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4:1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文章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感知,从而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 题 词:多媒体辅助,化静为动,应用探究。正 文: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枯燥的数学课堂,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保持高度的热情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可行的途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多媒体辅助,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计算机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静态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片可以像动画一样呈现,可以像流水般呈现出一幅幅变幻的图像,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太阳、硬币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圆”形成过程的动画:一只小狗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狗叫着,绕木桩跑一圈回到起点,小狗跑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不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之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部分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让电脑动态展示圆的各部分:圆心、直径、半径,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又如,在讲《角》这一课时,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首先直线是无限长的,学生不宜理解。在教学时,可在荧幕上首先显示出一条直线,然后向两方延伸,直至屏幕边缘,使学生确切理解无限长的含义。第二步理解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线段。a.在直线上闪动两点;b.闪动两点间的部分平移至荧幕下方。第三理解直线上一点一旁的部分叫射线。a.在直线上闪动一点;b.闪动一点右边的部分平移至荧幕下方;c.向右延伸,并且至荧幕边缘。这一过程的演示,利用计算机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三线”间自然、贴切、逻辑性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难点一下子就突破了。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图像、动画、声音等于一体的优势,为数学课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感知素材。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准确快速的认知概念,发现规律,理解数量关系,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多媒体辅助,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难点不易掌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它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这大大减轻了学生认知的难度,变难为易。

在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中,学生对线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应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设计课件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如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的无限长以及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动画展示它们关系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特征的掌握。又如我在教圆柱的表面积时,由于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学生较难想象它展开后的形状以及圆柱与长方形的关系。因此,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动态演示出圆柱侧面展开转变为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形象。学生从中体会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图形变化,数形关系的内在联系,使得圆柱的周长是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是长方形的宽的空间形式建立起来。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初步的空间概念。

在新知识的增长处,设计感知材料,可解决抽象的问题,扫清问题中的障碍,使问题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真正起到了出奇制胜的作用。因此,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既是教的重点,也是学的关键。如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讲透生长点,又能体现教学步骤的整体性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媒体软件直观、具体、形象,并能反复交互作用的特点,将教学步骤制成教学软件,课堂上边演示边讲授,层次分明,详略有别,重点突出,由分到合,形成一个严谨有序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观察层次清楚,思维方向明确,概括条理分明,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

我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根据多媒体课件能同时呈现图画、声音和文字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先显示一个圆,把它平均分成两份,两个半圆再分成16个相等的小扇形,接着用一个卡通形象配音读出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通过学生操作学具、讨论得出结论后,呈现出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组合。紧接着显示把两个半圆分成32等分的图形,卡通图像再提出问题:“这回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学生说出答案后呈现32个近似三角形拼合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并外加一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虚线框。把两次拼得的图形放在一起,分别提出问题:“哪一次拼得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像长方形,为什么?”学生观察、讨论、思考后,引导他们得出结论: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拼成图形的边更接近直线,角更接近直角,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接着又把圆与割补而成的长方形同时展示,提出问题:“圆的面积和拼成的那个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的面积?”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的环境下,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图、音、文并茂的问题情境中积极的一步步展开思索,主动探求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借助课件提供的信息自我完成公式的推导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在具有鼓励性的评价下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多媒体辅助,及时反馈,培养学习兴趣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以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像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他,来一声:“棒极了!”或是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银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在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筋,及时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提高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展示实践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善于挖掘其它教材中的动态因素,将结果细化成具体的可实践过程。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首先构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从急转弯问题出发,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借助多媒体课件声音、动画的渲染,引发学生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求知欲望。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学生从动手操作和相互协商讨论中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在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采用“引探教学法”的模式要求学生根据思考题目自学教材。学生动手剪、拼活动和电脑显示相结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沿平行四边形底边上剪开可以拼成长方形,从而为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供关系表象,学生从直觉可以知道,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一过程可以归纳为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处于独立探索阶段,通过自我内部矛盾来调整对表象的认知。根据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直觉表象,让学生讨论“它们两者有什么关系?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然后让学生在银幕上观看各种剪拼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从各种不同的剪拼中得出共同的认识: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协商、会话阶段,它以协作式学习模式为框架。

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控制平台,对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进行巡视并及时给予辅导,通过遥控和个别帮助实现全体同学间的协作和交流,从而构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真正意义。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催化剂和兴趣添加剂,教师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教学原则。

总之,多媒体计算机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极大的潜力,不仅能通过声、光、图像、色彩的表现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且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教学形式的使用,会自然的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掌握现代化设备的愿望,增强探索的求知欲望。这是对学生追求终身学习、探索新领域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素质的一种培养。计算机介入数学教学,为数学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通过合理的运用这种现代手段,将会为数学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数学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主编:柯汉琳,书名:《教与学》全国教师基础教育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科教学

(2009-05-22 00:06:53)转载 标签:

杂谈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科教学

广西灵山县武利中学 苏焕贵 535427 [摘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应用是改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改变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科教学,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共同面临的现状。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注重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为了探索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适应数学科教学,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本文结合亲身体验,有感而发,希望得到专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改革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通过深入的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谈谈本人对于信息技术在数

学科教学中作用和应用的理解: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深刻改变了数学世界,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方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效果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技术能够创造巨大学习机会的强有力工具,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强化了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行为,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领悟,重视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的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得以实现,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都得到很大提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复杂的画图、计算,减少解决问题过程中机械、重复性劳动,提高效率和效果。例如,利用《几何画板》提供的画几何图形的“画板”,可以方便地画出各种几何图形;《Mathematica》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这样,学生可以从重复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重点理解数学本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几何画板》、《Mathematica》、《Maple》等数学软件具有强大的形象化能力,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进行对象变换,在各种表示法之间相互转换以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得益彰。

3.信息技术是形成数学概念的有效工具。

应用信息技术能很方便地做到使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数学概念,不同的表示法侧重于概念的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有意义地把几种表示法中的信息组合在一起,使不同方面建立起概念性联系。以动态的方式灵活地向学生提供图、表、文字或符号等不同的概念表示方法,把隐藏的数学关系显性化,给学生提供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本质的机会,从而深刻、全面地理解概念。

3.信息技术能提供数学实验和其他数学实践活动的手段。

开展数学实验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整合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几何画板》提供的学习的平台支持数学实验,促进高水平、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

5、信息技术能拓展数学知识,解决数学本身的很多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积极探索,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静窥动,以动驭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6、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展现创造力的舞台,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7、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数学在相关学科中的应用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中为学生搜集、处理数据提供了一个高效而快捷的途径。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正起着革命性的变革:过去是教师+教材+学生,现在是教师+教材+信息技术+学生,亦即“电脑+人脑”;过去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新课标的提出,打破了旧的学习模式。建立新型学习方式,应当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育思想。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一般模式:

1、“问题-探究”模式: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拓展应用

协作交流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中自主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或协作学习,并通过交流补充逐步完善认知建构,进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G.波利亚提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象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例如,使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教学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

2、“专题研究”模式

确定主题 初步探究

交流评价

形成材料

这种模式是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要求学生构建“专题学习研究报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确定不同的研究主题,根据网上的资料,分组进行协作研究:并组织学生通过论坛、语言交流等形式介绍各自研究的情况,从中产生思维地碰撞,深入了解各种知识,在整合信息地同时,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又动态地将研究引入深化,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合作伙伴(或独立),上网查找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通过Netmeeting “我要发言” 等形式讨论、交流、谈体会。教师与学生在开放的交流中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1、实验发现模式

实验发现模式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地参与实验和发现过程的教学模式。

2、开放探索模式 开放探索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一个数学问题在解决以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变化条件、变化结论、寻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发现共同的规律或新的结论自主地去探索的教学模式。

3、应用探究模式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数学建模的意识、思路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强化这种意识和能力。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推进教学改革的原则:

1、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原则

信息技术在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中,要注意其他教具的综合使用,有的放矢,整体优化。

2、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原则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的内容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混然一体。

3、有效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性。

4、开放性原则

问题设置、教学过程要具有开放性。

5、师生交流与合作原则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要为师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群体交流的开放的活动环境。

6、自主参与原则 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武器,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深层次地智力参与,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7、实验发现原则

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开展数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8、综合研究原则

信息技术使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结合起来,使课上学习与课外研究性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提高信息素养。

五、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整合的方法:

在数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内容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

1.教案编写。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思想的教案,我们认为应以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逐步实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1)体现数学课程改革新理念。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能更充分、有效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等各种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本质理解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以往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采用“演绎式”呈现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使数学变得亲切自然,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地采用了“归纳式”,加强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努力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①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想点击此处下载

人类迈入了21世纪,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一个e化的世界,一个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它在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语言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运用CAI教学到底有哪些优势? 又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更好地搞好CAI教学呢?下面仅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良好的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和生动活泼的素材,学生可以按其掌握的情况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体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学生普遍地从中感到这一教学形式的吸引力,就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的应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完全被鲜艳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所吸引,从而进入到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这时可能连平时内向的学生也会活跃起来,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可以利用文字的色彩反差将重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课件中将有关重难点以各种画面素材轻松地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突出重难点和突破重难点的效果。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利于我们教师因材施教,所以,多媒体教学是我们教师的新式武器,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为了使课件发挥最大的效应,保证教学活动能够出色的完成,可以将一位老师制作好的课件保存起来,每个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不断地修改完善,将这些课件永久地使用下去,而且不会象纸质那样容易破损或弄脏,真可谓“一劳永逸”。教师在课件制作技术和操作实践中,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其素质、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

但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很多时候学校为了开好一堂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

应当看到,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实惠”的;

(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矣。不用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

(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

二、众“体”皆罢黜,独尊多媒体

有的教师把CAI看得过于神秘甚至有些“崇拜”,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实物与挂图之用,还以为用了多媒体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得讲点辩证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片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三、一键定乾坤,以电脑为中心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笔者曾多次看到,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顿演“蒙太奇”手法,令执教者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与前一种教学模式相比,后一种教学模式只不过是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搞得更好呢?

一、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要明确CAI辅助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高瞻远瞩,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明确设备闲置,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设备生诱、贬值;再次要充分认识到CAI辅助教学的优势,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二、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其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三、处理好“辅什么”与“怎样辅”

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此来盲目地、千篇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课本丢开,这都是观念上的错误,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即“辅什么”的问题,是制作课件的内容和目标。它应该是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时效果不太理想或难于实现的教学问题。明确了辅助教学目标后,如何发挥课件的功效,是教师要把握好的主要环节。“怎么辅”则要求学科CAI软件具有可编辑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求进行选用或编辑制作,达到符合教学的需要,也使CAI软件成为教师所设计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教学工具。

四、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没有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让现代化教学既能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又能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五、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培训能操作、懂设计、会维修的教师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六、课件的制作上要注意:

1、科学无错误。为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必须保证所讲述的内容和推绎的概念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2、交互性能好。在课件的结构安排上应当是非直线型的,即不能将教学内容用一条“直线”上下串联起来,而应多预留分支程序,呈树状结构。要设计出多条通“罗马的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突出实效性。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CAI手段。要使用CAI就要突出其优势。CAI在几何形体知识(尤其是多维)等概念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4、体现整体美。画面布局应合理,图形和文字要匀称;显示的文字应简练,意义要明确;音量高低要适中,悦耳给人一种愉悦感;提示信息要规范,操作要简便。同时画面要清晰,通过加亮、加粗、闪烁、框出、放大、音响等技术突出重点;形式要多样并不断变换,使教学生动活泼。这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效果,不仅能使教学锦上添花,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成效也更佳。

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一门正在兴起的科学,但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应当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结合所教学科和中学生的特点,总结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的功能优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非凡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假如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重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爱好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假如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兴奋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非凡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奇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把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定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非凡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楚。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把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把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靠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练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漂亮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重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爱好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重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经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熟悉》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心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僻如在教学《角的熟悉》时,学生最轻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熟悉,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熟悉》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定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定;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定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定。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定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重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凡是CAI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第三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宝轮一小 穆康庆

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能促进现代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现代化的教学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正日趋成熟并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大力发展创新艺术教育的热潮中,数学教学艺术的提高是大势所趋。

一、多媒体技术的教学需要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数学教学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变得异常便捷。多媒体教学艺术表现也正通过多样的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丰富着自己的课堂,开创着现代多媒体艺术的创新之路。在这一情况下,传统的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与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五感”。

例如我在学习《小数点的移动》,主题图中“孙悟空智斗牛魔王”的故事。课堂的引入播放视频:牛魔王想得到唐僧,孙悟空从耳朵中取出金箍棒,此时金箍棒的长度是0.009米,悟空分别喊了4次“变!”金箍棒一次比一次变得长并且粗,牛魔王还没有缓过神,抵不过金箍棒的重量,被压在金箍棒下,唐僧师徒又启程取经路上。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

孙悟空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利用电脑制作教学课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逐步讲解教学内容,灵活制作课程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ppt制作课件,更有利于课程中要点、难点的讲解、分析和掌握。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整个课堂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买校服的情景,探究买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钱,开展观察、讨论,得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发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算式之间竟然有着某种联系,学生根据这个规律写出了几组这样的算式,举例验证,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ppt课件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呆板的教学插图和情境的创设变得非常的生

动有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改变了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之情。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时,创设动态的冰天雪地情景:在冰天雪地游乐场,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呢?插入滑冰场动画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动画情景。

总之,学生在信息网络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演示环境中,感受、欣赏着教学情境,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境教学的启迪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数学教学这一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普及和不断发展,多媒体不但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而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将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四、结语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第五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产生误区进行论述: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方式

自从1958年IBM的研究中心利用计算机进行小学二进制的数学教学开始,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数学软件(如一些数学软件包mathcad、mathematica、maple,《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等)。许多教师也在逐步地应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如内置了计算机代数和交互式平面几何的TI—92)辅助他们的数学教学。在PowerPoint2000中制作一张幻灯片只要十来分钟,而且其精美程度是普通的胶片难以达到的。在数学教学中一般一堂课制作五至八张幻灯片,用程序连接的话可达十张至多张幻灯片,还可用网络连接其它课件,使课堂上的知识容量大大加强。另外,人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实现同步的远距离学习。所有这些,对于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许多传统教育方式难以办到的事情。1.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投影片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例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形ABC及其内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当恰当地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2.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以问题共同解决、培养能力为中心并且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将深入人心。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数学实验”。例如,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据报载,1995年夏季,两个美国初中二年级学生David Goldeheim和Dan Litchfiled就应用几何画板发现了又一种任意等分线段的方法。在这种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像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他们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激发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在这种探究指导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问学生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如何提供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工具。

3.利用计算机进行知识复习和学习评价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图并茂。学习者可以自己决定进度,针对自身情况逐步深入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另外,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题库(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智能训练系统),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计算机还能同时测试答题者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智能地调节题型、题量,并在线调出相关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复习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还可以记录学生一个时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测试情况,列出统计图,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4.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

近十年来,Internet飞速发展,随着上网人员和组织的增加,Internet所能提供的信息也在迅速增长。如今的Internet,是一个拥有信息最丰富、交流信息最为快捷的媒介。每天,千百万人正在通过Internet学习、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学生可以在世界范围服务器主页上浏览,可以利用E-mail双向异步交流,可以通过聊天室双向同步通话,可以通过BBS进行双向同步讨论,可以使用同步多媒体环境的虚拟教室。这样,可以让远方的专家、教师替代计算机有针对性地来帮助,让学生集体通过交互讨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所以有了网络,合作式的学习(学习小组)就大大发展了,这会给个别化教学提供另一种解决方式,使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1.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同学,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函数的概念》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函数概念中的变量时,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变量与常量的认识从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变量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幻灯片画面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幻灯片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应用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函数的概念、定义城的求解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我针对某水厂用水的水压与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应用题,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教科书中的曲线、表格以及实际生活中常采用的图表型、立柱型、饼图型等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函数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2、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教学落到实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函数图象的判断中,学生对图象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应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设计课件这一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曲线或图表,例如,可以使曲线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函数图象中几个变量X与对应值Y所得到的图表自动缓缓移入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体念到自变量x与y的对应关系,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加深了函数图象的特征的掌握。

三、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材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我在设计课件时从以下方面考虑节奏情况:

1、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以往的数学教学课件因程序化太浓,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潮。用PowerPoint97自编的课件,灵活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是可以做到的。我对《函数的概念》设计采用了三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出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几种?等学生回答后,我从计算机中调出函数的图象式、图表式、表格式等几种,让学生集中精神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技巧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幻灯片中,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同学能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

课堂45分钟学生眼睛盯着荧光屏容易产生疲劳感,我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情商。例如在《函数的最值》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在上课20分钟时加入情景问题:“行驶中汽车,在刹车后由惯性作用,要继续往前滑行一段才停。在某段路面,一种汽车刹车距离S(米)与车速X(千米/时)有如下关系:S=0.055 X+X2/160 ,当车速X在[60,80]时,求刹车距离的最小值”。在师生讨论和操作、计算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数学在交通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又体会到站在不同角度观察者的感觉和情景。

四、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设计思路与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关键。在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教学的媒体上选择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媒体,但多种媒体临时性拼接往往使教师应接不暇。我采用PowerPoint2000可以把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录音等媒体利用超级链接组合在一起,通过幻灯投影方式在课堂中应用,收到较好效果。同一张幻灯片中的信息,可通过动画设计使图象、声音、文字、图表等按照一定顺序出现。我制作课件时采用以下具体步骤: ⑴、设计课堂教学的思路,建立相关要素分析表。课题: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 要点: 构成(知识)事实 概念 原理 观察 推理 其他(能力)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幻灯片 图片 音乐 影片

⑵、建立文档,设置模板。⑶、按照教学目标制作幻灯片。⑷、设计多媒体动画与程序连接。⑸、课件调试与格式转换。⑹、及时对课件评价与修改。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误区

成功的多媒体运用,课件应与整体的教学系统相一致,而不应将课件从整体的教学系统中剥离出来.

1、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现在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多以“教”为主,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再者,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即使有“交互性”的课件,也是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的“交互性”。我曾经听过一个用课件辅助教学的数学课,教师对一道题设想了很多种解法,但学生想到的解法不按设计的顺序,还有一种解法不在他的设计之内,这个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手脚忙乱。现代教学的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这里来看,虽然教学设备现代化了,而教学思想却是陈旧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学理念的现代化。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质。

2、为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很多数学课件都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谢谢,再见。”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教学,教师成了放映员兼解说员,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的“人灌”,变成了“机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中学数学中,还没有需要把多媒体课件,从上课使用到下课的教学内容。有些数学内容用其他手段并不比用课件差。记得在一次上网浏览课件资源,有一个课件是初中几何导入课,很多拼图游戏用课件来展示,这不仅不需要,更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程度,适得其反。还有的教师用课件,没有了板书和解题演算,整个过程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这种完全依赖于课件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把由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教学过程只限制在耳朵和眼睛上。再者,这种做法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中,无需“从一而终”,而应根据需要才用,教学能用是黑板、嘴巴等讲清楚的,能让学生动手参与解决的就不必使用课件。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形式忽视利用它的最终目的。有一些课件追求外表的漂亮、华丽,却看不出它解决了数学教学中什么不用多媒体课件就不能解决的问题,看不出课件辅助教学“辅”在何处,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几何画板》很好,但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不易得奖,不如《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漂亮,不如《FLSH》制作的课件动画效果好。这种思想指导下制作的课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作为辅助教学的数学教学课件,应把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放在首位,追求它的内在作用。

4、利用多媒体教学必须突出教学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重。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中学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使静态“变”动态,抽象变形象,但过多的使用,一味追求抽象问题形象化,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传统数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局限性,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心理优势和学习潜力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一定注意把两者恰到好处结合在一起,使之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由于技术原因,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用多媒体代替的。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何设计出高水平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课件,采用何种适应数学教学的设计软件,是数学教育工作者、CAI专家、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共同研讨的课题。

下载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遵义县三岔镇中学 何从波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濮阳市教育系统2011年度教师技能竞赛论文类 浅谈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多元化的今天, 多媒体逐步走进了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而且多媒体计算机辅......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使用多媒体的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课堂逐渐变得生动起来。多媒体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优势足以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调动......

    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朱 玲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却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反复单......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宋仕林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思维、生活和劳动方式。教学改革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手段......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虽然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探讨

    数学 如何做到数学中的高效学习桂阳县第二中学李奇 数学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探讨 桂阳县第二中学李奇 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深化,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毛宝利 陈仓区李家崖小学 629539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