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时间:2019-05-15 04:1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片段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第一篇: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故都的秋》片段教学教案

刘青

教学起点:学生经过一个课时的学习,熟悉课文内容、结构,并且为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添加了相应小标题。

教学选点:《故都的秋》第三自然段(第一幅秋景图)赏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圈点勾画关键字词赏析散文;

2、把握景物所蕴含的美及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学时间:15分钟。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了解了郁达夫先生笔下的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并明确了这些特色分别集中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在各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下为每一幅秋景图添加了相应的小标题,大家在ppt上可以看到你们上节课的研习成果(ppt出示五幅秋景图的小标题)。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郁达夫先生为我们描绘的秋景图。首先,让我们来细细品读第一幅秋景图—秋院清晨。

意图:从第一课时自然过渡到第二课时,同时对第一课时进行简单的回顾。

二、品秋景图

1、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自然段,再请另一位学点评该同学的诵读。意图:让学生从情感、节奏、重音等方面掌握诵读技巧。

2、请全班同学共同诵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时注意诵读技巧,在读的同时思考这幅秋景图描写的时间和地点,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来。明确:①时间:早晨;②地点:一椽破屋

3、“一椽破屋”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在文中找出勾画下来。明确:皇城人海。

意图:培养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圈点勾画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

4、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皇城”即故都北平,从明到清,它是六百年的都城,经历了多少沧桑和沉浮。再看看“人海”中又有多少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它们在这“皇城”中有的青云直上,有的坠落云头,却依然蜂拥般荟萃于此,为的是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作者却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住在“一椽破屋”里,这是为什么?老师先把这个问题留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景,再请同学来告诉我们答案。

意图:抛出赏析本段的核心问题,即主题思想的理解,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接下来的阅读和学习,使得学习目标更为明确。

5、请一位同学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秋景的语句读一遍。明确:描写秋景的语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6、作者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 明确:清、静

意图:和第一课时学习到的课文第一段中对故都的秋的特色的精要概述的语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回顾和呼应,将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

7、体现这”秋意“的景有哪些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

8、面对这样又清又静的秋,作者在做什么?

明确:他泡碗茶,向院子一坐,看天色,听鸽声,细数着日光,静对着牵牛花。

9、此情此景不由得让老师想到了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

明确:师生齐背诵《饮酒》诗。意图:通过对《饮酒》诗的回顾,引导学生迁移体会文中郁达夫先生的思想感情。

10、现在,同学们一定能够解答刚才老师留下的问题了吧。作者在皇城人海中选择一椽破屋住下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是一个置功名利禄不顾,超凡脱俗的隐士。

11、同学回答得很好,但是老师还是有点不明白,作者真的就能像陶渊明那样坦然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郁达夫先生眼中的秋除了清、静,还有什么?

明确:悲凉。

意图:通过质疑追问,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该自然段的主题思想。

12、对。陶渊明的诗中有清有静,却没有悲凉。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文字:“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什么作者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来作陪衬呢?

明确:因为蓝色、白色属冷色,蓝色蕴意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与作者闲适的心态最相吻合。紫黑色,虽然也属冷色,但带悲哀、绝望的情调,作者悲而不哀,失意而不绝望。红色称暖色,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作者的心态。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陪衬牵牛花的蓝朵,自然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秋的悲凉。

第二篇:《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教学简介:《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也有出版社出版了以此文章命名的郁达夫散文集。

教学起点:梳理了课文结构,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教学选点: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品味故都秋景的清。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体把握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故都的秋》,知道郁达夫主要写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那我们回忆一下,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那他喜欢的秋有什么整体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

【意图】抒情性语言导入,能够渲染气氛,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并能自然过渡到作者对秋得个性解读,直入主题。

二、品读细节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郁达夫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具体在文章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呢? 【明确】主要集中在第三自然段。

2.那我们就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在他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试着给这一段加一个小标题。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 【明确】(1)破院残秋、破院品秋、小院秋色等,尽量以学生归纳的为主。(2)破屋、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等。

【意图】一个学生朗读而非全班朗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具体掌握具体字词的读音、语气、语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够引导学生对全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初步感知这一段落。

3.注意看开头,他在南方时,总是想起哪些地方?这些他最能想起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详细抒写呢?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是一些冷色调,略带伤感的景物,作者并没有注重色彩上的浓墨重彩,例如没想起西山的红叶等。因为这些景点都非常著名,在南方自然容易想起,但是到北国以后并不一定要到这些地方才感受得到秋味,北京的秋味存在于最普通的市民生活中。并且这些景点都颇为热闹,与他所要表现的清静不相符。【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细微末节处的情感。4.既然要感受清静,却又为何选择皇城人海之中? 【明确】因为心境清明,类似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意图】感受作者的安静、清明的心境。体味作者的追清之情。

6既然要彻底感受故都秋味,却又选择一椽破屋,而不是胡同里或者四合院里呢?删去这个“破”字可不可以? 【明确】破屋有他的凄清与落寞,与作者所追求的清静刚好符合。

一个“破”字,把老北京的沧桑感、历史感展露无疑。作者在破屋环境里却仍能表现出一种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心境又是何其的清明。

【意图】理解“破”字含义。更突出了作者对清的追求。

7.除了这些,作者着重写了哪种景物?有什么样的喜好偏向,为什么? 【明确】着重写了牵牛花,最喜欢蓝色和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因为蓝色和白色以冷色调更偏向清静、凄清,而紫黑色和淡红色一般给人浓墨重彩的感觉,作者心境清静悲凉,因此,冷色调的蓝白色更深得他心。

【意图】通过颜色冷暖色调的对比,更能体现作者所爱之清。这一色调的提点,也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感情。

8.他还给牵牛花画了一幅画,为何选用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得秋草作陪衬,而不用葱郁茂盛的秋草呢? 【明确】这种秋草更能体现秋天落寞萧瑟的感觉,更能渲染出作者所追求的清的感觉。【意图】这里试图用调换法,辅之以图,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作者所求之清。

三、阅读实践

每讲解完一个句子,都让学生试着以自己所理解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读一下,最后以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结束他的解读。

【意图】学生的阅读实践才是理解文本最好的窗口

《背影》片段教学

师:(导入、起)刚才大家已经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那么请大家告诉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哦,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感受到父亲很爱儿子,那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父爱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父爱的具体行为。---慧敏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刘慧敏(师概述):慧敏同学从父亲为儿子送别和买橘子这两件事上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除此之外呢,父亲对儿子的爱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其他同学也帮忙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老师看到晓毅同学举手了。

程晓毅(师概述):晓毅同学补充了三点,从父亲和脚夫讲价,叮嘱儿子以及嘱托茶房这三件事中,也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评价):看来大家读书都很认真,准确的捕捉到了文本的信息。陈鑫同学还有想补充的地方,你也来说说。

陈鑫(师概述):陈鑫同学说她从父亲为儿子拣定靠车门的位置这件事上,也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从大家的回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章集中笔力体现父亲爱子行为的是哪一件事?---很好,大家都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作者详细刻画了过铁道买橘子这一镜头,接下来请大家仔细的阅读一下这一段话,等一下请大家说说在这一段文字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很多同学都准备好了,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文中哪一细节最让你感动。林宇佳很踊跃,老师看到你手举的很高,就先请你说一说。林宇佳(师概述):林宇佳同学说文中这句话打动了她,我们回到文本看一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师追问: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打动了你?哦,你觉得父亲爬月台很辛苦,但是为了儿子却不辞劳苦,所以打动了你。

师(评价):说得很好。很明显这句话是对父亲的什么方面进行描写?大家都知道这是动作描写。这一句话中出现了哪几个动词,请大家圈出来。---看来大家很快就找出来了,正是“攀、缩、倾”三个动词。大家觉得这三个动词用的好吗?好在哪里?试着分析一下。孙敏璇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孙敏璇(师概述):孙敏璇同学认为正是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一“攀”需要很大的力量,因此,表现出父亲努力的样子。说的很好,“攀”字体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而父亲又上了年纪,一个“攀”字让人揪心。吴清宇同学手举很久了,你来说说看。吴清宇(师概述):吴清宇同学说“缩”字说明身体悬空,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手上,可见动作十分艰难。因此“缩”字用得很准确,很传神。晓莹同学好像还想补充,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郑晓莹(师概述):晓莹同学认为“缩”字不仅表现父亲很努力的样子,而且还很危险,因为一旦没抓紧,就有滑下月台的危险。

师评价:晓莹同学想法很好,“缩”字体现出爬月台的危险性,但即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父亲还是拒绝了儿子自己去买橘子的提议,而是选择亲自去帮儿子买橘子,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那“倾”字呢?好在哪里?我们把机会让给这节课还没举手的同学,林炜你来说说看。林炜(师概述):林炜同学认为父亲身体肥胖,不像年轻人一样灵便,“倾”字表明父亲爬月台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师评价: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三个动词用的准确而又传神,把父亲尽管艰难却很努力的背影生动地刻画出来。而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以及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爱正是隐藏在他的行为中。(板书:爱在行中)(转)除了这段动作描写,还有什么地方让你们觉得感动呢?郑诗雨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郑诗雨(师概述):郑诗雨同学认为,“轻松”这个词语感动了她。尽管父亲爬月台是那么艰难,父亲却还是想着宽慰儿子,从而故作轻松的神态,不让儿子担心。吴真福同学好像有不同的观点,你来说说看。

吴真福(师概述):吴真福同学不同意郑诗雨的观点,认为“轻松”这个词表现出父亲无论为儿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他的心态才是轻松的。

师(评价):郑诗雨同学和吴真福同学的观点其实并不冲突,父亲此时的心态也许两者都有。既甘愿为儿子付出,又怕儿子担心自己,从而表现出一副轻松的姿态。周熙玥同学好像有问题想问,你来说一说。周熙月(师概述):刚才熙月同学说文章题目是《背影》,可是真正写“背影”的笔墨却不多,而背影前如父亲为儿子做的的琐碎事情就费了近原文的一半笔墨。这是为什么呢?不愧是我们的语文科代表,能对课文提出疑问,善于发现问题,读书就要有这种探究的精神。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老师听到有人已经有答案了,黄毅姝同学的声音很响亮,看来很有信心,你来说说看。黄毅姝(师概述):黄毅姝同学认为前面一系列琐碎的描写都是为了后面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做铺垫,把情感都凝聚在这一背影上,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评价:说得很好。作者前面所做的铺垫是为了把情感凝聚在此刻的背影上,这个背影正是作者情感在文章中的凝聚点。(板书:背影 凝聚点)

师(承接):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进行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关爱?---是的,还有语言描写。文中父亲语言的描写不多,但都于朴实之中饱含深情,请大家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试着分析一下,在父亲的语言之中隐含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看来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林美娟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林美娟(师概述):林美娟觉得“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结合当时的背景,父亲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十分焦虑的。他急需寻找一份工作,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师评价:林美娟同学能结合背景来分析父亲此时的心情,把父亲的心情分析的十分到位。丁建春也举手了,你也来说说看。

丁建春(师概述):丁建春认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为儿子做了很多事情,但他仍然觉得不够怕儿子路上口渴,还给儿子买橘子,但是又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杨文彬等不及了,你来说说。杨文彬(师概述):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表现了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的心理。林洁同学终于进入课堂角色了,发表你的高见吧。

姜林洁(师概述):姜林洁同学认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才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足见他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师评价:大家说的都很好,把父亲的心理活动分析的很到位。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父亲把他深沉的爱隐藏在简洁的话语里。(板书:爱在言中)作者通过言和行两方面,深刻地表现出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板书:父爱如山)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对父亲行为和语言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最好的已经并且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还没有留心体会。请大家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简单之美,由此发现人世间最普遍的而又最为宝贵的美好感情,增进大家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爱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只要做一个懂得享受爱的人,更要做一个懂得回报爱的人。爱不仅要说出来,还要做出来。回去以后要对父母说出你的爱,还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的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 《春》第三自然段片断教学教案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的景物描写方法。(2)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式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学习了文章的内容,分析了文章的总体结构,现在我们来欣赏文章精美的语言。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笔下的小草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的?

师:读得很好,如果语速再慢点就更好了。现在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师边听边点评并板书)

生1:春草多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柔软————“软绵绵的”

师;哦,你要补充?

: 生2:从“坐着,躺着,打滚”也可以看出草很柔软

师:你分析的很正确。继续

生3:春草生命力旺盛————“钻”

春草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师:这位同学还有问题,请说。

生4:我觉得“嫩嫩的、绿绿的”也表现了春草的生命力旺盛,因为绿色就是生命的象征。

师:好极了,你的分析理解能力可真强。师:同学们再想想,这一段作者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人坚强的性格,显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使没有感情的小草变得像人那样有感情了。

师:现在大家把这段文章有感情的读一遍,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读课文后,不能质疑。)

师:没有了吗?那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坐着……捉几回迷藏”是写小孩子的活动,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学生很茫然。)

师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 生5:都很有生气,很有活力,而且都很可爱。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非常敏捷。小草、小孩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读到这样的内容你心里会油然而生怎样的情感?

生齐答;对春草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师:对,这些景象也正表现出了作者对春天的一股强烈的热爱之情。这种用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作者感情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以叶子、风、草为例作对比。)

如:叶子,心情好的时候是嫩嫩的,绿绿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风,心情好的时候是轻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凛冽的,刺骨的。

学生模仿:草,心情好的时候是软绵绵的,更好的时候,甚至是散发着阵阵清香。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硬梆梆的,针刺般的,甚至是恶臭。

师归纳: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是我们进行品味和欣赏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放在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会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三、小结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好:(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3)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接下来用我们刚才欣赏春草图的方法自己欣赏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学生分小组自学

板书设计:春草多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柔软—————软绵绵的 可以坐着、躺着、打滚 春草的特征: 春草生命力旺盛————钻 嫩嫩的、绿绿的 春草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景物描写的方法:(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3)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玉溪市民族中学 梁慧

教学目标】

1.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3.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习借鉴的能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句传情,导入新课 1.小检测填空。

春花()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长风万里送(),对此可以酣高楼。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落霞与孤鹜齐飞,()共长天一色。()秋雨愁煞人。

学生补充名句,教师小结: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

2.从古人写秋的文字里感悟秋天的特点。

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瑾: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秋天的特点:多姿多彩、充满豪情、坚强孤傲。

王实甫: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天的特点:悲凉不堪、伤感凄苦、孤寂落寞;

二、了解作者,积累常识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人们评价他: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三、预习检测,初读感知

1、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2、找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特点:清、静、悲凉。

3、思考讨论描写了北国之秋的哪几幅画面。

写了五幅图: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清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风秋雨话秋凉、秋树奇景图)。

四、深入文本,合作探究

小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图为例赏析,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抒发了怎样的主观感受?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展示要求:组内1人朗读;1人板书;1人解析;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1.明确:秋晨院落图

① 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破屋、青天、驯鸽、日光、牵牛花(蓝朵)、秋草。② 抒发怎样的主观感受?

碧绿的天色、蓝朵。冷色调。一幅冷色的画面。凄清、孤独、悲凉 ③ 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2.明确:

① 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② 抒发怎样的主观感受?

③ 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品教师的诗歌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散文,但文中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文章主体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图画,也能视为一首首诗歌。

《故都秋兴》(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凉,破壁租屋漏日光。蓝朵牵牛花色冷,细长疏落草枯黄。

《故都秋兴》(其二)

北国八月朔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树下庭前一阵扫,空留灰土遣余哀。

《故都秋兴》(其三)

北平处处树成林,虫唱无须山上寻。衰弱蝉鸣为特产,家家户户奏秋音。

三首小诗分别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画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接着再用一首新诗融合五幅图画,题名为《秋在何处》: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你若要寻秋,你只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将一丝丝日光细数。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皇城人海,在街头的一颗槐树,你若要赏秋,你只需得一点空闲,踩一地落蕊

听声音没有,闻气味也无,偏生出些岁暮将来的感触。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请听衰弱的蝉鸣,如泣如诉;请看满树的秋果,八九分成熟。忽一阵凉风,卷起了尘沙灰土;又一层雨过,引来了悲凉几许?

2、学生创作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结合本文内容及景物,按照《天净沙思》的句式仿写一首小令。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

浓茶落蕊柳影/夜月破屋蝉鸣/桥头凉风平民/秋雨拂过,悲秋者在北平清秋破院浓茶/秋枣衰叶落花/悲蝉陋壁影斜/凉风一阵,闲人雨后互答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残蝉,/槐蕊满地,落寞人在故园

破院凉风秋草/哀蝉落蕊青枣/凉风秋雨斜桥/蓦然回首,落寞人在懊恼

六、课后作业,加强巩固

请完成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三幅图景的赏析,并与同学交流。

第四篇: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细细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寄予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告诉我们,作者的情感会在他所描写的景物中得到体现。秋天,杜甫登高望远,看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到的是凄苦悲凉;马致远思秋,却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片孤独苍凉及漂泊之感;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眼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又何其澎湃壮丽、生机勃勃。在不同作者的笔下,由于各自情感的不同而把秋天写得如此多姿多彩。所以我们在学习文章时不但要品味文章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故都的秋》,体味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

二、作者简介及课文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郁达夫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三、文本阅读与分析

1、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受课文。

2、题目解析: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是北平,当时中国的首都是南京,北平1945年后才改名北京。“故”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文章描写的内容。

3、通过刚刚的阅读,请问故都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那一段?

特点是“清、静、悲凉”。第一段中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既是对故都秋特点的概述,也是文章的主线。(学生朗读这段)

4、第一段总领全文之后,作者接下来写的是江南的秋。江南秋有什么特点?文中还有哪里写到江南之秋?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江南之秋:慢、润、淡。(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倒数第二段也写到江南之秋。作者通过江南秋的描写突出北国秋味的浓及特点清、静、悲凉。也表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厚感情。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5、那么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哪里到哪里?(同学看课文思考)课文3-11段: 秋院 秋槐

清晨静观(第3段)槐树落蕊(第4段)秋蝉 秋雨 秋果

秋蝉残鸣(第5段)闲话秋雨(第6-10段)佳日胜果(第11段)

6、下面同学再认真阅读3-11段,找出文中你认为体现出秋“清、静、悲凉”特点的地方。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7、现在找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

芦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牵牛花(蓝)落蕊(白里透黄)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绿微黄)

思考: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下?

(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文中描写秋天的色彩总的体现怎样的格调?

(冷色调,体现秋“清”的特点)

8、文中又是怎样体现秋“静”的特点的?

以动衬静:(有那些声音)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是为什么?

(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9、作者在文章第三段就写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故都不乏绚丽灿烂秋色,为什么作者偏写这些“清、静、悲凉”的景色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写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作者提倡的是“静的文学”,所以文章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四、课后作业

1、挑选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2、以故乡的(春、夏、秋、冬)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散文。

五、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以情驭景

借景抒情 清

景 秋院—清晨静观

秋槐—槐树落蕊

秋蝉—秋蝉残鸣 秋雨—闲话秋雨 秋果—佳日胜果

秋色: 冷色

秋声:以动衬静 静悲凉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辅助手段]:

小黑板,作业本,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秋天风光录像,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时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一.提问谈话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1)介绍写作背景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3 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 4 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课堂总结,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下载故都的秋片段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片段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2. 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 理解文中所突显的人文精神。4.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学习郁达夫的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之际,也正好是秋天,你们喜欢秋天吗? 对秋天有些什么特别的感受?如果你也写一篇秋天景物的文章,你会表达什么情感? (学生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写景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之一——“于寻常景物中寄托个性深情”。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前曾经学过《春》、《荷塘月色》等多篇写景......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故都的秋》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这篇文章感情浓厚,文辞优美。作者郁达夫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物描写,教材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深深眷恋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是高中一年级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二第以单元的第二篇。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散文文。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所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六盘山高级中学 撒春霞 一、教学目标: (一)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运用语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