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
教学方法:提问法激活方法 探究法激活行为 展评法激活灵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新授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熟悉的各种文化遗产。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教师介绍一些其它的文化遗产。
三、课外拓展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们说一说对播放的图片有有哪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进行探索。
四、教师总结。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 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 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
2、拉萨日晕 7月9日下午3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一个内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阳光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 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 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
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 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7、巨浪杰作 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8、冰雪九寨
这是冬季的长海,瑞雪使宽阔的湖面结成了厚厚的冰面,远远望去,呈现一片灿烂的银白色。在多数游客看来,四川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只有夏、秋两季才是观景最佳时节。但在去冬今春,观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九寨已成为四川旅游新热潮。
9、雨后飞虹 7月7日傍晚时分,一场暴雨过后,宁波江东方向灵桥至琴桥之间的天空中惊现一道横跨南北的美丽 “虹桥”,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十分壮观奇异。
10、扎达土林
6月的藏西南,艳阳高悬,苍凉壮阔。在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在终于翻越了冈底斯山余脉站在阿伊拉山顶的时候,你会立即被眼前造化神工、壮阔辉煌的自然奇观震得目瞪口呆,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
三、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巨人之路”海岸: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如:越冬鸟群生态之美
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
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
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自然遗产,学习表现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用一定的观点表达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增强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交流、认识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能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
设计意图: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环保相关的研究。
三、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第3课 装饰色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教 学 过 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1、讲授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根据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
3、播放教学课件。观察分析。十二生肖作品:摄影作品、写生作品、装饰画、农民画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题:对比作品,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教师演示:
展示并分析学生优秀作业。
三、运用装饰画色彩表现生肖形象:
讲解作业要求。学习民间艺术装饰色彩并运用到绘画中,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生肖形象装饰画。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展示作品,组织学生评价。评价内容:造型夸张变形,体现民间装饰色彩特点。
五、课后拓展:课后收集一些装饰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教学难点: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教 学 过 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向学生讲述老子出关的故事,并出示相应的装饰画。
二、探究学习
1、介绍装饰色彩的其他知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装饰色彩的感受。
2、引导学生看书,分析书中作品,了解装饰画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作画技法。
三、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布置活动任务:画一幅色彩鲜艳的装饰画。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了解其它的装饰画。
第4课 装饰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提问: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
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2、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3、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4、欣赏《风》提问: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
5、提问: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调色有什么特点?
6、老师示范一幅作品。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重点:构图、线条的组织以及颜色的设计.四、展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五、课后拓展: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4课 装饰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画的表现方法,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制作装饰画。
2、技能目标: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或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装饰画起到了那些美化和装饰作用呢?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展示一组装饰绘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说出装饰画具有哪些装饰作用。学生分析、讨论。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评: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5课 彩球的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2、技能目标: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
3、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学重点: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教学难点: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展示一组由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与正方形、正五边形、正五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提出问题:说说这些彩球在基本形、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
三、探究学习:
1、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彩球插接规律,说一说彩球制作步骤。
2、挖掘创新潜力,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作品,说说有哪些好的、新的创意。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分组分工合作,制作出彩球。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观察其它彩球作品。
第5课 彩球的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彩球的更多的制作方法。
2、技能目标:研究制作更美观的彩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彩球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彩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出示一些彩球作品,让学生观察,感受其美。
三、探究学习:
1、根据刚才的观察,分析研究这些彩球的制作方法,说出自己的见解。
2、启发学生说一说如何美化彩球。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想一想彩球还可以怎样插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饰?
第6课 城市雕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并感受其艺术魅力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通过制作立体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发展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表达能力。
2、通过欣赏、合作探究、体验等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造型新颖并有主题的抽象纸造型雕塑作品。
3、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学重点: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造型新颖并有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师吟诵《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你们对雕塑有哪些认识?今天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城市雕塑的美。板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齐读关于城市雕塑的文字介绍。
(二)、“百闻不如一见。”引领学生欣赏、感受不同城市雕塑的美。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城市雕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分别体现在哪儿?
(四)、“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根据城市雕塑名称,从造型、色彩、主题方面展开小组研究。
(五)、齐读抽象的相关文字介绍。
第7课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导言:还记得版画吗?你对于版画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版画的种类与技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作品及学生作品。小组讨论、分析: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来制版的?②运用了哪些综合材料和技法。
2、启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的制版方法和技法。小组讨论、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新奇有趣的制版材料?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用丰富的制版资源和灵活方法,制作综合版画。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课后再探索用其它的技法或材料印制综合版画。
第8课、装饰柱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
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
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出示课题:装饰柱
三、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 戏剧脸谱 立体纸塑 手工折纸 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第9课 精彩的戏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
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新授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
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
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
故事:《白蛇传》
(六)学生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七)教师小结
第10课 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渗透传统文化,讲究文明礼仪。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情况,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水墨人物画是怎样用笔用墨的?板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戏曲有哪些种类?我们这儿的地方戏曲是什么?被称为国粹的戏曲是什么?
2、欣赏书中图片,了解京剧的行当并能够进行辨别。
3、回忆戏曲中的人物即古人是如何行礼的,引出《弟子规》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对学生进行教育。
4、欣赏叶浅予的《白蛇传》 ①画的是谁?
②为什么使我们感觉栩栩如生? ③怎样用笔、用墨表现京剧人物的?
5、齐读书中的绘画步骤。
6、作业要求:画一幅有京剧人物特点的水墨画作品。
四、课堂练习: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根据课堂情况进行小结,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第11课 画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技能目标: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听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现在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如果知道请你介绍给大家。
播放影片《闹天宫》
看了这璺影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打开书第8页,欣赏刘继卣的《闹天宫》(1)这幅连环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2)这是刚才动画片中的哪个情节?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今天,我们用水墨技法来画故事。
二、讲授新知介绍画家刘继卣
介绍画家刘继卣的代表作《闹天宫》《武松打虎》
三、分组探究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
游戏:比比看。分小组欣赏刘继卣先生《武松打虎》作品。A给画面命题
B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各有什么特点? C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D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么才能紧扣主题?
四、学生练习复习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尝试用色墨直接点写的方法,或用线条大胆进行勾勒后调色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提问:有没有好的方法用在场景设计上?
五、分析学生作业
A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作者是如何体现主题、突出人物特点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B你能用你的语言讲讲画面表现了一个什么情节? C你能不能自编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D注意事项
六、小结。小组研究,师生互动
七、学生实践:尝试有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
事进行创作。
八、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第11课 画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运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幅学生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二、讲授新知
教师展示一组画家用生宣纸画的故事作品,然后示范局部关键处,介绍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学生总结用笔、用墨和用色的要点,并简单练习。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用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
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教学难点: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提问:这是哪个动画片的主题歌?说一说对这个动画片的认识。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喜欢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再说出《大闹天空》中的人物形象。”
2、欣赏其它的动画片,分析各动画片中的各种角色,感受动画片的艺术美,研究制作方法。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欣赏其它的动画片。
第13课 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教学目标: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教具准备: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
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师生交流资料。
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习惯。
三、实践活动:
提示: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倡议: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化的卡通文具或其他用品。
四、讲评作业: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爱护文具、保护环境的教育
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学目标:
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木瓢画绘制精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题材
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绘制木瓢画。
1、选择材料
2、先上一层白底色。
3、待干后用铅笔轻轻绘制草图。
4、着色时依据造型设计不同的色彩并进行美化。
5、水粉上色,最后上透明漆,使作品色彩更艳丽、耐久而不褪色。
指导学生绘画或纸立体造型
提示:选取小学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画出来留给母校作纪念。
画出自己想对母校说的话和自己的愿望。
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想法。
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综合已尝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
2、能用美术语言来记录童年成长的足迹。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
4、发挥其想象力及对艺术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已尝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
教学难点:集体创作《毕业小报》,编排时应把握好作品的整体美感及风格统一。
教学准备: 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欣赏美丽的校园
2、欣赏学生生活的图片:展示课件,六年来校园生活照片(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军训、升旗仪式等)
出示课题
三、启发思考
1、组织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
作品表达了什么内容?
用了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四、鼓励创新,交流构思
记忆最深刻的人和事,你得到了哪些发展,曾经留下美好回忆的学校的一个角落。
五、布置作业,学生创作。
集体创作毕业小报,学生都难以把握整体和和谐与统一,教师要合理引导,适当调整并适时给学生以建议等。
六、课堂评价
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资料反馈
三、讲授新课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组研究:
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艺术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尝试
五、课后拓展: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
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教学目标 :
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
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教学难点:
图案形象的特点和对比色的运用。
教具准备 :
各种苗族服饰、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了解有关苗族服饰特点
搜集苗族服装、服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
引入新课:
新授课:
提问:通过课前学习,谈谈你对苗族的了解。
学生边,老师边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补充。
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有关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先民不断被迫迁徙,这个过程断断续续地一直持续到清朝,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
引导学生欣赏“百鸟衣”
“百鸟衣”的传说、用途、图案特征、色彩、欣赏价值。
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了解有关“蝴蝶妈妈”的传说。
欣赏“牛首龙纹”的图案,了解有关“龙”的传说。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学生作业: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服饰图案进行临摹。
能讲其寓意。
小结:组织交流。
第18课、复制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雕版印刷的历史、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它的欣赏价值。了解民间传统年画颜色鲜艳浓烈、节日氛围浓郁、题材广泛丰富、画中情趣盎然的特点。了解门神的相关知识,感受其装饰与色彩的美感。
2、能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去欣赏和解读年画,并能学习民间木版画的形式,根据门神的形象特点,运用对比色鲜明的色彩,设计、绘制一对门神。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学习、了解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以及它对复制和传播民间年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欣赏、分析,了解年画的历史发展及作用,感受门神带给人们的威武、神奇的美感。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难点
门神形象的构思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出示课题:复制与传播
(1)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已储存好的有关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年画图片。
(2)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合家团聚,热闹庆祝。贴年画是一种庆祝方式,今天我们就走进民间美术的大门,来看看民间年画。
①引导交流年画的有关知识。
1、“门神”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新鲜感,课程导入可以很顺利。
教学过程
②展示书中的几幅年画。
(3)古老的年画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①欣赏一段雕版印刷过程的录像
②提出问题:雕版印刷的步骤?
(4)年画最初是由门神演变而来。
简单了解门神的传说,教师播放课件。
(5)欣赏门神的图片。
①看看图片上的门神给你怎样的感受?
(威武、神奇)
②欣赏门神脸部图片。
总结:宽脸、大眼、立眉、表情狰狞。
③继续欣赏图片。
④引导学生总结出门神宽肩、粗腰、大脚的特点。⑤仔细观察门神身上都有什么?
⑥欣赏门神服饰图片。
仔细看看门神服饰上有怎样的花纹和图案?花纹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6)、欣赏优秀作品。
二、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一份有关门神的调查报告,或设计制作一副门神的画像。
2、鼓励在色彩上大胆运用对比色进行表现的学生。
三、小结。
组织学生交流作业。
2、介绍门神的历史由来时,适当结合一些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深度了解。
3、结合优秀作品的造型分析,鼓励学生创作时大胆想象,表现更加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第二篇:最新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教学反思: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
教学方法:提问法激活方法 探究法激活行为 展评法激活灵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新授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熟悉的各种文化遗产。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教师介绍一些其它的文化遗产。
三、课外拓展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们说一说对播放的图片有有哪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进行探索。
四、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 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 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
2、拉萨日晕 7月9日下午3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一个内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阳光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 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 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
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 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7、巨浪杰作 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8、冰雪九寨
这是冬季的长海,瑞雪使宽阔的湖面结成了厚厚的冰面,远远望去,呈现一片灿烂的银白色。在多数游客看来,四川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只有夏、秋两季才是观景最佳时节。但在去冬今春,观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九寨已成为四川旅游新热潮。
9、雨后飞虹 7月7日傍晚时分,一场暴雨过后,宁波江东方向灵桥至琴桥之间的天空中惊现一道横跨南北的美丽 “虹桥”,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十分壮观奇异。
10、扎达土林
6月的藏西南,艳阳高悬,苍凉壮阔。在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在终于翻越了冈底斯山余脉站在阿伊拉山顶的时候,你会立即被眼前造化神工、壮阔辉煌的自然奇观震得目瞪口呆,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
三、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
“巨人之路”海岸: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如:越冬鸟群生态之美
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
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
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教学反思: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自然遗产,学习表现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用一定的观点表达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增强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交流、认识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能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
设计意图: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环保相关的研究。
三、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第3课 我的书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
2、技能目标: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3、情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
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 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
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教学反思:
第3课 我的书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设计的书包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2、技能目标: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
3、情感目标: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重点: 运用简单。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
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 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教学反思:
第4课 画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技能目标: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听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现在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如果知道请你介绍给大家。
播放影片《闹天宫》
看了这璺影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打开书第8页,欣赏刘继卣的《闹天宫》
(1)这幅连环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2)这是刚才动画片中的哪个情节?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今天,我们用水墨技法来画故事。
二、讲授新知介绍画家刘继卣
介绍画家刘继卣的代表作《闹天宫》《武松打虎》
三、分组探究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
游戏:比比看。分小组欣赏刘继卣先生《武松打虎》作品。A给画面命题
B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各有什么特点? C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D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么才能紧扣主题?
四、学生练习复习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尝试用色墨直接点写的方法,或用线条大胆进行勾勒后调色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
提问:有没有好的方法用在场景设计上?
五、分析学生作业
A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作者是如何体现主题、突出人物特点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B你能用你的语言讲讲画面表现了一个什么情节? C你能不能自编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D注意事项
六、小结。小组研究,师生互动
七、学生实践:尝试有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八、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4课 画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运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幅学生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二、讲授新知
教师展示一组画家用生宣纸画的故事作品,然后示范局部关键处,介绍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学生总结用笔、用墨和用色的要点,并简单练习。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用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教学反思:
第5课 装饰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提问: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
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2、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3、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4、欣赏《风》提问: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
5、提问: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调色有什么特点?
6、老师示范一幅作品。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重点:构图、线条的组织
以及颜色的设计.四、展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五、课后拓展: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教学反思:
第5课 装饰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画的表现方法,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制作装饰画。
2、技能目标: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或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装饰画起到了那些美化和装饰作用呢?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展示一组装饰绘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说出装饰画具有哪些装饰作用。学生分析、讨论。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评: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教学反思:
第6课 装饰色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教 学 过 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1、讲授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根据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
3、播放教学课件。观察分析。十二生肖作品:摄影作品、写生作品、装饰画、农民画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题:对比作品,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教师演示:
展示并分析学生优秀作业。
三、运用装饰画色彩表现生肖形象:
讲解作业要求。学习民间艺术装饰色彩并运用到绘画中,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生肖形象装饰画。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展示作品,组织学生评价。评价内容:造型夸张变形,体现民间装饰色彩特点。
五、课后拓展:课后收集一些装饰画。教学反思:
第6课 装饰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教学难点: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教 学 过 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向学生讲述老子出关的故事,并出示相应的装饰画。
二、探究学习
1、介绍装饰色彩的其他知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装饰色彩的感受。
2、引导学生看书,分析书中作品,了解装饰画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作画技法。
三、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布置活动任务:画一幅色彩鲜艳的装饰画。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了解其它的装饰画。教学反思:
第7课 彩球的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2、技能目标: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
3、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学重点: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教学难点: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展示一组由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与正方形、正五边形、正五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
提出问题:说说这些彩球在基本形、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
三、探究学习:
1、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彩球插接规律,说一说彩球制作步骤。
2、挖掘创新潜力,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作品,说说有哪些好的、新的创意。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分组分工合作,制作出彩球。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观察其它彩球作品。教学反思:
第7课 彩球的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彩球的更多的制作方法。
2、技能目标:研究制作更美观的彩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彩球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彩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出示一些彩球作品,让学生观察,感受其美。
三、探究学习:
1、根据刚才的观察,分析研究这些彩球的制作方法,说出自己的见解。
2、启发学生说一说如何美化彩球。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想一想彩球还可以怎样插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饰? 教学反思:
第8课 奇思妙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提问:看书中两幅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和《莫斯科的英国人》与以前见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之处?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莫斯科的英国人》。提问:作者用哪些物象组成了作品?你觉得画面和谐吗?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2、引导学生将自己带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拼摆,组成有趣的造型。小组同学讨论、评价。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利用线描的方法,把生活物象有趣组合。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观察其它生活物象,并想象。教学反思:
第8课 奇思妙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根据生活物品进行想象组合。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中奇思妙想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看到的奇思妙想的绘画作品。,并说一说想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达利的《公寓式梅/维斯头像》,分析其组合方法。
2、启发学生总结出艺术家在奇思妙想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根据一组静物进行想象,巧妙的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利用自己的日常积累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教学反思:
第9课 添画人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和想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添画人像》,根据作品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18页、19页的图片,分析、讨论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2、讲解、演示添加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学生观察,谈出感受。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交流并添画人像的另一半。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收集自己的头像图片。教学反思:
第9课 添画人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2、技能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带来的图片,说一说人的五官特点。
三、探究学习:
1、添画游戏:发给学生一些人物头像图片的一半,添画人物的另一半。
2、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添画作品,分组讨论:添画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艺术实践,进行添画人像。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还可以选择其他绘画题材的作品进行添画。教学反思:
第10课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教学难点: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导言:还记得版画吗?你对于版画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版画的种类与技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作品及学生作品。小组讨论、分析: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来制版的?②运用了哪些综合材料和技法。
2、启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的制版方法和技法。小组讨论、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新奇有趣的制版材料?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用丰富的制版资源和灵活方法,制作综合版画。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课后再探索用其它的技法或材料印制综合版画。教学反思:
11、装饰柱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
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
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出示课题:装饰柱
三、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 戏剧脸谱 立体纸塑 手工折纸 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教学难点: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提问:这是哪个动画片的主题歌?说一说对这个动画片的认识。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喜欢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再说出《大闹天空》中的人物形象。”
2、欣赏其它的动画片,分析各动画片中的各种角色,感受动画片的艺术美,研究制作方法。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欣赏其它的动画片。教学反思:
第13课 拟人化的卡通
教学目标
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教具准备
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
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师生交流资料。
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习惯。
三、实践活动:
提示: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倡议: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化的卡通文具或其他用品。
四、讲评作业: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爱护文具、保护环境的教育
第14课 发现老房子的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利用盘条成型是、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表现老房子。
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陶泥、课件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汇总资料,引导学生交流。
1、小组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
尝试表现:组织学生分组尝试技法,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
谁的想法别具新意?
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2、欣赏:欣赏书中图片及相关资料。
3、示范
教师做示范:做底——文体——细节
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三、艺术实践: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
评价展示: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
第15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学目标:
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木瓢画绘制精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题材
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绘制木瓢画。
1、选择材料
2、先上一层白底色。
3、待干后用铅笔轻轻绘制草图。
4、着色时依据造型设计不同的色彩并进行美化。
5、水粉上色,最后上透明漆,使作品色彩更艳丽、耐久而不褪色。
指导学生绘画或纸立体造型
提示:选取小学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画出来留给母校作纪念。
画出自己想对母校说的话和自己的愿望。
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想法。
16、我的成长记录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综合已尝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
2、能用美术语言来记录童年成长的足迹。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
4、发挥其想象力及对艺术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已尝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
教学难点:集体创作《毕业小报》,编排时应把握好作品的整体美感及风格统一。
教学准备: 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欣赏美丽的校园
2、欣赏学生生活的图片:展示课件,六年来校园生活照片(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军训、升旗仪式等)
出示课题
三、启发思考
1、组织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
作品表达了什么内容?
用了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四、鼓励创新,交流构思
记忆最深刻的人和事,你得到了哪些发展,曾经留下美好回忆的学校的一个角落。
五、布置作业,学生创作。
集体创作毕业小报,学生都难以把握整体和和谐与统一,教师要合理引导,适当调整并适时给学生以建议等。
六、课堂评价
17、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资料反馈
三、讲授新课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组研究:
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艺术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尝试
五、课后拓展: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
18、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教学目标 :
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
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教学难点:
图案形象的特点和对比色的运用。
教具准备 :
各种苗族服饰、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了解有关苗族服饰特点
搜集苗族服装、服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
引入新课:
新授课:
提问:通过课前学习,谈谈你对苗族的了解。
学生边,老师边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补充。
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有关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先民不断被迫迁徙,这个过程断断续续地一直持续到清朝,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
引导学生欣赏“百鸟衣”
“百鸟衣”的传说、用途、图案特征、色彩、欣赏价值。
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了解有关“蝴蝶妈妈”的传说。
欣赏“牛首龙纹”的图案,了解有关“龙”的传说。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学生作业: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服饰图案进行临摹。
能讲其寓意。
小结:组织交流。
19、复制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雕版印刷的历史、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它的欣赏价值。了解民间传统年画颜色鲜艳浓烈、节日氛围浓郁、题材广泛丰富、画中情趣盎然的特点。了解门神的相关知识,感受其装饰与色彩的美感。
2、能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去欣赏和解读年画,并能学习民间木版画的形式,根据门神的形象特点,运用对比色鲜明的色彩,设计、绘制一对门神。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学习、了解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以及它对复制和传播民间年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欣赏、分析,了解年画的历史发展及作用,感受门神带给人们的威武、神奇的美感。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难点
门神形象的构思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出示课题:复制与传播
(1)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已储存好的有关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年画图片。
(2)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合家团聚,热闹庆祝。贴年画是一种庆祝方式,今天我们就走进民间美术的大门,来看看民间年画。
①引导交流年画的有关知识。
1、“门神”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新鲜感,课程导入可以很顺利。
教学过程
②展示书中的几幅年画。
(3)古老的年画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①欣赏一段雕版印刷过程的录像
②提出问题:雕版印刷的步骤?
(4)年画最初是由门神演变而来。
简单了解门神的传说,教师播放课件。
(5)欣赏门神的图片。
①看看图片上的门神给你怎样的感受?
(威武、神奇)
②欣赏门神脸部图片。
总结:宽脸、大眼、立眉、表情狰狞。
③继续欣赏图片。
④引导学生总结出门神宽肩、粗腰、大脚的特点。⑤仔细观察门神身上都有什么?
⑥欣赏门神服饰图片。
仔细看看门神服饰上有怎样的花纹和图案?花纹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6)、欣赏优秀作品。
二、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一份有关门神的调查报告,或设计制作一副门神的画像。
2、鼓励在色彩上大胆运用对比色进行表现的学生。
三、小结。
组织学生交流作业。
2、介绍门神的历史由来时,适当结合一些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深度了解。
3、结合优秀作品的造型分析,鼓励学生创作时大胆想象,表现更加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全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 年 级 美 术 教 案
(上册)
备课人:吴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课
题
1.凝固的音乐——建筑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欣赏古建筑图片。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
龙
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
1.学生欣赏。
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
学生作业。交流感受。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
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后反思:
课
题
2.有特点的人脸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隐性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 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
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
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教后反思:
课
题
3.戏曲人物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
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学生回忆。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丑行: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2.作业要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丑行:文丑、武丑。
教后反思:
课
题
4.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课
题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板书)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
粗细
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3)线描(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学生回忆。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
粗细
疏密 黑白对比 教后反思:
课
题
6.自制小相框
课
时
:1课 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
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教后反思:
课
题
7.色彩的调和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
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
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
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
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加入
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主色与装饰色
教后反思:
课
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
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什么是色彩的调和?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
提高明度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学生发言。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教后反思:
课
题
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
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后反思:
课
题
参观劵的设计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
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难点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学生设计。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学生回忆。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教后反思:
课
题
11.神秘的礼盒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 :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难点 :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课
题
故事里的人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 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重点 :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难点 :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
这种热爱集体财
学生欣赏。
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教师示范。
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创作。
六、小结。
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学生回忆。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故事里的人
教后反思:
课
题
13.笔的世界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点: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学生发表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
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
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四、小结
6.点评作业。评价要点:
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
学生自评、互评。
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你想设计的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展示学生设计草稿。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物品或公共设施?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笔的世界
新颖
设计图中的内容:
设计 实用
教后反思:
课
题
15.神州风采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
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
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
学生作业。交流感受。
六、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
看书第30页。
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
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
分组汇报。一组:敦煌石窟。
二组:泰山。
三组:乐山大佛。……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不破坏地形
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板书设计
神州风采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复合遗产
教后反思:
课
题
17.家乡的风味小吃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难点: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
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
学生回答:
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
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出示课件)
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小结。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
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
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
学生制作。
五、小结
我们自己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六、课后延伸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
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教后反思:
课
题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特点和优势,掌握电脑软件的特定功能,以及创作漫画 肖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隐性目标
认识电脑绘画创作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重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滤镜的独特魅力,灵活运用掌握的素材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作
难点 :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电脑滤镜,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顺利的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 片段。
学生欣赏,感受漫画的魅力。
三、比较与发现
教师: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1、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
“有何区别?”
2、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
小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介绍
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四、欣赏感悟
1.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2.展示教师漫画
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
学生交流感受。
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学生回答。
四、探究技法
1.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3.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学生补充作画。
五官的变化
观察作画步骤与方法。
五、实践创作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学生作画。
六、总结评价
评价要点: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教师小结
小组自评 学生全体评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浏览上传的学生作品。你觉得哪张同学作品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发表看法。
同学互评、修改。
修改自己的作业。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人继续浏览作品,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得失,交流创作漫画肖像的体会。
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教后反思: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 “蟠桃会”,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 凤翔的马 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 泥咕咕 河南
面花 山西 剪纸 陕西
刺绣 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_美术教案全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全册美术备课(人民美术出版社)课
题
1.建筑艺术的美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教学重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欣赏古建筑图片。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4.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
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课
题
2.有特点的人脸
课
时课 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重点
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
掌握墨色浓淡,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
2.欣赏漫画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3.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课
题
3.戏曲人物
课
时课 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
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旦角的行家。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丑行:文丑、武丑。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丑行:文丑、武丑。
课
题
4.图形的魔术组合课
时课 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重点
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课
题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
时课 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板书)
学生欣赏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
(3)线描(4)调整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业
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
粗细
疏密 黑白对比
课
题
6.自制小相框
课
时
1课 时 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重点
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难点
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
学生欣赏、感受。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四、实践操作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课
题
7.色彩的调和
课
时课 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重点
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难点
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准备
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学生欣赏、感受。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
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读定义。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
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回忆调色方法
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
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业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
提高明度
主色与装饰色
课
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
时课 时 教学目标
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重点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回忆作业要求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课
题
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 课 人
杜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
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
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
题
参观劵的设计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授 课 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
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难点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学生设计。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教后反思:
课
题
11.神秘的礼盒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 课 人
杜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
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难点
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纸盒、各种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课
题
故事里的人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 课 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 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重点
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难点
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
学生欣赏。
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教师示范。
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创作。
六、小结。
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学生回忆。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故事里的人
课
题
13.笔的世界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授 课 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点
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学生发表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
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
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四、小结
6.点评作业。评价要点:
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
学生自评、互评。
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你想设计的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展示学生设计草稿。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物品或公共设施?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笔的世界
新颖
设计图中的内容:
设计 实用
课
题
15.神州风采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授 课 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
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
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
学生作业。交流感受。
六、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
看书第30页。
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
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
分组汇报。一组:敦煌石窟。二组:泰山。
三组:乐山大佛。„„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板书设计
神州风采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复合遗产
课
题
17.家乡的风味小吃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综合•探索
授 课 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难点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
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
学生回答:
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
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出示课件)
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小结。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
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
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
学生制作。
五、小结
我们自己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六、课后延伸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
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课
题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课
时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 课 人
杜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特点和优势,掌握电脑软件的特定功能,以及创作漫画 肖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隐性目标
认识电脑绘画创作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重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滤镜的独特魅力,灵活运用掌握的素材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作
难点
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电脑滤镜,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顺利的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 片段。
学生欣赏,感受漫画的魅力。
三、比较与发现
教师: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1、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
“有何区别?”
2、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
小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介绍
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四、欣赏感悟
1.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2.展示教师漫画
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
学生交流感受。
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学生回答。
四、探究技法
1.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3.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学生补充作画。五官的变化
观察作画步骤与方法。
五、实践创作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学生作画。
六、总结评价
评价要点: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教师小结
小组自评 学生全体评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回忆。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浏览上传的学生作品。你觉得哪张同学作品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发表看法。
同学互评、修改。
修改自己的作业。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人继续浏览作品,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得失,交流创作漫画肖像的体会。
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教后反思: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
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 “蟠桃会”,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 凤翔的马 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 泥咕咕 河南
面花 山西 剪纸 陕西
刺绣 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 年 级 美 术 教 案
(上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1.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教学重难点:1.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2.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课时:1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
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1.学生欣赏。2.学生分析。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五、深入学习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后反思:
2.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2: 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课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教后反思:
课
题 3.戏曲人物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
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 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
领、和滑稽人物。学生回忆。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丑行: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2.作业要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丑行:文丑、武丑。
教后反思:
课
题 4.图形的魔术组合课
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课
题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 粗细 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3)线描(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 粗细 疏密 黑白对比
教后反思:
课
题 6.自制小相框 课
时 :1课 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揭示课题。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评选设计之星。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学生思考。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教后反思:
课
题 7.色彩的调和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
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 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 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
提高明度
主色与装饰色
教后反思:
课
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 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什么是色彩的调和?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学生发言。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教后反思:
课
题 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
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后反思:
课
题 参观劵的设计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 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难点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
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学生设计。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学生发言。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教后反思:
课
题 11.神秘的礼盒 课
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 :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难点 :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
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课
题 故事里的人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 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重点 :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难点 :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 学生欣赏。
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
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教师示范。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
六、小结。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学生回忆。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学生发言。板书设计
故事里的人
教后反思:
课
题 13.笔的世界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点: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学生发表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
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四、小结 6.点评作业。评价要点:
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 学生自评、互评。
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你想设计的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展示学生设计草稿。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物品或公共设施?给大家讲一讲。学生发言。板书设计
笔的世界
新颖 设计图中的内容: 设计 实用
教后反思:
课
题 15.神州风采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
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学生作业。交流感受。
六、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 看书第30页。
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分组汇报。一组:敦煌石窟。
二组:泰山。
三组:乐山大佛。
……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板书设计
神州风采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复合遗产
教后反思:
课
题 17.家乡的风味小吃 课
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难点: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
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 学生回答:
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出示课件)
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小结。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 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 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学生制作。
五、小结 我们自己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六、课后延伸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教后反思:
课
题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特点和优势,掌握电脑软件的特定功能,以及创作漫画 肖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隐性目标 认识电脑绘画创作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重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滤镜的独特魅力,灵活运用掌握的素材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作
难点 :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电脑滤镜,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顺利的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 片段。学生欣赏,感受漫画的魅力。
三、比较与发现 教师: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1、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
‚有何区别?‛
2、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
小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介绍
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四、欣赏感悟 1.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2.展示教师漫画
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 学生交流感受。
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
学生回答。
四、探究技法 1.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3.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学生补充作画。
五官的变化
观察作画步骤与方法。
五、实践创作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学生作画。
六、总结评价 评价要点: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教师小结 小组自评 学生全体评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浏览上传的学生作品。你觉得哪张同学作品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发表看法。
同学互评、修改。
修改自己的作业。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人继续浏览作品,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得失,交流创作漫画肖像的体会。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教后反思: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 ‚蟠
桃会‛,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 凤翔的马 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 泥咕咕 河南 面花 山西 剪纸 陕西 刺绣 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1)线条结合法。(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