至1000多窟。成为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庞大的石窟群。
4为什么敦煌有这样灿烂的壁画艺术?
1历史原因:地处丝绸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内地与中西亚间的“丝绸之路”。
带去了丝绸、造纸术、印刷术。带回了西亚的苜蓿,葡萄,国外的音乐,还有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东晋末年广泛流行的的佛教被梁武帝定为国教。
2地理原因:敦煌地处汉代以来通往印度和西方的交通要道。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敦煌是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和商业枢纽,也是 “国际都会”。
3地质条件:因鸣沙山的石质不利于雕刻所以普遍作壁画的彩塑。和云岗石窟等有差别。
各朝代的壁画面貌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欣赏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壁画和雕塑内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珍惜祖国的优秀艺术文化遗产的价值观。教学重点:北魏、唐、宋三个主要时期壁画的绘画形式雕塑风格的变化。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时代面貌、审美标准、文化因素对壁画风格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
二、艺术欣赏 图片放映
学生说自己的知道的信息。讲解:
1北魏:
早期壁画首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佛教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画面。佛本生故事——描写释迦降生前经历多次“轮回”积累善行,表现伟大牺牲精神的故事
割肉贸鸽即“尸毗王本生” 尸毗王为了救一只鸽子,割自己的肉代替鸽子的故事。用其利的故事场景宣扬忍受痛苦,自我牺牲。来换取屡世的苦修成佛。
这种悲惨残酷不和常理的故事是北魏壁画的主旨。本身也实现苦难的表现。现实的苦难使人们把因果寄托于轮回。这些故事正是吸引人们皈依天国的体现
从云岗石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时期的瘦骨清相。是魏晋雕塑理想美的集中体现。特征:身体前倾,目管辖时,对时间轻视的淡漠,深意的微笑,智慧的神情,有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
2唐:
如果说北魏的壁画使用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的描述,来求得心灵的喘息。那么隋唐则是以欢乐幸福的幻想来追求极乐世界。内容上竟不便盛行。场面宏大表现反复富丽。经变是佛经内容变为图画。如西方净土变,维摩变等。是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些想象是以皇室宫苑及上层社会的生活为蓝本的,《恶友品》中国式的大团圆,趣味和情理和北魏的悲惨故事相距惊人,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
《恶友品》——
南北朝以来,儒佛道相互攻辩,唐代逐渐协调共存。在雕塑上反映出君臣各尽职守的统治秩序。
隋唐雕塑:隋代方面大耳,扑达拙重的特征。唐代出现健康丰满的形象。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佛、菩萨地位明确分工明确,并由各尽职责想适应的神情面相。
3宋
五代宋代壁画内容并不是佛经教义,而是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不是用宗教教义劝导人,是用世俗戏剧性来吸引人。如劳度叉斗圣变、五台山图
劳度叉斗圣变——
宋代雕塑神的形象完全人间化、世俗化。实际的宗教作用和意味已经很少了。体现宋代世俗哲学以代替宗教哲学。
三、小结
《彩云衣》欣赏
教学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程序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涂色1一3种颜色涂画。游戏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则、内容、方式、时间。趣味色彩,自由涂满白纸。导入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剪纸一件小背心。游戏
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
色彩)和剪刀。心。趣味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伸入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 深浅变化。
作业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评析 生柔和对比。
学生作业、衣架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渗透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知识 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观赏训练。教材
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
2.小组讨论。
练(包括图片及讨论内容)。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小组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讨论
学生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
播放音乐
作业
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A段:活泼、跳跃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B段:轻柔、舒缓
教师指导
1.学生作业互评。
学生作业 评析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交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
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欣赏
(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的图片。
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彩云衣(活动二)
年级
课目 执教 补莺燕
媒体教学
教学活动
运用
程序
以课件激起学生看一
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兴
课看: 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
趣,学生欣赏、件:服装的图
饰的服装。)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片。(导入)点.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
1.引导学生思成?
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
课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想一
2.学生观察图件:不同衣领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想: 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的衣服式
示课件]
3.引导学生寻
样图
3.看看同桌,你与他(分析)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片。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别。
4.小结。
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
1.课
1.引导学生观
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件:演示花边
察思考。
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的形成。
2.学生添画与试一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
2.课
欣赏。
试: 相对式;波浪式。)件:几种规律
3.几名学生上
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的花边图片。
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探索)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
3.绘
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件] 制的花边范
其余学生评价。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品。在衣服合适的部位。
4.小结。
1.欣赏学生作品。
说一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
课说:
学生说想法。
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件:欣赏图片。
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设想)
圆一
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圆: 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学生自主设计。
音乐
2.小结。(创造)
1.演示剪贴、添画过
程。换一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换: 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合作)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
1.实物投影仪。
学生交换设计。
2.课
件:欣赏学生作品等;音乐。
计。
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议一了什么? 议: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 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评价)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
学生自评、互评。
实物
投影仪:展示
学生作品。
第二篇:五上科技教案
小学科技制作活动教案五年级上学期
1、回旋飞镖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回旋飞镖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回旋飞镖。教学重难点:
掌握制作回旋飞镖的方法。教学准备:
硬板纸(木板、塑料板)、胶水、颜料、小刀、砂纸 教学过程:
1、剪3至4块形状相同的硬纸板粘和在一起。
2、按书上图示用细砂纸打磨飞镖,只打磨正面。
3、在空旷的地方试飞,不要朝有人喝建筑物的方向投掷。
4、观察飞镖的轨迹,你有什么发现?想想是什么原因?
5、活动评价。
2、气动模型——火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气动模型——火箭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气动模型——火箭。教学重难点:
掌握制作气动模型——火箭的方法。教学准备:
塑料瓶、塑料薄膜、棉线、气针(气门芯)、软木塞、粘胶带、剪刀、钳子、锥子、气筒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制作模型火箭
1、在塑料瓶中加入一些水,然后塞紧软木塞。在软木塞上插入充气针。
2、用铁丝扎制一个发射支架。
3、将塑料片剪成大小相同的3个尾翼,用粘胶带粘牢在塑料瓶上。
4、用气筒向塑料瓶中充气,瓶内的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冲开软木塞,火箭随即飞上天空。
活动二:增加运载回收装置
1、利用一个瓶身给火箭增加运载舱,将降落伞和运载舱内的“卫星”连接,置于运载舱内。
2、将塑料薄膜剪成一个直径大约30厘米的圆形,用粘胶带将6根(或8根)棉线的一端均匀地粘在圆的周边上,然后,将棉线尾部系在一块,制成降落伞。
三、活动评价。
3、帆船模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帆船模型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帆船模型。
教学重难点:掌握制作帆船模型的方法。
教学准备:泡沫塑料、细砂纸、塑料片、卡纸、吸管、铁丝、橡皮泥、胶、小刀、钢锯条 教学过程:
1、在泡沫块上画图,用锯子或小刀切割成船体,表面打磨平整。
2、切割一块薄泡沫塑料,削成稳向板。
3、在船底部中轴线处挖槽,嵌入稳向板粘牢。
4、将吸管与塑料片粘接成风帆,风帆下沿贴一条卡纸作驶风杆。
5、剪一块硬塑料片粘在铁丝的一端,作小船的舵。
6、船头插一段铁丝,船尾装上舵。
7、风帆套在船头的铁丝上,驶风杆用棉线栓在船柄上。稳向板下端用橡皮泥配重。
8、活动评价。
4、线动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线动玩具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线动玩具。教学重难点:
掌握制作线动玩具的方法。教学准备:
硬纸板、木螺钉、吸管、棉线、纸杯、剪刀、锥子、细铁丝 教学过程:
1、将木螺钉拧在一个长约1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的正中心。
2、纸板上得木螺钉固定在习惯转轴上,在转轴的中上方系上一根棉线。
3、将一节长约12厘米的细塑料笔管或竹管,用锥子在笔管的侧面钻一个小圆孔。
4、转轴上的棉线从竹管的小孔中穿出来(可用细铁丝帮忙)。
5、还可以将纸杯剪成花瓣,用木螺钉将花瓣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做成立体的转转花。
6、活动评价。
5、创意万花筒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创意万花筒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创意万花筒。
教学重难点:掌握制作创意万花筒的方法。教学准备:
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教学过程:
一、简易万花筒。
1、将六面体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将其中的三片折成三棱镜片。
2、用黑色纸将三棱镜片卷起来,再剪一块大小合适的透明胶片放在卷筒里面。
3、透明胶片上放一些彩色碎纸片,不盖上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膜,用双面胶带固定。
4、地步蒙上不透明塑料布,用双面胶带固定,正中心挖一个小孔,卷筒外贴上包装纸。
二、水晶万花筒。
三、卡通万花筒。
四、活动评价。
6、水滴“显微镜”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水滴“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水滴“显微镜”。
教学重难点:掌握制作水滴“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准备:饮料瓶、小镜子、橡皮泥、剪刀、小刀、观察物(如:叶脉等)教学过程:
1、将一个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在瓶身的上部和中部对着开四个口。
2、剪两块透明塑料胶片(小胶片下夹起一块观察物),插在瓶身的中部;在瓶的底部用橡皮泥支起一面小镜子。
3、剪一块透明塑料胶片插在瓶身的上部,在透明塑料胶片的正中心滴一滴小水珠作为观察镜。
4、用自己制作的水滴显微镜观察树叶的叶脉等,看看效果。
5、活动评价。
7、平衡杂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时怎么样保持平衡的。
2、从中领悟物体平衡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物体时怎么样保持平衡,并从中领悟物体平衡的规律。教学准备:尺子、铅笔、钢叉、土豆、线 教学过程:
一、平衡尺子
1、把尺子放在只两分开的手指上。
2、两只手指慢慢地往尺子的中心移动。(手指移动时要缓慢而稳定)
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最后移到尺子的中央时,尺子还会平衡吗?
二、平衡训练
1、把餐叉或铅笔放在一只手指上,让它平衡。你能做到吗?再在铅笔上穿一个土豆,让它们在你的手指尖上平衡。
2、做成功后,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三、平衡杂技
1、用铅笔刺穿土豆,再把叉子刺入土豆的另一边,把铅笔尖放在桌子边缘。你能让它们平衡而不掉下来吗?
你找到了什么窍门?
2、试试下面这些平衡杂技,最好几个同学一起做。
你还有什么平衡杂技要给大家表演?
四、活动评价。
8、剪纸游戏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剪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的方法、步骤。
2、学会剪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
教学重难点:掌握剪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的方法、步骤。教学准备:白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1、把一张形状不规则的纸片剪成长方形,然后剪成正方形。
(剪成长方形的方法之一:在不规则的纸片边沿附近折一条直线,下边多余的部分剪掉。继续折剪几次展开即成)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成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探讨方法)
3、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成正六边形。(六条边相等的六边形)
4、活动评价。
9、检测室外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灰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学会检测室外空气,做到有效减少灰尘。
教学重难点:学会检测室外空气,做到有效减少灰尘。教学准备:宽粘胶带、无盖塑料盒、放大镜、纸、笔 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制作测试盒
取几段规格、长度一样的粘胶带,粘面向外粘成环,将环的粘接面向下分别粘贴在几个塑料盒中,再把盒中的胶带环压成扁平椭圆状。
2、活动二:放置测试盒
将测试盒分别放在校园不同的地方进行测试。想一想,应该放在哪些地方?想好了,在测试盒上贴上标签,放在选定的地方。
3、活动三:分析、比较测试结果
5个小时以后,收回测试盒。用放大镜观察各个不同地方测试盒中胶带面上的灰尘,比较一下,哪些地方的灰尘多,哪些地方的灰尘少?
4、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讨论:
为什么有的地方灰尘多,有的地方灰尘少?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灰尘呢?
10、承重的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承重。
2、了解影响结构承重力的各种因素。
教学重难点:了解影响结构承重力的各种因素。教学准备:火柴、胶水、瓷盘、书本、小刀 教学过程:
把20跟火柴梗用胶水粘连起来,制成一个每边长度等于火柴梗长的木结构,它能承受一叠书的重量。进行比赛,看看谁的结构承受的书本数量多。活动方法:
1、做框架结构。①参考图1 ②参考图2 ③参考图3
2、承重测试。
测试在平整的桌面上进行。结构上放一只瓷盘,瓷盘上放书本。规则是:每加一本书,结构应坚持3秒钟不垮,否则这本书不计成绩。
3、活动提示。
4、活动评价。
11、科普讲座:揭开纳米的神秘面纱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纳米的一些知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纳米的一些知识。教学过程:
1、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产物。
2、纳米的长度。
3、纳米材料是黑色的。
4、纳米材料的奇特化学物理特性。
5、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可以为人们做更多以前无法实现的事情。
第三篇:五上科技制作活动教案
五年级科技制作活动上册教案
主备人:王小娇
1、飞得远的纸飞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响纸飞机留空时间长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纸飞机的探究和创新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验证影响纸飞机留空时间长的因素主要与飞机机翼面积和投掷方法有关系。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规范实验步骤,能够总结出机翼面积大和投掷的正确姿势对纸飞机留空时间长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去探究纸飞机的秘密吧!
二、确定研究主题
(一)确定研究方向
1、下面请3位同学上来,投掷上节课我们的冠军飞机,思考影响纸飞机留空时间长的飞得远因素还与什么有关?
2、试飞、观察
3、生:投掷方法
4、小结:对,制作再精良、调试性能再完美的纸飞机,如果不会投掷的话也是白忙活一场。
(二)了解投掷技巧
1、同学们,你们体育课上学过哪些与投掷有关的动作?(这学期学过投掷实心球)
2、谁愿意上来为我们展示一下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指一名示范)
3、让我们再来看一段投掷垒球的录像,再具体了解一下投掷的规范要求。【课件:出示录像】
4、看完录像,让我们试着做做单手肩上掷远的动作。(学生看要领模仿动作)
5、你觉得对于我们研究投掷纸飞机的动作有哪些启发?
投掷角度、投掷力度、挥臂速度
三、确定研究方法
1、我们找出了这几个所要研究的因素,接下来该怎么开展今天的研究呢?
2、请小组内商量确定重点研究哪个因素,并说一说怎么开展研究?
3、咱们交流一下 以投掷角度小组为例 哪组准备研究投掷角度?
你们组打算怎么实施研究?(投掷角度分为水平、适中、垂直)由于我们的场地有限,垂直的方向可以不用准确,角度比适中略微大一些即可。
4、小结:同学们结合研究问题考虑的比较全面,在小组合作时,有一个小组遇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看看吧!
谁能说说他们在研究时遇到什么问题了?(分工不明确)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都会负责哪些任务?
(折纸人员、投掷员、观测员、发令员——飞机谁捡回来?谁扔的谁捡)
5、听了你们的意见,她们小组是这样去研究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吧!
6、一些要求:
(1)为了保证课堂的纪律,我们把实验分成2个阶段,各组先配任务,填写研究记录表的表头。
(2)每次完成试飞任务后,及时填写研究记录表
四、各组进行自主研究实验
进行小组研究,填写实验研究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汇报,总结成因
1、让我们来听一下各组的汇报
2、投掷角度 投掷力度 挥臂速度
3、虽然今天我们只进行了3次实验,但是我们一起经历了确定主题、确定研究方法到动手实验并得出结论,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六、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纸飞机也有世锦赛呢,让我们来看看录像了解一下吧!
2、今天我们探究了纸飞机留空时间长飞得远的奥秘,下次课我们将结合这节课的收获亲手设计折出纸飞机,继续探索纸飞机的奥秘。
板书设计
1、飞得远的纸飞机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确定主题动手实验 得出结论
确定研究方法
课后反思
2、线动玩具
教学目标:
线动玩具一定会让你产生许多的想法,动手做一个手拉转转花试试 课前准备:
硬纸板、木螺钉、塑料管、棉线、纸杯、锥子、细铁丝、吸管、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5--7页。
1、将木螺钉拧在一个长约1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的正中心。
2、纸板上的木螺钉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在转轴的中上方系在一根棉线。
3、找一节长约12厘米的细塑料笔管或竹管,用锥子在笔管的侧面钻一个小圆孔。
4、转轴上的棉线从竹管的小孔中穿出来。
5、还可以将纸杯剪成花瓣,用木螺钉将花瓣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做成立体的转转花。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材料替代转叶?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替代竹管?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六、板书
2、线动玩具
用什么材料替代转叶 用什么东西替代竹管
课后反思
3、创意万花筒
教学目标:
从万花筒的小孔向里看,哇!好奇妙,真有趣。告诉你,如果把万花筒加上你的创意,会更有乐趣。
课前准备: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7—8页。
1、简易万花筒。
2、水晶万花筒。
3、卡通万花筒。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分析万花筒的内部结构,你认为从万花筒中看到的景象是怎样形成的?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六、板书
3、创意万花筒
简易万花筒。
水晶万花筒。
卡通万花筒
课后记
4.水滴“显微镜”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水滴“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水滴“显微镜”。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制作水滴“显微镜”的方法。观察细小的生物需要一台显微镜,我们可以利用小水滴和一些废旧材料自己 动手做一台简易“显微镜”。教学准备: 饮料瓶、小镜子、橡皮泥、剪刀、小刀、观察物(如:叶脉等)活动方法:
1、将一个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在瓶身的上部和中部对着开四个口。
2、剪两块透明塑料胶片(小胶片下夹起一块观察物),插在瓶身的中部;在 瓶的底部用橡皮泥支起一面小镜子。
3、剪一块透明塑料胶片插在瓶身的上部,在透明塑料胶片的正中心滴一滴 小水珠作为观察镜。
4、用自己制作的水滴显微镜观察树叶的叶脉等,看看效果。活动提示: 想一想,水滴有什么作用? 活动评价: 我的作品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材料制作的。
我知道作品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滴显微镜还可以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板书
4.水滴“显微镜” 水滴有什么作用?
课后反思
5、双体小帆船
教学目标
1、能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能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科技作品——双体小帆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通过观察小帆船观察帆与风的关系,实验探究风对帆船的意义,知道生活中有风力,认识到风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和风的两面性。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风与帆、风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风与人们生活关系的资料。
2.课件:帆船比赛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关于帆船的图片,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双体小帆船,玩一玩我们制作的帆船。
1.分组活动。
2.课件展示情景图。.3.讨论记录:有关风的知识、趣闻。
4.小结。
(二)活动二: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风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2.讨论:如果没有风,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3.总结:
(三)活动三:说一说关于风的故事。
1.设计实验方案。
2.讲述自己的验证过程及结果。
3.讨论: 4.小结。
(四)拓展活动
1.提出问题:什么是台风?龙卷风?
2.学生做尝试性解释。
(五)自我评价:
①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③教育学生要爱科学
板书设计
5、双体小帆船
帆船的结构:桅杆 使帆杆 侧支索
课后反思
6.平衡杂技
教学目标:
怎样保持物体的平衡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来玩平衡杂技游戏,也许会从悟到物体平衡的规律呢!
课前准备:尺子、铅笔、钢叉、土豆、线。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4—15页。
1、活动一:平衡尺子。
2、活动二:平衡训练。
3、活动三:平衡杂技。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用铅笔刺穿土豆,再把叉子刺入土豆的另一边。将铅笔尖放在桌子边缘。你能让他们平衡而不掉下来吗?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六、板书
6.平衡杂技平衡尺子
平衡训练 课后反思
7.剪纸游戏
教学目标:
给你一张不规则的纸片,你能不能只用剪刀和铅笔,不用其他工具,把它剪成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呢? 课前准备:白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6—17页。
1、活动一:把一张形状不规则的纸片剪成长方形,然后剪成正方形。
2、活动二: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成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3、活动三: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正六边形。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探索更多图形的剪法。看谁剪得又多、又快、又好。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六、板书
7.剪纸游戏 探索更多图形的剪法
课后反思
8.检测室外空气
教学目标:
灰尘容易使物体变脏,空气中悬浮的灰尘较多时,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你知道我们校园内哪些地方灰尘最多吗?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测试。课前准备:白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8—19页。
1、活动一:制作测试盒。
2、活动二:放置测试盒。
3、活动三:分析、比较测试结果。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测试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果灰尘较多时,可以缩短时间。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六、板书
8.检测室外空气 制作测试盒。
放置测试盒
分析、比较测试结果。
课后反思
第四篇:六上科技教案
1、笔杆鱼雷
用笔杆做的玩具鱼雷可以在水下航行,很好玩。还可以组织竞赛,比一比谁的小鱼雷发射得远,谁的鱼雷能击中目标。活动准备:
废塑料笔杆、大头针、铁丝、塑料片、铁片、胶、橡皮筋、小刀、剪子、锥子 活动方法
一、用废圆珠笔做鱼雷外壳。在笔杆的前端用锥子钻两个对称的小孔。穿一段细铁丝(大头针)做插销,笔杆尾盖也钻个小孔。
二、把塑料片剪成2个“鱼鳍”,用细铁丝做支架套在鱼雷外壳上,两侧粘牢“鱼鳍”。
三、用薄贴片做螺旋架,用铁丝做轴。依次穿入一段废圆珠笔芯、塑料垫片、圆珠笔尾盖,然后再把铁丝末端弯成小钩状。
四、将橡皮筋圈从笔头处穿进笔杆,套在插销和螺旋桨的挂钩上。转动螺旋桨,使橡皮圈绕紧,放入水中,“鱼雷”就可以在水中前进了。活动提示:
1、想一想,鱼雷在水中前进利用了什么力?再想想,怎样改进鱼雷前进的速度更快。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2、试试看,改用2根橡皮筋圈作动力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活动评价:
1、我做的“小鱼雷”,它能在水中行驶()米。
2、我制作“鱼雷”时,我发现()。
2、风力发动机模型
绿色的田野上,风车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快去寻找废旧材料做一个风力发动机模型,研究它是怎样工作的。活动准备:
细铁丝、吸管、饮料瓶、塑料杯、纸杯、胶、剪刀、小刀、锥子、钳子 活动方法:
一、用锥子在纸杯底部中心钻一个小孔,杯壁剪成8等份,折成叶片超同一个方向倾斜的风叶轮。
二、将细铁丝做转轴固定在风叶轮上。
三、在饮料瓶上钻眼,装上吸管,精风叶轮转轴套上一个塑料挡片。
四、在瓶中装上沙子或小石头,保持瓶身稳定。活动提示:
1、用风力发电挥舞彩带。将铁丝轴末端弯折,系上一根彩带,彩带会随着叶轮飞舞。
2、做一个带传动装置的风力发动机。
3、想想,风力发动机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能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使用作品。活动评价:
1、我的发送机做成了,我的创新设计是:
2、要使风力发动机转动快,我的办法是:
3、电动车
在饮料瓶上,安装一个玩具电机,就成了简易电动车。电动车跑起来的速度更快,行驶的距离更远。活动准备:
小刀、剪刀、塑料瓶、瓶盖、铁丝、玩具电机、气门芯皮管、英泡沫塑料块、粘胶带、双面胶、电池、电线 活动方法:
一、用饮料瓶、铁丝、瓶盖做小车,用手推一下,试试小车利用惯性能跑多远。感觉满意了就进行改装。
二、用泡沫塑料做电机的机座,把电机用粘胶带固定在机座上。
三、在小车后部开一个槽,装进电机,用双面胶固定,在电机轴上套一段皮管,使皮管与后轮紧密接触。
四、用电线把电池盒电机连接起来,电池用粘胶带固定。如果有电池夹就好了。活动提示:
1、车轮可用木板、硬泡沫塑料、瓦楞纸、瓶盖等材料制作。
2、怎样使小车跑得直,你又办法吗?
3、比一比谁的小车跑的得直。跑得快。活动评价:
1、我的小车的轮子是用()做的。
2、小车跑得不直、不快的原因是:
3、小车是依靠()与()摩擦转动而向前运动的。
4、纸壳船
相信吗?用废纸也能制作在水中航行的小船。
现在,我们按自己喜欢的样子,制作一艘漂亮的纸壳游艇。活动准备:
泡沫塑料、废纸、胶水、颜料、清漆、吸管、小刀、剪刀、锯子、细砂纸 活动方法:
一、用锯子和小刀把泡沫塑料做成船体的模子,用细砂纸把模子磨光。
二、把模子倒过来,船体向上。把废报纸撕成硬币大小的纸片,用水浸湿贴在模子上。干后涂胶水,再贴一层纸片。就这样一层一层粘贴。贴3-5层。
三、待胶水干透后,将船壳从模子上取下来,用细砂纸磨光,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四、用剪刀修正船壳边沿。然后涂上清漆,防止小船渗水。
五、在船壳内安装甲板、座椅、驾驶舱„„ 活动提示:
比一比,那种动力的小船航行速度快。活动评价:
1、我学会了利用废纸制作小船,真高兴。
()
2、按照这样的方法,可以用()做小船。
3、我给小船安装(),小船在水中航行了()米。
5、光导水柱
一般情况下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水里是怎样传播的的呢?做一个光导水柱研究研究。活动准备:
硬纸板、吸管、点滴管„„ 活动方法:
一、在易拉罐的下部挖一个硬币大小的空,沾上一块透明粘胶带。
二、在空的正对面挖一小孔,插入一节吸管,周围用橡皮泥封实。
三、往盛水罐中注入清水,放在水槽中。活动提示:
1、在吸管上扎一些针眼,堵住吸管口,是什么效果?
2、将吸管换成常常的软管,是什么效果? 活动评价:
1、我的光导实验玩具是用()做的。
2、我的动脑动手能力()。
3、我打算开展调查和研究,计划是:
第五篇:一年级(上)艺术教案
第一单元 你、我、他
课题
一、请你认识我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
教学目标:通过多种艺术活动进行自我介绍,体验蕴涵其中的艺术要素,达到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目的。教学准备:磁带、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你、我、他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让我们装扮多彩的树: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怎样才能让大树变得美丽起来?
让生用彩色纸制作成各种叶子,贴到大树上。
2、请学生用合适的方式,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运用节奏型边介绍边伴奏
3、欣赏歌曲《你、我、他》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启发生仔细聆听、用心去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在歌曲伴奏下,做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艺术教育使他们乐于交往、与人友好相处,关心他人,珍惜友谊,让其了解自我,关注他人,珍惜友谊。
课题
二、我有十个好朋友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
教学目标:生用手“表演”的各种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想象,锻炼手指的灵活性。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认识手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磁带、绘画工具,日常生活用品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重点: 让生体验合作的快乐,及分享合作带来的成果。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试一试:请用各种方法把这些东西拿起来。
如:线头、杯子、椅子、桌子,让生了解手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2、欣赏歌曲
复习手指游戏,知道手的作用及重要性
3、猜猜:
师做手影,让生猜一猜,并模仿其动作、声音
4、做一做、说一说
5、画下可爱的小手:
6、学唱歌曲
教学反思:
使生了解自我,关注他人,体验合作的乐趣和友爱精神,学会与人交流、倾听别人意见,养成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好习。
课题
三、找呀找,找朋友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
教学目标:在游戏、集体舞中,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会条简单的集体舞。通过歌舞学会快乐的交往。教学准备:磁带、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培养对歌曲的兴趣。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听音乐《找朋友》做拍手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培养对歌曲的兴趣。
2、欣赏集体舞《我的朋友在哪里》 让生对舞蹈产生兴趣
3、学习舞蹈基本舞步
4、跳集体舞。
教学反思:
儿童需要交往,需要朋友,但他们还没有经验,不懂世上除了“我”,还有“你”和“他”,而友谊就是用“我、你、他”写成的,让生学会了解自我,关注他人。
第二单元 我 上 学 了
课题
一、校园里的发现
教学内容:歌曲、手工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新环境,尝试运用语言、绘画和表演,表现校园里的新人、新事物,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对自己熟悉的环境、事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彩笔、画纸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让生观察校园内外,感受不同心情的事物。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校园
师引导生观察校园:哪些事情和东西令你感兴趣?
鼓励学生看看、听听,认真感受发生在自己身边、带给自己不同心情的事物,与伙伴共同分享新感受带给自己的快乐。
2、画校园
让学生把自己在校园中的发现,用自由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了解、指导学生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
3、向同学们介绍撕纸的基本方法
4、作品展示,师生相互交流。
让生讲述自己所画的形象是如何表现情景及自己在校园中所见所闻的。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发现和创作给予分析和引导。
5、复习欣赏《上学歌》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课中初步感知艺术,学习艺术要素,享受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课题
二、我的小书包
教学内容:表演、节奏
教学目标: 在绘画和表演游戏中,认识“书包”和“我”的关系,知道书包是学习用具。
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书包的造型表现。教学准备:书包、课本、各种文具头饰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让生联系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养成爱护东
西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认识自己的书包及文具
说说自己的书包 如:颜色、形状、质地、设计特点、书包来历等。
师引导学生认识书包和自己的关系 说说书包的用法: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书包,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具。
2、形象生动地讲述一个书包的故事
可编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亲人的期望与关爱的感受,鼓励其好好学习。
3、表演游戏“新伙伴”
选用适宜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出示书包等物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尝试表演。
启发生用不同的语调、有节奏地语言,俏皮的动作向大家作介绍。
根据学生的表演,抓住即兴的艺术要素,如角色意识、角色语言进行引导,让生感知艺术要素。
通过对书包的观察,了解,绘画出自己的书包。手工制作:书包
充分利用所选材料间的对比美感,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教学反思:
在绘画和表演中,让生了解书包和我的关系,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运用色彩,线条等基本艺术要素,让生联系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
第 三 单 元 奇妙的声音
课题
一、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内容:欣赏、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声音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和兴趣,在感受、探索、模仿、创造声音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锐感模仿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感受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用来敲击节奏的器具碗、瓶子、水、沙子、瓢等。
风声、海浪、流水、喇叭、摩托声等各种音响片段。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自然界的声响,用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引导生:播放的是什么声音?还有哪些可发出声响? 他们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生举例。。
2、尝试创造声音:
拿出碗,提问:怎样让其发声?声音是什么样的?有其他办法吗?
师展示多种方法:用不同材质的器具敲碗
生自选物品创造声音:如在锅、碗、瓢等生活用品,使其发出两种声音
3、用自己创造的声音做游戏
让生为课本的图配上不同的马蹄声,一群或一匹。游戏:随声寻宝
教学反思:
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运用艺术手段,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他们从新的视觉认识生活。
课题
二、图画中的声音
教学内容:欣赏、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绘画作品的观赏,感受、想象体会作品
所表现的声音,启发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这些画动起来。
教学准备:空镜框、作品《盲女》、《风雨鸡鸣》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画的观察、理解、想象、体会图画里的声音。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渗透简单的节奏教学
2、让生思考这些画中的景物会发出什么声音,如何模仿?
3、游戏《哑巴游戏》
4、配合节奏朗诵诗词《咏鹅》,引导生发现诗中有哪些声音?
采用:口读诗歌,手拍节拍,休止处模仿鹅叫一声,感受休止符号
边让诵诗歌,边拍节奏
教师拍击稳定节奏,使生感受节奏和节拍的关系、休止和节拍的关系。5、欣赏《风雨鸡鸣》《盲女》《呐喊》 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说说你在作品中感受到了哪些声音。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表现。5、通过造型表现或色彩表现一幅“有声”的美术作品。6、为图画配乐。
教学反思:
从学生们对声音的敏锐感入手,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他们从新的视觉认识生活。
课题
三、音乐里的声音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
教学目标:通过配乐故事《金色的小提琴》的欣赏和歌
曲学习,使生对美妙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感知音乐与生活的联系。结合歌唱等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在综合艺术活动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磁带〈苗岭的早晨〉歌曲〈花瓣〉打击乐器:碰铃、双响桶、节拍器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他们从新的视觉认识生活。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一、奇妙的乐器
1、听故事〈金色的小提琴〉 2、生看图编故事 3、师介绍故事梗概
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金色的小提琴〉 4、从音乐、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欣赏狮子、袋鼠、大象的音乐片段 想想这些音乐给我们画出了什么景象? 模仿狮子、大象等动物形态进行表演。活动
二、我们的歌声
1、导入:怎样才能唱出好听的歌? 2、认识一位新朋友——节拍器
让生找出三拍子的规律,并用动作表现。
3、节奏游戏:设计一个二声部的节奏,并演奏 4、欣赏、学唱歌曲〈花瓣〉
师弹奏旋律,让生熟悉,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引导生在歌唱时,用手在空中画出音调的高低、体会其变化
5、创作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反思:
学生在模仿声音时,思维较局限,让生回去尝试后再来模仿,效果更好,体验声音的强弱、长短、高低等要素,正确的唱歌姿势及良好的发声是常规的开始,提醒生别顾此失彼。
第四单元 好玩的泥土
课题
一、玩泥
教学内容: 识土制泥、泥塑创作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泥土的颜色、形状、性质,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教学准备:用来胜泥的器具、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土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识土制泥等绘画、表演游戏的活动。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寻找多样的泥土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周围寻找各种各样的泥土——营造一种学生与自然的亲和氛围;
2、老师展示寻来的各种泥土,引导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泥土:
你的泥土是在哪找到的,在找的过场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用鼻闻一闻,土有什么气味,为什么 看看,泥土是什么颜色?黑、黄、棕 用手捻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
泥土有什么作用?引导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去找:种花、种粮食,了解泥土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尝试用土制泥
4、教师介绍几种 能造型的“泥”和制作方法 5、玩泥生自由选择体验“塑型技法”的综合运用 活动
二、泥塑创作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欣赏泥塑作品
师生共同分析、了解原作的创意及制作方法
2、启发思考
你想用泥做什么,表现什么?
3、泥工创作
引导生自定主题,在泥工的游戏中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4、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识土制泥,泥塑创造的绘画,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意识,尝试用泥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激发探索精神。
课题二 小土粒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猜谜、画一画
教学目标:关注环保,珍惜泥土,学习用表演和绘画语言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不同类型的日常生活物品,绘画纸,投影仪、磁带、彩笔。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播放有关保护土壤的童话故事《小土粒》 引起情感共鸣饿积极思考
2、引导声分组讨论,用绘画及讲述展现故事结局
3、对比实验、启发思考:
你想用什么实际活动保护可爱的小土粒
教学反思:
引导生懂得珍惜泥土,关注环境保护,用绘画、表演等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第五单元 我们的动物朋友
课题
一、猜猜我是谁
教学内容:节奏、游戏
教学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关注和了解动物朋友的愿望。通过对动物的声音、形象、动作的辨别、模仿、感知艺术的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有关动物谜语。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 多声部的协作能力。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游戏“学一学”
让生模仿图片上动物的叫声,并用自己想像的线条画出来。
引导生感受音色,时值的变化,2、游戏“做一做”
教师出示动物的局部图片或脚印,让生猜猜 用肢体动作模仿该动物的形态、神态
3、游戏“猜一猜”
师生一起通过猜谜、手影认识小动物。生要能迅速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让生即兴创作出各种动物的造型
4、游戏“动物小合唱”
组织学生进行二声部和三声部动物叫声的游戏
让生感知声音的长短,提高学生的多声部的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
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模仿叫声、动作、神态,通过艺术形式,引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课题
二、画画做做小动物
教学内容:画一画、做一做小动物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较准确地、传神地绘制出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准备:图片、模型、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用基本形、色彩表现动物的可爱之处。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说一说:请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引导生有意识地运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其外貌、神态。
2、画一画:引导生用基本形、色彩表现动物的可爱之处。
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培养其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尝试运用多种美术工具、材料、方法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感染力
3、做一做:让生大胆尝试用剪贴、撕纸等方法制作自己的动物朋友。
4、展示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多画有情节的画面,使绘画真正成为他们交流的语言,用拼音、文字、粘帖、绘画、制作、收集等形式记录下自己最喜爱的动物朋友。
课题
三、小熊请客
教学内容:歌曲、歌谣、表演
教学目标:表演童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角色的想象与表现能力,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教学准备:童话剧《小熊请客》、头饰若干、歌曲磁带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重点:引发学生对角色的想像力与表现力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演讲
师生共同表演童话剧《小熊请客》,引发学生对表演的兴趣。
2、设计场景:
让生自主选则角色,用肢体语言有表情地再现故事的情节
教师引导生体验不同角色,能使用恰当语言、动作进行表演。
3、学唱歌曲
采用听唱教学,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唱。
4、根据歌曲进行表演
5、制作简单舞台布景,设计情节、结尾进行表演。
6、配合小动物,朗读歌谣《吃饭不挑剔》,固休止符 口读歌谣手拍节拍,休止处用各种动物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歌唱、绘制、表演等艺术形式的展开,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课题
四、小鸟的家
教学内容:欣赏
教学目标:在绘画、制作“小鸟的家”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发展其想象力和创作力。
教学准备:画一棵完整的大树、提供制做的各种工具材料、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欣赏歌曲 〈小鸟的故事〉 引出主题——为小鸟重建家园。
让生体验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引起同情心和爱心。2、师生交谈:
想替大树、小鸟对我们人类说什么?引出“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主题。3、角色扮演
4、生自由组合、选材,为小鸟绘制一个“家“,感受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
鼓励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5、欣赏〈动物狂欢节〉
教学反思:
在孩子心里,动物是可爱的,是可以和他们平等交流的、玩耍的伙伴和朋友,他们会将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动物身上。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第六单元 神奇的天空
课题
一、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内容:节奏、游戏
教学目标:围绕“太阳”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表演、绘画、歌唱等艺术活动中,学习运用线条、基本形、色彩、节奏、形体律动和表情等基本要素,并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及富有情感的想象,引发学生感受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绘画工具和材料。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线条、形体色彩,节奏等基本要素,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说说你所知道的太阳,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想像。
2、学生模仿表演太阳的各种“表情” 引导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想像,模仿太阳几种不同的“表情”,感受不同表情及情绪的变化。根据太阳故事的情节进行角色表演。
3、画出自己喜爱的太阳,制作头饰
4、作品展示。
自述作品,相互交流观赏。
5、学唱歌曲《太阳》采用听唱教学
6、律动表演。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教学反思:
神奇的天空不仅给孩子好奇和幻想,更激发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和探索天空奥秘的动力,围绕“太阳” 引发感受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课题二 月亮和星星
教学内容: 美术音乐作品欣赏、歌曲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引发学生对学唱歌曲、绘画创作和作品欣赏的兴趣,并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尝试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月亮和星星,感受色彩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体验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教学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变化。教学活动设计:
1、让学生尝试画月亮和星星
2、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星月夜》 看看是如何表现月亮和星星的,3、欣赏教材中小朋友创作的作品
4、鼓励学生大胆采用美术形式,表现天空中月亮和星星的故事
5、欣赏同学作品,并进行讨论
6、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听录音范唱,生轻生跟唱
熟悉歌曲后,生边唱边进行歌表演。手拍节拍,读歌谣《月儿》
请生用图案表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特点
进一步启发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体验三拍子的规律。
欣赏、学唱《闪烁的小星》
让生知道歌词的意思,边欣赏边唱,并用自己的动作加以表现 教学反思:
随机评价,随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感受艺术与大自然的联系,用节奏、形体律动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课题
三、美丽的彩虹
教学内容:创作彩虹
教学目标: 运用色彩表现彩虹的美丽,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激发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彩笔、蜡笔、绘画纸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想像力和色彩的搭配。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说明彩虹产生的原因
2、分析彩虹的色彩
让生了解彩虹是由多种色彩组成的 进一步加深对色彩的认识
3、生创作
教学反思:
运用线条、色彩、基本形、节奏、形体律动等艺术要素,表达学生自己的想像和情感。
课题
四、会变的云朵
教学内容:创作彩虹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观察、想象,运用绘画和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发学生了解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想像力和色彩的搭配。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一、1、观看录像、图片,观察云的变化
2、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云的颜色,看它能变出什么形态
3、启发讨论:
出现朵朵白云,是什么天气? 出现团团乌云,是什么天气? 日出日落,云是什么颜色的?
4、生创作
用画、或撕纸创作云朵。表演
教学反思:
以歌曲、游戏表演、律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彩云的好奇与关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第七单元 一起玩玩具
课题一 我喜欢的玩具
教学内容:观赏玩具、分类、介绍
教学目标: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感知艺术要素。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准备:学生喜欢的玩具 课时安排:3~4课时
教学重点:让生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一、我喜欢的玩具
1、一起观赏玩具
2、为玩具分类
通过造型、颜色、质地、性能及玩法
3、介绍自己的玩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和交流自己玩具的特点。
4、变换方式玩玩具
以小组方式,选择一种,分别用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它的特点。
如声音、动作、节奏、图画等。活动
二、做个玩具一起玩
是结合运用艺术要素,进行自制玩具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自制玩具活动,使学生了解玩具中人文情结,感受民风、民俗、民族传统,培养他们从小学习民族文化艺术。
方式:可以美术、手工制作为切入,选择和生一起制作合适一年级的简易玩具。如纸团球、棋子、拼图,或以“带个自制玩具一起玩”活动。或组织家长一起玩玩具。活动
三、玩具的故事
1、这是一节表演课。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玩具,共同设置主题,创编情节,进行表演。
2、利用玩具将生活中的体验,情景,用形象的动作,声音,表情进行戏剧表演。
3、选择音乐片段为主题配乐,启发生感受音乐情绪对戏剧的烘托作用。
教学反思: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生活与交往,他们从参与、表现、创造的角度玩玩具,注重在艺术要素、、形式方面感受艺术美。
课题二 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模仿玩具兵行进
欣赏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特点,在交流与表演中,学习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准备:
《玩》磁带、节奏谱、彩笔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设计:
1、讨论、表演学生的玩具是如何进行行走的。鼓励他们进行即兴表演。
2、模仿玩具并行走
假如你是玩具兵,那该怎样行走?
引导生思考士兵行走的神、形、声、并让他们尝试,体会步伐与节奏。
3、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感受情绪和节奏特点。
根据对音乐的想象,分段进行“造型、动作、活动的设计,并进行表演。
4、用不同的节奏型和稳定的律动,拍打节拍,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神气、整齐的玩具兵。
5、进行节奏模仿
6、学生选择喜欢的艺术活动,再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在对音乐节奏体验、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其更多地感受表现音乐。
教学反思:
通过对玩具的观赏、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使学生由自我为中心向与他人共处转变。
第八单元 红 绿 灯
课题
一、小交警
教学内容:学做小交警、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律动、表演、游戏,使学生提高听音乐律动及角色表演等艺术能力,同时在交流、合作活动过程中,懂得交通规则及相关常识。
教学准备:录像、方向盘、电话听筒、毛巾、饮料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交通规则及相关常识。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生提高听音乐律动及角色表演等艺术能力。教学活动设计:
1、师:谁能告诉老师,小交警在马路中间干什么?
2、观看录像,提问:警察叔叔在马路中间做了什么动作,谁能学学?
3、学做小交警
4、对生进行随机评价
5、游戏:小汽车小交警
说说:为什么救护车、救火车不用遵守交通规则? 师小结: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交警叔叔十分辛苦。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贪玩的特点,安排这一课,是为了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将艺术要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课题
二、大马路,小汽车
教学内容:表演、游戏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标志、交通常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道理,通过绘画、歌唱、节奏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感受红绿黄的表现和含义,会运用自然愉快的歌唱。教学准备:常见交通标志图。
教学重点:让生了解交通标志、常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一、交通标志和小汽车
1、请同学们看几幅交通标志图,问:谁能说出这些标志都在哪里见过,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出示更多交通标志图。如:斑马线、单行道等。让生自由画画这些标志。
3、请每个学生找个伙伴,结合标志,演一演“禁止调头”的图标。
4、让生画画自己喜欢的汽车,引导他们区分车的特征。活动
二、大马路、小汽车
1、介绍自己画的汽车造型、性能,2、介绍所画汽车喇叭的声音,并模仿出课本中的一种节奏型。
3、集体创作一个二声部的汽车声的节奏练习。
4、学唱《小司机》
随音乐自由创作各种动作,合着音乐的节拍律动,歌曲中,用均匀的色块暗示了小节等长的规律,及长短不同的节奏变化。
5、游戏《红绿灯与大马路》
情景表演:在小交警和交通灯的指挥下,司机、行人有
序行进,少先队员扶老奶奶过马路,给小交警送水和毛巾,司机行人违章,小交警执行交通法规,给救护车让路。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认识交通标志,画画标志与汽车,加以表演,使学生在了解常见交通标志,懂得交通常识的同时,增长相关的艺术能力。
第 九 单 元 过
年
了 课题
一、新年真快乐
教学内容:欣赏、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自己和他人过年的一些方式、习俗及特殊物品的含义,让学生在舞蹈、绘制等艺术活动中,运用艺术手段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磁带《春节序曲》有关春节民俗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光盘。与春节相关的物品。
风声、海浪、流水、喇叭、摩托声等各种音响片段。课时安排:3~4课时
教学重点:体验表现过年的喜悦,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一、听听说说迎新年
1、用《春节序曲》的音乐营造喜庆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引出“过年了”的主题。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色彩
2、师生互相介绍有关过年的经历、体验,激发学生的艺
术兴趣和艺术表现力。
师:听这首喜庆、欢快的乐曲,可以想到哪些过年的情景?(鼓励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传递给别人。
观看有关春节活动的录像或图片,讲述有关春节的民间传说。
引导生更大范围地关注社会文化生活,了解多种多样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引发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引导生讨论新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愿意做的事,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欣赏、学唱《过新年》 进一步感受过新年的喜悦气氛。
活动
二、画画做做贺新年
1、布置展览
动手布置一展台,将自己带来的具有春节特色的各种物品类放在展台
2、欣赏活动
引导学生感知、表现在节日物品中的特色、审美因素及其文化内涵。
教师要善于挖掘节日物品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和人们的企盼。让生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其表现愿望。
3、自由创作美化教室
让生自由选材,制作具有节日气氛的物品。
老师提示,怎么做,做的东西放在上面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4、欣赏自己装扮的节日教室,感受集体的力量。
活动
三、跳跳演演过新年
1、播放与春节有关的秧歌、舞龙、舞狮、腰鼓等舞蹈节目,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进行模仿。
2、重点播放“秧歌”录像,让生欣赏后说出对秧歌的情绪、道具使用及典型动作的感受。
教师应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激发他们参与的愿望和自信。
3、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列队学跳秧歌平扭步、进退步、后踢跳步。
4、在多次欣赏的基础上,运用跟唱法,学唱《过新年》进一步感受新年气氛。
教学反思:
新的一年,新的祈望、新的希望从这里起飞,锣鼓喧天,礼花齐放,龙腾狮舞等特有的五光十色的民俗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遐想,使他们感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
课题
二、新年联欢
教学内容:欣赏、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自编、自排、自演新年联欢节目,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积极参与的精神和相互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在多种艺术形式的活动中培养综合艺术素养。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精选片段、小型音响设施。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1、用谈话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回忆与评价。
联欢晚会的节目有哪些类型?你喜欢哪类节目?为什么?
一台联欢晚会都需要哪些人员一起工作?必须由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合作
2、宣布要举行班级新年联欢会,请大家出谋划策,拟定节目单。
3、生自己筹备新年联欢会。
学生利用本学期所学到的艺术表现技能在课下自编、自排,老师给予指导。
4、新年联欢会的表演展示活动
可以班级、年段、校为单位,由学生主持。
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表现过年的情景;收集有关当地或本民族的春节的传说;开展春节故事会、演讲、绘画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