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习题(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4:2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习题(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习题(共)》。

第一篇: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习题(共)

与朱元思书

01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急湍(tuān)泠泠(líng)缥碧(piǎo)...轩邈(miǎo)横柯(kē)嘤嘤(yīnɡ)...鸢飞戾天(yuān)(l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2)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鸟叫声 .(3)任意东西 往东西飘荡 ..(4)经纶世务者 筹划 ..(5)鸢飞戾天者

至 .(6)横柯上蔽 树木的枝干 .(7)水皆缥碧 青白色 ..(8)泠泠作响 形容水声的清越 ..3.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填写文中原句)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2)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1)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3)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析:A.“转”通“啭”,鸟叫声。)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书信,却不是对事物的叙述,而是述说行旅所见,描绘奇山异水。

B.“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的深邃澄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 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C.文章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表现山中的热闹景象。

D.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的沿途所见,历历如画,读来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相结合的写景方法。

(解析:C.“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青白色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高 远 ..8.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9.简要赏析下面句子的写法。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两句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0.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大自然,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11.“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03 拓展阅读(德州中考)【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解析:例句:名词作状语,在晚上;A.名词作状语,在外面;B.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C.名词作动词,腰佩;D.名词作状语,每天。)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实是欲界之仙都 然是中有深趣也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月上下 .C.复与疏钟相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倘能从我游乎 请从吏夜归 ..(解析:A.表判断/这,代词;B.参与,这里指导欣赏/和;C.交错/参与;D.动词,跟从。)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地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附乙参考译文】:

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声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想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01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本诗在抒发诗人的秋思时,不同于一般唐诗的那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情景交融的写法,而是借事抒情(或“通过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抒情”)。

2.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于容易却艰辛。”从这首诗看,你同意王安石对张籍的这一评价吗?为什么?请从本诗的写作手法或者语言特点加以说明。

王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从写作手法来看,诗人主要选取了一个最常见然而又是相当典型的生活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细腻真实地写出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陋的心情,从平常中见出不平常。从语言看,十分自然,与生活十分贴近,但自然的语言却包含丰富的感情,如“复恐匆匆说不尽”,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附参考译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春天前去,冬天返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便放开老马在前面走,大家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大家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上的浮土高一寸,下面一仞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掘地,结果找到了水。凭借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聪明,碰到他们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也是错了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老马之智可用(的).B.遂得道(最终).C.蚁冬居山之阳(山的北面).D.乃掘地(挖).(解析:C.“阳”的意思是“山的南面”。)4.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1)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他们)春天前去,冬天返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2)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凭借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聪明,碰到他们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5.文中故事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能带领新人工作。

03 名著阅读

6.下列叙述有错的一项是(D)A.《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B.《繁星》《春水》因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其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C.《昆虫记》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D.《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诗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解析:D.《朝花夕拾》不是“散文诗集”,而是“散文集”。)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菅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上面的文字选自凡尔纳(作者)的小说《海底两万里》。(2)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幻想性。04 语言运用

8.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准备在台北举办“富春江风情——浙台摄影家作品联展”,作为带给台湾同胞的新年礼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假如你是浙江的一位摄影家,你的作品已获准参展,你将选择表现富春江哪些方面的内容的作品参展呢?请至少写出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

示例:富春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俗、传统手工艺品等。

(2)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南朝吴均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韦庄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轼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元代吴桓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如果现在要挑选一句作为富春江旅游推介的宣传语,你选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选吴均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不仅因为他是第一个从文学角度抒写富春江之美的人,后来的赞誉诗文都受到他的影响,而且这一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富春江美景的特色,从宣传语的角度,这一句八个字,读来也铿锵有力。

(3)《与朱元思书》以优美的笔触、精练的语言,为我们细致地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风光。今天,富春江仍然以其奇山异水、珍禽佳木的特色继续展示着“天下独绝”的风景,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往观赏。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介绍富春江的风景。

示例:富春江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富春江江水清澈碧绿,两岸山色青翠秀丽,在山水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如“双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扬帆”等。富春江景色宜人,是寻古探幽的好去处。

第二篇: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学生讨论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讨论回答。)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教师归纳: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学生讨论,发表意见。)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

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学生讨论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讨论回答。)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学生讨论,发表意见。)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归纳: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

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第四篇:21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训练

1、做客“联想吧”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加油啊!)

写“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鸢飞戾天()()水皆缥碧()经纶世务者()互相轩邈()()

3、验验你的写字速度!(你很棒的!)

经lún_____世务 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 急tuān_____甚箭 在zhòu_____犹昏 风烟jù_____净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⑦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7、来,做个小翻译!(我相信,你准行!)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二、阅读与训练

(一)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来吧!)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_______家________。

3.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4.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5.全文共三段,___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1)横柯上蔽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接,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用自已的话概括)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山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7.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8.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A.风烟俱净/百废具兴 B.猛浪若奔/在昼犹昏 ....C.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 D.急湍甚箭/甚矣,汝之不惠 ....9.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10.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

C.“千百”,“千”“百”等词在文中都是虚指,言其多。

D.第三段先从远处写视觉景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14.下列句中未用对偶这一手法的是()

A.泉水激石„„成韵 B.蝉则„„无绝 C.鸢飞„„忘返 D.夹岸„„寒树 1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三、能力提升

观 月(有删改)◆张孝祥

①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与?

②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2)童隶(3)而登焉。沙之色正黄(4),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注释:(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2)尽却:全部退去。(3)童隶:书僮仆役。(4)正黄:纯黄。

1、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

2、解释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

3、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②段中的原话回答。

4、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

答案: 与朱元思书

一、1、、写“山”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水”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略

3、略

4、①全、都 一样的颜色 ②顺、随 随意

③比箭还快 飞奔的马 ④高 远 ⑤通“啭”鸟叫声 穷尽 ⑥至平息

⑦看到 通“返”返回

5、B

6、C

7、①奇特的山,奇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②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③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④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⑤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⑥(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二、(一)1.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2.文学 吴均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一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三段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 竞 轩邈 争 直 泉声 鸟声 蝉声 猿声

(二)1.(1)树枝(2)同“返”,返回 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已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最高,伸的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清澈),急(急猛)

山高,树多,景美

4.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以疾也。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6.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险(峻;峭;陡)

(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

7.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8、D

9、B 10.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1、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12.(群山)争着高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13、D

14、D

15.A

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三、1、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2、宜:适合 是:此、这

3、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

4、八月之望

第五篇:21、与朱元思书教案

21.与朱元思书

吴均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积累文言词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新秀丽的词藻构成的一片写景的小品文,描绘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让我们一起来领会富春江的美丽景致。

二、关于文章体式和作者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偶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吴均:字叔痒,吴兴故鄣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家世寒贱,因为好学终成俊才,他的诗清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擅长写景。因为其诗清拔有古气,故称为“吴均体”。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指导学生一读,读准音,通文意。(教师对于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如“东西”“ 夹岸”“泠泠”等的解释。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疏通文意。)

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

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

四、通读全篇

五、课堂提问

1、教师说句子,让学生能够做到不看书也能把句子的意思背诵出来。

2、再次诵读课文。

六、板书解题(教师出4个题目,让学生看书自己找出答案,老师总结并归纳)

1、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出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

2、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水之“异”的?

水之“清” 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 明确:异{ 水之“急” 甚箭(夸张)若奔(比喻)

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山之“奇”的?

高山、寒树(山树之奇)

山峦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山峦之奇)明确:奇{泉、鸟、蝉、猿(山音之奇)

鸢飞戾天、经纶事物(山魅力之奇)

横柯、疏条(山林之奇)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句话是写景抒情,既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者的厌恶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回归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带领学生回忆课文。

1、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句,那作者又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的“奇”“异”的景色特点呢?(学生讨论、总结一:水的“异”,分别表现了它的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学生讨论、总结二:山的“奇”,主要表现在树多、山高、景美三个方面。)

(学生讨论、总结三: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采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异水”的清澈透明特点,突出了“异水”的湍急奔腾的气势。)

教师总结: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对水进行描写,分前后两个层次来描写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静”表现:水、细石。“动”表现:游鱼、猛浪,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丰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这样动静结合的写法,显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作者用他的妙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2、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抓住山“奇”来描写的呢?

(学生讨论、总结一:在写山时文章逐层展开,多角度的分别描写了山树、山峦、山音、山力、山林。

(学生讨论、总结二: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外,还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描绘各种景色,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讨论、总结三:动静互见的高明。“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事于听的手法。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着枝条的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上,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写法。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了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作者在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时,各种声音仿佛是交织成优美的山林交响曲。山林变成了美好的音乐世界,表面上似乎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可以由学生讨论明确:这种方法叫“以动衬静”,教师应及时表扬,可举例,如“”)最后四句写景,表现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前文“寒树”写出了枝繁叶茂,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句子表现出来?

(学生讨论、总结一:从全文看,作者表现了他对大自然优美景色由衷的赞美。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鸢飞唳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子。)

(学生讨论、总结二:根据文章下注释中对“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鸢飞唳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个句子的翻译来理解,作者是触景生情,自然产生出许多感慨。这些感慨不仅用的幽静安闲和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并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出发,极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山水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墨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明确本文中心,学生齐读句子,领会文章主旨。)

二、文章总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正面描写清侧面描写水急具体描述(分)山高触景生情山树多景美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

下载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习题(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习题(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

    2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18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设计:李顺泽2013-9-23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熟练地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观景赏物,揽胜探美 3.品味语言写法、评说成败得失 【学习难点】 翻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同步测试

    7 与朱元思书 ⊙收获平台 一、比较下面各组加点字,选出意义相同的两组( ) A.一百许里 B. 负势竞上 C.天下独绝 ... 杂然相许 负隅顽抗 猿则百叫无绝 ... D.窥谷忘反 E.互相轩邈 F.鸢飞戾天......

    21于朱元思书5篇

    2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预习导学(学......

    21《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共5篇)

    - 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1 21与朱元思书 一、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7题。(2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

    与朱元思书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